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教學價值

教學價值

發布時間: 2022-01-04 04:08:59

教育價值的分類

英美學者關於教育價值的分類
(一)從同一教育現象或者教育活動的兩種不同功用,將教育價值分為教育的內在價值和教育的外在價值,亦稱教育的理想價值和教育的工具價值。
代表人物:杜威 觀點:杜威是從目的和手段的關系說明教育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 某一教育內容或者要素當成為教育的直接目的時,它具有內在價值屬 性,當它成為實現別的目的的手段、方法或途徑時,具有外在價值屬性。 杜威認為內在和外在價值不能截然分開,它們是相對的,同一客體在不同的關系背景中可能具有兩種價值屬性。
(二)從教育內容中所包含的知識類型進行分類,將教育價值分為為知識的價值和訓練的價值。依據是:全部教育活動藉助傳授知識完成的。
代表人物:斯賓塞、巴格萊、懷特海觀點:知識的價值就是指導行為的作用,而訓練的價值是對學生思維的培養 和人格的陶冶作用。 斯賓塞將教育活動分為五大類價值等級:1.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動; 2.間接保全自己的活動;3.目的在撫養教育子女的活動; 4.與維持正常社會政治關系有關的活動; 5.在生活中的閑暇時間滿足愛好和感情的各種活動。
(三)從哲學基本觀點出發對教育價值進行分類。
1、哲學基本觀點或流派為劃分依據,如唯心主義、實在主義、實用主義等教育價值論。2、以教育哲學思想為理論基礎,具體討論某種教育哲學指導下的教育價值觀點,如進步主義、要素主義等。
德國的文化價值論
代表人物:斯普朗格(Edward Spranger,1882—1963) 、 杜爾(Ernst Dürr)。觀點:人們接受教育,接受外部的客觀的文化價值,並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發展內部的人格價值,而逐步展開的內部人格價值經過創造性的改造,又不斷生成新的文化價值。
日本教育要素價值論
代表人物:細谷恆夫 《教育學全集》(一)教育內容的教育價值(二)教育中必須實現的價值(三)教育價值是教育者本人的價值觀問題
中國古代教育價值類型
(一)非功利主義教育價值論(經濟價值)
孔子: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孟子:明人倫
董仲舒: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朱熹、王守仁:存天理,滅人慾。
(二)功利主義教育價值論
墨子: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
顏之推:縱使積財千萬,也不如薄技在身。
顏元: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
中國現代教育價值論
(一)應試教育(精英人才價值論)
(二)素質教育(全能人才價值論)
(三)賞識教育(快樂成才價值論)
(四)成功教育(成功人生價值論)
(五)啔福教育(幸福人生價值論)

② 教育價值的概念

教育的價值,在於授人以知識,育人以培德。所以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謹望採納。

什麼是教育價值

教育價值:教育主體對教育活動及其結果是否滿足自己需要的評價和自己的教育需要、理想的對象化。
教育價值包括(教育價值的分類):
1、教育的外在價值和內在價值
教育的外在價值:實現別的目的的手段、方法或途徑。
教育的內在價值:為了知識而教育、為了能力而學習、 為了真理而學習和教育。
教育育人的實質就是使人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和形成良好思想品質,形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這是教育內在價值的根本。重新審視教育的價值就是強調教育的內在價值。
2、教育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
教育社會價值:教育對社會存在、延續和發展需要的滿足,滿足社會需要需要過程中體現出自身的價值。
教育個人價值:教育對人的生活和人自身發展需要的滿足,在滿足個人需要中體現出自身的價值。
教育及其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是社會化和個性化的統一,能正確處理人類、國家和個人利益及其長遠利益和現實利益的教育、教師和學生。當代教育是滿足社會教育需要和個人教育需要、社會本位和個人本位統一的教育。教育應以促進人的社會化和個性化統一發展為不懈的追求和最高目標。
3、教育中的價值和教育的價值
教育中的價值:教育中應該在學生身上培養哪些價值,這與教育目的相聯系。 教育活動中應該達到什麼教育目的,實現哪些人生價值和應該教給學生一些什麼價值內容。 {教育中的價值:經濟價值、政治價值、科學價值、道德價值、美感價值等等}
教育的價值:怎樣的教育活動才具有教育上的價值,才能有效獲得那些教育中的價值,這與教育內容、方法相聯系。 在教育活動中應該怎樣活動,應該採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達到教育的要求,收到教育效果。
4、教育的人文價值和科學價值
教育的目的是有助於人們接受人類精神文化,並在文化的傳遞與接受文化的過程中,是每個受教育者的人格得到陶冶,這才是教育的本質和目的,也是教育的全部價值的核心和精華所在。 「應試教育」是一種既不重視理想、能力,也不重視知識文化和科學價值的典型的功利主義教育和憑證教育。科學的教育價值觀應是教育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價值高度統一的價值觀,教育的人文價值和科學價值高度統一的價值觀。當代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形成新的教育價值,形成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統一的人類精神。
5、教育的繼承價值和創新價值
人類要生存,必須繼承傳統;要發展,即要繼承傳統,更要超越傳統和創造未來。形成創新教育必須處理好傳授和學習知識與培養和發展能力的關系、發展一般能力和發展創新能力的關系、形成創新精神和品德與形成其他良好品德和精神的關系,但首先必須形成開放和民主的教育。而形成開放和民主的教育首先必須形成開放、民主和創新的社會,開放、民主和創新的社會開放、民主和創新教育的必要條件或者基礎。

教學價值從哪幾方面回答

教學價值分析應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整體把握教材和教學內容的教學價值分析,旨在使教師能夠對語文教材的知識體系、能力目標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對小學語文教材的編選目的、階段目標、文本內容有比較清晰的概念。

二、正確理解教材內容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辯證關系。

眾所周知,語文教材的內容是屬於選文的范疇,是從選文的角度分析語文教材的內容,語文教材的教育價值是從教材對學生的教學目標的角度,從課程標准制定的目標著眼,分析語文教材的教育價值,即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和發展的作用和功能。

語文教材的內容和教育價值之間是密切不可分割的整體,只有從課程、教材、教學三個不同的方面的關系出發才能夠對語文教材有個全面的認識,對語文教材的認識是為了更好的把握語文教材的教育價值。

三、認識課程目標和教材編寫體例。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是,好多老師對小學階段的課程目標認識不夠深刻,對教材的編寫體例不能很好的了解,對教材本身的內容和教學價值把握不好。

因此會在文本解讀方面出現問題,對學生學習的階段目標認識不清,從而影響在教學中對教材內容的把握,教材的教育價值也落實不了。

四、要做到了教育、教材、課程等內容的統一。

依據《全日制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從小學語文課程目標的要求,分析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的特點和選文基本類型,進而分析小學語文教材的教育價值。只有做到了教育、教材、課程等內容的辯證統一,學生語文能力培養的目標才能達成。

⑤ 教育學的價值是什麼

教育學的價值:

(抄1)啟發教育實踐工作者的教育自覺,使他們不斷地領悟教育的真諦

(2)獲得大量的教育理論知識,擴展教育工作的理論視野

(3)養成正確的教育態度,培植堅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實際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發展能力

(5)為成為研究型的教師打下基礎

(5)教學價值擴展閱讀

關於教育價值的分類有幾種觀點。

(1)教育的工具價值和內在價值。前者指通過教育可達到的價值,它的客體不具有直接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它的價值體現在促使其他價值的實現與完善中;後者指教育本身固有的價值。

(2)教育的理想價值與現實價值。前者指教育以面向未來的目標,為未來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服務;後者指教育為現實的社會生活服務,培養人的某種實際技能或技巧。

(3)教育產品價值和教育過程價值。前者指教育活動所創造的滿足一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需要的教育產品所具有的價值;後者指滿足一定教育目的的教育過程所具有的價值。

(4)教育中的價值與教育的價值。前者指教育中應培養學生具有哪些價值;後者指怎樣的活動才能有效地獲得教育中的價值。教育價值具有主觀性與客觀性的統一,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一及歷史性、階級性與繼承性的統一等特點。

⑥ 什麼是教學價值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情境,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其核心在於激發學生的情感。它是一種把教育科學和藝術熔為一爐的教學方法,突破了以往教學中唯智主義的框框,在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⑦ 教學真正價值表現在哪些方面

教學價值,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和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中教學主體與滿足教學主體某種需要的教學客體屬性之間的一種關系。
教學價值,是教育學術語。教學是一種人為的和為人的社會實踐活動,正是這種人為性決定了教學是一種價值負載的活動。價值主體可以從社會與個體兩個層次來加以分析。以社會為主體教學價值是指相應層次有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對社會人才素質和人才種類需求的滿足程度或者說是社會從教學活動中所獲得的利益。從個體角度來說教學價值是指主體的教學需求通過教學過程得到滿足從而形成的主客體之間的一種利益關系。而價值客體則包括教學環境、教學內容以及師生自身的內心客觀世界。因此可以把教學價值定義為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和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中教學主體與滿足教學主體某種需要的教學客體屬性之間的一種關系。這種關系的形成必須依賴於教學主體的實踐活動。強調社會歷史條件及具體的教育教學環境就是因為價值是具體的、歷史的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教學價值不同的教學環境影響教學價值的實現同時不同的教學主體的不同需要也決定了教學價值的多樣性。

⑧ 教學價值目標說

上面說的都正確,如果你是說課那就要三個都寫,主要是知識與能力目標一定要認真寫,其他兩個都是套話上網找點就可以了

⑨ 教育的價值

教育價值就是指教育活動的有用性或者說是「效用」,是人們有意識的專掌握、利用、接受及享有屬教育時,對教育活動有用性的看法和評價。在審視和判斷教育的價值時,人們總是以一定的利益和需要為根據的。
教育是人自己形成自己的活動,是人的價值的自我形成。教育的價值就在於發現、挖掘、發揮、形成、引導、限定人的價值。精神價值是人的最高價值,是人的價值與其他事物的價值的根本區別,其實質是知識、能力和思想品德的價值。教育形成人的價值就是要通過有價值的知識、能力和品德的教育形成人的精神價值。

⑩ 體現的教育價值有哪些

教育價值:教育主體對教育活動及其結果是否滿足自己需要的評價和自己的教育需要、理想的對象化。
教育價值包括(教育價值的分類):
1、教育的外在價值和內在價值
教育的外在價值:實現別的目的的手段、方法或途徑。
教育的內在價值:為了知識而教育、為了能力而學習、 為了真理而學習和教育。
教育育人的實質就是使人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和形成良好思想品質,形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這是教育內在價值的根本。重新審視教育的價值就是強調教育的內在價值。
2、教育的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
教育社會價值:教育對社會存在、延續和發展需要的滿足,滿足社會需要需要過程中體現出自身的價值。
教育個人價值:教育對人的生活和人自身發展需要的滿足,在滿足個人需要中體現出自身的價值。
教育及其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是社會化和個性化的統一,能正確處理人類、國家和個人利益及其長遠利益和現實利益的教育、教師和學生。當代教育是滿足社會教育需要和個人教育需要、社會本位和個人本位統一的教育。教育應以促進人的社會化和個性化統一發展為不懈的追求和最高目標。
3、教育中的價值和教育的價值
教育中的價值:教育中應該在學生身上培養哪些價值,這與教育目的相聯系。 教育活動中應該達到什麼教育目的,實現哪些人生價值和應該教給學生一些什麼價值內容。 {教育中的價值:經濟價值、政治價值、科學價值、道德價值、美感價值等等}
教育的價值:怎樣的教育活動才具有教育上的價值,才能有效獲得那些教育中的價值,這與教育內容、方法相聯系。 在教育活動中應該怎樣活動,應該採取哪些方式方法才能達到教育的要求,收到教育效果。
4、教育的人文價值和科學價值
教育的目的是有助於人們接受人類精神文化,並在文化的傳遞與接受文化的過程中,是每個受教育者的人格得到陶冶,這才是教育的本質和目的,也是教育的全部價值的核心和精華所在。 「應試教育」是一種既不重視理想、能力,也不重視知識文化和科學價值的典型的功利主義教育和憑證教育。科學的教育價值觀應是教育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價值高度統一的價值觀,教育的人文價值和科學價值高度統一的價值觀。當代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形成新的教育價值,形成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統一的人類精神。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