教師成長的階段
當教師把關注的焦點投向提高學生的成績時,這個階段是()。
A.關注生存階段
B.關注情境階段
C.關注學生階段
D.關注成長階段答案:B解析:【答案】B【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教師成長的三階段論。
【名師詳解】關注情境階段的教師會將注意力轉移到提高教學工作的質量上來,顯然關注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階段即為關注情境階段。故本題選B。
❷ 教師專業發展的四個階段
1、基本功階段
這個階段我想每位老師都會經歷,新教師入職,開始上課,毫無經驗可談,此時上課憑的就是老師的基本功,教學設計基本靠參考,教學方法基本靠詢問,教學常規靠慢慢理解。
這一階段的老師,激情飛揚,青春,興致勃勃。幾年之後,有些老師激情消退,止步不前(甚至有部分老師就是停留在此,周而復始直至退休),有些老師通過自身努力反思或是師傅引領,開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開始精進,嘗試向教學設計階段挺進。
支招:夯實基本功的同時,堅持反思自己的教學,堅持看一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補充理論知識,用自己的反思和理論向教學設計挺進。
2、教學設計階段
到了這一階段的老師會重新進入到非常迷茫的感覺,想要自己設計教學設計,但又不知道怎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教學設計,也就是想法很多,但是受到的打擊也很大,總感覺怎麼設計都是有問題的,而且每個給你指導的「專家」,他們的觀點也往往不一樣,甚至出現「沖突」的情況。於是除了沮喪就是迷茫,總感覺自己不適合干這個事情,若是放棄了,就回到第一階段了,若是能夠自己沖出牢籠,就會破繭成蝶,也是你想高一層次行進的關鍵。
這一階段老師迷茫於到底什麼叫做好課,好課的標准到底是什麼?但是往往好課的標准千變萬化,讓人捉摸不透。這一點確實是困擾大眾的一個難點,因為課的好壞是一種主觀性的判斷,與每個人的自我認知有關,這個專家說好,那個專家不一定就認可。
支招:用王陽明的辦法就是致良知,在沒有特定標準的前提下,你的唯一標准就是「良知」,在理論武裝自身的前提下,你跟著良知走,只要是能幫助孩子們更好掌握知識的方式方法都是值得肯定的,只要是能讓孩子們開心放鬆又能喜歡上課的方式都是優秀的,只要能為學生長遠發展著想的設計理念都是正確的。持之以恆,一定有所的,並且能讓那個自己往高的層級挺進,初步擁有自己教育思想。
3、互動交流階段
進入到整個階段的老師,我想已經非常地了得了,已經能夠做到教學設計自由,也有了自己的初步教育思想和理念,在正確的理念指導下,慢慢地脫離教學設計的桎梏,可以把更多地經歷放在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開始有更多地時間關注於學生在課堂上的各種表現。
4、師德浸潤階段
這一階段我想都是一代教育家了,我原本一直無法理解俞老師在書中所說的這個階段,他說有些老師一步一步走到這個階段,有些老師甚至可以從第一階段或者第二階段直接跨越到這個階段,對此我百思不得其解。
❸ 教師專業成長的四個階段及其境界
1、觀摩和分析優秀老師的教學活動
2、開展微格課堂
3、專門訓練
4、反思教學經驗
望採納,謝謝
❹ 教師成長的歷程經歷哪幾個階段
從孤兒成長為一個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作家的大衛科波菲專爾給我們的啟示和鼓舞:做屬人要善良,待人誠懇,要勤奮好學,除此之外還要有自強不息的勇氣、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滿懷信心,在順境中加倍努力,這樣我們的事業就會成功,我們的家庭也會幸福,這樣的人生才會精彩。現代的人要努力學習他的這些優點,並不斷奮斗,實現自己的夢想。
❺ 簡述教師成長的三個階段
福勒和布朗根據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關注生存、關注情境和關注學生三個階段。
(1)關注生存階段。處於這一階段的一般是新教師,他們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或想方設法控制學生。重視人際關系和他人的評價與態度,重視課堂管理。
(2)關注情境階段。在此階段教師關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課的內容,一般總是關心諸如班級的大小、時間的壓力和備課材料是否充分等與教學情境有關的問題。一般來說, 老教師比新教師更關注此階段。
(3)關注學生階段。當教師順利地適應了前兩個階段後,成長的下一個目標便是關注學生。教師將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認識到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需要,教學材料和教學方式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能否自覺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長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
❻ 教師成長的歷程經歷那幾個階段
(1)關注生存階段;(2)關注情境階段;(3)關注學生階段。
❼ 把教師的成長分為哪幾個階段
1:克來服懼怕心理
老師剛開始教課自時一般很緊張,這種緊張在你真正做到和學生的溝通、對教材的熟練掌握以後,自然會消除,面對學生就像面對自己的朋友。有些老教師上課時還緊張,那是沒有真正地融入學生和教材中去。
2:要學會從容地處理學生問題
首先是上課時要積極面對學生的突發事件,
不要到時候慌了陣腳,自己積累些經驗,而且要多聽取一下老教師對你的建議,這對你以後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3:要深入研究教材、教案與學生的結合
我們教育的不單單是孩子,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未來,我們要本著教育他們做人、學知識的理念,讓他們真正地能夠脫離教師、家長,也可以獨立處理問題。
4:當你成為老教師時,千萬要記住,將自己年輕時的激情堅持到底
現在的許多學生為什麼喜歡年輕教師,因為年輕教師充滿朝氣、對學生的思想心理理解
得比較深刻。
❽ 教師成長的階段有哪些
❾ 教師成長過程的幾個階段
教師在來不同的成長階段自所關注的問題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據教師的需要和不同時期所關注的焦點問題,把教師的成長劃分為關注生存、關注情境和關注學生等三個階段。
1.關注生存階段
處於這一階段的一般是新教師,他們非常關注自己的生存適應性,最擔心的問題是:「學生喜歡我嗎?」「同事們如何看我?…「領導是否覺得我幹得不錯?」等等。因而有些新教師可能會把大量的時間都花在如何與學生搞好個人關繫上。有些新教師則可能想方設法控制學生,因為教師都想成為一個良好的課堂管理者。
2.關注情境階段
當教師感到自己完全能夠適應時,便把關注的焦點投向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即進入了關注情境階段。在此階段教師關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課的內容,一般總是關心諸如班級的大小、時間的壓力和備課材料是否充分等與教學情境有關的問題。傳統教學評價也集中關注這一階段,一般來說,老教師比新教師更關注此階段。
3.關注學生階段
當教師順利地適應了前兩個階段後,成長的下一個目標便是關注學生。教師將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認識到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學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能否自覺關注學生是衡量一個教師是否成長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