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孩子怎麼教育
「七歲八歲狗都嫌」,這個處於「叛逆期」的年紀,父母應該怎麼做
農村裡有一句話,叫「七歲八歲狗都嫌」,顧名思義,就是七八歲的孩子連狗都不願意搭理,這都是為什麼呢?其實,人有三個叛逆期,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7~9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而農村裡那句老話就是指的「兒童叛逆期」了。
2. 7歲的孩子該怎麼教育
英盛觀察為您解答:
【1】學習現代家庭教育知識,清楚家庭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概念,不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和孩子一起不斷接觸,了解和學習新事物,尊重孩子的家庭平等地位,保證父子溝通順暢。
註:可以在工作間隙,孩子晚睡以後進行。必要時可以來七彩陽光家庭教育網路教室來聽聽課,相信你會在家庭教育知識積累學習中有所獲。
【2】做好家庭事務分工和協調,確保全家人有合理的休息時間。在很多家庭里基本上沒有分工,家務事成了孩子母親想當然要做的事。憑什麼?都有工作,都掙工資,憑什麼你做為男人,身為父親就享有特權呢?如果你不承擔家庭責任,孩子百分百會向你學習,樂於享受,安於玩耍,而全然不會把課外作業當回事,更不說好習慣培養了。
註:不要把愛老婆只掛在嘴巴上,愛要通過做事來表達。
【3】制定兩份家庭生活作息時間表,一份是孩子的,一份是家中大人的。在對孩子進行好習慣培養之初,大人的生活作息時間表要盡可能與孩子兩步,當習慣鞏固定型後,與孩子講明情況後可適當調整,各自執行。
註:作息時間表要簡潔,盡可能多給孩子預留出玩耍的時間。玩耍可以在室內,由父親陪伴或者母親陪伴,室外活動盡可能由父親帶領孩子接觸一些同齡小夥伴,引導孩子相互問候,加入游戲團隊。在戶外玩耍的過程中,父親要手把手做示範,如何禮貌問候小朋友,怎樣記住小夥伴的名字,怎樣邀請小夥伴一起玩耍,如何遵守游戲規則等。
【4】制定可行性家庭規則。七歲兒童已經進入第二反抗期,如果此時沒有規則約束,孩子會經常頂撞大人,很容易產生親子矛盾和沖突。但如果家裡有規則約定,父親就可以成為規則的監督者,而不是遇事隨口去要求孩子怎麼做。孩子對規則的適應和遵守需要有一個過程,只要父親堅持好、引導好,孩子慢慢就習慣於適應並遵守了。
註:家庭規則內容要根據自家實際情況制定,開始階段切莫弄的太復雜,方便於孩子理解,並易於做到就可以。當孩子對規則有初步的認識後,再逐漸增加,這樣就不容易讓孩子面對太多的約束而產生強烈的反抗了。
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直、上進、無私、熱情的良好父親榜樣形像。重點從為人處事,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禮節禮貌,孝敬老人,友善鄰里,寬容和理解他人等方面著手。
【5】培養孩子建立時間意識。生活習慣養成往往與時間有密切關聯,什麼時間段做什麼事,如果沒有時間來衡量,孩子是不清楚自己每天在重復做些什麼。沒有時間做為依據,孩子根本就不清楚做一件事所花的時間長與短,很容易讓孩子做事無目標,做事磨蹭拖拉。
註:建議帶孩子一起去購買漂亮的鬧鍾放在床頭上,再買一塊結實耐用防水的電子表讓孩子帶上,可以很方便地關注時間。同時培養孩子會關注時間,計算做一件事的時間,就能輕松算出玩耍時間和課外學習時間,這樣一來,反而能讓孩子感覺到其實寫作業時間並不長,只要專注就可以獲得更多自主支配的時間。
【6】培養孩子自主做事的意識。每天放學後,或者在周末時間里,可以提醒孩子,今天晚上你有幾件事要做啊,今天上午或者下午你有幾件事要做啊,你來想想,排列一下順序。一般來說,孩子是很樂於動腦思考,並說出幾件事,如果孩子說不全,父親可以給孩子一些提示,然後引導孩子把事件排列出先後順序。
註:培養孩子自主做事意識,這是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基礎,否則,孩子只會關注玩兒,甚至不何止地玩耍,哪怕你讓他寫十幾鍾作業,也會讓孩子很不情願。
【7】在父親的帶動下培養孩子自主做事的意識和能力。七歲兒童已經可以做很多事,只要父親樂於帶動孩子,在親子游戲中就能學會打掃地板,用拖布擦試地板,在廚房洗碗,摘菜,甚至拿起小刀具切菜(要注意引導示範,防止刀傷手),整理自己的床鋪、書籍、玩具等。
註:這需要父親放棄一些對外人際應酬,盡可能把教育孩子當成頭等大事。如果遇到同事、領導、朋友的邀請,可以禮貌地告訴他們,我已經答應孩子,每天要陪伴他,大家都是孩子父母相信你們能理解一位父親對孩子的承諾,待孩子再大一些,我會多抽出一點時間參與應酬的,謝謝你們的理解。
【8】父親必須要重視培養孩子獨睡。獨睡是一個孩子真正走向獨立的開始,如果忽略對這方面的培養,很容易讓孩子養成很強的心理依賴性。同時也對培養孩子勇氣和自信不利。孩子獨睡後,就擁有了自己的獨立空間,這時引導孩子建立隱私概念就容易理解了。否則,孩子再和你們夫妻同睡一室、一床,你們的魚水之歡也會不自然,畢竟孩子大了,需要迴避了。
註:引導孩子獨睡,必須要分幾個階段時行,一是獨睡意識的引導。二是獨睡空間的准備。三是父親多陪孩子在自己的房間里做親子游戲、親子閱讀、午睡。四是要陪伴孩子在自己的房間里晚上睡,漸次大人離開,開著卧室大燈讓孩子獨睡,再過度到只開床頭燈讓孩子獨睡,最後過度到開小夜燈獨睡,直到讓孩子自已關燈在黑暗環境下獨睡。
【9】保持良好的親子溝通。父親想與孩子交流時,一定要腰下彎,或者蹲下來與孩子說話,這樣很容易讓孩子獲得親切感,而不是總仰視父親。那樣的話,很容易讓孩子感覺到與父親有距離感,不容易讓孩子接納父親。親子溝通技巧有很多種方式,建議通過在七彩陽光網路教室學習,或者下載加密視頻進行學習。如果你能掌握十種以上親子溝通方法,相信你會每天讓孩子感覺到和你在一起游戲、玩耍、學習時的快樂。
註:良好的親子溝通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工具,沒有良好的溝通關系,談教育那是空話。所以,請父親要先熟悉掌握工具的前提下,你才能靈活應用。但這需要你每天花專門的時間用來學習,只要能堅持相信你就能成為優秀的父親。
【10】要了解和掌握七歲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我在博客與QQ空間里寫過專門的文章,請父親自己去找來認真學習。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你才能從容面對孩子,讀懂他的所需、所想、所求,然後合理給予。
註:初入一年級的兒童大都有課外作業,請父親一定要慎重對待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因為七歲兒童腕部力量,手指協調力發展還有很大的不足,如果寫作業時間過長,很容易讓孩子手不舒服,既而不願意書寫。建立你一面與老師說明情況,允許孩子只寫少量作業,同時在親子游戲中增加一些口頭練習,很容易輕松讓孩子掌握所學知識。
【11】要與妻子做好密切的配合與協調。每個人家長[微博]都不可能保持一成不變的生活規律,難免遇有應酬、出差和其他大事小情。這時父親就要和妻子做好協商,像交接力棒一樣,順利把當天,或者階段性教育培養內容交給妻子,請妻子做好連續性教育內容。
註:這需要父親心細,並且有極強的責任感,把教育孩子當成家中,或者你生活中頭等大事。否則,很容易把正在培養孩子好習慣的內容給中斷。父親必須要清楚,好習慣中斷後,再重新培養是具有難度的,因為這可能造成孩子對你的極大不信任,再次進入習慣培養時會讓孩子學會鑽空子,甚至是逃避約束。
【12】一定要把禮貌習慣體現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這樣,才能當著孩子的面做好榜樣示範。像「早上好」「晚安」「再見」「謝謝」之類的話,每天都要有所體現,通過持續性培養,會讓孩子養成下意識去禮貌表達。尤其年輕父母對待老人和家庭以外人的態度,往往決定著孩子禮貌習慣能否保持下去。
註:請不要羞於啟齒,一切為了孩子的教育,有什麼抹不開面子呢。如果你的理想目標是培養一個有良好修改的孩子,你必須要力體力行,放棄一切雜念。
【13】要把解決隔代教育問題當成大事。如果能和老人分開住最好,如果不能分開,你做為孩子父親必須要和老人商量好,他們需要做哪些事,哪些事堅決不能參與。當你有原則有立場時,老人也會慢慢理解和適應的,因為你的堅持註定要從孩子身上體現出教育效果。
註:父親要盡可能少賦予老人教育責任,有限允許老人對孫輩進行生活上的照料,或者接送上學就可以。否則,老人在沒有明確約定自己應該承擔責任內容時,很容易亂插手。如果不明就裡去責怪老人,會讓老人很委屈,甚至誤解兒女。
【14】父親要抓住孩子初入小學的時機做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我在博文中曾經專門寫過學習習慣培養的步驟和方法,建議你找來認真讀一下,相信你只要想認真去做,肯定能做好。
註: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過程中,父親切莫犯急燥的毛病,對孩子來說,認知理解能力還有限,再加上注意力專注保持時間還不長,最初可能只能有幾分鍾,你需要有足夠的耐心,有意識地引導和培養孩子增加註意力專注練習,哪怕每周延長一分鍾,一學期下來,也會讓孩子有出色的注意力保持了。我在博文中也寫過,你可以找來閱讀一下。
【15】做好孩子的誠信教育。好孩子、出色的孩子都要言而有信,這需要父親做好榜樣,在答應孩子之前,你先先動動腦筋,看看能不能輕松答應,如果暫時不能答應,也可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只要有出色的表現,要求得到滿足是遲早的事。但這里對孩子的要求要做分析,哪些是合理的要求,合理的可以及時滿足,也可以延遲滿足。不合理的要求,必須要拒絕,哪怕是孩子哭鬧也不能答應,否則會縱容孩子無理地、無何止地提出要求。
註:這是考驗父親信心和耐心的過程。如果你誠信的榜樣做的很好,又能通過平時的教育和引導,很容易讓孩子建立誠信的好品質,對於孩子來說,絕大多數都是樂於講誠信,關鍵就看你這位父親是否做的很好了。
【16】根據情況適時做好孩子的挫折教育。七歲兒童常會因為得不到滿足而哭鬧,常會因為老人的溺愛而不講道理,常會因為受到老師的批評而鬧情緒,常會因為和小夥伴產生矛盾而發出怨氣。面對很多機會,都可以適時給孩子一些挫折教育,讓孩子在挫折面前分清對與錯,時間久了,對培養孩子分辨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註:挫折教育不是一味的拒絕,要在孩子情緒比較糟糕的階段,父親適當冷落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通過冷處理後,孩子情緒會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好轉了,當孩子情緒好轉後,再實施教育和引導,就容易被孩子接受了。當然平時的預見性引導,或者通過發生在別的孩子身上的事也可以做情景教育,這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教育內容。
【17】教育和引導孩子正確認識金錢,培養孩子正確的理財和消費意識。引導孩子認識勞動與報酬的關系,使孩子明確在18歲以前父母是只是有限保障,不是無節制地消費。
註:七歲兒童應該有自己的零花錢了,建議父親與孩子商量每周零花錢給多少,最初不要給太多,一周五元足夠了。不管你家裡是否富有,給孩子無節制共錢,很容易讓養成胡亂花錢的壞習慣。一個孩子不懂節約,這是很糟糕的事,再大一些,就會炫富,就會攀比,就會懶惰,自然就不願意付出體力勞動做家務,就不會付出腦力勞動去認真學習了。如果這樣,你的孩子可能對學習失去興趣,你奢望的好成績永遠看不到。
【18】一定要把安全教育當成重中之重的大事對待。因為七歲兒童已經逐漸從思想和行為上與父母產生分離,不再過度依賴父母的保護。這時安全教育就必須要從室內和戶外充分重視起來,像交通安全教育,防意外摔傷、墜落教育,像防溺水、燒傷、觸電等教育,都要根據孩子活動區域做情景教育。
註:安全教育不能空談,建議找來一些影音資料,或者帶孩子做事故現場教育,這樣才能讓孩子有深刻的理解。
【19】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防止孩子出現教育上的空白。適時與孩子的老師進行交流和溝通,了解孩子在校表現情況,發現問題,及時配合老師解決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教育孩子從小熱愛國家,遵守社會公德,建立社會責任感。
註:和老師做好溝通與交流,這是不容忽視的大事。我在博文中專門寫過,請父親找來認真學習。父親如果有時間,可以帶孩子參與一些社區或者團體的公益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孩子的愛心。還可以帶孩子利用周末或者節假日去參觀一些展覽,讓孩子了解社會。
結束語:盡管這篇文章篇幅很長,但我感覺仍是走馬觀花狀,沒有完全把每一個細節都做以展示。但我相信,如果父親們能把這些內容都理解了,都做到了,也足夠了不起了。如果父親們沒有機會讀到這篇文章,建議母親們列印出來,或者夫妻之間聊天溝通時,你和他聊一聊,相信通過你的努力,會讓孩子父親對教育引起足夠的重視。最後祝願每一個孩子都因有父親的教育和陪伴在而有一個美麗快樂的童年。祝願每一個家庭都幸福和諧美滿。
3. 7歲的孩子很不聽話我應該如何教育
孩子很不聽話可以這樣教育:跟孩子講道理、尊重孩子、偶爾給予鼓勵、耐心培養孩子品德素質。
1、跟孩子講道理
當孩子犯錯誤或行為無禮的時候,不要立即處罰他,應該以友好的口吻來教育他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舉止。不要低估孩子的智商,你說的話他都明白,只是不善於表達。如果你將自己放在孩子的角度上會覺得講道理會更容易接受。事後再批評,孩子會非常配合你,主動認錯的。
2、尊重孩子
如果你的小孩問:「在我們出去之前,我可以看完這部電視劇嗎?」如果你還有一些時間剩餘的話,應該讓出一些時間來給你的孩子。你應該充分尊重孩子請求的權利。
3、偶爾給予鼓勵
可以通過一些只語片言來激勵你的孩子,通過合作的方式來鼓勵他的進取,類似的話語有:「你看,別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點也不比他們差,你完全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對不對?」
4、耐心培養孩子品德素質
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孩子是否具有誠實的品格對他將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愉快,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經常講一些「做人要誠實」的道理;要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願望;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制定一些規則並嚴格要求;成人要以身作則。

(3)7歲孩子怎麼教育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不要沖孩子發火
即使很生氣,也要壓制自己內心的火氣,不要爆發,讓孩子知道你即使打他也是為他好,而不是因為你隨便發火才打的。
2、讓孩子冷靜思考
當孩子發脾氣耍賴時,若是用打罵去阻止他的,往往會令他情緒更加激動。這是我們應該冷靜對待,不要急於去說服他,讓他一個人在屋子呆一會,沒有多久,他就會安靜下來,這時再和他講道理,他就會接受。
4. 怎樣教育7歲的孩子
鏈接:
這個年齡段特別重要,對於兒童智力的開發要從各方面努力!像這些東西讓孩子多練習。這里有巧虎針對這個階段的孩子身心發展設計的早教視頻《彩虹版(6-7歲)》希望能幫到您
5. 7.8歲的孩子該怎麼教育
7.8歲的孩子家教理念:不僅僅要做孩子合格的引導者,還要尊重孩子的「狡辯」、分析並尊重孩子的反饋、針對孩子的反饋,對其進行有目的的教育,另外注意家庭教育不能前後矛盾。
1、尊重孩子的「狡辯」-----反饋效應
每當家長指出孩子的錯誤時,孩子總會找出很多個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清白。這時,家長一般都會氣憤地稱孩子的這種行為為「狡辯」,其實,這並不是狡辯,而是孩子對家長教育的一種反饋。
教育是雙向的,家長不僅要教,還要接受孩子的反饋,教育才能達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長卻意識不到這一點,他們只管自己「教」,一點都不在意孩子反饋回來的信息,這樣的教育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目的。

(5)7歲孩子怎麼教育擴展閱讀
可以這樣教育孩子學習:
小孩子耐性差,馬虎是很多見的,不僅僅是幫助他們解決一道功課的問題,關鍵是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才不至於把家長當成自己的拐棍兒。
學習的終究目的不僅僅是解出一道問題,而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過分的批評會給孩子造成過度的內疚和羞愧,而不批評又會使他沒有責任感,無法達到讓他改正錯誤的願望,所以,有的放矢的管教格外重要,關鍵就是掌握好這個度。
6. 七歲的孩子應該如何教育
七歲,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第一年,從小小孩跨入大小孩的階段,從年齡看也就是增加了一歲,但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一個級別的跨越,進入系統化學習階段。

7歲的孩子,他還沒有自我認知,要靠外部信息來確定、認識自己。家庭教育就要幫助他去理解自己的情緒,說出自己的感受,讓他知道這些狀況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然後才是解決的方法。目的就是讓孩子知道,「自己難過了,自己害怕了」,有情緒了不是壞事,內心的感受是「我自己的東西」,「我要想辦法去解決就好了!」
進入小學,經歷成長階段的一個跨越,有迷茫,有懵懂,有無助;認識自己,把握自己的感受,傾聽聽自己的心聲,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慢慢地了解自己到底怎麼了,該怎麼去應對。
七歲的孩子,情緒和心態的調整教育,其重要程度遠遠勝於學業和成績,而父母的教育就是發現、理解並幫助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