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壹』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課文《中華少年》課文分段
8 *《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體會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
2.為祖國擁有豐富的資源、燦爛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好的未來,為身為中華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
2.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教學准備:祖國發展變化的圖片或資料介紹
一、提出學習目標
(一)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祖國的一些情況嗎?
2.祖國正走向富強,作為他的兒女,你感到什麼?
3.那讓我們自豪地說:「(讀課題)中華少年」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准確認讀課文中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意思,把課文讀通讀順。
2.以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
3.採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後交流讀後的體會。
4.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進行個性創作。二、展示學習成果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並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詩指導
A 小組分工,甲乙丙丁四個角色。
B 四人合作朗讀詩文。
C 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藉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 討論每節詩分別講了什麼,表達著怎麼樣的一種感情。
E 帶著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 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不限)
2.生分組活動展示。
(二)學文悟情展示(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在班上一起讀詩文展示。(以小組形式)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如:翱翔:在空中迴旋地飛。
莽莽:形容遼闊,無邊無際。
縈繞:縈回。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強悍:勇猛無所顧忌。
噩夢:可怕的夢。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本文指更美好。
比翼聯翩:翅膀挨著翅膀(飛)
3.生交流每節詩分別講了什麼,表達著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介紹了我們祖國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嶄新的發展和我們中華少年的志向:要譜寫祖國更璀璨的詩篇。)
(詩文表達了作為一名中華的少年,無比自豪,卻又責任重大的感情。)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朗讀最喜歡的一節詩歌。
2、小組展示自己寫的感受(可用詩歌或幾句話),在聽別人感受後,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三、朗誦比賽,評比總結。
1.各組再分工,練習朗誦,准備比賽。
2.朗誦活動,各組上台朗讀,可以一個小組朗誦一個小節來評比。
3.評比總結
中華少年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願你們能為祖國譜寫璀璨的詩篇!
四、課外延伸
收集朗誦詩歌,課外開展詩歌朗誦會。可以結合本冊第六組安排教學內容
『貳』 求中華少年的板書設計

『叄』 求六年級上冊語文第8課《中華少年》的預習筆記
第八課《中華少年》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積累基礎知識積累基礎知識積累基礎知識積累】】】】能夠正確讀寫本課出生的生字。 【【【【方法與能力方法與能力方法與能力方法與能力】】】】通過分角色朗誦、表演朗誦,加深對這首詩的體會;了解現代詩歌的一般特點;體會本詩在寫作方法上的特點;指導學生朗讀詩歌一些方法。 【【【【情感與思想情感與思想情感與思想情感與思想】】】】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能讀出內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拓展與延伸拓展與延伸拓展與延伸拓展與延伸】】】】選擇一些適合的詩歌進行朗讀練習,或者寫一首小詩並有感情地朗讀。 【【【【重重重重、、、、難點突破難點突破難點突破難點突破】】】】理解詩中形象的象徵意義,在朗讀中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教學教學教學手段手段手段手段】】】】本課採用多媒體flash課件進行教學。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一一一、、、、由舊知導入新課由舊知導入新課由舊知導入新課由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冊我們學過《兒童詩兩首》這一課,已經對現代詩歌的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為了檢驗一下同學們的學習效果,誰能說一說現代詩歌具有哪些特點呢? 教學提示:估計學生們是根本無法回答這個問題的。之所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其目的主要是向學生普及一些現代詩歌的基本特點,這樣有利於新課的學習。 教學參考: 現代詩歌的一般特點: 語言上:非常精煉、句式比較短小、富有形象性。詩人的情感與思想的表達完全融入於富有形象性的語言之中。 結構上:一般句式比較整齊,但要求並不嚴格,可以長、短句混用。詩的結構與一般文章的結構比較類似。如按「總——分——總」的順序安排結構等。 內容上:具有高度的形象性,詩人的寫作目的完全融入了詩句所描寫的具體形象之中。所以,要理解詩歌的意思,必須要弄懂詩句中具體形象所代表的深刻含義。 情感表達上:有的是直接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有的則是通過詩人在詩中所描寫的具體形象來表達。 音律上:朗朗上口,有一定的韻腳,但有的詩歌的韻腳也是可以改變的。
『肆』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含三維目標
我說著中國話;我寫著方塊字;我學著中國史;我食著中國菜;我聽著東方紅……我撫摸著中國的氣息,在這東方的熱土中快樂著。我是中國人,我有中國夢。我愛中國的文化,在五千多年來,我們的文化就沒有中斷過,一代接一代,傳承下來。我們的字里行間,都透露著一腔詩情;一股正氣。祖先們的光輝我們是忘不了的,不說那古代的偉大發明,就說說詩文:李白、白居易、杜甫,他們傳遞於我們的,是那一行行文字中的激情與豪邁,又不失風度,都是絕世佳品。唯有這一點,就足以能讓我的中國夢自豪了。一場自豪的中國夢當然少不了歷史上湧出的那些人物。就說二十世紀,有多少革命者與解放者為中國崛起而奮斗?數也數不清。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都是偉大的領袖,他們也是懷著那個中國夢,將中華崛起。我在想,這個中國夢到底是什麼?是整天痴心幻想?張口閉口要奉獻卻不拿出實際行動?還是從現在出發,好好想想少年之重任。我們現在,都有著躊躇滿志的中國夢,我們的目標都很統一——國富民強。我們想要達成這個目標,最主要的還是好好學習,努力報國,我們的中國如今越來越強大,已在世界之林中佔有一席之位,這意味著我們還要繼續努力,將來成為祖國的建設者,在這方面,誰都比不了我們。中國要在我們的鬥志中更強、更強,更強!所謂的「少年強則國強」就體現在這里。「資本主義國家,好」。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差,中國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太多,可這都需要我們用我們呀,我們用這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確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這正是中華少年為之努力的原因。我們學習,我們讀書是為了將來有知識,有力量,從而報效祖國、我們的國家需要人才,需要力量,而我們就是下一代,我們就是祖國未來的星星之火,我們要點燃東方民族的志向,為著我們的中國而一搏,正是我們的任務。高地之間是要填平的,別的國家更勝一籌,中國人就要用力量追上對手,在超越對手,在未來的時代中,我們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超不過不要緊,但一定要讓中國人活的有臉面,更要有一身正氣。時代的滄海桑田讓人疲倦,但是我們中華民族要用自己的中國夢,讓全世界人都知道這中國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