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是家長的
但是假如沒有建立一種正確的關系,與家長打交道可謂老師工作中最頭疼的事了。在我們的工作中也時常能聽到老師們抱怨有些家長難弄的聲音。有這樣一篇報道歸納了教師最怕三種類型的家長:
「直升機型」老是在孩子上空盤旋,過度保護,不給孩子失敗的空間,妨礙他們自立,也妨礙他們成長。
「惡魔型」蠻不講理,處處找老師的麻煩,是教師最可怕的「惡夢」。
「乾洗型」把他們難以管教的子弟丟給學校,希望教師一天就把他們管好,好像臟衣服送進乾洗店一樣。
家長並非都講道理。家長同樣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我們教師對待家長同樣也要注意「因材施教」。那麼怎樣處理與家長之間的關系呢?
一、與家長的交流要講究藝術。
1.教師與家長交談時應語氣委婉。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問題,先揚後抑。記得有一個孩子給我提了一個建議,媽媽說了你太嚴肅了,每次媽媽來你總是皺著眉頭說我的表現,媽媽希望你多一點笑容。是啊,有時面對十分調皮的孩子我的情緒就非常激動,面對家長就好像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把孩子的表現一骨碌的傾吐出來。我想沒有一個家長喜歡聽老師只訴說罪狀,所以,老師要先表揚孩子的優點,比如他是一個關心集體的人,能主動幫老師打掃衛生,如果學習也能這樣的主動就會更好的」。家長在聽了這些好話後,自然較聽得進去老師訴說孩子的其他缺點。
2.報憂也報喜。有些家長一接到老師打來的電話就連忙問是不是在學校表現不好。這種現象的形成,可能是教師平時在孩子犯了錯誤後去與家長溝通,找家長告狀。我覺得我們平時應該主動向家長反映孩子在校情況,談孩子在校學習,游戲和吃飯等方面的進步表現,都應讓家長覺得老師在關心自己的孩子。
二、我們要理解家長對孩子的關愛之情。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總是最棒的。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只是一時糊塗,孩子的調皮,是一種可愛。而孩子在學校碰破一點皮兒,家長就會非常地心疼和緊張。這時教師要了解父母的角色,認識其需求以及存在的問題,並正確公正地評價孩子就顯得十分重要。特別是對於中等及後進生的家長。
比如我們班有個孩子開口說話特別遲,口頭表達能力比較差,有一次其他班的孩子玩沙包不小心砸到他的頭上,別的孩子看見了就帶著他來告訴我,我問了他你哪裡疼?是誰撞了你?問了半天,他一句不吭,但是他的眼神是異樣的,充滿委屈的目光一直盯著我,好象在告訴我他受傷了,很疼。這時我讓當時的目擊證人找出了肇事者,並在他面前嚴厲的批評他,還打了2個手底心。這時孩子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傍晚我跟孩子的媽媽說起這件事,孩子的母親態度非常好。經過這件事我想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以一顆真誠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現對孩子的關愛之情,以此換來家長的信賴,家長十分在意教師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態度。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家長就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意見和建議,並與之積極配合。
三、成為學生愛戴的好老師是融洽教師與家長關系靈丹妙葯。
當我們成為孩子們愛戴的好老師,孩子們就會幫我們回家宣傳,家長就會很快認可我們。這對於我們處理與家長的關系來說是如魚得水,一副靈丹妙葯啊。我想這一點我就不多說了。
其實與家長交流是一門藝術,它體現是一個教師的人品和涵養,更代表著一所學校在外的形象。所以為了濱小美好的明天,讓我們一起努力讓自己的言行舉止更富有魅力吧!
B. 老師要叫家長怎麼辦
這種情來況只能任由其發展了源吧。不過還是有方法的,一個就是選爸爸還是媽媽來學校,選擇一個相對比較理智的來吧。第二你的態度也很重要,老師和你的家長談完後,一般都會叫你過去,這時你既不能嬉皮笑臉的,也不能畏畏縮縮的,要有點精氣神。這樣就會傳達給老師和你的父母一個訊息那就是你能到做他們所期待的,第二老師說你的時候,你的回應要誠懇也要堅定。如果你能做好上述的幾點,見家長並不可怕。不過話又說回來,老師的最終目的和你的最終目的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讓你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所以提高你的學習成績才是最好的方式
C. 教師與家長的關系靠的是什麼
1.教師與家長交談時應語氣委婉。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問題,先揚後抑。
記得有一次因為班上的一個孩子太調皮而使我給家長打電話時總是先訴叨孩子的不好,而且很少有笑容,一下就說了一大堆,孩子的家長雖是很認真的聽完了,但是肯定心裡又多了一份憂慮。事後我想想。這樣做是不好的,因為孩子沒錯的,就算錯了他也是無意識的。有時面對十分調皮的孩子我的情緒就非常激動,面對家長就好像找到一個傾訴的對象,把孩子的表現一下的傾吐出來。我想沒有一個家長喜歡聽老師只訴說好的,所以,老師要先表揚孩子的優點,比如他是一個關心集體的人,能主動幫老師打掃衛生,如果學習也能這樣的主動就會更好的」。家長在聽了這些好話後,自然較聽得進去老師訴說孩子的其他缺點。
2.報憂也報喜。我們在每周的周五都會給班上的幼兒家長留言,可是家長的回應來看,幾乎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寫孩子在哪方面的不好的,再看看我們的留言,我就意識到,肯定是我們對於孩子的在校的表現也只是單單針對孩子的不足去寫的,所以家長也受其影響。後來通過各方面的改進,我們的留言全面了,家長的意見也豐富了,孩子們也和家長之間有了更好的情誼。
二、我們要理解家長對孩子的關愛之情。我想作為父母,應該覺得自己的孩子總是最棒的。因為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只是一時糊塗,孩子的調皮,是一種可愛。而孩子在學校碰破一點皮兒,家長就會非常地心疼和緊張。這時教師要了解父母的角色,認識其需求以及存在的問題,並正確地評價孩子就顯得十分重要。我們班有個男孩子開口性格特別內向,口頭表達能力比較差,有一次其他班的孩子玩的時候不小心被孩子推倒撞到了頭,別的孩子看見了就帶著他來告訴我,我問了他你哪裡疼?是誰推了你?問了半天,他一句不吭,但是他的眼神是異樣的
2、我們要理解家長對孩子的關愛之情。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總是最棒的。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只是一時糊塗,孩子的調皮,是一種可愛。而孩子在學校碰破一點皮兒,家長就會非常地心疼和緊張。這時教師要了解父母的角色,認識其需求以及存在的問題,並正確公正地評價孩子就顯得十分重要。特別是對於中等及後進生的家長。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以一顆真誠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現對孩子的關愛之情,以此換來家長的信賴,家長十分在意教師如何看待自己孩子的態度。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應多站在家長的角度去關心孩子,理解家長的心情,如果教師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她與家長之間的交談一定會順利進行,它會讓孩子家長感受到教師是誠意喜愛關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長就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意見和建議,並與之積極配合。
3、尊重家長,與家長保持平等關系,這是保證與家長順利交談的必要條件。我們以一種平等友好的態度來對待家長,將家長視為朋友,尊重家長的意見,虛心聽取家長的建議,樂意與家長交談,那麼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就會比較融洽。對「多事兒」的家長,教師要以一顆平等而細致的耐心來對待家長的挑剔,以寬厚的胸懷來接受孩子家長不同的意見,以積極的態度和方法來改變家長的埋怨。與家長接觸的時候,一旦有了什麼、小摩擦、小矛盾,有了什麼沒有說通的地方,老師就應該迅速地走出第一步,先去想自己身上的問題,設身處地地為家長想一想,即使家長當時不能理解,回過頭來還是能夠理解老師的;而且時間不能隔得太久,時間拉得越長,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隔閡就會越多。二、成為學生愛戴的好老師是融洽教師與家長關系靈丹妙葯。當我們成為孩子們愛戴的好老師,孩子們就會幫我們回家宣傳,家長就會很快認可我們。這對於我們處理與家長的關系來說是如魚得水,一副靈丹妙葯啊。教師與家長的關系,是師生關系的延伸,作為教師,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愛護學生,同時真誠平等地對待家長。這需要教師從家長的角色出發,把握好家長的心理,對症下葯,因人而異,那麼磨擦就會少一點兒,關系就會比較融洽些,家長工作會更有成效一些。
D. 老師的父母,學生應該叫什麼
比你爺爺奶奶還老的話,直接就叫爺爺奶奶好啦,如果說跟你爸媽年紀想差無幾的話,你就直接叫他們叔叔阿姨,或者伯父,阿姨啦。都很簡單的稱謂來的呀,不用想得那麼復雜呀。。。
E. 老師要叫家長怎麼辦
跟老師和家長好好解釋,並保證以後會好起來的,他們會理解你的
F. 家長是老師是什麼體驗
慘痛的經歷呀,我小時候很皮,在學校中無論什麼時候皮了,馬上被老師叫家長過來,最後一頓揍是少不了的。
G. 老師為什麼喜歡叫家長
班級50名學生,五六名學生同意老師給家長打電話,理由是可以指出我自己的不足;老師和家長溝通,可以了解學生在家學習的情況,也可以向家長提出對學生有益的建議;溝通後,督促家長給孩子更好的學習環境和教育方法,讓家長更好地理解孩子,願意騰出時間和孩子溝通;會讓父母看著我學習,使我進步;家長可以多了解我們,也可以多體諒我們。四名學生保持中立,其他學生持反對意見,還有學生借機會對我發泄調侃一番,摘選幾段,揣摩一下。 一、我不同意老師給家長打電話。老師你不知道被家長訓斥的感受,凡是經歷這一感受的人都不會喜歡被打電話的,哪一個學生願意被說被罵?!可是被家長說的時候,你又能怎麼辦?只能站在一旁聽著:左耳聽右耳冒。說完之後該啥樣還啥樣,但被說的心情會影響很多天,本來就不怎麼願意學習,心情不好,更不願意學習了。『子非吾,安知吾之苦?!』下面是學生漂亮的親筆簽名。讀完這張紙條,我沖著她說:「你是魚,我也會是魚!」 二、匿名的堅決不同意!浪費父母的電話費不算什麼,浪費您的電話費太可惜;麻煩您給家長打電話不太好意思;不願意讓父母上火,更不願意讓您火上澆油;給那麼多家長打電話,累著您多不好;給您添麻煩,浪費您的口舌。 三、打完電話家長會問來問去的,父母接到電話就生氣。老師應該幫助我們保護我們自己的秘密。 四、自古以來,哪個家長不打孩子?!老爸揍完老媽揍,揍完老大揍老二。老師打完電話,我們不是被罵就是被打,皮肉之苦殘害我們柔弱的身體。家長從來不聽我們解釋,對於老師來說,這是打小報告的行為,老師不要傷害我們幼小的心靈。打完後,我們離家出走,家長又著急,這樣的結果很不好。 五、對於『問題家庭』來說,接到老師的電話就是激化家庭矛盾。老師您想過沒,對於成績不好的學生,家長會怎麼對待?!我們壓力很大,想在爸爸媽媽心中樹立好形象。 六、應該讓我們學會獨立面對錯誤並改正,無需家長的參與;如果是表揚的話,也可以小打一下。 七、打電話會讓父母傷心,也會讓學生對老師不滿意。我認為老師可以和學生單獨溝通。 八、不同意。老師給家長打電話雖說是為學生好,但免不了被挨罵,回家會把我們當犯人一樣看管,一點自由都沒有。家長會更加留意我的一舉一動,彷彿自己隨時被家長看穿一樣,沒有一點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九、學校是孩子的生活,應該自己照顧自己,做事也可以自己負責,雖不成熟,但也是一種鍛煉。學生把老師給家長打電話看做是對學生的一種威脅,會影響師生關系。學生應該有自己的空間,不應該由家長全部負責,包括成績。學生也有隱私,老師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十、因為成績不好,所以不希望老師給家長打電話。老師總是和家長說學習,家長一給我們打電話就嘮叨學習成績;成績不好,我們下回努力也行,希望老師能夠體諒,我會多做習題,希望老師給我們一次機會。 十一、讓我們自己和家長談談,做習題或者補課,不見成效,下一次再打吧。現代家庭很暴力,我們也想獨立,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解決,不想被沒完沒了地嘮叨。我們想法和家長的不同,他們也不會了解我們內心真實的想法,所以打不打電話不會改變什麼,只能增加一次被罵的機會,我們把一切錯誤和責任推到老師身上,對這個老師教的科目也會反感和討厭。 十二、哪兒有學生好好的,老師就給家長打電話的?!老師不經學生同意就給家長報告學生在校情況是對學生的不尊重。學生也在努力,學生也在刻苦,只是老師不知道而已,給我們一次機會,讓我們提高成績!我們相信善良美麗的班主任一定不會給家長打電話的。 看著學生對我要給家長打電話的態度,或者嬉笑怒罵,或者冷嘲熱諷,或者真情告白;或者信誓旦旦的保證,這次月考就不給家長通話了,我多和學生單獨聊聊,直接面談吧。
H. 是老師的什麼是家長的什麼
是老師的教導是家長的教育
是老師的關懷是家長的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