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橋課文教學設計

橋課文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5-10-17 10:25:11

1. 《趙州橋》教學設計

《趙州橋》是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禪鬧篇說明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課文語言准確,簡練,又不乏生動。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趙州橋》教學設計模板,歡迎閱讀參考!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石匠、雄偉、砌成、橫跨、創舉、沖擊、沖毀、堅固、而且、圖案、智慧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誦下來。

3.通過理解重點詞句,了解趙州橋的有關知識,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4.領會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積累語言。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座古老的橋。大家一定想知道這是怎樣的一座橋。下邊就讓我們先來看看這座橋(出示趙州橋的圖片),它的名字叫趙州橋。

(二)看圖說話

這座橋,長50多米,寬9米多,是一座石拱橋。請同學仔細觀察,想一想與你們平時見到的橋有什麼不同?(下面沒有橋墩;橋下面有一個大橋洞,大橋洞頂上兩邊分別有兩個小橋洞。)

小結:大家一看就覺得它的確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大橋。50多米長的大橋橫跨在寬闊的河面上,中間卻沒有一個橋墩。大橋洞頂上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這獨特的設計也是前所未有的。這種設計出於何人之手?大橋建造於哪個年代?這樣的橋有什麼優點?學完課文大家就會清楚了。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把帶有生字詞的句子讀兩遍。

2.抽查自學效果,出示不帶音節的生字詞卡讓學生讀。

3.理解生詞。(質疑、交流)

4.指讀課文。要求:讀准字音,把句子讀連貫。最後一個自然段可全班齊讀。

為什麼說"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帶著這個問題認真地學習每一個自然段。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學第一自然段,這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麼?

2.小組討論交流,各組代表相互補充。(介紹了趙州橋的地點,設計者,建造的年代,還告訴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

3.初步理解"世界聞名"。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l)這個自然段共有6句話,先讀前2句,這兩句告訴我們什麼?(第句概括地寫趙州橋非常雄偉。第句具體寫大橋的雄偉,是用具體數字寫了橋的長度,寬度;用既能走車,又能走人,進一步說明橋寬。兩句都是寫橋非常雄偉。)

(2)讀兩句邊讀邊想: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第一個特點,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大橋洞;第二個特點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小橋洞。)

(3)這樣的橋有什麼優點?讀兩句話。(既減輕流水對橋身的沖擊,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4)有順序地說一說第二自然段介紹了有關趙州橋的什麼?(先講趙州橋非常雄偉;再講趙州橋在設計上的兩個特點;最後講了橋的優點。)

過渡:學習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介紹有關趙州橋的情況,使我們對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作者還要告訴我們什麼呢?

2.深刻理解語言

(l)出示:"這種設計,在賀明罩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理解"這種設計"指怎樣的設計?(第二自然段的句)

(2)理解"創舉"。字典中的解釋:從來沒有過的舉動或事業。

(3)理解"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這句話的意思。(趙州橋這樣的石拱橋是隋朝的李春第一個設計出來的,這是李春的首創,是沒有先例的。)

(4)第二個句子除了告訴我們趙州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實際上也就告訴槐毀了我們橋怎樣?(橋很堅固)

(5)遠在1300年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創造性地設計建造了這樣雄偉。堅固的趙州橋,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古代勞動人民是聰明的,是有才乾的……)

(6)顯然文章在介紹橋、贊美橋的同時也在贊美誰?(贊美建橋人,贊美勞動人民)。

3.朗讀訓練。

(六)小結

1.總結:

學習一、二自然段我們知道趙州橋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設計並參加建造的。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它仍然那麼雄偉,那麼堅固,真不愧為一座世界聞名的'古老的橋梁。

2.練習:

(1)趙州橋在_______省_______縣。趙州橋也叫_________橋,它是________朝石匠__________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有___________多年了。

(2)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__________,既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

(3)趙州橋為什麼會世界聞名?

(七)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2.預習第三自然段。

預習提綱: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麼?

(2)描寫了龍的幾種姿態?

(3)"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誦下來。

2.通過理解重點詞句,了解趙州橋的有關知識,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了一、二自然段,回顧這兩個自然段的內容,說一說趙州橋是怎樣的一座橋?(趙州橋非常雄偉,也很堅固)趙州橋除了雄偉、堅固以外還有什麼特點?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第三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第三自然段,這段的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麼?(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說橋"堅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說橋堅固)這一段說橋怎樣?(橋美觀)

小結:這句話由兩個小分句組成,前一個小分句與上邊一個自然段緊密相連;後一個小分句又與本自然段緊密相連。一句話把兩個自然段連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結構上起了連接作用。這句話在第三自然段又起了什麼作用?

2.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第一句話與後邊內容的關系。(第1句的第2個小分句概括地寫橋美觀,其他內容是具體地寫橋的美觀。)

3.具體描寫部分作者詳細描寫了橋上的什麼?(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雕刻著精美的圖案,作者具體描寫了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4.理解"雕刻",體會工匠技術的高超,橋的美觀。

5.研究書中是怎樣描寫這些精美圖案的。(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1)這段里寫了幾幅雕刻圖案?(3幅)

(2)這3幅圖案有什麼相同之處,有什麼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刻的都是兩條龍;不同之處:姿態不同。)

(3)欄板上只有這三幅圖案嗎?為什麼選擇這3幅圖案?(這3幅圖案最精美。)

(4)"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明確:"所有的"指橋上欄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是作者的想像。因為雕刻的太逼真了,活靈活現,給人一種游動的感覺。"真像活的一樣"是因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絕倫,栩栩如生。這句話不僅是對這層內容的總結,也是對橋上所有圖案的高度評價。

6.朗讀訓練。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齊讀第四自然段。

2.重點理解"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引導學生理解關鍵性的詞語:智慧,才幹,歷史遺產。

(四)小結

教師小結:趙州橋以它獨特的建築風格聞名中外,世界上許多橋梁專家都到趙州橋參觀學習。如今趙州橋旁,樹立著李春的塑像,以紀念這位偉大的古代建築師。可見趙州橋的影響多麼深遠。

(1)朗讀全文。

(2)背誦二、三自然段。

(3)為什麼說趙州橋是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4)學習生字的字形。(同學交流最巧妙的記憶方法)

(五)作業

1.預習第10課《參觀人民大會堂》

2.搜集有關趙州橋的資料,辦一張介紹祖國名勝古跡

2. 語文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語文橋教學設計(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橋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文涉及到繪畫與人生,是一篇耐人尋味的小品文,文章意蘊豐富,描寫生動精彩,有很多新奇之處,適於鑒賞性朗讀。在朗讀中貫穿對課文的把握、對課文美點的鑒賞、對課文意蘊的探究,實話美育滲透。

【學生分析】

由於本文涉及到一些繪畫方面的知識,加之一些語句的表達不太符合常規,學生可能不會十分了解,加之本單元大多是一些說明文,而本文又帶有一定的說明性,學生對於文體也會有一定的疑惑,所以要在課堂上多加解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2、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直面生活中風波,樂觀面對人生的態度。

3、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鑒賞美、發現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品味本文的語言。了解作者的審美觀。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在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學生說出,由這個圓可以想像到什麼?導入詞:不同的人對待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態度,同是一個圓,眾說紛紜,同是一棵樹,畫家想到的是它給人的美感;商人看到的是它能賣多少錢;木匠看到的能做成什麼樣的傢具;而一隻蟲子看到的它的味道如何。同是橋,普通人看到的是它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作為橋梁專家的茅以升看到的是它有何特點,在橋梁建築史上的地位;而一位畫家會如何看待它呢?我們一齊聲朗讀《橋之美》,看看畫家吳冠中是如何看待橋的。

出示思考問題:

1、課文的主要寫什麼?

2、在作者眼中橋美在何處?以「橋之美,美在。」的句式回答。

(教師指導:看了第二段後,我發現,橋之美,美在具有給畫的形式美。)

明確:橋之美,美在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感受;美在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緻;美在長橋打破了背景的單調,富有靈氣和生命;美在風雨橋形成形式獨特;美在它能用形象的重疊和交錯構成豐富的畫面;美在它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出形與色的樂曲;總之,橋之美,美在與周圍景色的融和、映襯、呼應,注意到點、線、面的搭配;和周圍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橋之美,美在不同環境中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

3、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主要舉了哪些例子?四個。

4、文中哪句話是文章的中心句。(估計有兩種以上的答案,教師要適當加以點評。)

5、選讀自己喜愛的語句,說說為什麼。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文章的語言美。

6、這篇寫橋的文章和《中國石拱橋》有哪些不同?

7、能不能描繪一下你所見過的最美的橋?

最後一題是開放性題目,學生能說多少,就說多少,教師不能強求。

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橋的美其實也可看成是人生之美,孤立的,單調的事物很難構成美,而生命因其起伏不定、變幻多姿而讓人們珍愛,這也許是我們能夠從中得到的最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發吧。

語文橋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

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學習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播放《江雪》的FLASH,請同學們欣賞,簡介《江雪》的有關知識。

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樣的意境美不美?(美)它美在哪裡呢?

對了,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什麼都沒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樣的畫面肯定是單調的,沒有生機的。在這樣一片白的背景上,出現了一個戴著斗笠、披著蓑衣的老翁在那兒釣魚,整個畫面都因為他而生機盎然了。這樣絕美的意境造就了這首千古名句。今天,我們將以這種美學的眼光來審視橋,看看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橋美在哪裡。

二、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思考:

「我之愛橋,並非著重於將橋作為大件的工藝品來欣賞」,作者欣賞的到底是什麼?

提示:從作者的身份來看。作者簡介,出示幾幅作者的美術作品,請同學欣賞。

明確:作者欣賞的是一種形式作用,是從作為一個畫家的獨特的審美角度、從構圖的角度來發掘橋在不同環境中的美學效果。

2、齊讀第二段,體會其中的美學原理。

3、由以上的美學原理欣賞下面兩幅畫。(課件)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塊、線、面——大氣沉穩

下降、上升——動靜交錯、和諧

三、語段研讀

課文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舉了哪些例子來表現?

石橋與密密的葦叢相配合給人帶來的特別感受。——舒暢

石橋與細柳合作創造的動人景緻——銷魂四段(課件)

長橋給人帶來的富有生命力的美感——滿足

風雨橋給人帶來安閑、自在的感覺——欣賞

《清明上河圖》中的虹橋

莊稼地里的小橋——柳暗花明五段(課件)

高山峽谷中的索橋——無限風光在險峰

小結:這些橋之所以能給人以美感,是因為它們能與周圍的環境和諧統一,充分發揮橋的那種聯系形象的重疊與交錯的作用。

我們再來看以下兩座橋(出示南京長江大橋和錢塘江大橋的圖片)作者對這兩座橋的態度如何?為什麼?

南京長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六段

明確:從審美的角度來看,作者對這兩座橋是不欣賞的。他認為這兩座橋與周圍景物配合得不和諧,所以產生不了美感。「美與險不是一回事」。

這九幅畫里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麼?試從美學的角度分析。

四、比較閱讀

與《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比較,直觀的看,你覺得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明確:語言——文藝性強。復習說明文的分類。

事物性說明文

按寫作對象分

分類事理性說明文

一般性說明文(如《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

按寫法分

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文(如《橋之美》)

五、體會文中的美句(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

六、總結課文

橋之美,概括的說是橋在不同的環境中,起著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即具有不同的美學效果。橋只有與周圍景緻成為和諧的整體,才能共同構成美麗的畫面,起到聯系形象的重疊與交錯的美學作用。

七、拓展延伸(略)

語文橋教學設計3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趙州橋》這篇課文。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趙州橋具有什麼特點?

2、快來讀讀這一自然段,你從中知道了什麼?

3、聽清楚老師的的要求:

(1)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們它坐落在哪?

(2)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們它的設計者是誰?

(3)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們它的年代?

(4)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們它在世界上的影響?

4、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這座石拱橋了,你們呢?

二、體會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1、請你快速默讀第2自然段。趙州橋非常雄偉,哪些語句讓你感受最深?標畫下來,並說說你的感受。

2、學生匯報:

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

(1)指學生讀出句子說出感受。

(2)50多米長,9米多寬。它的橋長大約有我們的6個教室那麼長,橋寬比我們的2個教室還要寬。中間通過的是古代的大馬、馬車,兩旁還有川流不息的人群。真可惜當時沒有照相機,不能再現這熱鬧的景象。

(3)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

(1)指學生讀出句子說出感受。

(2)仔細找一找,趙州橋與我們經常看到的橋有什麼不同?而我們的趙州橋卻完全不需要這些橋基或是橋墩就能橫跨足有37米寬的橋面,多麼有氣勢啊。能讀出這種氣勢嗎?

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大水的時候,河水還可以從4個小橋洞流過。

3、聽老師的問題,試著用你的朗讀向我們介紹介紹趙州橋。

(1)趙州橋有多長?有多寬?

(2)這么長的橋,有什麼特點?

(3)大橋洞上還有什麼?

4、「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1)這種設計」是指怎樣的設計?可以讀讀書上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教師簡單介紹原理。

(3)再讀讀這句話,你有什麼疑問嗎?

(4)課文的哪句話告訴我們答案了?

(5)能用幾個短語概括嗎?

5、趙州橋的這幾個設計優點課文用了一組關聯詞語就把它們串聯起來了,誰來再讀讀這一句,讀出這組關聯詞語。老師也想讀讀,願意和我配合一下嗎?

6、趙州橋的建造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也就是1300多歲了,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它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趙州橋都沒有被破壞,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說,趙州橋能夠穩穩當當地屹立於此1300多年就說明了這的的確確是一個創舉。你現在就站在這座修建於1300多年以前的趙州橋上,你想對誰說?說些什麼?

三、體會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1、趙州橋的特點還遠不止這些呢。「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1)讀一讀,這是什麼句?

(2)什麼作用?。

(3)哪部分是承上?哪部分是啟下?

(4)教師說明用法:過渡句的作用是承上啟下。因為它與下文的聯系更密切,所以多放在段首。在你的習作中也可以運用到過渡句,使內容更加連貫。

2、同學們,現在我們如願以償的來到了趙州橋邊。美觀的的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無數只龍個個栩栩如生,可稱為藝術珍品。快找找,它們都藏在哪呢?請在書中找到對應的語句,讀一讀。

(1)你最喜歡那哪幅雕刻?把它的特點讀給我們聽聽。教師評價:趙州橋上的圖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語言描繪是優美的,所以我們讀這段時,聲音表情都應是甜美的。

(2)作者是運用什麼句式將精美的雕刻展現在我們眼前的?

(3)既然喜歡這些雕刻,能把它印在腦海中嗎?試著填一填。

(4)看看你填的內容和前面的句子有什麼聯系?

(5)再試著背一背:

3、同學們,你們看,作者在描寫「雙龍戲珠」的'圖案時還沒有來得及具體描寫呢,你能不能發揮想像,幫助作者把它描寫具體呢?

4、長50多米的橋面上難道僅僅只有這三幅雕刻嗎?展開想像,運用這樣的句式,用自己優美的語言向我們介紹欄板上更多的精美雕刻。

(1)小組內練習說一說。

(2)指名展示。

5、多美的石雕啊,同學們。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的一樣。

6、我們知道,在石頭上刻圖案是非常困難的,只有手藝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趙州橋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圖案並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此時此刻,面對趙州橋,你又想對古代的勞動人民說些什麼?

四、總結全文

1、趙州橋以它獨特的建築風格聞名中外,以它雄偉、美觀的氣勢引來世界上許多橋梁專家參觀學習。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有什麼感受?

2、讓我們齊讀最後一段,把你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有感而發的對勞動人民的贊美、對身為中國人的驕傲、把對趙州橋認識都融入其中。

3、這節課我們領略了趙州橋的風采,體會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幹。感興趣的同學在課後還可以查閱更多關於趙州橋的資料,看看你還會發現什麼奧秘?

語文橋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年明白圖畫的意思,並能根據說一個清楚,完整的故事。

2、體會故事所蘊涵的道理:要遵守規則,善於聽從別人的勸告。

3、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

教學重點

能看明白圖畫的意思,並能根據圖畫說一個清楚、完整的故事。

教學准備

投影儀、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的教室里來了四種小動物,你認識它們嗎?

(出示頭飾)他們之間還發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呢!不過這段故事只有圖畫,沒有課文,你願意當一個小作家,為每幅畫下面都配上一段文字,組成一個生動的故事嗎?我們來試試吧!

二、指導學生觀察圖畫,理解圖畫的意思。

1、仔細觀察圖畫1,想一想,畫面上都有誰?它想要干什麼?它的手裡拿著什麼?它臉上的表情怎麼樣?畫面上還有什麼?指導學生從遠到近來觀察畫面。再連起來說說圖畫的意思。

2、觀察圖畫2,看看圖畫中還有誰,小猴子在干什麼?如果你是小猴子,你會對小熊說什麼?小熊聽了小猴子的話,它是怎麼做的?它的表情怎麼樣?它心裡可能會怎麼想?連起來說說圖畫的意思。

3、讓學生自己來觀察圖畫,說說圖畫的內容。

4、觀察圖畫5,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5、小熊掉到河裡了,它會怎麼做?猴子、小鳥、小魚在干什麼呢?當小熊被救上岸後,它可能會對其他小動物說些什麼呢?

6、5個同學一組,編排課本劇,帶上頭飾演一演。

將6幅圖畫連起來說一說,爭取做到敘述完整,清楚。

語文橋教學設計5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圖文結合,感受盧溝橋的獅子數量多、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特點。

2.了解盧溝橋成為一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的原因,受到愛國主義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並體會課文中對獅子形狀的描寫。

教具准備:

1張幻燈片錄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簡介盧溝橋及「七七事變」,出示錄像。

2、齊讀課題,說說由題目可看出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

3、觀察圖畫,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名讀課文。

2.提出自己不懂得問題,教師據情況找適當時機加以解決。

三、深入閱讀,學生自悟

1.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課文主要寫得是什麼?

2.盧溝橋的獅子有哪些特點?

3.「這些獅子真有意思」在課文中起什麼作用?課文是怎樣描寫的?

四、教師點撥,突破難點

1.出示幻燈片和描寫獅子形狀的排比句,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它們寫具體的。使學生體會到除了寫看到的,還可以把想像的也寫進去。

2.教師補充「七七事變」的資料,播放錄像,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盧溝橋的歷史意義。

五、感情朗讀,深化理解

學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讀全文,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

2.會用「大概、甚至」造句。

3.背誦第二自然段。

4.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朗讀全文,指名說說課文主要講的是什麼?

二、圍繞重點,學習表達

1.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給課文分段。

2.指導第二自然段的背誦,進一步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並讓學生發揮想像力,想像還會有哪些形狀的獅子。

3.把想像出的獅子的形狀用通順的語言寫出來。

三、綜合訓練,發展技能

1.指導學生識記重點生字。

2.指導學生用「大概、甚至」造句。

3.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四、推薦作業

預習第三課。

教後記:

1、導課時,讓學生說說有關盧溝橋和七七事變的情況,譚碩同學講得很多,由此可看出學生提前預習和查找資料的好處,今後要多鼓勵學生課前拓展預習。

2、在學習趙州橋時,學生已經初步的研究認識了盧溝橋,這次學習重點抓住第二段。教學這一段時,我緊抓住形狀「各不相同」一詞,圖文對照,讓學生展開想像。首先讓學生想像課文中描寫的獅子的五種形態,把語言文字轉化成具體形象的畫面,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來。

熱點內容
結巴老師 發布:2025-10-18 21:50:33 瀏覽:675
三年級語文灰雀教案 發布:2025-10-18 18:21:27 瀏覽:715
化學小結 發布:2025-10-18 17:24:39 瀏覽:560
考研數學三模擬題 發布:2025-10-18 15:17:53 瀏覽:914
師德月感想 發布:2025-10-18 14:25:37 瀏覽:755
教師德勤能績總結 發布:2025-10-18 11:31:40 瀏覽:35
教育城網 發布:2025-10-18 11:07:41 瀏覽:924
中專語文教案 發布:2025-10-18 09:52:37 瀏覽:307
老師與學生的肉肉動漫 發布:2025-10-18 08:52:52 瀏覽:327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發布:2025-10-18 01:58:37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