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錯別字教學

錯別字教學

發布時間: 2022-02-16 04:41:54

1. 《如何消滅錯別字》教學反思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

2. 談教學中學生怎樣避免寫錯別字

歐利隨著年級的增長,認識的字、會寫的字越來越多,學生出現的錯字也隨著增加。一、 錯字產生原因:一是學生認為寫漢字是個人的小事,少一筆多一筆沒有什麼關系,只要自己或別人能看懂怎麼寫都行;或者根本沒有掌握一些字的結構和寫法,當然有時也有會寫某字,但下筆時誤寫的情況。二是無中生有,即在字的筆畫、筆形或結構上寫錯了,似字非字,如將「染」字右上角的「九」寫成了「丸」 ,將「猴」字的右半部分寫成了「候」。三是漢字本身屬於表意文字,許多漢字筆畫比較多,因此漢字難記難寫,跟拼音文字比較起來,漢字的出錯率相當高;此外,漢語中同音、近音的字詞太多,如「辛」與「幸」,「嬴」與「贏」,「辯」與「辨」,「磬」與「罄」;「必須」與「必需」,「那裡」與「哪裡」,「符合」與「附和」,「檢查」與「檢察」,還有「翔實」與「詳細」等等,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寫錯或混淆。二、 避免錯別字的方法1)、分清字義字義決定漢字的正確使用,明了字義是明辨字形正誤的基礎。如果明白了易混字的意義,就能有效地避免錯別字。「堅」是結實、硬、堅固的意思;「艱」是困難的意思,學生先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再用到「堅固、堅強、艱難、艱辛」等詞就能區分清楚了。知道了「戴」是加在頭、面、頸、手等處,還有尊奉、推崇的意思;而「帶」是攜帶、捎帶的意思,學生於是對「戴帽子、擁戴、帶口信、帶行李」等就一目瞭然了。再如,「廝打」中的「廝」是互相的意思,學生明白了字義,就不會寫成「撕打」;「貪贓枉法」中「贓」是贓款,而不能寫成「貪臟枉法」。 2)、利用形聲字的特點,推想字形 漢字中有百分之八十的字是形聲字,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推想形旁,學生明了字義所屬,就能大致判斷字在詞中運用正確與否。如「謳歌」是歌頌的意思,左邊是「訁」旁;「漚肥」要用水泡,左邊是「氵」;「嘔吐」經口腔排出,所以左邊是「口」旁。再如「劈」只要想到用「刀」劈,形旁為「刀」聲旁為「辟」,就不會出錯。3)、易錯字強化記 寫字時,多一筆、少一筆就會發生錯誤的字有很多,如「梁、染」,「低、紙」,「縣、具」,「喪、嚷」等字可以讓學生自己分成類強化記憶,還可以通過了解造字法進行理性記憶。4)、形近字要分析形象記憶漢字里很多形近字容易混淆,學生常寫錯字。教學中我會把這些字提出來單獨分析。如「辛」與「幸」,一隻腳立正很辛苦,有泥土和人民幣很幸福;「嬴」與「贏」,贏得了寶貝;「買」和「賣」有「十」就有東西賣,沒「十」就去買等形象記憶。5)、注重第一印象 第一次和某個生字見面,一定要讓學生形成清晰、准確的印象,要從音、形、義三方面結合起來理解記憶,不然錯誤印象會頑固地留在學生腦中,不易抹去。6)、查字典 平時要注意督促學生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詞語在運用上有了不少變化,甚至一些字形也有變化,要及時讓學生留意掌握。遇到不認識、拿不準的字更要及時查字典,不能盲目按聲旁定字形。7)、書寫規范 漢字書寫筆畫要規范,不規范的書寫會造成對字的理解的偏差,一些形似的字,如果寫得潦草,就會混淆,無法辨認。 我們每個人在使用漢字時都免不了出現差錯,教師平時可以和學生一起將常寫錯的字編成小冊子,並常常翻看,對於減少錯別字也是非常有益的。

3. 為防止產生錯別字,在教學"燕,矩,藏,慣"四個字時注意什麼

1、先入為主給學生一個正確記憶學生在大腦中形成的第一次印象是很深的。如果學生從一開始記憶的就是錯誤的信息,再改正就很難了。糾正學生的一個錯誤知識,要比向他傳授一個正確的知識難得多,所以在識字教學中一定要有預見性。

2、採用螺旋式復習法加強學生記憶低年級的孩子還缺乏精細的分析能力,短時記憶占優勢。為了減少錯別字,必須經常性地復習鞏固,以便達到長時記憶的效果。研究發現,螺旋式的識字復習法是較有成效的識字鞏固方法,其做法是在相對的時間內,復習前面教過的生字,如今天復習昨天的,下周復習上周的。

3、採用正誤對比方法加深學生記憶通過正誤對比,可以使學生對錯誤理解得更深刻,也可使學生鞏固正確的認識。小學生精細地辨別能力不高,所以在指導學生進行正誤對比時要講究方法。如把一組正誤字放在一起後,可引導學生自己觀察尋找錯字和正確的字的差異,即錯誤之所在,這樣會調動他們糾正錯別字的主動性。

(3)錯別字教學擴展閱讀:

錯別字分為兩種類型:

1、錯字:一種是無中生有,即在字的筆畫、筆形或結構上寫錯了,似字非字,這稱之為「錯字」。如有人將「染」字右上角的「九」寫成了「丸」 ,將「猴」字的右半部分寫成了「候」,將「曳」字的右上角多寫了一點,或者將「濾」下面的「心」寫成了「業」,這些都是錯字。

2、別字:一種是張冠李戴,本該用某個字,卻寫成了另外一個字,這稱之為「別字」。如「戊戌政變」寫成了「戊戍政變」、「按部就班」寫成了「按部就搬」,或者將「建議」 寫成了「建意」,其中的「戍」、「搬」、「意」等都是別字。

4. 如何糾正小學生的錯別字

所謂錯別字,就是錯字和別字的總稱。錯字是指寫得不正確的字,也就是寫的字不念字。而別字,則是用其他的字代替應寫的字,這樣的字念字,只是不該用在這個場合。對於小學生來說,寫錯別字是一種普遍現象,隨著年級的增高,識字量增大,錯別字也逐漸增多,學生寫錯別字的現象,屢禁不止,令老師頭痛。呢?下面略談一下如何糾正小學生錯別字的幾點做法: 一、遵循認知規律強化記憶字形 小學生常寫錯別字,他們寫的錯別字,往往是大概像本字的字,也就是大致的輪廓像,輪廓里的部分常常互相代替或者換位。如:「都」學生會寫成左右顛倒的字,這說明小學生能對字形有整體的粗略的識別,感知還是處在比較模糊的階段。又加上識字量的增多,所以就不可能做到准確記憶了。因此,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加強形近字的比較,加深兒童對漢字組成部分的印象,並引導學生要善於記憶漢字形體的細微差別和不同點,使學生少寫錯別字,盡量不寫錯別字。 1、歸類比較,讓學生發現異同。在教學中,把形近字、同音字和音近字安排在一起學習,讓學生開始就清楚地認識到它們的不一樣,找出它們的不同點,強化區別之處。這樣學生會對字形掌握的特別牢固,根據字形差異,可把字的比較法分為以下幾種: 用筆畫區別:如「戊」和「戌」,讓學生記住空的就是戊,有一個點的就是戌。 用構成比較:如「口」和「力」,上下組成就是「另」,左右組成就是「加」。 用字形區分:如「為」和「辦」,「為」是兩個點位於力的內外,而「辦」字的兩點位於「力」的兩邊。 用義分辨字:如「刀」和「刃」,刃就是刀子鋒利的地方,哪塊最鋒利呢?所以在刀上加一點。 用音分辨字形:如「竿」和「桿」,與竹子有關的就是帶竹子頭的竿。 用筆畫加減:如「尤」和「龍」,龍比尤多一筆,尤比龍少一筆。 針對這些字的特點,復習時,把平時學生易混的字進行歸類,用彩色粉筆將字的不同部分表示出來,給學生的視覺以強烈的刺激,再讓學生觀察比較兩個字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使學生形成深刻的印象,加深記憶,以免寫錯。 2、直觀演示讓學生記住錯點。根據小學生年齡小,具體形象識記占優勢的記憶特點,我覺得他們會記住那些具體的,直觀的識記材料,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充分採用直觀性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糾正錯字和別字。如教學「懶」字時,有的同學好把右邊的負寫錯,為此我說,有的同學非常懶,他的心更懶,懶得都把心束起來,心都成負數了。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記住「懶」字了。 3、奇特聯想加深記憶印象。由於孩子年齡小,對字形的記憶,多數孩子都只注意大體輪廓,不注重細節的隱藏部分,並因此產生的頗多錯誤。這就要求學生在記憶字形的時候,針對易錯的字形加以聯想,以便引起注意,比如說,在教學「折」和「拆」時,讓學生想像,你打算怎樣區分呢,充分發揮你的想像力,看誰的想像合理,好記,學生們紛紛回答。有的學生說,拆東西,從哪裡拆呢?就從「斤」這個地方拆。還有的同學說,拆就是把這個東西弄壞,從哪裡弄壞呢?就從最後一筆拆吧。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區分「折」和「拆」了。 二、憑借字義加深記憶字形 針對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等心理特點,就得要求老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必須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教學中採取各種方法強化學生記憶字形。 1、藉助古代的造字法。造字法有象形、會意、形聲等。根據象形造字法,幫助學生區分記憶字形。如「賣」和「買」,賣是表示在頭上插草,賣自己,「十」就象草,所以加十字的就是賣,反之就是買。根據會意造字法,幫助學生記憶字形。如休和體,休是休息,人倚在樹上就是休息,樹就是木,所以休就是人加木。而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所以體就是人加本。 2、藉助連詞成句。藉助詞語和句子,幫助同學記錯別字。在教學「漣漪」時,有的同學把「漪」字的各部分寫反,教師就告訴學生湖水裡泛起了漣漪,它們都與水有關,都是三點水旁,這樣就不至於寫錯字了。 總之,錯別字的教學是一項艱巨而又長久的工作,需要廣大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嚴格要求,加強訓練,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5. 怎樣糾正學生作業中的錯別字教學設計

如何糾正小學生作業中的錯別字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正確使用漢字,不僅能更好地表情達意,也是一個人文化修養的象徵。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都深知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是培養小學生智能的重要途徑,課程目標中還規定小學生要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正確書寫,並且有一定的速度。教育專家研究表明,在小學學習階段,錯別字的出現呈現正態分布的態勢,即隨著年級的增高,識字量增大,錯別字漸漸增多,中年級即三年級達到頂峰,到高年級又漸漸呈下降趨勢。錯別字可以說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常見病」、「疑難病」,基本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原因: 一、漢字本身的特點 1、結構復雜。 漢字結構差別大,僅《新華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個漢字,不同的結構成分約有1000個筆畫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個常用字中,每個字平均有11畫之多,其中在17畫以上的字就有221個;每個字形體差異小,多一筆,少一筆,長一點,短一點,就成為不同的字或不成為字。例如:「未——末」,「酒——灑」。 2、同音字多。 在普通話中,有1000多個單音節同音字。如果不計聲調,漢字僅有418音節,每個音節平均有同音異形常用字733個,存在一字多音(調)、一音多字的現象。例如,「紀念——紀年」,「業績——業跡」等,都是因為音義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二、小學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確,辨析不準確。小學生的知覺還比較籠統,未形成精確的分化能力。如「荊棘」寫成「荊刺」,由於孩子空間知覺特別是左右方位知覺不完善,常常將字寫的左右顛倒。 2、注意不穩定,粗心大意。學生的注意力還不穩定,往往容易被那些與學習無關的外部因素所吸引從而導致出現錯別字,但這些錯別字大多數在注意檢查的條 中小學視頻課程和學習資料大全視頻課程 學習資料 公開課 找老師 逛論壇 件下自已能發現並糾正的。 3、記憶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於漢字的音和形分離,有時學生能夠讀出字音,卻記不清字形,於是有的學生進行似是而非的類推,從而造成錯誤,如「蘋」字上面的「艹」;結果把「蘋果」錯寫成「蘋菓」,這類錯別字在連用的雙音節詞中經常出現。 4、思維的定勢影響。定勢又稱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准備狀態,在識字過程中表現之一是,前一個字的字型影響後一個字。例如:批評——批抨,眼鏡——眼目竟 。這種情況也出現在雙音節詞中。表現之二是先學的字影響後學的字。「一般」受「船」的影響寫成「一船 」。 針對以上原因,我在教學中採取了一下對策 : 一、教學前要有預見性。 根據「先入為主」的效應,糾正學生的一個錯誤知識,要比向他傳授一個正確的知識難得多,所以,在識字教學前一定要有預見性。教師在備課和復備時,把本課易錯的生字及課文中的字標記出來,根據字形尋找策略,教學時使學生從一開始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意識到哪些地方容易寫錯,在寫字的時候就會格外注意,可以降低錯誤率。 那麼怎樣強化第一印象呢?可以分析字形特點,並在學生容易寫錯的地方用鮮明的色彩、形象、比喻強化正確的寫法,預防學生寫錯別字。例如教「滾」字這個生字時,把記住「滾」中間部分的「公」字作為掌握「滾」字的關鍵。先用熟字幫助記憶,三點水旁、「公」、「衣」,再用紅粉筆寫「公」字,利用色彩引起學生注意,刺激記憶,然後利用兒歌增強記憶。這樣做,不僅增加了識字的情趣,而且還加深了對字形的印象,提高了識記的准確性。 二、利用漢字規律聯想識字。 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可以利用一些漢字的構字特點、發展及內涵,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1、比較字形。 隨著識字量的增加,大量形近字的出現,學生往往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認錯、寫錯。如:學會了「放」,再寫「游」總愛把右邊寫成「放」;學會了「東」再寫「練」總愛把右邊寫成「東」。這是由於比較牢固的舊知識對鞏固程度不夠的新 知識起了干擾作用。針對這種情況,在識字教學一開始,就要強調對字形的差異,多觀察、多比較、多分析。比較分析時既要注意細微差別,又要考慮到它們的相互間的干擾作用。在防止干擾作用所產生的消極影響,比較時不要把正誤兩個字同時出現,這樣容易使學生越記越混淆。 2、了解字義。 有一些字學生常常用錯是因為不解其義。同音字互相替代而產生的別字屬於這種情況。如「再」和「在」、「望」和「忘」、「幕」和「暮」。掌握這類字,就必須讓學生把字義弄清楚。如果學生知道了「暮色」的「暮」是傍晚,「暮色」是傍晚昏暗的天色。「夜幕」的「幕」是覆蓋在上面的帳篷,在夜間景物像被一幅大幕罩住一樣,所以叫「夜幕」,這樣學生就不會把字用錯了。 3、形義結合。 教師把形近字,根據字形的結構特點,創設語言環境靈活而有效地建立字音、字義、字形的牢固聯系,從而使學生把字記准確、用正確。如許多學生「辛」和「幸」分不清,我編了這樣一句口訣:「辛苦一點,幸福十分」,用來幫助學生區分。這句口訣根據「辛」和「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點」和「十分」指導學生抓住字形特點辨別,還用「辛苦」和「幸福」兩個詞表示出意思,組成的句子也溝通了形義聯系。學生讀後印象深刻,既准確掌握了字形,又學到了做人的道理。 三、利用口訣、歌詞幫助識記難字和輕易混淆的字。 口訣、兒歌、字謎幽默風趣、簡單易記,符合學生好奇的特點,對一些比較頑固的錯別字很適合。如學生對「未」與「末」混淆時,可根據字義編出兒歌:「未來遙遠,上短下長,末日到了,上長下短。」在學習「櫃」字時,根據部件就可編出一句字謎:「好大一棵樹」(或「參天大樹」)。在學習生字「裕」時,用口訣「有衣穿,有飯吃,生活就富裕。」學生對這樣的識字方法感興趣,學得快,記得牢。「碧」字「王大娘和白大娘並肩坐在石頭上」等等。 四、建立「錯別字醫院」。 小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知覺不夠精細,注意力容易分散,再加上思維習慣的個性差異,所以學習中產生的錯誤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使學生從小養成自己檢查自己修改的好習慣,促使學生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問題。我就要求學 生每個人建立一個「錯別字醫院」, 就是把平時輕易寫錯的字收集起來,記錄在專門的一本小冊子里,要寫出自己寫錯、用錯的字錯在何處,找到病因後再訂正、組詞、解釋。如「旱」讀hàn,「早」讀zǎo,「旱」下邊是「干」,「早」下邊是「十」。旱,旱災,陸地上缺水。早,早晨,太陽出來的時候。另外,對記錄下來的字,定期進行矯正訓練,要求同學之間互測互評,每人只測自己錯過的字。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一是學生想得深,想得全面,從音、形、義三方面求同辨異,遵循了漢字的字理,識字更牢固。二是針對性強,易於學生自我改正。突出了學生這個認知主體的作用。日積月累,培養了學生思維的批判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錯別字重復出現率會大大降低。 五、培養查字典的習慣。 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閱讀量的不斷增加,不熟悉的字和不能確定的字經常會出現,假如學生一碰到這種情況,能及時拿出字典查閱,有助於學生識字量的增長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反之,則影響學生識字能力和閱讀愛好。因此,讓學生隨時帶著一本字典,對小學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十分重要。另外,當學生碰到兩個輕易搞混的字,往往會使學生產生錯覺,而這種錯覺一旦成為學生的一種行為記憶的時候,就會直接給學生產生一種假象,當第二次碰到的時候,他會對之前的選擇產生條件反射。因此,第一次碰到兩個輕易混淆的字,一定要讓學生做出正確的選擇,查字典就是一種十分有效的途徑。 養成勤查字典的嚴謹學風,還可以避免寫錯別字,當遇到沒有把握的字,只要查一查字典就解決了。只要教師經常要求,經常訓練,經常檢查,持之以恆,學生勤查字典的良好習慣就會逐漸養成,漢字書寫的正確率會不斷提高。 六、實踐體驗,變被動為主動。 「表揚如陽光,批評如利劍」,不要讓學生因為自己錯別字多而感到自卑,不妨變正面消滅為間接解決。可採用各種游戲或競賽的方式在班級里開展活動,使學生自己自願強化,比如說走上大街找錯別字,同學之間互找錯別字,在黑板上展示錯別字,互批互改作文等,從中評選出「誰是改錯大王」。還可以採用榜樣法對於不寫錯別字的同學進行表揚、獎勵,從而來矯正小學生的錯別字現象。 總之,教給學生有效的識字方法,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將有助於學生減少錯別字。教師要幫助學生消滅錯別字,任重而道遠,吾將上下而求索。

6. 如何解決小學生錯別字的幾條具體辦法

在小學學習階段,錯別字的出現呈現正態分布的態勢,即隨著年級的增高,識字量增大,錯別字漸漸增多,中年級即三年級達到頂峰,四五高年級又漸漸呈下降趨勢。 錯別字可以說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常見病」、「疑難病」,基本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原因。 1.漢字本身的特點。 (1)結構復雜。漢字結構差別大,僅《新華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個漢字,不同的結構成分約有1000個筆畫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個常用字中,每個字平均有11畫之多,其中在17畫以上的字就有221個;每個字形體差異小,多一筆,少一筆,長一點,短一點,就成為不同的字或不成為字。例如:「未——末」,「酒——灑」。 (2)同音字多。在普通話中,有1000多個單音節同音字。如果不計聲調,漢字僅有418音節,每個音節平均有同音異形常用字733個,存在一字多音(調)、一音多字的現象。例如,「紀念——紀年」,「業績——業跡」等,都是因為音義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2.小學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確,辨析不準確。小學生的知覺還比較籠統,未形成精確的分化能力。如「荊棘」寫成「荊刺」,由於孩子空間知覺特別是左右方位知覺不完善,常常將字寫的左右顛倒。 (2)注意不穩定,粗心大意。學生的注意力還不穩定,往往容易被那些與學習無關的外部因素所吸引從而導致出現錯別字,但這些錯別字大多數在注意檢查的條件下自已能發現並糾正的。 (3)記憶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於漢字的音和形分離,有時學生能夠讀出字音,卻記不清字形,於是有的學生進行似是而非的類推,從而造成錯誤,如「蘋」字上面的「艹」;結果把「蘋果」錯寫成「平果」,這類錯別字在連用的雙音節詞中經常出現。 (4)思維的定勢影響。定勢又稱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動的准備狀態,在識字過程中表現之一是,前一個字的字型影響後一個字。例如:批評——批抨,眼鏡——眼目竟。這種情況也出現在雙音節詞中。表現之二是先學的字影響後學的字。「一般」受「船」的影響寫成「一船 」。 費景湖先生曾經收集了小學生日記、作文、作業共18345篇,找出其中的錯字與別字,經過統計處理,得出重復出現50次以上的錯字有「步、真、念、睡、賴」等20個;別字重現40次以上的有「多——都,正——真,正——直,在——再,以——已,又——有,密——蜜,今——令」等15個。 上面我們對小學生錯別字形成的原因作了簡單的分析,下面我們將有針對性地指出解決小學生錯別字的幾條具體辦法。 對錯別字進行分析,目的在於「防患於未然」,著眼點應放在預防上,防重於糾。那麼,怎樣防止學生少寫或不寫錯別字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個方法。 1.根據字音特點記字形。 有些字字形相似容易混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字的聲母和韻母區別開來。如「今——令」,這兩類字容易混淆,但是只要記住聲母是「L」往往都可寫成「令」。例如:鈴、嶺、憐,那麼其餘的都寫成「今」。例如:「吟、念、貪」等。還有的字可用韻母來鑒別,如「舀——臽」很相似,韻母是「ɑo」應寫成「舀」,如 「稻、蹈、滔」,其餘的只能寫成「臽」,例如,「焰、陷」等。 2.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記字形。 漢字中的形聲字由表意的形旁和表音的聲旁構成,而形旁、聲旁大都是原來就有的單字。如果孩子懂得漢字的構字規律,老師把形聲字的有關規律知識教給他們,別字就會大大減少。例如 「急躁」的「躁」和「乾燥」的「燥」字的區別:「躁」是足字旁,當人脾氣急躁時常要頓足跳腳的,而「燥」則是火字旁,火烤了當然要乾燥。又如,對一些字的偏旁,如果能說出其標義,理解其釋義,錯誤就會減少,例如:「冫」與「氵」常常混淆,我們要講清楚,凡用「兩點水」(冫)作偏旁的字,大都同冰有關系,如「凍、冷、凜、冽、凝」等,而用「三點水」(氵)作偏旁的字,大多同水有關系,如「江、河、湖、海、洪」等。 3.發揮想像記字形。 孩子的想像是豐富的,一個圓圈,他們可以認為它是一張嘴,一隻餅,一個球,甚至是男孩用手推的一個鐵環。因此,根據孩子對漢字的感知特點,對於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如在比較隱蔽的部位中的點、橫、鉤等,除用彩筆加以標明外,還可讓孩子合理地想像,使這個隱蔽的弱成分變成強刺激。如「鳥」字中的「點」像什麼?有的孩子說像一條吃到肚裡的蟲子,有的說像啄木鳥尖尖的嘴巴,還有的說像啄木鳥的心。又如「奶」字,有的孩子說「橫折折鉤」像奶奶的「駝背」,「撇」像她拄著的拐杖。有時,我們可以根據漢字的組成關系編順口溜,如「辛」,有位學生說:「媽媽是個營業員,每天立上十小時真辛苦。」這樣,他不會把「辛苦」寫成「幸苦」;又如「省」字,有位學生說:「到商店買東西,少用眼睛看,可以省下許多錢。」既生動有趣,又減少了孩子識記生字的心理活動過程,孩子記得牢,甚至終身難忘。 4.採用螺旋式復習法。 小學低年段的孩子還缺乏精細的分析能力,短時記憶占優勢。為了減少錯別字,

7. 如何糾正學生作業中的錯別字的教學反思

如何糾正小學生作業中的錯別字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正確使用漢字,不僅能更好地表情達意,也是一個人文化修養的象徵。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都深知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是培養小學生智能的重要途徑,課程目標中還規定小學生要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其中2500個左右會正確書寫,並且有一定的速度。教育專家研究表明,在小學學習階段,錯別字的出現呈現正態分布的態勢,即隨著年級的增高,識字量增大,錯別字漸漸增多,中年級即三年級達到頂峰,到高年級又漸漸呈下降趨勢。錯別字可以說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常見病」、「疑難病」,基本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原因:
一、漢字本身的特點
1、結構復雜。
漢字結構差別大,僅《新華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個漢字,不同的結構成分約有1000個筆畫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個常用字中,每個字平均有11畫之多,其中在17畫以上的字就有221個;每個字形體差異小,多一筆,少一筆,長一點,短一點,就成為不同的字或不成為字。例如:「未——末」,「酒——灑」。
2、同音字多。
在普通話中,有1000多個單音節同音字。如果不計聲調,漢字僅有418音節,每個音節平均有同音異形常用字733個,存在一字多音(調)、一音多字的現象。例如,「紀念——紀年」,「業績——業跡」等,都是因為音義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二、小學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確,辨析不準確。小學生的知覺還比較籠統,未形成精確的分化能力。如「荊棘」寫成「荊刺」,由於孩子空間知覺特別是左右方位知覺不完善,常常將字寫的左右顛倒。
2、注意不穩定,粗心大意。學生的注意力還不穩定,往往容易被那些與學習無關的外部因素所吸引從而導致出現錯別字,但這些錯別字大多數在注意檢查的條

8. 我是如何幫助學生糾正錯別字的

作為一名初中語文老師,我在教學實踐中經常會遇到學生寫錯別字,可以說,寫錯別字是很多初中生經常會犯的錯誤
,我在我的學生平時的作業中每天都會見到錯別字,尤其是作文,我幾乎沒有見過沒有錯別字的作文。對於這種現象,剛開始我的做法一般是把錯別字一一給學生指出來,讓他們改正。可是後來發現這樣做不僅很費事,
而且效果很差
。主要原因可能是學生處於
被動糾正錯別字
的狀態,所以積極性就不高,效果當然也就不好。現在中招、高考作文中的錯別字都是要扣分了,而到了初三、高三再去專門糾正錯別字已經太晚了。所以從初一階段就認真一些,是很有必要的。況且,避免錯別字也是一個人文學素養高的一個體現。
一、利用早讀時間大聲讀書。這樣做表面看似乎和糾正學生的錯別字沒有關系,其實不然,學生在大聲讀書的時候,必須讀正確
,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認真看書,
讀准字音
,這樣的認真和准確對於學生避免錯別字有很大的作用。同樣的道理,在評講作業尤其是作文的時候,我也是讓學生大聲讀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夠很容易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自己找到了自己的錯誤,就為下一步的改正打好了基礎。這樣大聲地讀作文,還可以幫助學生找到不通順的語句,真是一舉兩得呢!
,卡片上除了寫上原字和錯字之外,我還讓他們分別給這兩個字組詞
,盡量多的組詞,而且一定要標上拼音
。卡片要經常帶著,有空的時候就拿出來看一眼。如此反復,慢慢地,這些錯別字出現在學生作業中的頻率就越來越少了。對於偶爾出錯的一些字我要求學生一定要養成細心的習慣,寫完之後要再檢查一遍,檢查的方法就是讀出聲。如果是在考場上,由於不能出聲地讀,但只要時間允許,也要盡量一字一句地看,而不是一目十行地瀏覽。長此以往,學生們就養成細心檢查作業和試卷的好習慣了。
三、教給學生一些辨析形近字的方法。一
些形近字「長」得非常相像,簡直就像是我們人類中的雙胞胎,一眼看去是區分不出來的,如「未」和「末」,「日」和「曰」。還有一些字雖然沒有雙胞胎那麼相像,可要一下子區分也不是那麼容易,如「啜」和「綴」,等等。為了學生在區分錯別字時可以少走彎路,我就教給學生一些「笨」方法,如辨析「未」和「末」時,我告訴學生,「未」來的路越走越長,所以「未」字的兩橫是上短下長,而「末」路肯定是越走越短,那麼「末」字的兩橫就是上長下短了。有時我也教給學生一些「巧」方法,如辨析「啜」和「綴」時,我們先找出兩個字的區別在於部首,「啜」有兩個義項:(1)飲和吃,(2)哭泣時抽噎的樣子。兩個義項都和嘴巴有關,當然應該是「口」旁了。而「綴」的三個義項分別是縫、連接和裝飾,都和絲線有關,用絞絲旁也是理所當然的了。這樣運用形聲字的音符和義符來區分形近字的方法是比較簡便易行的。
四、遇到生字時,引導學生仔細分析其音、形、義,爭取讓學生一下子記准確,這樣就避免了以後糾正錯別字的麻煩。
五、舉行互找錯別字活動,同桌之間互相查找對方的錯別字,看誰錯得少,然後改正。第二次再互找,看誰比第一次查找時進步大。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糾正錯別字的興趣。這樣循序漸進,從初一到初三,學生們的錯別字果真是越來越少了。以上就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糾正學生錯別字的一些具體做法,希望能對樂庭有一定的幫助。

9. 識字教學中為什麼強調預防錯別字重於糾正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一個人是預防生病更要些還是生病後及時醫治重要些呢?很明顯,不生病最好,那麼不寫錯別字更好。與其後來糾正,不如一開始就杜絕。所以識字教學中強調預防錯別字重於糾正

10. 為防止產生錯別字,你在教學「燕,矩,藏,慣」四個字時該注意什麼

「燕,矩,藏,慣」四個字時該注意字的結構。

燕是上中下結構,矩和慣是左右結構,藏是上下結構。

基本字義:

1、燕

鳥類的一科,候鳥,常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蟲,對農作物有益。

2、矩

畫直角或方形的工具:矩尺(曲尺)。

3、藏

隱避起來:埋藏。

4、慣

習以為常的,積久成性的:習慣。

(10)錯別字教學擴展閱讀

慣組詞:

1、習慣[xí guàn]

常常接觸某種新的情況而逐漸適應:~成自然。對這里的生活還不~。

2、慣性[guàn xìng]

物體保持自身原有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如行駛的機車剎車後不馬上停止前進,靜止的物體不受外力作用就不變位置,都是由於慣性的作用。

3、慣例[guàn lì]

一向的做法;常規:打破~。因循~。國際~。

4、慣犯[guàn fàn]

指屢次犯罪、惡習難改的犯罪分子。

5、嬌慣[jiāo guàn]

寵愛縱容(多指對幼年兒女):別把孩子~壞了。

熱點內容
人們用英語怎麼說 發布:2025-05-15 21:26:05 瀏覽:209
2017高考數學文 發布:2025-05-15 15:11:48 瀏覽:817
怎麼喝水 發布:2025-05-15 14:52:53 瀏覽:829
雅本化學公司 發布:2025-05-15 13:44:02 瀏覽:940
師生問候英文 發布:2025-05-15 12:33:11 瀏覽:332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