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連廂教學視頻
⑴ 蓮湘哪種好
蓮湘
蓮湘 又名蓮廂、霸王鞭,是多年流傳在蘇北、淮南、湘西、鄂西、黔東北地區的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傳統舞蹈,其動作靈活多變,調子輕松明快,唱詞通俗易懂。
腰鼓舞十把扇子腰鼓雪鷹領主360網路打蓮湘蓮湘舞打蓮香舞打蓮湘教學打蓮廂打蓮湘視頻
簡介
民間老藝人周樹庭在蓮湘的基礎上加工創新的滾龍蓮湘,更是錦上添花,藝技稱絕。
蓮花落
周樹庭,土家族,生於民國十年(1921年),宣恩縣李家河鄉塘坊村人。周早年曾參加賀龍部隊,後因染病掉隊。
1935年,因年少無以為生,遂拜流落該地的湖南花垣藝人楊雲清為師,學打霸王鞭和蓮花落,學成後,即將兩藝融合為一,活動於湘黔邊界等地。建國後,人民從政治、經濟上得以翻身。當時,周從"歡喜得打滾"這句宣恩俗語中的"打滾"二字誘發出靈感,聯想到自己過去賣藝乞討時,因石頭絆倒在地,險些砸掉飯碗,幸好靈機一動,順勢就地打滾,方免出醜的情景,於是萌生出用打滾的動作來打蓮湘,以慶翻身。1952年底,為准備第二年的春節拜年匯演,周邀約同村好友向友全等一同學打蓮湘,並創造性地揉進了雜技和南戲中的部分武功,使蓮湘、蓮花落隨舞者有機地在地上翻滾,將唱、打、跳、滾融為一體。他們經過數日的鑽研苦練,表演套路初見雛形。表演中,其唱詞唱腔在動情時,催人淚下,抒情時輕松悠揚。其道具的舞動,配合跳躍翻滾時,不僅節奏鮮明和諧,且如巨龍翻身,令人眼花繚亂。
滾龍蓮湘
1954年,省歌舞團的劉三毛、符進平、湯景秀等到鄂西采風時,曾多次向周學習請教,在他們掌握基本步伐規律後,反過來又對周進行指點,加工提高。此舞原表演時每次不等打完,表演者就已經汗流浹背,唱起來就更加吃力,經湯景秀等的建議,取消唱詞,改編為滾龍蓮湘 ,使其成為精彩稱絕的舞種,並參加湖北省工人文藝匯演。至此,滾龍蓮湘基本定型,形成滾龍蓮湘中的肩三棒、抬頭望家鄉、紗扒子、黃龍纏腰、雪花蓋頂、梭步、仙女摘花、鯉魚產仔、攔腰撿柴、雞啄米、燕子衍泥、觀音坐蓮、古樹盤根、幺姑娘扯鞋、美女梳頭、單滾球、雙滾球、跑馬射箭、蕭何月下追韓信等基本動作,以及一步三點頭、太公釣魚、夫妻觀燈、雙龍抱柱、雄鷹展翅、睡龍翻滾等6個高難動作,並日漸在宣恩李家河以及相鄰的周邊地區名聲鵲起,頗有一定影響,在民間中傳頌著"說起打蓮香,要數周滾龍"。
滾龍蓮湘入京
1957年,滾龍蓮湘被選入京,參加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調演,受到毛主席、朱總司令、周總理等領導的贊揚和肯定,國際友人翹指叫好。1964年,周又被選往天津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調演。1977年,湖北電影製片廠來宣恩拍《山花爛漫》藝術紀錄片時,特邀請周為蓮湘顧問。1980年,周加入湖北省舞蹈家協會。1986年,周和業余文藝愛好者段吉奎又被縣民委、縣體委邀請將滾龍蓮湘作為民族體育項目一道參加了烏魯木齊舉行的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並獲表演三等獎。同年,縣群眾文化館幹部王庭梅等用滾龍蓮湘形式,創作《牧童嬉》三人舞,獲湖北省業余文藝調演創作三等獎。1997年,來鳳縣首屆民族藝術節,周的滾龍蓮湘獲得藝術節五個獎中的最佳個人獎。
從解放後到現在的幾十餘年裡,周樹庭老藝人所創的滾龍蓮湘,不僅為宣恩的民間藝術增添了新的舞種,為宣恩乃至恩施州的民間舞蹈和民族體育的發展創新提供了思路,而且更為推動群眾文化事業、發展民間藝術、服務於社會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滾龍蓮湘傳人
如今,周樹庭已近九十高齡,但每當談起滾龍蓮湘,他總是興趣盎然,樂於表演。談起滾龍蓮湘絕藝後人,他對此憂心忡忡:"蓮香弟子六百人,得滾龍蓮湘真傳的徒弟卻寥寥無幾。"據周老介紹,得滾龍蓮湘真傳的僅有家住冉大河的公路道班退休工人侯安興,李家河集鎮居民段玉蘭、劉久英等人,但他們都已六十多歲。好在此況已得到當地文化和民族等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並著手派人學習整理周老的絕藝。目前,在李家河集鎮上每天晚飯後,有40餘位退休老人和居民學習蓮湘,李家河文體中心也正籌措在中、小學生和社會青年中組織學習和推廣滾龍蓮湘,到一定時候舉辦蓮湘藝術節,使滾龍蓮湘藝術得到發揚光大。願周老這一傳奇絕藝--"滾龍蓮湘" 再放異彩,代代相傳。
⑵ 豫劇小生的身段教學
戲曲小生部分基本身段(學習記錄) 雙手架起,背對觀眾側身出場,回身亮相。然後向前走到台中
(1)向右甩袖亮相
(2)再向左甩袖亮相
(3)雙手甩袖
(4)整冠、整衣襟(衣領處)
(5)轉身走向椅子邊,再轉身拎袍坐下
(6)拎袍翹腿
(7)順手從桌上拿起一本書翻看,又看不進去書,合書,順手將書放回桌上
(8)略思看外面,看到外面天氣晴好。用手指向外面,心裡話:我不免到外面去走走,我就是這個主意。
動作:放下袍起身,左斜步走到門口,扶門拉門閂,雙手拉住兩扇門將門拉開,先向右邊打開,再向左邊打開,後退兩到三步,再向前走兩到三步(到門口),提袍買門檻出門,走向樓梯扶欄下樓(九步或者十一步即可),亮相,甩袖。走向花園們扶門,進門,進花園,走台步,觀風景,深有感慨,看到桃花鮮艷,柳樹青青,風景真美。看見蝴蝶飛舞,興奮的去捕蝶,捕蝶動作輕步向前,一步,兩步,三步撲向蝶,拍……蝶飛,跟著蝶飛的方向,蝶飛遠了,轉個圈,沒有成功,很是沮喪,嘆口氣,唉……
接著繼續觀賞園中景色,看見池塘,雙腳鄉池塘方向輕移過去,看見池塘水面有一對鴛鴦正在溪水打鬧。
再看天空天氣晴好很是高興。感慨萬千。哎!今天的天氣真好啊,這園中真是別有一番風景
向左:這邊的牡丹花開得真好看,待我上前聞一聞。啊!真香啊……
向右:那邊也有一枝花,待我上前聞一聞,啊!真香啊……
向左:轟隆隆打雷了,嘩啦啦下雨了
雨過天晴了 風景可真美呀
咦!那邊(向右)有一位小姐,小生這廂有禮了。丫環卻在生我的氣,肯定把我當成了無賴。我忍不住上前再偷偷看一看(上水袖往後翻)啊!小姐真美啊。她是否對我有意,果然對我有意,喜出望外,拍手稱好
咦!這邊(向左)也有一位小姐,小生這廂有禮了。丫環誤會,把我當成了無賴。我想仔細地再瞧瞧(上水袖往後翻)偷看小姐。小姐也在看我。哎呀,小姐是否對我真有意思。啊!果然不錯,真是妙啊(拍手稱妙)。
我趕快回府,打聽是哪家的小姐。急步回到花園門,出門,上樓梯,來到府邸,過走道,上袖,提袍進門,左回身拉右邊的門,再拉左邊的門,往前關門,上拴,回想到今天的收獲可真不小啊!自覺美也……
⑶ 劃拳口訣_劃拳怎麼玩
具體規則:兩人同時伸出一隻手,用攥起的拳頭和伸出一到五個手指,表示從零到五這幾個數字,與此同時,嘴裡喊出從0到10的數字,如果兩人伸出的手指表示的數字相加與其中一個人嘴裡喊出的數字相同,那麼這個人就算贏了這一拳。
舉例說明:比如一個人伸出了三個手指,另一個人伸出了四個手指,一個人喊了七,另一個喊了六,那麼這個喊七的人就贏了;如一個人伸出攥緊的拳頭(表示零),嘴裡喊出了三,而另一個恰好伸出了三個手指可嘴裡喊的七,那麼喊三的就贏了。

(3)打連廂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喊數方法:劃拳時,伸指喊數的范圍為一至十,並附之以吉利語句。劃拳時口所喊字數,因地域不同而不同。
劃拳人擦亮嗓門高喊:一定,兩好,三元,四喜,五魁,六順,七巧,八仙,九長,全福——這是兩言的;一定終,兩相好,三元郎,四發財,五經魁,六六順,七巧圖,八匹馬,久九長,全福壽——這是三言的。
一定終身,兩相情願,三星高照,四季發財,五子登科,六六大順,七巧成圖,八仙過海,九九長壽,全家福祿——這是四言。
⑷ 如何引導學生主動「自學互學」
要做到自主學習,要做好以下幾點:
1、沒有興趣怎麼辦?人們總說培養興趣,但是培養興趣往往是最難的,但是興趣是在做的過程中被激發的,而不是想出來的。比如學習中,因為解出了難題,獲得的激動、成就感;或者讀書中,精彩的情節打動、吸引了你,實用的內容幫到了你......這些往往都是激發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所以,不要想著如何激發學習興趣,而是去嘗試,在這個做的過程中,興趣往往就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2、長時間的堅持,需要制定計劃。並嚴格按照這個計劃開展學習;合理分配每天的學習任務:
計劃包括4個方面:①要建立目標意識。確立一個目標,特別是具體的目標,有利於學習中的堅持。②合理分配每天(每周或者某個時間段)的學習任務:把自己的學習任務分解成每天能夠完成的單元,並堅持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無論如何不能給自己以任何借口推遲完成原定計劃。③合理規劃每天時間:把必須完成的任務盡可能安排在工作時間內完成,把既定的學習時間保留出來,養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時間學習的習慣。④按照既定的時間錶行事:學習時間表可以幫助你克服惰性,使你能夠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習任務,而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3、尋找恰當的方法,使得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學習中因為學習方法不對,事倍功半的例子屢見不鮮。對於大部分來說,學習中如果頻頻受挫、或者付出很多收獲很小,學習的熱情和意願也就會被消磨殆盡。所以,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找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味的蠻干。
拿閱讀來說,如果你的閱讀速度慢、理解率低下,而你需要讀的書太多,又沒有足夠的時間,這個時候問題就出來了。如果你還是按部就班的就讀,最後要麼沒讀出什麼效果,要麼連閱讀的心情都喪失了。這個時候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提升閱讀效率,然後行動。閱讀效率問題曾經也是困擾我很久的問題,我最後的解決辦法是學習快速閱讀(用的是: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體,有需要的可以參考),掌握一定程度的快速閱讀能力,因為掌握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理解和記憶效率;同時很快的閱讀速度,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好其它事情。
4、一個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對長期堅持學習也很重要。因為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可以讓你更好的靜下心來學習,同時也能增加學習的動力。比如:可以和好朋友一起開展學習上的比賽,讓學習的環境活起來;或者圖書館、自學室的學習效率高於宿舍等。
5、懶惰不可避免,要學會自我檢查和反省。時常檢視自己,找出自己自主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和漏洞並改正。
⑸ 怎麼打方向盤視頻
在汽車駕駛中,對方向盤操作的熟練、准確與否直接關繫到汽車行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在國家術科考試中,也是屬於「一票否決」的重要項目。因而在駕駛教練中,如何使學生盡快地掌握在各種道路狀況條件下方向盤操作的要領和技巧,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本人根據多年的教練實踐,談幾點這方面的體會和經驗,以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1、在介紹汽車五大操縱機構的使用方法時,應詳細說明和指導學生正確掌握方向盤的把握方法。一般來說,在前輪處於正中位置的情況下,左手應握大方向盤按時鍾位置9~10點的位置上,右手握在時鍾3~4點的位置上,同時要指出在一般的行駛過程中,控制方向應該是以左手為主,右手為輔。因為在車輛行駛中,右手經常要進行變速桿、燈光和刮水器等的操作,而左和主要就是控制方向盤。當左手握在9~10點的位置上時,往左、往右均各有30~60°角的方向盤控制量,如方向盤的自由行程在正常范圍,在一般較寬直的道路情況下,這樣的控制量已足夠使用了。 2、在教練的初期,要及時介入方向盤操作的教學,宜早不宜遲。在開始練習起步、停車和加減檔時,學生由於動作生疏,往往手忙腳亂。同時由於絕大多數人都習慣於右手做動作,因而,往往是稍微要轉動一下方向盤,都習慣用右手,不習慣用左手控制方向,造成左、右手頻繁地在方向盤上「傳遞式」操作,車輛「蛇形」行駛,又嚴重影響右手對變速桿的操作。因而在教練的一開始就要嚴格要求和特別強調控制方向以「左手為主」,一旦學生養成了頻繁地「傳遞式」操作的習慣,以後就很難改變(當然,在彎度較大的道路上,「傳遞式」操作也是需要的,這是例外)。必要的時候,可以適當地強制性要求學生把右手始終握在變速桿球頭上,用左手單手控制方向盤,以盡快地形成學生的左手控制能力。因為在教練的初期,行駛的道路一般都比較寬直,單手控制是能做得到的。 3、要讓學生認識在車輛行駛中方向跑偏的一般原因。在教練初期,幾乎每個初學者都要出現行駛方嚮往左跑偏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左手按要求握在方向盤的9~10點的位置上,在操作中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右手和雙腳的加減檔動作上,左手的自然下垂而帶動了方向盤的向左偏轉。因此教練員應提醒和要求學生在手握方向盤時,應適當地用車「支撐」住方向盤,而不是將手「掛」在方向盤上。要檢驗這個原因很簡單,在汽車直線行駛後,因為這時左手雖仍「自然下垂」,但已無法拉轉方向盤了。 4?要讓學生掌握好打方向和回方向的時機,正確理解打、回方向「提前量」的概念。因為汽車是以一定的速度行駛的,時速在36km的時候,每秒鍾就前進10m。而從轉動方向盤到前輪真正轉過一定的角度,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車輛還是要前進一段距離的,因此不能在汽車完全進入彎道了才開始打方向,應適當提前打方向。方向的回正也是同樣道理,如果在轉彎過後完全到直道了再來回正方向,因而也要適當提前回正方向。當然這個「提前量」要根據彎道情況和行駛速度來判斷和估計,但道理講清楚了,就便於理解和掌握。 5、要准確示範和讓學生掌握好方向盤操作的三種基本方法。一般來說,在較寬直的道路上,以如上所說的「左手為主」操作方向盤;在出現較急彎道時應以右手輔之作「傳遞式」操作方向盤;而在急轉彎或在國家考試科目的公路調頭、側方移位等式樣駕駛中,又必須掌握「左右交叉」操作法。「左右交叉」的操作方法又分為「套手」和「不套手」兩種,其中「套手」的方法過去曾有過爭議,認為不符合操作規程。但從實際運用的效果來看,「套手」的「左右交叉」法不失為一種轉向迅速、有力的方法,特別是在方向盤較大、轉向較沉重的情況下更為有效,現在式樣駕駛中已被普通採用。 對於三種方向盤操作方法的訓練,可將汽車的前輪用千斤頂頂起,先由教練員示範,再由學生反復練習,特別是「左右交叉」法,要讓學生掌握要領,交叉動作的幅度要大。在具體的駕駛過程中,要指導學生不能把三種方法截然分開,應根據不同的道路彎道情況和行駛速度,靈活、自然、和諧地變換運用三種操作法。 6、要指導學生理解和認識「內輪差」的概念,轉彎越急,「內輪差」的概念,轉彎越急,「內輪差」越大。這可以通過場地的「8」字形駕駛和「曲線穿樁」來練習和掌握。要通過場地駕駛中對後輪軌跡的觀察,讓學生掌握方向盤轉動的角度和「內輪差」的關系,並要意識到准確地估計「內輪差」在彎道行駛中的重要意義。? 7、要指導學生分析車輛在前進和後退過程中,方向盤的轉動對車頭、車尾的不同作用。如車輛在前進過程中,方向盤向左轉動,車頭向左擺動,而車尾隨著車身的向左轉動,有一個向右擺動的過程中,車尾與後輪的距離越長(或稱車輛的離去角越小),這個現象越明顯。而當車輛在後退時,方向盤向左轉動,則車頭有一個向右的擺動過程。這可以把車輛近擬地看成是一根以後輪為支點的又短又粗的「杠桿」。這問題看似簡單,但在學生的操作中常意識不到或被疏忽。如在式樣駕駛的倒車庫過程中,車尾「掃」出車庫邊線或車頭「刮」了桿子,常常就是這個原因。在實際的行駛中,也常有學生搞糊塗(甚至包括一些「師傅」)。當一車輛在左後車廂角與其它車輛相刮擦了,那這輛車在向前起步時如方向盤往右轉動,起步時左後左廂角往往會颳得更嚴重,正確的方法是應適當地向左轉動方向盤。 8?要指導學生在車輛行駛中分清主次,正確處理好控制方向盤與加減檔等其它動作的關系。在初學駕駛時候,手忙腳亂是難免的,但方向失控要到行車安全,而加減檔拖延一下或齒響一下,一般不影響安全。常見到在教練中特別是在車輛轉彎後,學生為了做加減檔動作,而不顧方向的控制,這是大忌。 9?根據教練進度,應適當提高練習的難度,多進行一些山區復雜道路的駕駛,這對提高學生的方向控制能力是大有益處的。 另外,要教育學生愛護車輛,不能在車輛停駛而又未頂起前輪的情況下原地「打死的方向」,這對轉向機構危害極大。
⑹ 分列式動作要領請詳細一點,謝謝。
分列式動作要領:
1、標兵就位
分列式開始前,閱兵指揮在隊列中央前,下達「立正」、「標兵就位」的口令。標兵聽到口令,成一路縱隊持(托)槍跑步到規定的位置,面向部隊成持槍立正姿勢。
2、隊形
標兵就位後,閱兵指揮下達「分列式,開始」的口令,爾後,跑步到自己的列隊位置。
聽到口令後,各分隊按規定的方法攜帶武器(掌旗員扛旗),團、營指揮員分別進到團機關和營部的預定隊列中央前,各分隊指揮員進到本分隊預定隊列中央前,下達「右轉彎,齊步--走」的口令,指揮分隊變換成分列式隊形。
3、開始行進
變換成規定的分列式隊形後,團機關由副團長或參謀長下達「齊步--走」的口令。聽到口令後,團指揮員、團機關人員齊步前進,其餘分隊依次待前一分隊離開約15米時,分別由營、連長及後勤分隊指揮員下達「齊步--走」的口令,指揮本分隊人員前進。
4、接受首長檢閱
各分隊行至第一標兵處,將隊列調整好;
進到第二標兵處,掌旗員下達「正步--走」的口令,並和護旗兵由齊步換正步,同時換端旗(掌旗員和護旗兵不轉頭,此時,閱兵首長和陪閱人員應向軍旗敬禮。
副團長或參謀長和各分隊指揮員分別下達「向右--看」的口令,隊列人員聽到口令後(可喊「一、二」),按規定換正步(步槍手換端槍)行進,位於指揮位置的軍官行舉手禮,其餘人員向右轉頭(各列右翼第一名不轉頭)不超過45度注視閱兵首長,此時,閱兵首長答禮,其他陪閱人員可不答禮;
進到第三標兵處,掌旗員下達「齊步--走」的口令,並與護旗兵由正步換齊步,同時換扛旗;其他分隊由上述指揮員分別下達「向前--看」的口令,隊列人員聽到口令後,在禮畢的同時換齊步(步槍手換托槍)行進。
當上級首長檢閱時,團長和團政治委員通過第三標兵後,到閱兵首長右側陪閱。各分隊通過第四標兵,換跑步帶到指定的位置。待最後一個分隊通過第四標兵,閱兵指揮下達「標兵,撤回」的口令,標兵按相反順序跑步撤至預定位置。
5、閱兵首長講話
分列式結束後,閱兵指揮調整好隊形,請閱兵首長講話。講話完結,閱兵指揮下達「立正」口令,向閱兵首長報告閱兵結束。當上級首長檢閱時,由團政治委員陪同閱兵首長離場。
6、送軍旗
送軍旗,在閱兵首長講話後或分列式結束後進行,具體實施按第四十五條的規定執行。

(6)打連廂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隊列知識
相關規定
師以上部隊組織閱兵,應建立相應的指揮機構,設閱兵指揮和副指揮,負責閱兵的組織指揮。成建制閱兵時,由受閱部隊最高首長擔任指揮,不同(軍)兵種和不同建制部隊聯合閱兵時,由合成軍隊的最高首長或由上級指定的首長擔任指揮。閱兵指揮陪閱時,由閱兵副指揮接替其指揮。
師以上部隊組織閱兵時,持受閱部隊最高單位的軍旗,不同軍種團以上部隊聯合閱兵時,分別持各軍種團以上建制部隊最高單位的軍旗;均不統一組織迎送軍旗。乘車受閱時,將軍旗插在指揮車上(坦克、步兵戰車或裝甲輸送車的指揮塔門右側,汽車前車廂板的中央)。
閱兵首長通常在閱兵式結束後進話。
武器攜帶方式由閱兵首長規定。其它動作,參照步兵團閱兵的規定實施。
第五十一條軍(兵)種部隊和院校閱兵
軍(兵)種團一級部隊和各級各類院校的閱兵,應根據具體情況,編組受閱分隊(相當於連隊規模),參照第四十九、五十條的規定實施。
海上、空中閱兵的組織與實施,按海軍、空軍的規定執行。
第五十二條本條令的修改權和解釋權屬於中央軍事委員會。
第五十三條本條令自頒發之日起施行。1983年10月5日頒發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即行廢止。
閱兵式
受閱部隊可根據閱兵的目的、場地條件和部隊的數量、裝備等情況確定閱兵隊形。一般分為徒步方隊(按陸軍、海軍、空軍序列排列)和乘車方隊(按機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裝甲兵、炮兵等序列排列,乘車方隊的車輛通常成3~4路、4~6列;
車與車的間隔為2~3米,距離:坦克為5米,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和汽車均為2~3米。人員一般在本方隊車輛前成數列橫隊列隊(力求與車輛排面寬度一致),後列人員與車輛相距3~5米。
閱兵首長乘車閱兵時,閱兵指揮乘車到達閱兵首長車的右前方(兩車頭相距約5米)停車向首長報告。之後,在首長車的後右側(指揮車前輪與首長車後輪在一線上,兩車間隔2米)陪閱。
首長車距受閱隊列10~20米,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從隊列前通過,反回閱兵台時,以每小時約40公里的速度行駛。
分列式
分列式開始前,應設好標兵。標兵的間隔可適當調整;也可增設若干個輔助標兵(槍上不插標兵旗)。
分列式行進時,按徒步方隊、乘車方隊的順序行進。乘車方隊之間的距離為20米。乘車方隊長徑大於二、三標兵之間的間隔時,可分別下達「向右--看」和「向前--看」的口令。
車與車的距離:坦克為13米;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和汽車均為10米;車與車的距離:坦克為2~3米,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和汽車均為4米;
時速:從第一標兵線起為10公里,通過第四標兵後為10~15公里。各乘車方隊的指揮員應立於指揮車上,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的乘員(除一炮手、駕駛人員外)和載員應在自己的座位上。汽車打開駕駛室右門玻璃窗,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開窗駕駛。
標兵就位和撤收的時機、方法和閱兵指揮確定。
⑺ 掛車倒車視頻教程新手必看
因為半掛車倒車時是反方向,所以在倒車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車輛的位置和方向,仔細觀察倒車鏡。方便的話最好能有一個人下車負責指揮,這樣會更加安全方便一些。
倒車前要調整好車頭和車身,盡量保持車頭和掛車是一條直線,或者車頭歪向目標車位一側。基本方法操作是:往左倒時要順時針打方向盤,往右倒時逆時針打方向盤。

進入貨場,貼近停車位行駛。
車頭與車位齊平後,往左前方行駛。
車頭與掛車成一條直線後,准備倒車。
向左打方向盤,往右後方倒車,從右後視鏡觀察距離角度。
邊倒車邊調整角度,要注意掛車左後角。
掛車車身大部分進入後,准備回正方向。
回正方向,倒車完成。如果不正,在適當調整一下。
注意不要一把打死方向,半掛車也是邊倒車邊修正的。
注意事項:
注意不要一把打死方向,半掛車也是邊倒車邊修正的。
一把轉不過來的話,最好往前提一下車,再重新往後倒車。
半掛車是車軸置於車輛重心(當車輛均勻受載時)後面,並且裝有可將水平和垂直力傳遞到牽引車的聯結裝置的掛車。半掛車一般是三軸半掛車,其種類分為十一米倉欄半掛車,十三米倉欄,低平板半掛車等好多種類。是通過牽引銷與半掛車頭相連接的一種重型的運輸交通工具。
特點
與「單體式」汽車相比,半掛車更能夠提高公路運輸的綜合經濟效益。運輸效率可提高30-50%,成本降低30-40%,油耗下降20-30%。更重要的是,半掛車的使用,還能對我國物流的組織形式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
用途
半掛車是主要運輸體積大,且不易拆分的大件貨物,比如挖掘機等等,柵欄式比較適合拉鮮活類的貨物,比如蔬菜水果等等。廂式比較適合拉散貨及防濕較貴重貨物。
⑻ 9米6貨車倒車入庫技巧是什麼
1、倒車主要是看車後輪先要了解車的後輪跟車屁股之間的距離,有經驗後就習慣了。
2、倒車不要快,多看一兩邊的後視鏡。也要注意後輪都是靠自己多練習注意。
3、至於上坡,這個是說不清的,不用提前減檔,一般情況下做一名好司機要學會聽發動機的聲音,一坡的時候發動機一變聲就該減檔了。
4、減的時候要快,慢了不行,慢了如果3檔能上去減了慢了可能1檔才能上去,最主要是要聽發動機的聲音就行了。
掛入倒檔看角桿,左門窗邊慢打盤;盤速跟著車速轉,左轉方向看中桿。
左後門窗角對桿,點前打死點後回;車尾入庫速看鏡,車身平行回兩圈。
車速宜慢不宜快,保持平行不壓線;車身出庫不撞桿,車鏡出庫不掛桿。
那邊欲掛那打盤,平安出庫算過關。

(8)打連廂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倒車車速不得高於2米/秒,慢速可以給自己留更多的觀察和打輪的餘地。對新手來說,做完一次動作,無論感覺是不是成功都要先下車,前後左右觀察一下。
找到下一次改進的感覺,如此反復練習,肯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倒進車位是絕招,倒車時別忘了打轉向燈示意。車與馬路牙子相距10~20cm為好,大概就是一個反光鏡的寬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