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小學作文教學設計

小學作文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1-11-21 11:26:41

『壹』 小學作文教學設計 如何教小學生寫作

小學生入門寫作主要有兩大困難:一是「寫什麼」?(選取寫作材料),二是「怎麼寫」?(寫作方法與技巧)。作為入門應先解決第一個問題,然後才能講究寫作技巧,因為前者是基礎,好比河水之源,如果沒有源頭,哪來涓涓細流乃至滔滔長河?三年級是小學生作文的「入門」階段。由於剛剛開始學習寫作文,往往出現這種情況:學生的組詞、造句還講得過去,但作文中的取材僅限於轉抄和編造。這樣發展下去是不妥的。其一,學不會觀察生活、表現生活;其二,一旦養成習慣,會使思維懶惰,思路狹窄,材源枯竭,影響其思維品質、智力、心理等方面的健康發展。那麼,如何引導學生寫作入門解決材源問題呢?我們提出如下幾點看法: 一、要引導學生寫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初寫作文的學生往往缺少「抓」和「寫」的意識,需要老師或家長的點撥、揭示加指導。如我校去年元旦前夕要召開文藝晚會,布置同學們自帶小紅花,可老師沒教過花的做法,有一位家長教會了他的女兒做紅花,當這位小學生帶著紅花上學時,同學們求她幫助,她幫同學們做紅花。事後,有的同學表示送她小「禮物」。雖然她喜歡小「禮物」,但是沒要。老師知道這件事後,就指導她把這件事寫成作文《我幫同學做紅花》。由於寫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她寫成的作文,內容充實,還挺有思想的。 二、給孩子創造積累寫作材料的條件。平時,學生只能天天重復著「家中——路上——學校——路上——家中」的過程,生活的范圍有限,所以學校和家長應利用周末和節假日,領孩子去公園、野外等見世面,領略和感受積極的、豐富多採的社會和自然生活。但要有益於教育孩子,其中一項便是為寫作文積累材料。例如,在今年暑假中,某家長帶他的女兒去野外捉蟈蟈,臨行前布置了寫作要求,讓她注意觀察和記憶。回來後,她寫了作文《捉蟈蟈》,較生動地寫下了捉蟈蟈的過程和動作,很有情趣。 三、給學生講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受生活的地點、環境等條件所限,有許多素材是學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的,卻是可寫的。這類材料需老師及家長的講述,指導課外閱讀等進行積累。有一位學生家長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來時,給他的孩子帶回來許多「禮物」,如:各種貝殼、小(海)石頭、小紀念品等。女兒最喜歡那串珍珠項鏈,她認為很貴。其實僅幾元錢,使她很驚奇。這位家長抓住時機,向她講了珍珠的人工養殖以及我國海上育珠事業的過去和現在,鼓勵她以此為材寫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禮物》,既訓練了寫作,又進行了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 四、要讓學生學會剪輯原有的寫作材料。固然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學生入門寫作的主要材料,但不要因此束縛他們的自我發揮和想像,而是要讓學生們學會將已有的材料進行合理的剪輯、必要的取捨。有一位學生游過秀水公園後,在寫《我愛秀水公園的美麗風光》草稿中提到「在草叢中撿到一隻死去的蜻蜓」,這是真實的,但對文中的「美麗風光」起了削弱作用。老師對此進行了指導,經過修改,學生的作文是:「我走上拱橋向東望去,湖面上是一片荷花和荷葉,交映相輝。葉面上的水珠兒在陽光照射下,如珍珠般閃閃發光。忽然一隻紅蜻蜓飛來,落在一支卷著的荷葉上,我想起了古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一小小的剪輯,使作文增加了藝術性。總之,老師及家長應相互配合,共同創造條件,指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觀察生活,獲取並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入門寫作時,感到「材」有源頭滾滾來。 小學生初學寫作的三個放開 小學生初學寫作,就像剛學步的孩子,走得搖搖晃晃,顫顫巍巍,甚至摔跤,但父母總是大膽放手,不斷鼓勵,終於孩子會走了,並且走得穩穩當當。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像父母呵護剛學走路的孩子一樣,學生就都會作文,也都願意寫作文了。但事實上,我們的老師在學生作文剛起步時就設置了很多的障礙,提出很多的要求,結果學生越寫越不會寫,越寫越不願意寫。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對「好作文」定了很多條條框框的約束,恰恰忽視了學生的性情、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智力水平。結果,由於人為地拔高,不斷地限制,作文越教越死,學生越學越怕。 實際上,小學階段,應大膽地「放」,讓學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隨意發揮,不拘一格。

『貳』 小學作文輔導教案

[小學作文輔導教案]小學作文輔導教案三、擬 題
擬定文章題目,是寫作文之前首先要確定好的事,就像我們在開始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拿定主意」一樣,小學作文輔導教案。文章題目能反映出寫作的出發點和動機。通過文章題目,讀者可以基本認清文章要表達的主題和主要內容。文章的擬題,要高度精練地概括出文章的核心內容,既要准確,又要力求生動,這樣才能引人注意,激起讀者的興趣。
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文章擬題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寫作時,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1.主題型
就是根據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進行擬題。它不僅要概括文章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而且要幫助讀者抓住文章的綱,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精彩習作
「雷鋒」來到運動場
學校十三屆田徑運動會結束了。在總結會上,老師和同學們紛紛贊揚一位不知名的「雷鋒」。
事情是這樣的:在運動會期間,我班的一個同學嘔吐了,吐出來的凈是一些難聞的臟東西。不知是誰,一聲不響地把這些臟東西掃干凈了。
我是班上負責登記好人好事的,老師要我把這件事情調查清楚。我找了很多同學,他們都說:「不知道。」唉!這都怪我不負責任,當時只顧自己看比賽去了,沒留心觀察周圍發生的事情。現在,該怎麼辦呢?我只得繼續去打聽。我召集了一些小夥伴,讓他們給我提供一點線索。有個同學說:「可能是小芹同學做的,她在運動會期間,多次把自己的鞋借給別人穿,有助人為樂的好精神,肯定是她。」
我一聽,可樂了!心想:一定是她!便立即高興地跑去問她。她愣住了,說:「我可沒做這件事。」我失望了。
又有一個同學給我出了一個主意,他說:「說不定是周正華同學乾的,她經常幫助同學拿衣服,收拾東西。」我一想,對呀!好像是她,一定是她!我高興得蹦了起來,趕忙跑去問她。可她搖搖頭說;「這件事不是我做的。」
「你別謙虛了,我可找得好苦哇!」
可她連連擺手,十分誠懇地說:「真不是我做的。」
望著她那認真的樣子,我又失望了。沒辦法,我只得問老師了。老師說:「運動場上處處有『雷鋒』。這件事一定是『雷鋒』做的。」「雷鋒」真的來到了我們的運動場嗎?我仔細地、久久地思索著老師的話。忽然,我心裡一亮,腦子開了竅。對了!自從學校開展「學雷鋒,創三好」活動以來。涌現了好多不知名的「活雷鋒」。我也不再去東奔西走空費神了。我知道,再找也是白搭的,倒不如用這些時間,去向這些「雷鋒」學習,也去當個「雷鋒」吧!
精彩點擊
①主題明確,材料集中,語言描寫有特色。
②作者通過自己去調查好人好事的過程,反映出運動場上處處有「雷鋒」 的精神面貌。
③以「雷鋒」來到運動場為題,准確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事件型
如果文章以敘事為主,那麼,可以把記敘的主要事件擬定為題目這樣的好處是能夠成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精彩習作
選廚師
最近,我家發生了一場競選廚師的「爭斗」。
我家廚師的「寶座」一直是婆婆的。提起婆婆來,她的烹飪技術在附近還小有名氣呢。但近年來連續發生的幾件事,動搖了婆婆在廚房,的「統治」 地位。
有一次,媽媽買了一袋「活力28」洗衣粉,叫弟弟放在廚房裡,哪知粗心的弟弟把洗衣粉和一袋大米粉放在一起了。開飯時間到了,婆婆高興地叫我們:「快來吃我做的粉蒸鮮魚!」饞嘴的弟弟飛跑過來,拿起筷子就是一口,卻又立刻吐了出來,只見他又是皺眉又是聳肩,嚷道:「哎呀呀!怎麼又苦又澀?婆婆急了,忙說:「怎麼會呢?怎麼會呢?」她邊說邊嘗了一口,也感到尷尬。「哎呀,婆婆把洗衣粉當成大米粉了。」弟弟在廚房裡大聲說。媽媽說道:「這也難怪,婆婆不識字呀。」
一天,爸爸把嶄新的高壓鍋拿進廚房,讓婆婆試著燒燒。婆婆聽說高壓鍋又省事,煮的飯又松軟,就欣然同意了。哪知煮飯時,由於蓋子沒擰緊,火燒得正旺時,蒸汽從鍋蓋四周沖出。弟弟在門口目睹了這一場面,轉身跑到客廳報道特大新聞:「嘿,真棒,我家也能發射飛船了。只可惜沒飛出大氣層就失事墜毀了!」這事發生以後,婆婆再也不願用高壓鍋燒飯了。連爸爸還想添個什麼電冰箱、電烤箱的,也只得作罷,怕再鬧出什麼更大的「亂子」來。
在一次午餐時,媽媽說:「婆婆老了,應該放下鍋鏟退休了。我懂得一些烹調技術,廚師由我兼任好了!」正當媽媽揚揚得意時,爸爸冷不防說:「我看廚師應由我來兼。婆婆老了,你廠里又忙,怎麼分得開身呢?再說,我懂得一點電器技術,廚房電氣化,我可以從我們家搞個試驗嘛!」「你呀,別爭積極,家庭廚師理所當然是由我當的。再說,你要上職大,工作、學習也夠你忙的!」 於是,一場激烈的爭論開始了,相持不下。淘氣的弟弟眨了眨眼睛,高聲說道;「不要爭,不要爭,舉手錶決。」看來別無良策,我也贊成弟弟的主意。於是弟弟神氣地站在椅子上,儼然是一個公正的會議主席,嚷道:「贊成媽媽當廚師的舉手。」話音未落,他便先舉起了手。我故意大聲說:「兩票!媽媽落選了,爸爸當選!」他急著問:「為什麼?」我笑著說:「五人選舉,贊成媽媽的只兩票呀!」弟弟氣惱地說:「不算!不算!」媽媽疼愛地摟過弟弟說:「我們沒輸,他們也只有兩票,因為婆婆只贊成自己當廚師。」選舉的結果是婆婆被革了職。
現在,我家的廚師由爸爸媽媽共同擔當,一個主管烹調,一個主管設備的電氣化。婆婆也沒閑著,她成了我們宿舍大樓的義務清潔員。
精彩點擊
①習作描述了一場在家庭中發生的競選廚師的「爭斗」事件。面對廚房設備的電氣化,不識字的婆婆被「革職」,爸爸媽媽共同當選為家庭廚師。
②「選廚師」這一題目,概括了事件的主要內容,也反映了大眾生活水平、生活檔次的新變化。
③記敘要素齊全,情節生動,描寫具體。
3.時間型
按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范圍來擬題,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大家都知道,記敘文有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缺一不可。以文章題目點明事情發生或結局的時間,自然、簡單、明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確定時間型的題目,不是要生硬地交代時間,把題目擬成「早晨」、「中午」、「晚上」,而是要盡量體現感情-色彩。
精彩習作
走夜路
說到走夜路,大家恐怕會聞之變色。可前不久,我親自走了一趟夜路,並且從此增加了走夜路的勇氣。我不再害怕了。
記得那是前幾個月的一個晚上,媽媽忽然舊病復發,而且相當嚴重。當時只有我和年幼的妹妹在家。怎麼辦呢?我最後決定親自去醫院請大夫,妹妹在家照料媽媽。於是我拿上電筒急忙出了門。
這時候已是夜裡11點多鍾了。夜靜得出奇,到處黑漆漆的,陣陣夜風把樹梢吹得「呼呼」直響。黑神的魔爪把遠處的山頭變成了斗大的眼睛,死死地盯著我,像要把我吞吃了一樣。路旁參差的樹影也像人似的張牙舞爪。我害怕極了,後悔不該一個人出門,可是有什麼辦法呢!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走。
剛走出家門不遠,只聽見路邊的茅草叢里「唧」的一聲。哇!什麼東西?我的心緊緊地收縮了一下,嚇得我全身發抖,大氣都不敢出。好大一陣子,我才戰戰兢兢地走過去,用電筒一照,嗨!不過是只老鼠而已!我慢慢地鬆了口氣。
為了給自己壯膽,我邊走邊唱起歌兒來。其實心裡害怕得很,歌也唱得跑了調。
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平時望而生畏的「鬼打坪」。聽大人們說,這「鬼打坪」到處是荒墳冷墓,常常鬧鬼。夜裡可以看見點點「鬼火」飄忽,聽到幾聲凄慘慘的「鬼」叫。想到這些,我忽然記起故事書里所描繪的鬼來:高大的身影,長長的頭發,白森森的獠牙,青面綠眼……我不敢再往下想,一顆咚咚直跳的心緊張得快要蹦出來了。突然,墳地里傳來「呱呱…」的叫聲,我聽了頓時毛骨悚然,渾身像篩糠似地抖起來。
三十六計,溜為上策。我立刻撒開兩腿沒命地往前跑。還沒跑幾步,一不留神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撲通」一聲我重重地摔了一跤。我感覺到手掌下軟綿綿的,一團東西在蠕動。一股涼意從腳底直竄腦門。是什麼?松開手一看,原來是只可惡的山耗子。這時只聽「撲騰」一聲,一隻鳥從剛才怪叫的地方飛了出來。唉!這傢伙……真讓人哭笑不得。
哎呀!媽媽還病著呢!我急忙爬起來繼續趕路,邊走邊想剛才發生的令人驚悸不已的事,看來只是自己嚇自己罷了,世上哪有什麼鬼怪。
我這么想著,膽兒就大了。於是我哼著歌兒,飛快地向醫院跑去。
精彩點擊
①習作以「走夜路」為題,點明了事情發生的時間,概括了文章內容。
②文中,小作者寫了其他同學不常寫的許多具體事物:呼呼叫的夜風,遠處的山頭,張牙舞爪的樹影,唧唧叫的田鼠……表達了自已走夜路的緊張心理,真實而具體。
③小作者通過走夜路增加了勇氣,為媽媽做了一件有益的事,並懂得了世間沒有鬼的道理。
4.地點型
同時間型擬題的道理一樣,在許多時候,我們還可以按事件發生的地點來擬題,直接地明確事情發生的處所和范圍。
精彩習作
雨中情
那是一個陰沉沉的傍晚,天下著瓢潑大雨。我與俞婕站在學校門口的過廊里,雙手不時接著從天而降的雨滴戲耍著,眼睛又不時地望著過往的行人,盼望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快些出現在眼前。
「爸爸!」一陣響亮的叫喊聲,俞婕甩了甩手中的水滴向迎面走來的父親叫道,作文指導《小學作文輔導教案》。望著俞婕爸爸和女兒親熱的樣兒,我覺得自己好沒意思,低頭不語。
「俞婕,她是你的同學?」俞婕爸爸問。
「是埃」俞婕答道,「她就是我的好朋友李晶呀!」一邊說還一邊把我拉到她身邊。
我輕輕叫了聲:「叔叔。」
叔叔望瞭望外面「嘩嘩」 的大雨,又看了看我那無精打採的樣子,關心地問道:「怎麼,你家沒人來接你?」我支支吾吾,他微微朝我一笑:「給你!」叔叔遞給我一把桑
「這,這不成!」我忙推辭,「這樣你們太不方便了。」
「什麼不成?都是好朋友嘛!你再『不聽話』,俞婕爸爸可不高興了。」說完,隨手把傘往我手上一擱,轉身拉起俞婕,合撐一把傘走下階梯,我也趕緊快走幾步。
我們一同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叔叔詢問著我們的學習情況。來到拐彎處,一家飲食店出現在我們眼前,我一下子感覺到肚子已唱起了「空城計」。
「李晶,餓嗎?」嗬!我真佩服叔叔的記憶力,一會兒工夫就把我的名字記住了。
「我……不……餓。」我謝絕道,徑直撐著傘低頭往前走。
忽然,一隻拿著一塊香噴噴、熱乎乎的燒餅的手在我面前停住了:「給,李晶。」俞婕甜甜地說道,「爸爸買的。」我此時真是激動極了。
我接過燒餅,與他們父女告別,獨自沿著馬路往家走。雨還在下著,冷冷的。手中的燒餅熱乎乎的,一直熱到我的心窩里。
精彩點擊
①習作標題明確了事情發生的環境,簡潔明了。
②通過對話塑造人物形象、展開情節。
③注意人物的心理描寫。
5.物件型
敘事狀物的文章,往往以物件的名稱擬題比較合適,簡潔而明朗。說明文大多需要這類擬題,這樣顯得目的明確,直截了當。
精彩習作
我的小台燈
前年,我過生日那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架小台燈,我一直把它放在我的桌上,它已經成為我的好朋友了。
小台燈燈架上裝著一隻白熾燈泡,燈罩內里是銀白色的。外殼是粉紅色的,特別引人注目。燈座像個小山丘,中間一根很靈活的活動桿,支撐著似一輪圓月的燈罩,形狀如同高速公路兩旁的路燈。燈座上面,安有一個可以旋轉的開關。我在燈光下看書、做作業時,燈光可以調亮一點;燈光刺眼時 也可以調暗一些。
台燈底座上的主邊,站著一個造型別致的「小男孩」。他黃色的頭發下面,有一對小得只有芝麻大小的眼睛。兩只敏銳的耳朵,隨時都在專心地傾聽著周圍的聲音。小男孩張著嘴,像在對我不停地說話。他胸前戴著一束綠色的胸花,身上披著一件黑色的衣衫,活像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在時時教誨著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快快成才。
每當我放學回家,扭開電視機開關看電視時,小台燈就會忽地變嚴肅了,好像在說:「別忘了做作業哦!」我只好悄悄地關上電視機,進屋做作業了。每當爸爸、媽媽還沒下班,我感到孤獨時,小台燈又好像在說:「還有我在這里呢!」我又高興起來。每當我做作業遇到困難時,小台燈上面的「小男孩」又會瞪著小眼睛在鼓勵我:「別灰心,加把勁!」使我攻克了一個個難關。
小台燈伴隨著我漸漸長大,激勵著我在學習上不斷奮發。
我愛我的小台燈!
精彩點擊
①小作者的寫作目的很簡單,就是要把自已的小台燈介紹給大家,擬題比較合適。
②習作抓住台燈外形等方面的特徵,比較完整地寫出了台燈的特點。
③通過介紹台燈日常發揮的作用,表達出了自己對小台燈的喜愛之情。
6.人物型
以記人為主的作文,可以用人物的名稱或特定稱謂來擬題。這樣的擬題,雖然不直接涉及中心內容,但人們一看到這樣的題目,馬上就能感受到文章所要描述的主要人物或主要對象。
精彩習作
可憐的王奶奶
她走了,默默地走了,帶著無限的悲憤,帶著累累的傷痕,走得那樣無聲無息,走得那麼凄涼……
我認識王奶奶,完全是出於偶然,而我的心裡,卻因此多了幾分內疚。那一回,我和幾個邪把戲」在路上玩,忽然看到一個老太婆正費力地弓著腰,在骯臟的垃圾桶里找著什麼,垃圾桶里好臟好臭,她競全然不知。「哈哈哈!」我們幾個忍不住笑了起來,一邊笑一邊向那個老太婆扔石頭,還大聲喊道:「老太婆,刨渣籮,刨出一團大糞蛋。」石頭雨點般地砸在老婆婆身上。那老婆婆只是顫抖抖地直起腰,轉過身來默默地看著我們,眼眶裡竟盈滿了淚水。我忽然驚呆了:那是一個何等可憐的老太婆啊!她,七十來歲,頭發亂蓬蓬的似雞窩。滿臉的溝壑縱橫交錯,似乎早已沒有了肉,只剩下一張沒有血色的、黃中帶黑斑的皮,緊貼在凸起的顴骨上,眼睛被眼皮裹著,只透出一線微光,發直、發-愣,眼角還殘留著淚水粘下的塵埃。那背上的背簍,與她枯瘦的身材是那麼的不相稱,以至兩腿在寒風中直打哆嗦……這一刻,我忽然害怕了,後退著,後退著,轉身跑了……
我回家便向媽媽問起老奶奶的事,媽媽說她姓王,叫什麼可不知道。後來爺爺才告訴我,那王奶奶的一生異常不幸。小時候因家鄉遭水災,她被賣到這里來當童養媳,小小年紀就飽嘗了人間辛酸。好不容易盼到解放,誰知丈夫又得了急病,沒錢醫治,早早過世了,她又當爹又當娘,含辛茹苦,把四個兒女拉扯大。為了掙錢,她什麼活都干,寒冬臘月在河裡洗衣服,炎炎夏季在暴日下砸石子……這是多麼崇高的母親啊!然而兒女們長大了,卻一腳將她踢開了,原因僅僅是怕她白吃飯。
這時,我忽然為昔日的行為後悔了,我的行為,不是在王奶奶破碎的心上又重重地劃上了刀嗎?
王奶奶完全靠自己的勞動維持生計、支撐生命。她每天天不亮就爬起來,到城裡的每個垃圾桶里去「尋寶」。用同樣臟的手在臭氣熏天的垃圾堆里刨來刨去,撿出幾個值點錢的東西——幾張廢紙、幾個破罐、幾塊鐵皮……一切能換錢的東西,都是她尋找的對象。中午回家,草草地扒兩口冷飯,下牛便將這些廢品拿到收購站去賣,以此換來一點點錢,然後再買一個饅頭、一碗稀飯……她就是這樣聊度殘生,彷彿她的存在與世人無關。聽爺爺說,那次爺爺送她一塊月餅,她是那樣珍惜,放在手裡端詳了好久,才放進嘴裡慢慢地嚼起來,一點一點地咽下去。
不知怎的,她流淚了……
她一生大概只高興過一回,那次是她的小女兒要來看她了。她好興奮,把臉洗了又洗,把手擦了又擦,把碗抹了又抹,生平第一次買回了肉,坐在門口喜滋滋地望著,望著……那是小女兒上學時常走的路哇!
今天,她又要從這條路回來了……等啊等啊,然而等來的小女兒卻只在門口呆了兩分鍾便走了。王奶奶流淚了。
這幾天聽大人們都在竊竊私語:「王媽死了,唉,那兒女也真缺德。」
我的頭便「轟」地炸了,一個勁兒地跑向那曾是王奶奶艱苦度日的破爛小屋。王奶奶仍舊是那樣毫無表情地躺著,只有往常那眯縫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彷彿要看什麼,要說什麼。我獃獃地站著,任憑淚水湧出,心底憤然喊出王奶奶的吼聲:「人們啊,都來譴責那不孝的兒女吧;法律啊,懲罰那不講美德、不尊敬長輩、不孝父母的披著人皮的野獸吧!」
精彩點擊
①「可憐的王奶奶」,這個題目既指出了文章的中心人物,又暗示了描述對象的不幸,可謂一箭雙雕。
②倒敘、插敘方法運用得當,「我」的情感變化真實、自然。
③強烈譴責不孝兒女,愛憎分明,主題具有現實性。
7.問題型
有時,根據寫作的內容,以提出問題的形式進行擬題,不僅有針對性,而且引人注目。這不失為一種好的擬題方法。
精彩習作
班長應得多少
宋雪梅擔任我們班的班長已經一年了。她是班主任陳老師的得力助手,平時班上的黑板報由她主辦,特棒。她把我們班的活動、學習等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她的學習成績也是名列前茅。評比會上,同學們都給她打了滿分,只有我很為難。那麼,就讓我講兩件有關她的事,看她到底應得多少分。
有一天下了課,陳老師拿著一張報紙,臉上洋溢著笑容,走進教室,向我們揚揚手說:「好消息!宋雪梅同學參加《小學生報》舉辦的片段描寫競賽獲了獎,這是她的榮譽證書和稿費!」說完,就讓宋雪梅上講台拿證書和稿費。宋雪梅的臉色異常激動,她愛不釋手地摸著證書,一整天都樂呵呵的。此後每當同學誇獎她時,她總是謙虛地說:「這還得感謝陳老師,沒有她,哪兒有我今天的成績呢!」
看到這兒,你一定會說:「打一百分吧!」別忙,再聽聽這件事。
一個星期一的上午,我突然看見龔弘跟宋雪梅爭吵起來,那架勢不像在討論學習。我好奇地走過去,通過她倆的爭吵和旁人的解釋,我才弄明白事情的經過:早上宋雪梅和龔弘一起去買燒餅,宋雪梅拿了一個。那時人多,賣燒餅的只收了龔弘的錢。龔弘跟宋雪梅向學校走去,宋雪梅邊走邊悄悄地跟龔弘說:「喂,我拿了個燒餅沒給錢,替我保密!」龔弘不但不保密,還當著同學的面叫宋雪梅還錢,於是就吵起來了。
朋友,你說說宋雪梅到底應得多少分?
精彩點擊
①習作以疑問句擬題,既切合文章的內容,又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②敘事詳略得當,注意運用多方面描寫刻畫人物。
③題目、開頭、結尾相呼應,使文章結構極為緊湊。
8.修辭型
擬題時,恰當地運用比喻、雙關、誇張等修辭方式,常常會起到非同一般的作用。因為這樣能間接地暗示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又能使文題醒目形象。
精彩習作
琢玉
7時20分 沙坑邊
橫竿升到了1.1米,劉寒玉跑到竿前用力一跳,右腿過竿了,可左腿一彎又把竿碰掉了,唉!張老師剛才給他說過好幾次了,可他就是做不好,我心裡真著急。張老師還是笑眯眯地說:「來,你看好,我是怎樣跳的。」說完,他緊閉著嘴,跑到了竿前,腳用力一蹬,右腿高高一跨,一側身,左腿自然地畫了一個弧形,穩穩地過竿了。他站在沙坑裡,氣喘吁吁,望瞭望劉寒玉,似乎在說:明白了嗎?劉寒玉會意地點了點頭,我望著張老師那明顯起伏的胸膛,心頭一緊:老師呀,別忘了,您是一個心臟病患者呀!
11時 講台邊
張老師檢查我們課文朗讀,有三個同學出現了讀音不準、結結巴巴的現象,不用問,昨天沒認真預習。張老師臉沉了下來,手使勁摁在講台上,大聲說:「你們怎麼預習的?這么大了,老靠家長和老師督促嗎?」班上頓時鴉雀無聲。過了一會兒,張老師苦笑了一下,自言自語道:「我說不發火了,又忍不住了……」接著,他壓低嗓門,語重心長地說:「預習就是培養你們獨立閱讀能力,將來能脫離老師這個拐棍,自己學習。連書都不認真讀,怎麼能准確分析一篇文章呢?你們都大了,自己考慮吧……」課繼續進行著,可我卻思緒萬千,張老師是急是憂呢?
11時45分 校門口
這一周,是我們班值日。今天,風可真大,吹得人睜不開眼。張老師和我們一起查路隊,二(3)班的路隊走得不齊,張老師上前把路隊攔住,重新給他們整好隊,教育他們要走好,然後送他們走出校門。12點了,張老師對我們幾個說:「你們去食堂打飯吧,要不,飯涼了怎麼吃啊!剩下的幾個班由我來查吧!」我心頭一熱,看了看張老師被風吹亂的頭發,發現已經有幾根銀絲了。
17時 教室里
放學後,張老師坐在椅子上,參加我們班《小牛犢》報的第三次組稿會。主編黃昱安排了這期小報的內容,小記者們在交換采訪情況,編寫的同學在研究如何安排版面。張老師聽著,看著,他笑了,笑得是那麼甜。散會時,黃昱徵求老師的意見,張老師笑笑說:「我同意你們的安排,看來你們的創造精神還真不錯!」 隨後,他彷彿想起了什麼,神秘地一笑,說:「今晚有福爾摩斯探案的故事,可別忘了看呀!」 同學們笑著散去。
20時 老師家
我帶著作文去請教張老師。一進屋,聞到一股濃郁的中葯味,那一定是為剛出院的師母熬的。一張小圓桌,被大姐姐和小妹妹占著,她們正在做作業。沙發扶手上,放著一疊作業本。張老師見我來了,忙讓我坐在沙發上,為我倒了杯橘子汁。我有點後悔,干嗎來湊熱鬧呢?張老師看了作文,跟我談了許久,臨走時我勸老師早點休息,他笑了笑說:「習慣了,沒什麼。」
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這就是我的老師一天的工作,他就是這樣度過了20幾個春秋!我突然想起在老師那間小屋牆上,掛著一幅中堂,上面寫著兩個剛勁有力的大字:「琢玉」。我似乎明白了,我的老師是在用心血雕琢著一塊塊美玉,他是雕塑人類靈魂的藝術家啊!
精彩點擊
①習作以「琢玉」為題,比喻張老師為培養下一代嘔心瀝血,不辭辛勞,精心雕琢一塊塊美玉,構思精妙。
②圍繞中心選材。按時間順序,小作者先後寫了張老師在沙坑邊指導同學跳高、在講台邊檢查同學朗讀、在校門口查路隊、在教室里參加班報的組稿會等幾件事。通過一天的活動,真實地再現了一個帶病堅持工作的老園丁的形象。
③結尾與文題照應,揭示了文章中心。〔小學作文輔導教案〕【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叄』 小學生作文教案

吃完早點,我開了院門一看,只見人們穿著美麗的新衣服,三個一群五個一夥的,走向熱鬧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
這段話的結尾處,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義的毛病。如果寫好吃早點的情形,體現人民生活水平在*******的領導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將它和「走向光明的共產主義明天」聯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頭就對得不合適了。
總之,我們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對聽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認識它的意義,鑒別它的價值,並把它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寫,就能從小事中寫出深意來。
不少同學的作文,不是寫拾到皮夾子交公,就是寫為抱小孩的婦女讓座;不是寫幫助同學補課,就是寫送迷路的小孩回家……總之,盡是寫一些人家寫「爛」的材料。於是語文老師常常在他們的作文後面寫上類似的評語:選材陳舊,希望今後選擇新穎、獨特的材料。
8 如何選擇新穎、獨特的材料
一、從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學看到作文題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聽途說,或者是從概念出發去記敘、描寫。記好人好事,總是寫「拾皮夾」、「讓座」、「為人補課」,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經歷過,是否有感觸。這樣的內容,怎麼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居住的環境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經歷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與眾不同的經歷作為選材的內容,那麼,你所選擇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獨有的,新鮮生動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聽一些同學說,我們是學生,生活貧乏,看不出有什麼新鮮、獨特的事情值得記敘。同學們生活面不廣是事實,要擴大作文選材的范圍,就要求我們盡可能地廣泛接觸生活。那麼是不是我們同學生活圈子小,就沒有新鮮、獨特的材料可以寫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會有獨特的材料讓你挑選。住在城裡的人,恐怕都見過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學熟視無睹,竟然讓這樣的材料從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三、選擇新角度,讓常見的材料放出異彩。
一般來說,同學們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場。接觸的人少,家人、老師、同學。同學們在作文時,所敘述的事往往是常見的。常見的材料中就沒有新鮮的東西嗎?不是的。只要我們開動腦筋,對常見的材料改變一下敘述的角度,也會讓它放出異彩。
四、打開思路,擴大視野。
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思路比較狹窄,他們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擴大。如果我們同學把觀察的目光投射到整個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壞人壞事,作文的材料一定會豐富多采起來。
法國巴黎藝術館里,陳列了一座偉大的文學家巴爾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卻沒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藝術家羅丹用斧頭砍去了。羅丹為什麼要砍掉巴爾扎克雕像的雙手呢?原來,在一個深夜裡,羅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爾扎克的雕像,非常滿意,連夜叫醒了他的學生來欣賞雕像。他的學生把雕像反復地看了個夠,後來,目光漸漸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爾扎克的那雙手疊合起來,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學生們不禁連聲地說:「好極了,老師,我可從沒見過這樣一雙奇妙的手啊!」羅丹的臉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雙「完美的手」。
羅丹的雕像是要表現巴爾扎克的精神、氣質,現在那雙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們看了雕像,只欣賞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內容。所以,羅丹砍掉了雕像的雙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現的意義。
雕塑是這樣,寫作文也是這樣,只有圍繞中心安排詳寫和略寫,敘事的重點才能突出。
9怎樣妥當地安排詳寫和略寫
一、事情的發生和結果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要詳寫。事情的發生階段,往往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結果部分,往往是寫出事情的結局或點明事情的中心。它們在整個事情中,或者說在整篇文章中,僅僅是枝節部分,所以要略寫。事情的發展過程,是整個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體部分,它往往具體體現中心思想,因而要詳寫。
二、有點有面地敘事,「面」要略寫,「點」要詳寫。有點有面地敘事,「面」上的內容往往是渲染氣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點」上的內容往往是文章的重點。直接體現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詳寫。這里需要說明的一點是:在文章中,重點突出詳寫的部分時,不能忽視略寫的部分。略寫雖是寥寥幾筆,但運用得好,可以對文章重點的突出、主題的表現,起到「綠葉映襯紅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運轉正常的機器,文章中的一個個段落就好比機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這些零件不僅相互照應,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們連接起來。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應,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過渡段和過渡句把它們自然、緊密地連接起來。不然,文章就會顯得支離破碎。所以,寫文章時,一定要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過渡和照應。
10如何做到「鳳頭豹尾」(一)
開頭漂亮」的主要途徑是:
一、敘述好事件的起因。如《邊線》作文,開頭這樣寫道:「大掃除剛結束,不知哪個『缺德鬼』把一小團廢紙扔在五年級的走廊上。」文章的開頭便是軍軍和牛牛爭吵這件事的起因,具有奪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寫環境,烘托氣氛。如《風》作文,作者一開頭就描寫了風的猛烈:「走在路上,風要把我吹得飄起來。」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楊樹被風颳得東倒西歪,發出『唰唰』的響聲……」文章的開頭交代了上學路上的惡劣環境,正是為了適應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強了感染力。
三、激人興趣,引人入勝。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課》,作者開頭就寫道:「清脆的上課鈴聲剛止住,馬老師就抱著一大堆毛皮子、絲綢帕、玻璃棍和橡膠棒等東西,快步走進了教室。」馬老師究竟要干什麼?難道你不想看下去嗎?
四、開門見山,點明題旨。如《「雷鋒」來到運動場》作文,作者開頭寫道:「學校十三屆田徑運動會結束了。在總結會上,老師和同學們紛紛贊揚一位不知名的『雷鋒』。」這樣直截了當,一下子把讀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
如何做到「鳳頭豹尾」(二)
「結尾有力」的主要途徑是:
一、把事件的結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課》,是這樣結局的:
下課鈴聲響了,當同學們戀戀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實驗時,一個個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麼搞的,這節課時間這么短!」
這種順著情節的發展,以事情的終結作全文的結尾,干凈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結束,文章也就結束了。
二、語言含蓄,發人深思。在記敘文中,作者以獨特的認識和理解,寫下深刻含蓄的結語,力求意味深長,發人深思。
三、結尾同開頭呼應。結尾照應開頭,能使文章結構謹嚴,渾然一體。
四、篇末點題,突出中心。篇末點題,尤如畫龍點睛,這「睛」點得好,會使全篇頓生光彩。畫龍點睛式的結尾,能幫助讀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肆』 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啊

[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小學三年級作文教案:用一兩件事寫父母的愛
【訓練要求】
這次習作,要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用一兩件事,寫寫父母愛自己的一件事,也可以寫發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間的感人的事,要表達真情實感,小學語文作文教案.寫完以後,讀給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提提意見,再認真改一改.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准》強調淡化文體意識,倡導自由表達,強調習作「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本文設計力求體現《課程標准》精神,主要表現在:
1.減少束縛,引導自由表達.打破框框,淡化文體意識,把習作指導滲透在作前談話、作後點評之中,學生在自然而然的寬松和-諧的氛圍中無拘無束、敢說敢寫、自由奔放地進入習作狀態.
2.誘發興趣,引導真情表達.習作也是一種情感的體驗、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學之中通過「錄像引發→閉目回憶→互談感受(說與寫)→品讀交流」等形式,引發學生情感興奮,開啟學生心扉,引吐內心真情,確實把課堂當作一種情感體驗與交流的場所,當作情感傾訴與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為情而造文」,使「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的習作當文宗旨得以實現.
[導寫過程]
一、憶父愛、母愛——創設情境,引發真情
1、吟頌詩文
《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輝.」
2、錄像引入.
師:同學們,我們來看一段錄像好嗎?(播放錄像,再現溫馨家庭生活場面,激發情感興奮).
3、引發回憶,作文指導《小學語文作文教案》.
師:這是一段什麼內容的錄象呢?你能體會到爸爸、媽媽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愛嗎?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哪些事給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學生自由答)
4、閉目想像.
師:閉上眼睛,伴著音樂,把感受最深的爸爸、媽媽疼愛你的那件事情再回憶一遍.(播放歌曲《燭光里的媽媽》)
二、說父愛、母愛——開拓思路,引吐真情
1.小組交流.
師:我們這篇習作的第一讀者將是我們的爸爸媽媽,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寫,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的理解並銘記他們的愛呢?讓我們小組內討論一下.把剛才回憶中感受最深的爸爸媽媽疼愛你的事具體地講給小組同學聽聽,怎麼想就怎麼說,做到說真話,吐真情.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參與交流.)
2.集體交流.
師:好,接下來,請同學們把你和爸爸媽媽之間感受最深的事講給全班同學聽聽.其他同學可以圍繞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具體,進行補充、評議.
①誰願意講講自己腦海中印象最深的人是誰?他(她)為什麼給你留下這樣深的印象呢?(個人發言,其他同學補充、評議)
②誰願意講講你感受最深的事是什麼?說說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怎麼樣?

『伍』 小學生作文教學設計《記憶深處的》

1

記憶深處的一件事

每個人都會有許多記憶深處的事。
我也有一件讓我永遠也忘記不了的事。

在讀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校旁邊小店,舉行了摸獎活動。放學回家時,
我摸了摸口袋,發覺有
5
元錢,我興奮地走進小店。

我先給店主一元錢,然後我走到摸獎的地點,把手伸進箱子里,再用手
掏了掏箱子里的紙條,我隨手拿了一張,隨後,我把手慢慢地拿出來,最後,
我打開紙條一看,

啊,不會吧
?
是謝謝您。

我氣憤地說。

看著,別的同學摸到獎後,甜滋滋的樣子,心裡很難過。我瞥了一眼摸
到獎的同學,不服氣的說:

有什麼了不起的。

但是,我心裡還是挺羨慕他
們的。

我又給了店主一元錢,把手伸進箱子里,隨手拿了一張紙條,打開一看,
是一塊橡皮。我高興地說:

呵呵
!
我也中獎了。

我的運氣還不錯,所以我又
摸了一張,


!
不會吧
?
又是謝謝您。

我跺了一下腳,氣呼呼地說。

我看錢快要用光了,所以,只好耷著腦袋回家了。我一邊走一邊害怕的
想:回到家爸爸會不會罵我呢
?
到家後,我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告訴了爸爸,可
爸爸並沒有罵我,只是和藹地對我說:

你呀
!
就是相信小店裡的花招,他們
全是騙人的。你說最高獎是
100
元,那麼每個人都是
100
元,他們不就虧本
了嗎
!」
我聽後,心裡灰溜溜的。

這件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上是不會掉下餡餅的。

以後,我再也不相信小店裡的花招了。

『陸』 作文教案!!

我不知道作文教案應該是什麼樣的,你看這篇行不行,我自己寫的。
Way of Studying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prosess of globalization, it becomes necessary to grasp a foreign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ways to learn it. Some people like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 by listening lessons, writing homework and reading books, others like to learn by talking to foreigners, listening radio programs, watching TV and seeing films.
I prefer the later one more, because the aims of learning a language is to use it rather than to pass the examinations. In the initiating phases, one should grasp the grammar well by listening lessons, doing homeworks or reading books. Whereas, when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was learned, it is essential to use the language to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Talk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hile listening to radio broadcast and watching TV programs can also do good to you.
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really master a forgein language.

『柒』 如何培養小學生個性作文教學設計

一、對學生個性的理解
(一)基本個性
個性,是指人的傾向性和心理特徵,它包括人的需要、動機、興趣、信念、能力、氣質和性格,決定著人的行為方式上的個人特徵。個性的發展,不僅是個人身心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作文是最富有個性的學習和創造活動。我們應正確對待個性,妥善培養個性,積極發展個性,為學生開辟個性發展的廣闊空間,讓作文陣地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美好田園。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因此,作文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創設學生發展個性的廣闊空間,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形成與和諧發展。
(二)個性寫作
作文是小學生自己寫出來的,難免顯得稚嫩,正是這種稚嫩才彰顯了他作為一個學生的本真。由於學生個性特點,生活環境的不同,不同的學生對同一人、事、景、物的認識必然有所不同,我們不能指望抹平這種個性差異。如:有的孩子很喜愛自己的媽媽,有的孩子也可能討厭自己的媽媽,有的孩子對自己的媽媽說不上是恨還是愛。當學生去寫《我的媽媽》時,必然會出現各不相同的內容。因此學生有選擇寫什麼的權利,有選擇怎樣寫的權利,要讓學生真正擁有這個權利。讓學生的個性能力等方面得到主動發展。
1、 題目個性化。
一個好的文題不僅能表現作品思想內容,更重要的是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樣是寫人的,「我的爺爺」與「倔老頭」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截然不同的,寫「難忘的事」不一定要用「難忘」二字,寫愉快的心情不一定要用「高興」二字,有的學生用「永遠是春天」寫集體的溫暖,用「站著聽課」寫出自己對老師的熱愛。
2、 取材的個性化。
「真實、有意義、高尚、美好」往往是對小學生作文取材的要求。但生活並不都是如此。有時想做某事卻又沒有辦法做成,小學生只有藉助想像來實現。如學生從河水的污染寫到河底魚王國的災難等等。《課標》要求作文教學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為取材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
3、 構思的個性化。
教師也是人,同樣具有人的共同特點,有高興的時候,也有悲傷的時候。教師不僅僅是上課、改作業,還要與學生合作、交流、探討,要寫「我的老師」,一個班幾十篇作文,如果都是同一方向的構思,都寫老師如何辛勤地工作,則老師就成了一杯無味的白開水,如果是不同方向不同層次的構思,老師就是一杯加糖的咖啡,苦中有甜,味道無窮。
4、 想像的個性化。
作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寫想像作文,想像只有具有個性化的成分時,才可能孕育創新的因素,如「五個手指」既可寫驕傲自大的壞處,也可寫團結就是力量;「爆炸聲」可寫成是一場精彩的軍事演習,也可以寫成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恐怖襲擊。
(三)個性寫作的表現種類
優秀的小學生,已開始表現出超然突出、與眾不同的寫作個性。具體說來,學生作文風格主要可歸為下列五種類型:
1、激昂慷慨型。它的特點是語言節奏快,多使用短句。這種作文,熱情飽滿,催人奮發,具有感召力。
2、深沉含蓄型。它的特點是用辭凝重,長句用得較多,主題嚴肅。這種作文冷峻犀利,分析有力,具有穿透力。
3、活潑幽默型。它的特點是語言清新灑脫,幽默風趣,句式靈活多變。這種作文,輕松活潑,亦庄亦諧,具有想像力。
4、嚴謹莊重型。它的特點是言辭精當,條分縷析,邏輯嚴密,環環相扣。這種作文,長於說理,議論透闢,具有說服力。
5、質朴平實型。它的特點是語言無華,不加雕飾,自然天成。這種作文,內容真實,純凈真誠,自然流露,具有感染力。
雖然作文類型按風格可劃為五類,但它們之間並非互不相容、互無聯系的。激昂中也有深沉,嚴謹中亦有活潑等,因此互為滲透,互相包孕。
二、訓練目的
如何讓學生形成各自獨特的作文風格,這是本人數年來孜孜以求的目的與夙願。筆者以為是否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加以精心強化與有效發揚。
1、努力發揮學生自身之所長、尤其是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豪爽者不妨試用慷慨激昂型;活潑者可試用幽默詼諧型;多思理性者可嘗試嚴謹莊重型,等等。
2、盡力拓展語文活動的天地。「語文課堂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在社會生活中,在語文活動中注意學生個性的培養。
3、全力強化語言表達的訓練。如長句與短句的變換,陳述句與雙重否定句、反問句的變換,以及比喻、擬人、誇張、對比、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描寫、記敘、抒情、說明、議論這些表達方式的訓練等。
4、及時、認真的總結每次作文的得失。作文風格的形成,往往經歷了一個不斷摸索與創新的過程,學生作文後,可以選一些優秀作文,按不同風格類型進行比較、借鑒。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不斷探索與積累,有意識的形成各自獨特的作文風格。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堅持規定性與開放性相結合的原則,讓學生作文有個努力的方向,每次作文有個訓練的重點、難點,還要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廣闊空間。
三、對學生個性的要求
不僅是個人身心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作文是最富有個性的學習和創造活動。我們應正確對待個性,妥善培養個性,積極發展個性,為學生開辟個性發展的廣闊空間,讓作文陣地成為學生個性張揚的美好田園。
1、培養學生寫作的思維個性。人的藝術視角歷來都是多樣的,高中學生也不例外,他們具有一定的審美觀,而且因人而異。這種審美觀可以把它看成是寫作思維,它與數理思維不一樣,具有多樣性,教師應該注重尊重和引導學生的審美觀念。99年高考作文,很多學生都談記憶移植帶來的好處和問題,但是多數表達平平,有一位位考生通過一個沒趕上記憶移植卻生活在「擁有著霍金、蓋茨之類的大腦」的時代的失業者的醉眼,觀察「記億移植」談了「酒後真言」;請看一看下面這段:「既來之,則安之……別開玩笑了,伙計。我不是不安心,只是為這個世界擔憂呀!你想,我們周圍都是巨人,上個世紀的巨人!我們永遠只能生活在牛頓、愛因斯坦的影子下……你們想想當初,牛頓之後還有愛因斯坦,又有霍金,新人輩出啊!有了新人才會有新思想,才會突破舊框框……要是當初愛因斯坦生活在滿是牛頓的社會里,也許就沒有什麼相對論了……這不是杞人憂天,這是嚴峻的社會問題……新人,這個時代需要新人……別管我,我沒醉……」讀完這段話,您是否覺得我們的學生寫作思維個性是非常鮮明的呢?是否覺得這種寫作思維個性是非常寶貴的呢?
2、鼓勵學生表現個性的思想。當代中學生具有自己獨特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盡管不很成熟,或許還不很正確,但是體現了年齡特徵和時代特徵,這是寫作教學萬萬不能忽視的,也是培養學生寫作個性的重要內容。在一篇99年高考優秀作文里,這位考生說,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的話「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人已找不到自我了,一些人的生命中出現了空白,而另一些人的記憶中卻又多出了本不屬於他們的東西,這也是一種悲哀吧!」思想個性是創造的重要內涵,在不少「移植名人記憶,享受生活」的想法中,這個學生在文章中表現出來的看法不可不謂標新立異,獨出心裁,讓閱卷老師感到了一種實實在在的真善美。因此,對於學生這些經過了仔細的觀察和認真的思考所反映出來的一些思想,教師要時刻去發現,大膽去肯定,積極去引導。我們常常抱怨學生作文「千人廣面」,其實問題的症結在於學生的個性思想往往無法表現出來。
3、強調學生寫作借鑒要有個性。高中學生的寫作仍然是基礎表達階段,寫作方法仍然是借鑒為主。此外,由於生活范圍和生活閱歷的限制,在寫作中,對他人優秀內容還需要「拿來主義」。教師都能做到一方面要求學生廣泛涉獵,一方面用好現有寫作形式和材料。但是,無論是對寫作內容還是對寫作方法的借鑒,我們都應該強調「個性」,即別人的東西能夠充分為我所用,我所用的東西帶有我的特點。在一篇談電腦對學生是否有影響的考場作文《取捨之間》里,作者把邏輯的「三段論」用到文章布局中,闡明觀點之前先確定一個大前提,譬如「任何事物都是有得必有失」,「舍棄,總是人們很難做出的選擇」,「我們常常沉醉於取的樂趣,卻難於割捨」等等。這種形式上的借鑒,使得論證嚴密:結構嚴謹,同時體現出了個性。至於學生在作文里常常正例反用,反例設用,化用喻例,那又是借鑒寫作材料中個性的充分展現。
4、提倡語言表達的個性化。人們常常批評的「學生腔」是指那些沒有思想內涵、形形式單一的作文語言;實際上,那些「學生腔」主要是對生活缺乏深入地思考;閱讀貧乏以及對語言沒有科學訓練所造成的。因此,除了要注意學生思維個性化、思想個性化和借鑒個性化以外,還要肯定學生大膽使用一些並不很成熟但極富個性的哲理性語言、獨特的句式、選用獨創的詞語等等。請品味一下學生考場精妙的個性語言:「不滿足的人們行色匆匆奔向他們心嚮往之的快樂,從不留意途徑之處的風景;而知足的人們則在前行的路上輕輕點開每一處快樂之源,讓快樂圍繞身旁」;「取,一定要取之有道,要知道什麼需要什麼重要什麼必要。」「電腦沒有思想感情,人和電腦共處時間長了,大致還不至於把頭弄成方的或者腦細胞變成了小晶元。」
學生寫作個性的培養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注意。一是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二是教師要讓學生正確理解到寫作個性的培養是與勤奮密不可分的,作為創作主體,只有廣泛涉獵和深入思考才能在寫作活動中體現出個性。
四、 對個性化寫作的訓練
作文不能亦步亦趨,人雲亦雲,按所謂的模式作文。只能走一條別人不能走、不會走、走不好的創新之路。「考場八股死,創新文章活。」作文的新意就在於個性。別具一格,獨出心裁,讓人沒有想到又在情理之中。想人之所未想,寫人之所未寫,用人之所未用。
1、引導學生「我筆寫我心,我口訴我情」
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要做真人,首先應該說真話,中學生心理單純,生活閱歷膚淺。因此,反映在習作中自然難以做到立意深刻。教師不能要求學生陳義高,析理深。學生習作只是一種書面語言的練習,只要將意思說清楚,寫明白就行。少了「中心明確」的制約,做到我筆寫我心,我口訴我情,學生會盡情釋放自己的心靈,寫岀真情真意。
如果教師一味地追求選材要典型,那麼很容易造成學生胡編亂造或隨意抄襲的後果。應該說只要做到有真情實感,不說假話就行。這正如《語文課程標准》強調的「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真實乃作文的生命,葉聖陶先生也說過:「假如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於事理的實際,切乎生活的實況;假若有所感觸,這當是不傾吐不舒快的,則必本於內心的郁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其間,「求誠」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是內容的真實,二是情感的真誠。這是個性和創造的基礎,它與陶行知的教學思想是融為一致的。因此,作文教學中,我們應當「去偽」、「求真」,再現青少年純真的性情,飛揚的靈性,表現真實自我。
2、鼓勵學生打開想像的閘門,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作文課上,傳統的做法常常是教師帶著學生明確作文要求,回憶課文或短文中的寫作方法,歸納出幾條寫在黑板上,然後讓學生逐條對照完成習作。它最大的弊端就是程序的封閉,教師的包辦包替,訓練的整齊劃一,一次次的作文,學生總是重復著別人的話,重復著《中學生優秀作文選》里的話,唯獨沒有自己的心裡話。長此下去,傷害了學生淳樸的心靈,泯滅了學生豐富的想像,掩蓋了學生個性的差異,阻礙了學生順利的發展。
在《新課程標准》的理念下,我們必須建立起開放型、發展式的作文教學模式,去「縛」求「放」,給學生一個充分自主的空間,培養學生作文的能動性,激勵學生想說想寫,愛說愛寫,會說會寫,引導學生說好、寫好。
3、激發學生思維,使他們的作文富有創意
學生作文,往往缺乏新意,其中相當程度表現在內容的類同上。例如寫老師,大多會寫老師帶病上課,或輔導差生;寫同學,就寫他(她)助人為樂或拾金不昧……這種現象,當然,這也與傳統的命題有關。
為激活學生思維,命題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化大題為小題,化遠題為近題,化深題為淺題,在形式上做到自由活潑、靈活多樣。多題選擇式、半命題式、自由命題式都是較為可取的。當然,還可引導學生跳出相同思維的圈子,對同一題材從不同角度、方向、視點、層面去選材、構思,鼓勵學生發散思維。如布置學生圍繞「書」寫一篇習作。學生可以寫買書、包書、借書、還書、補書、藏書等等。這樣,教學合一,作文就會「新」起來,個性的火花就會迸發出來。
4、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愛的體裁方式表現見聞感受
表達形式的靈活多樣也是發展學生個性的重要途徑,教師可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文體表達同一題材的內容,不拘泥於某種形式,以求構思新、表達巧。如針對一些居民亂倒垃圾的不文明行為,可讓學生以「保護環境」為題寫一篇文章,且提倡文體的多樣性——以建議書用書信的形式給街道居民提建議;或以日記形式記錄見聞感受;或用隨筆感觸來表達……啟發學生用自己喜愛的體裁方式來表現,可體現習作個性。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