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小學教師
1、教師資格證
2、良好的 文化素質,扎實的學科知識
3、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
4、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
2. 鄉村教師包括哪些教師
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審議通過《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提出要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計劃提出了具體的實現方式,例如,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准、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推動城市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全面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等舉措。
據資料顯示,目前我國鄉村中小學生有4000多萬,讓他們獲取知識、不斷成長的是280多萬鄉村中小學教師。他們的工作崗位既包括鄉鎮中心學校,也有大量偏遠的村小、教學點。但是這個龐大的職業群體,沒有得到社會應有的尊重和重視。收入少、地位低、工作條件艱苦,是這個職業的群體特徵。
近些年關於加強農村教育、提高農村教師收入的文件也下發了許多,但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的大規模農村撤點並校,以促進城鎮化發展的經濟導向,農村教育的衰落和優秀農村教師的流失、短缺,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可以說加劇的趨勢一直沒能被扼制。
隨著計劃生育國策實行30多年,有些農村也出現少子化現象。孩子少了,農民對教育自然越來越重視。農村教師師資水平的整體下降,反過來加劇了農村的空心化。在一些地區,農村缺少教師,而在一些地方,農村教師老齡化嚴重,都是這一職業群體缺乏吸引力的表現。
教育部2010年教師節前公布了全國中小學教師人數,其中農村教師472.95萬人。而今年春節前,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公布的數據則是280多萬農村中小學教師。這其中當然有農村學校減少的客觀因素,但是由於職業吸引力不強,教師流失也是重要因素,特別是一些優秀教師選擇離開,對鄉村教育是一種釜底抽薪的打擊。
也有研究者曾對全國11個省23個區縣185所中小學5900名教師展開過調研,結果發現,相比於「承認與尊重」(23.4%)、「職業晉升機會」(22.1%)和「子女教育」(19.7%)等其他因素而言,鄉村教師群體最在意的因素是「工資水平」,比例高達74.2%。
其實,在大量鄉村教師中,有許多有教育理想和理念的好教師,他們根植於土地,希望用知識和墨香點燃農家子弟的夢想,但是他們被囿於現實的困境中。有學者將其歸納為「幹得好」與「無發展」的矛盾。研究者發現,以村小教師為代表的鄉村教師獲得高級職稱的平均年限比城市教師晚五六年,「幹得好」卻「無發展」,不能堅守就會離開,而無法離開的那批人,在農村心態消極。有些家庭生活困難的教師,業余或者部分工作時間從事其他體力勞動。
此次《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提出的十條具體措施,直指現存問題,而設定的「多措並舉,定向施策,精準發力」路徑原則更是符合事實需求。筆者認為還應該關注幾個問題。首先是不能切斷鄉村教師的發展,不光能留得下,還應該出得去進得來,可上可下。讓一些有理想有信念的農村教師成為鄉村知識分子,讓他們所供職的學校成為鄉村的精神高地。而對那些不適合教育崗位的教師,打開大門,讓他們重新選擇。
其實,鄉村不僅有一批教育堅守者,還有一批志願者,他們自願到鄉村去進行教育實踐。把傳播知識當成是自己理想,對工作不計報酬,不辭辛苦。這其中既有剛剛走出校門的學生,也有在城市工作幾十年退休後的教師,他們用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讓農村的教育試點生動別樣。
此外,各地教育部門這些年進行的各種鄉村教師培訓不可謂不多,每到假期,總有各地教師到大城市參觀學習。但是,許多培訓只有校級領導有資格,而且反復疊加,普通教師少有機會。而且,對這種走出來的培訓效果要重新評估。單純講座和講課的形式,也讓農村教師感覺是坐而論道。有時鄉村、城市反差巨大,培訓反而成了農村教師脫離鄉村的促進劑,或者產生「永遠無法改變,可以無所作為」的反作用力。如何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師培訓,還需共同探討。
近幾年,各地涌現出一批基層自發產生的教育實驗,還有一批活躍的教育NGO,他們的成功實踐可以看到,因地制宜,把培訓送到鄉村、送到教師工作的場景中去的培訓經驗,更加符合實際。
2012年9月,國務院下發了《關於規范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大規模的撤點並校被叫停,小規模學校在各地保留下來或者被恢復,近兩年各地小規模學校、教學點,甚至是復試教學重新登上歷史舞台。在一個以農耕文化為根基發展起來的大國,在經濟高速奔跑多年之後,重新深思鄉村教育的價值意義重大,此時,農村教師在鄉村實現教育理想恰逢其時。
3. 在農村當小學教師,算不算一個很好的職業
如果想掙大錢、想有名有利,農村教師肯定不是一個好職業。
這幾年,很多農村學校的硬體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很多農村學校有了寬闊的操作,明亮的教室,整齊的課桌。
但是,這只是硬體上的優化。
農村的師資力量,也就是我們說的老師這塊,還是很薄弱的。
很多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寧願在大城市打工,也不願意到農村來當老師。
這是因為在農村當老師不僅辛苦,而且待遇、發展機會也不好。
農村教師比城市教師工資低一大截,各種福利待遇都趕不上城市。
有些地方的農村教師一個月工資還不如富士康流水線上的工人掙得多。
再就是,老師很看重職稱評選。職稱高,工資也就高。
我們就不說高級職稱了,就說中級職稱。
農村教師評個中級職稱,都很難。有些老師都四十多了,還在為中級職稱拚命。
而城市裡的老師,評個中級就會容易得多。有些人三十齣頭就中級了,如果是研究生畢業的,有些甚至三十不到就是中級了。
從待遇上來說,農村教師真心不高。
再就是發展機會,也比城市少太多。
現在的教育趨勢是大家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好的學校上課。
農村往縣城跑、縣城往市裡跑,小城市往大城市跑,大城市往國外跑。
所以,留給農村教師的學生要麼就是窮人家啥都不懂的孩子,要麼就是學習很差去不了好學校的孩子。
教這樣的學生,職業成就感很低,也很難出成績,老師的職業發展很受限制。
待遇低、機會少,導致了農村大部分老師都是中老年,很多年輕人根本不想來農村當老師。
如果看到了年輕有為的農村老師,要麼是免費師范生過來的,要麼就是考編制過來的。
這些年輕人在農村待得也不安心,無時無刻不想著調回城裡,或者考到別的地方去。
當然了,還是有樂於奉獻、不求回報的年輕人,會來到農村當老師。
對於這些樂於奉獻、不求回報的人來說,當個教書育人的農村教師還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這類人太少了。
4. 鄉村小學教師工資多少
大概是民辦的是1000來塊錢。公辦應在2000-3000多塊錢。我爸爸就是小學教師。
5. 中國農村小學教師
近年來,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發展迅速,政府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大,許多村小、教學點都建起了新教學樓,教學設施也逐漸齊全。不過,相比之下農村教師的收入偏低,城鄉之間收入差距更有持續擴大的趨勢。一般情況下,同等職稱和工齡的農村教師和城市教師,工資要相差500元到1000元左右。此外,加上城市教師的非貨幣性收入,城市教師與農村教師收入差距可能達到四到五倍。
6. 如何成為新時代優秀鄉村小學教師
作為一名鄉村小學教師,應該把熱情放在工作上,要培養好農村的學生,不光要對農村學生的知識普及,也要讓學生知道做人的道理。
7. 農村小學教師的工資一般是多少
一般的話,工資是2500元左右,每個地方的政策不一樣,所以工資的具體數額會有不同,有相應的鄉村補貼。
8. 教師招考:考上重點小學教師和鄉村小學教師,差距有多大
小學教師招聘,是解決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出口。大學生在參加教師招聘考試的時候,考上的是重點小學教師還是邊遠鄉村小學教師,往往意味著很大的差別。現在,就讓小編和你一起剖析這種差別。
成就感更好
教師是需要有成就感的。當自己所教的班級的成績有大幅度提升,當自己所教的孩子們一個個考上重點中學,教師的成就感更大。如果在鄉村小學教書,很多孩子往往讀完中學就不讀了,因此,很多鄉村小學的教師,成就感並不高。
9. 做鄉村小學老師怎麼樣
做鄉村小學老師還是不錯的,老師是一門受人尊敬的職業,尤其是這種紮根鄉村做基礎工作的,為培育人才做了很大的貢獻,而且老師的職業比較穩定,非常值得考慮。
10. 鄉村教師是指哪些教師
鄉村教師,即指在鄉村學校工作的教師,出現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為解決農村教育問題,各級政府採取措施,大量招收鄉村教師。
截止2018年底,全國共有鄉村教師290多萬人,其中中小學近250萬人,幼兒園42萬多人,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佔58.3%。
2019年1月13日,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在京發布《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9》。報告顯示,我國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師資隊伍向好發展。
(10)鄉村小學教師擴展閱讀:
2019年1月13日,東北師范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在京發布《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9》。報告顯示,我國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成效明顯,師資隊伍向好發展。
教師人數:
2019年2月,教育部新聞發布會,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鄉村教師290多萬人,其中中小學近250萬人,幼兒園42萬多人,40歲以下的青年教師佔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