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技能訓練
怎樣才能做一個好教師、怎樣才能當一個讓學校和學生滿意的班主任,作為一名教師,作為班主任,我必須對學生負責,必須對學生家長負責,必須對學校負責,也必須對自己負責
一、理論聯系實際,借鑒他人經驗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班主任自身素質的提高和管理能力的加強是管理好班級必不可少的條件。要搞好班主任工作,就得多學習借鑒別人的經驗,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工作方法,並且不斷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在班主任工作上,經驗不是很豐富,所以遇到自己不容易解決的問題時,要虛心地求教其他的班主任,借鑒別人的做法;還有一些指導班主任工作的書籍,例如《班主任之友手冊》等書籍,每一次閱讀後都大有收獲,而且將其中一些能指導自己工作的方法加以實施。這些理論和經驗對班主任工作幫助極大。
二、培養班幹部、樹立學生幹部形象
在整個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還有一點體會,就是班級的事情,盡量讓學生自己去做。剛開始基本上是什麼事情都自己來管,生怕學生出差錯,但是後來,發現這樣不僅自己累,而且學生養成了依賴性,大事小事都要找老師。於是,開始思考怎樣來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在民主的對待他們的同時,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適當的時候加以引導。比如每周班會先由學生幹部自己總結班級的情況,在有些需要注意的問題上由幹部來提醒,在需要討論的問題上由班幹部來點評同學發言,然後由自己總結。
重視班幹部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培養他們的綜合能力,發揮他們的先鋒模範作用,以影響和帶動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班幹部是班主任的得力肋手,是班級管理的骨幹力量,為了讓他們發揮主力和輻射作用,及時對他們的工作責任心和工作熱情給予肯定,時時要求他們以身作則,學會塑造自身的班幹部形象,從而樹立威信。同時還定期召開班幹部會義,研究針對一周內班級的情況和出現的問題,確定下周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重點。在班會上特重說明班級紀律及各方面的要求,強調班幹部的工作不是為了個人的私利,而是為了整個班集體在工作,並要求同學給予監督和支持。之後還專門召開班幹部會儀,指導他們工作方法,作為班幹部要與同學們打成一片,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這對班幹部本身也是一種鍛煉,並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工作。針對班上突出的幾個調皮學生,從一開始就密切注意他們的思想、行為變化,出現問題及時找到他們,耐心地對他們做開導工作,而且還十分注意同他們的家長保持聯系,雙方面做好轉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做好學生思想工作
想讓學生切實按照老師的要求做,就必須在思想上讓他們相通, 思想工作做好了,其它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深感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1、在班會課上對全班進行思想教育與快樂式管理
現階段的大部分學生感到學習是不快樂的或對學習沒興趣,根據此情況對本學期的班會進行調整,現在的班會通常先由學生自己總結現階段班裡的情況,然後是做總結並以多種形式進行教育。最後做集體游戲,在游戲中鼓勵學生讓學生在不影響集體的情況下充分展現自己的潛力與能力,達到讓同學們感受到在集體生活、學習是快樂的,淡忘學習是痛苦的,並找到自己應有的位置。
2、做好個別同學的思想工作
學生到學校讀書,一方面是學習文化知識,另一方面是學習做人的道理。對於一些思想上有波動、情緒不穩定、學習上有疑惑或者其他方面需要老師來開導的學生,老師要耐心地、有針對性地給予幫助與引導。對於那些比較調皮、經常犯錯的學生而言,有些道理他們不是不懂,而是不願意去想,忘記了去做,而且每一次犯錯後總是能給自己找很多的借口,對待這樣的學生,老師必須一次一次地耐心地找學生談心,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次數多了,老師不免有厭煩情緒和「恨鐵不成鋼」的失望,這時,老師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不要對學生大發脾氣,有力度的批評是需要的,但還是盡量以思想教育為主,更不要辱罵。當某些很讓人生氣的事發生後,採取冷靜法,先不找學生談話,等自己冷靜下來重新調整思路後,用另一種方式再找學生談。這時心平氣和,思路清晰,談話往往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2. 班主任應該具備哪些技能
一、良好的學科教學能力。
學科教學能力,是一名老師的基本能力,是老師取得學生信任的基礎。班主任首先要在教學上是一把好手,課堂教學有激情,富於感染力,語言流暢規范,掌握課程標准,課堂教學組織有條不紊,板書工整,能夠熟練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對學生關注到位,學生學習質量不斷提高。
二、班級管理能力。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小社會,管理班級需要一些方法。班級管理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班級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促進學生形成良好行為規范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良好班風的一個環節。二是學生自我管理。班級的所有事務,都要由學生來自行管理。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三是學生日常評價。班主任要公平公正的評價學生,也要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三、要注重言傳身教。
班主任的言談舉止都是教育行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外,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態度、思維方式、為人處事表現,無不對學生產生巨大影響。所以班主任要語言文明,要舉止得體,要熱愛工作,要關心學生。很難想像,一個語言粗俗的老師、一個動輒發怒的老師、一個偏心的老師、一個上課不認真的老師,怎麼能讓學生信服。所以說,老師其身正,不令則行。學生就是在對老師的無意模仿中長大的,老師的示範作用,十分重要。
四、一定的心理咨詢能力。
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困惑會經常出現,特別是學生青春期時,反應會更劇烈,有的是認識上的偏差,有的是心理上的糾結,有各式各樣的想不開或想不通。班主任應該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能夠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要善於觀察,善於傾聽。要耐心細致,真誠關心。
五、班級文化建設能力。
班主任要主導班級文化的建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共同制定班級發展目標、班風、學風、班歌、班徽等。要讓班級的布置有特色,具有文化氣息、藝術風采、高雅格調。
六、建設具有班級特色的校本課和社團能力。
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在校本課的開發上,要創造條件,盡可能達成學生心願。要結合學校資源,發揮家長的作用,在校本課時間里,培養挖掘學生各方面興趣特長。同時,班主任要調動學生,組織社團活動,文學社、舞蹈隊、小樂隊等,讓班級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七、活動策劃能力。
每當學校舉行大型活動時,班級都要積極參加,而且要突出自己班級的創意和特色,這就需要老師發揮學生聰明才智,搞好策劃組織。班主任要有意識地使每一次活動,都要突出創意、特色,要讓學生提高策劃組織
3. 班主任培訓有哪些內容
學習的力量——職校班主任系列培訓
培訓一 班主任基本素質訓練
◆ 培訓目的:准確認知中職校班主任角色,培養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工作觀念,了解、掌握和運用必要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促成學生、班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 培訓內容:班主任應具備的正確態度和觀念;班主任應掌握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班主任應掌握的基本技能;實操訓練。
培訓二 班級管理的方法與技巧
◆ 培訓目的:學習、掌握和運用班級管理的方法與技巧,使班級由「隨機性組合」逐漸成長為「班級集體」,促成學生的「個性和諧、全面發展」。
◆ 培訓內容:班級管理的目標與計劃;新生的入學適應教育;班級的組織和制度建設;班級活動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學生的學習與心理輔導、獎懲與評價、就業指導;班級管理中的重難點問題解決。
培訓三 班級管理中的問題解決訓練
◆ 培訓目的:學習、掌握和應用典型問題的解決方法,實際解決班級管理中的各種問題,促成教育目的的實現。
◆ 培訓內容:「問題解決方法」模版;「後進生」轉化;突發事件應對;學生的心理障礙消除;學生的學習困難幫助;師生的對抗情緒化解;學生的日常違紀處理(罵人、打架、吸煙、喝酒、屢教不改、不參加集體活動、遲到、早退、曠課、不聽課等等);其他典型問題的解決。
培訓四 班主任專項技能訓練
1、學生心理輔導的原理與操作
◆ 培訓目的:准確把握和分析學生心理、行為的基本特點,學習、掌握和應用學生心理輔導的基本原理及操作。
◆ 培訓內容:中職生的基本心理、行為特點分析;心理輔導的基本原理;心理輔導的基本操作;實操訓練。
2、溝通與團隊合作訓練
◆ 培訓目的:學習、掌握和運用溝通與團隊合作的基本方法與技巧,達成個人人際關系的進一步完善和團隊和諧共進的雙贏結果。
◆ 培訓內容:溝通在團隊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溝通的原理及應用;溝通在團隊合作中的應用;實操訓練。
3、對學生的就業指導與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 培訓目的:了解、分析和把握與學生就業相關的政策等信息,進一步培養和提升學生與就業相關的關鍵能力,能夠指導學生進行實際的職業生涯規劃。
◆ 培訓內容:職業道德對就業的重要影響;就業對打造學校品牌的影響;就業准備;企業結構化面試的應試技巧;現場實操指導。
4、班級活動的組織與學生小組活動的指導
◆ 培訓目的:掌握、運用「學生小組活動」方法,有效開展班級活動,提高班級管理效果。
◆ 培訓內容:「自我成長小組活動」訓練;「小組活動」的原理及運作實操。
(摘自 www.qec.com.cn)
4. 班主任基本技能有哪些
一、具備高尚的師德
⑴對待學生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真誠坦率內,把一切教給學生;理解容寬容,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公正平等,應一視同仁;關心尊重,既教書又育人。
⑵對待工作要有熱愛和獻身教育的精神;樹立堅定的教育信念,在工作中不畏困難曲折;有強烈的責任心,對班級負責,對學生負責;有耐心。
二、具備完善開放的專業素養
1)要具有駕輕就熟的教育教學能力。教學水平;2)機制靈敏的教育應變能力;3)靈活的交往協調能力;4)深刻敏銳的觀察分析能力;5)沉著冷靜的自我控制能力;6)生動藝術的語言表達能力;7)勤於反思的教育科研能力;8)積極有效的自我調適能力
5. 班主任技能訓練,促進班集體全體成員的全面發展是班主任工作的哪些工作
班主任
是班級的組織者沒,教育管理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班集體是由整個班級組成,以完成學校教育任務為共同目標,有一定組織機構,規章制度的學生共同體,它是班級群體發展的高級形式。良好的班集體不會自發形成,而要在班主任精心組織和培養下才能逐步建立起來。要組織良好的班集體必須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提出集體奮斗目標目標是集體發展的前景。它具有很強的導向和激力作用。高中生的特點是熱情高、積極向上,有一定的組織能力。班主任向集體提出奮斗目標,就可以激發學生有所 有所向上,積極的熱情,產生不斷進取的意志和行動。二、選拔和培養班幹部班幹部是班級的骨幹,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不少優秀班主任認為:一個班級教職工育管理的好壞,往往與班級幹部力量的強弱、發揮作用的大小有很大關系。選擇班幹革命部可通過各種途徑進行了解、選拔。例如,通過組織學生設計班級板報、布置教室、開展願意為同學服務有一定組織能力和特長的同學擔任班幹部的具體情況進行精心的培養使他們在各主面盡快地提高。三、創設班內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一個班集體里形成了民主、平等到、融洽的師生和同學之間交往的氛圍必然能使每一個成員心情舒暢、愉快,都積極投入班集體生活中,使集體具凝聚力。建立班內良好的人際交往環境,需要班主任付出大量的創造性勞動。班主任要熱愛關心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班主任對學生來說,既是良師活又是益友。班主任良好的思想品德、學識、言談舉止都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班任老師有特殊的信任和依戀情感,他們每個人十分關注班主任對自己的態度,他們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班主任對自己的態度和情緒反應為轉移。如果班主任既能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又能處處給學生以熱情的關懷和鼓勵,讓學生感到班主任平易近人,可親可敬,學生就會樂於接受班主任對他們提出要求。這種師生之間情感建立起來了,就為建立良好的班集體奠定了基礎。四、成班級集體的正確輿論和良好的班風只有在一個班級里形成了正確的集體輿論,才能分辨是非,支持和提倡正確的言行,批評和制止不正確的言行,才能使集體更加團結、不斷進步、促進每個學生健康成長,班主任可以向學生進行道德行為規范教育,及時表揚好人好事,批評不良的思想行為,開展評論,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優良的班風是在班主任長期培養下逐步形成起來的,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識地結合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通過向全班學生講清道理、提出明確要求,在班級中樹立榜樣,使大家有明確的目標;同時還要嚴格要求,認真檢查,反復練習,不斷提高。此外,班主任應該注意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和學識修養來影響學生,使班級逐步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優良班風。五、開展經常性的班級教育活動開展經常性的班級教育活動是培養班集體的重要途徑。經常開展富有教育意義的各項活動,使班集體富有吸引力,凝聚力。活動是班集體生命力的依據,活動越豐富多彩,班集體越團結,越朝氣蓬勃。班主任應在課外或校內組織學生開展文體或科技活動,參加必須的集體勞動和社會服務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送春風」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幫助他人,為集體做好事活動;為軍屬或殘疾人做好事,幫助工廠、街道收集廢品、參加捕蟲、植樹等。學生在參加班級的共同活動中,可以密切相互之間的交往,增進團結和友誼,培養學生對集體的榮譽感、責任感。這些活動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親自實踐以發揮自己才能的生理需要,在活動中可以使他們得到歡樂,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鍛煉能力,培養良好的品質、促進身心的健康發展。六、組織主題班會主題班會可以使學生受到很大的教育,在他們的心靈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對班集體和學生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總之,組織班集體從何入手要因班而異。班主任要善於針對班級的實際情況,把握時機,靈活、機智地採取教育措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班級的吸引力,才能逐步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體。。
6. 班主任九項技能訓練的介紹
《班主任九項技能訓練》使師范生在校期間就能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備熱愛學生、熱愛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品質,使他們一踏上工作崗位就能立即進入班主任角色,開展課題研究,取得一些突破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