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實錄

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實錄

發布時間: 2022-02-17 23:09:17

⑴ 《我要的是葫蘆》的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二、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

三、 教學難點:

弄清葫蘆與葉子之間的密切聯系。

四、教具准備:

自製課件、一個葫蘆。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見過葫蘆嗎?誰能說說葫蘆是什麼樣的?

2、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葫蘆(出示葫蘆實物),誰來叫叫它的名字(指導讀輕聲)

3、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就與葫蘆有關。師板題,齊讀課題。

4、師過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到底講了件什麼事情。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兩遍。

2.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1)CAI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小老師帶讀生字。

(2)CAI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開火車讀生字。

3.再讀課文,並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4.分自然段指名讀課文,正音。

三、精讀課文,讀懂課文

1. CAI:仔細觀察這兩副圖,比一比,他們有什麼不同?(葉子、葫蘆、種葫蘆人的表情)

2. 學習第一自然段

(1) 葫蘆究竟長什麼樣?自由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描寫葫蘆樣子的句子

(2) 生自由讀,畫句子,指名讀句子。(CAI出示「細長的……幾個小葫蘆。」)

(3) 指導朗讀:你認為葫蘆美嗎?為什麼?

(4) 你喜歡這些小葫蘆嗎?(喜歡)種葫蘆的人喜歡它們嗎?從哪裡知道的?指導朗讀「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CAI出示句子)

四、師小結

這么可愛的小葫蘆,種葫蘆的人最後得到它們了嗎?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 朗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小葫蘆長得很可愛,誰能把葫蘆的可愛讀給大家聽?指名讀第一自然段。(CAI出示第一自然段)

二、 學習二、三、四自然段,感悟課文

1、默讀課文,想一想,種葫蘆的人最後得到葫蘆了嗎?你是從哪一段看出來的?

默讀——指名讀——CAI展示第四自然段——指導朗讀(種葫蘆的人此時是什麼心情?讀出來)

2、小葫蘆為什麼會落呢?自由讀二、三自然段,課文中的人都說了些什麼?請你把他們說的話畫出來。

自由讀——指名讀——CAI展示句子——指導品讀

3、比較讀:(CAI出示)

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有幾個蟲子怕什麼!

有幾個蟲子不用怕。

(自由讀——師范讀體會不同的語氣——自讀自悟——男女生賽讀)

4、分角色表演讀二、三自然段

三人小組准備——上台表演讀

5:議一議: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呢?

三、 師總結

是呀,任何事情都是有聯系的,只想著葫蘆而不去管葉子上的蚜蟲,怎麼能夠得到好葫蘆呢?小朋友們可別像這個人一樣范錯誤啊!

四、 寫字

1、讀生字,看誰讀得准

2、觀察生字,看看誰會發現

(1) 相同偏旁的字:怪、慢

(2) 相同部件的字:掛、哇

(3) 相同結構的字:治、棵、掛、哇、怪、慢(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3、看老師寫字,比比誰會看

師重點指導寫:言——第一橫長,二三橫短且一樣長。

每——指導寫筆順。

掛、哇——右邊是兩個土。

慢——右邊中間是四字旁。

4、生完成書上的寫字練習。

⑵ 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最後那個人看到小葫蘆慢慢地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會說些什麼呢

摘要 看著小葫蘆一個個的變黃脫落 心裡的滋味難以說出 他什麼也不會說

⑶ 讀了(我要的是葫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什麼

明白了事物與事物之間關系密切,不可為追求結果而不在乎細節的道理。

《我要的是葫蘆》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包括2017版)第14課的課文 。

植物生長一般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前一環節直接影響著後一環節,要想得到好果實,就得細心呵護植物各部分的生長,不能只注意結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3)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實錄擴展閱讀:

《我要的是葫蘆》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個人他種了一棵葫蘆,有一天他的葫蘆葉上有幾個蟲子,他自言自語的說:「幾個蟲子怕什麼」。

鄰居勸他趕快治一治葉子上的蟲子吧,那個人不聽說,我要的是葫蘆不是葉子。一天又一天的過去了,葉子上的蟲子越來越多了,小葫蘆慢慢變黃了,一個一個都落了,那個人感到了後悔莫及。

每個事物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不要因為不重要的就不關心它,而造成很嚴重的後果。

⑷ 我要的是葫蘆這一篇課文給你留下了怎樣深刻的印象

《我要的是葫蘆》這是一篇內容有趣,寓意深刻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蘆》是故事主人公說的話。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教者對教材作適當的組合、拓展,把文路、教路、學路三者和諧地統一起來,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

一、看圖說話,出示課題

教者首先出示的是葫蘆藤架,讓學生領悟這是葫蘆藤。老師再讓學生說說「葫蘆藤」三個字的特點,指導學生「藤」字的結構並書寫,接著讓學生找書上的句子讀,這就是讓學生圖、文、字三者統一起來。感受葫蘆的可愛和葫蘆藤的茂盛,種葫蘆人的高興,這時,老師又放「葫蘆」掉下來的聲音,「葫蘆」掉下來的動作。再讓學生說說你聽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學生紛紛回答。但種葫蘆的人要的是什麼?這時,老師板書課題,「我要的是葫蘆」,這正是水到渠成。學生齊讀課題後,老師再次設疑,究竟是誰把我們的小葫蘆搞掉了呢?

二、理解過程,探究原因

導讀第二、第三段,讓學生帶著下邊的問題研讀課文,當葫蘆的葉子上有洞,小葫蘆生病的原因是什麼?那個人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說的?

導讀這兩段時,著重指導學生讀好描寫人物語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內心活動,同時及時進行語言的轉換訓練。「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說呢?「葉子上的蟲還用治?」那個人再說「我要的是葫蘆」這句話時,心裡是怎麼想的?在充分感知語言的基礎上練習分角色朗讀對話。通過朗讀指導和訓練,使學生充分感知語言文字,並進行情感體驗。突破學習的難點。這樣的學習方法,不僅有效地構成的懸念,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⑸ 小學課文我要的是葫蘆

從前,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細長的葫蘆藤上爬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花,花謝了以後,藤上結了幾個小葫蘆。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啊!他每天都要去看幾次。有一天,他看見葉子上有幾只蚜蟲,他想:「有幾只蟲子怕什麼呀?」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啊!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一個鄰居看見了對他說:「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他奇怪地望著鄰居說:「什麼?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可是,過了幾天,葉子上的蟲子越來越多,小葫蘆慢慢變黃了,一個一個都掉光了。那個人看見了後悔極了,決定下一年再種。

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棵葫蘆。他細心地照料,經常給它澆水、施肥,沒過幾天,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花謝以後,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有一天,他發現葉子上又和去年一樣爬著一些蚜蟲,於是,他想起鄰居說的話,馬上拿來葯水把蚜蟲消滅得精光。

就這樣,葫蘆一天天長大,後來,葫蘆真的長得比南瓜還要大呢!那個人高興極了!

⑹ 學了<<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我要對那個種葫蘆的人說

描寫思路:以課文內容作為主題,真實得描述,正文:

我要對那個種葫蘆的人說::「你真糊塗,你真傻!當初你要是聽鄰居的勸告,現在不就收到很多大葫蘆了,可是當時的你卻偏偏什麼都聽不進去,把別人的好心當成驢肝肺,就是因為不願意聽別人的意見,才會導致你現在一無所獲。」

文章講述了一個人一心想要心愛的小葫蘆長大,認為葉子上的蚜蟲與葫蘆毫無關聯,毫不在乎。最終葫蘆被蚜蟲蛀了,他的願望也落空了。故事告訴我們:事物與事物之間關系密切,不可為追求結果而不在乎細節。

(6)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實錄擴展閱讀:

植物生長一般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在這一過程中,前一環節直接影響著後一環節,要想得到好果實,就得細心呵護植物各部分的生長,不能只注意結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那個種葫蘆的人,眼睛只盯著葫蘆,葉子上長了蚜蟲也不管,結果,小葫蘆慢慢變黃,一個個都落了,多可惜呀!

可愛的小葫蘆為什麼會落,這是學生可能會質疑的問題。因此,教學時,可以以此問題為突破口,採用變序閱讀法,先學習第一段和最後一段,再重點朗讀中間兩段,感悟問題的原因:

種葫蘆的人,只要葫蘆,而不管葉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他所犯的錯誤,可以從他的語言看出來。因此,可抓住文中的人物語言朗讀體會,理解課文內容。

⑺ 請簡述陳艷老師《我要的是葫蘆》導入新課的過程,並說說給自己的啟示。

摘要 一,課件導入主題(標題圖)

⑻ 我要的是葫蘆的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名字叫做《我要的是葫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你們見過葫蘆嗎?誰能說說葫蘆是什麼樣的?
3.指名答。(出示葫蘆。)
4.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到底說了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兩遍。
2.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1)指名讀注音的生字。
(2)開火車讀去掉拼音後的生字。
3.再讀課文,並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4.分自然段讀課文,想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
三、精讀課文,讀懂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想讀懂了什麼。
2.指名答。(結合學生回答,屏幕顯示相應自然段,並進行板書。)
(1)教學第一自然段。
師:課文中介紹了葫蘆的哪幾部分,各部分分別是什麼樣的?
指名答。(顯示正確答案。)
齊讀二、三兩句話。
指導朗讀:多麼可愛的小葫蘆哇!
師:那個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這么可愛,心情會怎樣?
分男女生朗讀該段。
(2)教學第二自然段。
師:葉子有了什麼變化?(結合學生回答出示課件。)這些蚜蟲會怎樣?可他怎麼想?
指名讀第一句話。
指名表演那個人說話的樣子。
齊讀該段。
(3)教學第三自然段。
同桌分角色朗讀鄰居和種葫蘆人說的話。
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共同評議:
鄰居此刻的心情怎樣?應讀出什麼樣的語氣?
種葫蘆的人著急嗎?應用什麼語氣讀?
學生自由組合並表演。
師:你們覺得他們倆誰說得有道理?
學生討論,指名答。
課件演示:小葫蘆和綠葉的對話——葫蘆藤每天向葉子輸送養料,葉子再將養料輸送給小葫蘆。蚜蟲吃綠葉,使它無法輸送養料。小葫蘆因沒有養料供給,隨即變黃落下。
(四)齊讀第四自然段。
四、擴展練習
1.小組討論:種葫蘆的人看到小葫蘆都落了,會想些什麼呢?
2.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3.續講故事: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
4.指名講故事。
五、小結
師:在鄰居的幫助下,種葫蘆的人明白了葉子和果實的關系,懂得了事物之間是相互有聯系的,改變了過去只盯著葫蘆,不管蚜蟲的做法,最終種出了他想要的葫蘆。

熱點內容
怎麼喝水 發布:2025-05-15 14:52:53 瀏覽:829
雅本化學公司 發布:2025-05-15 13:44:02 瀏覽:940
師生問候英文 發布:2025-05-15 12:33:11 瀏覽:332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