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落花生教學視頻

落花生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 2021-11-03 23:33:13

❶ 許地山寫落花生的背景

例如:在學習第9冊22課《落花生》一課時,由於作者的寫作背景是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清政府的腐敗,使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作者許地山的父親出於愛國之心,依然拋棄家產,攜全家回福建定居,過著清貧的生活,父親教育子女為人做事要踏踏實實而不求虛榮。在當時的年代,人們不能也不可能講什麼體面。但從現代社會看來,卻有著不同的價值取向。對此,學生很難理解。教學中結合問題:從父親的話中你讀懂了什麼?我安排了小組合作學習,並通過各抒己見這一互動的關鍵環節,破難為易,初步的小組學習有以下結果
父親的意思是讓我們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沒有用的人。
做人要做對別人有好處的人,不能講體面。
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是不能講體面。
因為體面是有身份,臉面好看很光彩的意思。如果人要是不講體面,邋邋遢遢,讓人看了就討厭。所以應該講體面,但是不能光講體面。
30%
50%
10%
10%
針對這種情形,我讓小組再度進行學習,通過各抒己見,有的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所以你們要像花生,他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認為:父親的意思就是讓我們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外表好看而沒有用的人;有的學生贊同到:課文中寫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的人」,父親的意思就是做人要做對別人有好處的人,不能講體面;還有的學生就直接反駁到:認真讀課文就會知道,文中寫道「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體面是有身份,臉面好看很光彩的意思,講體面就是需要一定的身份臉面,而講體面與只講體面的意思是不一樣的。這名同學並在黑板上寫了這樣的板書:
推薦於 2017-11-25
查看全部11個回答
你還在吃鎖陽、鹿茸、枸杞嗎,男生來看看這個,後悔沒早知道!



湘當
廣告
20條評論
穿越戰王S冷漠22

❷ 落花生一文寫了什麼事如何分段

落花生

一、 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落花生 看了這個課題,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為它有營養,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叫它「長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課題上為什麼要加個「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圖介紹花生, 花生的特點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學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 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課前大家讀課文了沒有?既然讀了,現在不要打開書,看看誰對課文有記憶,這篇文章分幾部分來寫的?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不知道,打開書看看,誰看出來了,一開始寫的什麼?
2、 指名說 板書
種花生
過收獲節

3、課文就這兩大部分組成,你們說這篇課文長不長?
不長,但是這篇文章很精彩,知道是誰寫的嗎?
4、介紹作者背景 明確學習任務
(小中見大 平中見奇 重點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過講花生,說了一個什麼道理?
(2)領會「重點突出 主次分明」寫作方法
5、作者的筆名落華生就是從這篇文章變來的,你想他是不是為自己的文章有點感到驕傲?所以同學們要好好學,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點感悟, 學習課文
(一)
1、下面我們採用抓重點的方法學習課文。怎樣知道文章哪一部分是重點呢?第一,看看他寫的是「詳」,還是「略 」。
板書:看詳略
2、現在你們看課文已分為兩大部分,那哪部分是重點呢?
3、對。重點段我們重點學,不是重點段我們就簡單的學,或叫「略學」。下面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個重點詞,這一段就理解了。
4、學生默讀。
5、指名讀
6、說說你找到了哪個詞?談談你的理解 「居然」(什麼意思?用在什麼情況下?課文為什麼要用「居然」呢?)
7、你們再看,種花生的過程就寫了四個詞,哪四個?幾個月的事作者用四個詞就概括了,多乾脆,多簡單!所以這個作家了不起!這是第一段,因為它是略寫的,所以我們就採取了「略學」的方法,第二段「過收獲節」是重點內容,我們就重點學。
(二)
1、現在請你們自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既然是過節,它有幾個節目?也就是說他們是怎樣過這個節的?先干什麼?後干什麼?
2、學生默讀課文
3、好,現在我們來跟他們一塊過收獲節,收獲節的第一個節目,干什麼?板書;吃花生
4、一邊吃一邊干什麼?板書:談花生
5、現在再看,第一部分用了一個自然段,第二部分「收獲節」用了十四個自然段。這里「吃花生」用了幾個自然段?(兩個)而談花生用了十二個自然段,根據「看詳略」的方法,哪一個是重點?「談花生」是重點,那麼「吃花生」用哪種方法學?
6、誰來讀「吃花生」這兩段,一邊讀一邊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來。
7、指名說 好幾樣 吩咐 很難得(重視)
8、母親做了好幾樣食品讓大家吃,下面該干什麼了?(談花生)找個同學把下面的課文讀一遍,他一邊讀,大家一邊看看有幾個人在談話?(五個)四個人開口說話,這四個是各說各的呢?還是分成了幾個方面?誰和誰是一方面?幾方面在談話?仔細看一看。
9、指名說 板書:我們談
父親談
這兩方面內容誰是重點呢?用「看詳略」的方法還好使嗎?(穿插)老師告訴你們第二種方法—「看內容」。看父親說的話重要,還是我們說的話重要?誰的話重要,誰就是重點。
10、下面找幾個同學分角色讀這部分,只讀他們說話的內容,看看能不能把談話的氣氛讀出來。
11、談話完了,哥哥說了幾句話?讀出來,這句話重要不重要?姐姐這句話重要不重要?我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讀一遍,這句重要不重要?但這句是聽了父親的話後的一個「覺悟」,所以還得看父親的話。父親說的話重要不重要?那你們說「我們談」是重點?「父親談」是重點?
12、從什麼上面看出來的?這就叫看內容確定重點
「我們」談的那幾句話除去我的最後一句話是重點以外,其餘幾句用不用仔細去研究?那我們把腦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通過「看內容」我們找出來了,「父親談」是重點。找到這兒,我們就快接近中心了。你們看看父親一共說了幾次話?用序號標出來。
13、五次. 父親這五次談話都很重要嗎?用「看內容」 的方法比較一下,哪次談話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讀,並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點分析3、4 贊花生
學花生
(1)你們把「贊花生」。這段仔細默讀一下,一邊讀一邊考慮,父親是從哪幾點上稱贊花生的。再讀一遍,通過讀這段話,你們說花生這東西有沒有用?花生的果實,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眾,那麼花生有什麼好處?父親說的是有一點最重要,這一點是什麼?對,不像什麼一樣啊?父親是不是在批評蘋果和桃子這類植物啊?那為什麼要這么說?突出了花生的什麼特點?(不炫耀自己的好處)
(2)我們再看「學花生」,一起把第四次談話讀一遍。這次談話有六個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來,六個字講了兩個方面,誰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親在這又說了花生的特點,那麼父親是讓你給我們學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這個意思嗎?緊接著父親又是怎麼說的?那父親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麼?父親說「不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用的東西。」不要做這樣的人,他是不是叫我們學花生?
(3)好,一個第三次,一個第四次談話,你們看這兩次那一次更詳一些?推出第三種方法 「看目的」。在這里看兩個目的。第一,看父親談話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寫作目的。現在問你們,父親談話只是為了把花生稱贊一番呢?還是為了讓我們學習花生?我們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來這個是重點。父親談話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學習花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還是叫我們學花生。因此「學花生」是這兩段話的重點。父親這番苦心,「我們」理解了沒有?
(4)光說理解了不行,得從課文里找根據。看你們能找出幾點根據?(三點)這三點里,哪一點表現得最明確?印在心上是什麼樣子的?父親的談話是什麼內容?再讀一遍。 這句話深深地表明他理解了,學花生要學什麼?板書;做有用的人
(5)小結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做有用的人」正是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寫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我們介紹花生這種植物,而是給我們講了一個道理。是藉助花生說的,這叫「借物喻理」。

種花生
落花生 吃花生
過收獲節△ 我們談
談花生 △ 贊花生
父親談△
學花生△

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
(道理)

❸ 上公開課上什麼課好雪地里的小畫家還是小松鼠找花生

我覺得《小松鼠找花生》不錯 送你一個教案吧 教學要求1.認識「找、生」等12個生字,會寫「生、里、果」3個字。認識2個偏旁「夕」「母」。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續編故事。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激發學生觀察植物的興趣。教學重難點1.識字寫字,朗讀感悟。知道花生結果的特點。2.指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續編故事。教學准備1.花生實物、電腦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台。2.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樹上、地里植物開花結果的情形。教學時數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趣味揭題:(出示花生實物)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學習「生」字)花生是一種非常好吃的果子,不但我們愛吃,連小松鼠也愛吃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6課──《小松鼠找花生》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1.學生看多媒體動畫,教師范讀全文。2.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注意讀准字音。3.學習生字(1)(電腦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生活中你已經認識了屏幕上的哪些字?(指名說說) 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讓學生回憶識字方法)(2)小老師教讀生字後同桌互相正音。注意讀准「找、種、生」。(3)學習新偏旁「夕」和「母」(4)小組合作記字形,指名說「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的?」4.鞏固字詞(1)同桌互助,認讀課後練習中的詞語。(2)在「識字迷宮」里認讀生字(課件演示)(3)游戲:開火車找朋友三、寫字指導:「生、里、果」1.教師范寫生字,學生注意觀察,找准關鍵筆畫。2.學生互相交流,怎樣寫好這三個字?3.學生臨寫後互評,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感知漢字的整體美。第二課時一、復習鞏固:1.開火車讀詞卡。2.聽寫生字。二、整體感知,朗讀感悟:1.結合插圖自由地讀全文,標出自然段。2.思考: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第一幅圖的內容?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第二幅圖的內容?(1-2自然段寫了圖1的內容,3-5段寫了圖2的內容)3.學習1-2自然段(1)自讀1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些什麼?(2)看圖,你覺得花生的花怎麼樣?書上用了一個什麼詞來形容?(鮮艷) 理解「鮮艷」就是顏色明亮好看。(3)思維拓展:還有哪些東西很鮮艷?(五星紅旗、漂亮的衣服、五彩的貝殼等)(4)讀好句子:「一朵朵金黃色的小花,在陽光下格外鮮艷。」(5)小松鼠看見花生的花,它是怎樣問鼴鼠的呢?(分角色讀好鼴鼠和小松鼠的對話。)點撥:「這是什麼花呀?」要突出問話的語氣。「花生可好吃啦!」要突出感嘆的語氣,讀出兒童的童真童趣。4.學習3-5自然段(1)引讀3.4段:小松鼠聽了鼴鼠的話,它是怎麼做的呢?(學生讀:小松鼠每天都到地里去,看看結花生了沒有?)結果怎麼樣?(學生讀:「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沒看見一個花生。」)(2)朗讀指導:小松鼠沒看見花生,心裡覺得怎樣?(很奇怪,也很失望)誰能用這樣的語氣再讀讀這句話?(指名再讀:「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 也沒看見一個花生。」)(3)引導置疑:如果你是小松鼠,此時你有什麼問題?(電腦出示:「是誰把花生摘走了呢?」讀出疑問語氣。)點撥:這句話是小松鼠自己說給自己聽的,這叫「自言自語」。(4)小組合作討論這個問題。(利用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花生的果實是結在地里的。)(5)思維拓展:通過課前預習,你還知道我們吃的食物中,還有哪些是長在土裡的?(藕、土豆、山芋、蘿卜、地瓜、番薯)(對答得正確的學生獎以花生)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三、實踐活動:續編故事《花生找到了》1.討論:小松鼠後來找到花生沒有?它是怎樣找到的?(去問鼴鼠、自己上網查資料、請土地公公出來幫忙等等)2.小松鼠找到花生後會怎樣呢?(和鼴鼠一起吃、自己把花生藏起來留著冬天吃等等)3.點撥:講故事不但要講清楚事情的經過結果,還要講清楚小松鼠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4.自由准備後在小組內先講。5.指名上台講給大家聽。6.集體評價(普通話是否正確、語言是否流利、故事內容是否合理等)板書設計小松鼠找花生花(鮮艷)→花生(誰摘走了呢?)|(埋在地下)

❹ 微信裡面發布的有一個男的放幻燈片表白的那麼一個視頻,女主角的名字叫華生,就是叫女孩背對著牆。

1.課文簡說。

精讀課文《落花生》,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情況,通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的主旨,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觀。許地山始終沒有忘記父親對他的教誨和希望,他以「落華生」作為自己的筆名,時刻激勵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並用行動實現了這一心願,成為優秀的作家。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可以分成以下三段理解,第一段(第1自然段),先寫種花生、收花生;第二段(第2自然段),寫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並為過收獲節做了准備;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後),寫父親和我們邊吃花生邊議論花生,爸爸對於花生品格的贊揚,使我們對普普通通的花生產生了敬佩之心。如果學生把二、三兩段合並成一段理解也可以。文章在表達上頗具匠心:詳略分明,以物喻人,同時言辭朴實無華。盡管文章篇幅很短,也沒有什麼華麗的辭藻和深奧的說法,卻給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教材中配有插圖一幅,畫的是在一個天色不太好的夜晚,全家人聚在後院茅亭里過花生節的情景。桌上擺滿了花生做的各種食品,難得回來的父親正在和顏悅色地對孩子們說著什麼。從畫面上看,作者「我」還很小,只有七八歲,可父親關於花生的一番議論,卻深深印在了姐弟們的心裡。由此,再次印證了一個人從小受到嚴格的、積極的教育的重要。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由表及裡地了解花生的可貴之處,理解父親贊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從中體會做人的道理;分清文章的主次,體會詳略得當的寫法。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是父親對花生的第一次議論。「愛慕之心」,心中產生喜愛、羨慕的感情。這里父親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通過果實的色彩、樣子以及果實生長的位置的比較,說明花生沒有桃子、石榴、蘋果的外在的美麗,它卻具有內在的最可貴之處:朴實無華,默默無聞,不計較名利。其中「鮮紅嫩綠」、「高高地掛在枝頭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長在地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即使是成熟了,也無聲無息,不急於表露,這種品格的確很可貴。不過父親只提出對桃子、石榴、蘋果的客觀印象,只是從外表方面將兩者做了比較,並沒有對其作評價,教學中不要把桃子、石榴、蘋果推到另一個極端,作為反面例子來對待。在領會了課文的主旨之後,可以允許學生對事物作出自己的評價。

②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這句話,從表面看很簡單,但聯繫上文,學生會產生疑問:「要像花生」?那像「桃子、石榴、蘋果」豈不更好?學生容易把兩者對立起來。的確,桃子、石榴、蘋果並非只有讓人產生愛慕之心的外表,而實際沒有什麼用。以現代人的觀點看,既外表好看,又有用,當然更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外表美畢竟不能與內心美相提並論,更看重的當然應該是內心美,更看重能實實在在為人民做好事。一個外表不怎麼美的人,要做出成績,得到大家的認可,也許比外表賞心悅目的人更難,但如能默默無聞、毫無怨言地去努力,給別人帶來好處,應該說更了不起,也更讓人敬佩。教學這句話時,教師要注意把握分寸,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的引導。

③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這句話是作者在聽了父親對於花生品格的議論之後受到的感悟。作者當時雖然年紀還小,但從父親對花生的評議中,已經體會到了父親對他們提出的要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卻沒有實際用處的人(並非針對桃子、石榴、蘋果等);而有沒有實際用處,主要是指看對他人和社會有沒有好處及貢獻。

(2)對詞語的理解。

開辟:開拓發展。課文中指把原來荒著的地,開墾出來。

翻地:用工具把土翻鬆。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獲:農作物成熟時,收取果實。也用來比喻心得、戰果,課文中指前者。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

榨:翹舌音zhà,第四聲。用力壓出物體里的汁液。

愛慕:由於喜愛或敬重而願意接近。

分辨:辨別。

體面:(相貌、樣子或穿著)好看;有氣派。

1.掌握本課7個生字。能正確抄寫第10自然段,會用「居然」造句。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❺ 落花生為什麼不直接叫花生呢

因為花生是獨有的地上開花、地下結果的植物,所以人們稱它為「落花生」。才有這么一句俗話:「落花生,落花生,落花果就生。」

花生一般從播種到開花也就一個多月,但是花期卻長達兩個月,花生的花單生或簇生在葉子腋部。當花朵授粉以後, 4到5天左右子房基部就開始伸長形成子房柄,當子房柄伸長以後,予房頂端尖而硬,形狀如針。

所以通常把子房和予房柄兩部分叫做果針。果針有向地性,經過五六天的伸長,當子房鑽進土裡時叫做下針。果針入土到一定深度子房橫生在土中,在適宜的條件下逐漸發育膨大成莢果。

(5)落花生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落花生較耐旱,但需水量大,每生產1千克干物質,約需水 225千克。需水最多、影響最大的是花莢期,約占總需水量的50%左右,此期受旱,會影響花芽分化、開花、受精和果針的伸長。

地面乾燥也有礙果針入土。南部多雨地區則要注意排水,以免影響莢果的正常發育。

莢果成熟時間很不一致。可剝開莢果,根據內壁顏色由白轉褐變黑的程度來判斷。

一般以大部分莢果的內壁或內果皮顏色變褐至黑色時開始收獲。收獲過晚,休眠性弱的品種易在田間發芽;有的品種則易致果柄折斷,難以收獲干凈。

大面積生產用收獲機挖掘翻曬,而後用摘果機摘果清選、乾燥。莢果安全貯藏水分含量為10%。及時充分乾燥非常重要,否則會發熱、生霉。由於黃麴黴污染而產生的黃麴黴素有致癌作用。

❻ 珍珠鳥 珍珠鳥逐步信賴我是因為

由於作者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後到與人融為一體的經過。本文通過描寫「我」與珍珠鳥親近和交往的過程,展示了人與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告訴人們:人與動物之間、人與人之間應該在愛和尊重的基礎上,彼此信任,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珍珠鳥》結構分析


文章極為有序地展露了「我」和珍珠鳥一家三口從相識、熟悉、親近,到相依相伴的關系的形成過程。鳥兒由「怕人」到「信賴」人是文章的敘事線索。課文的敘述即是在線索的牽引下,圍繞珍珠鳥這一描寫對象的特點展開的。


第一部分(1—5段) :寫 「我」為珍珠鳥布置一個舒適又溫暖的巢。


第二部分(6—16段):寫珍珠雛鳥與「我」由疏遠到親近的感情交流過程。





(6)落花生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馮驥才原本是畫家,對中國畫頗有造詣,「文革」期間因歷受磨難,有感而發,轉而進行文學創作。


此文寫於1984年1月,最初發表在1984年2月14日的《人民日報》上。此後,《青年文摘》及諸多的散文選本、散文鑒賞集或散文欣賞辭典中,都收進了它。它擁有廣泛的讀者,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當時正值「改革開放」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後期,這篇以「信賴」為主題的短小散文能受到如此多的青睞,足以說明其內容和形式的獨具一格。

❼ 落花生這篇課文借花生的什麼特點

落花生

我們家的後園有半畝空地。母親說:「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麼愛吃花生,就開辟出來種花生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沒過幾個月,居然收獲了。

母親說:「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獲節,請你們的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新花生,好不好?」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咐附就在後園的茅亭里過這個節。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說:「你們愛吃花生嗎?」

我們爭著答應:「愛!」

「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說出來?」

姐姐說:「花生的味兒美。」

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我說:「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說:「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說是,母親也點點頭。

父親接下去說:「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說:「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父親說:「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落花生教學反思

《落花生》是一篇精讀課文著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獲節的經過,通過對花生的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表達了作者不為名利,只求有益於社會的人生理想。這是一篇敘事散文,在表達上頗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雖短,卻給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從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尋味的道理。

一、教學效果

本節課圍繞訓練重點和難點設計教學流程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