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賽馬教學視頻
⑴ 二胡新賽馬教學視頻
這個不來是教學自視頻,但你不妨看看,拉新賽馬目前最好的: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eII0W9G81Q/
⑵ 二胡賽馬63弦的指法怎麼演奏啊
文字不太好表達,你看一下教學視頻吧。
宋飛講解:
http://www.szzwch.com/InstrumentTheory/erhujiaoxuevod/2009/01/c8649320-fd5d-4869-96ed-74e54137a3ef.aspx
⑶ 怎麼練好賽馬 二胡
快弓功夫好又會跳弓應該沒什麼問題
否則就麻煩了
最好要找到那種在飛奔的感覺會拉的更好
兩個星期在時間上是有點緊
加油
⑷ 怎樣表演賽馬二胡技巧
【表演賽馬二胡技巧】
一、盡量保持自然狀態。說的放鬆並不是肌肉的完全鬆弛,科學的放鬆原則,是指絕不把勁使在不該用的地方,而要將力量集中用在必要的點上。具體舉例講,演奏時兩腿放平,兩腳著地是符合自然坐態的。又如,演奏時兩肩自然下垂,這樣既輕松,美觀,又便於充分利用手臂的重量。再如,持琴時在上把位,左大臂與體側應保持45度角,這是一個最佳的角度,既自然鬆弛,又利於演奏。當把位換至中下把時,大臂應該隨之而下降,與體側的角度變小。在拉弓時,右大臂過早抬起,或推弓時大臂不能及時收回,使大臂架起,既浪費了抬大臂的力量,又抵消了手臂下沉的重量,還是右半弓的發音難於控制,所以它也是不符合科學放鬆原則的。總之,在演奏狀態上,講放鬆就一定要把握住自然與必須這兩個前提。
二、充分利用自然重力。如二胡演奏中弓子貼弦的力量,就主要來自於手臂下沉的重力,再經過中指與無名指的動作來改變力的方向,從而形成弓毛對琴弦的一種斜向壓力。又如,左手由低把位向高把位換把時,只需虎口一松,手臂就會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根本用不著再人為地加什麼力量了。
三、充分利用自然慣性。如在換弓前,右手應該及早地放鬆,讓最後一小段弓子依靠慣性來運行,到換弓時,正好將慣性的力量消耗完,使下一弓能夠自然地與之銜接。還有一些弓法技巧,如拋弓,自然跳弓等,本身就是利用弓子運動的慣性來演奏的,如果不能掌握其規律,是很難運用好這些技巧的。另外,在演奏長音時,弓毛要在發音的瞬間「抓」住琴弦,右手要拿住弓子,給予一定的力量。但當長音發出後,右手就應該隨即放鬆,以能保持琴弦正常的延續振動,而不必始終緊緊地抓住弓子不放。總而言之,要想獲得最佳的音色效果,放鬆是根本。放鬆並非不用力,而是用力恰到好處,要在放鬆的基礎上來用力,這樣發出的音色才會優美動聽,旋律流暢而圓潤。
⑸ 二胡初學者學賽馬要多長時間
我認識的一個胡友,他從開始拉二胡半年之內拉完了 賽馬 江河水 二泉映月 一枝花。只不過他拉的是什麼曲子一般只有他知道。 對我而言他拉的是一堆垃圾。 能拉下來任何一首曲子都不是件難事,難得是拉好一首曲子。有的老師帶了兩年的學生都沒有給學生上一個曲子,兩年後這個學生用一周的時間完成了 賽馬 而且完成的很出色。 而有的老師3 4 個月就教會學生拉賽馬,結果這個學生拉了兩年的賽馬難聽到讓人無法接受。學二胡與蓋樓是一樣的,你只挖了兩層樓的基礎,就不要想去蓋十樓。死定的!
⑹ 二胡賽馬指法
3
33是空弦,6二指,高音1四指;5
55一指
3還是空弦
;高音i
2
I
是下把位二
三
二的指法;6
66
66
是回到原把位的
二指。
3
還是空弦,6
二指,1
四指
高音3是下把三指,高音1變為一指,然後回原把位用二指拉6。
按照原譜演奏就好了,不需要改。
我在網上也傳過賽馬的視頻,應該能夠滿足你的需要,需要可以發給你看看~~~
可以私信給我~~~呵呵
⑺ 我是一業餘二胡愛好者看到新賽馬中的譜子快弓演奏的半音我弄不懂了頭大瞭望各位大師指點一下半音的指法
賽馬的演奏時,需要許多快弓拉法,這些快弓需要注意頓弓的同時往回運弓,或者往前運弓,熟練以後就會運用自如。
⑻ 二胡曲《新賽馬》慢拉教學視頻哪有
我只是優酷上和App里看過教學、好像沒有慢動作但是教學講的很詳細,你可以下載個App進去看看
⑼ <賽馬>與<喜洋洋>是小提琴考級的中的第幾級
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趙寒陽先生講解示範,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
趙寒陽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1954年12月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1977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深造。1982年本科畢業後即留校任教,現任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才研究會藝術家學部委員,全國二胡考級專家委員會委員。
主要著作有《二胡基礎練習三百首》、《少年兒童二胡教程》、《兒童學二胡電視教程》、《二胡演奏抒情歌曲100首》、《二胡技法與名曲演奏提示》等三個系列十八種。並演奏錄制有大量唱片及磁帶,如:高胡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二胡獨奏曲《秦腔主題隨想曲》、《二泉映月》、《葡萄熟了》等幾十首。1994年還出版個人二胡專輯CD唱片:《中國傳統器樂名家名曲系列――月夜》和《漢宮秋月》。1991年與中央電視台合作撰稿並主講了我國第一部民族器樂電視教學片《兒童學二胡》,並在全國電視優秀教學片評選中榮獲二等獎。近年來以拍攝出版了各種教學錄像帶《兒童學二胡》、《全國二胡考級輔導》等為二胡的教學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其藝術傳略被選入《中國音樂家名錄》、《世界名人錄》、《跨世紀人才叢書》,以及英國劍橋大學《世界名人錄》等典籍。
曲目: 第一片
第一部分 概述
1 概述
2 二胡的構造與樂器的選擇
3 二胡考級注意事項
第二部分 演奏技法
4 坐姿
5 定弦
6 持弓與運弓
7 持琴與按弦
8 D調上把位的演奏技法
9 連弓
10 G調上把位的演奏技法
11 D調中把位的演奏技法
12 換把
13 G調中把位的演奏技法
14 G調上、中把位的演奏技法
15 F調上、中把位的演奏技法
第二片
1 揉弦
2 頓弓
3 顫弓
4 顫指
5 裝飾音
6 滑音
7 快弓
第三部分 樂曲欣賞
8 《田園春色》
9 《西藏舞曲》
10 《放風箏》
11 《敖包相會》
12 《小花鼓》
13 《綉金匾》
14 《喜洋洋》
15 《良宵》
16 《賽馬》
17 《拉駱駝》
18 《喜唱豐收》
19 《幸福歌兒唱不完》
20 《喜送公糧》
⑽ 二胡賽馬指法
1、持二胡時左手掌心貼近琴桿,手指「躺」倒按弦,拇指下彎勾住琴桿。
2、手指關節過分彎曲,以手指的尖端(甚至用指甲)觸弦。
3、手指關節反彎,尤其是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第一關節。
4、手指(尤其是無名指和小指)不是從弦的正面(從弦向琴桿方向)按弦,而是從弦的外側(從弦向身體方向)按弦,以致只按實了外弦,內弦卻處於虛按狀態,常常因此而出現狼音。
5、當一個手指按在弦上時,其下面的手指蜷曲在掌心中,演奏時始終讓手指「懸」在音位的上方,不能放鬆。
(10)二胡賽馬教學視頻擴展閱讀:
演奏技巧:
在《賽馬》中,沒有使用過多的特殊技法,演奏時須注意情緒的熱烈、弓法的流暢和音色的飽滿,全曲一氣貫之,自然天成。但在曲子的關鍵之處,有部分技法頗具特色:
1、噴弓:趙寒陽先生在其著作中為噴弓做了定義,認為噴弓是指音頭的運弓要如同火山噴發似的突然、強烈,利用右手腕的瞬間甩動來完成。在《賽馬》的開頭樂句即使用該弓法,展現內蒙草原賽馬的熱烈場面。
2、顫指音:也稱打音,為左手技巧,在演奏本音時,用手指連續快速地擊打本音上方的二度音或三度音,以發出類似吹奏樂器中打花舌的聲音,其實際效果為三十二分音符與上方音的交替重復。
顫指音具有很強的裝飾作用,能使旋律產生各種色彩變化,在描寫內蒙草原題材的樂曲中經常使用,來模仿馬頭琴的演奏風格。《賽馬》在第二段落中便使用了顫指音,奏出了濃郁的蒙古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