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教學事件

教學事件

發布時間: 2021-12-26 06:15:29

1. 加涅九大教學事件對教學設計有什麼意義

加涅九大教學事件是什麼?對教學設計有什麼意義?
加涅綜依據其信息加工模型及專學習者進行學習活動時的內屬部心理階段提出了九大教學事件:①引起注意,②告知學習者目標,③刺激回憶先決技能,④呈現刺激,⑤提供學習指導,⑥引發行為,⑦提供反饋,⑧評估行為,⑨促進保持與遷移。九大教學事件以線性方式闡述,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
加涅特別指出,按照以上九個教學事件的順序展開實施的教學最合乎邏輯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但也並非一成不變。依據九大教學事件來實施教學過程注重的是學習的外部條件的設計,強調的是通過外部刺激來激發學生學習,偏重於「教」。

2. 加涅提出的九大教學事項是什麼

加涅綜依據其信息加工模型及學習者進行學習活動時的內部心理階段提出版了九大教學事件權:①引起注意,②告知學習者目標,③刺激回憶先決技能,④呈現刺激,⑤提供學習指導,⑥引發行為,⑦提供反饋,⑧評估行為,⑨促進保持與遷移。九大教學事件以線性方式闡述,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
加涅特別指出,按照以上九個教學事件的順序展開實施的教學最合乎邏輯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但也並非一成不變。依據九大教學事件來實施教學過程注重的是學習的外部條件的設計,強調的是通過外部刺激來激發學生學習,偏重於「教」。

3. 簡述教學中常遇到的突發事件有哪些及其處理

課堂教學中的突發事件是指課堂中突然發生的教師意料之外的事件。這類事件不同於一般的問題行為,常常嚴重擾亂課堂秩序,危害較大。作為教師應該時刻注意控制教學中可以發生或已經發生的突發事件,提高教學管理水平。那麼,到底應該如何處理課堂教學中的突發事件呢?

我認為可以用以下五種方法:

一、熱處理
熱處理是教師對一些突發事件剛發生時就抓住時要,趁熱打鐵或正面教育或嚴肅批評,「長善救失」、「揚正抑邪」。像這種熱處理方法需要有較快的反應速度,當機立斷,迅速採取對策,既有效解決了事件,又使學生在思想上引起了震憾,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冷處理
冷處理是指教師對突然發生的事故採取冷靜、冷落的方式,暫時給予凍結,仍按原計劃上課,等到下課後對學生做處理。這種方式一般用於處理學生的惡作劇問題上,教師對這種事見怪不怪,不驚奇,不慌亂,也不追究誰乾的,也不批評。
教師用充裕的時間了解事件真相及根源,把問題處理得更恰當。冷處理需要教師憑自身的意志力,克服對某些學生的反感情緒,用理智戰勝無益的激情和沖動。

三、寬容法
教師對學生突然出現的惡作劇或危害性不大的問題,該寬容時要寬容,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重要條件,也是機智地處理突發事件的藝術。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對待學生沒有同情,他們就變得沒有同情,而以應有的友情對待了他們就是培養他們友情的手段。」

四、因勢利導法
課堂中的突發事件激起了學生好奇心,完全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想讓學生重新回到教學目標上來困難時,可以隨時挖掘突發事件中的積極因素,對學生進行因勢利導的教育和教學活動。

五、寓教於喻
學生的生活閱歷不太豐富,對許多問題的認識缺乏切身體驗,但只要把道理講透,學生還是能理解接受的。教師可用形象的比喻方式,不僅能吸引學生,引起興趣,還能增加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受到教育。

4. 什麼是教學案例

一、什麼是案例
所謂案例,從字面上理解是「案件實例」的意思。就是「具體情境回下發生的典型事件」。答「具體情境」,指的是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和條件等背景信息;「典型事件」,指的是在「具體情境」下發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有價值的實例。
二、什麼是教學案例
所謂教學案例,就是描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生的真實而又典型的事件,以及對此事件的剖析、反思與總結。
一般而言,教學案例具有如下特徵:
1、真實性。所描述的教育教學事件必須是真實的而非杜撰的,也不是別人經歷過的真實事件。因而,這種真實性應包括親歷性。
2、典型性。所描述的教育教學事件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質的有教育價值的實例。
3、情節性。案例展示的事件必須有具體的情節及其演進過程,不能僅作靜態描述。情節性還包括心理活動過程。
4、問題性。事件中必須存在有價值的問題或給閱讀者帶來啟示,這是案例的本質特徵。
5、啟發性。描述案例事件後,作者應有反思與提高認識的記錄,進行理性思考與總結反思,提示教育教學工作的復雜性與內在規律,給讀者以啟示。由此可見,並非所有的教學實例都可成為教學案例。

5. 什麼是課堂教學中的突發事件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以下是我個人見解,希望可以幫到你:
處理課堂突發事件,前提是要有愛心和耐心,其次是要講究藝術和方法.教師不要輕易認定學生是故意搗亂,更不要不動發脾氣,採取簡單化的呵斥、趕出教師之類的處理辦法,課堂教學中的突發事件,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 外部干擾型
課堂教學不是封閉的,她與外部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隔斷外界的干擾.
二 教師實物型
這是由於教師在課堂上出現講解錯誤、板書錯誤或實驗操作失誤等而引起的.
三 學習困擾型
課堂教學中常常有這種的情形,由於有的教師口齒不清,表達能力不強,或者由於教師對某些教學內容准備不充分,導致講解不清,學生聽不清.
四「課堂異動」型
望採納,十分感謝。

6. 加涅九大教學事件對教學設計有什麼意義

加涅九大教學事件是什麼?對教學設計有什麼意義?
加涅綜依據其信息加工模型及回學習者進行學習活動答時的內部心理階段提出了九大教學事件:①引起注意,②告知學習者目標,③刺激回憶先決技能,④呈現刺激,⑤提供學習指導,⑥引發行為,⑦提供反饋,⑧評估行為,⑨促進保持與遷移.九大教學事件以線性方式闡述,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
加涅特別指出,按照以上九個教學事件的順序展開實施的教學最合乎邏輯且成功的可能性最大,但也並非一成不變.依據九大教學事件來實施教學過程注重的是學習的外部條件的設計,強調的是通過外部刺激來激發學生學習,偏重於「教」.

7. 如何處理課堂教學中的突發事件

一、課堂「突發事件」類型 課堂「突發事件」,根據其特點可分為三類:外來干擾型、矛盾型、尷尬型。在每種類型中,根據存在主體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分類:
在干擾型「突發事件」中,由於干擾源的不同,可分為課堂內干擾型和課堂外干擾型。在矛盾型「突發事件」中,主要包含學生個體與個體的矛盾,以及師生個體矛盾兩種。在尷尬型課堂「突發事件」中,重要主體是教師和學生。 二:課堂突發事件的處理分析:
1.外來干擾型: 案例分析1: 課堂教學不是封閉的,因此,課堂教學不可能完全隔斷外界的干擾,在「真空」中毫無干擾地學習。比如,教室內正在上課,忽然室外一輛汽車呼嘯賓士而過,或天氣驟變,下起了大雨,亦或是蜜蜂小鳥作為「不速之客」飛進教室,「吱吱喳喳」地叫個不停,頓時,教室里可能就會熱鬧起來,尤其是低年級的課堂。 在課堂教學中出現這樣的意象不到的「小插曲」時,教師不要自亂陣腳,可以採取「緩兵之計」,暫做「冷處理」即暫緩法來平息陣亂。因為在當時,學生多半處於激動狀態,情緒不穩,很難心平氣和地接受教育,甚至會產生更嚴重的逆反情緒,使局面難以收拾;而老師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備和冷靜的分析,如果貿然進行「熱處理」,難免發生失誤或難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例如:課堂上突然飛進一隻小鳥,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這時,教師從容地停下課,打開門窗,讓小鳥出去。然後幽默地說:連小鳥都想來參加我們的學習了,可見學習本身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讓我們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吧!接著繼續上課。像這樣處理,學生可以自然地接受突發事件從而排斥干擾專心學習,還可以培養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學生愛護鳥類的意識。當然,對待課堂「突發事件」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靈活多樣的。這就要求授課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找出最佳的行之有效的處理方法,巧妙地將課堂干擾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才能收到良好的處理效果。
2.矛盾性的突發事件: 案例分析1:
一次,筆者上課,見兩學生為爭課桌的寬窄而打起架來了,此時,可以將矛盾轉移,就是所謂的「轉移法」。根據矛盾的學生雙方都有關注自己切身利益的心理特徵,用某一事實,使學生的注意力從矛盾的事物中轉移到另一非矛盾的事物上來,以緩和或消解矛盾的方法。例如當發生上述案例是,筆者面帶笑意,從容地調侃地舉起雙手,佯裝喊道:「別打我了,我投降了!」同學們見此狀,便大笑起來,連先前打架的那兩個同學都停手不好意思的笑起來。接著,筆者給同學們講了一個小故事:從前,有兩家人為了一垛牆的佔地問題發生糾紛,雙方爭執不休。其中一家寫信給他遠方做官的兒子,其子回信時寫了一首詩:「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同學們被這種寬容的胸懷所感動,隨後,自然地將心思轉入到學習上來。有一位哲人說「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就會少一些悲劇」。愛於中而形於外,羅曼羅蘭也曾說過:「要散布陽光到別人心裡,先得自己心裡充滿陽光。」有了對學生的真愛,才能笑得自然,笑得親切。 案例分析2:
從教十餘年,最難忘我由鄉下調入縣城任教時的第一節課。當教學過程進行到課堂練習時,一位學生筆直地坐著,筆和本都在課桌上擺著,並以挑戰的目光注視著我。我走到他面前問道:「你為什麼不做練習?」該生用非常生硬的口氣答道:「我沒有筆,也沒有紙,怎麼做練習?」全班同學都回過頭來,目不轉睛地看著我。那些目光中有幸災樂禍,有洋洋得意,有嘲諷,也有憂慮和擔心,這不是故意刁難老師嗎?應該怎麼處理呢?是訓斥一頓,還是置之不理?當時理智告誡我,既不能輕易發火,又必須立即巧妙處理。否則,不僅會造成這節課的失敗,還會影響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形象。片刻沉默之後,我轉身向鄰桌同學拿來筆和紙放到這個學生的桌上,並鄭重地說:「請同學們繼續做練習吧」。下課後,這位學生尾隨我來到辦公室,將我送他的筆和紙放到辦公桌上說:「老師,對不起,我們幾個同學都想看看您到底會怎麼做,請不要生我們的氣。」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在受到學生頂撞和刁難時,切不可喪失理智,大發雷霆。那樣不僅會使自己難堪,還可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傷害。如果處理得當,就架設了一座師生溝通思想和聯絡感情的橋梁。此時,教師就能懷著一顆對學生熾熱的愛心,積極主動地、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學生也會信賴和尊重老師,樂於接受老師的教誨,並不斷自覺地增強自我教育和自我約束的能力。馬卡連柯說過: 「 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不能成為好教師。」 所以,教師的智慧和寬容也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3.尷尬性的突發事件:
案例分析 1:
有一位化學教師課堂實驗出現失誤,燃燒著的金屬鈉在充滿氯氣的集氣瓶里冒出的不是白煙,而是黑煙,當同學們一臉愕然時,這位化學教師隨機應變:「這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塊金屬鈉為何燃出黑煙?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金屬鈉的物理性質及其貯存方法。」全班同學立刻由驚愕變得活躍,一位同學搶著發言:「金屬鈉性質活躍,不能裸露在空氣中,而是貯存在煤油中!」「你說得對!」教師滿懷歉意地對大家說:「剛才就是由於我的疏忽,實驗前沒有將沾在金屬鈉上的煤油擦乾凈,結果發生了實驗事故。為了揭示上述錯誤原因,我不準備回頭處理煤油,而是將沾有煤油的金屬鈉繼續燃燒下去。請大家想一想,燃燒的過程中,煙的顏色將發生怎樣的改變?」「黑煙之後將出現白煙!」實驗結果證明了大家的預言。當化學教師宣布:「同學們,你們的預言實現了!」全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是化學教師坦誠的襟懷、實事求是的品質、靈活的教學機智贏得了大家的贊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身為人師,我們更要以身作則,處處為學生樹立榜樣,有錯就應該主動承認。不但不會降低教師的身份,反而能夠取得學生的敬仰和尊重,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一旦教師犯了錯,就應真誠而及時地向學生承認自己的錯誤。 案例分析2:
教師的教育機智也是處理尷尬性的突發事件所必不可少的,尤其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一些突發情況時顯得尤為可貴。記得有一年的新教師匯報課在學校的大教室內舉行,七年級的李老師在做最後的字母教學時,突然發現,小黑板竟然忘帶了。當時,坐著很多聽課的老師,這可怎麼辦呢?大家都為她捏著一把汗。只見李老師隨手拿出一把尺子,邊在黑板上畫這三字格,邊說道:「在我們寫字母之前一定要先看好三字格的大小,寫字母的時候要注意按每個字母的要求去書寫,每個字母都有不同的書寫格式„„」伴隨著她的提醒,同學們的眼睛緊緊盯著黑板,很快格子畫好了,教學繼續進行„„作為教師,在課堂上隨時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何處理突如其來的問題,是對教師臨場應變能力的考驗。如果問題化解得巧妙,不僅能使教師自己迅速擺脫窘境,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而且還會得到學生的敬佩。
此外,課堂教學中的許多突發事件、孩子們身上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也都是教師有針對性地展開德育活動的最佳契機。當然,只有當我們充滿愛心與責任感,隨時關注孩子成長,才能有這樣的敏感性,才能有這樣的智慧,並及時地捕捉教育的契機,隨機施教,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獲得了良好的道德修養。誠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把教育意圖隱蔽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生活的世界是自然不造作的,面向生活的德育課程,需要教育者精心設計,精心又不經意,自然又不刻意,在活動中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品德、懂得一種規范。教育無痕,這是我們追求的教學方式,更是一種教學境界。
總之, 課堂是動態的過程,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他們有思想,也有個性。在課前,盡管老師們做好了充足的准備,但還是不能確保一堂課都能按照我們的教案順利實施,如何唱好課堂中的「小插曲」,化解課堂中的突發事件,讓教學環節有序開展,甚至能夠化為不可多得的教育良機,給課堂增添不少色彩,起到「點睛」之用,對教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8. 如何處理體育教學中突發的教學事件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像這種課堂突發事件經常發生。如何正確妥善地處理課堂突發事件,關繫到課堂秩序的穩定和班級同學之間的團結,同時也能夠反映出一名體育教師是否合格,有否課堂管理能力和處理藝術,能否經得起實踐的考驗。處理課堂突發事件一看判斷,二看經驗,三看能力,在遵循原則的前提下靈活運用、耐心教授。這樣教師在處理課堂事件時就會泰然自若,游刃有餘,非常完美地完成體育課的教學任務。

9. 加涅的教學事件模式似乎可用於各科的教學,你是如何評價這一模式

你好,我是在中國留學的韓國留學生,對外漢語碩士3年級。
我正好在寫對外漢語教學視聽說課上用加涅的學習理論來設計教案的論文。

在韓國教育界,對加涅的評價很高,老師資格考試上很重視加涅的理論,
而且教育實習或設計教案的時候,基本上都用加涅的九種學習事件。
韓國的很多老師認為加涅的九個環節都很重要,一個也不可缺少。

我不知道您為什麼問這個問題,或者寫論文、報告,或者設計教案,或者思考思考,
不管怎麼樣我希望我寫的對你有用!^^

10. 如何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事件

課堂教學中常常會有教師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面對突發事件,教師要巧妙地處理。
1.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
「授人玫瑰,手有餘香」,尊人者人恆尊之。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有強烈的自尊心。學生最需要的是自信,而自信的來源當然是自尊。當學生對學習缺乏信心,產生自卑心理時,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時候。此時,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就會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一個期待的目光,一句鼓勵的話語,幫助他成功後的一次贊許,都會在學生的心底里種下一顆自信的種子。教師在課堂上的任何行為都不能以損壞學生尊嚴為前提。尊重學生才能拉近師生距離,課堂氣氛融洽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意想不到事情的發生。即使課堂出現意外情況,也會因為教師偉大的人格魅力而處理起來得心應手。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傑姆士曾說過,在人的所有情緒中,最強烈的莫過於渴望被人重視。由此可見,我們的學生有著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重視和尊重。所以,我們教師不僅要在課外尊重學生的人格,更要在課堂上用真情實意尊重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融洽、和睦、協調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在課堂上,由於學生知識的不足、閱歷的膚淺等原因常常導致他們行為的盲目,產生「出格」的表現。對此,我們教師不要只想到維護自己的尊嚴,對學生批評訓斥,從而造成課堂氣氛緊張而降低教學效率,甚至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幾年的教學實踐使筆者認識到教師若在課堂上表現出對學生的尊重,課堂效果就非常好。比如讓學生回答問題時說:「XXX,這個問題請你回答。」回答結束後,再說一聲「請坐下」。一個「請」字,往往就能「請」出學生的積極性,為課堂教學「請」出效率來。
2.要傾聽學生心聲,觀察學生感情的變化
作為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育,就必須尊重學生,傾聽學生的呼聲,了解學生的想法,知道他們在想什麼,比如說學習上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問題自己不能解決;生活中是不是遇到了一些小麻煩;上課老是走神是不是因為父母吵架了等等,對這些問題有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就可以對症下葯,有效地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難關,這個與學生交流的過程看似簡單,但是如果想要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增加教師的親和力,使學生們真正感受到來自我們的關愛。
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學會傾聽。傾聽是解決課堂沖突、矛盾、處理抱怨的最好方法之一。一個牢騷滿腹,甚至不容易對付的人,在一個有耐心、同情心的傾聽者面前,都常常會軟化並變得通情達理。傾聽學生的辯解、傾聽學生的心聲,就能創造課堂教育的成功。
傾聽學生心聲,加強師生心與心的交流,教師才能真正走近學生。有一個故事:孔子讓一名學生負責煮粥卻發現那名學生用勺子吃粥。孔子耐著性子問他為何偷吃。學生說:有一些灰掉進鍋里,用勺子舀出來本想倒掉,又想起老師說過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所以把粥喝了。如果孔子不是耐心詢問和傾聽豈不錯怪了學生,而由此制定的教育措施怎能有效?
課堂上,教師如果發現有不正常的情況不妨問個明白,給學生一個解釋的機會。例如上課時發現學生無精打采,就要先問問是病了還是晚上貪玩沒有休息好。問清楚後再做工作更有針對性。如果沒有問清情況便開始說教也許課堂不可避免要出現尷尬局面。更有甚者,如果那天正好是一個後進生病了,而你因為以前的看法沒有聽他的訴說,可能更為嚴重的問題就會產生,解決起來就會很難。課堂教學也許因為這件事情的出現就會徹底失敗。
聽魏書生老師的課發現:魏老師在教學的每個環節都不停地詢問學生,聽取學生的看法。魏老師的課上得很民主、很成功。有一次,魏老師在焦作體育館講課臨時找了一名管時間的學生。到下課的時候那個學生還沒提醒魏老師。魏老師和氣地問:您怎麼沒提醒我呀?學生說:魏老師的課講得太好了,我們不想下課!整個體育館掌聲雷鳴。
另外,教師在課堂上問和聽還必須建立在對學生感情變化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只有觀察的仔細才能問中要害,才能聽到心聲,才能採取有效防止和解決課堂突發事件的方法。
3.要勇於承認自己在課堂上所犯的錯誤並積極尋求迅速解決的辦法
雖然我們盡力要上好每一節課,但是課堂上意想不到的事情還是難免要發生。如果是教師的責任就要勇於承認,不能諱疾忌醫。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教師時時處處都要為人師表。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面前彰顯教師的偉大人格魅力。
課堂教學效果是師生互動的結果。互動的前提是師生的平等。如果教師教學行為出現了明顯失誤,而為了所謂面子和尊嚴不肯承認自己的過失,不僅容易使矛盾激化而且有損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有一位數學教師板演一道幾何證明題,證到了最後卻無法得結論。有一個調皮的學生失聲笑出,教師勃然大怒,狠狠批評了學生一番,學生覺得很委屈,便頂撞了該教師,課堂因此而變得混亂不堪。如果教師此時能詼諧機智地承認自己的失誤,並且幽默地告訴發笑學生:當別人出現失誤而笑話別人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問題可能會得到很好的解決。
課堂突發事件一旦發生,教師就要採取積極的態度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法。不同的情況方法當然也不一樣。教師必須在短時間內去尋找、確定一種最佳的解決方案。課堂教學突發事件的處理並不是不可捉摸、無路可循,該熱處理就熱處理,該冷處理就冷處理該,該引導就引導等。
總體來說,如果教師有淵博的知識作基礎,高尚的品德作保證,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處處以學生為主體,極力維護學生尊嚴,樹立學生自信,那麼教師完全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減少課堂突發事件的發生。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