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① 急求二年級傳統文化<萬里長城>教學設計 說課材料及教後反思
《萬里長城》教案設計
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知道長城的三個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了解總分段式及第二自然段的由遠到近、由物到人的寫作方法。
2、在學生與文本的反復對話、反復朗讀中,由讀通課文到理解課文,感受課文,再上升為感動課文,體現有層次的朗讀。
3、養成積極主動地對話語文、玩味語言的習慣;通過朗讀,感受長城的氣魄雄偉,生發因擁有萬里長城而產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感受萬里長城的氣魄雄偉,生發因擁有萬里長城而產生的民族自豪感。
課前准備:
過程:
一、感趣——生活引入
1.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們都游覽過哪些地方?
2.剛才同學們說的這些景點有些是名勝古跡,如杭州西湖啦,桂林山水啦,杭州靈隱寺啦,桐鄉烏鎮啦等等,那麼,如何允許的話,你最喜歡到哪裡遊玩?
3.是啊,這些名勝古跡的確值得一游,不過有一個名勝古跡你不去了解它,不去游覽它,那你定會終生遺憾的。
這個名勝古跡就是——萬里長城(課件出示萬里長城)同時板書課題。
今天嚴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登——(生齊讀:萬里長城);一起去看——(生齊讀:萬里長城);一起去感受、去理解、去贊美——(生齊讀:萬里長城)。
過渡:當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參觀長城後說:「長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撼的古代建築」。美國總統柯林頓這樣說:「長城是一個奇跡,一個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的奇跡。」
課件出示
二、感知——課文內容
1.這些國際名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贊美呢?咱們去讀課文。讀之前老師有兩點建議:
一、讀准字音、讀通課文,遇到讀不通順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了再往下讀。
二、一邊讀一邊用心感受,長城給你留下了什麼深刻的印象?
(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同學們讀得非常投入,說明咱們班有非常好的讀書習慣。下面我們再來讀課文,看是否能把課文讀正確、流利。你指定一個自然段請你的同桌讀,聽聽他讀得是否能正確、流利。讀得不好的地方你幫他指出來,讓他多讀幾遍,讀得好的地方你向他學習。一個讀好了,另一人再讀。
交流:長城給你留下了什麼深刻的印象?
(板書):長城氣魄雄偉。
長城的建築年代久遠。
長城的工程浩大,施工艱難。
3.(指板書三個句子)這三個句子連起來,其實是一首優美的小詩,咱們把三個句子連起來讀。注意不同的節奏,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語調。
(生齊讀)
三、感受——氣魄雄偉
過渡:同學們,這就是你們初讀課文的感受,課文從三個方面寫出了長城的偉大。這節課我們先去領略——長城是怎樣的氣魄雄偉?請同學們看到課文第二自然段。請你大聲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體會,你從哪個句子感受到了長城氣魄雄偉?把他劃下來。
1.把自己劃下來的句子反復出聲地讀一讀。
2.來,把你體會到長城氣魄雄偉的句子讀給同學聽聽,大聲讀!
城牆高8至10米,寬5至8米,用大條石和城磚砌成。城牆頂部鋪著平整的方磚,五六匹馬可以並排行走。
它像一條巨龍,橫卧在我國北方的崇山峻嶺上,從東頭的鴨綠江邊到西頭的嘉峪關,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長6500多千米。
「成千上萬的參觀者登上長城,目睹了長城堅強、剛毅、莊重的形象,無不贊嘆:『啊,確實了不起!』」
(出示課件:一位外國的記者,左手拎著一個照相機,右手牽著他的孩子,登上長城,目睹了長城堅強、剛毅、莊重的形象,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啊,確實了不起!」
____________________登上長城,目睹了長城堅強、剛毅、莊重的形象,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啊,確實了不起!」)
3.這么了不起的長城,想再親眼目睹一下它的雄姿嗎?
(播放空中拍攝的長城錄像。)師配詞:同學們,看啊,這就是長城,我們中華民族的萬里長城,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自豪的萬里長城。你看,它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從祖國東頭的鴨綠江邊一直延伸到祖國西頭的嘉峪關,多像一條巨龍橫卧在世界東方這個偉大民族北方的崇山峻嶺上啊!看了這雄偉的萬里長城,有誰會不肅然起敬呢?看了這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建築,又有誰會不嘆服這個世界的奇跡呢!
讓我們用滿懷深情的朗讀來贊美它吧!——齊讀
四、感悟——寫作手法
過渡:讀得真有氣魄!老師也很想和你們一起來讀,行嗎?
(引讀)長城氣魄雄偉,遠遠望去——
(接讀)它像一條巨龍橫卧在我國北方的崇山峻嶺上……。
(引讀)走近一看——
(接讀)城牆高8至10米……
(引讀)成千上萬的參觀者——
(接讀)登上長城……「啊,確實了不起!」
1.從剛才嚴老師的讀中有什麼發現嗎?
2.真會思考。這一段就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再由物到人,就這樣把長城的氣魄雄偉寫出來的。這么好的段落想把它積累下來嗎?
3.交流
五、作業
智力沖浪:看誰寫得多。
()的長城()的長城()的長城
()的長城()的長城()的長城
② 教師招聘考試 小學語文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怎樣得高分 (急)
教學設計是書面形式的。
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課時數、教學過程、小結、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等。
寫設計意圖就更好,不寫也可以;教學目標肯定要三維,不然得不到高分;反思就是假設自己上課中出現了什麼問題,今後有什麼需要改進。板書就是提綱形式,設計成圖表也行。
③ 我是什麼教學設計第一課時教學實錄
教學實錄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④ 中班開心識字長城教案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 感受兔媽媽與小兔子間濃濃的情意。
2、發展擴散性思維,嘗試以具體的動作、語言來表達情感。
3、感悟真摯深切的「愛」,勇敢表達出來。能感受父母長輩的愛,懂得感恩。
活動准備:
繪本課件;故事配樂;大海、柳樹、月亮星星、圍巾等圖片;合肥字卡。
⑤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第一課時一般是怎樣劃分的
《我是什麼》第一課時教學實錄
一、教材分析
《我是什麼》是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本第三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科學常識性精讀課文。作者根據水的特點採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地介紹了水的三態變化。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全文共五段,可分為三個部分:水的變化;水的形態;水給人類帶來的利弊。作者抓住「水會變」這一顯著特點,圍繞「變」字展開,用第一人稱「我」對水的變化進行了生動的描述,其中運用了如「我在天空漂浮著,有時候穿白衣服,有時候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常常把紅紗披在身上」以此來形容水變成雲後的不同色彩。 而雲遇冷又變成了雨、雹子、雪。課文分別用「小水珠」、「小硬球」、「小花朵」來描述雨、雹、雪的形態;用「落」、「打」、「飄」三個動詞來描述雨、雹、雪落到地面時的情景,描寫形象、確切、得體。水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形態和不同的動態,課文選用了「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等擬人手法,寫出了水在不同場合的不同動態,最後,寫了水與人類的關系。全文語言優美,想像豐富,把知識性、科學性融於趣味性之中。
二、學情分析
學生進入二年級後,在識字方面突破識記的難關,孩子們記字的速度加快,但由於識字量加大,同音字、形近字經常會混淆。孩子們主動識字的願望比較強烈,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多種識字方法相結合幫助學生有效識字。在閱讀教學中,把朗讀作為學習課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讀准字音、讀通句子,在朗讀的基礎上去體會感悟,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積累習慣。在寫字教學中,教師還應充分發揮書寫示範作用,指導學生把字寫規范、寫美觀,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二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抽象思維未得到充分發展,採用生動直觀的教學手段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本課是一片擬人的科學短文,語言朴實生動,採取了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敘述,讀來親切自然。採取有效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會使語言文字更形象直觀地展現,幫助學生理解文意。由於二年級的學生正處在學習方法的學習階段,還不能自覺達到深入理解課文的境界。因此,教師的導學在課堂教學中尤為重要。要適時而導,導之有效。
三、教學重點、難點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且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系描寫,讓讀者去猜,因此,我認為本課的
重點是:
(1)通過猜謎語、講故事、換偏旁、講故事等多種方法識字,把字寫規范、寫美觀。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了解水的變化。
難點:
(1)體會「落、打、飄」等用詞的准確。
(2)達到有感情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
(4)學生能運用語言,合理表達,進行說話練習。
四、教學目標
本課教學准備用兩課時完成。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本次研修學到的新理念,再結合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年齡特徵,第一課時,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12個生字,會讀「漂浮、暴躁、灌溉、機器、淹沒、莊稼、沖毀、災害」8個新詞,能採取多種有效的識字方法學習生字新詞。並能根據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能正確美觀地書寫「黑」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1、2自然段,讀通第四自然段。通過抓關鍵詞、做動作、填空、看圖理解體會等方法達到有感情朗讀。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初步了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
四、教學准備
1、課前演說:猜猜他(她)誰。
2.安排學生課前預習,讀通課文,自己認讀生字。
3.設計用關鍵詞語把課文的主要內容補充完整的課堂練習題。
4.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課前演說:猜猜他(她)是誰?
師:課前咱們來做個小游戲,請你說出我們班某個同學的特點,其他同學猜猜他的名字。
生:個子矮矮,頭發短短,整天笑呵呵,臉龐圓圓,大家見了都喜歡,發言數他最爭先。請你猜猜他是誰?
生一齊喊出:韓曉陽
師:你的描述准確形象,突出了人物的特點,所以大家一下子就喊出了同學的名字。你們真是善於觀察的孩子。
師:大家興致這么高,老師也來猜一個,「小石猴,人人誇,七十二變本領大,保護師傅去取經,妖魔鬼怪個個怕。」
生:孫悟空。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請來一位和孫悟空一樣會變的小魔術師。它就藏在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里,請大家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寫課題。(生跟隨老師邊書空,邊讀。)
師:你能讀好課題嗎?
生:能。
生讀。
師:他讀出了什麼語氣?
生:問的語氣。
師:讓我們帶著疑問的語氣讀讀課題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預習,指名讀課文。
師:課前老師布置了預習課文,老師很想聽大家讀課文。誰來讀?
(四生讀課文。)
師:聽你們朗讀真是一種享受。不過有一個地方讀錯了,你聽出來了嗎?看誰的耳朵最靈。
生:劉洋把小花朵讀成了小雪花。
師:劉洋讀課文要看清楚,讀准確,以後能做到嗎?
生:能。
2、檢查新詞。
(1)出示帶拼音詞語。
師: 詞語寶寶等不及了,急著要和同學們交朋友呢!老師把詞語寶寶請到了大屏幕上.誰來讀?(課件出示:飄浮 雹子 暴躁 灌溉 機器 淹沒 莊稼 沖毀 災害)
指生讀.
生:讀得真不錯.
師提示:莊稼,「稼」單個讀第四聲,莊稼連起來時讀輕聲。
(2)去掉拼音讀詞。
師:詞語寶寶可真淘氣,丟掉了詞語拼音小帽子,你還認識它們嗎?
生:認識.
師依次出示詞語小水滴,指生讀,學生跟讀.
三、 送詞語寶寶回家,學習第四段。(隨文識字)
(1)老師把難讀的詞語寶寶送到了課文的句子中,你們還能讀好它們嗎?(指生讀句子)
(課件出示1:有時候我很溫和,有時候我很暴躁。我做過許多好事,灌溉田地,發動機器,幫助人們工作。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人們想出種種辦法管住我,讓我光做好事,不做壞事.)
師:讀了這段你知道了什麼?(生交流)
生:水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壞處,能灌溉田地,發動機器,他也能做壞事,沖毀了房屋,淹沒了莊稼。
師:你讀懂了這么多?誰還想說.
生:人們想出辦法讓水光做好事,不做壞事。
生:我發現了這段話中有一對反義詞,是溫和和暴躁。
師:你真會發現。
師課件出示「溫和-----暴躁」
師:你能用溫和的語氣和老師打聲招呼好嗎?
生:您好,老師!
生:老師,您好!
師:你的語氣太溫和了,老師聽了心裡暖洋洋的!
師:當你生氣、著急、煩躁的時候你會怎樣?你能用動作神態表現出你的暴躁嗎?)
生邊做動作邊說:我會皺著眉頭,急得走來走去。大聲狂叫,還會跺腳。
師:你的表演太形象了!真是個好演員。掌聲鼓勵。
師:你是怎樣記住了「躁」這個字?
生:我把學過的字操提手旁換成足子旁就變成了躁。
師:還有用換偏旁的方法記住這個字的嗎?
生:我把洗澡的澡的三點水換成足字旁就變成了躁。
師: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一下子記住了這么多生字,真好。
師出示課件總結:大家看,伸手來做「操」,火燒很乾「燥」,有水快洗「澡」,煩躁著急直跺腳。
師:誰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一個人很暴躁的時候,一腳就把一個球提到了木頭上.
生:你根據字的意思和字形編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讓大家牢牢地記住了這個生字,你真了不起。
(3)配圖識記難記詞語。(教師相機出示圖片配詞:灌溉田地、沖毀房屋、淹沒莊稼,指生讀。引導學生讀「灌溉、淹沒」,有水才能灌溉田地,水太多就會淹沒莊稼。)
師:當水娃娃溫和的時候,它會做什麼呢?
生:它會做好事?
師:什麼好事,說得具體一點。
生:它會灌溉田地,發動機器。
師出示灌溉田地,發動機器的圖片,
師:仔細觀察灌溉這兩個字,你發現了什麼?
生;這兩個字的偏旁都是一樣的.
師:偏旁都是什麼?
生;都是三點水。
師指著圖片上的水:灌溉要用水,所以都是三點水.
師:你還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這個字和我們學過的小獾的獾很像。
師;你學得真扎實,小獾的獾去掉反犬旁,換成三點水就變成了灌。
師:這個溉和那個字有點像?
生:和我們學過的大概的概很像。大概的概把木字旁換成三點水就變成了溉.
水娃娃還能幫人們做什麼?
生;發動機器.
師指器字:仔細觀察,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
生:我用猜謎語的方法記住他的。
師:你來猜猜吧!
生:一條狗長了四張口。
師:這只狗真奇怪,竟然長了四張口。用猜謎語的方法,既有趣,又記得牢,這真是個識字的好辦法。誰還有好方法嗎?
生:這個字特別像我們電器的插座。中間的一塊像插頭插進插座里。
師:你根據字的樣子想像到了電器的插座,你的想像力太豐富了。
水娃娃暴躁的時候會做什麼呢?
生:淹沒莊稼,沖毀房屋。
師出示圖片:水多嗎?
生:多。
師:水多了就會淹沒莊稼。這兩個字都是與水有關。淹字你是怎樣記住的?
生:我用換偏旁的方法,把俺們的俺單人旁換成三點水就變成了淹。
生:我用猜謎語的方法,大水能發電。
師:你們的方法都不錯。你們真是愛動腦筋的孩子。
「沒」字還可以讀什麼?
生:讀沒有的沒,
師:這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要讀沒。把淹沒讀兩遍。
生:讀淹沒。
師:水娃娃還會做什麼壞事。
生:沖毀房屋
師:你看這個毀字,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左邊工上面不是個白字,橫中間有個口,像掉了一個牙。
這么細微的地方你都看到了,你真是個細心觀察的孩子。你會給毀組幾個詞嗎?
生:毀掉
生:毀壞
生:毀了
師:我們用組詞的方法也可以記住生字。
師:你知道水寶寶還做了哪些好事?
生:洗衣
洗澡
洗菜
洗手
澆菜
師:是呀!生活當中處處離不開水呀!
師:你喜歡做好事的水寶寶嗎?
生:喜歡
師:當水娃娃做壞事的時候你會怎樣?
生:生氣、討厭。
師:帶著喜歡和討厭的感情讀讀第四段吧
生練習讀。
指生讀。
師:誰來點評一下他讀的怎樣?
生:她語氣一樣,沒讀出水娃娃的暴躁.
師:那你來給她示範一下吧.
生讀.
師:你的感情太投入了,我也被你感染了也想讀一讀.咱們來合作讀吧!我讀第一句和最後一句,男生讀暴躁的水娃娃,女生讀溫和的水娃娃。
讀完師:你們把我的最後一句也搶去了,我再補上讀一遍吧!
三、精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一)精讀第一自然段。
師:這個會做好事也會做壞事的水娃娃會變成什麼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認認真真讀一二自然段,看看「我」變成了什麼?
生自讀.
生交流:會變成氣,變成雲,變成雨、雹子、雪花。
師根據學生交流畫出汽、雲、雨、雹子、雪花的簡筆畫。
師:我是怎樣的變的呢?誰來讀文中的句子?指名說:
出示: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讀句)
師:水會變成汽,靠了誰的幫助?(太陽。)太陽的功勞可真大,看水娃娃變成汽,多神氣啊!一起讀! (生齊讀句子)
師:極小極小的點兒是多小?
生:小的我們的眼睛都看不見。
師:是的,這些極小極小的點兒只有在顯微鏡下才看得到,一個點可不行,必須是無數的點連成一片才能形成雲。
師:看,雲高高地飄浮著,是誰幫助雲飄浮起來了呢?(風)
有風飄浮,有水也能飄浮嗎?課件出示:「飄浮」和「漂浮」
師:這兩個詞讀音都一樣,意思也一樣嗎?
有什麼不同?
生:第一個飄浮是在空中飄浮,第二個漂浮是在水中漂浮.
師:你表達得真清楚.你能用這兩個詞說句話來區分他倆嗎?
生:風箏在空中漂浮著.
紙船在水中漂浮著.
師:你說得准確,表達得清楚,老師很佩服你.
師:我們平時喜歡穿各種顏色的衣服,雲也喜歡,它給自己准備了什麼衣服呢?
生:雲給自己准備了白衣服,黑衣服,紅衣服.
6、那它什麼時候穿白衣服呢?
生:早晨.
師;每天早晨它都穿白衣服嗎?今天早晨你看到雲穿白衣服了嗎?
生:沒有。
生:晴天的時候。
師出示晴空圖:對呀:看,晴空萬里,白雲朵朵。
師:什麼時候它穿黑衣服呀!
生:傍晚
師:傍晚時一定穿黑衣服嗎?
生:烏雲.
師:誰能表達得更准確一些.
生:打雷快下雨的時候.
師出示圖:是的,你們看,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快下雨了.
師:什麼時候,雲穿上了紅衣服呢?出示圖片.
生:早晨的時候
生:還有傍晚的時候.
師:早晨穿紅衣服的雲我們叫它什麼?
生:紅霞
生:雲霞
生:朝霞。
師:它的名字還真不少,你們知道的也很多.傍晚的時候,穿上紅衣服的雲娃娃叫什麼?
生:晚霞,
師:它還有一個名字呢?叫火燒雲,你還想欣賞雲娃娃的衣服嗎?
師:想
師:欣賞了(藍天白雲、烏雲密布、朝霞、晚霞美景)這些美景你想說什麼?
雲娃娃的衣服有不同顏色的,真漂亮.
雲娃娃不僅會變,還有這么多衣服我真羨慕它.
師:說得真好.
生:雲娃娃真神奇,我非常喜歡雲娃娃.
師:同學們都喜歡嗎?
生:喜歡.
師:請你把喜歡的感情送到句子里讀讀!讀給你的同位聽聽吧!
分角色讀。
師:男同學喜歡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黑色
女同學呢?
紅色
好,下面,我們來合作一下,男同學讀黑衣服的雲,女同學讀穿紅衣服的雲,我來穿白衣服。聽清楚了嗎?
(二)精讀課文第二段。
師:呼呼呼,冷風來了,雲娃娃變成了雨、雹子、雪下來了。
雨、雹子、雪。雨、雹子、雪分別是怎麼回到大地上來的呢?看大屏幕,誰會填,先自己填填看:
(出示:飄 落 打 我在空中飄浮著,碰到冷風,就變成水珠___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雨"。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___下來,人們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變成小花朵___下來,人們又管我叫"雪"。)
指生填.讀句子.
師:同學們」落、打、飄這三個字的位置能不能換一換啊?
生:能.
生:不能.
師:同學們有了不同的意見,看來這個問題值得研究.
同意能的同學說出你的理由.
生:這些雲雨、雹子雪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師:同意不能換的說出你的理由
生:不能換,因為,雹子很重,要用打下來。雪花很輕,飄飄盪盪的用飄比較好。雨不算重用落下來。(師糾正是飄飄揚揚的。)
師出示雨、雹子、雪下來的動畫。
師:小雨滴不輕不重剛剛好是落下來.小硬球最重最有力是打下來,你們看,雹子的力量多大啊!把汽車的玻璃都打出了洞。出示被冰雹打過的傷痕累累的汽車。雨花朵最輕最柔是飄下來,
教師小結:我們在平時說話、寫話的時候,用詞要形象准確。
師:你們能不能通過自己出色的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來感受它們下落時的輕重快慢呢?」同學們有信心讀好這一段嗎?
生:有
師:自己練一練,可以一邊做動作,一邊讀。
師:這樣吧!老師讀雨落下來的句子,男同學力量大,讀雹子打下來的句子,女同學溫柔可愛,讀雪飄下來的句子。記住,加上動作更精彩!、
三 、拓展延伸水的其它變化。
師:今天,我們見識了一位神奇多變的魔術師——水,其實它會變的遠遠不止這些,細心的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還會變什麼?
生發言:水會變成冰、霜、霧、露、彩虹。
師:水真有趣,它真會變,會變成汽、變成雲、變成雨、雹子、雪,還會變成露、霜、冰呢!
(課件展示冰、霜、霧、露、彩虹的圖片)。
師: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不管水娃娃怎麼變,你們都能認出它們,真棒!
師:請你根據「有時候,我變成小硬球打下來,人們管我叫雹子。」的樣子,說說水的其它形態變化。
生:有時候我會變成小珍珠落在葉子上,人們就管我叫露珠。
師:你把露珠想像成了珍珠,你的想像力真豐富。
如果說「早上,我變成小珍珠在葉子上滾來滾去,人們就管我叫露珠」,這樣說會更准確更形象。
生: 雨後,天空出現了五彩繽紛的彩虹。
師:你直接就說出了它的名字,看看我們的要求。是模仿這個句子來說。你再來一遍好嗎?
生:雨後,天空出現了一條五顏六色的彩橋,人們就管我叫彩虹。
師:這樣說就合適了。
生:有時候,我變得亮亮的,像鏡子一樣,人們就管我叫冰。
師;說得真好,太形象了,冰確實很象鏡子啊!
生:有時候,我變成白色的冰掛在樹枝山,人們就管我叫霜。
師:秋天的早晨,我變成白色的小冰晶掛在樹枝上,人們就管我叫霜。這樣會更好。
生:有時候,我變成白茫茫的落下來,人們把我叫霧。
霧是落下來的嗎?有時候我給大地萬物蒙上了一層白紗,人們就管我叫霧。這樣說會更貼切。
四、回顧整理總結。
師:下面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讀一讀課文。感受一下水娃娃的神奇吧!
學生自讀課文。
剛才大家那麼用心讀課文,一定收獲了很多。老師來考考你。
找一位同學讀,其它同學一邊聽,一邊想,一邊填空。
我是( )。我會變。太陽一曬,我就變成( )。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 )。有時我穿白衣服是( ),有時我穿黑衣服是( ),早晨我披上紅袍是( )。晚上我披上紅袍是( )。我碰到冷風就變成水珠落下來叫( ),變成小硬球打下來就叫( ),冬天變成小花朵飄下來叫( ) 我溫和時會( )田地、發動( ),幫人們工作。我( )時會( )莊稼 , ( )房屋,給人們帶來( )。要是你掌握了我的脾氣,我就乖乖地聽你使喚。
五、引導觀察,難字示範書寫。
師:水娃娃可真會變,我們的漢字寶寶它也會變。
1、 課件出示黑的演變過程。
2、 重點指導「黑」字書寫。
(1) 欣賞黑字的演變。
師:在古代,人們用人臉上有灰來表示黑色,後來,有用火燒出來的顏色表示黑色,現在,火演變成了什麼?
生:四點底。
師:對,四點底代表火燒的意思。漢字的變化有趣嗎?
生:有趣。
2、教師示範書寫,帶領學生書空。
師:想寫好它嗎?
生:想.
師:觀察在田字格里的黑字,你發現了什麼?
生:它左右結構,偏旁是四點底。
師:請大家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筆順。
師邊寫邊強調書寫要領:四點排列要均勻,外面兩點稍長,中間兩點稍短,上下呈聚散狀。誰來說說要寫好這個字應注意什麼問題。
生:土的筆順要先寫豎。
生:土的短橫正好寫在豎中線上。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同學們記住了嗎?
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同位交換批改。好的畫上圓圈鼓勵。
展評,全班交流。
六、布置拓展作業。
1. 收集有關水對人類所做的貢獻和帶來災害的資料。
2、閱讀《十萬個為什麼》,了解更多科學知識。
⑥ 公民來說意味著什麼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公民意味著什麼(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身份連連看」「情境圖對話」等活動,知道我們在不同場合身份有所區別,但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叫「公民」。 2.利用「判一判」「概念對比」等活動,了解公民是一個人屬於某個國家的一種法律上的身份,公民身份與國籍緊密相關,3.開展「身份證信息探秘」「身份證用途盤點」等活動,公民身份號碼體會身份證對生活的重要影響,重視並學會保護身份信息。 教材分析: 《公民意味著什麼》是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 3 課,包括「公民身份從何而來」「認識居民身份證」和「我是中國公民」三個欄目。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指向「公民身份從何而來」和「認識居民身份證」兩個欄目,前者引出國籍和公民身份的聯系,介紹公民身份獲得的主要途徑,並通過「知識鏈接」傳遞公民概念的由來以及內涵的變化;後者引導學生關注身份證正反兩面所記載的信息,介紹身份證的用處並提醒學生注意保護個人身份信息。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知道公民的法律意義,明確國籍概念,樹立公民意識,了解自己的身份屬性,喚起對自己作為中國公民的認同感和責任感。 學情分析: 公民意識教育是一種全民教育,也是終身教育。作為六年級的小學生,他們當中絕大多數同學都見過或擁有身份證,也有一小部分同學見過護照,甚至還有極少數同學擁有自己的護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身份有過最基本的接觸。但是,他們對於「公民」這個概念還是很陌生的,公民身份認同普遍缺乏,公民意識相對薄弱,對於身份證的用途也不是很清楚,保護身份信息的意識也比較欠缺。因此,教學中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引導學生積累公民知識,增強公民意識,鍛煉公民行為,努力爭做合格公民。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知道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叫「公民」,了解公民身份與國籍緊密相關,理解憲法對公民權利的保障。 教學難點:理解公民身份號碼和居民身份證的關系,體會身份證對生活的重要影響,重視並學會保護身份信息。 教學准備: 1.課件。 2.每生准備一份家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建議四人小組准備不同輩分的家人身份證復印件)。 3.每生准備一支記號筆(或黑色水彩筆)。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媒體說明 一、公民身份從何而來 (一) 公民身份的表現 1.游戲:身份連連看。 將自己在不同場合中相對應的身份用線條連起來(家裡——孩子、學校——學生、商場——顧客、醫院——病人、電影院——觀眾、閱讀室——讀者)。 2.拓展:自己在什麼場合還會是什麼身份? 預設 1: 在火車上,我的身份是乘客。 「身份連連看」游戲可操作性強,既能幫助學生形象地感知自己的身份在不同的場合會發生變化...
⑦ 小學三至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的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的教學側重點主要是指哪些方面多謝賜教!
閱讀教學的話第一課時應該是教生字詞,然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大意,有的時候會教第一小節,看你時長。第二課時就是精讀課文,獲得理解,細的東西放第二課時。
⑧ 四年級長城教學反思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相匹配嗎
在本課教學中還存在一個缺失,就是在學生發言時,師生對話缺少配合。班級個別學生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而忽略了其他同學的發言,忽略老師的講解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這樣的課堂雖然顯得學生躍躍欲試,自主活躍,但無法讓學生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思想的體會上有更深一層次的提高及升華。這也是今後教學中我應該注重訓練和正確培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