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師老師 » 品德教師

品德教師

發布時間: 2021-07-30 04:58:48

『壹』 合格的品德老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

具有強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夠熱烈地把這個志向體現於事業
之上。
」一名教師,如果不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不
願以自身全部的心血、智慧和品質情操去灌輸和培養學生,
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其次,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言行
一致,率先垂範。這是道德品質修養的重要規范,有位哲人
說過:
「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
象的態度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教師只有嚴格要求
自己,在
**
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以身作則,表裡如一,才能
贏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信任和尊重。

三、文化專業素質

素質教育的實施,需要教師構建復合型知識結構,具備
一定的文化修養,努力使自己成為既是通曉專業的「行家」

又是具有廣博知識的「通才」


首先,要具有精深的專業基礎知識。這是教師勝任教學
工作的起碼條件。中學政治教師的專業知識是馬列主義,毛
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以及科學發展觀的重
要理論等。
掌握這些理論要做到
「精」
「新」
結合。
所謂
「精」

就是要系統、全面、完整地掌握這些理論知識。所謂「新」

就是要正確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去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
其次,要具有扎實的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方面的知識,教
師只有掌握了教育學,才能懂的教育目的,教學原則,教學
過程和教學方法等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問題,
並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實際選擇切實有效的教學手段,達到
最佳的教學效果。政治教師掌握心理學知識十分重要的。因
為教師要想組織好課堂教學活動,就必須對學生心理活動,
個性差異和年齡進行分析了解。教師如果不懂得教學規律和
方法是不能勝任教學工作的,因為教師具有了淵博的知識,
只是具備了上好課的前提條件,還必須通曉教學藝術,鑽研
教學方法,才能完成教學任務。由此可見,政治教師只有通
過勤奮學習,努力鑽研相關學科知識,建立起博大精深的知
識結構,才能在當代和未來教育事業中立於不敗之地。

四、業務能力素質

當今教育戰線用人機制「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已是潮
流,不可阻擋。業務能力素質是教師淵博的知識,執教的熱
忱得以充分發揮的實際工作本領。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培
養「四有」新人的重要保證。

首先是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常聽學生說,思品課枯燥
乏味,沒興趣。這除了教師的教法選擇不當外,與教師的語
言表達有直接關系。曾有位教育家說過:如果你想使知識不
變成僵化的、靜止的學間,就要把語言變成一個最主要的創
造工具。這說明提高政治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增強思想
政治課感染力的有效途徑。其次是選擇教學方法的能力。教
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用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現代
教學方法的特徵表現為以學為重,以培養能力為重。教學方
法的選擇是否妥當,是教師教學才能高低的體現。隨著政治
學科內容的調整,考試方式的改革,政治教師必須選擇開放
式教學方法,使思品課上得生動、有趣,意味無窮。再次是
教研、教改能力。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催化劑。
「教
而不研則淺」
。教學研究可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教而不
改則舊」
。如果把教研成果,教改成功的實踐上升成為理論,
寫成經驗文章,推而廣之,就會產生教育教學的效益。

綜上所述,政治教師的工作能力取決於教師的思想政治
素質,取決於教師的文化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素質,而教師
的道德品質則是教師工作有無成效的重要因素。願新時期的
所有教師都具備這幾個方面的素質,盡快成為教育的「行家」,「能手」
。只有這樣,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有希望,才能培養和造就一代德才兼備,開拓創新的人才。

『貳』 什麼是教師道德素養

教師素質,又稱教師專業素質,是指能順利從事教育活動的基本品質或基礎條件。是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業工作關系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或行為准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質。師德是教師素質的核心。

師德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徵的體現。

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

(2)品德教師擴展閱讀:

教師素質的本質:

教師素質是職業素質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有了教師職業勞動之後,由一些教育家、思想家總結概括而成,並在他們的著作中表達出來的。

教師職業素質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比較穩定的道德觀念、行為規范和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是調節教師與他人、教師與集體及社會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定社會或階級對教師職業行為的基本要求。

『叄』 身為人民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品德

1、端莊優雅的舉止、儒雅的風度、禮貌博學的談吐、大方得體的著裝和整潔的儀容儀表等,都是教師良好素質的外部表現。教師本身就是一種教學媒體,教師的體態語言對學生具有直觀、真實的教育作用,也將對學生的行為舉止、儀表修養產生直接的影響。
2、高尚的情操、謙虛的品質,是教師應具有的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高尚的情操包括教師的操守、道德感、理智和美感等方面,謙虛的品質是教師在行為作風上所表現出的虛心、不自滿、不驕傲,樂於接受批評與建議,取長補短。正如孔子所倡導「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堅強的意志,持之以恆的精神。俗話說:「十年樹林,百年樹人。」教師的工作是艱巨繁重的腦力、體力相結合的勞動,沒有嚴格的時間和空間界限,不分八小時內外,全憑教師的良心、覺悟和意志去完成,有時為了解決某個教學問題、班級問題或某個學生的問題,會耗費教師許多的精力和時間,因此,堅強的意志和持之以恆的精神是教師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內容。
4、廣泛的興趣,健康幽默的情緒,平靜愉快的心境和活潑開朗的性格。教師廣泛的興趣,不僅表現在對教育事業的酷愛和高度的責任心,而且還表現在滿腔熱情指導一切對學生有益的活動;教師特定的職業活動,要求教師要有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並應以積極的情緒去感染和激發學生;教師活潑開朗的性格也是一種積極的教育因素,教師在工作中所表現出的積極樂觀、熱愛生活、勤奮工作的風貌,都會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有利於學生健全人格與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養。同時也對學生今後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肆』 身為一名教師 應該要具備哪些品德

加強自身修養 做21世紀合格的人民教師

教師這個特殊的職業,對教師本人提出了嚴格的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要求。古人常說:「德高為師,學高為范。」宋代學者李覯也曾經提出:「師者雖非人君之位,心有人君之德。」可見,有德且德高方能為師。

當今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科技是關鍵,教育是基礎,教師則是發展教育事業的主要力量,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育的質量。要為祖國培養現代化高素質人才,就必須有一支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如何成為一名符合現代要求的教師。我認為,要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思想品德素質

教師職業的特殊性,使得社會上人們對教師的思想道德要求遠遠超過一般行業的從業人員。因此,「德」是師之本,德高方有嚴教。反之,教育者的德行若非優於受教育者,又豈能為師!

教師的思想品德素質包括:

1、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熱愛祖國,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具有的政治思想素質。教師們應當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一代新人的遠大理想與抱負,能夠正確看待義與利。教師本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養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等都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2、牢固的法紀意識。作為教師應知法、懂法,認真學習貫徹各項有關教育的政策法規,並在教育工作實踐中帶頭遵紀守法,嚴格履行教師的責任和義務,自覺維護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本身的正當權利。同時,教師還應通過教育活動使學生樹立法律意識,這也是現代社會對學生的一項的基本要求。

3、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家庭美德。教師無論是在平時的教學實踐還是在參與社會人際交往活動中,都應該有著端正的社會義務觀、良心觀,倡導健康的幸福觀和愛情觀,熱心支持社會公益活動,自覺維護家庭和睦。社會公德心和家庭美德也是當代青少年學生所應注重培養的良好品格之一。

二、職業道德素質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為祖國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國教育工作者的光榮職責和神聖使命,而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則是教師師德修養的核心。

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應包括:

1、敬業愛崗,教書育人。這是教師應具有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教師要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畢生所追求的事業,而非謀生的手段。教師敬業、愛業,樂於為學生服務的精神,是對中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最直接、最生動的素材。

2、愛生親徒,樂教不倦。孔子曾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作為教育門生的座佑銘。教師對學生崇高的教育愛和耐心引導、循循善誘之道,正是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體現。

3、勤於管理,寬嚴適度。「玉不琢,不成器。」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規范,教師既要不適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規勸,又要堅持對學生實施嚴格的訓練和科學的管理。愛而不縱,嚴而有格,教書育人,這也是教師高度責任感和強烈事業心的重要標志。

4、為人師表,以身作則。教師必須為人師表,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率先做到。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為人師表可以說是師德的價值的升華。

5、樂於合作,善於協調。競爭激烈的時代,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協作精神顯得非常重要。教師本人不僅要重視並善於與他人合作,而且要引導學生重視集體合力,學會合作,並善於協調。

三、知識與綜合素質

當今世界正步入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要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教師自身必須要具有扎實的業務知識和較強的綜合素質。

1、尊重教育科學,勇於創造。教學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不僅要以行為科學為基礎,還要以認知科學和質量研究為基礎。教師不單是傳授知識、訓練技能,更應該是一種對學生潛能的開發。教師要激勵學生敢於創新的意識,培養他們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

2、加強教師的美育意識。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要善於在學科教學和教育活動中滲透美學思想,讓學生接受美的熏陶,並指導學生學會欣賞美,鑒別美,提高審美能力。

3、提高教師的活動素質。要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本身除要能勝任本學科教學外,還應具有較好的活動素質,以利於對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發揮學生的特長,鍛煉和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四、個性修養和心理素質

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它還要求教師本人具有良好的個性修養和心理素質。教師的個性心理品質不僅影響著學生思想人格的形成,也直接影響教育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的人格,教師對社會、對他人以及對學生的態度,都會對學生的現在及將來產生深刻的影響。

1、端莊優雅的舉止、儒雅的風度、禮貌博學的談吐、大方得體的著裝和整潔的儀容儀表等,都是教師良好素質的外部表現。教師本身就是一種教學媒體,教師的體態語言對學生具有直觀、真實的教育作用,也將對學生的行為舉止、儀表修養產生直接的影響。

2、高尚的情操、謙虛的品質,是教師應具有的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高尚的情操包括教師的操守、道德感、理智和美感等方面,謙虛的品質是教師在行為作風上所表現出的虛心、不自滿、不驕傲,樂於接受批評與建議,取長補短。正如孔子所倡導「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堅強的意志,持之以恆的精神。俗話說:「十年樹林,百年樹人。」教師的工作是艱巨繁重的腦力、體力相結合的勞動,沒有嚴格的時間和空間界限,不分八小時內外,全憑教師的良心、覺悟和意志去完成,有時為了解決某個教學問題、班級問題或某個學生的問題,會耗費教師許多的精力和時間,因此,堅強的意志和持之以恆的精神是教師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內容。

4、廣泛的興趣,健康幽默的情緒,平靜愉快的心境和活潑開朗的性格。教師廣泛的興趣,不僅表現在對教育事業的酷愛和高度的責任心,而且還表現在滿腔熱情指導一切對學生有益的活動;教師特定的職業活動,要求教師要有自我控制情緒的能力,並應以積極的情緒去感染和激發學生;教師活潑開朗的性格也是一種積極的教育因素,教師在工作中所表現出的積極樂觀、熱愛生活、勤奮工作的風貌,都會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有利於學生健全人格與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培養。同時也對學生今後的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十一世紀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自覺學習新知識與新方法,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教以德為先,我們要通過加強自身的師德修養,不斷提高思想品德、職業道德、知識與活動素質以及個性修養和心理素質,並善於運用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開展多層次的師德教育實踐活動,努力為祖國培養出更多的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伍』 怎樣做一名優秀的思想品德課教師

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品德老師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扎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 要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就必須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作為品德老師不能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老師也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能使教學生動風趣、得心應手、游刃有餘,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育調動學生求知的慾望。但是,面對知識爆炸時代,老師所掌握的知識往往難以跟上形勢的發展。老師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識,豐富其他學科知識,合上時代的節拍。不斷進行教育反思,記取和總結自己的教育經驗,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樂意接受。 要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還必須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老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

『陸』 一個好的思想品德老師應具備哪些素質

一、思想政治素質 作為政治教師,首先要增強信心;堅定意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嚴格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社會主義的教育方向,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的理想情操。其次要使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過硬,努力學習革命理論和教育理論,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實踐。過硬的政治教師素質是做好教書育人的基礎。有了這些素質,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同祖國的繁榮昌盛和民族的興旺發達聯系起來,產生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高度的教育教學責任感,才能自覺對學生進行前途,理想教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以及革命傳統等教育;讓其做一個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人。 二、道德品質素質 中共中央關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頒發,明確規定了我國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而教育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師德比其他職業道德應有更高的要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塑造學生靈魂的政治教師,其道德品質自然就應高於一般的教師。思想政治課教師是學生道德的啟蒙者和設計者,同時也是全民族道德規范的促進者,這就決定了政治教師道德品質具有以下特點。 首先,熱愛思想政治課教育,熱愛學生,關心學生,誨人不倦,公正廉潔是教師道德品質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核心。著名教育家凱洛夫說過:「誰要是沒有強烈的感情,就不會具有強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夠熱烈地把這個志向體現於事業之上。」一名教師,如果不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不願以自身全部的心血、智慧和品質情操去灌輸和培養學生,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其次,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言行一致,率先垂範。這是道德品質修養的重要規范,有位哲人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教師只有嚴格要求自己,在**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以身作則,表裡如一,才能贏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信任和尊重。 三、文化專業素質 素質教育的實施,需要教師構建復合型知識結構,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努力使自己成為既是通曉專業的「行家」,又是具有廣博知識的「通才」。 首先,要具有精深的專業基礎知識。這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起碼條件。中學政治教師的專業知識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以及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理論等。掌握這些理論要做到「精」「新」結合。所謂「精」,就是要系統、全面、完整地掌握這些理論知識。所謂「新」,就是要正確運用這些理論知識去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其次,要具有扎實的教育學、心理學和教學方面的知識,教師只有掌握了教育學,才能懂的教育目的,教學原則,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等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問題,並根據教學內容,教學實際選擇切實有效的教學手段,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政治教師掌握心理學知識十分重要的。因為教師要想組織好課堂教學活動,就必須對學生心理活動,個性差異和年齡進行分析了解。教師如果不懂得教學規律和方法是不能勝任教學工作的,因為教師具有了淵博的知識,只是具備了上好課的前提條件,還必須通曉教學藝術,鑽研教學方法,才能完成教學任務。由此可見,政治教師只有通過勤奮學習,努力鑽研相關學科知識,建立起博大精深的知識結構,才能在當代和未來教育事業中立於不敗之地。 四、業務能力素質 當今教育戰線用人機制「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已是潮流,不可阻擋。業務能力素質是教師淵博的知識,執教的熱忱得以充分發揮的實際工作本領。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培養「四有」新人的重要保證。 首先是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常聽學生說,思品課枯燥乏味,沒興趣。這除了教師的教法選擇不當外,與教師的語言表達有直接關系。曾有位教育家說過:如果你想使知識不變成僵化的、靜止的學間,就要把語言變成一個最主要的創造工具。這說明提高政治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增強思想政治課感染力的有效途徑。其次是選擇教學方法的能力。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所用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現代教學方法的特徵表現為以學為重,以培養能力為重。教學方法的選擇是否妥當,是教師教學才能高低的體現。隨著政治學科內容的調整,考試方式的改革,政治教師必須選擇開放式教學方法,使思品課上得生動、有趣,意味無窮。再次是教研、教改能力。教研教改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催化劑。「教而不研則淺」。教學研究可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教而不改則舊」。如果把教研成果,教改成功的實踐上升成為理論,寫成經驗文章,推而廣之,就會產生教育教學的效益。 綜上所述,政治教師的工作能力取決於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取決於教師的文化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素質,而教師的道德品質則是教師工作有無成效的重要因素。願新時期的所有教師都具備這幾個方面的素質,盡快成為教育的「行家」,「能手」。

『柒』 身為一名教師 應該要具備哪些品德

1、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熱愛祖國,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具有的政治思想素質。教師們應當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一代新人的遠大理想與抱負,能夠正確看待義與利。教師本人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養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等都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2、牢固的法紀意識。作為教師應知法、懂法,認真學習貫徹各項有關教育的政策法規,並在教育工作實踐中帶頭遵紀守法,嚴格履行教師的責任和義務,自覺維護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本身的正當權利。同時,教師還應通過教育活動使學生樹立法律意識,這也是現代社會對學生的一項的基本要求。

3、遵守社會公德,崇尚家庭美德。教師無論是在平時的教學實踐還是在參與社會人際交往活動中,都應該有著端正的社會義務觀、良心觀,倡導健康的幸福觀和愛情觀,熱心支持社會公益活動,自覺維護家庭和睦。社會公德心和家庭美德也是當代青少年學生所應注重培養的良好品格之一。

『捌』 如何全面認識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師的基本素質

品德與社會教師的基本素質是通過教師的傳承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育。

『玖』 當品德老師的感受

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是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基礎,在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設中,承擔著教育主渠道的重任,所以,我們更要扎扎實實的學習相關理論,豐富自己的內涵,提高自身的素養。
小學時期是一個人道德品質形成和道德教育的關鍵時期。為此,我們要整合各方面資源,以學校為主導,密切聯系學校、家庭、社會,在發揮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類社會資源,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服務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學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主課堂作用,切實把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位。要抓住學校教育這一主渠道,以尊重為前提,以體驗為途徑,以「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為主要內容,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原則,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未成年人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特殊階段,要堅持分層次有步驟地正面引導,對小學生重點是規范其言行,培養其良好習慣;對中學生重點是加強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以及積極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按照實踐育人的要求,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道德實踐活動,多用生動典型的事例,多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多用疏導的方法、參與的方法、討論的方法,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力求做到寓教於樂,寓教於學,寓教於知,切實把德育工作做到學生的心裡去,不斷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教師只有先以德修身,才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要認真落實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建立小學生思想道德
行為綜合考評制度,使學校德育教育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要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拓寬素質教育思路,組織好各種課外興趣活動小組,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實踐能力,為小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必要條件。

熱點內容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
生物醫葯峰會 發布:2025-05-16 01:03:54 瀏覽:210
科倫博泰生物 發布:2025-05-16 00:28:34 瀏覽:308
徐老師來巡山投稿 發布:2025-05-16 00:26:18 瀏覽:571
桑巴雙人舞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15 22:29:39 瀏覽:479
月子餐老師 發布:2025-05-15 22:16:43 瀏覽:160
人們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1:26:05 瀏覽:209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