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6和7教學設計

6和7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1-12-13 13:13:01

❶ 大班蒙氏6,7的分解組成教案

前2天剛上了這課。。 6~7的分解組合。需要把最基礎的打好比如先學會6以內的簡單的從2開始組合,後面的就簡單了。 你這個教案,可以大概這樣引入"'「六一節我們給孩子排節目,有7個小朋友,分別要從舞台的2邊上場。。。 」 切記每組,多讓孩子上來練習自己擺,加深記憶。。。錯了沒關系,老師糾正就好。。。這課是比較不容易。。需要分幾個課時來上。。。

❷ 大班,比較6和7的大小,多少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和">",理解符號的含義。
2、會比較10以內的數字大小。
活動准備:
1、大數卡1-10,"<"和">"符號卡片兩套。
2、《幼兒畫冊》和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數字1-10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數字卡片,你能說出是數字幾嗎?可以拍幾下手?
幼兒看數字幾,並用拍手錶示數量。
二、認識"<"">"1、教師出示數卡6和7,引導幼兒判斷誰大誰小。
(1)提問:6和7中間可以放哪種符號?(<放在6和7中間)(2)小結:這是小於符號,小屁股撅給小數看,所以6小於7。
2、練習:出示數字7和8(1)哪個大?哪個小?中間放的什麼符號?為什麼?應該怎麼讀呢?
(2)小結:8大7小,中間放小於符號,因為屁股尖尖對著小數,所以7小於8.
3、出示6和5(1)提問:這是數字幾和幾?哪個大哪個小?
(2)教師把">"符號放在6和5的中間,告訴幼兒這是大於符號,大嘴巴朝著大數笑,所以6小於5。.
4、比較符號、觀察不同請小朋友看一看這兩個符號有什麼不同?

❸ 數字6,7的認識教案怎麼設計方案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6、7,知道它們表示的實際意義。
2.感知7以內的數量,學習看數字塗顏色。
3.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並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重點:
認識數字6、7,知道數字和數量的關系。
活動難點:
理解數字6、7的意義。
活動准備:
1.背景圖:果樹(每棵樹上分別有3串香蕉、5串枇杷、5隻梨、7隻橘子),數字3、4、5、6、7。
2.學具:幼兒操作材料,水彩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看數字拍手」
數字是幾,就拍幾下手,並說出:數字幾,我拍了幾下。
二、認識數字6、7
1.回憶數字3、4、5
師:小朋友們,黃老師發現了一片好大的果園,我們來看看果園里都有什麼水果呀?(香蕉、枇杷、梨)
師:請你來數一數,每棵果樹上分別有幾個水果。
3串香蕉用數字3表示,5串枇杷用數字5表示,4隻梨用數字4表示。

❹ 幼兒園中班數學6和7的分成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的: 1、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復習7的形成,並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2、繼續培養幼兒手口一致點數7,知道7的實際意義。 3、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准確性、敏捷性。 教學准備: 1、貼絨教具,吹泡泡的熊貓1個,大泡泡7個(紅5個,綠2個),小泡泡6個(紅2個,綠4個)不同動作的小熊貓7個。 2、每人一份玩具小熊貓、小皮球(將畫好的熊貓頭和皮球貼在青黴素瓶蓋上)各7隻,每人一袋拼圖材料(圓形、七巧板、小棍、積木)。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全體小朋友圍在黑板前,出示貼絨教具組成的熊貓吹泡泡圖。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請小朋友看是誰?在干什麼?(小熊貓在吹泡泡)教師:它吹的泡泡有大的,還有小的,都什麼顏色啊?(紅的、綠的)它吹的泡泡真好看。現在,請小朋友坐下來聽小熊貓要請你們做什麼? 二、基本部分 1、點數小熊貓吹出的大小泡泡。(復習7的形成,並知道7比6多1,6比7少1)教師:小熊貓請你們數數它吹了幾個大泡泡,幾個小泡泡? 大泡泡和小泡泡哪個多?哪個少?(大泡泡比小泡泡多1,小泡泡比大泡泡少1)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讓大泡泡和小泡泡一樣多?(引導幼兒說出添上或去掉1個)2、請幼兒用視覺、聽覺、觸覺來感知物體的數量。再次學習7的形成,並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教師:老師給小朋友也准備了許多小熊貓圖片,請小朋友猜猜比6多1隻是幾只?請把小盒裡的小熊貓圖片取出來,數一數是不是7隻。 小熊貓很喜歡玩皮球,老師敲幾下,請小朋友從自己的口袋裡摸出幾個皮球。 教師:小熊貓多還是小皮球多?用什麼辦法使每隻小熊貓都能玩到一個皮球?(藏一隻熊貓或再拿出一隻皮球)請小朋友把小熊貓和小皮球全部放在盒裡。 3、出示不同動作的7隻貼絨小熊貓。讓幼兒理解7裡面有7個1。 教師:這里還有許多活潑可愛的小熊貓,請小朋友數數看是幾只(7隻),出示數字「7」。 教師:有幾只小熊貓拿著飛機玩?(1隻)請它排在下面,老師同時出示數字「1」。有幾只小熊貓拿著手絹?(1隻)依次類推。 1隻小熊貓在爬桿,1隻小熊貓在寫大字,1隻小熊貓在跳舞,1隻小熊貓在提小籃,一隻小熊貓在舉紅旗(將它們依次排列整齊並同時出示相應的數字1。讓幼兒數數,7裡面有幾個1)4、用數字游戲發展幼兒思維的准確性,敏捷性。幼兒可能集體或分組回答。 教師:比6 多1的數是幾?比7少1的數是幾?6添上1是幾?7去掉1是幾? 三、結束部分請幼兒打開自己的小袋取出拼圖材料數一數,說出總數。要求幼兒用7個材料,拼出自己喜歡的東西並講給老師聽。

❺ 一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第二課時6和7的加減法教案 急需!!


1.5 / 2 - (3/2 + 4/5)
2.7 / 8 +(1/8 + 1/9)
3.5 / 6 +(1/2 + 2/3)
4.9 / 7 - (2/7 - 10/21)
5.3 / 7 + 49/9 + 4/7
6.8 / 10 + 15/36 + 3/27
7.5 / 2 - (3/2 + 4/5)
8.7 / 8 +(1/8 + 1/9)
9.9 / 7 - (2/7 - 10/21)
10.1 / 5 +(3/7 + 8/10)
進球關閉式:
1.1 / 3 + 3/4 + 1/5
2.3 / 8 + 8/3 - 1/2
3.5 / 6 + 1/12 + 3/4
6.19 / 8 - 1/2 - 3/4
7.7 / 25 + / 10 - 2/5
10.8/15 + 7/3- 8/5
14 2/3 + 1/6 + 3/24 + 2/21
5 \ 2 - (3 \ 4 \ 5)
7 \ 8 +1 \ 1 \ 9
9 \ 7 - (2 \ 7-10 \ 21)
240 \ 400 +12 \ 400-150 \ 400
2 \ 3 +5 \ 9-2 \ 5 \ 9
186 \ 240 +88 \ 240 252 \ 240
6 \ 7 +2 \ 15 \ 13 \ 15
8 \ 9 +1 \ 1 \ 3 \ 4
2 \ 3 +5 \ 9-2 \ 5 \ 9
7/8 +(1/8 + 1/9)
9/7 - (2/7 - 10/21)
1/2 +3/4-3 / 10 = 19/20
2/9 5/6 + 1/3 = 25/18
4/5-3/10 2/3 = 7/6
1/2-3/4 +3 / 8 = 1/8
5/6-1/3 +3 / 10 = 1/5
7/12-5/24 2/3
1/2-1/3-1/6
4/7 +5 / 11 +5 / 7
5/8 + 2/11 + 9/11
17/24 +5/12-11 / 24
,11 / +1/6-5 / 24
5/6-5/7 +1/6-1 / 7
4/5-(1/4 + / 5)
1-1/4-3/4
5/7 +5 / 8 +2 / +4 / 9

1。 3/7×49/9 - 4/3
2。 8/9×15/36 + 1/27
3。 12×5/6 - 2/9×3
4。 8×5/4 + 1/4
5。 6÷3/8 - 3/8÷6
6。 4/7×5/9 + 3/7×5/9
7.5 / 2 - (3/2 + 4/5)
8.7 / 8 +(1/8 + 1/9)
9。 9×5/6 + 5/6
10。 3/4×8/9 - 1/3
11。 7×5/49 + 3/14
12。 6×(1/2 + 2/3)
13。 8×4/5 + 8×11/5
14。 31×5/6 - 5/6
15.9 / 7 - (2/7 - 10/21)
16。 5/9×18 - 14×2/7
17。 4/5×25/16 + 2/3×3/4
18。 14×8/7 - 5/6×12/15
19。 17/32 - 3/4×9/24
20。 3×2/9 +三分之一
21。 5/7×3/25 + 3/7
22。 3/14××2/3 +1 / 6
23。 1/5×2/3 + 5/6
24。 9/22 + 1/11)÷(1/2
25。 5/3×11/5 + 4/3
26。 45×2/3 + 1/3×15
27。 7/19 + 12/19×5/6
28。 1/4 + 3/4÷三分之二
29。 8/7×21/16 + 1/2
30。 101×1/5 - 1/5×21
31.50 +160÷40
32.120-144÷18 +35
33.347 +45×2-4160÷52
34(58 +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 42

37.812-700÷(9 31×11)
38.85 +14×(14 +208÷26)
39。 (284 +16)×(512-8208÷18)
40.120-36×4÷18 +35
41。 (58 37)÷(64-9×5)
42。 (6.8-6.8×0.55)÷8.5
43.0.12×4.8÷0.12×4.8
44。 (3.2×1.5 +2.5)÷1.6(2)3.2×(1.5 +2.5)÷1.6
45.6-1.6÷4 = 5.38 +7.85-5.37 =
46.??7.2÷0.8?1.2×5 = 6-1.19×3-0.43 =
47.6.5×(4.8-1.2×4)= 0.68×1.9 +0.32×1.9
48.10.15-10.75×0.4-5.7
49.5.8×4.2×3.74(3.87-0.13)
50.32.52-(6 9.728÷3.2)×2
1.125 * 3 +125 * 5 +25 * 3 +25
2.9999 * 3 +101 * 11 *(101-92)
3(23/4-3/4)*(3 * 6 2)
4。 3/7×49/9 - 4/3
5。 8/9×15/36 + 1/27
6。 12×5/6 - 2/9×3
7。 8×5/4 + 1/4
8。 6÷3/8 - 3/8÷6
9。 4/7×5/9 + 3/7×5/9
10.5 / 2 - (3/2 + 4/5)
11.7 / 8 +(1/8 + 1/9)
12。 9×5/6 + 5/6
13。 3/4×8/9 - 1/3
14。 7×5/49 + 3/14
15。 6×(1/2 + 2/3)
16。 8×4/5 + 8×11/5
17。 31×5/6 - 5/6
18.9 / 7 - (2/7 - 10/21)
19。 5/9×18 - 14×2/7
20。 4/5×25/16 + 2/3×3/4
21。 14×8/7 - 5/6×12/15
22。 17/32 - 3/4×9/24
23。 3×2/9 +三分之一
24。 5/7×3/25 + 3/7
25。 3/14××2/3 +1 / 6
26。 1/5×2/3 + 5/6
27。 9/22 + 1/11)÷(1/2
28。 5/3×11/5 + 4/3
29。 45×2/3 + 1/3×15
30。 7/19 + 12/19×5/6
31。 1/4 + 3/4÷三分之二
32。 8/7×21/16 + 1/2
33。 101×1/5 - 1/5×21
34.50 +160÷40
35.120-144÷18 +35
36.347 +45×2-4160÷52
37(58 +37)÷(64-9×5)
38.95÷(64-45)
39.178-145÷5×6 42
40.812-700÷(9 31×11)
41.85 +14×(14 +208÷26)

43.120-36×4÷18 +35
44。 (58 37)÷(64-9×5)
45。 (6.8-6.8×0.55)÷8.5
46.??0.12×4.8÷0.12×4.8
47。 (3.2×1.5 +2.5)÷1.6
48.6-1.6÷4 = 5.38 +7.85-5.37 =
49.7.2÷0.8?1.2×5 = 6-1.19×3-0.43 =
50.6.5×(4.8-1.2×4)=
51.5.8×4.2×3.74(3.87-0.13)
52.32.52-(6 9.728÷3.2)×2.5
53。 [(7.1-5.6)×0.9-1.15]÷2.5
54.5.4÷[2.6×(3.7-2.9)+0.62]
55.12×6÷(12-7.2)-6
56.12×6÷7.2-6
57.0.68×1.9 +0.32×1.9
58.58 +370)÷(64-45)
59.420 +580-64×21÷28
60.136 +6×(65-345÷23)
15-10.75×0.4-5.7
62.18.1 +(3-0.299÷0.23)×1
63。 (6.8-6.8×0.55)÷8.5
64.0.12×4.8÷0.12×4.8
65。 (3.2×1.5 +2.5)÷1.6
66.3.2×6 +(1.5 +2.5)÷1.6
67.0.68×1.9 +0.32×1.9
68.10.15-10.75×0.4-5.7
69.5.8×4.2×3.74(3.87-0.13)
70.32.52-(6 9.728÷3.2)×2.5
71。 [(7.1-5.6)×0.9-1.15]÷2.5
72.5.4÷[2.6×(3.7-2.9)+0.62]
73.12×6÷(12-7.2)-6
74.12×6÷7.2-6
75.33.02(148.4-90.85)÷2.5
1)76。 (25%-695%-12%)* 36
77/4 * 3/5 + 3/4 * 2/5
78.1-1 / 4 +8/9/7 / 9
79。 +1/6/3 / 24 + 2/21
80./15 * 3/5
81.3/4/9/10-1/6
82/3 +1 / 2)/ 5/6-1/3] / 1/7
83/5 +3/5/2 +3 / 4
84。 (2-2/3/1/2)] * 2/5
85。 +5268.32-2569
86.3 +456-52 * 8
87.5%6325
88/2 +1 / 3 +1 / 4
2)89 +456-78
3)5%+。 3/7×49/9 - 4/3
4)9×15/36 + 1/27
5)2×5/6 - 2/9×3
6)3×5/4 + 1/4
7)94÷3/8 - 3/8÷6
8)95/7×5/9 + 3/7×5/9
9)6/2 - (3/2 + 4/5)
10)8 +(1/8 + 1/9)
11)8×5/6 + 5/6
12)1/4×8/9 - 1/3
13)10×5/49 + 3/14
14)1.5×(1/2 + 2/3)
15)2/9×4/5 + 8×11/5
16)3.1×5/6 - 5/6
17)/ 7 - (2/7 - 10/21)
18)19×18 - 14×2/7
19)5×25/16 + 2/3×3/4
20)4×8/7 - 5/6×12/15
21)7/32 - 3/4×9/24
22)1,2/3÷1/2-1/4×2/5
2,2-6/13÷9/26-2/3
3,2/9 +1 / 2÷4/5 3/8
4,10÷5/9 +1 / 6×4
5,1/2×2/5 9/10÷20分之9
6,5/9×3/10 2/7÷五分之二
7,1/2 +1 / 4×4/5-1/8
8,3/4×5/7×4/3-1/2
,23-8/9×1/27)÷(1/27
10,8×5/6 2/10÷4
11,1/2 3/4×5/12×4/5
12,8/9×3/4-3/8÷四分之三
13,5/8÷5/4 +3 / 23÷9/11
23)1.2×2.5 +0.8×2.5
24)8.9×1.25-0.9×1.25
25)12.5×7.4×0.8
26)9.9×6.4(2.5 0.24)(27)6.5×9.5 6.5×0.5
0.35×1.6 +0.35×3.4
0.25×8.6×4
6.72-3.28-1.72
0.45 6.37 4.55
5.4 6.9×3 - (25-2.5)2×41846-620-380
4.8×46 +4.8×54
0.8 +0.8×2.5
1.25×3.6×8×2.5-12.5×2.4
28×12.5-12.5×20
23.65-(3.07 +3.65)
(4 +0.4×0.25)8×7×1.25
1.65×99 +1.65
27.85-(7.85 +3.4)
48×1.25 +50×1.25×0.2×8
7.8×9.9 +0.78
(1010 309 4 681 6)×12
3×9146×782×6×854的
5.15×7/8 +6.1-0.60625
1。 3/7×49/9 - 4/3
2。 8/9×15/36 + 1/27
3。 12×5/6 - 2/9×3
4。 8×5/4 + 1/4
5。 6÷3/8 - 3/8÷6
6。 4/7×5/9 + 3/7×5/9
7.5 / 2 - (3/2 + 4/5)
8.7 / 8 +(1/8 + 1/9)
9。 9×5/6 + 5/6
10。 3/4×8/9 - 1/3
11。 7×5/49 + 3/14
12。 6×(1/2 + 2/3)
13。 8×4/5 + 8×11/5
14。 31×5/6 - 5/6
15.9 / 7 - (2/7 - 10/21)
16。 5/9×18 - 14×2/7
17。 4/5×25/16 + 2/3×3/4
18。 14×8/7 - 5/6×12/15
19。 17/32 - 3/4×9/24
20。 3×2/9 +三分之一
21。 5/7×3/25 + 3/7
22。 3/14×2/3 + 1/6
23。 1/5×2/3 + 5/6
24。 9/22 + 1/11)÷(1/2
25。 5/3×11/5 + 4/3
26。 45×2/3 + 1/3×15
27。 7/19 + 12/19×5/6
28。 1/4 + 3/4÷三分之二
29。 8/7×21/16 + 1/2
30。 101×1/5 - 1/5×21
31.50 +160÷40(58 +370)÷(64-45)
32.120-144÷18 +35
33.347 +45×2-4160÷52
34(58 +37)÷(64-9×5)
35.95÷(64-45)
36.178-145÷5×6 42 420 +580-64×21÷28
37.812-700÷(10 +31×11)(136 +64)×(65-345÷23)
38.85 +14×(14 +208÷26)
39。 (284 +16)×(512-8208÷18)
40.120-36×4÷18 +35
41。 (58 37)÷(64-9×5)
42。 (6.8-6.8×0.55)÷8.5
43.0.12×4.8÷0.12×4.8
44。 (3.2×1.5 +2.5)÷1.6(2)3.2×(1.5 +2.5)÷1.6
45.6-1.6÷4 = 5.38 +7.85-5.37 =
46.??7.2÷0.8?1.2×5 = 6-1.19×3-0.43 =
47.6.5×(4.8-1.2×4)= 0.68×1.9 +0.32×1.9
48.10.15-10.75×0.4-5.7
49.5.8×4.2×3.74(3.87-0.13)
50.32.52-(6 9.728÷3.2)×2.5
51。 [(7.1-5.6)×0.9-1.15]÷2.5
52.5.4÷[2.6×(3.7-2.9)+0.62]
53.12×6÷(12-7.2)-6(4)12×6÷7.2-6

102×4.5
7.8×6.9 +2.2×6.9
5.6×0.25
8×(20-1.25)
1)127 +352 +73 +44(2)89 +276 +135 +33
(1)25 71 75 29 88(2)243 89 111 57
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 +47×52-398
148 3328÷64-75
360×24÷32 +730
2100-94 +48×54
51 +(2304年至2042年)×23
4215 +(4361-716)÷81
(247 +18)×27÷25
36-720÷(360÷18)
1080÷(63-54)×80
(528 912)×5-6178
8528÷41×38-904
264 +318-8280÷69
(174 +209)×26 - 9000
814 - (278 +322)÷15
1406 735×9÷45
3168-7828÷38 +504
796-5040÷(630÷7)
285 +(3000-372)÷36
1 +5/6-19 / 12
3倍(-9)+7×(-9
(-54)X1/6x(-1 / 3)
1.18.1 +(3-0.299÷0.23)×1
2。 (6.8-6.8×0.55)÷8.5
3.0.12×4.8÷0.12×4.8
4。 (3.2×1.5 +2.5)÷1.6(2)3.2×(1.5 +2.5)÷1.6
5.6-1.6÷4 = 5.38 +7.85-5.37 =
6.7.2÷0.8?1.2×5 = 6-1.19×3-0.43 =
7.6.5×(4.8-1.2×4)= 0.68×1.9 +0.32×1.9
8.10.15-10.75×0.4-5.7
9.5.8×4.2×3.74(3.87-0.13)
10.32.52-(6 9.728÷3.2)×2.5
11。 [(7.1-5.6)×0.9-1.15]÷2.5
12.5.4÷[2.6×(3.7-2.9)+0.62]
13.12×6÷(12-7.2)-6
14.12×6÷7.2-6
15.33.02(148.4-90.85)÷2.5
答案是沒有時間寫

❻ 幼兒園認識數字6.7.8教案 急急急

你可以在家給孩子數一樹手指或是物品我的孩子也是這樣學的

❼ 小學乘法口訣67的復習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乘法意義的理解,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訣。
2.使學生能夠正確、比較熟練地應用6的乘法口訣。
3.使學生有與同伴合作整理知識的體驗,感受探索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思維能力(順向思維、逆向思維等)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初步掌握6的乘法口訣。
2.能夠正確而比較熟練地應用6的乘法口訣(如:用一句口訣計算兩道乘法算式題等)。
教學難點:
探究和記憶6的乘法口訣。
教材分析:
6的乘法口訣是義務教育課程新教材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60頁的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1至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乘法口訣的繼續,也是今後學習7、8、9乘法口訣的基礎,教材首先呈現了一幅由6個豌豆莢組成的主題圖,圖中的每一個豌豆莢里都有6顆豆子,再通過列表,讓學生在探索豆子顆數和豆莢的個數之間的關系時,得到6的乘法口訣的結果,然後進一步由乘法算式歸納出相應的乘法口訣。在教材中,沒給出一個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乘法口訣,其意圖是要讓學生完全自主地來探索6的乘法口訣,體現出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

學情分析:
1.學生在前一段學習2——5的乘法口訣中,已積累了一定的編寫口訣的經驗。能熟記2——5的乘法口訣並加以運用。
2.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初步具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但仍存在個體差異,學習程度參差不齊,有個別學生已經會背九九乘法口訣表了,但也有個別學生5以內乘法口訣還不夠熟練。
教學准備:
口算卡片、例題表格等。
教學關鍵:
為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讓他們學會遷移,用類推的思想去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齊背1——5的乘法口訣。
2.口算訓練
3×5 4×3 2×4 5×4 4×4
5×3-5 3×3+4 2×3+8 2×2+9 5×5-6
(獨立完成後,指名先說口訣,再說答案。)
師:剛剛我們一起用1——5的乘法口訣做了一些口算題,下面請大家再一起背一下1——5的乘法口訣。
3.再次齊背口訣。
【反思:6的乘法口訣的學習是建立在1-5的乘法口訣學習的基礎上的,因
此,通過1-5的乘法口訣的復習,較好的做了鋪墊,使得後續學習比較順利。另外這里還復習了上節課剛剛學習的乘加和乘減。在舊教材中,乘加乘減安排比較靠後,新教材把提到了1-5的乘法口訣和6的乘法口訣之間,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借用乘加乘減來記憶口訣。所以這里也要做好復習鋪墊。】
二、創設情境,學習新知。
1.情境導入
師: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6的乘法口訣,請大家先看黑板。這里有一個表格,表格有兩行,第一行寫的是「豆莢個數」,第二行寫的是「豆子顆數」。豆莢的個數分別是:1、2、3、4、5、6,接下里請大家打開數學書,翻到60頁,看看圖中每個豆莢里有幾顆豆子?

生:6顆。
師:那一個豆莢里有幾顆豆子?
生:6顆。
師:那2個豆莢里呢?
生:12顆。
師:好,那接下來的表格自己數一數、算一算、填一填。填完後坐端正。
(生自己完成表格,之後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反思:通過前兩個的指導,讓孩子們對表格有一個初步認識之後再開始獨立
填寫表格,為讓學生自主探索做好充分准備。】
2.觀察思考:
師:觀察表格,你發現了什麼?
生:每次加6.
師:繼續觀察:第一格里的6是幾個6?
生:1個6是6。
師:那第二格里的12呢?
生:2個6是12。
師:第三格里的18呢?
生:3個6是18。
師:第四格里的24呢?
生:4個6是24。
師:第五格里的30呢?
生:5個6是30。
師:第六格里的36呢?
生:6個6是36。
師:嗯,不錯,我們一起讀一讀:1個6是6、2個6是12…… 6個6是36。
【反思: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因此,大膽放手,引導
學生自主探究。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思考等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6的乘法口訣的意義。】
2.參考上面的統計表,寫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訣:
師:請大家根據1個6、2個6、3個6、4個6、5個6、6個6寫出乘法算式,能寫幾個寫幾個。
(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寫,同時請6位同學到黑板上寫算式,之後評價訂正。)
【反思:孩子們已經有了1-5的乘法口訣學習的經驗,這里完全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寫算式,既是對乘法意義的一個復習,也為下一步編寫口訣做好了鋪墊。】

師:孩子們,你們能根據這些乘法算式編寫出相應的乘法口訣嗎?
生異口同聲:能!
師:在編寫口訣之前,誰想提醒大家注意點什麼呢?
生1:要注意小數在前大數在後。
師:嗯,說得很好!還有嗎?
生2: 口訣要用漢字。
師:嗯,對,口訣和算式有所不同。第三呢?
生3:得數不滿十的要寫「得」字。
師:很細心的孩子。第四呢?
生:因數在前,積在後。
師:很好!大家在寫的時候可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喲。接下來,請大家把課本60頁上藍色方框中的口訣補充完整。
(生自己在書上寫,同時請6位同學到黑板上寫口訣,之後評價訂正。)
【反思:這樣設計是因為學生已有2-5乘法口訣為學習的基礎,所以把口訣的編寫留給學生來歸納,促使學生在歸納口訣的過程中,加深對每句口訣意義的理解,更好的掌握乘法口訣。】
3.記憶6的乘法口訣
師:孩子們,一起讀一讀我們剛剛編寫出的口訣吧!
(生齊讀口訣)
師:仔細觀察我們編寫的口訣;你發現了什麼?
(觀察後,讓學生說說他們發現的規律。)
生4:口訣中第一個乘數每次多1,第二個乘數都是六,積每次多6。
師:觀察得真仔細,並且能夠做到有順序的觀察,這一點值得大家學習!好,請大家跟著趙培林同學觀察的規律一起再來看一看吧!
(一起有順序的觀察)
師:當我們掌握了其中的規律,背起口訣就容易多了,下面進行1分鍾背口訣比賽。
(生開始背口訣,之後進行對口訣練習,先是師生對口訣,然後是同桌對口訣。)
師:孩子們,老師在背口訣的時候想不起來「四六」和「六六」是多少了,但是我記得「五六三十」,誰能幫我想想辦法?
生5:五六三十,減去一個6就是24,所以四六二十四。
師:那六六呢?
生6:五六三十,加上一個6就是36,所以六六三十六。
師:嗯,真好!你們看,當我們知道了這些口訣之間的關系,即使忘了某一句也沒關系,我們可以用相鄰的口訣幫我們想起來。
【反思:乘法口訣是本課教學的主要內容,利用多種形式如:對口令、做游戲等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興趣,便於學生記憶,加深了學生對乘法含義的理解。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其應用意識。】
4.鞏固練習、反饋應用。
1)聽口訣寫算式;
三六十八 六六三十六
2)口算(先想口訣,再寫算式)
4× 6 5× 6 6× 3 6× 2 6× 6
【反思:學生在剛學習了6的乘法口訣,馬上就設計這兩個練習是為了讓學生加深理解乘法算式與口訣之間的聯系,使知識得到及時的鞏固。】
5.全課總結、布置作業
師: 大家剛才表現得很好!現在我們一起回頭看一看我們這節課學習了什麼?
誰來說一說。
生:我學會了6的乘法口訣
生:我知道6的乘法口訣一共有6句。
生:我知道一句乘法口決可以計算兩道乘法算式。
生:我學會了怎麼又對又快記住口訣。
生:我覺得乘法口決的作用可真大。
師:同學們在這堂課中學會了這么多知識,真了不起,希望同學們以後能正確、
熟練地應用它們。在課後仔細體會,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用到6的
乘法口訣?
今天課下請大家熟練背會1——6的乘法口訣。好!下課!

❽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 6、7、8加幾 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主探究得出計算8、7、6加幾的各種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並能正確熟練的口算8、7、6加幾。

2.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及概括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3. 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進一步理解「湊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計算8、7、6加幾的各種方法。

教學難點:把另一個加數分成幾和幾,才能和8、7、6「湊十」,同時體現演算法多樣化。

教具准備:課件、自製轉盤和小花、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起興趣

1. 師:咱們比比誰的反應快,看誰算得快。(復習數的組成)

2. 剛才大家表現很好,現在咱們去個有趣的地方,看看吧!(兒童樂園)

3. 想去嗎?咱們乘車去,說對了就先出發!

最後一題9+7咱們一塊答!(生回答後問:你是怎樣想的?)

二 、自主研究,學會算理

1. 創設情境,引發探究

(1)大家看,已經有許多人在等著買票,你知道共有幾個小朋友嗎?應該買多少張門票呢?(出示主題圖)

(2)生匯報並交流。你是怎樣知道的?

①數的 ②接數法 ③8+5

2. 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8加幾(教學例1)

① 師:9加幾的方法咱們己經學過了,那8+5該怎麼算呢?把你的想法用學具擺擺,並和同桌說說,比比哪個小朋友最會動腦筋,想的方法最多。

② 學生交流後匯報:指名生上台演示。並說演算法。(出示學生的幾種擺法,並比較,選擇自己喜歡的演算法記下來。你們看哪種方法能一眼看出8+5是多少?)

③ 同學們想出的這幾種辦法都不錯,以後同學們在口算時,可選一種你最喜歡的方法來算。看著你喜歡的方法把它裝到腦子里吧!

④ 現在用你喜歡的方法來算算這幾題,行嗎? (練習P105頁第1題)

⑤ 小結:這些題都是幾加幾?(8加幾)8加幾,怎麼算?(生小結)

(2)自主探究7、6加幾(教學例2)

① 同學們剛才都學得很不錯,下面咱們看看游樂場有哪些好玩的!(課件出示:一些游樂項目及其票價,由師介紹。)

② 你最想玩哪兩個項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錢嗎?怎麼列式?(由生自主列式,師將板書設計成兩組,一邊寫大數加小數,一邊寫小數加大數。)

③ 咱們先看左邊的算式,如:8+4,怎麼算?(由學生說演算法)

④ 那這邊的其它的算式該怎麼算呢?(在小組里說說)

⑤ 指名生說出7加幾、6加幾的演算法。

(3)演算法多樣化(教學例3)

師:再請看右邊的算式,怎麼算?如:「8+9」看哪個同學想到的方法最多?

① 把8湊十 ② 把9湊十 ③ 從9+8=17想到8+9=17

小結:看來解同一道題,會出現很多種不同的方法,同學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己選擇其中的一種!

三、趣味游戲,鞏固新知

1. 做一做:看車來接我們回家了!誰能根據這幅圖說出幾句話?請大家翻開書104頁,自己在做一做第一題的第一幅圖里圈出10個來,再計算!

2. 轉盤:再來玩個快樂轉盤的游戲。(轉盤正中心寫有8、7、6數字,)

3. 找朋友:接下來,我想請得了小花的同學玩個找朋友的游戲,好嗎?(小花的反面寫有一個算式如上圖,沒有得數,師寫出一些數字,學生根據自己的算式的答案,將算式貼在相應的數字下。)

四、課堂小結,激勵評價

1. 小結:同學們,今天這節課大家表現得棒極了,那你們都學會了些什麼呢?

2. 拓展:我想請你們自己設計一個周末活動方案:在兒童樂園里,如果你的爸爸媽媽給你20元錢,讓你自己玩,你准備怎麼去玩? 此表交給家長打等級,我們來評一評,誰設計的方案是最佳方案,咱們把它貼在班級的展示台上!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