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大班語言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1-12-05 20:32:07

1. 大班語言教案我的小手像我家教學反思

中班主題活動中《小手就像我的家》是一首短小的兒歌,這個兒歌語言朴實、生
動形象、淺顯易懂,讀起來琅琅上口,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於為幼兒喜愛
和接受,而且還符合中班語言發展特點。
上課時,我出示了分別代表家人的手偶套在相應的手指上,幼兒對邊聽兒歌
邊欣賞手偶表演,說到「小手就像我的家,大拇指是爺爺,食指是奶奶,中指是
爸爸,食指是媽媽,小拇指是寶寶」時,幼兒注意力特別集中,都在細細琢磨五
個手指所代表的人物的特性。五個手指的長短、粗細的不同折射出在家中每個人
的身份不同,再通過生動的手偶能很自然的調動幼兒主動學習,探索的學習興趣
,幼兒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大拇指是爺爺還是爸爸的問題上產生了爭論,整
個活動在自由、寬松的環境中進行。雖然幼兒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
由於幼兒的年齡及及語言發展水平的問題,不能夠完全表達出自己的意願,導致
部分幼兒情緒失控。
通過這次的語言活動,我深深感覺到在設計語言活動時不但要從幼兒的興趣
出發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了解孩子的語言發展水平,基於其語言發展水平設計活動,並能促進其語
言的提高。
2、教師應為幼兒創造自由的、寬松的語言環境中 。
3、讓幼兒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的語言。

2. 大班語言活動阿凡提的故事教學反思

憑著我對孩子們的了解,他們大多數在電視節目里看見過這類事故。於是我決定在提示完劇本的基本特點、引導學生理解居中人物的特點之後,把本班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他們在課後自行排練劇本。要求最好能把自己扮演的角色台詞背下來。我想我們班的孩子沒見過什麼世面,不知道會演成什麼樣子?沒想到,真的到了表演的時候,他們沒有像我想的那樣嘻嘻哈哈,卻表演得非常出色。台上的「老爺」派頭十足,台下的「衙役」兩旁站立,儼然一副公堂審案的架式;隨著劇情的發展,「老爺」、「阿木提」狼狽為奸的情節清晰的呈現出來,同時風趣、幽默而又聰明機智的「阿凡提」也逐漸明朗起來……孩子們的表演明確的告訴我,他們對劇中人物的特點已經理解得很到位。看來,閱讀課中,只要老師點撥得當,方法正確,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他們是會做得很好的,說不定還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反思二:阿凡提的故事(劇本)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智慧故事,情節生動,語言跌盪起伏,富有哲理,贊賞阿凡提足智多謀,善於思考的良好思維品質,鼓勵學生在生活中也要多思考,多用智慧。

在本課中,我側重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交流體會,領悟文章中心。

一、利用課堂資源導入。

許多孩子都看過或聽過阿凡提的故事,讓他們談談心目中的阿凡提是怎樣的,孩子們紛紛發言,有的說:「阿凡提是充滿智慧的人。」有的說:「阿凡提是勇敢的人。」還有的說:阿凡提是樂於助人的人。」……把課外資源與課本有機聯系起來,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加深對阿凡提的了解,為學習下文做好准備。

二、感情朗讀,交流感悟。

每一個孩子從自己的角度讀,那每個孩子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從自己獨特的經驗出發去朗讀。

1、多種形式朗讀阿凡提言行的句子。從人物的語言和行動了解阿凡提用巧計幫窮人付飯錢,體會阿凡提的足智多謀,感受他火熱的心和智慧的魅力!

2、讀巴依、卡子言行的句子,談感受。識破像巴依、卡子一樣的壞人,情感上體會並在朗讀中有聲有色地表達出來,訓練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力。

總之,我在全文抓住阿凡提這個主要人物進行教學,並通過反面人物的襯托,讓學生們反復朗讀,交流體會,體會阿凡提的樂於助人和足智多謀,感受他火熱的心和智慧的魅力。

3. 幼兒園大班語言小草一課教學反思

-詩歌《家》是一首結構簡單富有童趣的詩歌,它將白雲與天空、小鳥與樹林、小羊與草地、小魚與河水、蝴蝶與花兒等一對對依戀關系的事物,描繪出一幅幅生動、溫馨的畫面,讓幼兒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豐富多采和家的溫馨,從而引發他們認識世界,了解現實生活中各種客觀事物之間的一些簡單聯系的興趣。
大班幼兒的思維十分活躍,尤其是抽象思維已經萌芽,加之積累的生活經驗已經比較豐富,他們願意、樂意、也渴望在集體面前暢所欲言,在詩歌《家》的教學中,我結合幼兒的經驗和興趣,對教材進行了分析和思考,對其中的圖片設計和教學環節進行了仔細的構思。因為我發現在詩歌教學中,應將重點放在幼兒理解方面,不要讓幼兒機械記憶、背誦詩歌內容,要減輕幼兒在學習時的記憶負擔,以便他們將注意更多地投向學習過程的理解和思考,首先大幅生動的電腦課件為整個活動創設了濃濃的\"家\"的氣息,使詩歌內容具體化、形象化,這種目有所見、耳有所聞的方法,使幼兒的學習和創編有章可循,從而也創設了濃厚的語言氛圍,讓幼兒想說、敢說、有的說。
活動開始我利用了電腦課件將天空、樹林、草地、小河、花兒等美麗的圖畫展現在幼兒面前,讓幼兒用好聽的詞語來表達自己對圖片的理解和贊美,再通過幫雲朵、小鳥、小魚等找家,激發幼兒參與思考,探討雲朵、小鳥、小魚、小羊等與天空、樹林、小河、草地等之間的歸屬關系。在幼兒充分理解這些事物間關系的基礎上,再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將完整地將詩歌呈現給幼兒,使理解詩歌的過程自然而有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沒有逐句逐段教誦,而是把重點放在了,幫助幼兒大膽運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理解、想像,整個環節中教師起穿針引線的作用,做到了幼兒嘗試在前,理解在前,教師小結在後,幼兒欣賞在後,為幼兒創造了更多的獨立思考、充分表達的機會。從而更好地為仿編詩歌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在獨立仿編環節充分尊重了幼兒的意願,\"創編自己喜歡的詩歌\",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相互學習交流的機會,從而充分體驗仿編詩歌的樂趣和成功感,又把更多的想和說的機會,留給了孩子們,鼓勵幼兒大膽的將自己的詩歌念給在場的所有人聽,以此體驗成功的快樂和語言活動的樂趣、充分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在仿編詩歌過程中我設計的仿編圖譜操作材料,能有效地引導幼兒將自己編的詩歌內容用畫標記圖的方式記錄下來,幼兒不僅創作的興趣足,而且還能發揮想像,大膽、完整得仿編詩歌。同時在仿編環節為幼兒提供較充足的時間,讓每一個幼兒有表現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
這里幼兒可以大膽地求助於在場的老師,不僅發展了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而且教師及時為繪畫表達有困難的幼兒做符號記錄,能幫助幼兒及時的展現語言勞動成果,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到成就和滿足,從而樂意大膽的表達。通過此次教學使我對詩歌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運用各種手段將幼兒的原有經驗進行提升,讓幼兒愉快的學,大膽地運用和表達,達到語言教學的最佳效果,同時也發現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特別是教學過渡語的自然而有效的運用技巧還有待於不斷學習和提高。

4. 大班語言珍愛自己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及反思:我長大了
【活動背景】
我班幼兒雖是園里大哥哥大姐姐,但自我中心還是很強,只懂得被愛而不懂關愛別人,這不利於幼兒良好個性心理的形成。根據幼兒好玩、好游戲的心理特點以及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我組織設計了這節語言活動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知道自己長大了,是幼兒園里的大哥哥大姐姐,要增強責任感。
2、關心幼兒園內其他弟弟妹妹的安全,製作交通、安全標記。
3、帶領弟弟妹妹學習交通、安全標記。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並學會製作交通標志
教學難點:學會關心、幫助別人
【活動准備】
1、各種交通、安全標示圖片。
2、做標示的各種廢舊材料:一次性紙盤子、毛線、掛歷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我長大了
1、引導幼兒園知道自己長大了,明年就要上小學了,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願望。
2、引導幼兒知道自己已經是幼兒園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了,要為小弟弟小妹妹們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引導幼兒知道關心小弟弟小妹妹的安全,為他們做一些安全標志。
二、製作交通標志
1、認識一些簡單的交通安全標記,如:禁止通行、禁止觸摸、上下樓梯靠右行、安全出口、地面滑請小心、電、火等標志。
2、在幼兒園內什麼地方不安全:如上下樓梯、地面上有水時、電門、廚房,外面什麼地方不安全?
3、做哪些安全標記?用什麼材料做?
4、分組做標記,標記的後面寫上相應漢字(教師幫助寫)。
5、一起整理做好的標記,共同欣賞和評價。教師帶領幼兒在園內貼安全標記。
三、延伸教育
平時在幼兒園里看到小弟弟小妹妹時,告訴他們如何識別這些標記,哪裡存在著危險?應該如何避免?家裡不安全的地方有哪裡?你還可以製作什麼樣的標志?
【教學反思】
通過讓幼兒認識、製作安全標志,讓幼兒感受到通過自己小小的付出,能給別人帶來安全、溫馨的環境,增強了責任感。在製作標志的過程中通過共同欣賞和評價,進一步理解了安全標志的含義,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也享受到了相互合作的樂趣。
不足之處:在活動結尾應增加與小弟弟小妹妹互動環節,通過「身教」來加深對安全標志的認識,同時感受到關愛他人的快樂。

5. 大班語言教案 哪兒去了 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

要讓幼兒主動、自覺地學習,教師首先應為幼兒提供一個內優美、具有教育性容的環境來激發他們學習的慾望。運用於幼兒一日活動之中,為幼兒創設各種活動區域,豐富幼兒的活動內容。帶幼兒感受季節更替的自然物、自然景象,在領略大自然的豐富多姿的過程中,激發了幼兒熱愛家鄉的山水,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6. 幼兒大班語言金爺爺的一分鍾課後反思

我們一起學習看鍾,學習安排自己的時間,也象金爺爺一樣,做一個愛惜時間的人。
活動反思:
1、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是「旁白者」「畫外音」,教師通過講述故事,提供幼兒探索的材料、提供
環境及表達和交流的機會,為幼兒創設自由探索學習的條件,讓孩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成功。
2、精彩的繪本和巧妙的ppt製作讓孩子在觀察比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探究的興趣。
3、在一分鍾時間內,提供各種適合大班孩子經驗和能力的操作材料充分讓孩子動起來,活起來,獲得親
身的體驗和感受。
專家點評:
教師結合幼小銜接教育有意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從孩子的經驗談起,結合ppt ,觀察比較,體驗了一分鍾的重要。一分鍾體驗材料的選擇能夠從孩子生活出發,涵蓋了生活,運動,游戲、學習四大領域,很好地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並在反復的體驗中幫助幼兒理解一分鍾的重要。同時結合繪本閱讀,結合孩子生活經驗,教師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與條件鼓勵幼兒交流討論.互動,充分地探索,交流和論證,尋找到丟失的一分鍾。使得原本比較空洞的時間變得看得見,摸得著,這樣的設計使幼兒理解了一分鍾的重要性,時間的寶貴。為孩子養成珍惜時間,節約時間的終身良好習慣打下基礎。

7. 學前班語言課幼兒園教學反思怎麼樣寫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溝通往往需要語言作為中介,語言在人類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如何抓住這個關鍵期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這是我們每個從事幼兒教育的人必須探討的問題,特別是農村的孩子。 學前班的語言教育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幼兒實施語言教育,幫助他們獲得傾聽、表述、欣賞、閱讀等語言經驗,促進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使他們認知、情感、行為等方面得到發展。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學前班的語言教育活動對幼兒傾聽、表述、欣賞、閱讀能力的培養,最終使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提高。幼兒心理發展的突出特點是情緒性,善於模仿,具有豐富的想像力,更是幼兒心理發展的顯著特點,凡是他們感興趣的,覺得希奇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印象,並在活動中注意力集中,因此內容的選擇應注重趣味性、新穎性,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 學前班正處於語言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在講新課的時候,採取邀請學生做游戲的方式,開始課程。學生邊做游戲,教師邊提問,並在提問的過程中,滲透本課的基本句型「誰做什麼?」、「誰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什麼時候,誰在什麼地方做什麼?」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素質,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質協調發展。設計游戲的目的要引導學生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賽」中增勇氣。把有趣游戲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們都喜形於色,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要參加,並自覺地遵守游戲規則,努力爭取正確、迅速地完成游戲中的學習任務,即提高了學習效率,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組織紀律性。在游戲中,開始學生依據生活實際想出結果,慢慢的學生就會形成說完整話的思維模式,為學習其他句式做了鋪墊。 語言教學的有效方法需要我們來創造,只要我們善於把語言變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相信我們的學生定能在語言學習生活里盡情馳騁並樂此不疲!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