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甜甜的泥土教學反思

甜甜的泥土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2-02-14 03:30:27

『壹』 《甜甜的泥土》中四個「沒有」使其有什麼表達效果

《甜甜的泥土》教學設計
潤城中學張晉芝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十二課《甜甜的泥土》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小小說,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說通過一包奶糖化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達一個離異母親對孩子的深愛,文筆細膩,文字優美,特別是結尾新奇,意蘊豐富,值得玩味。
【設計理念】
從課文整體感知入手,品味文學作品語言,體會母子深情,讓學生學會說話是重點,探究結尾新奇是難點。三大板塊層層推進。
課堂教學設計把握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讓學生主動、自由的說話,積極討論,體會情感。緊扣精彩凝練的語言文字,讓文學作品的韻味充盈課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語言和思維的訓練,達到真正理解課文的主旨。
2.妙用對比手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讀、跳讀等多種方式,品味語句,賞析語言,感悟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離異母親對兒子的真摯感情,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愛無處不在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和思維的訓練,達到真正理解課文的主旨
【教學難點】
課文結尾部分的含義。
【教學准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吉祥三寶》,感受家的溫馨。
2.師講述唐山大地震中有關母愛的故事,生談感受。
師:是的,中華民族歷來就認為「坤為地,為母」,「萬物生於地,人生於母親」,厚德載物,地生萬物。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擁有母愛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母愛,對有的人來說就是那麼的唾手可得,對有的人來說卻是那麼的遙而無望。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黃飛的小小說《甜甜的泥土》,體會那離異母親對兒子牽扯不斷的愛。
二、課文導讀
1.小小說雖然篇幅短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本文以()為線索展開情節,向我們展示了()母親去()為()送()的故事,表達了()。
2.學習課文,必須把自己融入其中,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這樣才能真正挖掘人物形象,體會文章內涵,你現在是誰呢?現在請自述自己,讓別人了解你!
三、感知母愛
(一)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輕聲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離異母親愛孩子的語句,品味這份愛。
按句式表述:「讀,我體會到。」
示範:讀「一群唱著歌兒的孩子,跨出了校門……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沒有了。」我體會到母親由期望到焦急再到失望的過程。
師:請同學們交流你們的閱讀感受,老師願意聆聽你們的聲音!
生交流讀後體會。
(二)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過渡:讓我們的小亮一直沐浴在母愛的懷抱里,該有多好啊,可現實是殘酷的,愛他的媽媽偏偏離開了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離開媽媽的小亮像根「草」的生活。
離異的媽媽是愛小亮的,可她卻不能陪伴在小亮的身邊,失去媽媽的日子小亮就像根「草」一樣。
快速閱讀課文,課文中哪些語句能很好的闡述這句話?
(三)妙用對比手法
文章多處運用對比手法,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塑造了鮮明的人物形象,你能找出來嗎?
四、品百味人生
過渡:看人間萬象,品人生百味。生活這列列車有時並不按照我們預設的軌道在運行,在上面環節我們隨著小亮一起感受了母愛,像塊寶又像根草的小亮,可以說小亮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請同學們走進課文,仿照示例,一起來品味多味的人生。
關鍵詞:「小亮」「媽媽」「傳達室老頭」「老師」「泥土」「奶糖」「天氣」
示例:小亮是幸福的,又是不幸的,因為雖然離異的媽媽關心他,可她畢竟不在小亮的身邊。
師:請同學們交流你們的閱讀感受,老師願意和大家一起來品味這多味的人生。
生交流
五、探究「甜甜的泥土」的味道
過渡:同學們品出了多味的人生,既然人生是多味的,酸甜苦辣都有,但作者在題目和結尾處為何只偏偏突出了「甜」這一種味道?剛才我們在品味人生中品出奶糖也是甜的,可最後一段說:「他,又笑了:那泥土,甜絲絲的。」你怎樣理解這句話呢?
六、深情誦讀沐浴母愛
過渡: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擁有母愛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文中的王小亮渴望得到母親的疼愛,連做夢都想,但現實中更多的人,在母愛的呵護下,卻麻木的感受不到母愛,覺得自己的母親嘮叨、煩,甚至開始討厭自己的母親,一次又一次地傷害自己的母親。讓我們伴著舒緩的音樂,再一次感受母愛,沐浴母愛。請聆聽我們的同齡人對父母的深深懺悔。
聽了這篇文章,你有話要對父母說嗎?
七、教師寄語
母愛是偉大的,讓我們珍惜我們擁有的母愛,讓我們也力所能及地回報給母親以我們的愛,最後讓我們更加珍惜母愛,祝願天下的母親——平安!幸福!祝願天下的孩子——幸福、安康!
八、傾聽歌曲,結束全文
【板書設計】
《甜甜的泥土》教學反思
潤城中學張晉芝
我所教學的《甜甜的泥土》一文,是蘇教版八年級上冊的一篇文章,主要講述了離異母親為孩子送奶糖的故事,從而告訴人們人間的至愛親情猶如寬廣厚實的大地無所不在,無處不有。
回顧這篇文章的教學,我覺得三種構思是比較成功的。
一、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好文本。①初讀課文,找出線索。②再讀課文,感知母愛。③三讀課文,找出文中運用對比手法的地方,分析人物形象。在不同層次讀的過程中,揣摩人物的心理。
二、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有層次地探究文本。這是對話的關鍵。這篇小說雖構思新穎,情節汲引人,看起來很淺顯,結尾部分卻很有深意,處於健康家庭的孩子是無法品嘗出蘊涵在泥土中的「甜」味以及令人辛酸的母愛的。怎樣教學才能實現耗時少,效果好?我設計了四個環節:①經歷一段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感受母愛的偉大,獲得感性的認識。②體驗一種滋味。讓學生走進課文,找出小亮有母親關愛的幸福和失去母親的不幸,體驗生活的滋味,從而讓學生倍加珍惜所擁有的家庭生活。③感受一片溫情。文中的其他人物給予了小亮陽光雨露般的溫暖,讓他感受到人間愛無處不在,從而將主題由母愛升華到人間愛。④收獲一點啟示。領悟了作品的思想內涵,就會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珍惜所擁有的愛。
三、為學生搭建一個真正開放的交流平台。跳出課文讀課文,用自己母親的事例去感染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敞開心扉講述自己和母親之間的真情故事,提高其口語表達能力。
我認為這是自己從教以來,設計較為精彩,課堂效果也較為成功的一課。但在執教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妥之處。比如,課堂容量過大,出現超時現象;教師對學生學情掌握不到位,導致問題設計難易程度不當,課堂出現冷場……以上諸多問題都需我這位年輕教師引起足夠重視,在不斷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貳』 甜甜的泥土的教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熟悉文本,能復述故事情節。
2、學習本文妙用對比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親情是永遠不老的話題,一個失去母愛滋潤的孩子會有怎樣令人心酸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甜甜的泥土》,去傾聽王小亮的心聲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側耳聆聽,細細感悟。
思考片刻後,根據要求交流感悟。
例:我從甜甜的泥土中品嘗到了苦澀的滋味,你看那王小亮過早地失去了母親的疼愛,年僅八歲就要承擔繁重的家務,這滋味真是太苦澀了。)
二、再讀課文,理清思路,學會復述。
(一)自由讀文,思考,交流。
(本文是以一包奶糖為線索結構全篇。送糖——吃糖——埋糖——化糖)
(二)小組合作,先相互復述,評判,後全班交流。
三、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1)文中「她」到底是誰?通過哪些語句可判斷出來?我們可以從哪些語句看出她對王小亮的「至愛親情」?
(2)王小亮得到奶糖後,「驚喜極了」。他知道這包奶糖是誰送給他吃的嗎?說說你的理由。王小亮特別珍惜這包糖,卻不留著自己慢慢吃,還分給同學和老師,為什麼?
(4)本文描述的是一個苦澀的故事,卻用「甜甜的泥土」為題,你如何理解?
四、學習本文成功地運用了對比手法。
例如學校傳達室老頭對王小亮「過去的媽媽」前後不同態度的對比,體現了他的通情達理,對王小亮的憐愛。請同學們小聲讀課文,再找出幾處對比,並說說這些對比的作用。
五、學完了課文,你還有什麼疑問嗎?如果有,請提出來。
六、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甜甜的泥土》這篇小說,小說描寫了王小亮過去的媽媽送來了他最愛吃的奶糖,以及王小亮把糖分給老師、同學一起分享,但是由於害怕現在媽媽不得不將糖埋藏在回家的路上,以至融化到泥土中。正當他為糖化感到傷心時,他想到了母親、老師、同學以及好心人對自己的關心和幫助,甜到了心裡。
甜甜的泥土(展示課)
教學目標:
1、品讀語言,感悟母愛,啟發學生融進愛的世界。
2、通過語言和思維的訓練,達到真正理解課文的主旨。
教學重點:
1、重點:感受母愛親情,啟發學生融進愛的世界 。
2、難點:通過語言和思維的訓練,達到真正理解課文的主旨。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聆聽母愛。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唐山發生了7.8級的大地震,整座城市夷為平地,24萬人喪生,成為有史以來地震給人類造成的最大的災害。在那次的大地震中,很多人都埋在了廢墟里,其中有一對母子也被埋在了廢墟里,母愛的半個身子被混泥土板卡住動彈不得,十多天了,沒有吃,沒有喝,可營救人員發現他們時,母親剛剛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可那個只有八個月大的孩子卻還活著,口裡還含著母親的食指。救護人員抱起孩子,發現母親的食指只有半截。原來啊,他的媽媽在危急之時一直用乳汁延緩著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幹了,她拼力咬斷了自己的手指用鮮血讓孩子存活下來。
聽了這個故事,老師想起了一首歌。你們知道是哪一首歌嗎?(《世上只有媽媽好》)看來我們的感受是一樣的。好,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師生同唱)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母愛,對許多人來說唾手可得,對有的人來說卻是那麼的遙而無望。今天我們就走進《甜甜的泥土》,看看它表現的是怎樣的一種母愛。
二、讀課文,感知母愛。
(一)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過渡:剛剛歌詞中說「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失去媽媽的日子,小亮就像根「草」一樣。
快速閱讀課文,課文中哪些語句能很好的闡述小亮像根草一樣的生活呢?
(二)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過渡:「有媽的孩子像塊寶」,雖然現在的小亮確實像草一般,但是愛他的媽媽卻一直深愛著她,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輕聲朗讀課文,從文中找出離異母親愛孩子的語句,品味這份愛。
按句式表述:「讀 ,我體會到 。」
示範:讀「一群唱著歌兒的孩子,跨出了校門……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沒有了。」我體會到母親要見到自己兒子的急切心情以及沒有見到兒子的失望和難過。
三、議人物,品味母愛
過渡:在上面環節我們隨著「像根草又像塊寶」的小亮一起感受了母愛,雖然愛她的母親離開了他,小亮非常的不幸,但是小亮也是幸福的,因為在媽媽的心中始終裝著小亮,媽媽一直都是深愛著他的。可以說小亮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
請同學們走進課文,仿照示例,一起來議議文中的一些人物和事物。
關鍵詞: 「小亮」 「媽媽」「傳達室老頭」「泥土」「奶糖」
示例:小亮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因為雖然離異的媽媽不在小亮的身邊,可她卻愛著他。
(師:請同學們交流你們的閱讀感受,老師願意和大家一起來品味這多味的人生。
生交流:
媽媽是負責任的,又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她給小亮吃糖,卻不能天天照顧小亮的生活。
傳達室老頭是鐵面無私的,又是善解人意的,他剛開始拒絕她是堅守自己的崗位,他幫助她傳奶糖是同情、理解他們的遭遇。
泥土是澀的,又是甜的,因為它融入了奶糖的味道。
老師的內心是甜的,又是酸澀的(苦的),她分享了小亮的快樂,她對小亮的身世是充滿同情的。
僅作參考,課堂是充滿變數的。)
四、品奶糖,體會母愛
過渡:不管現實是多麼的殘酷,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圍繞在小亮周圍的更多的是幸福、是甜蜜。其實人生是多味的,酸甜苦辣都有,但作者在題目和結尾處為何只偏偏突出了「甜」這一種味道?奶糖是甜的,作者應該說甜甜的奶糖,為何說甜甜的泥土呢?
(甜甜的泥土的蘊涵:母親的胸懷應該像大地那樣寬廣,那樣慈愛,那樣公正,她會給每一個孩子以溫暖和熱愛,使他們幸福成長。人間的至親至愛猶如寬廣的大地,無所不在,無所不有。
A、我們常常把大地比做母親,因為它寬廣、深厚,作者讓奶糖化為甜甜的泥土,就是要告訴大家,人間的致愛親情猶如寬廣的大地,無處不在,無所不有。
B、從外因來看,小亮的遭遇雖然是不幸的,但是來自於老師、同學的關心以及媽媽的愛滋潤了小亮的心田,驅散了這些不幸,使他心中充滿了陽光。
從內因來看,小亮的心理之所以充滿了陽光,是因為在他的身上有著樂觀的精神,和一顆感受愛的心。)

五、就實際,抒寫母愛
過渡: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擁有母愛更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小亮渴望得到母親的疼愛,連做夢都想,但現實中的我們,在母愛的呵護下,卻麻木的感受不到母愛,覺得自己的母親嘮叨、煩,甚至開始討厭自己的母親,一次又一次地傷害自己的母親。同學們在這首《燭光中的媽媽》中好好反思你的自己吧!此時此刻你又哪些話要對你的媽媽說呢?
六、教師寄語
母愛是偉大的,讓我們珍惜我們擁有的母愛,讓我們也力所能及地回報給母親我們的愛,最後讓我們更加珍惜母愛,祝願天下的母親——平安!幸福! 祝願天下的孩子——幸福、安康

『叄』 感恩土壤媽媽教學反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4

『肆』 青團手工彩泥教學反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3

『伍』 大班特色手工泡泡泥的課後反思

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內容一般包括繪畫、手工和欣賞等幾...大班兒童的紙工課題主要是折紙和剪貼。折紙的課題,...設計和實施方案活動,對幼兒教師的活動設計能力、反思...

『陸』 幼兒園大班科學泥土裡有什麼活動反思

今天上的科學課《土壤里有什麼》,我先帶領幼兒來到後面的操場上,那邊有一塊泥土地,我們今天就要在這塊土地上活動,幼兒親自參加挖土活動感到非常興奮,現在社會的孩子,他們平時遠離自然,現通過挖土活動獲得的有關土壤的信息,真實可靠,幼兒深信不疑。在挖土過程中,幼兒不怕臟,用眼看、手捻、鼻聞等多種方法來進行觀察,真切地體會到泥土的芳香,對土壤里存在的物質也感到很好奇。 在回教室的時候,我讓幼兒把挖到的東西裝到早就准備好的容器里,把它們帶到了教室里來給幼兒觀看。在回到教室後,我讓每組派一名代表來說說自己在挖掘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什麼,並要求他用完整的話來進行表達,在表達的過程中,對那些講述不完整的話進行糾正。 我把幼兒挖掘到的東西選了幾樣有代表性的,給幼兒逐一進行介紹,如:蚯蚓、螞蟻、西瓜蟲等,讓他們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並讓他們知道泥土有很多的養分,是許多動植物生存的基礎,。還告訴它們蚯蚓在快下雨的時候它們會游到外面來。幼兒對本次活動充滿了探索的樂趣。 但在室外觀察時,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1.部分幼兒不知道如何觀察,覺得土壤里沒有什麼,需要耐心指導幼兒觀察。 2.對幼兒思想教育,把實驗時翻動的土進行復原,不得傷害其他的生物

『柒』 幼兒園語言課兩個泥娃娃教學反思

活動准備:1)泥娃娃圖片2)記錄紙、水彩筆、濕抹布
活動過程:一、介紹材料:
1、今天盤子里有多了什麼玩具?
2、我們教室里收集了許多泥娃娃,這些泥娃娃是中國無錫特有的民間藝術品,外國式沒有的。無錫大阿福有一張中國娃娃的臉,臉上帶著迷人的微笑,因此,受到許多外國人的喜愛,他們還特意到中國來買泥娃娃。你們也很喜歡泥娃娃,每天都和「泥娃娃」一起玩。今天我們再去和泥娃娃玩玩,幫泥娃娃分家家。
二、泥娃娃分家:
1、怎麼來幫他們分家家呢?
先看看這些泥娃娃有什麼地方不一樣?把相同的泥娃娃放在一起分成兩個家。
試試幫泥娃娃分好後的家取個名字,記錄下來。
三、幼兒操作,老師觀察指導:
1、引導幼兒根據泥娃娃的某一特徵進行分類(看看你娃娃有什麼不一樣?)
2、鼓勵幼兒將分好的泥娃娃的家取名字(這些泥娃娃的家叫什麼名字?),嘗試記錄結
果(能不能用個記號記錄下來,讓其他小朋友一看就知道)。
三、評價:
1、看看記錄表,這些泥娃娃一共分了幾次家?
2、這些記錄表,能看懂嗎?
3、泥娃娃還想多玩幾次分家家的游戲,你們還有不同的辦法嗎?有個小朋友用「是」
和「不是」的方法幫泥娃娃分家家,你們剛才找到了很多辦法,能不能也用這個辦法試一試呢?

『捌』 一年級語文識字2金木水火土教學反思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剛勝柔,故金勝木;因為刀具可砍伐樹木; 專勝散,故木勝土;因為木樁可插進土裡; 實勝虛,故土勝水;因為堤壩可阻止水流; 眾勝寡,故水勝火;因為大水可熄滅火焰; 精勝堅,故火勝金;因為烈火可溶解金屬。

『玖』 小學科學五年級土壤中有什麼教學小結反思

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麼》是教育科學出版社《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四課,是屬於地球與宇宙部分的內容。覆蓋於地球表面的土壤,對於學生來說司空見慣,大部分學生已經知道土壤的作用,但是他們可能沒有考慮過土壤是怎樣形成的。本課的教學活動承接《岩石會改變模樣嗎》

學情分析

雖然學生閱讀過的科普讀物、接觸過的實驗器材不多,但在課堂上能積極參與學習,只是個別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

教學目標

1、了解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會使岩石最終成土壤。
2、掌握土壤包含岩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小石子、沙、黏土)、動物、植物的殘留物,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生物的生存離不開土壤,土壤和人類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它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3、通過觀察和實驗尋找土壤的成分;用沉積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顆粒的大小分成幾層。
4、認識到土壤對生命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引入
二、尋找土壤的成分
三、土壤和生命
四、課外拓展活動

1、整塊的岩石風化成碎石,碎石繼續變化就會變成越來越小的顆粒,這些顆粒又是怎樣變成土壤的呢?
土壤中有哪些成分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尋找一下吧!
把土倒在紙上進行觀察。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進行觀察?我們觀察到了什麼?
2、觀察乾燥的土壤。
把乾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簽把土壤顆粒分開,藉助放大鏡仔細觀察,土壤的顆粒大小一樣嗎?我們能描述它們的大小嗎?
圖片出示:放大後的沙礫、沙、沙粉和黏土顆粒。
3、觀察土壤的沉積實驗。(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
把一些土倒入水中,我們發現了什麼?
攪拌水中的土壤,然後靜置一段時間,我們又看到了什麼現象?
土壤的沉積物分成了哪幾層?試著解釋為什麼會這樣的順序?
4、延伸、小結。
土壤里還有我們沒有發現的物質嗎?
現在我們能解釋土壤是怎樣形成的了嗎?
1、討論。
有人說: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資源。我們
怎麼解釋這一觀點?說說自己的理由,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2、出示圖片和文字資料,教師講解。
3、說說土壤和人類的關系。
閱讀《我們的土壤媽媽》。

2、學生猜測土壤是怎樣形成的。
1、觀察新鮮濕潤的土壤。(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
小組觀察後交流,並做好記錄。
全班交流、匯報、小結。
小組觀察後交流,並做好記錄。
全班交流、匯報、小結。
小組觀察後交流,並做好記錄。
全班交流、匯報、小結。
腐殖質、鹽分
學生閱讀學習。
小結。

板書設計

土壤中有什麼

腐殖質、鹽分

教學反思

科學課程標准要求通過科學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既包括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方法,也包括形成科學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就要求我們在科學教育的過程中注意挖掘科學的人文內涵,滲透道德和價值觀教育,讓學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知道珍愛並善待生命,逐步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在《土壤中有什麼》一課教學中,我對德育融入科學教育的做法進行了實踐,效果良好。

熱點內容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
怎麼喝水 發布:2025-05-15 14:52:53 瀏覽:829
雅本化學公司 發布:2025-05-15 13:44:02 瀏覽:940
師生問候英文 發布:2025-05-15 12:33:11 瀏覽:332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