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則運算教學反思
㈠ 四則運算
(10×10-4)÷4=24
㈡ 學習《四則運算》的收獲450字作文
四則運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分享中也有四則運算,你可知道呢?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不是物質上的需求,而是分享。分享是如杜甫所說的一樣,「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乎取盡餘杯。」我覺得分享是這樣的:在你幸福時跟別人分享快樂;在痛苦時與別人分享悲傷;在別人需要幫助時與別人分享愛心;在面對巨大的困難時與別人分享困難……分享像加號,我們可以分享自己的快樂。
望著試卷上鮮紅的分數——100分時,我終於知道了什麼叫做幸福,我的腳底像生了風似的,趕緊跑過去告訴了我的知己。有些考差的同學臉上也浮現出了一絲淡淡的笑容。自己的快樂別人也得到了,我覺得自己的快樂又多了很多。的確,一份快樂加多份快樂,就可以得到難以估量的快樂。快樂可以用加號來不斷增加,悲傷也可以用減法來不斷磨滅。英語考試從來都是我的弱項。有一次,我考了51分,心情十分低落。有一位同學蹦蹦跳跳地向我跑來,他問道:「王卓,你考了幾分?」我慢吞吞地回答道:「哎,真是天亡我也,我只考了51分。你呢?」「我比你差,但是我進步了,這樣就行了。」同學說。我茅塞頓開,又恢復了從前的樣子。
對啊!只要我們把心中的苦悶、悲傷告訴別人,那麼我們心中的悲傷就會不斷縮小,直至盪然無存。愛心只有得到更多人的匯聚,才會以幾何倍的數量擴大。比如,汶川大地震中,志願者、武警戰士、領導人……共同凝聚的愛心分享給傷員,讓他們重振信心,頑強地生存下去。愛心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等等,一片巨大的「紅色海洋」油然而生。在困難面前,分享顯得尤為重要。只要大家眾志成城、心堅意韌,困難就會顯得微不足道。
汶川大地震中,醫務人員面對著人手不夠,不能及時搶救傷員的困難。不過,這並不要緊,一些懂醫術的人自發前往,不懂的人也去打下手。這下,一道用分享鑄就的愛心長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只要困難被分享,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存在的現象
在一節四則混合運算應用題的復習課上,我共讓8位學生上台板演,但結果讓人大跌眼鏡:8位學生式子全部正確,但有7位學生的計算結果錯了,而且這7位學生根本不是學困生,有些甚至是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事後我與辦公室的同事聊起了這件事,大家都有同感:現在學生的計算能力的確差多了。在參加區教研室組織的新教材研討會時,與會的許多教師都談到類似的問題。由此看來,學生的計算能力薄弱,不僅僅是我所遇到的困難,或許是整個數學教學中的普遍現象。
二、思考
《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將「合理、准確、迅速的運算能力」作為四大基本能力之一鮮明地提出來。由此不難看出運算能力在學生數學綜合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養學生准確而迅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也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務,更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
因此,作為數學教師,一定要認真分析、准確找出學生計算能力弱的原因,以便對症下葯,確保教學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