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新生班主任介紹
小學班主任特別是一年級的班主任,是一個復合性角色。當孩子們需要關心愛護時,班主任應該是一位慈母,給予他們細心的體貼和溫暖;當孩子們有了缺點,班主任又該是一位嚴師,嚴肅地指出他的不足,並幫助他限期改正。於是,我認為班主任工作是一項既艱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說其艱巨,是指學生的成長,發展以至能否成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說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對學生的學習負責以外,還要關心他們的身體、紀律、衛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況。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默默無聞地耕耘了幾度春秋,下面我就談幾點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常規習慣,常抓不懈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節課、一兩天說說就行的,它必須貫穿在整個管理過程中。由於低年級學生自覺性和自控力都比較差,避免不了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因此這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不能操之過急。於是,我經常利用班會、晨會、課前、課下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及時教育,給他們講明道理及危害性,從而使學生做到自覺遵守紀律。 二、細處關愛,親近學生 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一個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做到愛學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工作中,我努力做到於細微處見真情,真誠的關心孩子,熱心的幫助孩子。我深信,愛是一種傳遞,當教師真誠的付出愛時,收獲的必定是孩子更多的愛!感受孩子們的心靈之語,便是我最快樂的一件事!七、八歲的孩子們整天在媽媽的懷里撒嬌,都不討厭媽媽,為什麼?因為媽媽疼他們,愛他們。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獻給他們,所以孩子們也深深的愛自己的媽媽。我常想,一個低年級的班主任要帶好這些孩子,首先要當個好媽媽,要像他們的媽媽一樣愛他們,要拿出自己的愛心去哄他們,騙他們。和他們一起做游戲,一起跳繩,我幫他們梳頭、剪指甲、系鞋帶等。這樣,孩子們跟我親熱起來了。我還採用各種方法來激勵孩子們的積極性,每天表現最好的小朋友我會獎勵他們紅果果,口頭表揚,給評比欄里上紅旗,有時會摸摸孩子們的頭等。雖然這些舉動在成人眼裡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可是在孩子的心中卻產生了巨大的漣漪。經常有家長和我說,自己的孩子回家以後是那麼激動、興奮,還說下次還想得到這種獎勵。 三、具體要求,指導到位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事物的認知是整體性的,能熟知輪廓,但不注重細節。我在任一年級班主任開始,就常聽一些家長說:我家的孩子聽不懂大人說的話。我在工作中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如果不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教師沒講清或學生沒聽明白的情況下,就讓學生去完成某項任務,學生們只能是瞪著眼睛看著你,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或者其行為往往事與願違。這樣做的結果,不但使學生產生挫敗感,而且不利於他們掌握做事情的技能。為此,我常常思考,怎樣才能讓學生聽懂老師的要求並根據要求去出色地完成任務呢? 當好一名稱職的老師無疑需要三心即愛心,耐心,責任心,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這三心每個都要特別重視,對於孩子,要求不能太苛刻,只有你從心底里喜歡他們,他們才會接受你。還有就是對孩子要多些包容,他們是些孩子,幾乎什麼都不懂,這就需要你手把手的教他們一切,學習啊,生活啊等等。當然,大家都是從一年級走過來的,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教師,自己也應該有所感觸,我希望你能向著自己心中完美教師的形象而努力,當然當自己迷茫的時候可以向老教師們取取經。我相信你能為孩子們編織一片自由翱翔的星空 一位優秀的班主任,不僅要教學出色,還要有管理、駕馭班級的能力。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主要領導者、組織者、實施者,更肩負著培養祖國接班人的重任,一個班級的班風和學風是否端正、向上與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且任重道遠。下面就從我的班主任管理實踐出發,談談自己的心得。 一、要有良好的教育方法。 學生畢竟是孩子,再優秀的學生不可能沒有缺點、不犯錯誤。因此,要對他們嚴格要求。嚴並非苛刻、死板、固執己見,而要從學生的根本利益出發,對學生的不良思想和行為傾向進行正確、嚴格的教育和引導。 當班級出現不正常現象或學生違紀甚至多次違紀。這就首先要求教師及時了解情況,分清對錯和利害,初步擬出幾種要教育的措施,然後擇優選擇合理、恰當的措施。例如,有一次,有幾位學生逃課到操場打籃球。知情後,我心平氣和地進行教育,讓他們認識到這次行為給自己、給班級帶來的危害和影響,並在全班同學面前作公開的檢討和保證。為了讓這幾位逃課的學生既深刻地認識錯誤,又能在班級內消除影響,以理服人。 人性和時代的特點證明打罵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教育中不讓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受到傷害,讓學生感到教師是在非常真誠地關心他、幫助他。在具體的實施中注意調控好自己的心態和行為:變痛恨為痛心、發怒為寬容、責罵為勸慰、毆打為撫摸、訓斥為商量、罰站為請坐、冷漠為熱情。上文中的例子,那幾位逃課的學生犯了錯誤,肯定害怕、擔心,甚至有學生會想看你能把我怎樣。此時,如果你變發怒為寬容,先請學生坐下。這樣,那怕是再桀驁不馴的學生也會感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從而使之為所犯的錯誤感到後悔、不安,那麼接下去的說理教育就好開展了。 二、建立一支得力的班級骨幹隊伍。 班級管理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依靠班乾和學生來實施班級管理。我一直提倡建立一支得力的班幹部隊伍。現在提倡關注學生個性發展,盡量照顧到每一位同學,提倡建立一支班級骨幹隊伍,這個范圍比班幹部要大的多。一個班級的學生,在氣質,性格,能力上都存在著個別差異,具有不同的心理發展水平,不同的個性特點,要辯證認識個性差異,仔細了解每一個學生個性特點及發展水平,從不同方面調動個人的積極性。青少年隨著身體發展成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個性也逐步得到發展。班主任應切實關愛每個學生個性的張揚,並加以正確引導,促使學生形成良好個性,成為班級骨幹。 在班級管理中要有創新意識,創設寬松和諧的班級氛圍,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讓每個學生有平等競爭的機會,讓學生身心輕松愉悅,思維活躍,主動探索。班主任應關愛每一個學生,主動關心學生學習,生活上的困難,解決學生糾紛,排除成長中的心理障礙,同時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環境,讓學生在班級安心學習,發展特長,張揚個性。班主任還應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彼此坦誠相待,逐步建立信得過的情感基礎,使班級管理為學生個性張揚建立一個良好氛圍。是每個學生自覺的把班級管理目標與個人目標結合起來,人人為集體,事事想集體,以班級共性的發展來規范和約束學生個性的進步,以學生個性的進步來推動班級共性的發展,兩者立為共立,通向發展。 三、班主任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1、是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的天職是傳道、授業、解惑,而學生最不能原諒的就是教師的一知半解。在知識更新加快傳播渠道多樣化的今天,教師已不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因此學生並不因為教師年齡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為你確實有知識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沒有真才實學是很難在學生中樹立威信的。因此,班主任必須不斷用新知識充實武裝自己。不僅要精通所教學科,還要熟悉所學專業的一切知識。 2 、要具備多種能力。如觀察、分析和判斷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個別談話和談心的能力,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發現、培養和使用人才的能力,總結工作的能力等等。但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須有體察學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學生的思想信息,把握他們真實態度,以達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應有啟迪學生心靈的能力,應有教育和管理相結合的能力,應有較高的演講和對話能力。 3、班主任應主動聯系和協調各課任教師,共同努力搞好教育教學研究,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學習輔導和後進生的幫教,增進師生情誼。面對後進生工作面積大、難度大、反復大、轉化難的四大一難,應竭盡全力,一改一些成效不大的做法,保持了幽默、風趣、耐心的幫教與引導,配合各課任教師,使一大批紀律差生首先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轉化效果明顯。 4、經常性與家長取得聯系,定期召開家長會,積極做好合力教育工作。邀請家長來校面對學生一起商討教育對策或及時反饋情況給家長們;同時,認真按學校的安排召開了家長會,密切了學校和社會的聯系,有力配合了對學生的及時教育。 最後,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表率,真正做到為人師表。班主任是各項工作任務的中間者和具體執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潛移默化的作用,都會在學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記。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養,努力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給學生以示範,做學生的榜樣。因此,可以簡單地說: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自已心須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已帶頭不做。教師的身教作用尤其重要。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行。因此,我要求學生做到的不遲到,不早退,不走課等,我自己先做到。每天,提早二十分鍾到校,站在課室門口,等學生的到來,學生親眼目睹,久而久之,學生他們也不好意思遲到,根本上也就不敢遲到了;每天午休,雖不是輪到我值日,也早一點到校,落班到課室,午休也沒有人遲到了;下午放學,遲一點離開學校,督促學生打掃衛生,學生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知道班主任對班級的每樣事情都會過問、檢查,學生根本上就不會存在有偷工減料、偷懶等情況。無形中,學生會以老師為榜樣,堅持早到校,做好每一樣應做好的本職工作,正如慢光甘露,潤物無聲。這樣,文明班評比的衛生檢查也不會被扣分,課間操、集會等我都會必到,另外平時無課上時,多加點時間巡堂,與各科任教師多交換意見,及時了解、掌握班上的動態,遏制不良之風的抬頭,班級的紀律也會很快好起來的。 總之,我認為班主任應有高度的責任心、上進心和使命感,運用科學的班級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實到實處、細處。有人說:要給人以陽光,你心中必須擁有太陽。班主任是教育者、領路人,只要我們的班主任心中擁有太陽,洞悉學生的心理,對學生教育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持之以恆,和風細雨,定然潤物無聲。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就會做得更好 抓住這幾條吧: 第一,恩威並重:對事不對人,該表揚就表揚,該批評就批評;要注意分寸的。 第二,師道尊嚴:不是擺架子,而是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亮出你的能耐來。 第三,不要有性別的近與疏,倒是對後進生多一點溫暖。 第四,不要有兩張臉:在領導、同事、家長面前,對孩子是一張笑臉;在領導、同事、家長不在場的情況下,對孩子是一張凶臉。 第五,牢記這條底線:一切憑良心辦事。
㈡ 如何做一年級學生的優秀班主任
都說當班主任難,尤其是當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更難!班主任是班級教育的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職責是對全班學生的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的發展全面負責。一年級的學生都是六、七歲的兒童,他們剛從幼兒園進入一年級,從以游戲為主要活動轉變為以學習為主要內容,對學習、生活難免不適應,班主任應盡快幫助孩子完成從一個幼兒到學生的轉變。怎樣做好一個班主任,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做:
一、重視良好習慣的養成
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習慣一般包括:按時上學習慣、課前准備習慣、認真聽講習慣、完成作業習慣、認真書寫習慣等。要想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使他們懂得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性;其次,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體驗到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對提高學習成績的積極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的保證;另外,為使剛上學的學生分清哪些做法是好習慣,哪些是不好的習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情景讓學生進行分辨比較,評出哪些做法是正確的,可取的,哪些做法是不正確的,應該改掉的。教師要及時表揚鼓勵那些做得好的同學,樹立榜樣,對少數做得差的學生要重點隨時指導,直至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搞好學習指導
兒童進入小學,學習不同於幼兒園的游戲,過去以玩為主,現在以學為主,學習成為兒童的首要任務和主要活動。首先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使他們能坐下來認真聽講和完成作業。兒童進入小學,開始學習系統的知識和掌握有關的技能,有些兒童不善於用適當的方法學習,以致影響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成績,因此必須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先從掌握簡單的方法開始,逐步掌握較為復雜的方法。
三、培養班集體
組織培養班集體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要圍繞這個中心工作來進行。兒童入學後的第一個集體便是班集體,但是他們還是不明白與自己是什麼關系。現在的兒童一般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名珠,一些人隨心所欲,任性專橫,組織紀律性差。針對這種情況,在進行班集體活動時,可先由班主任主持,寓集體主義觀念於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有組織地開展各種活動。一個好的班幹部核心一旦形成,就能使班級變成一個團結、堅強的班集體。班主任要努力提高素質,提高班級工作能力,把班級管理得井井有條,創造一種充滿愛心、溫暖的氛圍。
總之,與其他年級的班主任相比,一年級的班主任工作更加瑣碎、繁雜。班主任在具備高度責任心的基礎上要時間到位,靠上去抓,讓學生明確日常行為規范和必須遵守的校規班紀,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為以後的學習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㈢ 如何做好一年級的班主任工作。
我教一年級比較有經驗,我說一說我接一個新班是怎麼管理學生的,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1、簡單自我介紹。(說姓就好,告訴學生叫你什麼就可以了。)
2、對學生提出課堂要求。(我對學生的坐姿要求比較嚴格:我上課比較喜歡畫符號表示對學生的要求。比如:畫一橫表示讓學生把手平放在桌面,右手放在左手之上;畫個「V」表示要求學生把手放在背後,兩手相連;還有畫翻書的符號等。)
3、然後畫符號對學生進行訓練。同時給學生講笑話、小故事,最好吸引學生,讓學生哈哈大笑。
4、告訴學生犯了錯誤老師會怎麼處理。我一般罰學生就是用撓癢癢的方法,我發現調皮的學生都很怕癢,而且這方法不會讓學生家長投訴老師體罰學生,學生也會覺得老師是喜歡他們。
5、常用一些口令。
老師說:「請坐好!」學生回答:「我坐好!」
老師說:「小小手!」學生回答:「放桌面!」或「放背後!」
老師說:「請安靜!」學生回答:「我安靜!」
老師說:「小眼睛!」學生回答:「看黑板!」或「看書本!」
、、、、、、
還有很多靈活性的口令,老師可根據不同情況對學生要求。
6、表揚批評。老師表揚學生或批評學生時,要求學生互動。
老師說:「表揚XXX!」學生豎起大拇指說:「棒棒,你真棒!」或用英語說,同時伴有手勢。
老師說:「批評XXX!」學生伸出拳頭對被批評的學生說:「XXX,加油!」同時伴有手勢。
㈣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第一天班主任需要做些什麼
答:首先微笑,接著歡迎他們,然後點名,訓練常規,不管做什麼都不能讓你的微笑在臉上消失。孩子們還小,第一天除了興奮就是害怕,你要讓他們感受到對於他們的到來你是很歡迎的。
㈤ 如何做好一年級新生班主任工作
都說了班主任的工作繁瑣,從處理小孩子間的吵吵鬧鬧,處理學生的學籍資料,到下達學校的通知精神,到處理家長跟學校的矛盾,沒有一個是讓人少操心的。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年紀還小,加上對學校的陌生,使得班主任的工作量加大。做了一年級的班主任一個學期,我有以下的體會。
一、開學前處理好學生的學籍資料,對學生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隨著學生的戶籍變得多樣化,學校處理學生的資料的內容變得越來越多。而這些信息的輸入是誰?還不就是班主任。從學生的姓名、性別、父母名字、到學生的戶籍,等等的內容,一項一項地輸入,差不多佔去了我兩個星期的空課時間,有時候甚至放學留下來也做,中午不休息也做。為了完成學籍資料,我都沒時間好好想想如何上好課,思考一下班裡面的情況。對於一年級的學生,開學的幾個星期很重要,可是,我卻忙於做資料,想起來覺得很慚愧。可是功夫連做慢點都不行。而如果在開學初,我就把戶籍資料做好來,那麼不但一開學沒那麼忙碌,而且我對學生有個大概的了解,那就好多了。起碼我在找學生家長的電話號碼的時候,不用翻一大堆的紙質資料。我也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資料,做一份全面的資料,做一份准確性更高的資料,還可以一勞永逸。因為需要的資料來來去去都是那麼幾項。不過,這樣做也要有條件的,就是學校收生時要求學生提供完整的資料,包括戶口本復印件、計生證、打預防針的證,等等。
二、愛應該用行動表現出來。
都說了老師對學生的愛,是拉近老師與學生距離的好法子。老師的某個行為,是不是出於對學生的關心,學生沒有說,但他們是感覺得到的。我們對學生的愛,應該是真誠的愛。真誠的愛才會喚起學生對老師的愛。真誠的愛就是老師出自內心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可是,調皮的學生,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你們總是在我不覺意的時候,在我不在的時候傷害著我的心。你們總是不能自覺,不該玩的都玩起來了,不該說的,都說了。那就讓我先去關心你們,再去愛上你們吧。愛你們本身就是為了關心你們。我會試著多問你穿夠衣服沒有?你是否有不舒服?今天學習的內容你都懂了嗎?然後在你們的笑臉找到你們的可愛之處。
三、確立行為規范,培養良好行和與學習的習慣。
對於一年級的新生來說,開學的第一天,是緊張而且不知所措的一天。他們對學校是完全陌生的,他們不知道應該做什麼和怎麼做。清晰明確的行為規范可以幫助消除那種不知道怎麼辦所引起的疑惑。老師可以根據學校的規則、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自己的管理習慣,制定一套屬於自己班級的規章制度。規章制度應該包括以下內容:1、班級運轉常規(考勤、出操、值日等方式),2、課堂運轉常規(老師提問時,是整體回答還是舉手回答),3、課間活動(下課的時候我能在空地上跳繩嗎?)。作為一年級的老師,採用一種認真細致的方法來講授和復習規則和常規,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的開端,是一種明智的做法。但老師不要隨便下規定,又隨便修改自己的規定,而自己下的規定也只是說說,沒有執行。同時,選擇一種合適的辦法教育學生規則也是很重要的。是讓學生自己說出規則,還是老師把規則印出來給學生看?怎樣才能讓學生明白規則?例如「講禮貌」這條規矩,怎樣才是講禮貌?學生理解嗎?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本人強調在開學初對一年級學生進行細致的行為規范的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規則不是學生在學校教育最突出的方面。要確保規則和常規教育和其他活動之間的平衡。
四、一切都是從零開始。
一年級的學生,他不知道上課如何坐好,他不知道如何掃地也是很正常的,特別是現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寶,什麼都父母爺爺奶奶包辦,會做家務的真的不多,一年級就會掃地那就更加少。教學生清潔,也是開學必須要做的事情。先在班上講了掃地的方法,動作的要領,但是聽懂的不多。在一開始的那個循環,我天天都陪著學生掃地,教他們如何拿掃把,如何掃得好,然後讓會的教不會的。那些教了一遍還不會的,我叫他回家讓父母來教教。基本上一個循環,班上的學生都會掃地了。
眼保健操就更不要說啦,學生肯定不會的。學校沒有衛生老師,教眼保健操也落在班主任的頭上。我也做過示範,也講過要領,但學生還是做不好。可能眼保健操的動作比較復雜。
五、能贊揚就贊揚學生。
一開始,我很少贊揚學生,我只有在掃地的事情上表揚過他們,我發現他們的清潔大部分都做得很好。這件事讓我明白了贊揚的力量。孩子往往為了老師的一句贊揚更加賣力。不過,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沒有方法是萬能的。包括贊揚。其實有些學生早就看穿了,其實老師在贊揚某人的時候,就是批評自己。有些孩子還是會很敏感,還是會反感,甚至開始對著干。有時候表揚多了,表揚也有「內葯性」。所以表揚最好有針對性,而且要在孩子意想不到的時候表揚,那麼,表揚就變得意義非凡了。不過總的來說,表揚總比批評要好,除了非批評不可的時候。因為受表揚的孩子,他對自己更自信,更有上進心。
六、讓學生知道老師為什麼批評他。
在自習課上,有兩個學生在那裡聊天聊得挺開心的。我叫他們站起來。他們還在聊天,站起來還在講話。我讓他們站在我身邊。我問他們,你知道為什麼老師叫你站起來嗎?他們居然跟我說,不知道。又有一次,在做早操的時候,有兩個學生差點動起手來,我叫住他們,然後叫他們站出來。我問他們,你知道為什麼要叫你們出來嗎?他們也表示不知道。原來,對於老師的一些批評,一年級的學生不一定清楚,那麼讓他們清楚老師為什麼要批評他們就變得很重要了。
七、經常聯系家長。
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在一年級的表現的關心的程度超出了我的預想。其實你不去聯系他們,他們也會很主動聯系你。倒不如你主動地去聯系他們,好的,不好的,也說一點。對於某些比較頑皮的孩子,跟家長溝通,雙管齊下,學生的表現是有變化的。
以上是我個人對一年級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總結。自己做得不好,不過我相信,如果我積極鍛煉身體,總結反思,我還是可以做得更好的。
㈥ 怎樣做好小學一年級新生班主任的工作
1.介紹一下學校了(學校的歷史等)
2.自我介紹一下!(姓名,年齡,那畢業的,愛好了等)
3.讓學生自我介紹一下(包括自己的愛好了,特長了,可以讓他們各自表現自己,比如讓他們唱歌,跳舞等。活潑的機靈可以選他當班長)!
4.選出各組組長,班長,體育委員了,衛生委員了,各科科代表.
5.安排每天的衛生打掃。
6.其他事項。(按個子高矮調一下座位,說一下作息時間,課程安排,介紹各科老師,發書等)
㈦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班主任發言稿開學第一天班主任講話
相信你也不是第一次做班主任
不需要緊張的
班主任也不需要寫發言稿
不然顯得一板一眼了
㈧ 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儀式 上 班主任講話
各位同學大家好,從今天起你們就正式成為一名小學生了,我是你們的班主任****,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不但交給你們知識,也希望成為你們的朋友,我們互幫互助,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我覺得給孩子們講越簡單明了越好,孩子沒有什麼耐心聽大道理,主要是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真正用心愛孩子、教好孩子,多鼓勵孩子,能夠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關心孩子的生活,才是好的老師。
㈨ 如何做好一年級新生的班主任工作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是他們成長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那麼如何讓幼兒愉快地進入小學,自信獨立地面對小學生活,成為擺在我面前的首要難題。而對於教師來說激發學生對新生活的憧憬,正確引導和評價他們的言行,無微不至地關懷他們,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段時間下來,通過不斷的摸索和思考,逐漸對一年級班主任工作有了粗淺的認識,下面結合實際談談一段時間來的想法和體會。一、培養好習慣,讓其受益終身我認為,每一個孩子都有學習的天分,每一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無窮的潛力。關鍵在於父母與老師如何引導,培養孩子什麼樣的習慣。現在,已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習慣的重要性。好習慣是人生的財富,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只要有了良好的習慣,我們根本就不要擔心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了.因此,本學期我把班級工作的重點落實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上。開學第一周,我除了日常行為,如坐、立、行、排隊、文明禮貌等方面的常規教育外,還特別注意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但是,這些規矩和要求,要想讓一個剛上小學的孩子一下子就記住是比較困難的,於是,我就把它編成兒歌,如:立正時,讓學生背:「兩腳並並攏,中指貼褲縫。兩眼看前方,抬頭挺起胸。」上課前,讓學生背"丁零零,上課了.坐端正,專心聽.要發言,先舉手.課堂紀律要遵守,",課堂內,要學生說一說「上課怎樣坐」——「身直,頭正,肩放平」,「小手?」——「快放好」,「小胸?」——「挺得起」,「眼睛?」——「看老師」,「臉上?」——「笑眯眯」。在一問一答中,學生輕輕鬆鬆地就掌握了規范,明確了要求。二、對學生傾注全身心的愛,使學生有信任感作為一年級的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應該是真誠的、無私的。當學生需要的時候更要不惜地傾注。使每一個學生在老師信任的目光中找到好孩子的感覺.多年來我很注意這方面的修養,時常提醒自己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年級的小學生跌傷、摔破的事偶有發生,我總是在第一時間把他們帶到醫務室治療或是直接帶去人民醫院;下雨天,有學生把鞋褲打濕了,我便主動幫他們進行換洗;有時遇到特殊情況,比如家長沒有及時來接送孩子,我便主動承擔義務陪學生在辦公室做做作業等家長來接或把學生帶回家······慈母般的愛,博得學生的愛戴與信任。就在教師節的前一天,我班劉月辰小朋友竟笑眯眯地跑到我面前,扯著我的手大聲說道:「蘇老師,明天你一定會好幸福的。」「為什麼這么說呢?」此時的我高興的心情已溢於言表.「因為明天會有好多人送花給你。」當時,我還真沒想到小小年紀的她怎麼會想到這些方面。於是,我便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道:「蘇老師呀!看到我們班的小朋友這么聰明,可愛,各個又表現得那麼好,這就是蘇老師最大的幸福了。。。。。。。」在教師節那天,我還真收到了許多學生送來的鮮花及自製的賀卡,他們還在賀卡上寫了祝福語,有的寫道:蘇laoshi :wo hen xi huan ni.zhu ni yong yuan nianqing piaoliang。有的寫著:蘇老師,你就像我的媽媽一樣。其中幾個字還是用拼音代替的。還有一位更有趣的,她寫道:祝蘇老師教室(師)節快樂。看著他們那稚嫩的筆畫,我開心的笑了.雖然有些地方用字錯誤,但我還是挺喜歡這些賀卡的。三、改進教法,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的慾望,才會自覺的花時間、下功夫、動腦筋,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學生學習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環境的刺激與引導,才逐漸形成的。針對小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教法上應「靈活」和「常新」。使學生每一天都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愛上學習.例如向學生講解j q x與u相拼去點規則時,我便創設了這樣一種情境:一天,小u頭戴一頂小花帽(課前精心准備的帶有兩點的頭飾)高高興興地去j q x 家玩,發現他們家好熱,就把帽子給摘下來了,玩累了要回去時,也記得把自己的小花帽給帶上。趣味橫生的小游戲在課堂上表演,使學生熱情高漲,充分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動腦思考中、積極參與中、觀察評價過程中,獲得了思維、能力、情感的發展,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那一刻,讓學生深深感受到:原來學習是如此的快樂! 四、加強家校聯系,實現齊抓共管 現在一年級學生家長普遍有一種過高的期望心理,他們最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優秀。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往往卻不知從何入手,對孩子的教育存在過於溺愛的傾向,為此,針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與家長和諧交流,對家長的教育觀念認真疏導,細致說理,共同探討教育的有效方法,努力贏得家長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平時發現問題及時通過電話和簡訊平台和家長聯系,爭取第一時間得到家長的配合,孩子取得進步也及時發簡訊給家長。每天放學後,我也和來校接孩子的家長做短暫的溝通,及時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年級的入學教育做得怎麼樣,直接關繫到今後的班級管理.作為一名班主任應勤思考、勤觀察、勤動手、嚴管教、多表揚,講究科學的方法.親其師而信其道,只要你用你的細心+耐心+愛心去和這幫孩子接觸久了,很快就會發現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班級的良好班風已經悄然形成。無聲中也已為孩子們插上了飛翔的翅膀,讓他們盡快的脫離大人的懷抱,自由的飛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