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規劃
A. 多大孩子可以做教育規劃
其實學齡前就可以開始啦。一方面是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模式,而教育模式和其他方面(離家距離,學校檔次)等等如何取捨,都是涵蓋在最基本的教育規劃中的。而更加針對孩子的智力和發展水平的教育咨詢,則可以幫助鑒定孩子各項指標在同齡人中的發展比較,並依此向家長說明孩子最大的優勢以及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便於更早干預、更好解決。教育規劃的出現很大一方面也是因為學校的短板——每個孩子得到的都差不多,而出現的補償機制,最大化地避免孩子因為學校不能個性化地對待每個孩子而讓孩子吃虧的情況 —(內容轉載優兒學堂)
B. 對孩子的教育規劃怎麼寫
教育孩子對家長來說是一項不可推脫的義務和責任,但需要的時間很長,而且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陸續出現阻礙和難題。對孩子的教育計劃,必須有一個計劃的框架才能夠寫好教育計劃,必須貼合實際情況去寫。
下面有一些資料,你可以做做參考。用行動來教誨孩子們:
1、做人比技能教育更重要:培養孩子守信的習慣,對孩子許諾要慎重。許諾後我們都要履行諾言,這樣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維護我們作為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同時教育了孩子對誰都不能隨便說話和承諾,說了就要負責。。
2、關注孩子的傾訴,因為孩子喜歡對家長說話,是對家長無條件的信任。經常與子女溝通,努力縮短與子女心靈的距離,願意聽子女談知心話,真實地了解自己的子女,教育子女健康成長。
3、培養和訓練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消除家長由於急功近利對子女造成的恐懼,認可和鼓勵孩子通過制定學習計劃、課外活動計劃、家庭作息時間表,實現自我控制,達到自定目標從而激發孩子自動自發學習的態度和意願。
4、正確認識電腦、電視的作用:要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願望,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
5、家長要及時發現並放大孩子的優點。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備。
6、鼓勵孩子踴躍參加各種文娛體育和社會交往活動,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知識的寶庫,是我們的活教材、活教師,每一個人都應當向它們領教,向它們探討。
C. 《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第一部分總體戰略
第一章指導思想和工作方針
(一)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優先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把握教育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堅持依法治教,尊重教育規律,夯實基礎,優化結構,調整布局,提升內涵,促進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方針。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優先發展是黨和國家提出並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方針。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優先發展教育作為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切實保證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發展,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需要。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關心和支持教育,完善社會力量出資興辦教育的體制和政策,不斷提高社會資源對教育的投入。
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資源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
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鼓勵地方和學校大膽探索和試驗,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創新人才培養體制、辦學體制、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質量評價和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建設現代學校制度,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加快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對高質量多樣化人才需要與教育培養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眾期盼優質教育與資源相對短缺的矛盾、增強教育活力與體制機制約束的矛盾,為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關鍵是機會公平,重點是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加快縮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責任在政府,全社會要共同促進教育公平。
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准。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准,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D. 什麼是教育規劃
教育規劃是根據社會發展和教育進步的需要,在確立教育發展總目標的同時,還要對教育發展的子目標,相關因素進行必要的劃分和分析,以此為基礎提出實現規劃目標的合理方法和途徑。教育規劃既為教育事業確定了行動的指南,又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E. 你對孩子的教育規劃是什麼
好家長是這樣做的: 最好的方法是鼓勵。批評是孩子自信心最大的敵人。盡量強調孩子的優點,忽略他的缺點,孩子的自信心才會提高。這點中國父母要好好向美國父母學習。中國父母以批評為主,美國父母以表揚為主。因此美國孩子自信心比中國孩子強。 對於小孩子必須鼓勵他們才會進步才會做得更好。在鼓勵聲中成長的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歩我們要學會做給孩子鼓掌的父母。 無論成績好壞不要督促。鼓勵和信任孩子會做好,孩子就會做好的。要讓孩子知道讀好書是他的責任不是家長的責任。前途和生活是屬於孩子自己的。父母如何愛孩子也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告訴他讀書好和不好的人將來到社會上的等級差別。告訴他你對他百分百有信心只要他努力一點一定有 優異成績。不要具體督促讓 他自己安排如果你具體督促就喧賓奪主了。孩子會認為學習是你的事。即使是在你督促下做了但是是認為為你學習而不是為他自己學習.那麼一旦失去你的督促他就不學習了.你能督促他一輩子嗎? 相信孩子,不斷表揚,常對孩子說:「 孩子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經在努力學習了。希望再接再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你有很大的潛力,要充分發揮。你是好樣的。」 社交方面:讓孩子參加群體活動如球類運動。先讓他看球類比𡧳引起他們的興趣然後讓他們參加興趣班慢慢溶入群體互動的活動中。歡迎孩子的朋友。 搞一些家庭活動邀請孩子的同學朋友們參加。 放手孩子 孩子自己想去闖應該鼓勵忚。不要用你們的思想去束縛他。你們認為好的方面也許只適合你的一代.因此你們的想法是很局限的。很多中國家長喜歡給孩子指定路線,定好方向,把自己的理想和意志強加給孩子。在壓力下,孩子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只有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奮斗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潛能並取得成功。如果要孩子聽你們的,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很難超䞲你們。 鼓勵閱讀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讀書多了理解力才能提高。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孩子可終生受益。方法如下: 第一,嬰兒期就讓孩子接觸書本。把書籍放在孩子生活的所有范圍,給孩子讀書。讓孩子天天耳聞目睹書籍形成生活與書籍密 不可分的 認識。 第二,把書籍作為出門的必備行李。每次出門無論去什麼地方,給嬰幼兒帶書籍。對於大一些的孩子提醒他們帶書籍形成一種習慣。 第三,父母做好榜樣常常在孩子面前讀書。加強孩子讀書重要性的認識。 我的小女兒因為我堅持這樣做了她閱讀能力很強。老師說她二年級閱讀水平己超過五年級學生的一般水平。 注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才能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按照不同年齡段分配責任給孩子。責任感必須在執行責任的過程中培養。如果你從來不讓孩子負責任責任感就無從培養。清楚地告訴孩子什麼是他們的責任。比如:小孩子,把你鞋子放到指定地方,大一點的,負責打掃衛生多久一次,詵碗筷,等等。對於上學的孩子我是這樣對馳說的:媽媽有工作的責任要按公司的要求把 工作做好 ,做母親我的責任是賺錢養家,保證你的基本生活得到滿足。你是學生。學習好,完成學校要求的任務是你的責任不是媽媽的責任。在家裡幫助做家務保持你自己房間的整潔是你的責任。你應該盡你的責任做個好學生。 中國父母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把孩子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為孩子代勞負孩子該負的責任。孩子變得沒有責任心,沒有獨立 性,沒有自覺性。因為他們覺得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父母做的。不是他們需要做而是父母要他們做。在父母意志的壓力下孩子往往不能發揮自己的潛力。而且很容易喪失自信心。 自信心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有自信心,孩子可以創造一切。
F. 教育規劃的作用有哪些
引言:教育問題一直都比較受到家長的關注,哪裡的教育比較好,哪裡的孩子就比較多一些。但是所有的學校都是要有生源的,如果說沒有生源的話,這個學校也辦不下去。教育規劃在這個時候就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讓每一所學校裡面的學生都比較均勻。

三、為孩子的上學打基礎。
對於各級各類教育的在學人數層次,專業結構及學校的數量、規模還有布局等等都是有一定的目標的。除此之外呢,為了達到目標所需的教師校舍,教學設備的數量和質量也是要有一定的保證。除此之外也需要來進行一個投資預算。教育對象的不同,所以教育規劃分的東西也不相同。為了讓孩子上學上好學,所以國家方面才會進行教育的規劃。
G. 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5+1+2是什麼
「5」是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統稱國民教育體系;再加上「1」,即繼續教育,這6個方面構成了終身教育體系,2」是指教育的兩個薄弱環節,即民族教育、特殊教育。

主要信息:
教育規劃是國家或地區教育主管部門就有關教育事業的發展目標、規模、速度及實現的步驟、措施等所擬定的較全面、長遠的計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教育事業的發展規劃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內容:(1)奮斗目標。包括各級各類教育的在學人數、層次、專業結構及學校的數量、規模、布局等。(2)保證措施。為達到目標所需的教師、校舍、教學設備的數量和質量。(3)投資預算。實現奮斗目標和保證措施所必須提供的經費數量、來源及分配使用方案。
一般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在一定時期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規模、規格要求和所採取的重要措施等擬定的計劃或綱領,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國家,制定教育規劃,是有計劃按比例地辦教育事業的一個重要標志。
教育規劃的內容,包括說明規劃期間教育工作與社會、政治、經濟的各種關系,指出教育要為什麼目的服務,要培養什麼規格的人,採取什麼途徑和方法來達到預定的目的。此外,還包括各項工作指標、工作的程序和步驟,以及規劃實施中可能會產生什麼障礙和困難,如何協調工作的進展等。
H. 國家教育規劃和地方教育規劃是按照規劃的什麼劃分的
主要按規劃的時間來劃分,教育發展規劃可分為長期規劃和中短期規劃兩種。一般情況下,5年以上的規劃為長期規劃,4年以下的為中短期規劃。
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按規劃的內容來劃分,可分為綜合規劃和專項規劃兩種。
綜合規劃如:山東省「十三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
專項規劃如:山東2019—2030年中小學及幼兒園布局規劃
I. 教育規劃的作用
作用:
既考慮到東方教育的特點,又站在時代發展的國際化教育背景高度,從而力求把東西方教育的優點不斷整合,與此同時,又力求規避東方傳統教育中的劣勢和外來西方教育觀的水土不服。
規劃教育既繼承中式傳統教育的優良特點,又不斷地發揚光大,既挖掘西方教育的人文精神,又結合國情加以消化和吸收。
規劃教育是優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其主旨是學習內容、方向和目標要有系統可持續提升,而不是凌亂、被動、膚淺的消極式學習,規劃教育作為一種與時俱進的學習教育觀念,由國內青少年教育理念的踐行者平盟教育創始人於新春老師首先提出並在實踐中踏實推進。

(9)教育規劃擴展閱讀:
教育規劃的內容,包括說明規劃期間教育工作與社會、政治、經濟的各種關系,指出教育要為什麼目的服務,要培養什麼規格的人,採取什麼途徑和方法來達到預定的目的。此外,還包括各項工作指標、工作的程序和步驟,以及規劃實施中可能會產生什麼障礙和困難,如何協調工作的進展等。
制定教育規劃必須有科學依據。在中國制定教育規劃的依據主要是:
①根據教育在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發展科學技術,培養人才和可供社會咨詢等方面的功能來制定教育規劃,使教育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②依據教育必須與經濟發展相適應,使社會的人才供需在數量上和規格上基本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