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最牛教學樓
Ⅰ 5.12大地震時,有一個學校無人受傷
你說的學校叫做「安縣桑棗中學」,
時任校長為葉志平同志,網友們稱其為「史上最牛校長」,在汶川大地震中,學校全員安全疏散,無一人傷亡,創造了一段歷史佳話,
全校2200多名學生和上百名老師,用時1分36秒,就從教學樓安全撤離,這與校長平時強調安全演練是離不開的,因為校長當時並不身在學校,當然,校長四年來也一直在想法設法地給學校做好加固工作,切切實實的把豆腐渣工程進行了有效的改造。
學校所在的安縣緊臨著受災最為慘烈的北川,學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損。但桑棗中學,8棟教學樓也只是部分坍塌,而全部成為危樓。地震時,學校全員都在操場上按照之前的演練站好。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
Ⅱ 汶川十大感動人物
感動汶川的十大人物 汶川十大感動人物
第一名:陳游標,在5月12日的強震發生僅兩個小時後,他親自率領由60輛挖掘機、吊車等大型工程機械組成的救災隊伍,浩浩盪盪開往四川抗震救災!同時,他向災區捐款近1000萬元,現場挖出1000多個孩子。
第二名:張祥青,天津榮程聯合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他說震後重建時,要建「震不垮的學校」。 在愛的奉獻晚會現場,他先是捐款三千萬,後又追加七千萬,後來才知道,他是唐山孤兒,他是為了回報社會,他的身家是三億,一億元對於他來說是三分之一,我們又有誰能做到把身家的三分之一捐了呢?
第三名:劉漢,最牛希望小學——北川劉漢希望小學的締造者,在臨近的北川中學傷亡慘重的情況下全校483名學生無一死亡,漢龍集團捐建的五所希望小學北川劉漢希望小學、安縣紅武村希望小學、江油白玉漢龍希望小學、江油含增鎮長春村小學、北川擂鼓鎮漢龍教學大樓在這次地震中均完好無損。他對監督建設希望學校的辦公室主任說「虧什麼不能虧教育,這次你一定要把好質量關,要是樓修不好出事了,你就從公司里走人吧」。劉漢用自己的行動挽救了數千孩子的生命!
第四名:王毅,13日23時15分,王毅參謀長帶領200名勇士,歷經21個小時,徒步強行軍90多公里,成為第一支到達汶川縣城的救援部隊,並立即用海事衛星電話向上級報告了汶川情況。自此,震後隔絕了33個小時的汶川與外界有了聯系,這也為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
第五名:溫總理,看看總理那雙穿了N年的鞋子、看看總理跟人家一起吃饅頭的樣子、看看總理摔跤手臂摔破而流血 、看看總理為了救人雙手舉起做的祈禱狀 、聽聽總理的話:「是人民在養你們!你們自己看著辦! 」 沒有理由不選他。
第六名:給孩子留下一條簡訊的母親,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體,為孩子支撐起一片生存的空間,而她自己卻離開的人世,她的手機上為孩子留下了最後的話「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第七名:德陽老師譚千秋,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員在德陽市東汽中學的坍塌教學樓里連續救出了4個學生,這4個學生能夠活下來源於他們的老師兼教導主任譚千秋。「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員描述著當時的場景。
第八名湯鴻,一個20多歲的漂亮的舞蹈老師。地震發生時,她正在為學生排練迎「六一」兒童節的舞蹈節目。發現險情後,她把學生推向牆角,把她們抱在自己懷中,垮塌的樓房倒在她的身上……她的屍體被找到時,她俯身趴在那面牆的角落裡。她的懷里,3個女孩活了下來。
第九名荊利傑,那位跪下說「求你們讓我再救一個」的戰士, 100多個孩子被壓在倒塌的教學樓下面,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因為餘震和機吊操作發生了移動,隨時有可能再次發生坍塌,再進入廢墟救援十分危險,幾乎等於送死。當時消防指揮下了死命令,讓鑽入廢墟的人馬上撤出來,等到坍塌穩定後再進入,然而此時,幾個剛從廢墟出來的戰士大叫又發現了孩子。 一個剛從廢墟中救出了一個孩子的戰士跪下來大哭,他對拖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我們的子弟兵,向你致敬了!
第十名晏鵬,一個17歲的高一學生,為就自己的同學獻出了自己的生命。5月12日汶川地震發生後,晏鵬本來已經被甩出了教室,但他又返回教室,想救出困在裡面的同學。然而,在他進入教室後,樓房繼續垮塌,17歲的晏鵬也被埋在了廢墟中。
Ⅲ 汶川大地震中讓全體同學逃生的校長是誰
校長葉志平
花40萬元將造價才16萬元的一棟「豆腐渣」實驗教學樓進行了徹底的加固,消除了隱患;更為主要的是,從2005年開始,他每學期都要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習
據新快報報道 「我們學校,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這所學校名叫安縣桑棗中學,與汶川大地震傷亡最為慘烈的北川縣毗鄰。這所在大地震中沒被「震倒」的學校全靠一位名叫葉志平的校長加固了「豆腐渣」教學樓,4年堅持組織學生緊急疏散演習。網友們稱其為「史上最牛校長」,網友號召「各地校長好好向葉志平校長學習,借鑒一下桑棗中學的成功經驗。」
汶川地震前安縣桑棗中學校園一角
兩千人下樓只一分半
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緊鄰北川,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但由於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生後,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無一傷亡,創造了一大奇跡。桑棗中學校長叫葉志平,是四川省優秀校長,他擔任校領導後,下決心花40萬元將造價才16萬元的一棟「豆腐渣」實驗教學樓進行了徹底的加固,消除了隱患;更為主要的是,從2005年開始,他每學期都要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習,工作做得非常仔細,每個班的疏散路線、樓梯的使用、不同樓層學生的撤離速度、到操場上的站立位置等,都事先固定好,力求快而不亂,井然有序。
逃生與演習無二
網友「王學進」指出,「很顯然,此次桑棗中學創造的奇跡得歸功於該校每學期組織一次的緊急疏散演習。據悉,這類緊急演習從2005年就開始了,每學期一次從不間斷。尤其令人震驚的是,此次逃生的過程、模式及結果與演習一模一樣,此種經驗值得每位校長、每所學校學習。
葉志平自覺把學生的生命安全看得高於一切,其強烈的避險意識從下面這一細節中可見一斑:對新建的樓,他不放心樓外立面貼的大理石面,認為只貼一下不行,他讓施工者每塊大理石板都打四個孔,然後用四個金屬釘掛在外牆上,再粘好。很多學校的校長大多一時想到了就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習,葉校長將此當作一項重大的常規工作堅持不懈地每學期做一次,而且一做就是四年。
汶川地震前安縣桑棗中學校園一角
被力挺入選「感動汶川」
然而日前網友們發起的 「感動汶川十大人物的網路評選」48位候選人中卻沒有這位葉志平校長。在網友發起的「2008感動中國候選人提名」的帖子中,過半數網友都提議「史上最牛校長」葉志平入選。
葉志平,災區最偉大的校長
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緊鄰北川,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但由於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生後,全校師生,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無一傷亡,創造了一大奇跡。
很顯然,此次桑棗中學創造的奇跡得歸功於該校每學期組織一次的緊急疏散演習。據悉,這類緊急演習從2005年就開始了,每學期一次從不間斷。尤其令人震驚的是,此次逃生的過程、模式及結果與演習一模一樣,此種經驗值得每位校長、每所學校學習。由於職業的關系,筆者經常收到有關急疏散演習的新聞稿件,知道本地所屬中小學也有在進行這類演習的,但經我手刊用的並不多,原因在於效果不佳。在此,我建議各地校長好好向葉志平校長學習,借鑒一下桑棗中學的成功經驗。
其一,強烈的避險意識。應該說,當今多數校長是有風險意識的,尤其是那些不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緊急疏散演習的校長,但說不上強烈,他們更多是秉承教育部門的旨意行事,尚未把學生的安全工作放在應試教育之上。葉志平則是自覺把學生的生命安全看得高於一切,其強烈的避險意識從下面這一細節中可見一斑:對新建的樓,他不放心樓外立面貼的大理石面,認為只貼一下不行,怕掉下來砸到學生,他讓施工者每塊大理石板都打四個孔,然後用四個金屬釘掛在外牆上,再粘好,做好「干掛」。因此,即使是如前些天的大地震,教學樓的大理石面,沒有一塊掉下來。他之組織學生進行緊急疏散演習,也正是基於這種強烈的避險意識。
其二,嚴謹的治校作風。葉校長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和辦事嚴謹的工作作風令人嘆為觀止。這種作風不僅體現在對危房實驗樓的加固修繕中,更體現在組織緊急疏散演習中。這類演習往往會被弄成做戲,老師不認真,學生敷衍了事,故一般收效甚微。但葉校長則嚴格要求,每次演習都按照預先制定的方案一步不漏地進行,諸如兩個班疏散時合用一個樓梯,每班必須排成單行,一般是9列8行,前4行從前門撤離,後4行從後門撤離,每列走哪條通道,甚至連在2樓、3樓教室里的學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樓、5樓的學生要跑得慢些,否則會在樓道中造成人流積壓,這類細枝末節都考慮和安排好了。每次演習之所以能做到按部就班、絲絲入扣,道理只有一個,即不把演習當做戲,而是動真格。
其三,執著的求實精神。據我所知,很少有學校能把緊急疏散演習當作一項學校安全的常規工作堅持做去的,校長們大多是心血來潮,一時想到了就組織一次,不像葉校長將此當作一項重大的常規工作堅持不懈地每學期做一次,而且一做就是四年。哪怕遭到學生的反對,教師的不解,葉校長也照做不誤。在抓學生安全工作時就需要這種「死心眼兒」,正是有葉校長的堅持,才保證了全校師生完好無損地安全撤離,並且好像專門等著接受從綿陽急匆匆趕回的校長的檢閱似的,2200多名學生,以班級為組織站好,上百名老師站在外圍,一切都是那麼井然有序。堅持就是勝利,此次葉校長再次用自己的執著闡釋了這一平凡的真理。
汶川大地震已經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人們,學生安全高於一切,所有學校都要把學校安全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向葉志平校長學習,從現在開始,就必須把組織學生緊急疏散演習等安全工作抓實抓細,切實負起保護學生生命的重任,做好校園安全工作。(王學進)
Ⅳ 最牛希望小學是誰建造的
關心汶川北川地震的網友一定對那所被稱為「最牛希望小學」— 北川鄧家小學 非常關注,大家一直想了解這所希望小學背後的故事,到底是誰建造了這所希望小學。足球報記者李承鵬親赴現場,報道了這所希望小學背後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正文:
今天這一篇不寫死了多少人了,寫災難太難受,我寫奇跡,奇跡屬於北川鄧家劉漢小學,483名學生一個都沒有少,71名學生歷經兩天一夜徒步翻過三座大山和一片原始森林成功逃生到綿陽,更大的奇跡是:十年前,是誰修了這所不會倒塌的希望小學?修建過程中有什麼不為人所知的真相?難道十年前,他們就預知到了什麼嗎?
我已經很難復原5月12日14時28分北川鄧家小學的完全細節,但從鄧麗君的敘述中仍然知道:由於從小患上小兒麻痹症,左腿行動不便的鄧麗君一直是被允許在課前十分鍾整理活動中下樓上廁所的,那天她獨自地緩緩下樓,從三層樓高的教室里剛剛走到空地,剛看到太陽影子,地就開始吼,開始動。
她拚命開始跑,雖然效率不高,仍然連滾帶爬到達旁邊的竹林,又聽到體育老師在叫「快到操場」,就和另幾個女生跑到操場,三分鍾後,這里就聚齊了全校483名學生。
後來我們設想,小兒麻痹的鄧麗君真幸運,要是那天她課前沒因身體原因去上廁所,也許會被擠倒,也許情急之下會跳樓,也許會有什麼不測,如果這樣,一個奇跡就不會出現了,奇跡是——在單位地域死傷最嚴重的北川大地震中,雖然北川一中教學樓迅速淹沒二千多名學生,但鄧家小學483名學生一個都沒有少。
而且,以肖曉川帶隊的9名老師攜無家長認領的71名學生歷經兩天一夜,在無水無糧無工具的情況下,先是困守一處山坡,後來翻越水洞子、景家山、楊柳坪三座(之前媒體報道成兩座)海拔最高達2000多米的大山,其中還有一名4歲多的學前班孩子,最後到達綿陽。
關於那個71名學生翻過三座大山和原始森林逃生的奇跡一直被流傳,這兩天,我一直在綿陽至北川轉悠,我只想告訴更多的細節,少一些形式化的英雄色彩,多一點真實的人性色彩。
那天同一時間,肖曉川正在辦公室看書,發現書動得厲害,另一側的史少先正在教學樓巡視,學校負責人的他倆很害怕,但拚命開始吼「快到操場」……我不知道他們怎麼能那麼科學的組織學生逃生,後來向逃生專家詢問過,包括蹲下、靠兩側下樓,進入操場以及後來製作簡易帳篷,都符合逃生標准手冊,但他們從來沒學過,現在也不知道這就是標准逃生手冊。
我覺得這個長途遷徙的故事很像《黃石的孩子》,韓寒說很像他曾經看到過的一個抗戰時把動物園動物們轉移到大後方的電影,在交談中我發現中間並不像記者們寫的那麼大無畏,是種革命的浪漫主義情節,他們有懷疑、恐懼、絕望、麻木,但最後他們堅持下來了,沒有偉大勝利,但修成無量功德。
左為史少先,右為肖曉川,感謝他們。對了,他們及學生們穿得很新,這因為漢龍集團在綿陽為所有人買了整套新衣,肖曉川說,他從來沒穿過這么高檔的衣服。
肖曉川在四川衛視和中央台里已說了很多,但他私下向我承認一句從未對記者說過的話,「那時我很害怕,很害怕,我說是世界末日來了,我想活不過今天了」,旁邊的史少先說他也很害怕,「那架勢,完全讓人莫得法鎮定,真的就是快死了,我以為自己活不過今天了」,這是一個真實的人性,而不是這兩天記者們簡單謳歌的英雄形象,但是前者更有說服力。因為他們最後帶著孩子們逃出來了。
蹲在操場里仍很危險,看山下縣城已夷為平地,山上還有泥石流,地面還有餘震,「要活命就必須向高處轉移」,這是一個簡單的邏輯,經過觀察發現遠處有一個緩緩的山坡暫時不會被淹沒,他們動員學生一起上去了。雖然肖曉川從沒有砍過竹子,但那天他去砍了很多竹子,史少先跑到廢墟里撿了幾塊農民常用的編織口袋布,靠著山丫子以三角原理做了一個帳篷,他們從未做過帳篷,帳篷面積太小,483名學生只能背靠背坐了一夜,一動都不能動。
如果另外有人看見黑暗中的那個光景,一定會震撼——483名孩子躲在一個狹小的簡易帳篷下一動不動,沉默不語,四周山石滾動發出巨大的響聲,雨嘩嘩地下著,大地在顫動,孩子們很像躲避風暴的的羊羔,而老師就是牧羊人。
「山上一點光亮都沒有,完全黑了,聽得到大石頭從山下落下來的聲音悶悶的像敲鼓,很恐怖」,再後來,居然有一些孩子卻開始嘰嘰喳喳「擺條」(擺龍門陣),鄧麗君對我敘述時一直在微笑,她說她們當晚在回憶誰怎麼跑下樓的,誰還摔一跤,打趣誰還哭了喊媽媽……她還告訴我她很喜歡自己的名字。
見證過無數災難的優秀記者唐建光說,其實「災難」永遠不會是想像中那種情景,這次我明白了,特別是人類的情緒,人總會在極度災難下緩和自己的情緒。
借住在綿陽中學英才學校一處過道里,這樣更安全,也利用心理有創傷的孩子們從災難環境中恢復。據說昨天又有餘震,孩子們逃跑的速度和秩序比上一次好多了,他們已很有避難經驗了,想想都心痛
我曾經很不理解9名老師要帶著沒有家長認領的71名學生翻山越嶺的原因,我問過「你們為什麼不就地等待」,後來知道,「我們理解縣領導啊,他們還得救埋在下面的人,一時顧不到我們了,我們只能自己救自己」。關於徒步翻山逃生的決定沒有任何爭論,雖然很危險,但留下來更危險,只有賭了。
他們的逃生路線是:水洞子——景家山——楊柳坪,是依次上升的三座大山,,除了餘震和山體裂縫、泥石流、暴雨外,因海拔高會出現高山反應,而且有一大片原始森林。
中途有一個女老師因掛念婆婆退出了,人們理解她,有一個叫吳明艷的老師有嚴重氣喘,在山上臉發青快死的樣子,人們問她「行不行」,她很害怕很絕望,但說「一定要走下去,不能死在這里」。他們繼續走著。
震後的異象出現了,「第二天白天時,天突然完全暗下來了,就像黑夜一樣,一點光都看不到,就是伸手不見五指」,他們突然發現黑森林裡一大片怪異的揮之不去的濃霧撲來,兩米之外根本看不見同伴,昨天他們請我理解他們的迷信,因為那陣勢太可怕了,完全就像一個巨大的鬼魂撲來,「陰冷,冷到骨頭里去了,農村裡有這樣的傳說,所以我們很怕這個巨大的東西把人的魂勾走了,勾走了魂就沒命了,所以我們就讓學生們互相大聲喊叫著名字,然後大聲地答應著,這不僅是壯膽,是讓互相知道還活著,還有人氣,讓那東西拿我們莫得辦法,不把魂給我們勾走了」。
李主任為我們提供的英才中學為受災學生准備的課程表,他說,裡面有很多開導心理的課程,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力。
他們就這樣大聲的在林子里叫著,他們的魂果然沒被勾走,很久之後,他們走出那片巨黑色的濃霧。
剩下的山路更難,當地有句話是「養女莫嫁景家山」,是說這段路太難走把女兒嫁過去連路都走不得,還有一句話是「男人要穿腳馬子」,就是說男人走這段路都得穿著一種用篾條編的東西才不會掉下懸崖。
山體已經出現裂縫,旁邊有泥石流在下流,更要命的是,原來依稀還記得的山和路,這時卻和以往不一樣了,他們很奇怪,「山形變了,本來記得是往上走的路,發現卻變成往下走了,本來是左轉的,卻變成了往上走,要是按原來的方向走就會掉到懸崖下」,當天晚上,我們才知道這是因為印度洋板塊對喜馬拉雅山的山體沖擊,造成了類似造山運動的變化。
昨天聽說一個有真實意味的笑話,地震那天,有兩個北川老太太正站在靠得很近的山丫子上擺龍門陣,正講著東家長西家短時,就覺得必須說得很大聲說對方才聽得見,一看,原本十幾米的山丫子距離變成了近一百米遠,這就是山體變化;有營救者震後在災區看見一座山,問農民為什麼對面這座山一棵樹都不長,那麼新,農民想了想,說:「新嗎?很新,我也是第一天看見它」。
中間睡著的紅衣女孩叫鄧青,她父母在地震中雙亡,這幾天她很自閉,睡覺時也總是雙手緊緊環抱,心理醫生說這證明她沒有安全感
因為泥濘,這段路上鞋越走越少,每過一會都有人喊鞋丟了,但人卻一個都沒有減少,最小的只有不到5歲,大的就拉著小的跑,老師們還幫著找鞋,偷農家的鞋。
兩天一夜他們71名學生加8名老師的食物是兩袋夾心餅干,和幾瓶水,「怎麼吃?我們老師用手指給每個人掐一小塊,讓學生只能喝一小口,這叫吊命,留著元氣就可以活命,前頭的人在吃時,排在隊列後面的學生吞口水的聲音都能聽得見,那時候,我們老師眼淚一下就流下來了」,肖曉川說。
我問他們一路上怎麼鼓勵學生,「除了堅持就是勝利,就是哄他們騙他們,大部分學生都沒去過山下的綿陽,我們一路上就喊,加油啊,綿陽有好多糖等著你們,還有冰激凌,還有麵包,可樂,那些娃娃小,就流著口水跟著跑,我們還說下面有警察叔叔在等著你們,山裡的孩子平時看電視都知道警察叔叔是專門救人的,崇拜他們,就拚命往山下跑」。
令人悲涼的是,中途碰到過兩家有能力收留學生的地方,但主人拒絕了,由於種種原因,我沒有得到這兩家店的名字。
到了營救地點後,其實第一時間也根本沒有傳說中的糖,冰激凌……人們確實太忙了。
經過兩天一夜,翻山越嶺的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終於看見任家坪收費站,看見正在那裡搜救的指揮部,當時北川縣金大中縣長問「你們有多少人活著」,肖曉川說「一個都沒有少」,金縣長驚呆了,說「我們都以為你們全部都不在了」。
那天晚上孩子很困,坐在大巴上睡死過去,搖都搖不醒,但是車到綿陽時,體力已到極度虛脫的孩子們卻興奮異常,沒有一個願意去睡覺——對於這群山裡長大的孩子們而言,這是他們出生之後看到的第一個大都市,雖然綿陽也被地震遭到破壞,但孩子們仍驚訝這個城市的漂亮,就像天堂。從地獄來的孩子,看到什麼地方都像天堂。
我沒有忍心去問孩子們關於父母和那場災難的細節,怕引起心理刺激,拍照時,我告訴女孩們:你們那兩天真勇敢,你們是英雄,現在太陽出來了,什麼都難不倒你們,讓我們一起說茄子,讓我看看你們雪白的牙齒好嗎,她們很可愛,紛紛露出潔白的牙齒,連一直很自閉的鄧青也第一次露齒大笑起來
昨天我在綿陽中學看到這些孩子,他們大多很快樂,我問過學校老師為什麼這樣,宣傳部李主任介紹了這幾天他們制訂的心理課,包括「注意力轉移」「宣洩」「武術」「看貓和老鼠」……但一個老師說,這也是因為孩子們到現在為止沒有看到過死人,換成北川中學的倖存者,肯定不會這么快樂,這么容易恢復情緒。為鄧家小學的孩子們沒看到過死人感到幸福。
故事到這里還沒有進入真正的核心,因為,如果那天鄧家小學像北川一中那樣在幾秒鍾內就被震垮,後來的成為傳說的長途翻越也就不存在,那天一個學生都沒有死,甚至沒有什麼重傷,我了解到,那座十年來正式名字叫「劉漢希望小學」的教學樓不僅樓沒有垮,奇跡是,連教學樓正面那塊長十幾米、高三層樓的玻璃幕牆一小塊都沒有碎,與在這場大地震學校教學樓動輒壓死幾百名學生相比,這是一個奇跡,我很好奇,這是誰修的房子?
於是我知道一個叫「漢龍集團」的公司,它是在十年前出資捐贈鄧家小學的企業,老闆叫「劉漢」,總經理叫「孫曉東」,經辦監理學校修建工程的人是當時的集團辦公室主任,學校里很多人在談及這場幸運的逃生時,都在感謝這位監工的「辦公室主任」,昨晚我找到這位辦公室主任,他講了一些故事,但堅決不讓我透露他的姓名,也不要表揚他,因為他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因此下面我只能用X先生來代指為什麼「劉漢希望小學」在這次大地震中成為唯一沒有壓死學生的學校?或者說奇跡最開始的一步是什麼,我得知以下內情:
一、十年前,劉漢和孫曉東對下屬X先生說,「虧什麼不能虧教育,這次你一定要把好質量關,要是樓修不好出事了,你就從公司里走人吧」。
二、十年前一天,監理工程的X發現施工公司的水泥有問題,含泥土太多,因為X曾經是生產水泥的一家公司的副老總,經他手灌注的水泥至少有五十萬噸,是絕對的行家,所以他要求施工公司老總必須把沙子里的泥沖干凈,也不能用扁平的石子,從建築專業而言,扁平石子混在水泥灌注過程中是災難,水泥結實度大打折扣,他對施工隊大發雷霆,愣讓他們把沙子里的泥沖干凈,把扁平石頭全部揀走。
三、一次會議中,他在追問工期拖延時,發現施工公司負責人眼神不對,才得知原來是有關方面的款項沒有及時到位。按捐贈原則,企業捐款必須先到當地有關部門,再由有關部門把企業的錢下發到具體施工公司中去,但施工公司並沒有從有關部門及時拿到錢(具體人們想必都能猜到,這可是中國式慣例),於是X先生又發火了,窮追不舍,終於讓款項到位。
四、在奠基儀式上,由於某個原因工期又得拖延,X又發火了,他找到有關部門,據理力爭,9月19日,學校終於平出一塊嶄新漂亮的操場,他說看到那塊操場鋪平後很開心,而那塊操場,就是十年後483名學生逃生的地方。
那段時間人們總能聽到X在吵架,在發火,在追款項,當我對他核對這個事實時,他要求我一定要在「吵架」上加上引號,否則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他說,你曉得的,我不能說得太多。
我想我已沒必要說得太多,一個深知捐贈中國希望小學潛規則的人士說,雖然學生們全部逃生是個奇跡,但漢龍集團的X先生能夠通過「吵架」把錢「吵」到正規用途上更是個奇跡,在往常,吵架根本沒用,錢還是不能夠及時到位……(為什麼這次學校倒塌這么多,這里恕我暫時不能直言,但稍有常識的人想必也知道)
由於X先生反復叮囑我不能寫他的名字,所以我們在鄧家「漢龍希望小學全部成功逃生」的故事後,就只能記住以下名字:劉漢、孫曉東、肖曉川、史少先、陳世榮,羅中會,母賢瑩,沈長樹,趙義輝,母廣蘭,吳明艷。
剛才,X先生給我發來一則簡訊,未經他同意,我就刊發在我博上,目的是讓有的人有的部門看看,也提醒以後有人想修希望小學的人看看:
打擾您了,可以負責的告訴你,領導安排下在綿陽五所希望小學建設均由我親手經辦,而此次大地震未能撼動一幢,五所學校巍然屹立!師生未損毫發!請你來綿陽做客!
這次鄧家劉漢小學無一人死亡成為一個奇跡,讓我明白一個道理:所謂奇跡——就是你修房子時能在十年前,想到十年後的事情。
本文轉自李承鵬blog
相關日誌
Ⅳ 汶川地震活著的人的感人事跡
5.12汶川大地震感人事跡集錦
汶川大地震,給予了我們太多的悲傷,同時也給予了我們太多的感動,我們多日來滿含淚水,沉浸在不同的悲情和感動之中,不斷地接受精神和心靈的洗禮,5.12,是個悲哀的日子,同時也留給了我們太多的精神財富,讓我們看到生命的奇跡,看到國人的團結和偉大。於是,很想把這次悲慘事件中的感人事跡進行匯總,下面便是其中的一二(資料都來自媒體和網路):
1、「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一個剛從廢墟中帶出了一個孩子的戰士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廢墟第二次坍塌。幾個小孩子還是被救出來了,但只有一個活著。當那些年輕的戰士抱著那個倖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著跑向救援隊所在的帳篷時,上天也泣不成聲了。(多感人的故事,多偉大的戰士,真的是感天動地.)
2、受汶川地震影響,四川省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學樓坍塌。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該校教導主任譚千秋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4個學生都獲救了,譚老師卻不幸遇難。(多偉大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為了自己的學生,自己卻......)
3、當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回應。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還活著」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大災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多偉大的母親,你不僅給予了孩子生命,更給予了他一生都受用不盡的愛.)
4、5月16日,四川江油縣公安局女民警蔣小娟在地震災民庇護所為一名地震災區孤兒餵奶。蔣小娟義務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災區孤兒餵奶,卻「狠心」把自己才6個月大、同樣需要母乳喂養的孩子交給父母照料。(舍小家為大家的民警形象,餵奶,以生命的名義,只有純潔和偉大.)
5、13日下午6點200名來自天津的特警趕到現場救援,截至14日下午2點,已經成功營救出困在北川縣縣城、景家村、苦竹壩水庫、電站等地的400餘名被困人員。然而,卻因為手上的施救工具只有鐵鍬和鋼釺而無能為力。特警們對壓在廢墟中求救的孩子束手無策,他們不敢亂撬樓板,擔心整幢樓垮塌下來;也不敢採取粗魯方式實施救援。特警們無能為力,他們在安慰孩子的時候落淚了,在走出操場的時候放聲大哭。(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
6、14日12時20分,15名空降兵寫下遺書從4999米的高空一躍而下,最終成功傘降茂縣,並在第一時間首次傳回了茂縣災情。而這些空降兵平時訓練中只需在數百米高度跳傘。這是空軍首次在高原復雜地域,無地面指揮引導、無地面標識、無氣象資料條件下運用傘降方式參加抗震救災,這15名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抗震勇士,在危難時刻向我們詮釋了「人民子弟兵」的終極意義。(冒著生命危險的一跳,解放軍總是在關鍵時刻沖鋒在前,奮不顧身)
7、一個軍人在天涯上的求救信
「為什麼現在電視上不播報江油地震受損失的情況,我老婆現在7個月的身孕,沒有食物和水,,今天上午聯系了一次,已經餓的不行了。。。急需求救。。。現在也沒有救援隊伍去江油,,電視上一次江油的災情也沒有報,我也是軍人,我們部隊現在待命准備去四川汶川救災,我願意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救災區的老鄉。。。
可是我老婆確沒有人救。。。。我馬上就要出發了,也許很難聯系她,,,,雖然無論怎樣我會盡全力去搶汶川救災區老鄉,,,可是希望在江油的老鄉也能跟她帶點吃的,哪怕一瓶礦泉水也行,,,求求老鄉了,,,她現在在馬路灣中國電信的門口公路上的一輛貨車上。。。叫王琢,,是老師,,求各位老鄉幫忙,,,
一個去汶川救災的軍人的懇求
知道江油肯定沒有人能見到這個帖子,希望在外的人們能聯繫上江油的同胞們幫
幫忙發下,謝謝了就1分鍾(當代最可愛的人,也是舍小家為大家的一例,很欣慰的聽說他老婆得救了)
8、11歲哥哥災難中背著3歲妹妹逃生
一股從背後深山逃出的人流。他們的眼神充滿對親人的依戀,生怕再次分開。11歲的張吉萬背著3歲半的妹妹張韓,非常吃力地走著。同行的爺爺、奶奶已經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萬就勇敢地擔負起小男子漢的責任。早上5點出發,已經走了12個小時了。小吉萬說,他很愛妹妹。(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難時刻方顯男兒本色,好象的)
9、一所所在大地震中沒被「震倒」的學校全靠一位名叫葉志平的校長加固了「豆腐渣」教學樓,4年堅持組織學生緊急疏散演習。網友們稱其為「史上最牛校長」,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緊鄰北川,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但由於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生後,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當校長就要當這樣的校長,居安思危,臨危不亂)
10、最牛學校鄧家鄉劉漢希望小學,地震發生後,全校師生全部倖免,校園建築教室幾乎完整。這座十年前正式名字叫『漢龍希望小學』的教學樓不僅樓沒有垮,連教學樓正面那塊長十幾米、高三層樓的玻璃幕牆一小塊都沒有碎,與在這場大地震學校教學樓動輒壓死幾百名學生相比,這是一個奇跡。(建學校就要建這樣的學校)
11、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24名從事建築行業的洛陽籍農民工組成一支搶險救災隊,帶著公司租來的10多台挖掘機、翻斗車、推土機等機械設備,於14日晚到達都江堰,在當地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指揮下開始搶險救災工作。
12、他們是山東莒縣一個村的村民。12日晚上聽說四川發生大地震後,該村農民劉中明馬上與另外九個村民商量,決定立馬趕赴四川幫助救援。14日凌晨,他們一行 10人帶著自家做的山東大煎餅和裝滿水的水壺,坐上一輛三輪車踏上了抗震救災之路。一路上10個人擠在一個小車廂里,餓了吃煎餅,渴了喝口水,不顧一路上受到的誤解、嘲笑和白眼,用了三天三夜趕到了災區,並輾轉於幾個縣,每天搭帳篷、為各地來的運送救災物資的貨車卸貨。有人說,這可能是四川大地震後最早出發的志願者。
13、最牛詩句:一場地震,生死兩難;只道三四險,不知五月難;縱有六雙眼,淚也流不完;七顆心兒懸,零八奧運艱;高呼九洲十地華人現,縱使百舸千帆風浪間,也讓咱行得萬年船!泱泱中華幾千年,只是百般無奈斗不過你蒼天;十分慘淡,也不知你九重天中住著何神仙,在零八年八月八日還有八十八天時送災難;但願七彩祥雲現,六月中國保平安,五星紅旗永鮮艷;四海昇平,三地兩岸心連心成一條線!我只想,跪地抬手問蒼天,敢應否:下輩子,你做人來我做天!
14, 奧運官網8月3日訊作為奧運聖火抵達北京前的最後一個傳遞的省市,作為三個月前剛剛經歷過特大地震的災區,此次「祥雲」入川有著特殊的意義。今天早上7時30分,奧運聖火在廣安鄧小平故居前點燃,拉開了四川省傳遞的序幕。在傳遞正式開始之前,起跑儀式全場為四川大地震中遇難同胞默哀一分鍾。擔任四川首棒火炬手的是在 「5?12」汶川大地震中,痛失10位親人仍然頑強奮戰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感動了億萬中國人、被授予一級英模、被網友稱為「中國最美女警」、被公安部長稱贊是「全國最堅強的女警花」的四川彭州市公安局光明路派出所教導員蔣敏。
這一刻,奧運聖火在她的手中熊熊燃燒,照亮她柔美又堅毅的面龐,照亮災區人民的胸膛。
當5.12大地震發生後,蔣敏在北川縣的奶奶、外婆、母親、年僅兩歲的女兒和其他親屬共有10人遇難。「死亡發生在一瞬間,我知道我失去的親人已被埋在十幾米深的地下,不可能再找到了。我非常想念我的女兒,她在地震之前給我打的最後一個電話還在說,媽媽我想你。現在女兒已經不在人世了,但是我到現在還無法去尋找她。因為我是人民警察,現在還有很多倖存下來的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就是在這種失去親人的巨大痛苦面前,蔣敏仍然與戰友們一道堅守在抗震救災、救助群眾的第一線。因連續奮戰勞累過度,蔣敏身體極度虛弱,多次昏倒在搶險救援現場。有人問蔣敏,「當你幫助災區群眾的時候,遇到和你母親及你女兒一樣年齡的人,你會不會想起她們?」蔣敏說,「會想起,一切都會想起。當時丈夫回去了,我希望他能給我帶點什麼回來,可是什麼都沒有,只剩下一片廢墟;我想對母親說一句,媽媽!對不起!此時此刻我都還沒有回來。」
5月18日,中央電視台《愛的奉獻》2008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的現場,蔣敏一走上台,長達半分鍾的掌聲響起。她那朴實而溫柔的話語所產生的愛,令現場的每一位觀眾和演職人員淚流滿面。蔣敏說:「面對災難的海洋,這一切對我來說,都是太突然了,但我感受最深的是人民警察的職責,最難忘的是來自各方的關愛。」
Ⅵ 5.12汶川大地震萬人紀念碑在那
「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碑」設立在地震中傾倒的震中————原旋口中學教學樓廢墟前,紀念組雕由巨大的漢白玉雕塑《汶川時刻》和「5.12汶川特大地震記事碑牆」兩大部分組成。
5·12汶川地震包括震中50千米范圍內的縣城和200千米范圍內的大中城市。陝西、甘肅、寧夏、天津、青海、北京、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重慶、貴州、雲南、內蒙古、廣西、廣東、海南、江西、西藏、江蘇、上海、浙江、遼寧、福建等全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地區有明顯震感。
中國除黑龍江、吉林、新疆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其中以川陝甘三省震情最為嚴重。甚至泰國首都曼谷,越南首都河內,菲律賓、日本等地均有震感。
Ⅶ 汶川地震中有個校長他們學校一個人都沒死,那個校長叫什麼
葉志平,是安縣桑棗中學校長,四川省優秀校長新華網5月27日報道「我們學校,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這所學校名叫安縣桑棗中學,與汶川大地震傷亡最為慘烈的北川縣毗鄰。據新華網報道,這所在大地震中沒被「震倒」的學校全靠一位名叫葉志平的校長加固了「豆腐渣」教學樓,4年堅持組織學生緊急疏散演習。網友們稱其為「史上最牛校長」,網友號召「各地校長好好向葉志平校長學習,借鑒一下桑棗中學的成功經驗。」兩千學生下樓只消一分半鍾據此前媒體介紹,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緊鄰北川,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但由於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生後,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無一傷亡,創造了一大奇跡。桑棗中學校長叫葉志平,是四川省優秀校長,他擔任校領導後,下決心花40萬元將造價才16萬元的一棟「豆腐渣」實驗教學樓進行了徹底的加固,消除了隱患;更為主要的是,從2005年開始,他每學期都要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演習,工作做得非常仔細,每個班的疏散路線、樓梯的使用、不同樓層學生的撤離速度、到操場上的站立位置等,都事先固定好,力求快而不亂,井然有序。逃生模式結果竟與演習無二
Ⅷ 汶川地震中哪個學校是經過演習學生避免了地震的
安縣桑棗中學
2300餘名師生1分36秒安全撤離
一個中學校長創下的奇跡
——記葉志平安縣桑棗中學校長,四川省優秀校長
他所在的中學,是四川安縣桑棗中學,是一所初級中學。地震來臨時,他正在綿陽辦事,立即驅車往地處重災區的學校趕。他惦記著學校那棟沒有通過驗收的實驗教學樓。
上世紀80年代中,那棟樓建設時,學校沒有找正規的建築公司,斷斷續續地蓋了兩年多。到後來,沒有人敢為這棟樓驗收。後來,他當領導了,下決心一定要修這棟樓。
1998年,他發現新樓的樓板縫中填的不是水泥,而是水泥紙袋。他生氣,找正規建築公司,重新在板縫中老老實實地灌注了混凝土。
1999年,他將整棟樓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規的要求,從37厘米直徑的三七柱,重新灌水泥,加粗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他動手測量,每根柱子直徑加粗了15厘米。
武漢晚報04.jpg (33.48 KB)
2008-5-25 15:11
這棟實驗教學樓,建築時才花了17萬元,光加固就花了40多萬元。
對新建的樓,他的要求更嚴。樓外立面貼的大理石,只貼不行,他不放心,怕掉下來砸到學生,他讓施工者每塊大理石板都打四個孔,然後用四個金屬釘掛在外牆上,再粘好。建築外檐裝修的術語講,這叫「干掛」。
因此,即使是這次大地震,教學樓的大理石面,沒有一塊掉下來。
每周二組織安全教育
每學期搞疏散演習
不是沒有見過出事的學校,有的學校牆沒弄結實倒塌砸到學生,有的學校組織不好,造成學生踩踏事故。
他不能讓這樣的危險降臨在自己學生的身上。於是,他從2005年開始,每學期要在全校組織一次緊急疏散的演習。
會事先告知學生,本周有演習,但娃娃們具體不知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課間操或者學生休息時,學校會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緊急疏散!每個班的疏散路線都是固定的,兩個班疏散時合用一個樓梯,每班必須排成單行,每個班級疏散到操場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學校緊急疏散時,他讓人計時,不比速度,只講評各班級存在的問題。
剛搞緊急疏散時,半大孩子除了覺得好玩外,還認為多此一舉,有反對意見,但他堅持。後來,學生老師都習慣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每周二都是學校規定的安全教育時間,讓老師專門講交通安全和飲食衛生等。
2300多名老師學生
1分36秒撤到操場
地震那天他不在。學生們正是按著平時學校要求、他們也練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地震波一來,老師喊:所有人趴在桌子下!學生們立即趴下去。
老師們把教室的前後門都打開了,怕地震扭曲了房門。震波一過,學生們立即沖出了教室。
那天,連懷孕的老師都按照平時的學校要求行事。地震強烈得使挺著大肚子的女老師站不住,抓緊黑板跪在講台上,但也沒有先於學生逃走。唯一不合學校要求的是,幾個男生護送著懷孕的老師同時下了樓。
由於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生後,全校師生,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以班級為組織站好,用時1分36秒。
他從綿陽瘋了似地沖回來,沖進學校,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他的學生,11歲到15歲的娃娃們,都挨得緊緊地站在操場上,老師們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學樓。
他最為擔心的那棟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實驗教學樓,沒有塌,那座樓上的教室里,地震時坐著700多名學生和他們的老師。
老師們迎著他報告:學生沒事,老師們都沒事。
他後來說,那時,他渾身都軟了。55歲的他,哭了。
通信恢復後,老師們接到家長的電話,會扯著嗓子驕傲地告訴家長:我們學校,學生無一傷亡,老師無一傷亡——說話時眼中噙著淚。
一個鎮里的農村初中,在大震之後,把孩子們帶到了家長面前,告訴家長,娃娃們連汗毛也沒有傷一根。
他叫葉志平,是安縣桑棗中學校長,四川省優秀校長
Ⅸ 汶川大地震中有所學校師生沒有傷亡情況,請問是哪所學校
這所在大地震中沒被「震倒」的學校全靠一位名叫葉志平的校長加固了「豆腐渣」教學樓,4年堅持組織學生緊急疏散演習。網友們稱其為「史上最牛校長」,四川安縣桑棗中學緊鄰北川,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創,但由於平時的多次演習,地震發生後,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從不同的教學樓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沖到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