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一年級gkh教學反思

一年級gkh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2-01-09 13:20:39

1. 小學聽課記錄表

一、 情境導入

1、齊讀課題

2、這個故事發生在春天(板書),你會想到哪些詞語?(春光明媚,春暖花開)

3、出示詞語:

氣溫驟降、風雪不止、料峭的春寒、凍得堅硬的山路、

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山間、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

a.指名讀

b.說說讀了這些詞語的感受

c.齊讀

二、 品讀課文

(一)小燕子在這寒冷的冬天遇到了哪些麻煩?讀一讀,想一想

交流

(二)出示第二自然段

1、天氣冷

指名讀

2、 你還體會到了什麼

飢寒交迫——「飢餓」

3、再來看看這個詞語,你還能體會到什麼?

(顯示「瀕臨死亡」)

師:燕子從南方飛回北方,要經過長途跋涉,他們已經非常疲勞,再加上找不到事物,飢寒交迫,瀕臨死亡。

「瀕臨死亡」就是——即將死亡,再看看這個詞語,你想到了什麼?

(配樂)齊讀

4、過渡:然而悲劇沒有發生,這是怎麼回事?

指名說

(三)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當你讀完這個故事,你將會被感動。讀一讀,找一找最感動自己的話,在旁邊寫寫感受。

2、交流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 她不在乎什麼?在乎什麼?

2、 齊讀第四自然段

3、 認識小貝蒂(出示圖片)

在什麼地方尋找?怎麼發現的?她會怎麼想?怎麼做?同桌說一說。

交流

師生接說:小貝蒂不在乎——,不在乎——,她在乎的是——,多麼令人感動的畫面。

4、 還有什麼地方也深深地打動了你?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人很多,把燕子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2、 在這個過程中會有什麼危險?

3、 找一找,還有沒有其他地方令你感動的?(政府做出這么大的決定,為的是一群燕子。)

4、 師:回到充滿溫暖的列車,齊讀第一自然段(配樂)

5、如果你就是車廂內的一隻燕子,當你看到曾經幫助過你的人,你會對他們說些什麼?

6、寫話:

以「這怎能不令人感動……」為開頭寫一段話。(播放「小燕子」歌曲)

7、交流

三、總結課文,提升感情

讓我們記住——,記住——。

一、引出課題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朋友,他是一位鄉村的孩子,邀請你們去他家玩,有話托我:拼音學得可好了,想和你們比一比
——出示課題:比一比
太能幹了
小耳朵真靈
我最喜歡仔細聽的小朋友
二、牆上有四幅畫,你能拼出來嗎?
1、咱們學得很不錯么,我們一起展示一下 ——齊讀
2、為什麼這樣排?你能說說他們共同的名字嗎?

三、進院子,玩一玩吧。
1、是誰在叫呢?(黃牛)齊叫,拼讀
小鳥/花貓/鴨子
2、你們認識了嗎?請你來讀一讀沒有拼音的名字? ——指名——開火車讀
3、學冬冬的樣子來介紹一下他家的動物。
我家有——、——、——和——。
4、你能用量詞來說說我家的動物呢?
區別:一頭/只
為什麼說一群鴨子呢?(很多,擠很緊的時候)你能說說一群什麼嗎?
聲音真響亮,我真喜歡
你的勇氣可大了
詞語連起來讀

2. 什麼是蘇格拉底教學方法

蘇格拉底教學方法是:蘇格拉底在教學生獲得某種概念時,不是把這種概念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錯了,他也不直接糾正,而是提出另外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確的結論。它為啟發式教學奠定了基礎。

蘇格拉底教學方法又叫「產婆術」和「蘇格拉底方法」。他母親是產婆,他藉此比喻他的教學方法。他母親的產婆術是為嬰兒接生,而他的「產婆術」教學法則是為思想接生,是要引導人們產生正確的思想。「蘇格拉底方法」自始至終是以師生問答的形式進行的,所以又叫「問答法」。

(2)一年級gkh教學反思擴展閱讀:

一天,在課堂上,哲學家蘇格拉底拿出一個蘋果,站在講台前說:「請大家聞聞空氣中的味道!」一位學生舉手回答:「我聞到了,是蘋果的香味!」蘇格拉底走下講台,舉著蘋果慢慢地從每一個學生的面前走過,並叮囑道:「大家再仔細聞一聞,空氣中有沒有蘋果的香味?」

這時已有半數的學生舉起了手。蘇格拉底回到講台上,又重新提出剛才的問題。這一次,除了一個學生沒有舉手外,其他人全都舉起了手。蘇格拉底走到這位學生面前問:「難道你真的什麼氣味也沒聞到嗎?」那個學生肯定地說:「我真的什麼也沒聞到!」

這時,蘇格拉底對大家宣布:「他是對的,因為這是一隻假蘋果。」這個學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哲學家柏拉圖。

3. 幼兒園中班聲母gkh的教學反思怎麼寫

剛入學的小學生最先接觸到的語文課就是學習漢語拼音。在漢語拼音的教學中,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這些要求,體現出漢語拼音工具性的要求,讓學生能熟練地掌握這門工具,以便今後能運用這門工具去識字、寫字及閱讀。但語文教學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在教學中,要體現語文課的語文味,讓剛入學的小學生能從開始的語文課學習中接觸到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優美,激發學生愛語文,學語文的積極性。為此,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圖入手,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在教材中安排了意境優美的情景圖,例如《g k h》這一課,在三個聲母g k h 旁配了一幅圖,圖上一隻和平鴿銜著彎曲的橄欖枝飛來,湖裡有蝌蚪和水草,湖邊有兩個小朋友坐在靠背椅上喝飲料。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說說自己看到了什麼,學生觀察得細致,發言也非常積極。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我特別注意指導學生讀准「鴿子、蝌蚪、喝水」的讀音,為揭示字母打好基礎。同時,還要求學生對所描述的事物盡量做到全面具體,如一位同學說:「我看到天上有一隻鴿子。」我就引導他:「能說出什麼樣的天空,什麼樣的鴿子嗎?」這個孩子略微思索了以下,就流利地說出:「藍藍的天空中飛著一隻潔白的鴿子。」我繼續提問:「誰能再補充?」馬上就有學生回答:「鴿子的嘴裡還銜著一枝樹枝。」我給學生介紹:「那是橄欖枝,代表和平。誰能完整地說出鴿子這一部分的圖意?」回答的學生將剛才同學的發言綜合起來,就成了完整的一段話。書中的插圖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豐富的口語訓練資料,充分地利用這些資料,能讓每個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都有明顯的提高。 二、在拼音活動中體會漢字的趣味性 在拼音教學中,涉及了許多活動,有學習兒歌,有利用周圍的東西擺拼音字母,有拼讀音節,看圖講故事。在學習拼音的幾周中,課中操時間我經常給學生講故事,要求學生老師講時認真聽,故事講完後,還出幾個小問題讓學生回答,並要求他們拼出問題答案中一些相關的拼音,還告訴學生,拼音學完,我們就可以自己看帶拼音的讀物了,激發學生學好拼音的積極性。有一次我講了一個《蜘蛛和螞蟻》的故事,這節課正好教學《zh ch sh r》這一課,在說出故事題目之後,我先讓學生試著把題目拼出來,又根據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將其中涉及到的學過的音節出示在黑板上,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學生覺得自己學到的拼音知識特別有用。在拼音教學進行完後,我又進行了一次《拼音大王》的評選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先將自己認識的新朋友的姓名拼出來,又將自己帶的包裝袋上認識的字拼出來,最後又拼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靜寧路小學、一年級一班」這些字詞,使學生將學習拼音與自己的身邊事物有機地結合起來,體會到了漢字的趣味性。 漢語拼音的教學是語文聽說讀寫的基礎,要讓每個學生在此過程中體會到學語文的樂趣,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讓語文課的各個環節都能體現出語文味。

4. 《猜一猜》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材分析:
「猜一猜」是在學生已經了解事件可能發生、不可能發生或一定發生,初步感知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不同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使學生進一步知道事件發生可能出現有幾種不同的結果,體會可能性發生的結果是與事物所佔比例的多少有關的。教材中提供了轉轉盤、拋圖釘和摸球3個實驗活動,其中設計第一項「轉轉盤」活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初步感知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是與不同顏色所佔的轉盤的面積大小有關的;第二項「拋圖釘」實驗,是為了進一步幫助學生體驗並研究簡單事件發生的幾種可能的結果,以及結果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與圖釘著地面積的大小有關;第三項摸球實驗,是從摸出一個球來羅列事件發生的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進一步探討復雜的、摸出2個球的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以及不同結果的可能性大小。教材中提供的實驗活動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將猜想與驗證相結合,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驗、感知、探究隨機事件所蘊涵的發生規律,突出實驗在研究隨機現象中的功用,培養學生的猜想、操作、分析、交流、概括等能力,體驗成功,發展創新意識。 教學目標:
1、經歷可能性的試驗過程,讓學生認識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
有大小之分的,能列出簡單實驗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初
步感受到數學實驗的意義與價值。
2、讓學生能對生活中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學會和同伴交換意見,發展合作交流意識。
3、讓學生學習通過實驗獲取、分析有價值的數據和信息,培
養學生的猜 想、操作、分析、交流、推理和概括等能力,
體驗成功,發展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能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教學難點:判斷簡單事情發生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學法指導:自主學習
教學准備:轉盤、圖釘、紙箱、球
教學過程:
(一)激活經驗,引入新課
1、小東數學成績一向很好,這次期末數學成績能得100分嗎?
2、守株待兔,這個農夫還能撿著兔子嗎?
3、太陽能從西邊升起嗎?
4、龜兔賽跑,烏龜能勝嗎?兔子呢?
師:這些問題有的可能,有的不可能,有的可能性很大,有的根
本不可能,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可能性的問題。
創設情景,探究新知
活動一:神奇大轉盤
(1)這種轉盤你在哪裡見過?
(2)師:今天我們也一起來轉轉盤,做一個「猜一猜」的游戲
好不好?(板書課題:猜一猜)
請觀察一下這個轉盤,你發現了什麼?(出示教材中類似
的轉盤圖片。)
(4)轉盤活動:
①猜一猜:如果轉動轉盤,指針停在哪種顏色的可能性大?
②說一說:猜測的理由是什麼?
(利用猜一猜的活動,為學生提供挖掘已有的可能性的知識儲備
的條件。)
③ 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讓我們來驗證。
驗證:請幾名同學上來轉轉盤,指針停在哪?把結果記錄在表
格上。
④討論交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活動二:拋圖釘
剛才我們經過猜想和驗證,感覺好象事物佔得多,出現的可能性就大,到底這規律是不是在所有的時候都一定是這樣的呢?可是在生活中很多事情是變化著的,很難判斷它停下來後出現的情況,就像這個圖釘:
①猜一猜:把它拋起來,等它落地停下來後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哪種情況的可能性大?哪種可能性小?
②說一說:猜測的理由是什麼?

③我們的猜測是否正確,讓我們來驗證。
(小組內進行游戲,把五次拋得結果記錄在課本73頁表中)
④在小組內交流,並把小組4人拋的結果統計在一起,算一算每
一種結果分別是多少次,全班匯報每個小組的試驗結果,並
說一說根據試驗數據你發現了什麼?)
看到這個結果,你們想說些什麼?(圖釘拋到空中落地後有可能
出現2種情況,其中圖釘鉚著地面積大,出現的可能性大。)
活動三:摸球。
猜一猜。 A、盒子里有1白2黃,任意摸出一個球,會摸出幾種結果?(2種:黃、白)摸到什麼顏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什麼顏色球的可能性小?理由是什麼? B、再放入3個紅球,任意摸出一個球,又會摸出幾種可能?(3種:紅、黃、白)摸到什麼顏色球的可能性大?摸到什麼顏色球的可能性小?理由呢? (2)試驗,驗證
(3)討論:箱子里裝著2個白球2個黃球,任意摸2個球,可能出現
哪幾種結果?
(學生隨意猜測,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見解。)
板書:黃黃、白白、黃白
師:我們一起來實際摸一摸,看看誰猜得對。
猜一猜。
游戲規則:
從袋子里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紅球,袋子里的是什麼顏色的球?
從袋子里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紅球,袋子里是什麼顏色的球?
從裝有3個紅球的盒子里,任意摸一個球,能摸到黑球嗎?
師:我們剛才做了拋圖釘和摸球游戲,通過這兩個活動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有些事情的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究竟哪種情況的可能性大,我們得通過大量的試驗才能得出結果。
拓展延伸
可能性與我們的生活聯系也非常緊密,課件出示:你知道嗎?」學生讀一讀,說一說。
(五)課堂總結
小朋友,你今天玩得開心嗎?在玩中有什麼收獲?還有什麼問題?
(六)作業
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偶爾」等詞語說一說生活中發生的
事情。
教學反思:本節課教材中安排了轉轉盤、拋圖釘和摸球等實驗活動,日常生活中「可能性」的現象無處不在,通過猜一猜,引入話題。轉動大轉盤,形成概念。 拋圖釘,加深認識。摸球,感悟體會。做習

題,拓展應用,談收獲,總結反思等教學環節,是學生初步了解可能性的大小,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研究可能性的問題時,對猜測與試驗十分感興趣。因此,本節課我為學生提供了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創設了引導學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境。但教學中採取小組合作時,應給學生更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造成了個別學生搭便車的情況,不利於學困生的發展,還有待改進。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