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編統考
1. 考教師編統考和不統考的區別
1、考試出題者不同:
統考是指學校採用國家統一命題的試卷統一考試;非統考是指學校自主命題。統考科目命題范圍的確定和命題的組織工作由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閱卷工作由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統一組織。
2、考試內容不同:
統考: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心理學專業基礎綜合、歷史學基礎、農學、西醫綜合、中醫綜合以及法律碩士統考。
除此之外,其它專業課都是非統考的,也就是說,試題都是由考生所報院校自己命的題。
3、從考試難度不同:
雖然二者在考試題型題量、知識點分值佔比,重難點考察方向及考察難度上較相似,但非統考考試難度明顯加大。統考專業課一般國家都有標準的大綱和樣題,因此很容易就可在圖書市場上買到相應的試題及參考書。
非統考科目一般沒有考試大綱,但是招生單位一般都指定了復習參考書,應當按照招生單位指定的復習參考書進行復習。如果招生單位沒有指定復習參考書,應設法了解一下該招生單位本科生學習這門課時使用的教材,依據教材進行復習。
教師編制每年三月份和九月份各有一次。師范專業可以報考教師招聘的編制。非師范類學生要取得教師資格,2012年開始全國統考,筆試必須通過教育知識與能力和綜合素質,中學的還要多加一門專業知識的考試。需准備復習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考試或者去考自學考試相關的科目。具體報名時間,可以咨詢當地教育部門。
(2)教師編統考擴展閱讀
在編教師擁有的編制為事業編,即在編老師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非在編教師即為臨聘人員或者稱作合同工。教師作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入職後按照相關規定,簽訂合同期一般為五年(實際操作中,一般只簽訂一次合同)並按照相關規定,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但我們說的合同工一般指臨聘人員。
非在編老師,一般稱作代課老師。
參考資料:搜狗網路
教師編制
3. 教師編是一年一次統考,還是一年
不同地區時間不一樣,大約是10月以後陸續有開始報名的,考試一般春秋都有,每次只能報考一個專業一個級別的教師資格證。如數學分高中和義務教育段不同,不能夠一次考取,有高中的,可以下移用於初中教學。
教師編制考試的方法與技巧:
首先,確定你的資格應聘小學教師崗位應具備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其中小學骨幹教師應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應聘幼師崗位的須具備師范院校幼兒教育專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應聘中學骨幹教師崗位應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相應層次的教師資格證書,計算機應用能力、普通話水平均達到相應學科要求。應聘中小學骨幹教師崗位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程序:應往屆畢業生招聘程序:報名及資格初審——筆試——試教——體檢——考察(含資格復核)——確定擬聘人選——聘用。
應、往屆畢業生: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計算機應用能力等級證書》、《普通話水平等級證書》、《外語水平等級證書》、《教師資格證書》
考試的時間::
沒有固定的時間,教育局會按缺編情況,一般在一學年開始前,也就是每年的5到8月份進行教師入編考試。
事業單位學校的教師是有一定教師編制的,編制教師的工資由國家財政支出。要考編制首先要找到一所公辦學校,另外這所公辦學校編制未滿,需要編制人員,編制考試由人事廳出題,考試和其他事業單位考試基本相同,基本內容為:公共科目考試,技能考試,面試組成。
4. 教師編統考是指全國統考嗎就是說統考的內容全國都是一樣的是嗎
教師編制一般是不進行全國統考的,教師資格目前實行全國統考,教師招聘編制考試一般有一些省份是以省或者市進行統考。
5. 教師招聘考試和教師編制考試是一回事嗎
教師招聘考試和教師編制考試是一樣的。
教師招聘考試或入編考試:是你具有從事教育行業的能力後(既獲得教師資格證。其中師范生從2015屆新生開始不再發放教師資格證,同非師范生一樣也必須通過參加統一考試考取。),進行的競爭上崗考試。
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包括教育基礎知識和公共基礎知識,統考是教育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7:3,非統考的地市還會考到學科知識。面試通常是5分鍾結構化面試+10分鍾試講或者說課+5分鍾非結構面答辯,音體美的還包括專業加試。
從重要程度來講,筆試重要性遠遠大於面試,有句話叫做:得筆試者得天下。因為大多數考生都是被筆試刷下來的,筆試能拉的開差距,面試是拉不開差距的。筆試和面試各佔一半,筆試如果第一的話,面試倒數第一也會過關。所以要抱定筆試得第一的信念。
(5)教師編統考擴展閱讀:
筆試的備考:
1、教育基礎知識:
教育基礎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新課程改革、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六個部分。重要程度來講是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最重要。
2、公共基礎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天文地理法律科技人文常識都有可能考察的內容。
3、學科知識:
考察的主要是學科知識與能力,然後專業素養這一塊一定要過關和過硬。
6. 教師編制考試都是考什麼內容啊
以當地省份公告為准,下面以2020年江西教師招聘考試為例:
中小學教師崗位考試內科目為「容教育綜合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兩科,音樂、體育、美術教師崗位筆試和面試成績分別佔40%和60%,其它學科教師崗位筆試成績與面試成績各佔50%;幼兒園教師崗位考試科目為「幼兒教育綜合知識」一科,筆試和面試成績分別佔40%和60%。
2020年江西教師招聘考試大綱發生了改變
新大綱主要內容分為:教師職業道德與教育政策法規、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三個部分,這在原來舊大綱的基礎上刪除了文化素養和時事政治部分。
各部分的分值也有所調整,教師職業道德與教育政策法規的分值佔比調整到15%,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由原來的45%、35%增加到了48%、37%。具體見表格:
面試主要考察考生的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一般採取試講、說課、專業展示等方式進行。
7. 教師編考試考什麼
教育系統事業單位考試整體來說考試形式為公共科目+專業知識
公共科目包括:教育基礎知識:教育學、心理學或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新課改或公共基礎知識(事業單位考試中的公基)。
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並不相同,心理學通常成為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簡稱為教心。
專業學科:一般來說一部分考核學科基礎知識,另外一部分考核教學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
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專業知識科目的考察不同地區會有所卻別,但大多數地區以學前衛生學、法律法規和幼兒園五大領域的教育活動為主。學前衛生學主要考查考生對兒童身心發展狀況的了解,常考點包括幼兒身體發展特點、意外情況的處理和幼兒衛生保健常規、疾病預防等知識。法律法規部分,幼兒園階段主要考察《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幾部法律法規。而五大領域的教育活動多以主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這一部分的學習,考生除了要掌握每一領域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指導要點之外,還必須會寫活動設計方案。總之,專業知識科目除了考查學生的教學理論水平之外更強調考查考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因此,考生復習專業科目時,即要注重日常生活的積累,又要能在立足於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幼兒發展需求與學前教育的目標要求開展五大領域的教育活動,做到活學活用。
教師招聘考試都有哪些形式?
從考試形式來看,各地市不同的考試之間也有著明顯的差異:
(1)筆試內容為「綜合知識(公共基礎知識)+教育理論知識」。
(2)筆試內容為「學科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知識」。
(3)筆試內容為「教育綜合知識」(教育基礎知識)。
教師招聘考試內容按地區的要求存在不同。需要具體關注各地區的教育網或則省教育廳的網站。
8. 教師招聘編制考試是全國統一嗎
國家整體的教師政策是:國標、省考、百縣聘、校用。
國標:教師資格證逐漸統一標准,全國統考。
省考:教師招聘考試逐漸會以省為主來統考。
縣聘:和縣教育局簽訂度合同。
校用:學校使用老師。
所以,考證是全國統考,考編就是各省自行組知織了。
目前進行教師招聘道入編全省統考的省份有:版福建、江西、安徽、廣西;
省或各市聯考的省份有:四川、天津、山東;
進行市統考的地區有:深圳。
註:其他省份或地區,無統一考試,全年散權考,需要根據具體省份地區的公告;事業單位D類及特崗考試省/市單獨組織,不做說明
9. 教師編制考試都考哪些內容
關於筆試
教綜
公共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主要考核應試者對從事教育所需的背景性知識和領域是否有大致的了解。這部分的內容包含了很多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方面的知識。
學科專業知識:專業知識即應試者所報學科的學科知識。一般來說,試卷包含兩部分內容,一部分考核學科基礎知識,另外一部分考核教學知識(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主要對基本專業知識、知識技能運用、本學科課程教案編寫進行考核。
教綜: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這三門獨立的學科、構成了教基的核心內容(部分還包括教育法律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
考試題型
1.客觀題主要是指單選題、多選題、不定項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等;
2.主觀題主要包括名詞解釋題、辨析題、簡答題、論述題、材料/案例分析題、教學設計題(活動設計題)等。
對於題型沒有固定的設置,不同地域的考試題型會有區別。
成績的計算方法
採用筆試成績+面試成績總成績記分方式,按名次排名錄取。一般筆試、面試成績各佔一半,部分地區四六劃分或者三七劃分(以當年招聘發布的簡章為准)。筆試合格線由各地教育局統一劃定。
關於面試
面試也是由各地市、區縣教育局自行組織,各地不一樣,總體來說分為試講和說課兩種。說課是一項工程可行性報告,難在內容怎麼寫;試講是施工過程本身,難在需要實踐經驗。關於試講和說課各環節的時間,各組織單位也都不同。
10. 教師編制考試考什麼
教師編考試教育基礎理論、學科基礎理論、面試等組合方式進行。筆試重點考察教育理論知識,面試採取說課、試講的形式進行考試。考試形式有隻參加筆試,參加筆試+面試和只參加面試的形式。
教育基礎理論和面試
筆試部分考查的重點是教育基礎理論,包括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和教育法規等,面試通常採用說課或是試講的方式來測試考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教育基礎理論、學科基礎理論和面試
教育基礎理論、學科基礎理論和面試這種組合方式是各地教師招聘考試常見的命題形式。
面試中採用說課或講課的方式進行考查,同時很多地區說課考查後會附帶出現結構化的面試題目。
教師編制考試內容筆試和面試:
筆試內容
1.學科專業知識和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材教法 、教育法規 、新課改等相關的教育理論知識。這種情況最為普遍。
註:個別地區教育理論基礎會有公共基礎知識和時事政治。具體要看報考地區的招聘簡章,參加省統考的地區參考省統考的考試大綱。
2.學科專業知識和公共基礎知識。這個公共基礎知識也有不同,有的地區就是指上面的教育理論知識,有的地區公基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科技人文、自然地理、歷史文化、事業單位、管理學、道德建設、公文寫作、時政方針等內容。
3.職業能力傾向測驗+教育基礎知識,這種情況比較少見。考查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數量分析、策略選擇等部分。
註:教育理論知識又叫教育綜合知識、教綜。
面試內容
面試一般包括試講和說課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