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臨清教育信息網

臨清教育信息網

發布時間: 2022-01-12 08:51:03

A. 動腦筋題!

在現代化陸路交通工具還沒出現的情況下,開辟一條縱貫南北的水路運輸線,就顯得十分重要。這一歷史任務是在隋煬帝時代完成的。

隋朝的大運河全長四千多里,以洛陽為中心,共分四段,自沁水入黃河處至涿郡(今北京),名日永濟渠;自洛陽至盱眙(Xu yi,今江蘇盱眙)入准,日通濟渠;自山陽(今江蘇淮安)至江都(今江蘇揚州),名邗溝;自江都至餘杭(杭州),名江南河。運河修成後,隋煬帝為了炫耀自己的威儀,曾先後三次乘龍舟「游江都」。至今,在揚州一帶尚有隋煬帝下揚州的許多傳說。據說,其中一次是因為揚州盛開著一種罕見的瓊花,隋煬帝為看瓊花,乘興泛舟而下。現在,揚州還有一處瓊花觀,觀內有瓊花台,據說就是當年隋煬帝看瓊花的地方。司馬光的《資治通鑒》記載,煬帝游江都,十分排場。他所乘坐的龍舟,有四層樓,高四十五尺,長二百尺,最上層蓋有大殿,中二層建有一百二十個房間。緊跟煬帝的龍舟,還有皇後、諸王、公主、百官的船。船形各種各樣,有似飛龍,有似白虎,有似青鳥,有似龜鱉,舳艫相接,達二百多里長。這些船僅用拉纖工,就有八萬餘人。船行沿途,更是騷擾百姓,煬帝命令船過五百里內,皆獻美食,一州以至百車。吃不完,船行之前,皆令隨從棄埋。
唐宋時期,隋開鑿的大運河,在經濟上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唐宋詩人皮日休有一首《汴河銘》,稱贊道:「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尤其在南糧北運方面,大運河起著重要作用,以致在宋朝有「天下轉漕,仰此一渠」之說。

唐朝中後期,幾乎「全倚之江淮之粟」,來維持帝國的局面。唐玄宗時,在京城長安望春樓下,開了一個廣運潭,以容納各地來往的商船。有一次,水陸轉運使韋堅在潭上舉辦了一次博覽會,三百多隻遊船上大量陳列的,幾乎全是江淮各地出產的物品。安史之亂後,北方經濟進一步殘破,唐王朝的供應更是倚仗江南地區。史載有一年,長安鬧糧荒,唐德宗狼狽不堪。大臣韓濕從運河運米三萬石至關中,德宗喜極欲狂,對太子說:「米已至陝,吾父子得生矣。」可見運河航運,對唐帝國的興衰,有多麼密切的關系。

宋朝時候,首都轉到開封,運河的作用更為明顯。當時人說:「食以漕運為本,漕運以河渠為主。」他們認為運河廢「則大眾不可聚」。運河對京城的作用,「乃是建國之本」。有一個統計材料說,北宋時,每年通過運河由江南運到開封的糧食,達到五至八百萬石,其他金銀布帛、香葯、茶葉無數。

元朝時候,政府對大運河進行了多次開發和整治,重新開通了大運河河道。元朝的運河以大都(北京)為中心,南行越過黃河、淮河、長江、太湖流域,直達杭州。這條大運河自汴河以南利用了隋朝以來的舊有河道。汴河以北主要是新開的河道。新開的河道有兩段:一段是會通河,從山東東平,向西北至臨清,接通原有的運河河道。再有一段是通惠河,從大都到通州。從通州順白河就可到天津,然後接通隋朝修的舊御河河道,到達臨清。這條新河道直從山東境內穿過,不再繞道河南洛陽。這就大大縮短了南北運河的距離。元朝的大運河總長三千餘里,基本上就是今天的大運河。

明清時代,因為海上運輸遭到禁止,南北水運完全以運河為主。據統計,明朝每年行駛在運河上的漕船,達一萬艘以上,形成大運河的繁盛時期。這一時期,大運河沿岸新興了許多商業城市,山東的德州、臨清、東昌、濟寧;江蘇的淮安、揚州,都成為一時繁華之區。清朝中葉以後,由於黃河改道和歷屆政府的反動統治,大運河長年處於淤塞狀態,幾乎成了一條死河。

新中國成立以後,大運河回到人民手裡,才開始獲得新生。黨和政府提出了整治運河的宏偉規劃。從1959年開始動工,首先拓寬蘇北一段運河河面,現在這段運河已經全部通航,甚至還能通航到淮陰以北至微山湖。計劃京杭大運河還得全部疏浚。將來在這條古老航道上行駛的,將是載重千噸的大型船隊,和各種現代化的運輸工具。大運河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

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開鑿的河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舉;它和萬里長城同樣是聞名世界的偉大工程,同樣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B. 戶口遷移證和報道證地址 山東省教育

拿報到證去市中區永慶街三號濟南人才市場報到(濟南人民商場對面的一條小街),這個就是教育廳師范類畢業生的報到地點。然後他會給你蓋一個章派發到臨清市教育局,然後你拿著畢業證學位證家裡戶口本到臨清市教育局審批蓋章並開個證明,最後拿著這套證件去當地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

PS:哥們 你可以先給你們當地教育局打電話咨詢一下,也可能不用必須去省教育廳報到撒。直接去臨清教育局就OK。

C. 新浪微博教育信息裡面怎麼沒有臨清市松林鎮第二完小(小學)和臨清市松林鎮中學(初中)

沒有統計到裡面吧

D. 誰知道山東臨清的教師招考時間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5年山東省教師招聘考試講實行全省統一考試,教育類考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包括法律法規、政治經濟理論、時政方針、科技知識、省情省況等基礎性知識)和教學基礎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和專業知識)兩部分,分別占整個試題分數的30%和70%。更多信息請關注山東教師招聘考試網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熱點內容
末世化學家txt下載 發布:2025-10-20 05:02:05 瀏覽:397
教學常規學習心得 發布:2025-10-20 04:03:06 瀏覽:298
推拿手法教學 發布:2025-10-20 01:15:51 瀏覽:398
教師師德素養提升總結 發布:2025-10-19 23:57:12 瀏覽:68
舞獅鼓教學 發布:2025-10-19 16:17:31 瀏覽:669
杭州市教育局電話 發布:2025-10-19 09:21:50 瀏覽:285
中非歷史關系 發布:2025-10-19 06:47:41 瀏覽:5
師德雙八條 發布:2025-10-19 05:31:17 瀏覽:360
大學物理第十一章答案 發布:2025-10-19 04:36:23 瀏覽:750
如何讓網吧 發布:2025-10-19 01:49:35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