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埃及金字塔教學反思

埃及金字塔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1-12-10 18:25:32

Ⅰ 埃及金字塔的故事讀後感500字

今天,我們學了《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昨天預習了這一課,覺得金字塔太牛了!)
埃及的金字塔其中的胡夫金字塔最大! 據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國考古學者估計,胡夫金字塔大約由230萬塊石塊砌成,外層石塊約115000塊,平均每塊重2.5噸,像一輛小汽車那樣大,而大的甚至超過15噸.假如把這些石塊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塊,把它們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長度相當於赤道周長的三分之二.據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估算,修建胡夫金字塔一共用了30年時間,每年用工10萬人.金字塔一方面體現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另一方面也成為法老專制統治的見證. 胡夫金字塔建於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統治時期(約公元前2670年),被認為是胡夫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從登基之日起,即著手為自己修築陵墓,以求死後超度為神.胡夫大金字塔的4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方,誤差不超過圓弧的3分,底邊原長230米,由於塔外層石灰石脫落,現在底邊減短為227米,傾角為51度52分.塔原高146.59米,因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相當於一座40層摩天大樓,塔底面呈正方形.整個金字塔建築在一塊巨大的凸形岩石上,佔地約52900平方米,體積約260萬立方米.它的四邊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金字塔可真是古埃及人們智慧的結晶呀!-_-!

Ⅱ 埃及的金字塔課文第3自然段採用了什麼方法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最近我上了《埃及的金字塔》這篇課文。此課文主要介紹的是埃及金字塔的宏偉精巧,以及它的建造過程和方法。課前經過對教材深入細致地解讀,參考了許多資料,並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2個:1、著重引導學生體會金字塔的宏偉、精巧,並適時地灌輸寫作方法。2、通過具體的字、句體會埃及人民的勤勞和智慧。經過反復的修改和編排,我最終將教學過程設計為如下5個環節:
1、導入。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了解埃及金字塔的地理位置以及它舉世聞名的世界地位,那麼本節課的導入,首先回顧上節課所學的知識,然後從埃及金字塔的舉世聞名入手,設置疑問:埃及金字塔為什麼會如此聞名於世呢?讓我們再次跟隨作者一起,去品味、感受這茫茫大漠中的奇跡。如此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基於教學目標,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放在介紹胡夫金字塔外觀和構造的第3自然段,那麼對於介紹金字塔的作用、結構及其名字的第2自然段,我採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首先學生自由朗讀,然後告訴我,從這一自然段中了解到了哪些關於金字塔的知識。設計時我曾想,學生到時候一定會捧著書本一字一句的把他們找到的讀出來,可沒想到,有的學生用一句話就概括全了。這讓我突然發現,我的學生其實已經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了,而之前,由於我低估了他們的能力以至於一直不敢放手,使學生不知不覺養成了依賴我的習慣。這個結果令我有些驚喜,同時也開始反思自己在以往的教學中沒有充分了解學生,並且未能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
3、第三自然段是本課的重點,我主要引導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數字來體會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並最終轉向對寫作方法的體會。首先,請學生分別找出能讓他們感受到金字塔宏偉和精巧的句子,然後說一說,這些句子到底是哪些地方讓他們有了這樣的感受呢?在此引出「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接著,一起來體會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意義。對於難以想像的數據,作者採用了什麼方法讓我們更加容易理解呢?此處體會「作比較」的好處。最後,作者在這么多座金字塔中單選胡夫金字塔來體現埃及金字塔的宏偉與精巧,這就是應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整個過程環環相扣,通過數字體會寫作方法,通過數學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在語言教學中滲透著寫作教學,用寫作教學強化語言教學,並深化情感教學,彼此互為相長,學生也較容易理解與接受。另外,讀是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多讀能熟記,還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加深理解,因此作為重點教學內容,此處安排讀的次數也比較多,講解前後各齊讀一次,中間自由默讀一次,以此來加深學生的印象。
4、 「這么宏偉精巧的建築物,到底它是怎麼建起來的?」對於金字塔的建造過程這一環節,我想,與其我滔滔不絕的講述,不如讓學生自己在書本中找答案更能加深印象。於是,我採取與第2自然段相同的教學方法,通過設置上述疑問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自由朗讀,找尋答案並加以概括,那麼尋找答案的過程也就是他們再次體會古埃及人民智慧的過程。最後引導學生發現金字塔的建造至今仍存在許多謎,以此激起他們對人類奧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但這不是重點,因此僅略為帶過。
5、最後一個自然段教學前,我先給學生做小結,通過小結引導學生體會古埃及人民的和艱辛,因此金字塔不愧是埃及的象徵,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激起學生對古埃及人民以及金字塔的崇敬之情,然後帶著這種感情朗讀這一段。
拓展延伸,嘗試用幾種說明方法寫萬里長城。

Ⅲ 第14課埃及金字塔教案

埃及的金字塔(Pyramids)建於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國王)和王後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塊修砌成的方錐形建築,因形似漢字「金」字,故譯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發現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於埃及古王朝時期。在埃及已發現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於開羅西南面的吉薩高地上的祖孫三代金字塔。它們是大金字塔(也稱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與其周圍眾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為埃及金字塔建築藝術的頂峰。 大金字塔是埃及現存規模最大的金字塔,被喻為「世界古代七大奇觀之一」。它建於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統治時期(約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塔的4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塔基呈正方形,每邊長約230多米,佔地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組成,它們大小不一,分別重達1.5噸至160噸,平均重約2.5噸。據考證,為建成大金字塔,一共動用了10萬人花了20年時間 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約公元前2575年至公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老海夫拉的陵墓,因此被稱為海夫拉金字塔,塔高143.5米。舉世聞名的獅身人面像便緊挨著海夫拉金字塔,據傳人面是海夫拉的模擬像。長期以來,由於該金字塔內的濕度過大、通風較差,墓室內部的牆壁出現裂縫。1992年,海夫拉金字塔又經歷了一次強度為5.4級的地震,受到了部分損壞。此後經過兩年多的全面修繕,於2001年7月重新開放。 門卡烏拉金字塔的底邊邊長108.5米,塔高66.5米。1839年,一名英國探險家首次打開這座金字塔,在墓室中發現一具花崗岩石棺及法老木乃伊。但裝運這些文物的船隻在返回英國途中遭遇意外,石棺和木乃伊都沉入大西洋 1993年初,考古學家在吉薩省的金字塔區考察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古墓群,裡面共有160多個古墓,墓里的象形文字記錄了金字塔修建時的情況。墓壁上有繪畫,生動地展現了金字塔修建時的情況。這群古墓造型多樣,用料不一。有的墓如金字塔形狀,有的呈圓形拱狀,有的是長方形平頂斜坡式造型。用料主要有3種:土磚、玄武岩和花崗石。為了進一步研究新發現的古墓,埃及文化部成立了一個科研小組,有關金字塔建造者之謎將會進一步被揭開。1996年7月,埃及又決定開放位於開羅以南約35公里的達舒爾的4座金字塔。 這4座金字塔中有兩座是為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薩夫羅建造的,距今近4600年,其中的一座造型獨特,被稱為「彎曲金字塔」或「折角金字塔」,其底部為邊長188米的正方形,高約98米。它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每面具有兩個坡度。考古學家發現,古埃及人在施工時,先以54度的傾角修建,到一定高度後,又改為以43度的傾角繼續向上建造,直至完工。這樣金字塔的四面看起來便是彎曲的。為薩夫羅國王所建造的另一座金字塔所用的建築材料為顏色發紅的石灰石,因此被稱為「紅色金字塔」。1996年8月,埃及考古工作者在開羅西南吉薩金字塔群附近清理門卡烏拉金字塔底座時,偶然發現兩尊罕見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這是在金字塔高地首次發現與拉美西斯二世有關的文物。 新發現的兩尊石像位於第三座大金字塔門卡烏拉金字塔旁,它們被雕刻在同一塊石頭上,高3.5米、重約4噸。其中一尊反映了拉美西斯二世的真面目,另一尊則集拉美西斯二世和荷拉·烏赫梯神像於一體。 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第19王朝著名法老(約公元前1304-前1237年) 吉薩金字塔屬於埃及古王國(公元前3200-前2270年)時期的文物,而拉美西斯二世則生活在埃及新王國(公元前1560-前1100年)時代。考古專家認為這一重要發現可能有助於人們揭示金字塔地區更多秘密。 近十年來,參觀金字塔的大量遊人使金字塔內部濕度不斷上升、化學物質增加,從而損害了金字塔的牢固性。為了更好保護金字塔這一珍貴古跡,1995年4月,埃及政府宣布1995年為保護金字塔年。 埃及金字塔是從早期的王陵馬斯塔巴墓發展開來的。建築金字塔的歷史從第三王朝到第十三王朝,跨越了10個朝代。金字塔閃耀著古埃及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光芒。直到今天,規模宏大、建築神奇、氣勢雄偉的金字塔依然給人留下許多未解之謎。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許多科學家、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無數遊客前去觀光游覽。

Ⅳ 埃及金字塔讀後感

今天,我們學了《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昨天預習了這一課,覺得金字塔太牛了!)
埃及的金字塔其中的胡夫金字塔最大! 據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國考古學者估計,胡夫金字塔大約由230萬塊石塊砌成,外層石塊約115000塊,平均每塊重2.5噸,像一輛小汽車那樣大,而大的甚至超過15噸。假如把這些石塊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塊,把它們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長度相當於赤道周長的三分之二。據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估算,修建胡夫金字塔一共用了30年時間,每年用工10萬人.金字塔一方面體現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與創造力,另一方面也成為法老專制統治的見證。 胡夫金字塔建於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統治時期(約公元前2670年),被認為是胡夫為自己修建的陵墓。在古埃及,每位法老從登基之日起,即著手為自己修築陵墓,以求死後超度為神。胡夫大金字塔的4個斜面正對東、南、西、北四方,誤差不超過圓弧的3分,底邊原長230米,由於塔外層石灰石脫落,現在底邊減短為227米,傾角為51度52分。塔原高146.59米,因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相當於一座40層摩天大樓,塔底面呈正方形。整個金字塔建築在一塊巨大的凸形岩石上,佔地約52900平方米,體積約260萬立方米。它的四邊正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金字塔可真是古埃及人們智慧的結晶呀!!!-_-!

Ⅳ 埃及金字塔見聞讀後感

《埃及金字塔見聞》介紹了作者關於古埃及金字塔的( 游歷和感嘆 ),感受到了古埃及人民的( 辛勤與偉大 ),表達了作者對古埃及人民傑出的( 建築藝術與才能 )和超人的( 毅力與能力 )的由衷的贊美.
附:《埃及金字塔見聞》原文
金字塔是人類創造的奇跡,也是歷史之謎;金字塔讓世人驚嘆,也給人們留下了無盡的思考.這是為什麼呢?
巍峨的金字塔,是世界古代建築的一個奇跡,是埃及的象徵.
在埃及尼羅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遺址近80處,它們都是有四五千年歷史的龐然大物,給人一種神秘感.
幾乎每一個訪問埃及的人,都想看一看金字塔.去年6月的一天,我們帶著好奇又神往的心情,來到埃及首都開羅西郊,參觀金字塔.車出開羅,只見公路盡頭,彷彿出現了另一個世界:繁華喧鬧的街市被茫茫無際的黃沙所代替;空氣像烤爐加熱過一樣,撲到臉上,灼熱難受.
我們站在高處遠眺,金字塔巨大的身影矗立在一片沙海之中,在塔的周圍,依稀可見的人和駱駝,看起來只是一些移動的黑點兒.再走近看,這里共有大小不等的三座金字塔,還有一座舉世聞名的獅身人面像.其中,胡夫金字塔最大最高,也稱「大金字塔」,它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①胡夫的陵墓,是埃及金字塔的代表作.胡夫金字塔底部胡有230米見方,塔高原為146米多,經過長年剝蝕,現在底邊約長227米,高度約為137米.據估算,整個塔共用了230多萬塊巨石,平均重約2.5噸,其中最大的石料約重160噸.它的建築工藝水平相當高,石塊之間不用任何黏合物.當我們順著低矮得幾乎要爬行的通道進到塔的核心部分——埋葬國王的墓室時,看到四壁的石塊加工細致,合縫嚴密,甚至想插進一根針都很難.
看了金字塔,再環視一下周圍的不毛之地,人們不禁產生了這樣的疑問:遠在上古時代,這樣龐大的建築物究竟是怎樣建成的?現在說法不一,有的合乎情理,有的近於神話.埃及朋友說當初是利用尼羅河每年漲水時,從上游阿斯旺地區把石塊運來,砌好一層後,在四周圍堆上沙土,再把石塊搬上去砌第二層,如此一層層一直砌到頂端.這樣周圍的沙土堆就是一座大山了.可以想像,單是最後把這座沙土山搬掉就得動用多少人力、物力.
還有一種說法是,周圍堆的不是沙土而是鹽和硝石,完工後,放尼羅河水把鹽和硝石溶(róng)掉,塔就露出來了.不管怎麼說,四五千年前,既沒有汽車,又沒有起重機,要把這么多、這么重的大石頭開采出來,運到這里,再壘起來,那必然是要驅使數以萬計的勞動者,用幾十年的時間,流無數的血和汗才能辦到的.為了給一個死去的帝王建造陵寢,要有多少勞動者陪葬在沙漠中啊!
金字塔是歷史的見證.沒有勞動者的勞動,哪裡可能有什麼金字塔.古埃及的帝王們想通過金字塔使自己萬世不朽,但真正不朽的卻是勞動者創造的金字塔.

Ⅵ 高中生課題研究:埃及金字塔,該怎麼弄,給出步驟!

從金字塔製造的數據,聯系銀河系的參數,所產生的能量效應,來破題。

Ⅶ 埃及金字塔遠征記讀後感400字

埃及金字塔遠征記讀後感

通過閱讀我知道了:在埃及首都開羅西南面金黃色的沙漠中,可以看見一座座巨大的角錐形建築物,巍然屹立,傲對碧空。這就是遠近聞名的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以其工程後的結構驚喜而成為世界七大奇跡之首,如今世界七大奇跡中的六大奇跡都已被毀損,唯有代表著古代文明燦爛成就的金字塔依然聳立在廣場的大地之上,因此,阿拉伯人有句俗語說:「人們怕時間,時間卻怕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墳墓。大約在公元前27世紀,埃及古王國由法老統治,他們死後被葬到了巨大的石頭墳墓里,因為它的輪廓像漢字「金」,所以人們稱它為「金字塔」。
通過閱讀我還了解到:金字塔大約有80多處,其中最著名的是集散大金字塔群。其中的胡夫金字塔外形讓人感到庄嚴雄偉、樸素、穩重,他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滄桑,不塌、不變形,可以想像在古代沒有起重機,就靠人或牲畜把巨大的石塊一層一層的砌起來。據說是他們先砌好地面的一層,然後堆起一個和這一層同樣高的圖坡,再順著請斜的土坡把石塊拉上第二層。
胡夫金字塔有146米多高,可見當時為了建造這座金字塔所用的人力和牲畜有多少啊?而且這些石塊磨得特別平整,接縫處連鋒利的刀片也插不進去。由此可以想到:埃及人是多麼的勤勞而聰明,創造了這樣偉大的工程。
讀完這篇文章,我感覺到了法老的殘暴,讓數十萬人在烈日暴曬下勞作,耗費巨大的人力與財力,為他們建造自己的墳墓,同時也凝聚了埃及人們的偉大智慧和聰明的頭腦,才讓我們後人所驚嘆!金字塔裡面還有許多的奧秘吸引著人們去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如何評價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代埃及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文明的體現。這是一項很偉大的建築,其中的胡夫金字塔更是用了整整30年時間.

Ⅸ 學了埃及金字塔起說什麼話 日記

埃及的金字塔教學反思
聽了錢老師的《埃及的金字塔》,受益頗豐。她那緊湊的課堂節奏,扎實的教學,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她在教學第三小節時,每字每句都落到實處,把金字塔的宏偉、精巧一一展現在學生眼前,並滲透了說明方法的教學。
由於自己接下來也上這一課,就學著上了。但是,上下來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
首先,是時間上來不及。盡管我課前有思想准備,我的課堂節奏沒有這么快,而且學生沒有預習,可能會有些問題。但最後上下來,第三小節根本就來不及講。那就放到下節課吧。
第二課時,我基本採用的錢老師的上法。學生也能找到金字塔的高和大,石塊的多和重,並通過朗讀去深入體會。在講到列數字,作比較等說明方法時,學生的問題比較多,像有東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廈高嗎?一個車皮是多少?和前面的數字好像對不起來……耽誤了一點時間。隨後,把高、大、石塊多、重用一個詞概括起來怎麼說,學生很快能說出宏偉,因為一開始就有人提到這個詞。學習精巧部分,就不是那麼順利。學生讀到下面一段話時,問他們從中感受到什麼,有的說金字塔堅固,有的說很難建造,有的說很大……在一番引導之後,才有人找到精巧一詞。為了加深理解,我有反過來問他們,從那些地方可以感受到它的精巧呢?學生找到「磨得很平整」「砌合得很緊密」「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等詞句來理解。這里,重點讓學生了解「連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是最能形象說明金字塔的精巧的,這也是說明方法的一種——形象描述。最後,再總結一下金字塔的特點——宏偉而又精巧。
自己覺得是很賣力地上完了課,然而,在批閱了學生的課堂作業後,卻發現課堂效率是如此低。作業中出現的練習,都是課上反復強調的內容,可結果……最讓人無法相信的是,「這些石塊的接縫處,連最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說明了什麼,竟填的是「宏偉」,而金字塔的特點是什麼兩空,填的是「大、高」或「高、宏偉」「大、宏偉」都有,說明他們對其中的從屬關系根本就沒有搞清。後來,只好把作業發還,把幾道題重講一遍。這樣,到後來,還是有幾個人沒搞清楚。
分析一下原因,我們的語文作業似乎總存在這樣的問題:習題內容上課時都涉及過的,問問答答,都滲透在裡面了。可到了作業本上,很多人都不會做了,回想不起來到底是哪個內容了,就張冠李戴一番。還有,就是自己的課堂,總感覺熱鬧有餘,卻不夠扎實。看上去說的人挺多的,但能靜下來深入思考的不多。尤其是幾個發言積極的,想到什麼就喊出來了,其他同學也就懶得再想。如此一來,那些不動腦筋的人更不動腦筋了,有時連聽到哪裡都不知道。而那些所謂的好學生,因為急於表現自己,也沒有好好思考,總體也得不到提高。看來,改變這樣的課堂現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