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張齊華教學視頻

張齊華教學視頻

發布時間: 2022-02-20 05:24:28

『壹』 張齊華分數的意義的教學效果如何

張齊華分數的意義的教學效果如何,教學效果的體現在同學們就是能夠可以打多少分這樣子。

『貳』 讀書筆記:張齊華《教什麼怎麼教更重要》

讀書筆記:張齊華《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

小學數學小兒科,大學問!——張景中
一、《交換律》課後反思
舉例來發現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這屬於不完全歸納法。教學目標定位不只是掌握數學事實,還要體會不完全歸納法的出結論的過程,即數學探索。
二、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
要給孩子一杯水,我就得准備好一桶水。(你是否具有一桶水的能力,還是你只是比你的學生快了一課時?)
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這是為什麼?(本位性知識)
答:驗證思路:把圓錐沿高分成n等分,每份是圓柱,最後利用極限思想整合公式,得出圓錐是與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
忽略事物的自然屬性,重視它的數學屬性。
(一)認識1—5
案例1:
師:數一數,這里有幾頭犀牛?
師:生活中什麼地方也有2呢?
……
小結:生活中這么多地方有2啊。這些啊都可以用數字2來表示。
案例2:
師:這里的犀牛有的大,有的小,你們覺得還能用2來表示嗎?
生:大小沒關系,只要是兩只,都可以用2表示。
【經過抽象思維概括出來的2,它的意義會更加深刻。數學課堂的特有魅力是讓學生經歷抽象思維的過程,感知獲得抽象思維的方法。】

(二)關於《位置》的教學:
可以把位置定位於坐標思想,位置的教學有一維的(第幾個)、二維的(第幾行第幾排)、三維的

(三)《平均數》:
移多補少,求和再平均是算平均數的方法。平均數的內涵是什麼?是一組數據的代表數。
案例:
師:五個組進行套圈比賽。第一組是一個人:「我套中6個」。
如果你是評委,你會在第一個代表隊的記分牌上寫幾?
第二組兩個人,6個、4個。
師:我也贊成用6代表,只是不知道第一組有沒有意見。
生:5是最能代表他們水平的,一個高一點,一個低一點,5是最有代表性。
第三組:4、5、6
第四組:4、5、9
……教授求平均數的方法

『叄』 求視頻:張齊華 三角形的內角和

只找到了一些,但張老師那個要收費。我還專門給上傳人聯系過。

『肆』 張齊華的介紹

張齊華,男,1976年出生,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副校長,小學一級教師。曾多次獲南通市和海門縣數學教學評比一等獎,2003年獲江蘇省小學數學評比一等獎,連續三次在「教海探航」徵文評比中獲一等獎,50餘篇教育教學論文發表在省級以上刊物。參與蘇教版數學國標本教材的編寫。曾獲「南通市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南京市優秀青年教師、「海門市學科帶頭人」等稱號。

『伍』 請問全國優秀小學數學教師有哪些啊,從哪能下到他們的視頻啊,尤其是男教師謝謝了

視頻從土豆網下,全國優秀教師有:中學特級教師,男,1984年進入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春暉中學任教,歷任教研組長、教務主任、副校長,1992年起擔任校長。

蔣玉珉,男,1949年8月25生。1982年山東大學經濟學研究生畢業,同年獲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1986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93年晉升為教授。1995年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997年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先後任安徽財經大學(原蚌埠財貿學院)副校長、皖西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2003年6月任安徽師范大學校長。

麥子俊從教24年,先後在農村中學、教研部門、示範高中工作,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理論素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作為一名教師,一位民革黨員,他在思想政治上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忠誠和熱愛教育事業,關心學生,教書育人,愛崗敬業,任勞任怨,為人師表,師德高尚。

數學:趙百軍 張卓海
化學:李華林 王興奎
外語:吳成軍
物理:周宏

『陸』 張齊華的教學思想

在張齊華看來,數學不只是數學知識、方法、過程的簡單堆砌與疊加,數學教學也不僅僅是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的機械傳遞與搬運。作為基礎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中必修的一門課程,她擁有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特有的教育與文化價值,比如理性精神的滋養,或者數學思想方法的培育,等等。數學就是一種文化。這種「作為文化的數學」一旦進入課程,尤其是教學視野,勢必會呈現出一般課堂所不具有的文化氣質,她既可能表現在對數學內容的理解和組織上,也可能表現在對兒童數學需要的把握上,更多的還表現在對具體教學策略的選擇與運作上。有人說,張齊華的數學課有一種淡淡的「文化味」,大抵就是指這層意思。有人說,張齊華的課堂很特別,他的教學藝術是由他個人的內在氣質、個性和風格所決定的。這同樣只說對了一半。個人既有的教學風格、氣質固然是影響一個人形成獨特教學藝術的重要因素,但與此同時,教師是否擁有相當的專業自覺,比如,能否在對自我教學特質作出清晰把握與深刻洞察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確立個性化的教學主張與見解,進而以此為基礎,構建出屬於自己獨有的教學哲學,則是教師形成教學藝術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張齊華雖然年輕,但他卻以過人的專業自覺,憑著對數學教學的敏銳洞察與深刻理解,從理論與實踐層面搭建出了「文化數學」這一嶄新的教學平台。
不妨還是回到「圓的認識」一課。眾所周知,「在所有平面圖形中,圓是最美的!」這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可是,如何引導學生去感受圓這一平面圖形的美,進而獲得真切的審美體驗?課堂上,張齊華設計的幾個問題耐人回味:「和其他直線圖形相比,你覺得圓美在哪裡?」(圓由曲線圍成)「可是,不規則的曲線圖形或者橢圓也是由曲線圍成的呀,和他們相比,圓又有什麼特別之處?」(圓看起來更光滑、勻稱)「除了外表光滑、勻稱以外,還有沒有什麼內在的原因,讓圓成為最美的平面圖形?」「所有的半徑都相等,這與圓的美有什麼重要的關聯嗎?」(事實上,正因為半徑處處相等,才使得圓具備了一種無限對稱的和諧結構,美因此而生)一連串的問題,看似都在探尋「圓為什麼最美」,但探究的最終結果卻指向了圓的內在特徵,以及由這些特徵所構成的圓的和諧結構。至此,數學知識的習得、數學方法的滲透、數學美的體驗,三者有機融合為一體,共同構築起了這節具有濃郁文化氣質的數學課。
此外,張齊華始終堅持,具有文化訴求的數學課堂並不排斥具體的數學知識或方法,相反,數學課程的文化價值和意義正是依託於具體數學知識、方法的學習而得以實現的。知識和方法是載體,是數學的文化價值賴以彰顯、實現的母體和根系。在他看來,只有讓知識的學習伴隨著豐富的數學思考,讓方法的滲透伴隨著理性精神的培育,這樣的數學課堂才是真正具有文化意蘊的,而他的教學藝術的精髓也正在於此。

『柒』 為什麼張齊華教學視頻不能正常播放,以前可以的

現在 你在去巨象網看一下吧

『捌』 如何提升學生的傾聽力張齊華

傾聽,從溝通定義上說,是接受信息的重要方法,傾聽是能力,更是美德。傾聽,是工作中四大能力「聽,說,讀,寫」之首。在很多工作的實際場景中,聽也是最重要的能力,我們經常說的「察言觀色」也把傾聽放在了第一位。可惜我們的教育把聽放在了最後一位,甚至根本沒有給予任何培養方法。

對於學生培養的傾聽能力,更需要從心態、方法和技巧上來詳細分析。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傾聽心態:尊重、同理心、培養傾聽意願、認同傾聽是種能力。

1、尊重:在溝通課程和商務禮儀和銷售課程中都提到了傾聽,這里是重視對方,包括重視對方的心態及其言行,讓自己表現出相應的言行。

2、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樣,己所欲,施於人。溝通中的重要法則之一就是你希望怎麼被對待,就怎樣對待別人。

3、培養傾聽意願:善於傾聽的人,更容易學習到東西,更容易被別人所接納。不管是否接受對方談話內容,但一定要尊重對方說話的權利。

4、認同傾聽是種能力:聽的過程中,要捕獲有用的信息,並且與對方互動,如果沒有聽懂,還需要採取必要的方法來解決。聽了同樣的內容,接受的信息量不同,這就說明接受者的能力不同。

二、給予學生傾聽的具體方法:

1、肢體語言:建議學生身體面向老師,不要有任何交叉的部分,因為這在肢體語言上叫「防禦姿勢」,代表拒絕接納,迴避和躲藏。比如抱肩,翹腿等。這樣的肢體語言被證明接受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如果是一對一談話,比如對客戶,建議身體前傾,效果會更好。

2、面部表情:一對一溝通眼睛要注視對方,如果明白了對方的意思,要適時的點頭,以鼓勵對方繼續。在傾聽輕松的話題時,要保持微笑,可以輕聲符合並回應,比如「是的,好的,明白,您繼續……」。如果是一對多溝通,目光要關注到大家。

3、傾聽過程:不要打斷別人的講話,尤其是在一句話沒有說完之前,更不要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沒有聽清楚,可以稍稍抬手示意「不好意思,請問一下,您是說……」復述或者提煉對方的談話內容,用來澄清對方講話,或請對方重新描述。如果是工作內容,建議隨手做記錄。這都是傾聽的具體辦法。

4、結束話題:如果與對方的談話結束了,要給對方明確的感謝,或者相應的行動。比如「非常高興與您溝通,您看還有什麼其它問題嗎?」根據需要起身相送。

三、組織練習傾聽的活動:

1、游戲活動:常用的活動有《聽故事答問題》念一段故事,從中提問,請學生回答,類似英語的聽力測試題,《「三」的故事》、《下雨啦》提到特定內容請學生迅速做出正確反應、《挑戰3分鍾》練習學生保持絕對安靜3分鍾,同時注意傾聽。《傳話》傾聽的同時,完整轉述給其他同學。

2、傾聽復述:常用於演講指導練習,老師先說一段話或播放一段視頻,請學員復述。比如「職業素養包括四個部分,1,2,3,4……」請學生最大化重復。老師再加以點評。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隨機的請同學復述自己的講課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傾聽注意力。

3、澄清傾聽:老師先說一段話,請學員傾聽。比如給出兩個故事,一真一假,請學生通過傾聽判斷真假。

4、案例復現:老師與學生溝通兩次,一次完全用正確的傾聽方法,一次用有問題的傾聽方法。或者學員上台表演兩個人聊天的案例,請其他同學來看,哪個同學學會了運用了傾聽的具體方法,並反復練習,直到學生掌握了傾聽的具體方法。

四、老師注意事項:

1、平時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中,如果學生描述的是傾訴性話題,我們更需要耐心的傾聽,而不是急於給出安慰和建議。回應限於「我能理解,我明白,我也有過相同經歷……」在學生傾訴完成後,再給予安慰,表示同性,並且尋問「我能幫你做點什麼?」

2、老師傾聽學生的過程中不要否定學生,包括使用拒絕身體語言、面部表情的譏笑、語調的嘲諷等。

傾聽的最高境界,就是通過對方的語言、肢體語言、表情、語調,了解對方心態和狀態的「潛台詞」。

熱點內容
雅本化學公司 發布:2025-05-15 13:44:02 瀏覽:940
師生問候英文 發布:2025-05-15 12:33:11 瀏覽:332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