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學前教育投入

學前教育投入

發布時間: 2022-01-11 01:43:44

① 目前在全國教育經費總量從學前教育經費所佔比例過小進賬多少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婦聯副主席趙東花提交了一份《關於遏制虐待兒童現象的建議》,其中就提及浙江溫嶺幼兒園教師虐待兒童風波。她指出了當下的怪現象,我國兒童保育、教育、培訓機構的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而政府的監管滯後。
在政協會議上,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劉曉庄委員談起了去年12月24日在江西貴溪發生的一起意外事故:一輛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超載麵包車側翻墜入水塘,11個幼小生命消失。他說:「這起事件給人們敲響了警鍾,同時也提出了一個嚴峻的問題:農村的學前教育該怎麼辦?」
劉曉庄指出,當前農村學前教育工作的普遍現狀是,公辦幼兒園少,幼兒教育不得不依賴民辦幼兒園。這些幼兒園有的不具備資質,存在諸多問題:教師專業素質低,絕大多數從教人員不具備幼教資格;辦園條件簡陋,教學保育設備基本不達標;交通車輛安全隱患多多,超載現象嚴重。
其實,幼師匱乏在大城市也已成了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首都師范大學校長劉新成說,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了4%,應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力度。他說,2011年~2013年的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全國增加了很多幼兒園,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師資沒有跟上。
據劉新成透露,北京市近5年累計增加幼兒園入園名額5.7萬個,但北京的幼師缺口在四五千人的規模。北京市幼兒師范學校前年並入了首都師范大學,目前該校每年培養的幼師畢業生只有四五百人,與需求有很大差距。
全國政協委員、海南省政協副主席史貽雲指出,我國幼兒教師的身份與地位不明確,長期以來待遇普遍偏低,近年來甚至出現嚴重的下滑趨勢。城市裡原有的企事業單位辦園的教師身份不明,社會保障無著落。在農村,非公辦幼兒教師承擔著主要工作,卻長期沒有明確教師身份。
史貽雲也認為,目前在財政性教育經費的總量當中,學前教育經費所佔的比例過低,政府投入明顯不足。
他還指出,目前學前教育行政管理力量薄弱、管理難度大,與量大面廣的學前教育相比,管理力量明顯不足。很多省市未設有獨立的學前教育行政管理機構,這樣不僅難以有效履行基本的行政管理職能,也不足以應對新的問題。
他認為,破解當前學前教育發展突出問題的關鍵所在,是加快學前教育立法進程,為學前教育提供法律保證,對學前教育性質、各級政府職責、財政投入、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幼兒教師身份與待遇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穎的建議也是加快學前教育立法。她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國家層面專門規范學前教育的法律法規尚屬空白。
近幾年的兩會,一直有給學前教育立法的呼聲。據了解,目前,江蘇、北京、青島、廣州、上海等省市已實施了《學前教育條例》,為全國性的立法提供了經驗。
今年,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督學、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龐麗娟帶來的建議是,「省級統籌,以縣為主」,完善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
龐麗娟說,現在,一些政府部門及其領導對學前教育事業的教育性和公益性認識不夠,導致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遠遠滯後於義務教育階段管理體制改革。
在龐麗娟代表看來,學前教育管理責任主體「重心過低」,導致統籌協調和財政保障能力嚴重不足。上一級政府常常依靠其行政權力優勢把責任推給下一級政府,互相推諉、上下踢皮球,看似誰都該管,其實誰都不管。現在,縣級政府著力於義務教育的普及,管理發展學前教育的責任被擠壓到了鄉鎮政府。

② 簡述學前教育的價值

一、學前教育對於人的發展的價值
(一)學前教育對於人的社會性、人格品質發展的重要性
社會性、人格品質是個體素質的核心組成部分,它是通過社會化的過程逐步形成與發展的。學前期是個體社會化的起始階段和關鍵時期,在後天環境與教育的影響下,在與周圍人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嬰幼兒逐漸形成和發展著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對人、事、物的情感、態度,奠定著行為、性格、人格的基礎。一些研究表明,早期行為、性格發展不良的兒童,在學齡階段更難適應學校生活,交往困難,厭學、逃學,紀律問題和少年犯罪率更高,成年時期更容易出現情緒、交往障礙和行為問題,有的甚至出現人格障礙,走上犯罪的歧途途。兒童社會性、人格的健康發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適宜的教育環境。
(二)學前教育對於人的認知發展的重要性
學前期是人的認知發展最為迅速、最重要的時期,在人一生認識能力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研究表明,嬰幼兒具有巨大的學習潛力,學前期還是個體心理多方面發展的關鍵期。
處於學前期的兒童雖然發展迅速,具有巨大的學習潛力,但是這種發展特點只是說明了嬰幼兒具有很大的發展「可能性」。要將這種發展的可能性變為現實性,需要成人提供適宜於兒童發展的良好環境,尤其是良好的教育影響。已有研究證明,早期教育對於兒童的認知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發展心理學家哈特和凱姆日爾考察了特別設計的教育方案對1000多名貧困家庭孩子的促進作用。研究發現,從出生後到學前階段參加培訓的孩子比上學後和在低年級的暑期參加培訓的孩子,在IQ(智商)和學業成績上都提高得更多。
二、學前教育對於教育事業、家庭和社會的價值
學前教育不僅對於個體的身心發展十分重要,而且對干教育事業的發展、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穩定與進步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學前教育對於教育事業發展的價值
學前教育作為我國學制的第一階段、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必然對我國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尤其是基礎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與影響。通過幫助幼兒做好上小學的准備(包括社會適應性、學習適應性、身體素質以及良好的學習與行為習慣、態度和能力等方面的准備),學前教育有助於兒童順利地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我國教育部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歷時5年合作進行的「幼小銜接研究」,通過兒童入學前半年和入學後半年的連續實驗研究發現,對學前兒童做好入學前准備,包括學習適應方面的准備(如培養幼兒小學學習所需要的抽象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對言語指示的理解能力和讀寫算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等)以及社會適應方面的准備(如培養幼兒任務意識與完成任務的能力、規則意識與遵守規則的能力、獨立意識與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以及主動性、人際交往能力等),能夠使兒童入小學後在身體、情感、社會性適應和學習適應等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從而順利地實現由學前向小學的過渡。由此可見,學前教育對於基礎教育乃至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二)學前教育對於家庭和社會的價值
眾多事實表明,孩子能否健康地成長和發展已成為決定家庭生活是否和諧幸福、影響家庭生活質量的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家庭又是社會的最基本的單位,每一個幼兒都連接著一個或幾個家庭,因此學前教育牽動了全社會,在許多國家成為政府關心國民的窗口。當前我國幼兒的入園率正在逐步上升,學前教育機構不僅承擔著從時間上為家長參加工作和學習提供便利的任務,而且在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發展和早期教育的當今時代,學前教育質量更成為家長關注的核心,直接關系著家長能否放心地工作、安心地學習。有人曾言,關閉一所幼兒園比關閉一所大學,或一所低質量幼兒園的存在比一所低水平大學的存在,更會讓家庭、社會不得安寧,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學前教育及其質量對家庭生活、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秩序的穩定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通過綜合這些方面的效益,Berrueta-Clement,Barrett,Epstein和Weikart(1984)等研究指出,高質量的學前教育計劃不僅提高了參與其中的兒童和其家庭的生活水平,而且能為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學前教育的收益要大於其花費,在學前教育上的投入可以為國家日後節省龐大的社會教育費和社會福利費,也就是說,從長遠看,學前教育能夠產生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有關帕里學前教育方案的效益分析發現:對學前教育進行投資,其收益是投資的3.5倍;對高瞻學前教育方案的經費分析則表明:對學前教育每投入1美元,日後能夠獲得7.16美元的收益。這些研究結果對於我國在廣大中西部貧困地區發展學前教育,改善其教育、社會經濟狀況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三)學前教育關系國家和民族未來
學前教育在世界范圍內受到了普遍關注,許多發達國家積極採取措施,優先發展學前教育,在普及學前教育與提高學前教育的質量上作了很多的投入。以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成員國為例,OECD現有30個成員國,包括英國、法國、德國等20多個歐洲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墨西哥等,總人口11.5億,大多數OECD成員國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據統計,2005年,OECD成員國平均生均教育費高達4882美元,學前階段的政府預算占各級教育總預算的8%,其中公費占學前教育總花費的比例高達80%。近年來,我國學前階段的預算只佔全國各級教育總預算的1.2%到1.3%,這一數據相對比,只有匈牙利的1/12,西班牙的1/10,法國的1/9。教育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根本大計。加大學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普及學前教育,提升學前教育質量,將有助於提高我國教育的水平和國民整體素質,對我國追趕發達國家,實現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變的任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③ 國家財政為什麼要加大幼兒教育的投入

寶寶剛生下來的時候,就一直煩惱寶寶的教育問題。問了很多專家,也上網搜索了挺多方法的,都覺得不是很有效,因為寶寶畢竟太小,很多方法都接受不了。寶寶過兩周歲生日的時候寶寶爸爸的朋友送了寶寶一個點讀機,自從寶寶有了它,每天都寸步不離的,寶寶還真的用它學到了不少東西。建議也正在為寶寶的教育煩惱的家長可以試一試。

④ 學前教育效益解釋

學前教育效益就是指學前教育發揮其功能的表現和結果,它是由學前教育功能決定的。

學前教育效益:它主要是指學前教育所產生的結果,以及學前教育投入與產出的關系。

教育遲效性是教育的屬性。因人才培養周期較長,人才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也需要有一段時間,故教育投資不能立見成效,要經過較長的時間,才能收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⑤ 請結合實際談談政府加大對學前教育投入的意義他在國10條中是如何體現的

摘要 加大財政投入是構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根本保障,具體規定概括講主要是「五有」。一是「預算有科目」。將學前教育經費列入各級政府的財政預算,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制度要求。二是「增量有傾斜」。新增教育經費要向學前教育傾斜。三是「投入有比例」。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要在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中占合理比例,並在未來三年有明顯提高,盡快扭轉財政投入不足的局面。四是「撥款有標准」。各地要研究制定公辦幼兒園生均經費標准和生均財政撥款標准,保障幼兒園的正常運轉。五是「資助有制度」。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

⑥ 學前教育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 什麼的全方位 投入

學前教育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教師對幼兒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輔導

⑦ 學前教育「投入」及「師資」將有新標准嗎

學前教育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而「投入」和「師資」則是制約學前教育發展的兩塊「短板」。記者23日從教育部了解到,針對這兩塊「短板」,2018年,教育部將出台系列舉措,建立新機制、出台新標准。

部長強調,要堅持公益普惠,在大力發展公辦園的同時,積極引導和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大力支持農村地區、脫貧攻堅地區、城鄉結合部和兩孩政策新增人口集中地區新建、改擴建幼兒園。要提高保教質量,完善質量評估體系,建立辦園行為常態監測機制,確保依法依規辦園。

部長說,要堅決防止幼兒園傷害幼兒事件發生,一經發現,必須嚴肅查處。

⑧ 學前教育的投入占教育總投入的多少

學前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開端,對孩子以後接受義務教育奠定基礎,所受學前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孩子們未來的發展.當前,我國對學前教育的財政投入仍然不足,還存在很多的問題,諸如對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⑨ 學前教育經費包括哪些

英盛觀察認為一個是受教育的比例很高,就是適齡的孩子都能夠接受學前教育,政府投入的資金非常充足。另外他有一個系統的一個研究的體系,包括這個人員,包括研究的這種計劃都納入到整個基礎教育的這個體系裡邊。那我英國訪問的時候就發現,在英國對一個社區幼兒園的支持,他人員隊伍像我們理解的,就是我們區所屬的教研人員對他來指導,還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對幼兒園教師的實踐行為進行指導,還有大學的教授通過課題來對幼兒園進行指導,這樣三級的支持機構非常強大,力量非常強大,那老師的提高就非常非常快。

但是目前作為北京我們有這種專門的大學,但是大學更多是進行學前教育理論的研究以及本科以上學生的培養,它承擔這樣的任務,那我們北京市教委有教科院,各個區有教研中心,但是因為我們的體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編制非常非常的少,人也非常少。以海淀區為例,我們的教研中心,海淀區的教研中心真正有編制才四個。另外海淀區有幼兒園接近200所,所以這樣一個比例很難做到很頻繁的,經常的去對幼兒園進行工作指導。

那對於一線教師來講,培訓的機會就特別的少。通過最近國家的實施的三年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應該說幼兒園的老師和園長,從業者,培訓的機會比以前多多了,但是既使是多了,我覺得滿足幼兒園的實踐需要,這種需要比起來還是不足的。

⑩ 學前教育發展的現狀與趨勢

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和趨勢。
學前教育的發展前景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學前教育蓬勃發展,學前教育在我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甘肅東方工業中等專業學校東方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趨勢分析資料,歡迎閱讀!

一、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現狀

1)國家政策:學前教育在我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五年來出台近百個相關政策;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要求2020年全國學前教育普及率達85%,而在2009年年初時,這一比例還只有45%;《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若干意見》,即「國十條」,要求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辦園。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要求實施全面二孩政策。緊隨「國十條」的頒布,我國幼教產業出現了三個高潮:第一是,2011年教育部提出第一個學前行動三年計劃,這使得2011-2013年間,解決了918萬幼兒入園問題;第二個是,教育部提出2014-2016年學前入園率達到75%,這一目標在2015年得到實現;第三個是,學前教育宣傳月(5.20-6.20)的設立。

2)社會家庭:

教育消費升級延伸,教育支出占家庭消費的35%,目前80s、90s後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同時,「4+2+1」的家庭結構,傾注兩代人的未來。

3)教育自身:

加快與世界幼教的接軌,出台了一系列加強和改革文件,包括新綱要、指南、標准、課程。在剛剛出台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提出要防止幼兒園小學化;



4)市場現狀:

全國13.6億,其中0-6歲幼兒:1.3億 ,3-6歲6400萬,在園兒童4265萬;幼兒園入園率為75%;師資比為1:41,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為1:7。未來來看,幼兒園教育作為剛性需求越來越旺盛,而0-6歲的培訓這一柔性需求也越來越旺盛。

5)二孩襲來預測:

計生委預測:2020年新增二孩2626萬,帶來的潛在市場非常大,幼兒用品、童裝、文化娛樂產業都在攀升;以紙尿褲市場為例,就將達到152億元。

二、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存在問題

1)政府投資不足,監管不力,發展無序

根據中國教育科學院做的學前教育評估報告,我國的幼教排名41/45,前四為:芬蘭、瑞典、挪威、英國,後四名為:中國、菲律賓、印尼、印度;以分數量化來看,最高的芬蘭得分97.5,我國僅有31.4。



2)公辦園、民辦園發展困難,目前的主流是公辦、民辦、還有混合所有制等;集團化發展無序現象嚴重(無證辦園)

3)幼兒教師嚴重不足,園長一票難求,質量良莠不齊,看好未來幼兒教育培訓產業的發展前景。師生比: 23:1(2009) —45:1(2015)。

4)早教有需求,無標准:發展迅速、無標准、監管弱、從業人員素質低。

三、我國幼兒教育的發展未來發展趨勢

1) 「五大因素」(人口基數不斷增長、消費升級不斷加溫、家庭結構不斷捆綁、重視教育的傳統越來越強、城鎮化發展的推動)強力支撐。



2)「三大產業」旺盛需求(幼兒園、培訓、幼兒產品);

3)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優質的教育資源,將產生高額溢價);

4)「學前蛋糕好吃難咽」,依託專業打牢基礎,未來的幼兒園應該:依託高校背景,進行產學研用一條龍;要有源源不斷的師資保障;要有相應的管理培訓,打造幼教產業的「黃埔軍校」。
由於其培養對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教學內容的復雜性,雖然其對於兒童教育來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我國現有的經濟條件和社會背景下依舊存在發展問題和不足。本文通過對學前教育的發展現狀進行探究,找到問題的產生原因,進而為其發展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