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足球教學法

足球教學法

發布時間: 2022-01-03 03:15:58

❶ 在小學足球教學方法都使用什麼方法

比賽教學法的引入,可以幫助小學生的足球基本技能靈活的運用在比賽當中,並且能在比賽當中鍛煉學生的基本技能,而且通過比賽的教學方式會讓課堂氣氛更加濃郁,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足球的主動性、積極性

❷ 足球技術動作要領

踢足球的要領
(一)選位 對方射門時,守門員一般應站在射門點與兩門柱形成角的平分線上,當對方運球逼近或近射時,守門員應及時出擊前迎,以便縮小射門角度或撲腳下球。當對方遠射時,可適當靠前站,但要防備對方吊射。當球推進到中前場時,守門員可前移到點球點附近。在保證及時回位的情況下盡量擴大活動范圍。
(二)准備姿勢 兩腳左右分開與肩同寬,兩膝彎曲,腳跟稍提起,身體重心放在兩腳掌上,上體稍前傾。
(三)移動
1、腳背正面運球腳背正面運球多在越過對手之後,前方縱深距離校長,仍需要快速運球前進情況下使用。
(1)動作要領:跑動時,身體自然放鬆,上體稍前傾,兩臂自然擺動,步幅不宜過大。運球腳提起時,膝關節彎屈,腳跟提起,腳尖下指,在邁步前伸腳著地前。用腳背正面向前推撥球前進。
(2)易犯錯誤:
①運球時,不是推撥球,而是捅球,球離身體過遠,失去控制。
②支撐腳離球過遠,身體後仰;觸球後,身體重心不能隨球前移。
(3)糾正方法:
①多做原地運球練習,體會腳與球接觸的感覺。
②反復做無球跑動練習,提醒自己重心降低。
(4)練習方法:
①顛球練習。用單腳腳背正面顛球,或兩腳交替顛球,體會腳與球接觸的感覺。
②按動作要領做無球跑動模仿練習。提配自己注意重心降低,身體放鬆。
③走動中用單腳腳背正面運球。
④慢跑中用單腳腳背正面運球。
⑤走或慢跑中兩腳交替腳背正面運球。
⑥兩腳交替做一步一觸球練習。
⑦直線運球。學生分成兩組,各成一路縱隊,相距20米對面站立。第一人運球到對面運球線前時,把球傳給對面第一人。依次進行。
⑧急停起動運球練習。學生直線運球,運動中突然用前腳掌將球踩住,然後用腳背正面運球,反復練習。
⑨直線運球。快速直接運球,提醒抬頭要看到場上情況。

❸ 1. 足球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步驟是什麼

一)教學順序
踢球技術的教學應從學習踢球技術動作開始,逐步向傳球和射門方向過渡和發展。教學順序的具體安排可參照以下內容進行。
(1)從有利於技術教學考慮,一般可按照腳內側、腳背內側、腳背正面、腳背外側、腳類和腳跟的順序安排。
(2)從技術動作掌握的難易程度考慮,可按照定位球、地滾球、反彈球和空中球的順序安排。
(3)從學習掌握技術動作後一般規律考慮可按照原地、跑動、迎踢、順踢、變向的順序安排。
(4)從比賽實際需要考慮,應先教單個技術動作,隨著其它技術教學進行,應有目的組成與踢球技術有關的各種綜合技術練習。

(二)教學步驟
1、講解示範
具體步驟與方法:
(1)技術概念、特點和作用結合踢球部位採用一般性的講解。
(2)動作方法應按照動作結構:助跑、支撐擺腿、擊球、隨前的順序進行講解。示範時可採用完整示範的方法。
(3)動作的主要部分:支撐、擺腿、擊球可採用部分講解,邊講解、邊示範的方法。
(4)動作的關鍵部分:擊球部位(擊球點與運用部位),可採用突出講解,邊講解,邊示範反復進行的方法。
(5)發現錯誤時,屬於個別的可採用分散講解;帶有共性的採用集中講解。講解時,首先應指出錯誤出現在什麼地方,然後分析產生錯誤原因,最後提出糾正方法。為使學生能夠辯別動作的正誤,看清錯誤動作的具體形象,必要時可採取帶有誇張性的示範方法。
(6)復習教材應根據課的具體任務和要求,可採用提問式,即教師問,學生答的講解方法,示範可採取重點突出的完整法。
(7)傳球的准確性和射門的命中率均可採用啟發、誘導的講解方式,即教師提示,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總結的方法進行。示範與講解緊密結合,故可採用邊講解邊示範的方法。
(8)傳球與射門力量的掌握可採取分析對比的講解方法,根據傳球與射門的距離和效果,從擺幅的大小,擺速的快慢,發力的時間與示範結合進行分析對比。
注意事項:
(1)講解時應注意:概念與作用等概括講;動作方法完整講;主要動作重點講;關鍵動作反復講;糾正錯誤對照講,技術運用誘導講;復習教材提問講。
(2)講解時語言要生動,要注意音調和語氣的變化。概括講解要用詞確切簡練。完整講解要層次清楚,語調平緩;重點講解要節奏分明,語氣加重;反復講解要內容突出,語氣強調;對照講解要針對性強,疑問語氣,啟發誘導要富有感情,語調親切。
(3)講解內容簡明扼要,易懂易記,如能把要講的內容概括為幾個字,編成口訣,順口溜則更好。
(4)示範面應根據示範內容進行選擇。完整動作取側面,分解動作:助跑取側面;支撐腳的位置取正面;擺腿取側面;擊球看腳形可取後面。
(5)示範位置距離要適中。一般應站在隊伍的排頭、排尾和要選示範位置所構成的等邊三角形的頂角附近為宜。
(6)為了保證示範效果,應選擇班上技術較好的學生協助進行,必要時還可請學生做示範,但課前要有所准備,高難動作還可利用掛圖、圖片等形式來代替示範。

2、組織教法
練習步驟:
(1)模仿動作:主要做擺腿擊球和腳型控制的模仿動作。要求動作協調放鬆、連貫。不要做用力過猛的擺腿擊球模仿動作。
(2)體會動作:主要體會踢球技術動作各個球節的作法,也可做完整動作,也可先做分解而後再做完整動作。
(3)基本技術動作:以個人或二人一組的練習形式為好,有條件時最好一人一球或二人一球。
(4)傳球與射門以2-3人為一組,並與其它技術動作組成綜合性練習效果較好。
注意事項:
(1)練習步驟與方法一定要根據課的任務和要求選擇運用。
(2)任何形式的練習與方法都要有明確的目的,還必須出幾點切實可行的要求,便於課後總結和檢查教學效果。
(3)要考慮場地、器材設備和學生水平等客觀條件,選擇簡單易行、效果好、密度大和便於教師組織和照顧的形式和方法。
(4)對初學者可要求用強腳踢球,對已有一定基礎的可要求兩只腳交替練習。
(5)初學階段要強調動作的正確掌握,不要過多要求力量。
(6)對基礎差、動作掌握較慢的學生要耐心執情,不能急躁,更不能用諷刺、譏笑的語言和表情。要多鼓勵、多表揚、肯定進步之處,再指出不足之點,以堅定其學習的信心。
(7)組織練習時要注意力量的搭配,在初學階段要強弱搭配;在鞏固提高階段要力量相當。
(8)在組織練習的過程中,可充分採用語言提示以啟發學生的思維,防止錯誤動作的形成和減少停頓時間。
(9)要求學生在練習時,要把練、想、看結合起來。從培養目標考慮還應當給學生以說的機會,培養學生分析動作正誤的能力,還可在課上開展互幫互學,人人充當「小先生」的活動。
(10)對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敢於嚴格要求,不能姑息遷就,要設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可指定他們與基礎差的同學結成小組,幫助分析解決學習中的難點,發揮教師助手作用。
(11)基本動作練習多利用輔助性設備:如高矮牆、網、檔板等進行練習,可以大大增加練習密度。
(12)傳球與射門練習時,一定要重視加強意識的培養。足球技術是指運動員在比賽中,運用身體的合理部位所做的各種動作方法的總稱。
足球技術是組織與實現戰術的前提,是戰術的基礎。現代足球運運正朝著全攻全守總體型打法方向發展,戰術的不斷變革與創新,必將使技術的內容更加豐實,難度也相應提高。
要提高足球技術水平,運動員就必須全面學習,熟練掌握各種技術動作,扎扎實實地訓練基本功,這樣才能為技術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技術運用必須緊密結合實踐。必須在訓練和比賽的反復實踐中掌握技術,這樣才能適應日趨緊張激烈的現代足球比賽。
足球技術來源於實踐。包括踢球、停球、頂球、運球、搶截球、假動作、擲界外球和守門員技術。

❹ 足球各項技術訓練方法!

盤帶太廣了,說說最常用的踩單車吧,想練習好這些動作,如果你真要較真,那還得先從基本功開始,不過如果是踢著玩的話就這樣練————

踩單車——網上看看C羅的視頻吧 用心看,然後原地踩熟練些了再慢跑踩,C羅單車踩得不錯,踩單車不僅是要會,而且是要快,非常快,C羅的腿就很快,你不快就等於是踩三輪別人一腳就給你斷了,踩單車小腿肌肉也需要練練

控球——帶球饒桿了,沒條件,帶球慢跑吧,順便練練體力,

過人——網上看了很多人說很多過人的方法,我覺得過人是即興的,你剛開始踢就用急變向吧實用哦,就是帶球時候身體虛晃看清對方重心,晃掉他的重心以後突然加速,

傳球精度——這個是一腳一腳練出來的,只有苦練,沒技巧

防守——盯人,協防,區域防守,防守不是一個人的事是整個後防線,這得和你的隊友經常踢 產生默契,左邊後衛,右邊,中後衛 每個人的都不一樣,這個不好說,得看你是什麼位置

意識——這個是踢出來的,沒技巧,經常和水平高的人踢,

腳法——這個更是苦練,沒技巧,有條件在球門框上掛個輪胎 慢慢踢吧,

如果你是新人的話 我就勸你先打好基本功吧,先練顛球和控球,這是基礎

完全手打原創啊,,給分吧。。。

❺ 中班教案我們愛足球教學方法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用身體控制球,進行多種玩球的小游戲。
2、增強幼兒對玩球的興趣。
3、幫助幼兒能與同伴協調一致的進行運球、玩球。

活動准備 小刺球若干個 音樂 鑽圈等球拍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先給在座的所有老師說一聲早上好,現在呢在上課前給自己加加油吧!聽音樂帶著小朋友們進行課前活動《加油歌》

2、探究不同的玩球方法 小朋友們看老師這里帶的圓圓的東西是什麼啊?(是球)對,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我們最喜歡玩的球,小朋友們平時都是怎麼玩球的呀?(請小朋友自己舉手上台展示他們玩球的方法,適當給與肯定和獎勵。)

3、玩球游戲 小朋友們真棒,知道這么多玩球的方法,老師這里有幾種玩球的方法想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我也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球。

(1) 用腿夾著球跳躍。 把球放在兩條腿的中間,用腿加緊,雙手伸開,不準用手去碰球,自由跳躍,保證不能讓球落下來。

(2) 滾球鑽圈 拿著球向前滾動,要求滾進鑽圈。

(3) 運球 兩個小朋友一組,合作玩球,先用肚子頂著球,兩手伸直,然後一起學螃蟹走路,把球運到指定位置。(如果小朋友表現的好的話可以增加難度,小朋友用背頂著球運球)

4、運球比賽 (老師通過觀察發現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是運球游戲,看見小朋友們玩的可開心了,現在我想讓小朋友們分兩組進行運球比賽。)把幼兒分成兩組,進行運球比賽。

5、 結束 (小朋友們都玩累了吧,玩的開不開心呀?好,現在我想請小朋友們給所有的老師說一聲再見,然後請小朋友們回去休息)

❻ 足球教學分為哪幾大類

足球技術教學可分為有球技術和無球技術兩大類。

無球技術
起動:原地起動,活動中起動。
跑:快跑、沖刺跑、曲線跑、折線跑、側身跑、插肩跑、後退跑。
急停:正面急停、轉身急停。
轉身;前轉身、後轉身。
假動作:無球假動作。

有球技術
踢球:腳背正面、腳背內側、腳背外側、腳內側、腳尖、腳用。
停球:腳內側、腳底、腳背正面、腳背外側、胸部、腹部、大腿、頭部。
頂球:前額正面、前額側面。
運球:腳背內側、腳背外側、腳背正面、腳內側。
搶截球:正面槍截球、合理沖撞搶截球、側後鏟球及斷截球。
假動作:有球假動作。
擲界外球:原地擲球、助跑擲球。
守門員技術:准備姿勢、移動、選位、接球、撲接球、擊球、托球、擲球、踢球。
無球技術分析

無球技術,主要指各種不結合球的跑、跳、移動以及其他各種無球的行動。據統計,一個控制球能力很強的隊員所能控制球的時間也只有兩三分鍾左右,扣除各種情況下的死球停止比賽的時間外,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用於無球情況下的活動。因此無球技術掌握運用是否合理在整個比賽中具有重要意義。

1.起動
足球比賽中的起動,是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技術動作完成的質量,突然快速起動,能為完成各項有球技術動作贏得時間優勢。在緊逼、凶搶的嚴密防守中要不受到對方阻撓的去接應球,只有突然的快速起動,才有可能暫時甩掉對手,搶先插入空檔去接到和處理球。在連續快速的傳球配合中,防守隊員只有突然快速起動,才有可能盯得住對手,去截獲或破壞掉對手控制的球。因此,突然快速的起動是在短距離內超越對手或盯住對手,搶佔有利位置的有效手段。

生物力學角度分析,突然快速的起動也為盡快發揮速度的加速跑,提供最大沖力和動能。
足球比賽中的起動是多種多樣的,有在靜止中,有在慢跑中,有在跳起落地後,有在倒地爬起過程中,有在轉身過程中,有在後退過程中等。但是不論在什麼情況下起動,都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身體重心低,直體快速前移。
②步頻快、步幅小,快速有力後蹬。
③兩臂配合兩腿動作用力快速前後擺動。
④眼睛既要注意周圍隊員的位置變化,又要兼顧球的運動情況。有利於起動後的動作的銜接。

2.跑

跑是人們基本活動技能,在足球比賽中,只有掌握正確跑的技術並合理的運用各種方式的跑,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速度已成為現代足球運動的特點之一。而快速跑則是"足球速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面型的足球比賽中,隊員是隨著球的移動及場上的變化情況下,在高速度的運動著,如進攻隊員的擺脫接應拉出空檔,佔領有利位置等。隊員堵截爭搶,互相補位,緊逼盯人等,都需要快速跑動來完成。因此,跑已是足球運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無球技術之一。
跑的技術中主要動作是後蹬前擺。後蹬動作,首先以伸展髖關節開始,當身體重心射影線離開支撐點時,要迅速有力地伸展髖關節、膝關節,最後腳趾蹬離地面。在後蹬結束時,髖、膝、踝三關節要充分伸展。前擺是當支撐腿開始後蹬時,擺動腿以膝關節領先,大腿帶動小腿積極向前上方擺動,同側髖隨之前送,以帶動身體前移,大小腿自然折疊以縮小擺幅,加快前擺速度,當大腿擺到最高點時,又開始積極下壓,小腿隨慣性向前擺動,用前腳掌自然而積極地著地,完成觸地動作。同時上體適當前傾和兩臂迅速有力地前後擺動,配合兩腿協調快速用力的蹬擺,推動身體快速向前移動。
在足球比賽中,隨著攻與守的不斷變化,要求隊員必須全面掌握慢跑,快跑,直線跑,曲線跑、折線跑及側身跑,插肩跑,後退跑等無球技術。
(l)快速跑
快速跑是指跑的速度程度。跑的速度是由步幅和步頻決定的。在保持一定步幅的條件下,加快步頻是提高速度的重要途徑。同樣在保持一定步頻的條件下,加大步幅也能夠提高跑速。但是在足球比賽中由於所處的情況不同,要求跑動步幅、步頻都要有變化,如在接近對手和球時及與對方爭球的情況下,跑動步幅就要小一些,步頻則要快一些,重心低一些,身體前傾角度要小,這樣就能夠比較容易的控制身體平衡,就可以及時地做出需要做的各種技術動作,並能隨時調整改變動作和跑的方向,就有了較大的靈活性,以發揮自己的最大速度。特別是需要進行爭搶、搶傳、搶射等情況下,更需要加大步幅和加快步頻;以爭得剎那間的有利時機。
(2)曲線跑
曲線跑是為了繞過對方隊員,接應來球,內切包抄,斷搶來球,盯住對手時採取的跑動方法。曲線跑時,眼睛注視周圍情況和球的發展,身體向內傾斜,內肩低於外肩,內側膝稍外展,外側膝稍內扣,以內側腳的腳掌外側和外側腳的腳掌內側用力蹬地。
(3)折線跑
拆線跑一般多是進攻隊員為了擺脫對手或穿越密集防守時採用的一種跑動方法。
折線跑時,眼睛要注視自己前面的左、右空檔,由一個方向突然折向另一個方向時,上體和頭部要突然向預定方向扭轉、傾斜,身體重心也迅速移到這一側,同時異側腳用力蹬地。
(4)側身跑
側身跑是為了便於觀察場上情況,隨時准備參與攻守的具體配合時採用的調整位置的跑動方法。
側身跑時,上體稍轉向有球的一側,腳尖對著跑動方向,眼睛隨時注視球的發展和周圍攻守雙方隊員的位置、活動情況,以便及時參加具體的配合或採取個人行動。
(5)插肩跑
插肩跑是為了限制處在與自己並肩跑的對手的跑動速度,進行爭搶位置或爭奪球時採用的方法。
插肩跑是當與對手並肩靠攏跑動時,把同對手接觸的一側肩突然向前探出,同時上體隨之斜插入對手與自己同側的胸前,同時同側臂幾乎停止擺動,以限制對手跑動的速度。
(6)後退跑
後退跑一般是在以少防多時,為了延緩對方的推進速度,伺機進行爭搶或是當對方隊員處在威脅著本方球門的情況下,為了盯住對手,限制其活動,常用後退跑。
後退跑時,重心稍下降並後移,使身體稍後傾。步幅要小,步頻要快,腳蹬地後必須離開地面,但不要高抬,兩臂稍張開自然擺動維持身體平衡,眼睛注視球的方位,對方隊員的位置和活動情況,以及同隊隊員回防等情況,以便確定自己的下一個動作。
3.急停和轉身

比賽中進攻和防守的不斷變換和球的位置也隨時變化。為了甩掉對手或不被對手甩掉,需要隊員有時在高速度的奔跑中突然停止跑動及突然停止跑動後立即轉身或原地轉身改變移動方向。

在比賽中運動員的急停和轉身動作可分正面急停、轉身急停、前轉身和後轉身。

(1)正面急停
急停時,身體重心下降並快速後移,上體稍前屈,一腳向前邁出並以腳全掌著地用力前蹬,使上體成後傾,制動身體前沖,另一腿微屈稍後開立支撐身體的平衡,停止跑動。

(2)轉身急停
轉身急停時,重心下降,上體稍前屈並快速向轉身方向扭轉、傾斜,重心移向轉身方向的同側腿屈膝外轉,腳掌外側蹬地,腳尖指向轉身方向,異側腿迅速前邁。腳掌內側積極著地蹬地,使整個身體成內傾,制動身體前沖,停止跑動。

(3)前轉身
轉身時,兩膝微屈,重心移向轉身方向的同側腳,上體向轉身方向傾斜,扭轉和異側腳前腳掌用力蹬地的同時,身體快速轉動,蹬地腳隨之上步。

(4)後轉身
轉身時,轉身方向的異側腳蹬地,重心後移,在身體開始向後轉動的同時,另一腳抬起外轉並向後邁出,腳尖向後,身體轉向後方。
4.身體假動作

在比賽中,為了擺脫對手的緊逼或為了搶奪對手控制的球,常用快速而逼真的身體虛晃動作,使對手產生錯誤的判斷,導致作出錯誤的行動或動作,而達到自己的預定目的。
逼真地假動作,會使對手產生相應的反應。當對手做出相應的反應時,由假變真的動作必須做得突然迅速,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快速虛晃中自如控制自己身體重心的移動,是順利完成假動作的關鍵因素。
總之,無球技術是足球技術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練習時,既要正確理解動作的要領,又要結合必要專項身體素質和有球技術練習,以及根據足球運動的特點方能全面掌握無球技術。

有球技術分析

有球技術是在快速的激烈對抗的條件下准確完成技術動作的關鍵部分,是足球技術的重要內容。

1.踢球

踢球是運動員有目的地用腳的某一部位把球踢向預定的目的地。因此,各種踢球的動作總是與有目的地行動相連接,形成完整的用不同腳法踢球的技術動作。
踢球是足球運動中最主要和運用最多的一項基本技術,一場比賽,每個隊一般要傳球350~500次左右,比賽雙力平均每5~7秒鍾就有一次傳踢球。比賽中,踢球主要用於傳球和射門,是組織進攻與防守的主要手段。運動員踢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傳球、射門和組成戰術的效果。因此,運動員踢球技術掌握的如何,對球隊運動技術水平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l)踢球動作結構分析
踢球的方法多種多樣,動作要領也有所不同,但是每種踢球方法都是由助跑、支撐腳站位、踢球腿的擺動、腳觸球和踢球的隨球動作組成。正是這五個環節組成踢球動作完整結構。下面以腳背正面踢定位球為例。對踢球的全過程進行結構分析。

腳背正面踢球是指用腳的第一、二、三、四跖骨體及跖骨底部分,即腳背的正中部分。當足跖骨屈並稍外翻時,形成一個較大的平面就是一般所指的腳背正面,用這一部分去擊球即稱腳正面踢球。

①助跑:助跑是指准備踢球前的幾步跑動,是踢球全過程的第一個組成部分。
作用:助跑的主要作用在於調整人與球的方向、距離,便於擺動腿更好地發力,增加擊球的力量,助跑的最後一步要稍大,以獲得一定的初速度和使踢球腿增加擺腿幅度與速度,同時制動身體的前沖。
動作過程與要求:首先是判斷好距離。助跑的方向與擊球方向應一致,成直線跑。
動作要放鬆自然,步幅均勻,整個助跑是加速度過程,特別是最後兩步必須積極快速,為了加大踢球腿的擺幅和擺速,要求助跑的最後一步要稍大。支持腳的跨步選位落點要准確。踢球前不但要獲得一定的前沖力,而且為了使身體在踢球時避免過早前沖和減少前踏的角度,最後一步要用跨步,支持腳落地時必須積極著地。
容易產生的錯誤:初學者步點判斷不好,最後一步支撐腳落點不準。另外助跑速度掌握不好,容易過快前沖影響擺腿,或沒有加速,這樣都會影響正確的踢球動作。
②支撐腳站位:助跑最後的著地腳所處的位置,就是踢球時的支撐腳站位。
作用:支撐腳站位是運動員踢球時身體重心的穩定支柱,只有穩定的支撐身體重心,踢球腿的擺動有牢固的著力點才會發揮最大的擺速。因此,支撐腳在踢球過程中既起到支撐身體重心作用又起到保持身體平衡作用。
動作過程與要求:助跑最後一步,支撐腳要踏在球的前後軸線的平行線上,腳距球的距離大約在10~15厘米,腳尖正對擊球方向。隨著身體前移,支撐腳成滾動式地由腳跟過渡到腳前掌。膝關節隨之微屈,膝關節的夾角在135°~150°。其作用:
首先減少直腿支撐時造成對膝關節的擠壓和撞擊,使縫匠肌、闊筋膜張肌、股直肌等分別承受一部分由制動作用所帶來的沖力。其次是減少制動。如果直腿支撐必然造成比較大的反作用力,由於膝關節微屈起到緩沖作用,這樣就可以減少支撐時地面的反作用力。起到減少制動作用。

容易產生的錯誤:初學者支撐腳落地不準,容易出現以下三種錯誤:第一,支撐腳落地點靠前,造成不能充分加速擺腿,小腿剛開始加速即踢到球的後上方,造成擊球點用力線與地面成一定角度,出球方向不是向前,而是向前下方。第二,支撐腳落地靠後,此時小腿擺動已超過身體重心,使身體重心落在後面,造成臀部下坐上體後仰,腳擊球點在球的後下方;造成出球方向偏高。第三,支撐腳距球的一側較遠或較近,也就是腳與球的距離小於10厘米或大於15厘米,這樣都破壞了根據人體結構特點所需要的合理位置。造成擊球點不是球的後中部,而是偏左或偏右。
③踢球腿的擺動:踢球腿的擺動是在支撐腳向前跨步與助跑最後一步蹬離地面時,順勢向後擺起在支撐腳著地同時以髖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擺的動作。
作用:踢球腿的擺動是擊球力量的主要來源,踢球腿的擺速與擺幅的大小直接影響擊球力量。根據力學原理:作用力的大小取決於線速度的大小。因此,要加大擊球的力量。必須要加快腿的擺速,特別是小腿的急速前擺。
動作過程與要求:踢球腿的擺動可分成自然後擺和加速前擺兩個階段。
自然後擺階段;隨著支撐腳著地的同時,擺動腿以髖關節為軸自然後擺,小腿自然向後彎曲,踝關節放鬆。
加速前擺階段。當大腿後擺小腿自然向後彎曲時,使骼腰肌、股四頭肌、闊筋膜張肌、縫匠肌等被極度拉長後,開始功能性收縮,這樣使踢球腿以大腿帶動小腿由後向前擺動,當大腿帶動小腿前擺時,除了以上肌肉用力收縮外,包繞臏骨的肌腱和韌帶一張一縮,使腿的擺動速度急速加快。這就是小腿要以爆發式加速,以產生最大速度擊球。該階段是決定檯球力量與准確性的關鍵階段。
容易產生的錯誤:第一,後擺腿動作應與支撐腳落地同時進行,初學者有時容易造成支撐腳踏地後,才開始後擺,這樣做使一個連貫完整的動作截然分離,破壞了動作的連續協調性。第二,大腿前擺時,小腿未做爆發式加速,或過早加速,造成直腿踢球的錯誤動作。第三,擺腿時應以髖關節為軸,大腿帶動小腿垂直擺動,由於支撐腳腳尖未對准出球方向,造成擺腿方向不正。
④腳觸球:腳觸球包括腳的部位和球的部位及擊球的剎那踝關節緊張的動作。
作用:腳觸球是決定擊球方向准確和力量大小的關鍵,整個身體力量與協調性(肌肉的放鬆與緊張)都集中體現在擊球的瞬間使球由靜止狀態急速飛出。
動作過程與要求:第一,當小腿加速前擺時,拇趾長肌緊張扣緊足踝使腳面綳直,以腳背正面擊球的後中部,擊球時的作用力是通過球的中軸線沿著直線向前(踢弧線球例外)。第二,根據力學物體彈性碰撞原理,產生力的大小與碰撞時間成反比,與物體的質量及速度差成正比。因此,要想使擊球力量大、又准確,必須縮短腿與球接觸時間,即要加快擺腿速度與加強腳面的硬度,也就是常用的術語"快速擺腿,綳直腳面。"第三,擊球時身體髖關節必須處在球的垂直上方,這是腳觸球的最理想時機,因為如果髖關節不在垂直上方,而在垂直線的前上方,那麼小腿就不能充分快速前擺。如果髖關節落在球的垂直線後上方,這時大腿的前擺已經完成,小腿已開始向上擺,造成擊球偏高。
容易產生的錯誤:第一,擊球的一瞬間,足踝一定要緊。因為扣緊足踝既可以控制出球方向,又可以增加腳面硬度加大擊球力量,足踝未扣緊造成出球無力。第二,擊球時支撐腳靠前或靠後,造成髖關節不在球的垂直上方,使腳不能擊球的後中部,而是後上部或下部,影響擊球效果。第三,擊球點偏左或偏右(踢弧線球例外)造成作用力的方向向左或向右,不能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擊球點在球的左後側,作用力通過球心向左前方運行。擊球點在球的左後側作用力通過球心向右前方運行。
⑤踢球後的隨前動作:踢球後的隨前動作是指踢球腳與球接觸時踢球腿仍以觸球時的同樣擺動速度繼續前擺和送髖的動作。
作用:緩和因踢球腿的急速前擺而產生的前沖慣性,以維持身體平衡,同時可增大出球力量與銜接下一個動作。
動作過程和要求:當腳擊球後,由於慣性作用,擺動腿應隨球繼續前擺,身體重心順勢前移,踢球腿的異側手臂自然向前擺,同側手臂用力後擺,以維持身體平衡,同時便於銜接下一個動作。
容易產生的錯誤:第一,有意識的急速停止小腿前擺,影響出球力量。第二,身體未隨擺動腿前移,影響銜接下一個動作。
(2)踢球的方法

踢球主要有腳內側踢球,腳背正面踢球,腳背內側踢球,腳背外側踢球,還有腳尖踢球和腳跟踢球。

①腳內側踢球:它是用腳內側的跖趾關節、舟骨和跟骨所構成的三角部位接觸球的一種踢球方法。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