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鉛球教學

鉛球教學

發布時間: 2021-12-05 22:27:48

❶ 怎樣講解鉛球教學中的要領

鉛球技巧 是推而非擲的項目,推的距離由推的角度、速度、出手高度等因素構成。推鉛球動作要領的速度,視推者得動力而定,一般而言,鉛球擲遠的特性為: 1. 鉛球必須以單手自肩上推出。 2. 屬於直線運動。 3. 屬於人高體大運動員的比賽項目。

❷ 原地推鉛球教學教案

一原地推鉛球技術動作分析

1、握持鉛球

握球(以右手投擲為例)五指自然分開,將球放在食、中、無名指根處,拇指和小指扶在球的兩側,手腕背屈。這樣可以增加握球的穩定性,防止鉛球滑動,充分發揮手腕和手指的力量,使鉛球獲得更快的初速度。

2、持球

握好球後,將球放在鎖骨窩處,貼於頸部,下頜向右轉,右臂屈肘,掌心向內,上臂與肩齊平或略低於肩,左臂自然上舉,兩眼平視前方。握持鉛球的方法比較簡單,但動作掌握得正確與否,會對滑步和最後用力動作產生較大的影響。握持鉛球的動作細節可因人而異,但必須有利於完成後續動作和發揮肌肉力量。

3、最後用力

最後用力是從左腳落地前開始至鉛球離手結束。最後用力是推鉛球技術的關鍵環節,它對鉛球出手初速度的貢獻率高達80%--85%。動作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鉛球出手初速度、出手角度和出手高度。

當滑步結束右腳著地時,右腿迅速蹬轉,左腳積極著地。滑步結束後,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努力保持肩軸與髖軸的扭緊姿勢,上體在轉動中逐漸抬起。為加快上體轉動和抬起,左臂由胸前向投擲方向牽引擺動,使身體由背對投擲方向轉至側對投擲方向。此時肩軸仍落後於髖軸,左臂和左肩高於右肩,體重大部分仍在彎曲而壓緊的右腿上,身體形成側弓姿勢,拉長的肌群成待發之勢,為軀干最後用力動作創造有利條件。

身體形成側弓後,右腿繼續蹬伸,加速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和上體的前移,體重逐漸移至左腿,左膝被動微屈。左臂由上向身體左側靠壓制動,同時快速轉體,挺胸抬頭,用力推球。當鉛球將要離手時,右手屈腕,手指有彈性地撥球,以加快鉛球出手速度。鉛球出手角度一般是35一39度。

右腿用力蹬伸,推動右髖轉動,使肩軸更加落後於髖軸,從而使軀干肌群得到最大限度的預先拉長。當髖軸轉至接近正對投擲方向時,肩軸迅速轉動,趕超髖軸,形成自下而上的用力順序,使下肢和軀干肌肉的力量得到充分的發揮。最後用力過程中,右腿正確的蹬伸用力,能保證髖部正確的運動,而髖部動作將直接影響著轉體和身體側弓動作的形成。左腿的支撐動作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地保證動量轉換,從而加快上體和鉛球向前上方運動的速度,提高鉛球的出手高度,並使鉛球獲得較大的垂直分力,進而達到理想的出手速度和出手角度。

4、維持身體平衡

鉛球離手後,兩腿前後交換,同時身體左轉,並及時降低身體重心,以便減緩向前沖力,維持身體平衡,避免出圈犯規。

二、結論與建議

增加學生原地推鉛球投擲的遠度主要取決於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在訓練中必須通過各種手段,使學生掌握正確的用力順序。在最後用力過程中,右腿正確的蹬伸用力,能保證髖部正確的運動,而髖部動作將直接影響著轉體和身體側弓動作的形成。

如何科學設計鉛球教學方案

鉛球教學方案是一個由若干教學因素構成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動態系統。鉛球教學方案的設計就是對這一動態系統的決策。其設計內容包括教學方案中的各構成因素的設計和教學方案的結構設計。那麼在鉛球教學過程中 ,教學方案如何設計呢 ?本文運用正交設計試驗方法 ,研究鉛球教學方案內部各構成因素的最佳狀態和最佳結構 ,在此基礎上運用系統論原理、目標教學理論和統計學方法 ,構建鉛球教學方案的教學結構和目標體系 ,為鉛球教學方案的設計 ,給定一個較科學的定量標准模型 ,以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推動體育課的改革。1 研究方法1 .1 所選因素 在鉛球技術動作中 ,最後用力是整個鉛球技術中的重點技術。其動作特點表現為腿部的蹬、盆帶和腰的扭轉、肩的頂和上肢的推及手的撥四個連續動作。其中腿部的蹬、肩的頂和上肢的推最重要。另外 ,鉛球成績取決於投擲的初速度 ,投擲的初速度是由快速滑步和最後用力時肌肉爆發式收縮所決定。欲獲得較大初速度 ,必需注意發展參與投擲的肌肉力量和速度、靈敏等專項素質。

❹ 推鉛球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1.學習握、持球的方法,建立對推鉛球正確的肌肉感覺。握好球後,可做兩手的交換傳遞;持好球後,可做下蹲、站起若干次;單臂持球向上托舉鉛球練習;圍繞腰間兩手做傳遞鉛球的練習。

2.原地正面推鉛球練習:練習者正對投擲方向,兩腳平行開立稍比肩寬,右手持實心球或較輕的鉛球於右肩上,靠近頸部。然後屈膝下蹲,上體向有扭轉,右肩下沉,左臂和左肩稍向內扣。然後下肢迅速蹬起,利用軀乾和手臂的力量將球向前上方推出,體會用力的順序。

3.原地側向推鉛球練習:投擲者側對投擲方向,兩腳開立比肩稍寬,左腳尖與右腳跟幾乎在一條直線上。右腿膝關節彎曲,體重落於右腿,左膝自然伸直,用前腳掌內側著地,身體向右屈體,藉助於軀乾的反振,右腿蹬轉,左腿配合積極有力的支撐,全身協調用力將球推出。

4.原地背向推鉛球練習:投擲者背對投擲方向,兩腳前後開立比肩稍寬,身體前屈,下蹲,按側向推鉛球的要求將球推出。

❺ 推鉛球的教學視頻

http://www.56.com/u39/v_MTkyNjE3MzI.html

http://6.cn/watch/6950319.html

這兩個視頻能夠對你有幫助。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gyOTE4OA==/v.swf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gyODk3Ng==/v.swf

http://you.video.sina.com.cn/b/6705302-1273171123.html 看看把 個人感覺男子技術跟女子差不多 http://video..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C7%A6%C7%F2%BD%CC%D1%A7 自己找找看把

祝你成功!

❻ 叢玉珍鉛球教學視頻

鉛球是世界田徑賽場上的傳統項目。在遠古時期,面對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水平原始低下的生產力,人類要在地球上生存延續下去,不僅要跑得快,或迅速跳越障礙去追捕各種動物,或逃避猛獸的傷害,而且還要學會利用工具把石頭、梭標、魚叉等投得又遠又准,以便擊中獵物而獲得食物。奴隸制時期,隨著人類的進化、社會的進步,擲重石已成為重要的作戰方法。為了提高各自的戰鬥力,擲重石就被當作重要的訓練手段。古希臘時期,曾一度流傳著投擲石塊的比賽,並將此作為選拔大力士的重要標准。相傳,在公元1150年左右,希臘雅典舉行過一次規模宏大、聲勢浩大的擲重圓石比賽。根據規定,大力士們把圓石高高舉起投向遠方,以投擲距離的遠近來決定優劣勝負。這可說是鉛球運動的前身。大約在公元1340年,希臘開始出現了火炮。而炮彈是用圓形鉛製成的。為了使得炮手作戰時裝填炮彈熟練、迅速、敏捷,以提高軍隊的戰斗能力,希臘人就在日常訓練中讓士兵用同炮彈重量大小相當的石頭練習,並進行比賽。後來又用廢棄的鉛制炮彈代替石頭進行模擬訓練,這才是現代鉛球的直接起源。再之後,這一訓練從部隊流人民間,慢慢地變成了投擲鉛球的游戲,並。很快得以傳播,成為廣受群眾歡迎的體育競賽項目。1896年,鉛球成為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投擲比賽正式項目。從它誕生之日起,它就一直是大力士的寵兒,它使得各國大力士能一展自己的雄風。

鉛球

鉛球很重很圓,是一個表面光滑的金屬球。在男子比賽中,鉛球直徑必須在110-130毫米之間,女子則在95-110毫米之間。

鉛球比賽中運動都是在投擲圈中站立開始投擲。投擲圈外圍是鐵鑲的邊,有6毫米厚,頂端塗白。在投擲時,運動員不能接觸鐵邊的頂端或者投擲圈以外的地面。鉛球的投擲圈直徑2,135米,圈內地面由水泥或者有相似的硬度又能防滑的物質構成,它的高度略低於地面高度。鉛球投擲圈的正前方放著一個木質的擋板1.21-1.23米長,它是用來防止運動員滑出圈外的。運動員可以碰擋板的內側,但不能碰擋板的頂部。

在比賽中,著陸區都是由煤渣、草坪或者其他能留下印記的物質構成的平坦區域。每一個扇區由5厘米寬的白線分開。在鉛球比賽中,著陸區的扇面角度是40度。

★原地背向推鉛球

背對投擲方向,軀乾和肩帶向右轉,上體前傾(根據腿部力量而定),體重在右腿上,左臂和左肩前伸並稍向內扣。推球動作同技術部分。

滑步前的預備姿勢滑步

滑步前先做一兩次預擺,預擺時左腿自然彎曲,大腿用力平穩向上擺起,右腿伸直,上體前屈。左臂微屈前伸或下垂並稍向內,頭與背保持一條直線(如圖)

★高姿勢:持球後,背對投擲方向,站在圈內靠近後沿處,兩腳前後站立,相距20-30厘米左右,右腳尖靠近投擲圈內沿(腳也可稍向內轉),左腿在後並自然彎曲以前腳掌或腳尖著地,上體正直放鬆,左臂自然上舉,體重落在伸直的右腿上(如圖)。

★低姿勢:持球後背對投擲方向,站在圈內靠近後沿處,兩腳前後站立,相距 50-60厘米左右(根據身高和下蹲的程度而定)。左腳在後,以前腳掌或腳尖著地,右腳尖貼近圓圈指向投擲相反方向(腳也可稍內轉)。左臂自然下垂,左肩稍向內扣,兩腿彎曲,上體前屈(如圖)。

學習滑步推鉛球的技術

★方法:

★圈外徒手滑步練習:

擺動腿的擺動練習:左手拉住同肩高的固定物或同伴的手。左腿回收接近右腿時,快速向抵趾板方向擺出。

方法同上,但左腿向投擲方向擺動前身體重心略向後移,接著左腿擺動,右腿蹬伸,推動身體向投擲方向移動。

拉收右腿的練習:兩腿前後直立(兩腳肩寬),體重在兩腿之間。上體稍前屈。從這個姿勢開始,迅速將小腿收至重心下負擔身體重量,並保持平衡。當右腳收至重心下快著地時,左腿快速向後撤步,形成最後用力前的姿勢。

徒手滑步練習:高姿站立,擺動腿擺到一定的高度後,在回收過程中,同時右腿逐漸彎曲,降低重心。當左腿回收到接近右腿時,完成屈膝團身,待身體穩定後,立即開始作滑步動作,動作熟練後可作連續滑步。

★持較輕鉛球滑步:教學實踐中,學生雖然已初步掌握徒手滑步的技術,但是持球後往往由於負荷了一定重量,較難完成。為了保證動作的協調,開始持球滑步時,可用較輕的鉛球,以後逐漸增加重量。

滑步推鉛球:滑步推鉛球是在初步掌握了滑步和最後用力的基礎上進行的。

★最後用力

滑步結束時,右腳比左腳先著地。右腳著地後,右腿積極蹬伸,推動右髖向投擲方向轉動。上體在轉動中逐漸抬起,同時軀乾的肌群積極收縮。左臂和左肩高於右肩,鉛球盡可能保持較低位置,體重大部分仍在彎曲而壓緊的右腿上(如圖)。

右腿蹬伸,進一步將右髖向投擲方向送出,右臂迅速而有力地將球推出(如圖)。鉛球快出手時,手腕稍向內轉同時屈腕,快速而有力的拔球,使鉛球從手指離開。

鉛球離開後,兩腿彎曲或交換,降低重心,緩沖向前的沖力,維持身體平衡,防止出圈犯規。

★滑步推鉛球在具體教學步驟上,首先要反復練習滑步後右腿蹬伸與左腿支撐的協調動作,解決滑步後與推球動作的銜接,其次採用較輕的鉛球在圈外進行滑步推球。

原地推鉛球動作要領

握球和持球

★握球手的手指自然分開,把球放在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根上,大拇指和小指支撐在球的兩側(圖),以防止球的滑動和便於控制出球的方向。掌心不觸球。

★握好球後,身體左側對投擲方向,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稍寬,左腳尖指向斜前方並與右腳弓在一直線上;右膝彎曲,上體向右傾斜扭轉,重心落在右腿上;左臂微屈於胸前,使球的垂直線離開右腳外側,以加長用力距離和拉緊左側肌肉。

推球時,右腳迅速用力蹬地,腳跟提起,右膝內轉,右髖前送,使上體向左側抬起,朝著投擲方向轉動。當身體左側接近於地面垂直一剎那,以左肩為軸,右腿迅速伸直,身體轉向投擲方向,挺胸、抬頭,右肩用力向前送,右臂迅速伸直將球向前上方約40-42度角左右推出(圖)。球離手時手腕要用力,並用手指撥球。與推球的同時,左腿用力向上蹬直,以增加鉛球向前和向上的力量。球出手後,,右腿迅速與左腳交換,左腿後舉,降低身體重心,緩沖向前的力量,以維持身體的平衡。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 編輯詞條

參考資料:

1.中國體育網

貢獻者(共7名):

、chinay_mxsj、米蘭的藍白色、鬼畫符、再見西雅圖、藍山莛、襯衣架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張志恩、鄭寶珠、納爾遜、十項全能、彈弓效應、環形山、古奧林匹克體育場、宋斐娜、帕芙利什、歐斯塔普察科、米耶斯庫格、李鳳峰、比隆諾格、張小雨、科爾扎南科、克里維爾約娃、克萊納特、赫拉克里奧潘克里特里奧體育場、國際摔跤聯合會、卡姆貝納斯、孫福明、七項全能、叢玉珍

❼ 在鉛球教學中如何提高初學者的擲遠成績

影響鉛球投擲成績的因素有: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空氣動力學因素。 1.出手初速度(較大的作用力和較長的工作距離可以增大初速度) 2.出手角度(由初速度的水平速度和垂直分速度的比值關系決定) 3.出手高度(與運動員的身高、臂長等及器械出手時的身體姿勢有關) 4.動作技術的流暢程度(動作及技術協調、用力順序正確、完成的越流暢,成績越好)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