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古井教學反思

古井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2-02-26 13:59:07

『壹』 幼兒園多元文化家鄉教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和立志建設家鄉的願望; 2、使幼兒知道自己的家鄉是章丘; 3、引導幼兒更進一步了解和熟悉章丘的風景名勝和土特產。 活動准備: (章丘風景、土特產課件)、章丘風景圖片、磁帶(幸福泉、誇章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 1、聽音樂《幸福泉》拍手進教室安靜做好。 2、(出示幾幅美麗的圖片)問:小朋友,你知道這是哪裡嗎?介紹:這就是我們美麗的家鄉——章丘,是我們生活的地方。(課件章丘地圖) 二、基本部分: 1、復習土特產: 我們章丘物產豐富,有好多的土特產,你知道哪些? (章丘大蔥、明水香稻、垛庄核桃、龍山小米、白雲湖鴨蛋、黃家烤肉) 簡介: 章丘大蔥:產於秀惠,它很高(最高的比老師還高一大節呢!)蔥白也很長(能達到小朋友胸膛)、又脆又甜,有「蔥王」、「世界上最偉大的蔥」的稱號。 明水香稻:是「世界香米之王」,古時候給皇上進貢的貢品。 垛庄核桃:果殼光滑,特別薄,容易剝皮。 龍山小米:米色金黃、香味很濃,是四大名米之一。乾隆年間,給皇上進貢的貢米。 白雲湖鴨蛋:蛋黃發紅、油多、味道鮮美 黃家烤肉:是綉惠鎮黃家灣的特色食品,皮酥、肉嫩、肥而不膩、清香可口,是我們山東的名吃。 章丘還有很多好吃的,請小朋友看一下(課件)。 2、新授章丘美景: 章丘不僅物產豐富,風景更美: 小朋友,你都去過哪些美麗的地方?(讓我們一起乘車去游覽)(課件逐幅出示)結合課件教師先引導幼兒逐個觀察各景點的特點,引導幼兒認識各風景點: (1)(開起小汽車、笛笛、笛笛、哧)小朋友看,我們來到哪裡了?(白雲湖)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有好多荷花)對了,是白雲湖。 小結:白雲湖在明水西北邊,空氣清新,湖中種有大片的蓮藕,還養著大量的鵝、鴨、魚、鱉、蝦等,是天然的水上樂園。 (2)(開起小汽車、笛笛、笛笛、哧)這是哪裡? 城子崖遺址:龍山文化的發原地,以黑陶著名,對科學家考古有很大意義。 (3)(開起小汽車、笛笛、笛笛、哧)小朋友,我們現在到哪了?(百脈泉公園)百脈泉公園里有什麼?(泉水、清照園、龍泉寺)都有什麼泉?(百脈泉、梅花泉、漱玉泉、墨泉等)這些泉水各有什麼特點呢?(……)請小朋友一起欣賞(課件)。 小結: 百脈泉公園:就在明水,公園里有百脈泉、梅花泉、漱玉泉、墨泉等好多的泉水,還有清照園、龍泉寺等建築。 ①百脈泉:池底湧出數不清的水泡,慢慢地浮上水面,好象滾動的珍珠,詩人贊美為「百脈寒泉珍珠滾」。 ②梅花泉:在 「清照園」內,泉水從很久以前鑽出的5個鑽孔中噴湧出來,水花四濺,五個泉一齊噴涌,就像一朵盛開的梅花,又叫梅花泉。這個泉噴涌旺盛,水氣蒸騰。 ③漱玉泉:由於受壓不勻,它的特點是左右搖擺,像在跳舞一樣。因為李清照常到這里來觀泉,並且漱過口洗過玉,所以才叫漱玉泉。 ④墨泉:水像是從很深的古井裡湧出,顏色很深,黑黝黝的。 ⑤清照園: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故鄉 ⑥龍泉寺:殿內佛像金碧輝煌,壁畫形象生動,栩栩如生,是章丘佛教文化的一處名勝景點。 (4)危山:在章丘市西部聖井鎮,四周是山前平原,孤山獨立,發掘漢墓兵馬俑。

『貳』 關於母親的詩

詩名:《住在母親的眼裡》

作者:杭愛護

原文:

我一生下就住在母親的眼裡,

這么多年,

她從未收過租金,

並用她一生來裝修我的人生。

年輕時,

她的眼睛是那麼美。

後來,

由於我的擁擠變得眼花。

我在她目及之處,

她尚且可關上窗戶,

閉目養會神。

我在她視野之外,

她只剩捉住我的樣子。

這世間有萬般感情,最偉大的莫過於母愛,無論長多大,在母親眼裡,永遠是個孩子。我們從一出生,就住在母親的眼裡,母親無時無刻不為自己的孩子牽掛著,總是希望把最好的都給自己的孩子。

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這才是當子女的應盡的義務,可是有的時候我們真的應該反思,我們總是以工作繁忙為借口,而忽略了對父母的陪伴。對於父母而言,子女的陪伴就是莫大的幸福。

『叄』 作文要寫一件令我感動的事選什麼題材最好,要新疑

同學之愛同窗五年,在同學之間發生過許許多多溫馨感人、讓人覺得十分溫暖的事,我們要把這些記憶好好珍藏,好好體會人生的樂趣。在我二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在學校里生病的經歷讓我十分懷念。那一天,我的腸胃不知道怎麼回事,吃了任何東西都會吐出來,而且正好肚子非常痛,頭也暈暈的,很難受。在我上課時,突然感覺有一股東西堵在我的喉嚨里,好像要吐出來一樣。我沒有忍住,「哇」地一聲把好不容易吃下去的食物都吐了出來,整個人難受極了。在這時,我聽見老師說:「誰願意帶他去醫務室看看?」有兩個同學舉起了手,原來是蔡同學和黃同學。頓時,我覺得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在去醫務室的路上,我吐了不知多少次,而且沒走一段路還要休息一下,一直走了十多分鍾才走到醫務室。可是他們不覺得惡心,也沒有喊一句累,還不停地問我肚子疼不疼,用不用該休息一下……我的心情也有痛苦變得明朗了起來,病情也好像減輕了許多。到了醫務室,醫生診斷後告訴我,我得了輕微的腸胃病,沒什麼大問題。兩位同學也因此鬆了一口氣,我也慢慢安心下來。在回教室的過程中,他們仍舊細心地照顧我,讓我感到很有安全感。在漫長的人生中,我們的親朋好友關愛都會讓我們感動至極,何況是同學之間的友誼呢?在我認為,同學之間的情意同樣寶貴,我們要好好珍惜!有一天下午第二節課,我們正在聽著老師示範唱歌。突然「嘔——嘔——」的一兩聲。緊接著,只聽到有人大叫一聲:「湯懷吐了!」只見湯懷臉色蒼白,手捂著胸口,嘴唇是蒼白的,地上、椅子上還有桌子上都有贓物。頓時,一陣刺鼻的臭味傳過來,幾個同學都不約而同地捂住鼻子。教室里鴉雀無聲。只有他——曾獲一次十佳少先隊員和兩次每月一星的蔡淑茵同學拿著掃把捂著鼻子把贓物一點點清理掉,她的額頭上掉下了一滴滴晶瑩的汗珠。老師還沒說坐在一邊的我和幾名同學早就忍不住了,飛快地跑到教室拿來抹布、簸箕和笤帚也幫助她一起掃掉贓物。不一會兒,贓物被清理干凈了,上課也恢復了秩序。下課後,那些捂住鼻子的人的臉刷的紅了,像一個個熟透了的蘋果,紅彤彤的。今天,我與同學們們乘大巴車要去遊玩。一路上綠樹成蔭,百花盛開,窗外的景色一片生機勃勃。很多很多的同學凝視著窗外,欣賞著窗外美麗的景色。我卻無心欣賞窗外美麗的風光。因為暈車,我的胃中逐漸泛上了一種惡心的感覺,頭也暈乎乎的,十分難受。慢慢的,一些惡心的污碎物湧入我的喉嚨。我實在忍不住,但我閉著嘴,生怕它湧出來。一個同學看出了我的心思,遞給我一個塑料袋。我對著塑料袋,開始「飛流直下三千尺」——不停地狂吐。吐出來了很多,有飯粒、碎肉渣還有今早吃的葯,聞著就是一股酸味。而且這次嘔吐真是沒完沒了,不一會兒就是一大袋。一位同學用自己的水幫我漱口,給我敷冷毛巾。然後,我昏昏沉沉睡著了。下車了,哇——我還是難受,在草坪旁邊瘋狂嘔吐,嫩綠的草坪邊的令人惡心。一位同學輕輕拍著我的後背,終於止住了嘔吐。我走了兩步,啊——還沒喘過氣來,又吐了。流出來的惡心液體都快成一條河了。同學把我扶到垃圾桶旁,我就像垃圾桶「傾訴」。嘔——我幾乎把垃圾桶吐滿了。一位同學遞給我衛生紙擦嘴,另一位同學用清水幫我漱口。從這里,我感到了別人對我的關懷與溫暖今天上午,在我們班發生了一件讓人難忘的事。這節語文課,王老師正在講《古井》一課,同學們都聽得專心致志。只有劉星爍面色蠟黃,一點也沒有精神。(如果同學們都「專心致志」,又如何注意到了劉星爍病容?建議此句挪到「小剛報告」之後。)突然,坐在劉星爍旁邊的小剛報告:「老師,劉星爍吐了!」(建議此處寫寫同學們聽後的反應和劉星爍的樣子[神態、動作]甚至是那堆嘔吐的臟物,以便照應下文。)一股難聞的氣味馬上撲鼻而來,坐劉星爍前面戴著眼鏡的小岳捏著鼻子,皺著眉頭,比嘔吐的劉星爍的樣子還難看。(此句是此文的一大亮點!一是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此句形象地刻畫出小岳難看的樣子,與下文以「我」為首的幫助劉星爍,不怕臟不怕臭的同學們進行了鮮明的對比。二是「難看」也有兩層含義:表面是說他的樣子真的很難看,其實還有批評他反應誇張,不幫助同學,只想著自己的感受。)坐靠近劉星爍的同學也一個個好像痛苦難忍,在座位上不停地呻吟。(「呻吟」似用詞不當,「呻吟」指病人因痛苦而發出聲音。建議這里給呻吟加上引號,用引申義:這些同學因頭腦里的「病」----只想著自己,不幫助別人的自私心理,而無病呻吟!)過了一會兒,我猶豫地舉起手有點吞吞吐吐地說:「老師,我來打掃那裡。」(「猶豫地舉起手有點吞吞吐吐」比較真實,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當時情況,但「我」為什麼會有勇氣舉手?我想前文「老師」這一角色表現較少,而現實生活中任何老師在課堂上面對這一情況都不會無動於衷的。所以建議改為:發生這一切,老師一句話都沒說,只是用嚴肅而期待的眼神望著全班同學。接觸到老師的目光,我猶豫地舉起手……)說著,我就從講台拿起一張報紙,去包住那堆嘔吐的臟東西,(怎麼「包」?可多費點筆墨。胡俊傑就寫得挺好:用報紙蓋住,再小心翼翼地包住那堆嘔吐的臟東西……,越寫得詳細,越能體現「我」的不怕臟不怕臭。)接著,又有很多同學舉手說:「老師,我也來。」「我來扶劉星爍去校醫室!」我們班好像在接力棒似的。(用「接力棒」來比喻不恰當,接力棒只能一個傳一個,建議改為:我們班舉起的小手就像春雨過後的竹筍一樣「刷刷」地冒出來。)小月和小紅扶著劉星爍去了校醫室,幫助我打掃的同學也越來越多,這條狹窄的小走廊都擠成了一團,好像擠進來這里的都能到一顆鑽石似的。(用「鑽石」比喻美德非常巧妙,但這一句我認為不太符合情理-----一般老師不會同意這么多的人來打掃,即使有這么多人想干!因為比較混亂。)頓時,小岳好像已經意識到錯誤了,其他嘲笑劉星爍的同學也都認識到錯了,低下了頭。(此句有「用詞不當」和「語意混亂」的問題。首先這些同學不是「嘲笑」,而只是做出「難看的樣子」。其次「小岳」也是做出「難看的樣子」同學中的一員,不必把他單獨列出,可改為:小岳等剛才做出難看的樣子的同學好像已經意識到錯了,低下了頭。或者「小岳」有不同別人的表現,才可把他單獨列出來寫,如:小岳好像已經意識到錯誤了,不禁臉紅了,其他剛才做出難看的樣子的同學也都認識到錯了,低下了頭。)我們幫助了劉星爍的同學被老師狠狠地表揚了一番,王老師讓嘲笑劉星爍的同學好好反思一下。(老師抓住這個教育契機表揚先進,督促後進也屬情理之中,但如果孩子「都認識到錯了,低下了頭」,自己教育了自己,老師何必再佔用寶貴的上課時間?激勵先進完全可以放在班會課,當然這屬於「旁觀者清」,此項議題也已超出作文教學的范疇。)「叮鈴鈴,叮鈴鈴」下課了,班上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突然一位女同學大叫說:「有人吐了!」我一轉頭看,原來是我是的好朋友譚攀吐了。我看見四周圍的人都躲的遠遠的,想見了幾十年沒有洗澡的流浪漢,只有Mr方拿著紙巾走了過去譚攀的座位旁邊,給譚攀擦身體和擦嘴。我見這種情況馬上跑進了男生廁所裡面那出來了一把拖把出來馬上跑向譚攀的座位,用最快的速度把地板拖干凈,突然周圍的旁觀者也出來幫忙譚攀,有的人扶著譚攀去醫務室,有的人幫譚攀擦書(因為譚攀也把吐出來的東西吐到書本上面了,還有的人把譚攀的的書桌搬到廁所裡面洗桌子,我還看見了很多很多……像這樣的事情還多著呢。記得有一天早讀時,王夢靜同學突然嘔吐起來,還大喘著氣,小臉憋得通紅,穢物吐得滿地都是,頓時教室里一股難聞的氣味讓人覺得惡心起來。教室立刻炸開了鍋,鬧哄哄的。只見有的同學用手捂住鼻子,皺著眉頭;有的同學拿起書本當扇子扇起來;有的同學更是起鬨到,大聲的嚷嚷著……班長及時制止了這亂哄哄的場面。這時只見「小不點兒」不聲不響地從自己的座位上站起來,走到王夢靜身邊,掏出一張潔白的擦巾紙,一面幫王夢靜輕輕地拍著背,一面幫著給她細心地擦凈嘴邊的臟物,並輕聲說:「好點嗎?我給你找老師倒杯水喝!」在她的幫助下,王夢靜好了許多。看笑話的,不問事的同學,這時也不好意思地安靜了下來。此刻,我抬眼看見王夢靜的眼裡閃著晶瑩的感動的淚花。這就是我的同學「小不點兒」,她心中只有他人,有著一顆金子般的心。我的同學作文800字_我的同學

『肆』 武陵春的板書誰告訴我啊

《武陵春》教學實錄

一、導入

師:咱們似乎好多天沒有一起聽歌了,先來一起共賞一首歌,怎樣?(聲高呼。)

播放歌曲:《月滿西樓》,部分學生小聲跟唱。

師:這首歌大家比較熟悉吧,什麼名字?

生:《月滿西樓》。

師:嗯,不錯。考考你們,這首歌的詞作者是誰?

生:不知道。(有人小聲嘀咕:李清照)

生1:是李清照的《一剪梅》。

師:你們聽了有什麼感覺?

生2:比較憂傷、凄愁。

師:我和你有同感。你們對李清照有哪些了解?

生3: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詞人,婉約派詞人代表。

生4:李清照的丈夫叫趙明誠,據說他們夫妻二人感情很好。她丈夫死後,李清照寫了許多愁詞。

生5:李清照和丈夫相親相愛,丈夫出遠門去了,李清照作了《醉花陰》,趙明誠在家裡閉門思考三天鹼夜,作詞五十首,然後把清照的詞夾於其中,給他的好友際行夫看,陸行夫只說:「只三句絕佳。」恰是李清照所作。

生6:李清照是從北宋滅亡後逃到南方去的,那時她丈夫已死,滿是愁緒,所以作品多委婉纏綿,前期作品則清新明快。

生7:我還讀過她的《聲聲慢》,寫得很好。

師:看來你們對這個詞人還挺了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武陵春》,去感受這位女詞人豐富的內心世界。(板書詞題及作者)

二、讀詞

1、生自由朗讀。一生當眾朗讀。正字音。強調「擬」、「舴艋」三字的讀音。

2、師:再讀詞。從詞中你讀出了什麼情感?

生1:一個字「愁」。

師:大家帶著愁緒再讀讀這首詞。注意語速、語調。

3、生齊讀。再聽錄音,又齊讀。(語調處理更完美了)

三、賞讀

1、師:請同學們再輕聲吟讀這首詞,就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話仔細鑒賞。先回顧一下以前學過的鑒賞方法。

生1:可以根據詩句展開想像,描繪畫面。還可以聯想相關相類的詩句。

生2:賞析精妙的字、詞,感受作者的語言藝術。

生3:多讀幾遍,從文字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生開始自由吟讀,並批註。

2、小組討論交流。然後全班交流。

生4:由「風住塵香花已盡」一句,我不由想到這樣一幅畫面:狂風已經過去了,樹葉仍在顫抖,昨日燦爛的春花已被大風打得七零八落,滿地落英繽紛,揚起的塵土裡飄浮著花的芬芳。

生5:首句,風、塵、花,三種形象給人一種情緒低落的感受。尤其是「花已盡」更添幾分傷感。作者是借景抒情。

生6:我不禁想以她的另一句詩「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由「塵香」又想到陸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不過兩句表達的情感不一樣。

師:這幾個同學說得相當好。你看,短短的七個字,同學們讀出了這么多收獲。作者描寫這樣的景,是為了什麼?

生7:烘托心情不好,郁悶。緊接著不是有「日晚倦梳頭」嗎?

師:是啊。從這五個字中你又讀出了什麼?

生8:《望江南》中是「梳洗罷」,精心打扮後才去望江樓等愛人。而這里,李清照已經失去了「悅已者」,所以無心打扮了,沒有生活的情趣,無快樂可言。依然可以讀出她的愁。

師:你不僅分析透徹,還學會比較閱讀,這真是一種閱讀的好方法。

生9:我對詞中最後兩句深有感觸。作者寫得太好了?

師:好在何處?說給我們聽聽看。

生9:作者用了比喻。愁緒連船都載不動,可見得很愁很愁。

師(笑):我也體會到了,愁很重很重。但你剛才說好,究竟怎麼個好法?

生10:我覺得愁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種感覺。(師:比較抽象)作者說小船載不動,好像愁有了重量,而且還有一個體積似的。

師:你說得精彩極了。愁本是這樣抽象無形,但作者妙用比喻,就將它寫得有了立體感,有了重量感,具體而形象,而且這個比喻也很新奇。你看,你們是不是都讀到了這種濃濃的愁?一齊將這句話讀一遍。(生齊讀該句)

生11:「欲語淚先流」五字極佳。還沒說就先流淚,可見得悲從心來,不能控制住。

師:是啊,話未出口淚先流,情不能自已啊。這比聲淚俱下更讓人生愁啊。

生12:「聞說」、「也擬」兩個詞用得好。表明作者想去賞春景,泛輕舟。可是後文突然一轉折「只恐」,表明去不了,這是欲抑先揚。

師:讓我們為她精彩的理解而鼓掌。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有變化,她內心充滿了愁緒,想要出去散心,擺脫擺脫,可那繞在身邊擠滿心頭的愁緒哪能散去呢?

作者為什麼這么愁呀?

生13:因為作者的丈夫已死,她流離失所,家中的文物也喪失了很多,年齡漸老,所以很愁。

師:你是查了資料的吧?這種學習方法也很好。從詞中能找到愁的原因嗎?

生齊答:物是人非。

師:從同學們剛才的分析理解來看,一個字貫穿了整首詞,那就是「愁」字。

下面,讓我們再次誦讀,體會作者心中的愁緒。同學們可以同桌商量一下朗讀的方式,然後我們看誰讀得最好。生自由朗誦。

四、競讀

生1組:我們選三個人齊讀,還有一個同學輪讀,她只讀每句話的後面三個字,最後一句話的三個字多重復幾遍,速度逐漸放慢。

師:你們的主意很妙啊,四人重唱。展示一下。

生1組用「重唱」的形式朗誦,效果極佳。尤其是最後「許多愁——許多—愁—許——多——愁——」速度漸慢,意猶未盡,處理得非常好。

全班用這種形式朗讀一遍。

五、背誦該詞。

六、同學們剛才已經能夠背誦這首詞了。想想,作者用什麼方法來表達她的愁緒?生合作討論。

生1:作者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

生2:作者選用了典型的意象,借景抒情。

生3:也有直接抒情,例如「欲語淚先流」。

生4:還有欲抑先揚。

師:總之,這首詞句句圍繞「愁」字來寫,她寫得具體生動,感情細膩,深婉動人。這首詞堪稱李清照婉約詞的佳作。

你們平時還讀到過寫愁的詩句嗎?能不能說一兩句。

生1: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生2: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生3: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

教師出示課前搜集的詩句,學生再次齊讀。

從這些詩句中,你們能夠發現什麼寫作的奧妙嗎?

生1:看來,寫愁都得藉助具體的形象,比如像春水、像飛絮、像細雨。

生2:用比喻,能化枯燥為生動。

師:是啊,我們在寫作中,不需要概念化的語言,而需要將之寫具體,寫生動,寫形象。願大家能從這些寫愁的名句中真正覓得一點寫作的方法。

你們還學過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嗎?

生齊答:《如夢令》。

生自由背誦〈如夢令〉。

師:比較讀一下,這首詞與〈武陵春〉有什麼區別?

生:這一首比較歡快,喜悅。作者喝酒喝醉了,那是高興的醉。

生2:寫得很輕松,讀起來也很放鬆。

師:李清照不愧為宋代的女才子。願大家課余多讀一讀她的詞作,以〈武陵春〉始,多多觸摸這位才女的心靈情感世界。

下課。聽音樂歌曲〈武陵春〉。

反思:

回想自己以前對詩歌的教學,基本上沒有這么精細過。換句話說,以前教學詩歌主要是就詩歌論詩歌,要麼簡要講解詩意及情感,要求學生背誦;要麼是我句句賞析,學生動筆批註,不敢放手讓學生動腦賞析。而今天教此節課,我覺得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我把課堂還給了學生。

一是讓學生交流關於李清照的資料,為學習該詞作鋪墊。二是讓學生自由吟讀,賞析一句話。三是讓學生自我商量朗讀處理方式,課堂上出現了亮點。四是讓學生自己回顧賞析的方法,自己總結表達愁緒的寫作方法。

可以說,一切是在我的引導下進行的,但一切又都是學生自我完成的。本節課,我差不多成了一個聽眾。

原來,我以前低估了學生的能力。

不過,為了這節課徹底地交給學生,我還是在前兩天學習詩詞的時候,用心良苦地作了一些鋪墊的。例如,讓學生學會根本詩歌描繪畫面,學會作相關詩句近似聯想,學會品析一個妙詞等。正是因為在前面課堂上已經略有接觸,所以,我讓他們賞析時,先把鑰匙交給了他們,他們終於在摸索中打開了大門。

站在學生的角度想:本課至少有這樣幾個收獲。

一是了解了李清照其人,並感受了她的藝術特色。

二是學得了一點賞析詩詞的方法。

三是積累了一批寫愁的名句。

『伍』 小學人教版語文中高年級經典課文有哪些 就是經常講課會講到的,說課會說到的那些課文!

我是高中語文教師,不是小學語文老師,無法回答此問題。
學生們列出了他們最喜歡的課文,包括《十里長街送總理》、《古井》、《我們家的貓》、《倔強的小紅軍》等。有學生在來信中寫道:《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課文特別感人,一讀就想流淚,好像自己也去送總理」;「《倔強的小紅軍》中的小紅軍和我們年齡差不多,我們很敬佩他這種舍己為人的品德」;「老舍先生把他家的貓寫活了,我彷彿真的看見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小花貓的調皮可愛的樣子」……
【值得背的經典課文不多】

盡管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是目前被使用最多的,「大約有60%%」的學校使用,但蒯福棣仍然認為要按照「文質兼美、程度適合」的標准選取課文、完善教材的工作並不容易,相關編寫人員也在不斷地探索。

結合多年的編寫經歷,蒯福棣對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總結了三個方面的反思。

一是對如何體現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尚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蒯福棣表示,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明顯得到重視,「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一觀點已逐步深入人心。但在目前的教材中,如何把人文性與工具性有機地結合起來,「編寫人員對這些問題在理論認識上尚不清晰」。

二是語文訓練體系尚須進一步完善,使之更加科學化。

「我們在編寫時,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語文學科綜合訓練的整體效益,但效果尚不能滿意。」蒯福棣坦承,目前的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還不能合理地兼顧,比較偏重閱讀訓練,習作和口語交際的訓練比較薄弱。

三是課文尚需精益求精,選文范圍有待進一步擴大。

一些來自民間的「會診」把矛頭對准了目前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缺失經典,存在「三無」(無作者、無出處、無發表時間)作品,且「三無」作品的硬傷很多。

對此,蒯福棣表示,人教社編寫的小學語文教材一向對選文比較重視,堅持文質兼美的選文標准。但她經過反思,感到編寫人員的視野還不夠開闊,選文范圍還比較窄,「教材中缺少體現時代特點的美文、切合現實生活的實用文,反映前沿科技新成就的科普文」。

「我在編寫教材的時候,經常看報紙雜志,但也很難從中找到文質兼美,同時難易程度合適的文章,有時好幾天才能找到一篇合適的。」蒯福棣說,現在入選的一些新課文有的難易程度失當,有的語言文字不足以成為學習語文的典範。特別是教材中值得背誦、積累的經典課文、語段所佔篇數還不多。所有這些都說明,課文尚需精益求精。

『陸』 怎樣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一、在問卷調查中初識家國情懷
每個時代中的人對家鄉的了解有所不同,本班共有46名學生,他們對於自己家鄉的歷史,了解又會有多少呢?為此,筆者結合農村小學的實際,設計了一次主題為「我對家鄉知多少——走進美麗家鄉」的社會調查活動,旨在提升學生收集、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活動剛一宣布,便激起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但大家都一頭霧水,不知該如何著手。為此,筆者組織召開了前期的項目活動討論會,以幫助學生們了解此次活動的目的,並引導學生們就如何做社會調查進行討論。討論會上,學生們各抒己見,有的說外出走訪,有的說發放問卷,有的說上網查資料……通過討論,學生們了解了活動的要求,並最終確定了活動的形式與內容:以小隊的形式走進家鄉,利用各種方式對家鄉的文化或歷史進行了解調查,並基於以上調查形成書面調查報告。為此,我針對家鄉歷史知多少設計了調查問卷,旨在調查他們對自己家鄉歷史的了解情況,我用問卷星向他們做了調查,全班
46位學生,回收 39份問卷,回收率
84.7%。我針對問題一一整理分析,只有30.77%的學生對本村的歷史有不同程度的了解。82.05%的學生對自己村的年代不清楚,66.67%的學生對自己的祖先是誰不明確,有7位學生對村裡的名人有較明確的回答,有4位學生對村裡的民間故事有詳細的回答。100%的學生對於春節習俗有較明確的選擇,有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家鄉了歷史文化了解的還是相當缺乏,天天在村裡生活,卻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竟不知道祖先是哪位?但問到現在的是否願意去了解,大部分學生都表示非常感興趣。
在問卷調查、外出走訪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動手、動腦、調查、訪問,學會了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在以小隊為單位的行動中,學生學會了合作與交流,學會了取捨與補充,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只有了解自己的家鄉,才有可能地熱愛自己的家鄉,甚至長大後建設自己的家鄉。筆者認為從小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愛國、愛家、愛校,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份內的事,這樣才能實現中國夢,這才是家國情懷的真諦。
二、在共讀中喚醒學生的家國情懷

葉瀾教授對「生命.實踐」教育學派的教育實踐性質是這樣表述的:「教育是基於生命、直面生命、為了生命、通過生命所進行的人類生命事業。」生命是教育的「魂」,實踐是教育的「行」,教育是一項充盈著人的生命的人類實踐活動。[2]為了對家鄉有更加確切的了解,喚醒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筆者完成了《「你好,寒假!」探秘古村落、了解家鄉變遷實踐活動研究方案》的設計。並在班級微信群里發布了關於組建探秘古村落小組的公告,召集到了十九個家庭參與。家長和學生在共讀《千年古村山下鮑》的基礎上,對山下鮑村的歷史文化、奇聞趣事和民間故事已是耳熟能詳。家長自主意識的覺醒帶來的發展期待,成為學生向前、向上的力量,引領著他們與外部世界的互動。

隨後還通過組織開展讀書活動、專題知識競賽等方式,學習和了解古村歷史。
古村宗祠,是村落重要的歷史見證,蘊含著古村人民艱苦奮斗、不屈不撓、敢於創造的精神,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家鄉教育的重要資源,是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組織孩子們探究古村宗祠文化,認真聽講解員講解,讓學生帶著問題參觀,將參觀學習與讀書活動、專題知識競賽等結合起來。並通過組織以我愛家鄉為主題的專題演講比賽、宣講活動、有獎徵文比賽,激勵廣大青少年勤學進取的熱情和回報家鄉報效祖國的志向。從小事做起,繼承民族精神、喚醒家鄉情懷,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教育活動,增加學生的自豪感,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懷,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核心素養。
三、在活動開展中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一件事可以形成與多類主題的關系,並將在時間意義上無限衍生、發展。這就要求我們透析事物背後的千絲萬縷的聯系,將豐富的價值可能轉化為兒童發展的現實。組織家長和學生在共讀《千年古村山下鮑》這本書的基礎上進行「二探古村山下鮑」活動。家長、學生在閱讀了解的基礎上對山下鮑有了一定的理論認識。二探古村方案的策劃、采訪問題的形成、采訪的過程,從接收、支持,到參與、指導,內涵越來越豐富,家校合作的意識在不斷深化、發展。
(一)家鄉的歷史美
通過組織學生查閱《塗氏族譜》和采訪村中的老人來了解家鄉的歷史,采訪之前,學生自願組成小組,共同討論了確定采訪的問題,並做好分工安排,有采訪員、記錄員、整理匯總等。在查閱宗譜、采訪老人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動手、動腦、調查、訪問,學會了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在以小隊為單位的行動中,學生學會了合作與交流,學會了取捨與補充。活動結束後,每個小組都上交了調查報告,其中探索小隊收集到的資料為後續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很有價值的線索。

探索小隊:朱宇樂隊長帶領我們查閱了《塗氏宗譜》,我們了解到山下鮑原有幾戶鮑姓居住,故稱山下鮑。其建造於清代雍正年間(1723——1735)。據記載,清雍正年間,塗氏先祖塗國文從福建長汀來雙溪水下農村,與山下鮑梁姓女子相識並入贅為婿,先居水下弄村,後轉遷居山下鮑村,以種靛青等為業,繁衍成族。山下鮑村民主要經濟收入為茶葉,油茶等,由於地處山區,村中無工業基礎,因此青壯年多常年在外打工,經營超市等,逢節假日才回家。[3]精靈小隊的孩子們在隊長王奕焮的帶領下,訪問了村裡84歲老人塗立忠、88歲老人塗生明,采訪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也對家鄉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了解到新中國成立以來,山下鮑這個小村莊發展的迅速。現在已是武義縣超市經濟的發源地,山下鮑一個村就有110多家,山下鮑村民、縣政協委員潘法文,創辦了擁有45家連鎖超市的「萬客隆」品牌,成功的聯合其他超市,成為沃爾瑪尊敬的對手。
(二)家鄉的建築美
山下鮑村現存各種歷史築31處,其中清代建築28處,民國建築3處,以民山下鮑村現存各種歷史建築31處,其中清代建築28處,民國建築3處,以民居為主,兼有祠堂、橋梁、廟宇、古井等。山下鮑村歷史建築規模雖然不大,但注重裝飾,在梁、枋、楣等顯眼處雕有人物、花草、瑞禽、祥獸等。門窗雕刻精美,院牆檐下普遍繪有壁畫,題材廣泛,表現手法生動活潑,反映出族人對精神審美的價值取向和教化意識。如此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築,吸引了很多高校的大學生前來寫生。如此美麗的家鄉,我們是不是也該做點什麼?

筆者組織召開了「家鄉建築知多少」會,讓學生們說一說自己看了家鄉建築的感受、寫一寫體會、畫一畫家鄉美景,有部分同學回家後還整理、繪制了有關家鄉的手抄報。這種形式促使學生學會了總結與反思,許多學生在了解家鄉中也看到自己的不足與問題,並提出進一步完善實踐活動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筆者把這次活動的照片上傳至班級微信群,家長們對自己孩子的表現都非常滿意,認為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校外教育活動:有家長認為這樣的尋根活動讓孩子明白了愛鄉要從小做起;還有家長認為尋根活動可以讓孩子親近自然,親近鄉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三)家鄉的技藝美
山下鮑歷史悠久,以種靛青等為業,繁衍成族。至今在村尾的田裡還有靛青塘遺址,為了讓孩子們感受祖先的聰明才智和發家致富。我們一起走訪了靛青塘遺址,尋找當初製作靛青的具體地點,也向村裡80歲以上的老人們了解了當初製作靛青的步驟、歷史意義、為何衰弱?經過大家的探索,知道了靛青塘是山下鮑人發家致富的一種方式,後來由於交通閉塞,種植戶下降,慢慢地被其他產業替代了。在一系列的尋根通過實踐活動中,學生們的調查探究、組織創新、交流合作、信息處理等方面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提高。
四、在活動延伸中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
(一)活動在專家交流中創新
縣教育局教科所的雷國強所長是《千年古村山下鮑》的作者,對古村落的宗祠文化有很深的見解。在家長和孩子共讀這本書後,通過尋根作業對自己的家鄉歷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師邀請雷所長跟家長一起談談家譜知識,讓活動在專家的交流中有所創新。
(二)家長與學生對家鄉歷史文化的情感態度的轉變

家鄉不是一個抽象的語詞,而是由許多人、景物、故事和場景構成的,是融匯家鄉不是一個抽象的語詞,而是由許多人、景物、故事和場景構成的,是融匯了許多內容的情感和記憶的。從探秘古村到知家鄉、愛家鄉活動的開展,學生對家鄉歷史文化的情感態度上有了很大的轉變,筆者做了一份知家鄉愛家鄉的問卷後測,旨在調查他們對自己家鄉歷史的了解情況,我用問卷星向全班學生做了調查,全班
46位學生,回收 42份問卷,回收率
91.3%。我針對問題一一整理分析,有86.9%的學生對本村的發展史有了一定的了解。95.6%%的學生暢談了今後村莊建設的想法。全班43個孩子覺得生活在自己村莊很幸福,很喜歡這樣的村莊。有25位學生對村裡的名人有較明確的回答,有18位學生對村裡的民間故事有詳細的回答。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個人成就離不開家鄉文化的滋養。多了解家鄉歷史事件,會增進個人對家鄉的感情,了解家鄉的歷史,能增強地域文化的認同感。從問卷結果來看,家長和孩子對家鄉的幸福度和滿意度挺高的。
(三)家長與學生對家鄉歷史文化的認識增加
從活動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與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越是重視這項活動的家長,孩子的收獲越大。通過訪問、查閱資料、實地查看等等方式,他們知道了家鄉的歷史、了解到了家鄉的姓氏、家鄉的風土人情、家鄉的歷史變遷與新中國成立的關系。通過這次活動,很多家長從沒有關注過家鄉的歷史到對家鄉歷史的初步了解,有了一個很大的轉變。該活動也對其他地方的家長起到了折射帶動的作用。其中一位河南的家長通過查閱資料,知道了商丘在歷史上的重要意義。通過查閱宗譜發現自己竟然與莊子是同村的,他知道後,馬上分享在班級群里,從而引發更過的家長去探尋自己的家鄉。對於我布置的尋根作業,他也是回答得最完善的,我把他的回答作為最好的參考答案發到班級微信群,供更過的家長參考。對自己的家鄉有了再認識,會形成一系列的認識效應,為他們今後紮根家鄉、研究家鄉、建設家鄉奠定基礎,這就是本次活動帶給他們最大的收獲。
(四)體驗延伸活動,彰顯反思成效
一個學期下來,在我和家長共同策劃、組織下開展了一系列的班級活動,一個學期下來,在我和家長共同策劃、組織下開展了一系列的班級活動,孩子們的各方面素養在活動中得到了發展。國慶節開展了以愛國、愛家鄉主題活動,孩子們走入街頭,走入各地景區、走入革命烈士紀念館感受祖國的強大和感受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重陽節走入敬老院,關愛老人,幫助弱勢群體;寒假的「關愛老人、古村探秘、童眼看家鄉……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們的調查探究、組織創新、交流合作、信息處理等方面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提高。可見,作為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實踐活動是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進自然、走向社會,培養和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在假期中,學生對自己家鄉、社區的感情、責任的形成與發展,無不內蘊著學生自己的發展和周圍世界的發展,這樣的發展,帶來了生命的靈動與豐盈。
根據教材的重點,有效地開展課外拓展活動,學生、家長、教師三方都會受益無窮。通過尋根活動,讓學生在自我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去感受、思考,並不斷地對自己的思維和行為作出評判、修正,從而使自身不斷完善、不斷進步,學生愛家鄉的情懷得到了有效激發和升華。

『柒』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課題研究

小學語文教學的三維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滲透著德育教育啊!

『捌』 小雨同學嘔吐了作文300字

今天上午,在我們班發生了一件讓人難忘的事。
這節語文課,王老師正在講《古井》一課,同學們都聽得專心致志。只有劉星爍面色蠟黃,一點也沒有精神。(如果同學們都「專心致志」,又如何注意到了劉星爍病容?建議此句挪到「小剛報告」之後。)突然,坐在劉星爍旁邊的小剛報告:「老師,劉星爍吐了!」(建議此處寫寫同學們聽後的反應和劉星爍的樣子[神態、動作]甚至是那堆嘔吐的臟物,以便照應下文。)一股難聞的氣味馬上撲鼻而來,坐劉星爍前面戴著眼鏡的小岳捏著鼻子,皺著眉頭,比嘔吐的劉星爍的樣子還難看。(此句是此文的一大亮點!一是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此句形象地刻畫出小岳難看的樣子,與下文以「我」為首的幫助劉星爍,不怕臟不怕臭的同學們進行了鮮明的對比。二是「難看」也有兩層含義:表面是說他的樣子真的很難看,其實還有批評他反應誇張,不幫助同學,只想著自己的感受。)坐靠近劉星爍的同學也一個個好像痛苦難忍,在座位上不停地呻吟。(「呻吟」似用詞不當,「呻吟」指病人因痛苦而發出聲音。建議這里給呻吟加上引號,用引申義:這些同學因頭腦里的「病」----只想著自己,不幫助別人的自私心理,而無病呻吟!)
過了一會兒,我猶豫地舉起手有點吞吞吐吐地說:「老師,我來打掃那裡。」(「猶豫地舉起手有點吞吞吐吐」比較真實,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當時情況,但「我」為什麼會有勇氣舉手?我想前文「老師」這一角色表現較少,而現實生活中任何老師在課堂上面對這一情況都不會無動於衷的。所以建議改為:發生這一切,老師一句話都沒說,只是用嚴肅而期待的眼神望著全班同學。接觸到老師的目光,我猶豫地舉起手……)說著,我就從講台拿起一張報紙,去包住那堆嘔吐的臟東西,(怎麼「包」?可多費點筆墨。胡俊傑就寫得挺好:用報紙蓋住,再小心翼翼地包住那堆嘔吐的臟東西……,越寫得詳細,越能體現「我」的不怕臟不怕臭。)接著,又有很多同學舉手說:「老師,我也來。」「我來扶劉星爍去校醫室!」我們班好像在接力棒似的。(用「接力棒」來比喻不恰當,接力棒只能一個傳一個,建議改為:我們班舉起的小手就像春雨過後的竹筍一樣「刷刷」地冒出來。)小月和小紅扶著劉星爍去了校醫室,幫助我打掃的同學也越來越多,這條狹窄的小走廊都擠成了一團,好像擠進來這里的都能到一顆鑽石似的。(用「鑽石」比喻美德非常巧妙,但這一句我認為不太符合情理-----一般老師不會同意這么多的人來打掃,即使有這么多人想干!因為比較混亂。)
頓時,小岳好像已經意識到錯誤了,其他嘲笑劉星爍的同學也都認識到錯了,低下了頭。(此句有「用詞不當」和「語意混亂」的問題。首先這些同學不是「嘲笑」,而只是做出「難看的樣子」。其次「小岳」也是做出「難看的樣子」同學中的一員,不必把他單獨列出,可改為:小岳等剛才做出難看的樣子的同學好像已經意識到錯了,低下了頭。或者「小岳」有不同別人的表現,才可把他單獨列出來寫,如:小岳好像已經意識到錯誤了,不禁臉紅了,其他剛才做出難看的樣子的同學也都認識到錯了,低下了頭。)我們幫助了劉星爍的同學被老師狠狠地表揚了一番,王老師讓嘲笑劉星爍的同學好好反思一下。(老師抓住這個教育契機表揚先進,督促後進也屬情理之中,但如果孩子「都認識到錯了,低下了頭」,自己教育了自己,老師何必再佔用寶貴的上課時間?激勵先進完全可以放在班會課,當然這屬於「旁觀者清」,此項議題也已超出作文教學的范疇。)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了,班上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

『玖』 窗邊的小豆豆精彩段落和賞析

校長先生把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面對著小豆豆坐了下來,說:「好了,你跟老師說說話吧,說什麼都行。把想說的話,全部說給老師聽。」

「想說的話?小豆豆本來以為,也許校長先生會問些什麼問題,讓自己回答。當聽到「說什麼都行」,小豆豆開心極了,立刻開始說起來。說話的順序,說話的方式,都有點亂七八糟的,但卻是拚命地說著:

剛才坐的電車跑得非常快;想要留下車票。懇求車站檢票的大叔,他卻不肯給自己……諸如此類的小事,小豆豆一件一件的說起來.校長先生邊聽邊笑著,點著頭,有時候還問後來呢,小豆豆越發開心,說個沒完沒了.但是慢慢地,終於快要沒什麼可說的了.小豆豆閉上了嘴,思考著再說點兒什麼.這時,老師問:「已經沒有了?」

小豆豆覺得就這樣結束的話,未免太可惜了.好不容易,有人願意聽自己說話,這么好的機會可不能錯過.

「還有什麼可說的呢?沒有了嗎?」小豆豆的腦子在急速地轉動.想啊想,終於,」有了!」她又發現了一個話題……

說完之後,小豆豆絞盡腦汁想啊想,但這回卻是真的找不到什麼可說的了.小豆豆不禁有點傷心,這時候,校長先生站了起來,用 溫暖的大手摸摸小豆豆的頭,說:「好了,從現在起,你是這所學校的學生了。」這個時候,小豆豆感到,生平第一次遇到了真正喜歡自己的人 !因為,從小豆豆出生後直到現在,還從來沒有一個人這么長的時間聽她說話呢。而且。這么長的時間里,校長先生一次呵欠也沒有打,一次也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樣子,把身體向前探出來,專注的聽著。
校長和藹可親,真希望自己也能有一個這樣的校長,校長不僅不耐煩小豆豆說話,還跟小豆聊起來,真好!

熱點內容
教師三年個人發展規劃 發布:2025-05-15 08:59:20 瀏覽:116
校長師德師風情況總結 發布:2025-05-15 07:26:18 瀏覽:72
科高教育 發布:2025-05-15 04:51:38 瀏覽:764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試卷 發布:2025-05-15 03:39:22 瀏覽:833
葉開語文 發布:2025-05-15 03:38:08 瀏覽:879
北京假體隆鼻多少錢 發布:2025-05-15 02:49:41 瀏覽:117
年度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5-15 02:16:35 瀏覽:334
是在下輸了是什麼梗 發布:2025-05-15 01:59:54 瀏覽:289
教育課 發布:2025-05-15 00:39:16 瀏覽:887
筆畫視頻教學 發布:2025-05-15 00:06:14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