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
綜述:職責:
1、擬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方針、政策和規劃,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並監督實施。
2、負責各級各類教育的統籌規劃和協調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各級各類學校的設置標准,指導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負責教育基本信息的統計、分析和發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長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參與管理全國教育工作,統籌規劃、協調管理全國的教育事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行政首腦。

教育意義:
我國職業教育政策緊扣服務國家戰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主線,不斷完善頂層制度設計、健全政策體系,引導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這凸顯了國家對於職業教育的重視,也表明了職業教育在當今社會和當下的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長
『貳』 中國教育部長是干什麼的
去年旅遊時碰抄到一位教育局的同志當我向他問起中國教育現狀的時候他很無奈的對我說:現在的孩子真是太聰明了,如果不弄點他們不愛學的和亂七八糟不沾邊的東西讓他們去學,那十年的學業他們用不了三年就能學完,那剩下的這幾年老師們教什麼,誰給老師們生活錢,這錢國家是不會給的,如果沒錢在這金錢至上的時代又會有誰來干教師這種行業呢。沒辦法只有想自己的謀生之道啊。(當時我覺得確實是一語道破天機)。
『叄』 現在教育部長是誰
現任教育部長陳寶升。
『肆』 民國歷任教育部長
民國歷任教育部長有:
首屆部長:蔡元培
其他:范源濂、劉冠雄、陳振先、蕫鴻禕、汪大燮、嚴 修、湯化龍、張一麐、張國淦、孫洪伊、范源濂、傅增湘、袁希濤、傅岳棻、范源濂;
黃炎培、齊耀珊、周自齊、黃炎培、王寵惠、湯爾和、彭允彝、黃 郛、范源濂、張國淦、黃 郛、易培基、王九齡、章士釗、易培基、馬君武、胡仁源、黃 郛、王寵惠、任可澄、劉 哲;
蔣夢麟、高 魯、蔣中正、李書華、朱家驊、段錫朋、翁文灝、朱家驊、王世傑、陳立夫、朱家驊、梅貽琦、陳雪屏、杭立武。

(4)教育部長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成立後,即將清朝的「學部」改名為「教育部」,當時底下有「承政廳」、「普通教育司」、「專門教育司」及「社會教育司」,從事國內教育興革相關工作。至1926年3月於廣州成立國民政府後,再由「教育行政委員會」接管相關任務。
1927年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後,「中華民國大學院」接替原先所設的「教育行政委員會」,成為全國最高學術教育機關,由「秘書」、「高等教育」、「中央研究所」等部門分別負責國人的教育事項。
1928年12月11日中華民國政府公布《教育部組織法》,明定教育部為全國學術、文化及教育行政事務的最高機關,從此正式以教育部做為正式名稱。
『伍』 教育部長是什麼級別
正省長、正部長級別
1、教育部屬於普通的部委,部長一般沒有高配。所以教育部部長是正省長、正部長級別。
2、與河北省省長、農業部 部長、北京市市長、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主 席級別相同。
『陸』 現任中國教育部部長
第一任:馬敘倫,任期:1949—1954
個人簡介:馬敘倫(1885.4—1970.5),現代學者、書法家。字彝初,更字夷初,號石翁、寒香,晚號石屋老人。男,漢族,浙江杭縣(今餘杭)人。他從1949年至195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的第一任部長,從1952年到1954年是第一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部部長。
第二任:楊秀峰,任期:1954—1965
個人簡介:楊秀峰(1897.2.27—1983年),原名碧峰,字秀林。1954年9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根據一屆人大一次會議的決定,任命楊秀峰為高等教育部部長。1958年2月11日,一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關於調整國務院所屬組織機構的決定》,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合並成為教育部,楊秀峰任部長。
第三任:蔣南翔,任期:1965.1—1966.7
個人簡介:蔣南翔(1913—1988)中國青年運動領袖、教育家。江蘇宜興人。1965年1月至1966年7月任高等教育部部長。
第四任:劉西堯,任期:1977—1982
個人簡介:劉西堯,1916年生,湖南省長沙市人。畢業於國立武漢大學物理系。1936年參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長期在國防科技戰線工作,1963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76年10月至1977年1月曾出任光明日報總編輯。1977年出任教育部部長,參與了恢復高考這一重大決策的制定和實施。
第五任:何東昌,任期:1982—1998
個人簡介:何東昌(1923.4-)1950年3月至1951年2月任清華大學黨總支書記,1951年2月至1953年9月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1982年後調離清華大學,任教育部部長、黨組副書記。
第六任:陳至立,任期:1998—2003
個人簡介:陳至立,女,漢族,1942年11月生,福建仙遊人,196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9月參加工作,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電介質物理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副研究員。1998—2003年任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
第七任:周濟,任期:2003.3—2009.10.31
個人簡介:周濟 (1946年8月26日-),男,漢族,上海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中共黨員,1970年3月參加工作,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3月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教育部部長。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被任命為教育部部長。
第八任:袁貴仁,任期:2009.10.31—
個人簡介:袁貴仁,男,漢族,1950年11月生,安徽固鎮人,中共黨員,1969年5月參加工作,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教授。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2009年10月31日,袁貴仁接替周濟出任中國教育部部長。
中國教育部部分職責:
統籌管理各類高等學歷教育的招生考試工作;制定各類高等學校招生計劃;負責各類高等學歷教育的學籍管理工作;歸口管理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擬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組織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分配工作。
規劃並指導高等學校的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宏觀指導高等學校的高新技術應用研究與推廣、科研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結合等工作;協調並指導高等學校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國防科技攻關項目的實施工作;指導高等學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的發展建設。
參考資料:教育部之根-中國教育部歷任部長
『柒』 教育部部長什麼級別
教育部是國務院組成部門,屬正部級機構,教育部部長是省部級正職。
部長是指政府(特指中央政府)部門的首長,在政府首腦之下負責特定范疇工作,如國防、環境、財政、司法、教育等,負擔起政府運作的重責大任。
在實行內閣制的國家地區,部長是內閣的構成成員,故又被稱為閣員或閣臣。如國家體制為君主制,則通常稱為大臣。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部長為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下屬各部門的負責人,一般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命。
『捌』 現任教育部部長是誰
周濟,2003年上任
周濟,男,漢族,1946年8月生,上海市人,1976年7月入黨,1970年3月參加工作,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現任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
1965-1970年 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機械製造專業學習
1970-1978年 新疆工學院教師
1978-1980年 華中工學院機械製造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0-1984年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機械工程專業學習,獲碩士、博士學位
1984-1995年 華中理工大學(原華中工學院)教師、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1995-1997年 華中理工大學副校長
1997-1999年 華中理工大學校長(其間: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2001年 湖北省委常委、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湖北省科技廳廳長
2001-2002年 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2-2003年 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
2003-至今 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
第十七屆中央委員。
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玖』 歷屆國民政府教育部長
--------中華民國成立後,即將清朝的「學部」改名為「教育部」,至1926年3月於廣州國民政府由「教育行政委員會」接管相關任務。1927年「中華民國大學院」接替原先所設的「教育行政委員會」,成為全國最高學術教育機關,1928年正式以教育部做為正式名稱。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凱取得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職,3月10 日在北京就職,又逼南京臨時政府遷往北京,這標志著民國史上北洋政府統治的開始,直到1928年張學良同意加入國民政府之後正式結束。
-----------------------------------------------------------------------------------------------------------------------
一、北洋政府教育部
1教育總長蔡元培1912年1月3日
2教育總長范源濂1912年7月29日
3兼署總長劉冠雄1913年1月海軍總長兼署
4兼署總長陳振先1913年3月農林總長兼署
5代理部務董鴻褘1913年4月次長代理
6教育總長汪大燮1913年年9月
7教育總長嚴修1914年2月20日未就職
8署總長蔡儒楷1914年2月20日嚴未到任前,派蔡暫署
9教育總長湯化龍1914年5月
10兼代總長章宗祥1915年9月湯請假
11教育總長張一麐1915年10月
12教育總長張國淦1916年4月
13代理部務吳闓生1916年6月次長代理
14教育總長范源濂1916年7月12日
15代理部務袁希濤1917年6月次長代理
16教育總長傅增湘1917年12月
17代理部務袁希濤1919年5月15日次長代理
18代理部務傅岳棻1919年6月5日次長代理
19教育總長范源濂1919年8月11日
20代理部務馬鄰翼1921年5月29日次長代理
21教育總長黃炎培1921年12月25日未就職
22兼署總長齊耀珊1921年12月25日內務總長兼署
23兼署總長周自齊1922年4月8日國務總理兼署
24教育總長黃炎培1922年6月12日未就職
25兼代總長高恩洪1922年6月12日交通總長兼代
26代理部務湯爾和1922年7月25日次長代理
27署總長王寵惠1922年8月5日
28署總長湯爾和1922年9月19日
29署總長彭允彝1922年11月29日
30署總長黃郛1923年9月4日
31教育總長范源濂1924年1月12日
32教育總長張國淦1924年1月21日
33兼任總長黃郛1924年9月14日
34署總長易培基1924年11月10日
35教育總長王九齡1924年11月24日1925年3月16日到任,到任後4月14日開始請假
36代理部務馬敘倫1924年11月25日次長代理
37兼署總長章士釗1925年4月14日司法總長兼署
38署總長章士釗1925年7月28日
39教育總長易培基1925年12月31日
40教育總長馬君武1926年3月4日未就職
41教育總長胡仁源1926年3月31日
42教育總長王寵惠1926年5月13日
43教育總長任可澄1926年6月22日
44教育總長劉哲1927年5月
二、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1926年2月起采8人合議制) :陳公博 甘乃光 許崇清 金曾澄 鍾榮光 褚民誼 韋愨 經亨頤
三、中華民國大學院
院長蔡元培1927年10月12日
院長蔣夢麟1928年10月3日
四、國民政府教育部
1、部長蔣夢麟1928年10月24日
2、部長高魯1930年12月4日未到任,1931年8月辭職
3、兼理部長職務蔣中正1930年12月6日行政院院長兼理部長職務
4、部長李書華1931年6月19日
5、部長朱家驊1931年12月30日1932年2月20日到任
6、代理部務段錫朋1932年1月9日次長代理
7、部長翁文灝1932年10月28日未就職
8、兼部長朱家驊1932年11月交通部長兼任
9、部長王世傑1933年4月
10、部長陳立夫1938年1月
11、教育部部長朱家驊1944年12月
12、教育部部長梅貽琦未就任由陳雪屏以政務次長代理(1948年12月31日—1949年4月5日)
13、代理部務陳雪屏1948年12月30日
14、教育部部長杭立武1949年3月21日1949年3月21日任命,1949年4月6日到職
『拾』 大陸現任教育部長是誰
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袁貴仁
袁貴仁 男,漢族,1950年11月生,安徽固鎮人,1975年2月入黨,1969年5月參加工作,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教授。現任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 1969——1978年 安徽省固鎮縣王莊中學、五七大學教師 1978——1984年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學習,獲學士、碩士學位 1984——1989年 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教師、系副主任 1989——1995年 北京師范大學社科處處長、副教務長、教科辦副主任 1995——1996年 北京師范大學常務副校長 1996——1998年 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1998——1999年 北京市市長助理兼市教委主任,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1999——2001年 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2001——2005年 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 2005——2009年 教育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1] 2009年—— 教育部部長、黨組書記(2009年10月31日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免去周濟的教育部部長職務,任命袁貴仁為教育部部長) 中共第十七屆中央紀委委員。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人物介紹
一、基本情況: 袁貴仁,男,漢族,1950 年 11 月生,安徽省固鎮人。北京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國家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學科評議組哲學組成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曾任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北京師范大學副教務長、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北京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北京市市長助理兼教委主任等職。曾兼任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副會長,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等職。 1968 年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1969 年擔任中學民辦教師。1971 年到固鎮縣中等師范專科學校讀書,1972 年畢業後繼續擔任中學教師。1978 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政教系哲學專業讀本科,1982 年在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攻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1984 年提前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破格晉升為副教授、教授。1993 年起,擔任博士生導師。 曾獲安徽省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碩士學位獲得者等稱號;是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首批第一、第二層次人選、北京市「百人工程」首批人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導師。 先後發表學術論文 200 余篇,出版學術著作近 20 部,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項目等 10 余項,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省部級以上獎勵 8 次。目前是國家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工程「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材」項目的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主持人。 曾指導碩士研究生 8 人,指導博士研究生 30 人,已畢業 20 餘人 。 二、學術成就: 袁貴仁是我國價值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之一。1984 年,完成了碩士論文《價值與認識》。1990 年出版的《價值學引論》是價值理論研究的代表作。該書從人學和文化學的視角,對人的價值活動作了廣泛和深入的探討,在價值問題研究方面取得相當成熟的成果,是我國價值哲學基礎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其主要貢獻在於:第一,突破了僅僅在認識論范圍內研究價值問題的局限,建構了相對完整的價值論體系;第二,對價值本質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第三,對價值活動作了精細的探析和創造性的研究。在價值觀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是《新世紀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觀》,該書從價值觀的層面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行了學理性闡發。 是我國最早開展人學研究的學者之一。自 1988 年以來,先後出版了《人的哲學》、《對人的哲學理解》、《人的素質論》、《馬克思的人學思想》等專著,成為我國人學研究的標志性成果。《馬克思的人學思想》認為馬克思的人學理論包括人性論、人的本質論、主體性論、人的需要論、人的價值論、人權論、人的自由論、民主、平等和公正論和人的發展論等。這種對馬克思人學理論體系及其內容結構獨具特色的揭示,提供了一種理解馬克思人學理論的解釋框架,對進一步研究人的理論及建立當代人學體系具有重要價值;《對人的哲學理解》一書按中國傳統哲學對人的理解、西方古典哲學對人的理解、現代西方哲學對人的理解,從人的存在、人的本質、人的價值、人的發展不同方面對中西人學思想發展史進行了梳理和總結,並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加以評析。《人的素質論》,從哲學與人學的角度論述了人的素質的內涵,揭示了人的素質的系統結構,說明了提高人的素質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以及提高人的素質的現實途徑。 還從唯物辯證法、價值觀和方法論角度對鄧小平理論作了深層次的研究,分別撰寫了《當代中國的唯物辯證法——鄧小平著作中的哲學思想》、《鄧小平價值觀研究》、《鄧小平方法論研究》等著作,並編寫了《鄧小平理論》教材。其中《當代中國的唯物辯證法——鄧小平著作中的哲學思想》,把鄧小平著作中散見的哲學觀點集中起來,使之更有條理;把鄧小平著作中新穎的哲學思想凸現出來,使之更加鮮明;把鄧小平著作中蘊涵的哲學方法揭示出來,使之更加突出。該書榮獲中宣部第五屆「五個一」工程圖書獎。《鄧小平價值觀研究》提出鄧小平的價值觀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鄧小平理論的靈魂,也是我們全黨、全民族、全社會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鄧小平的價值觀是一個比較完備的體系,為我們進一步建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該書獲北京市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真理觀、主體性問題、管理哲學等方面也有不少著述,主持編寫多部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材,其中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市公共課教材《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獲教育部高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中新網北京10月31日電(記者周兆軍張蔚然)63歲的周濟今天結束了為期6年的中國教育部部長任期,接替他的是此前擔任教育部副部長的袁貴仁。 當天下午,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免去周濟的教育部部長職務,任命袁貴仁為教育部部長。袁貴仁現年59歲,他的職業生涯從未離開過教育領域。從19歲起,他就在家鄉安徽省固鎮縣擔任中學教師。1978年,袁貴仁考取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六年後取得碩士學位。畢業後,他留在北京師范大學任教,此後歷任該校社科處處長、副教務長、副校長、黨委書記、校長。2001年,袁貴仁被任命為教育部副部長。 自稱「一輩子都在和教育打交道」的周濟,是中國「文革」前的最後一批大學生,畢業於清華大學,1980年赴美留學,獲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1984年學成回國後,周濟進入華中理工大學任教,13年後出任該校校長,隨後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至2002年,他先後擔任湖北省委常委、省科技廳廳長、武漢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市長等職。2002年,周濟被任命為教育部副部長,翌年接替陳至立出任教育部部長。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教育在不少方面取得突破,免費義務教育的目標得以實現,高等教育也完成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的歷史性跨越。不過,教育領域仍有許多累積多年的頑症亟待「醫治」,擺在新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面前的任務並不輕松。當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正在制訂,袁貴仁上任後,中國教育改革的走向將備受關注。 袁貴仁升任部長後,中國教育部目前共有五位副部長,分別是陳希、魯昕、陳小婭、李衛紅、郝平。 研究領域 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學說、價值與文化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價值論、人學、鄧小平理論 【已發表論文】: 〔1〕袁貴仁.深入治理教育亂收費 確保完成今年治理工作 〔2〕袁貴仁.弘揚老一輩教育家風采 永遠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3〕袁貴仁.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重在以人為本 〔4〕袁貴仁.師德為首 育人為本〔 〔5〕袁貴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6〕袁貴仁.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方法論問題 〔7〕袁貴仁.建設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8〕袁貴仁.我國師范院校改革發展當前面臨的問題 〔9〕袁貴仁.關於價值與文化問題 〔10〕袁貴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深化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 〔11〕袁貴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 〔12〕袁貴仁.認清形勢 把握全局 創新師范院校發展思路 〔13〕袁貴仁.抓好師資培訓是新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14〕袁貴仁.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 〔15〕袁貴仁.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努力造就讓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在2005年度教師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16〕袁貴仁.用抗日戰爭的生動歷史推進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17〕袁貴仁.扎實推進高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健康開展 〔18〕袁貴仁.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努力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已發表專著】: 《人的哲學》 《價值學引論》 《人的素質論》 《馬克思的人學思想》 《對人的哲學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