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學設計模板
Ⅰ 音樂老師教案範文
作者單位:北京海淀實驗小學 馮琳
年級:二年級1班
課題:《阿細跳月》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舉例說明哪些民族是我們所熟悉的,從中使學生了解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
2、從視覺上使學生了解彝族這一民族的風格特徵。
3、從聽覺上使學生深入了解彝族民歌《阿細跳月》的樂型,掌握五拍節奏的特點及我國特色民族樂器的認識。
教學重點:深入了解彝族民歌的特性,掌握民樂合奏《阿細跳月》所帶來的旋律,介紹樂曲是由哪些民族樂器所演奏的。
教學難點:5/8節拍的掌握及民族樂器的分辨。
學生分析:
創造學生的想像空間,使學生的想像思維大於生活中固有的一切事物。發揚我國傳統民間
樂器的知識與文化,是小學音樂課程重要的因素之一,讓學生查閱和搜集有關我國五十六民族的文化特徵,使學生在課堂中充分自我展示。
教材分析:
《阿細跳月》又叫跳月歌,流行於雲南彌勒西山彝族阿細人之中。在節日或農閑的月夜裡,阿細人喜歡在松林或空曠草坪上舉行「跳月」。參加者多為男女青年。小夥子們手拿高音笛、低音笛、月琴、小三弦、中三弦、大三弦等樂器,邊奏邊舞;姑娘們則隨著音樂,邊拍手邊舞,至興高采烈時唱《跳月歌》。《跳月歌》很有特點,全曲由do、mi、sol三個音組成,採用5/8節拍。演唱時,在每小節的第四、五拍的前半拍由舌的兩旁吸氣。旋律活潑跳盪,富於動感,特色鮮明。作曲家秦鵬章就採用了彝族「跳月」的這一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歌舞曲,寫成了這民樂合奏曲。
教學准備:「哈利·波特」 的魔杖、音樂課件、演奏的樂器、彝族服飾
教學設計:
1、由「哈利·波特」的魔杖引發了同學們的討論,設計用有趣的魔杖給予學生神秘的暗示並激發學生的興趣,「請根據魔杖的提示尋找哈利·波特想了解中國民族音樂知識的線索,看看同學們誰的運氣最好,在准備的民族知識中和哈利想得是一致的。」
2、教師提前藏在學生教室里一些提示,讓學生趕快找到並揭開謎底,學生找到一些提示卡片,如:「樂器、音樂、舞蹈、服飾、民族」等,找到教師提早准備的彝族素材。並讓學生展示自己課前准備的民族知識。
3、通過音樂使學生了解到彝族民歌《阿細跳月》的旋律,並進行詳細的段落分析,樂曲開始是彈撥樂、鑼鼓的輕輕敲奏的短小引子,表現了男女青年在聚集。跳月就要開始了,竹笛領奏出熱情奔放、歡騰跳躍的主題:這段主題在第一部分中由高音笛、彈撥樂、弦樂及全奏多次反復出現,表現了多變的舞蹈姿態。第二部分作者將主題樂段作了移調處理,並進行幾次反復,與前面調性形成鮮明對比,好像健壯的小夥子們跳起了粗放的舞步。第三部分音樂又轉回原調,由高音笛演奏旋律後,整個樂隊全奏,樂曲進入高潮,在樂隊全奏中展現了宏大的舞蹈場面,彷彿狂歡中的人們忘記了疲勞。最後的短小尾聲,是採用了主題樂段的最後兩拍 擴充發展的,在漸強中結束全曲。
4、通過樂器使學生了解這首旋律活潑跳盪的《阿細跳月》,是由哪些樂器演奏的,教師准備一樣實物樂器,其餘的樂器可用課件代替,准備的樂器可以讓學生輕輕地用手嘗試,使學生體驗拿到實物的樂趣。
5、通過服飾使學生了解彝族的文化特色。並延續「哈利·波特」的魔杖使學生在教室找到關於彝族的服飾及裝物品,以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通過舞蹈使學生掌握5拍節奏型,先可以用簡單的手來表示,123拍不動,45拍拍手;然後加上腳,123用腳來表示,1左2右3左45拍手;逐步較強難度。
7、結束,同學們安靜的等待和傾聽彝族舞曲的旋律「火把節之夜」,教師用「哈利·波特」的魔杖變出篝火放在教室中間,請同學們聽著《阿細跳月》的旋律,穿著彝族服飾,跳著彝族特有的舞蹈步伐,請一位同學代表「哈利·波特」也和大家跳起來,融入到我們團結的大家庭里。
8、弘揚民族文化精神。
Ⅱ 小學音樂片段教學教案怎麼寫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編寫意圖弄明白,讀懂參考教學用書很重要.
其次要備學回生、備答課文、備自己,有教學思路
教案的格式:一教學內容分析;二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三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學習者特徵分析;五教學策略與設計;六教學過程(重點);七教學評價設計;八課後反思及自我評價.
Ⅲ 說明音樂教學設計的一般過程和基本環節
音樂教學設計過程,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學目的,目標,教回學策略和教學評答價等三方面。設計過程中的共同特徵要素是:學習血葯分析,教學內容分析,教學對象分析,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策略的制定,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等。 基本環節:音樂教學包含著許多運行邏輯序列,這些序列構建了音樂教學系統的多維空間結構,在時間維度方面,包括課、單元、學期、學年,其中課又可細分為若干基本環節等,在任務維度方面,包括即時設計和長期設計,前者一般由教師來完成,後者需要專門設計小組完成,在形式唯獨方面,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方式,組織形式等,在條件維度方面,包括教學環境,教學設備,技術手段等。
Ⅳ 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設計
隨著新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入,基礎音樂教育教學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設計,以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是我們廣大基礎教育工作者經常面對的問題。
我們知道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因此,在教學活動實施之前,根據一定的目的要求,選擇正確的內容,預先制定方法策略,精心進行設計,是我們首先要明確的任務——教學設計。從這個意義上講,設計與教學是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說它們是與生俱來的。只不過這種設計,由於每個教師的教育理念,知識水平,素質能力,閱歷經驗,教學條件和工作環境等等的不同,會顯示出差異罷了。其次,我們要知道音樂教學設計都包括哪些內容?音樂教學設計過程是一個綜合性的過程,它主要包括:確定教學目標,了解學生實際特徵,選擇和制定教學方法策略,評價和反思教學效果等等幾個方面。再有,構思音樂教學過程設計時,我們還應考慮幾個方面的因素。在時間方面有:學年、學期、單元和課時的設計。任務方面有:教學目標、學習任務和學習效果等等。形式方面有:教學方法、教學方式和組織形式等等。在條件方面有:教學環境、人文環境、教學設備、技術手段等等。這里我們所說的是音樂課的教學設計,是教師們經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具體的教學方案,也叫教案。通常包括課題、班級、課時、學情分析、設計思想、教學目標、教材分析、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准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內容。教學設計的書寫形式有詳案、簡案,有表格式,也有文稿式等。下面,就課堂教學設計中的幾個主要內容進行探討。
一、 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宿。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生學習結果,即教師預先設定學生在學完這節課後應達到的標准。因此,教學目標應當陳述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不是陳述教師的目標,如引導學生……,培養學生……使學生……等。音樂教學目標是由若干個大小不等、層次不同的一系列教學目標組合而成的系統。它包括了音樂學科課程總目標,學期(或年級)教學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等幾個層次,各個下屬目標都是其上位目標的具體化。我們都知道現行的音樂課程標准以指導性和指令性相結合的形式規定:音樂課程目標的設置以音樂課程價值的實現為依據。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上述課程目標內含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個層面中體現。
現在我們重點談談課時教學目標,也就是教案設計中的教學目標。它的基本特點是:具體性、可操作性、目標設計的靈活性和目標實現的及時性。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中起導向作用,也就是教師在選擇和採用一切教學行為、教學步驟、教學方法和准備時都要考慮教學目標。下面結合課例來分析:
比如《草原就是我的家》人音版一年級音樂教材,確定其教學目標為:
1、通過學習歌曲以及蒙古舞的基本動作,使學生感受到蒙古民歌的特點和蒙古族的民俗文化,激發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的興趣。
2、以聆聽、感知、舞蹈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准確、整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並能自編動作表現音樂。
又如《小小拉拉隊》教育科學出版社四年級藝術教材,確定其教學目標為:
1、指導學生用激情、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教育學生學會做快樂文明的小小拉拉隊員。
2、通過學唱歌曲,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3、掌握歌曲中弱起小節的演唱方法,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及創編能力。
以上兩個課例都是以歌曲教學為主的綜合課,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不是陳述教師的目標,只是對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起的是導向作用。教學目標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對教學目標的不明確,會導致整個教學過程和方法的混亂,貽誤教學效果。
二、陳述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知識與能力,實現教育目的的過程。教學過程是教學設計的重點內容,它融入了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邊活動,我們提倡教師在此環節中陳述教學設計意圖,明確教師教學行為的目的性。不同類型的音樂教學(像綜合課、欣賞教學課、歌曲教學課、器樂教學課、創作教學課等),會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教師的設計意圖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教學過程是一定時間內的學習過程,可以將其過程概括為幾個階段。一般情況下有:組織教學、學習新知、鞏固練習、拓展訓練和總結升華等環節,其中每個環節的學習內容都應該滲透教師精心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保證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通常以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為主的音樂綜合課或音樂欣賞課,其教學步驟大致可以概括為:
1、導入——激發興趣,喚起參與願望。
2、展開——提供多種參與情景,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體驗的機會。
3、深入——師生進行進一步的交流互動,思維充分展開。
4、拓展——通過練習、評價、總結等活動,深化學生情感體驗,知識技能潛移默化。
現在我們來看看課例《我們熱愛和平》教育科學出版社六年級藝術教材:
教學目標:
1. 觀看有關戰爭的攝影圖片,學生了解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災難,懂得今天的和平環境來之不易。
2.學唱歌曲《我熱愛和平》,感受歌曲的情緒,能夠准確唱好歌曲中經常出現的八度音程。
教學過程:
課前教師創設情境:畫有不同表情的鴿子(製作的信封)在黑板上「飛翔」。
一、引導發現情境
教師:在黑板上飛翔著五隻鴿子,誰能說說為什麼這些鴿子會來到我們的教室?
學生:自由交流,回答問題。
教師:讓我們分別看看這一隻只鴿子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信息?
二、創設問題情境
1、第一個和平鴿信封:
學生念信封中的問題:「你們知道和平鴿由來的故事嗎?……
2、第二個和平鴿信封:
「請同學們看一部電影片段和攝影圖片,然後說說你都看到些什麼,想到些什麼。」
教師播放製作的有關戰爭場面的課件。……
3、第三個和平鴿信封:
請聽賞《我熱愛和平》這首歌曲。……
(1)初聽歌曲《我熱愛和平》,感受歌曲的情感、情緒,體會歌詞的含義。
師:你印象最深的中哪一部分?
生:答。
(2)這是歌曲的第二樂段(高潮部分),我們先來演唱。
(3)第一樂段演唱。
出示板書,兩個樂句,對比演唱,唱好八度大跳音程。
(4)集體演唱。
(5)歌曲處理。
我們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我們熱愛和平,我們還用歌聲贊美和平,請一名女生打開第四個和平鴿信封。
4、第四個和平鴿信封。
教師:請學生有感情地集體朗讀《和平頌》。……
三、自設問題情境 第五個和平鴿信封
教師:同學們一定在想,第五個和平鴿信封里寫有什麼?那我告訴同學們,這是一個空信封。在前面的活動中同學們一定有許多感想、心願想要表達,那就請大家運用藝術形式把你們想要表達的情感表現出來,放進第五個信封。
學生:交流。……
四:總結
和平鴿是和平的使者,它飛到哪裡,就給那裡的人民帶去福音,和平鴿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熱愛和平。
以上這位教師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時,巧妙地運用情景教學將問題設計在和平鴿信封中,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與能力,帶著興趣帶著問題不斷地去探索新知,最後又將第五個空信封推向本課的高潮。情感體驗,入情入境,教育真諦,耐人回味。
像以歌唱為主的音樂教學,教學步驟又是千變萬化。就識譜知識點來說,有人先識譜後填詞,也有人先填詞後識譜。通常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學生、不同學校不同環境,教師會選擇不同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是教學活動的展開形式,只有教學過程實現最優化,才能保證教學效果最優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真正發揮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實現教學目標。
三、探尋教學方法
什麼是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所採用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師「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學生「學」的方法。因此,教學方法涵蓋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1、教學方法受教學目標制約,是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服務的。
2、教學方法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客體是他們分別使用的手段。
3、教學方法是教法和學法有機的結合,是教和學的手段。
教學方法限定在教學過程之中,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它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直接關繫到教學工作的成敗和教學效果的高低。教學方法是隨著教學活動的出現而發展起來的,隨著新的課程標准和新教材的實施,新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方法還會不斷出新。任何教學方法總以一個明確的教學目標為前提,為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的。「課堂教學的任務不僅僅是單一傳授某種知識,而是有機地把知識性、趣味性、審美性和道德性融合起來,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中全面地掌握知識,開啟智慧,陶冶心靈,培養高尚人格,得到美與善的滋養」。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使用。
Ⅳ 音樂課的教案要怎麼寫
恩……我是一名音樂教師,我簡單的說下吧,教學的目標和重難點必須寫清,你這節課的目的是什麼自己應該非常清楚,上課無論是導入,新課講授,所有的教學設計都應該為你的目的做鋪墊,時間要分配好,重難點的地方一定要講細講清楚,還有,音樂是一個活躍的課堂,現在的新課標都是以學生為主體拉,所以想辦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能溝起他們的興趣,加上你不斷的引導,相信他們的思維會跟著你走的,呵呵
我只做了兩年的音樂教師,經驗還不是很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Ⅵ 教師資格證考試音樂學科的教學設計模板
教師資格證考試第1問:音樂學科專業知識
考查音樂學科專業知識,根據具體題目進行分析解答。

教師資格證考試第2問:關於教學目標設計
作答模板: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聆聽歌曲,了解我國西方優秀音樂文化的傳統,從而培養學生熱愛音樂的興趣,拓寬同學們的音樂視野。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對作品的聆聽學唱,感受、體驗作品音樂情緒風格特徵的表達。(低年段)
通過聆聽、演唱、探究等活動,能夠感受作品的音樂情緒,理解、想像樂曲的表現內容,從而提高音樂鑒賞能力。(中年段)
3.知識與技能目標
(1)在聆聽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感受XX(某一樂器)多變的音樂色彩。
(2)在學唱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將XX(如十六分音符、切分、附點等節奏型)處理的准確到位,且不拖拍子搶拍子。
(3)在學唱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用優美的聲音,自信的演唱XXX。
教師資格證考試第3問: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以直觀導入為例:為學生們呈現視頻、音頻、圖片
模板:同學們,又來到了我們快樂的音樂課堂。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去一個地方,請你們閉上自己的小眼睛,聽!(一段音頻,如海浪、海風的聲音等,之後詢問)大家剛才都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XXX。
【設計理由】:
貼近生活,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習新課程成打下基礎。
二、新課講授
1.初聽作品,感受旋律
教師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音樂情緒。
2.復聽作品,體會內容
在教師的引導下,請學生結合歌詞譜例聆聽作品,感受、思考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
3.再聽作品,學唱歌曲
教師示範,學生哼唱,一起處理譜中的重難點,分組練習,展示,教師點評。
三、鞏固提升拓展
要求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唱作品的旋律編配新的節奏型。
(或要求學生表演作品中的故事情節)
四、小結作業
老師帶領全班同學回顧本節課重難點,並歌唱作品。最後布置相關作業。
教師資格證考試音樂學科的教學設計模板大家務必要記清楚,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順利通過考試。更多關於教師資格證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及時更新。
Ⅶ 中小學音樂教案怎麼寫
音樂教案的寫法
因各地方學生的素質不同
你首先要做一個學生素質調查
看看新課標的要求
根據你所在學校學生的素質來寫教案
音樂教案一般有以下幾類教案:
歌唱課教案
理論課教案
欣賞課教案
實踐課教案
律動課教案
新課標的要求是培養學生的演唱\感知\欣賞\創作能力
所以一般在一堂課上,你只要遵循」學習-感受-運用-創新」的思路,教案是不難寫的
Ⅷ 怎樣進行小學音樂活動課教學設計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