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旅行教學視頻
『壹』 求視頻:北京市義務教育裸程改革實驗教材語文書四年級下冊語文實踐活動2答案
依據《標准》精心打造求新務實 各具特色
——小學數學三個版本教材內容結構的對比分析
陝西省榆林市教研室 丁玉明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以下簡稱《標准》)頒布後,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分別出版了一套體現新課程理念且各具特色的小學數學實驗教材(以下分別簡稱北師大版、人教版、蘇教版)。這三套實驗教材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並面向全國發行,現已基本成為小學數學課程改革實驗的主流教材。筆者現就三套教材的內容結構加以簡要對比分析,供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參考。
第一學段(1—3年級)
一.數與代數
「數與代數的內容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與傳統的小學數學的有關部分相比,三個版本「數與代數」部分的內容結構都有了比較大的變化。
(一)數的認識
《標准》要求第一學段認識萬以內的數、簡單的分數和小數。
1.萬以內的數的認識,根據我國的計數特點和第一學段學生的學習特點,三個版本將萬以內數的認識分階段循環安排在幾個學習時段,具體安排如下表:
版別
冊別
人教版
北師大版
蘇教版
一上
l 10以內數的認識
l 20以內數的認識
同前
同前
一下
l 100以內數的認識
同前
同前
二下
l 萬以內數的認識
同前
l 千以內數的認識
三上
l 萬以內數的認識
顯見,三個版本對「100以內數的認識」的分段和學習時段的安排完全一樣,即繼承了傳統的做法。另,蘇教版教材編者認為,「學生在生活中接觸較大數的機會比較少,缺乏感性材料和直接經驗是他們認識較大數時往往有困難的主要原因,」因而增加「千以內數的認識」這一認數循環。這樣安排雖延長了認數教學的時間,但「縮小認數范圍擴展的跨度」和「降低教學的難度」。這是他們「仔細研究了第一學段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認知發展水平後作出的科學安排。」
2.分數的初步認識,原來安排在四年級(上冊),三個版本依據《標准》的要求,安排在三年級。人教版安排在三年級(上冊),北師大版安排在三年級(下冊),蘇教版安排在三年級(上、下冊)。三個版本對分數初步認識的安排不僅是學習時段的不同,更主要的是具體的學習內容有較大差異。人教版採用傳統的做法,只安排認識一個物體(圖形)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北師大版較人教版有所突破,適當滲透了認識整體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的內容,而蘇教版則大膽創新,將分數的初步認識分為兩個循環階段,即在三年級(下冊)安排「認識整體的幾分之一與幾分之幾和求整體的幾分之一與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內容,意在進一步發展學生對分數意義的認識。
對於小學階段分數的認識,傳統的編排方式是分成兩段,先初步認識,再系統教學。有人認為「這種編排比較符合數學的邏輯順序」,「但不足的是由於分段較少,兩段內容的差異較大,且相距的時間較長,給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造成了一定的困難。」蘇教版編者亦有同感,因而在第一學段增加分數初步認識的內容,意在縮小兩個學段的內容差異。這樣編排是否真的合理,有待於教學實踐的檢驗和進一步的研究。
3.小數的初步認識,三個版本都安排在三年級(下冊)。人教版和蘇教版是先認識分數,以學生對分數的認識為教學的起點來認識小數,而北師大版則是先認識小數再認識分數而且二者互不關聯。另外,蘇教版只認識一位小數,而人教版和北師大版認識到兩位小數。
(二)數的運算
1.10以內、20以內、100以內、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基本上都與數的認識一起安排在同一時段,只有人教版略有不同。如將「20以內數的減法」安排在一年級(下冊),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分成兩段,第二段安排在三年級(上冊)。
2.表內乘、除法是傳統的學習內容,具體學習時段的安排和學習內容的劃分如下表:
版別
冊別
人教版
北師大版
蘇教版
二上
l2-6的乘法口訣
l7-9的乘法口訣
l2-5的乘法口訣
l用2-5的乘法口訣求商
l6-9的乘法口訣
l用6-9的乘法口訣求商
l2-6的乘法口訣
l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l7-9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
二下
l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l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
關於表內乘、除法,北師大版和蘇教版沿革舊的編排方式,集中安排在二年級(上冊),人教版則突破傳統的編排方式,將這部分內容分為兩段,分別安排在二年級的上、下冊,並且先學習乘法,後學習除法。筆者認為,表內乘除法分兩段編排,不至於學生在一學期接觸大多是類似的知識,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人教版和北師大版還有一個重大創新,就是都採用了把5的乘法口訣提至2、3、4的乘法口訣的認識以前進行,有人認為,「這樣設計的意圖在於5的乘法口訣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便於記憶,同時與雙手的十指有一種對應關系,讀起來也朗朗上口」。另,關於乘法口訣,人教版和蘇教版採用的是小九九,而北師大版採用的是大九九。
3.關於「一位數乘三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三項內容,三個版本都安排在三年級(上、下冊),「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都安排在三年級(下冊),而「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北師大版安排在三年級(上冊),而人教版和蘇教版則安排在三年級(下冊)。
4.簡單的分數和小數加、減法都與相應數的認識同步安排在同一時段。
另外,人教版根據《標准》關於「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和「重要的數學概念與思想宜逐步深入」的要求,「試圖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獨樹一幟,除了在有關單元滲透相應的數學思想外,還在二年級(上冊)、三年級(上、下冊)專門安排了「數學廣角」單元,介紹一些數學思想方法,「使學生運用這些數學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學問題」。
(三)常見的量
《標准》規定本學段認識時間單位、人民幣單位、重量單位這些常見的量。這些計量單位的進率不完全相同,且有的比較抽象(如時間單位),學生在這方面的感性認識又比較貧乏,是學習的難點。因此,三個版本對這些內容都採取盡量分散的編排方式,但在具體的安排上卻不盡相同,詳細情況如下表:
版別
冊別
人教版
蘇教版
北師大版
一上
l 認識鍾表上的整時、半時
l 認識鍾表上的整時
l 認識鍾表上的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差一點到整時
一下
l 時、分的認識
l 體驗時間的長短
l 元、角、分的認識
l 元、角、分的認識
l 元、角、分的認識
二上
l 時、分、秒的認識
l 體驗時間的長短
l 時、分、秒的認識
l 體驗時間的長短
二下
l 千克、克的認識
三上
l 噸的認識
l 秒的認識
l 千克、克的認識
l 24時記時法的認識
l 千克、克、噸的認識
l 年、月、日與24時記時法的認識
三下
l 年、月、日與24時記時法的認識
l 噸的認識
l 年、月、日的認識
由於時間單位比較抽象,看不見摸不著,難以用比較形象具體的形式表現出來,且年、月、日與時、分、秒的進率又不相同,所以三個版本都從一年級(上冊)開始就安排了認識鍾表,並且將認識時間單位分成三至四段,貫穿於整個第一學段。對於常見的量的整體安排,筆者以為人教版和蘇教版好一些,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安排的內容相對多了一點。
(四)探索規律
探索規律是數學新課程增加的一個內容,《標准》只提出「發現給定的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律」的總體要求,沒有規定具體的內容。人教版在一年級(下冊)、二年級(下冊)、三年級(上、下冊)四個學習時段分別集中安排了相應的內容;蘇教版和北師大版採取「結合教材內容分散安排」的方式,將探索規律滲透到有關內容之中,這兩個版本這樣編排完全符合《標准》的精神,但筆者擔心不易引起教師的注意,編者的意圖可能會被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忽略,達不到相應的目標。
二、空間與圖形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標准》將以往的「幾何」拓展為「空間與圖形」,特別是增加了「圖形與變換」、「圖形與位置」,所以三個版本在這一學習領域的內容結構方面都做了大幅度的變革。
(一)圖形的認識
1.蘇教版和北師大版將立體圖形的認識(包括圖形的拼組)安排在一年級(上冊),平面圖形的認識(包括圖形的拼組)安排在一年級(下冊),人教版則將圖形的認識和拼組分開編排,即在一年級(上冊)集中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一年級(下冊)進行圖形的拼組。由於在現實生活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三個版本都能突破傳統的編排方式,把立體圖形的認識編排在平面圖形的認識之前,這樣編排比較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
2.平行四邊形的認識,蘇教版安排在一年級(下冊),北師大版安排在二年級(下冊),人教版安排在三年級(上冊)。
3.角的認識分為初步認識角和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兩部分。蘇教版和北師大版同時把這兩部分內容安排在二年級(下冊),使學生形成對角的比較完整的認識。人教版則把這兩部分內容分別安排在二年級的兩個時段(上冊:認識角、直角;下冊:認識銳角、鈍角)。關於初步認識角,三個版本的編排大同小異,「都遵循學生從感知——表象——抽象的認識規律」,「讓學生初步建立角的概念」。關於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蘇教版和人教版把認識直角作為重點內容編排,可使學生對直角形成清晰而明確的概念,以便學生認識銳角和鈍角時水到渠成。相比之下,北師大版教材顯得比較單薄。另外,人教版對認識直角、銳角、鈍角安排「人為地隔斷了三種角的內在知識聯系,不利於完善學生對角的完整認識。」
4.《標准》要求辨認從三個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這也是數學課程新增加的內容,目的「是讓學生初步了解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逐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人教版只在二年級(上冊)安排兩個方向觀察單一物體的形狀;北師大版在兩個時段安排這部分內容,即一年級(下冊)安排兩個方向觀察單一物體的形狀,二年級(上冊)安排三個方向觀察物體及用小立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蘇教版則用三個時段安排這一學習內容,即二年級(上冊)安排兩個方向觀察單一物體的形狀,三年級(上、下冊)連續安排三個方向觀察物體及用小立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顯見蘇教版很重視這一學習內容。
(二)測量
測量部分,三個版本都按《標准》的要求安排了相應的學習內容,但學習時段卻各不相同。
1. 認識長度單位,三個版本的安排差異比較大,具體安排如下表:
冊別
版別
一下
二上
二下
三上
三下
人教版
l認識厘米、米
l認識毫米、分米、千米
北師大版
l認識厘米、米
l認識毫米、分米、千米
蘇教版
l認識厘米、米
l認識毫米、分米
l認識千米
2.認識周長,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三個版本都安排在三年級(上冊)。
3.認識面積、面積單位,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三個版本都安排在三年級(下冊)。
(三)圖形與變換
《標准》要求感知平移、旋轉、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蘇教版和北師大版將這部分內容安排在三年級(下冊),人教版將感知對稱現象和認識軸對稱圖形安排在二年級(上冊),感知平移、旋轉安排在二年級(下冊)。人教版是先學習對稱,後學習平移、旋轉,蘇教版和北師大版則反之。
(四)圖形與位置
《標准》要求認識上下、左右與前後,辨認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認識簡單的路線圖。人教版分兩個時段安排這些內容,即一年級(下冊,認識前後、上下、左右),三年級(下冊,剩餘內容),前後間隔時間較長。蘇教版和北師大版分三個時段安排,即一年級(上冊,認識前後、左右、上下),二年級(上冊,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認識簡單的線路圖),二年級(下冊,辨認八個方向,認識簡單的線路圖)。另,人教版在一年級(下冊)、蘇教版在二年級(上冊)還增加了「初步感知數對確定位置」的認識。
三、統計與概率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統計與概率的思想和方法越來越重要」,所以《標准》將「統計與概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的四個學習領域之一,並要求第一學段就安排有關的學習內容。
(一)數據統計活動初步,蘇教版每學期都安排一定的學習內容,人教版、北師大版除三年級(上冊)外,其餘五個學期都安排相應的學習內容,足見三個版本對這部分內容的重視。
(二)不確定現象,人教版和蘇教版在二年級(上冊)和三年級(上冊)安排一定的學習內容,北師大版則在二年級(上冊)、三年級(上冊)、三年級(下冊)安排相應的學習內容。從具體學習內容看,人教版安排的內容比較多。
四、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是數學課程開辟的一個嶄新的內容領域,也是《標准》的一個特色,其「目的是為了克服傳統數學課程的一些弊端」,為學生提供一種實踐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學習的課程渠道。因此,三個版本在各冊教材中採用不同的編排方式安排了次數不等的活動內容。下表是三個版本在各冊中集中安排的活動內容。
版別
冊別
蘇教版
北師大版
人教版
一上
有趣的拼搭
豐收的果園
愉快的周末
大家來鍛煉
迎新年
數學樂園
我們的校園
一下
我們認識的數
假日小隊
小小商店
快樂的對日活動
我們和小樹一起成長
小小運動會
今天我當家
擺一擺,想一想
小小商店
二上
有趣的七巧板
量一量
算「24點」
田園風光
節日廣場
月球旅行
人類的好朋友
我長高了
看一看,擺一擺
二下
我們去植樹
測定方向
游覽美麗的海濱
你能跳多遠
走進鄉村
美麗的植物園
剪一剪
有多重
三上
農村新貌
稱一稱
周末一天的安排
周長是多少
摸牌和下棋
搭配中的學問
交通與數學
時間與數學(一)
時間與數學(二)
生活中的推理
填一填,說一說
擲一擲
三下
生日快樂
美麗的花邊
了解千米
奇妙的剪紙
我們的試驗田
運動與身體變化
森林旅遊
旅遊中的數學
體育中的數學
製作年歷
設計校園
從集中活動內容比較,蘇教版次數最多(26次),北師大版次之(18次),人教版最少(12次)。但是,北師大版設計安排「實踐活動」上採用了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編排方式。即在集中安排一些比較大的實踐活動的同時,又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在教材的正文和習題的練習中分散安排了一些應用較少數學知識的實踐活動(包括小調查)。經統計,第一學段共分散安排了39次小的實踐活動(一上6次、一下3次、二上10次、二下4次、三上5次、三下11次)。教學實踐證明,這些小的實踐活動,有利於學生即學即用、活學活用,並及時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顯見北師大版十分注重這個新增加的內容領域。三個版本中安排的實踐活動內容大致可分為活動操作型、實際場景型和專題探究型三類,但都能以探索為主線,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以多樣化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獲得更好的發展。
第二學段(4-6年級)
一、數與代數
(一)數的認識
《標准》要求本學段認識億以內的數,進一步認識小數和分數,認識百分數,了解負數,學習因數與倍數的有關概念。
1.認識億以內的數,是第一學段萬以內數的認識的鞏固與擴展,是小學階段自然數的認識的最後一個循環階段,三個版本均安排在四年級(上冊)。
2.進一步認識小數,人教版和北師大版安排在四年級(下冊),蘇教版則安排在五年級(上冊)。
3.進一步認識分數和認識分數,六年級(上冊)安排認識百分數;人教版和蘇教版的編排方式一致,即五年級(下冊)安排進一步認識百分數,北師大版則提前一個學習時段,分別安排在五年級(上冊、下冊)。
4.負數的認識是《標准》新增加的一個內容,三個版本在時段安排上各不相同,且差異比較大。
人教版和蘇教版是集中安排在一個時段,而北師大版則將這部分內容分為兩個階段,安排在兩個時段。三個版本具體的安排如下表。
冊別
版別
四上
五上
六上
六下
人教版
負數
蘇教版
認識負數
北師大版
正負數
正負數的進一步認識
5.因數與倍數的有關內容,北師大版安排在五年級(上冊),人教版和蘇教版則安排在五年級(下冊)。
(二)數的運算
數的運算(意義、運算及其應用)基本上是傳統內容,一般是結合數的認識同步安排的。計算器是《標准》新增加的內容。三個版本都安排在四年級(上冊),但編排的形式和內容方面各不相同。從形式上看,蘇教版和人教版放在認識億以內的數的單元內,北師大版則放在多位數的乘法單元內。從內容上看,都編排了計算工具的認識和用計算器計算兩方面的知識。但具體教學內容及內容的呈現方式上,計算工具的認識部分有很大差異。關於計算工具的認識,人教版是以正式教學內容呈現的,即單獨編排了一小節,特別對算盤做了較具體的介紹(還展示了日本算盤),因其「具有豐富的文化傳統教育因素」,然後在閱讀資料中主要介紹了古今計算工具的演變過程以及現代計算工具的類型和功能;而北師大版和蘇教版對計算工具的認識僅以閱讀資料的形式予以介紹。另外,人教版繼續採用第一學段的做法,在本學段的六個學期都專門安排了「數學廣角」單元。蘇教版「為了幫助學生把解決問題的一些具體經驗上升為數學思考,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學段的每冊教材中安排一個「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相對集中地介紹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另外兩個版本則是採用分散滲透的方式使學生「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筆者以為蘇教版的做法較好。
(三)式與方程
《標准》對式與方程的要求是「三會一理解」(詳見《標准》第21頁),人教版將這部分內容集中安排在五年級(上冊),蘇教版將這部分內容分成三部分安排在四年級(下冊)、五年級(下冊)和六年級(上冊),北師大版則是將主要內容集中安排在四年級(下冊),然後在五年級(上冊、下冊)、六年級(上冊)分別編排了運用方程解決相遇、簡單的分數、簡單的百分數的問題。三個版本顯現了各自的編排特色。
(四)正、反比例
根據《標准》的要求,三個版本都安排了相應的內容,蘇教版和北師大版將這部分內容分別安排在六年級(上冊、下冊),而人教版則集中安排在六年級(下冊)。
(五)探索規律
《標准》對這一學段的要求是「探求給定事物中隱含的規律或變化趨勢」,仍然沒有規定具體的內容,但三個版本都在有關時段集中安排了相應的學習內容。由於北師大版和蘇教版在第一學段是採用分散滲透的方式,所以本學段集中編排的內容較人教版多一些。
二、空間與圖形
(一)圖形的認識
圖形的認識的內容主要集中在本學段,《標准》中共有10條具體目標,三個版本根據《標准》的要求,對本學段的內容基本上按照先平面後立體以及知識的邏輯順序進行編排,相同內容的時段安排也基本上一致,並且盡量在每一學期安排一定的學習內容(蘇教版和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未安排學習內容)。另外,人教版和北師大版將認識長方體(含正方體)安排在五年級(下冊),認識圓安排在六年級(上冊)。
(二)測量
本學段關於測量的內容比較多,三個版本基本採取兩種編排方式:一是將角、圓、長方體(含正方體)、圓柱與圓錐等方面的內容與相應的圖形認識安排在同一時段,二是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方面的內容安排在相應的圖形認識的下一時段。
(三)圖形與變換
圖形與變換的內容較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少了許多,因而各個版本採取了相對集中的編排方式,北師大安排在四年級(上冊)和六年級(上冊),蘇教版安排在四年級(下冊),人教版安排在五年級(下冊)。另外,關於「按一定比例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的知識,《標准》放在了本學段的「圖形與變換中」,而各個版本則根據知識的邏輯結構,與「比例」的知識整合在一個單元。
(四)圖形與位置
圖形與位置各版本也採取相對集中的編排方式,北師大版安排在四年級(上冊),人教版安排在四年級(下冊)和六年級(上冊)蘇教版安排在五年級(下冊)和六年級(下冊)。
三、統計與概率
(一)簡單數據統計過程
《標准》要求本學段關於「簡單數據統計過程」的學習內容比較多,所以各版本採取分散編排的方式。人教版在本學段的每學期都安排一定的學習內容,蘇教版則將這些內容安排在除六年級(上冊)外的五個學期,只有北師大版相對集中安排在四年級(上冊)、五年級(下冊)、六年級(上冊)三個時段。
(二)可能性
本學段「可能性」的內容較「簡單數據統計過程」少,所以都採取集中編排的方式。各版本根據各自的編排體系和每個學期的內容多少,分別安排在不同的時段。人教版安排在五年級(上冊),蘇教版安排在四年級(上冊)和六年級(上冊),北師大版安排在四年級(下冊)和五年級(上冊)。
四、綜合應用
關於綜合應用,三個版本仍採用第一學段各自的編排方式。下表是各版本在本學段各學期集中安排的活動內容。
版別
冊別
北師大版
蘇教版
人教版
四上
走進大自然
數據告訴我
怎樣滾得遠
了解我們自己
1億有多大
1億有多大
你寄過賀年卡嗎?
四下
數圖形中的學問
激情奧運
圖形中的規律
美妙的「杯琴」
我們去春遊
圖案的欣賞和設計
了解我們的生存空間
營養午餐
小管家
五上
數學與交通
嘗試與猜測
數學與生活
面積是多少
校園的綠化面積
了解周圍的家庭
量一量 找規律
鋪一鋪
五下
數學與生活
數學與購物
數學與信息
球的反***高度
奇妙的圖形密碼
畫出美麗的圖像
粉刷圍牆
打電話
六上
數學與體育
表面積的變化
大樹有多高
算出它們的普及率
確定起跑線
合理存款
六下
測量物體的體積
面積的變化
實際測量
自行車里的數字
節約用水
郵票中的數學問題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標准》精神的體現,那就是教材的多樣化。但從編排的形式上,三個版本都採用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領域的內容同時混編的方式,即一冊教材中同時安排四個領域的內容。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和實踐與綜合應用四個領域之間存在著實質性的聯系,因而各版本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既關注同一領域內容之間的相互關聯,又關注不同領域之間的聯系,突出知識之間的聯系與綜合。與此同時,各版本在關注學科知識本身聯系的同時,還特別關注了學科知識與學生認知規律的結合,即從學科內容和兒童年齡特徵兩方面綜合構建教材。
以上是三個版本教材結構的兩大共同之處,但更多的是諸多各有特點的不同之處,可它們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處,都在為體現課改新理念,打破舊的、落後的模式而進行創新,所以我們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應在教學中廣泛閱讀多版本的教材,給自己和學生更廣闊的學習與探索的空間,取眾家之長,博眾家之彩,真正做到合理地使用教材,為學生創造更廣闊的空間,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貳』 2019年5月16日17點30分北京養生堂視頻頻。我想了解課堂上推薦的用姜洗白發變黑發的方子
養生堂的廣告太多醫學是很嚴肅的課堂,不喜歡主播打扮的的那樣,而且助播不嚴肅,不懂醫學,太鬧。耽誤醫生向觀眾傳遞信息和大家所要了解的醫學知識。期盼給觀注一個嚴肅放鬆心情的醫學知識。
『叄』 究竟怎樣的旅行才是最好的旅行
最好的旅行就是和最愛的人帶著足夠的錢去任何地方。
『肆』 出國旅遊前想學點常用英語口語
這個旅遊英語口語學習需求的群體,大部分都是英語零基礎,並且有自由行的一個近期的旅遊計劃。因此,在旅遊口語學習方面,我個人建議大家還是選擇可以速成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一陣見血為大家惡補必備英語知識並且節省時間。
有較強英語基礎的朋友可以嘗試自學,將旅遊時一些生活中不太會涉及到的詞語加強記憶,基本就沒問題了。再背幾句俚語,看看英美劇,將目標旅遊國家的口音做個耳朵預熱,這樣有助於你在聽到真正老外說話時理解他們的意思。
那麼對於英語底子薄弱的人來說,究竟出國旅遊前,必備英語口語該怎麼學呢?
1.有的放矢,做好攻略
你要去哪些著名景點?這些景點的英文名是什麼你都會說嗎?你想血拚哪些潮牌?潮牌的英文你都能正確發音嗎?如果你這趟旅遊的主要目的是遊山玩水,那麼我建議你准備好每一天的計劃細節和相關攻略,並且試著用英語描述一遍,不會的地方呢,就記下來,留著不懂就問。如果你是為了買買買,那麼品牌名稱就是一個口語學習的重點,將自己的購物清單細分一遍,看看哪些單詞,你不會讀或者拿不準的。
很多時候大家以為自己看到英文單詞,按照自己認為的讀出來就可以了,殊不知許多海外國家的很多名詞與我們的基礎音標拼讀法是不太符合的。例如:FERRERO ROCHER (這個就是大家日常最愛吃的金箔紙費列羅,它的名字為義大利發音),uber (那個u發「烏」,不過你發U的音外國人大部分也能聽懂),Yves Saint Laurent (著名品牌YSL,女生們總是為它家的包包和彩妝狂熱,但是你如果進到商場里,問別人「Hi, where is YSL?」,大部分老外都會一臉問號,因為這個單詞他們平時是讀全稱的,並且這個單詞有英語法語兩種讀法)
在對於自己會用到的英語名詞有個大概的了解之後,就是大量的練習啦。只不過前期的拼讀非常重要,畢竟錯誤的拼讀練一萬遍也是錯的,因此我個人建議大家能選擇那種短時的口語課程來為你們進行答疑,並且最好是外教課程,這樣你們也能對外國人的英語發音有個初步的「洗腦」過程。在上課之外,我個人還推薦大家可以選擇看一些英語博主的視頻來幫助學習,例如楊家成,他就有許多視頻是幫助大家學習潮牌和奢侈品牌發音的。
2.生活細節,模擬演練
在大家出國之後,第一個要面臨的口語場景就是海關。工作人員會讓你脫掉鞋子進行全身檢查,充電寶和帶電池設備都要單獨檢查,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充電寶怎麼說嗎?不是electricity baby哦。謎底揭曉:power bank。
不只是海關,像打車,付錢,講價,詢問商品,取錢,填支票,退稅等等一系列活動,可不是幾句how are you,how much,thank you就能全部搞定的。在自己拿不準的時候,就問問外教吧。最好能把自己能想像到的,包括上問我提到的那些旅遊場景都和外教模擬一遍,加強記憶,這樣在一些時間緊湊的時刻才不會手忙腳亂。
我之前剛開始在美國生活的時候,會面臨許多中國人學英語不太有機會接觸到的英語知識。比如說有一次我租了別人的民宿,要洗衣服,結果發現不僅有washing machine(洗衣機),還有dryer(烘乾機),還要分開投幣。當時我都分不清quarter (1/4美元,25美分)和dollar (美元)的區別,而當時房東已經休息,也沒有別人可以詢問,急得滿頭大汗最後也沒能投幣成功,第二天穿著臟衣服繼續逛街,就很鬧心。像這樣的尷尬時刻,如果你能在前期的旅遊准備中多加練習和涉獵,就能盡量避開它們。
在和外教的學習過程中,最好能讓他們教你一些俚語的用法。例如:Sup!(你好!),what are you up to?(准備幹嘛呢朋友),green hand/newbie (菜鳥), suck it!(去你的!)以及suck it up(算了,湊和吧)。也許你覺得你沒機會說這些俚語,但是萬一老外說了,你就能明白對方是什麼意思,可以減少鬧烏龍的機會。
最後,建議大家在選擇外教課程的時候記得貨比三家,一定要選擇外教都有教學資格(TESOL/TEFL)的平台,多試課,和平台多溝通,選擇最適合你的課時和外教。我之前選擇的那家叫做阿卡索:限時0元,雙證外教1v1英語課程,點此領取,覺得還行,如果有朋友需要,可以自己去試試。
畢竟海外旅遊,玩得開心最重要,如果人生地不熟還溝通無效,就真的很糟心了。由於自學實在是效率過低,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多了解一點外教課程,好好學習,練習口語,這樣出國遊玩才能開開心心購物,輕輕鬆鬆旅遊。另外,建議大家在海外旅行的時候,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財物,遇見緊急情況的時候,就看看周圍有沒有同胞可以求助,將大使館的電話保存在手機里,以防萬一。
祝你們旅途愉快!比心!
『伍』 像小豬佩奇那麼「壕」的家庭,都是怎樣旅行的
如果你還不知道小豬佩奇
不要著急,等你當了爹媽
看你不倒背如流!
《小豬佩奇》,又叫《粉紅豬小妹》
據說是有史以來最賺錢的
英國學前電視動畫片之一
最近網友從經濟學的角度做了一筆推算
小豬佩奇一家是典型的「富豪」家庭
據推算她的爸爸從事金融行業
年收入在260萬人民幣以上
媽媽雖然是家庭主婦
據推算每月做兼職也有五六萬人民幣的收入
小豬佩奇一家的車就有好幾輛
既有家用型SUV,也有加長版的敞篷車
還有自己的游輪、小火車、直升飛機??
而他們家的房子
是一幢山頂獨立別墅
據推算這座房子在英國的價格是37,314,000
(別數了,千萬級別的!!!)
佩奇的幼兒園,私人小班教學
學芭蕾、參觀博物館、校車露營多種多樣的活動??
據猜測這樣的幼兒園每天費用在900人民幣左右
一個月下來要27000
這樣的家庭,可以說是非常「壕」了吧!
你還敢說自己是「豬豬女孩」嗎?
嚇得小洲趕緊看了一下自己的賬戶余額??
自詡為「豬精女孩」的小洲已哭暈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
小豬佩奇自然是「贏在了起跑線上」
那麼豬爸爸豬媽媽是怎麼教育佩奇的呢?
小洲發現非常有趣
因為除了鋼琴課、芭蕾舞課等常規的教育活動
小豬佩奇一家非常熱衷於親子旅行
會去博物館、露營、游樂場、坐熱氣球
甚至還去了一趟月球??
但是這家人最愛的還是去海邊??
豬爸爸豬媽媽會帶著佩奇姐弟去
和孩子一起游泳、曬太陽、堆沙堡
都是佩奇家海邊旅行必備的親子項目
豬爺爺豬奶奶也會開著敞篷車帶著佩奇姐弟去
除了快樂的玩海之外
爺爺奶奶還會教佩奇姐弟愛護海洋生態環境,關心小動物
他們一起拯救了困在沙灘水潭的小魚
小豬佩奇還會和小夥伴組團一起去海邊
甚至下雪了也要去海邊游泳、堆雪人
看了200多集的《粉紅豬女孩》
開始懷疑小豬佩奇是不是住在蜈支洲島?
山頂別墅、敞篷跑車、一場接一場的海邊活動??
如果真的是這樣
那隻能說小豬佩奇更「壕」了
(現實中小豬佩奇的生活應該就是這樣子吧)
不過話說回來
豬爸爸豬媽媽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
還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無論經濟條件如何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陪伴
定期進行的親子旅行
更能加深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給孩子貫徹自由、樂觀、開朗的人生態度
蜈支洲島是著名的親子旅行目的地
在國內一向被家長和孩子們所喜歡
美麗的熱帶海濱風光
清澈干凈的海水
潔白整潔的沙灘
讓親子旅行變得更安全、更愉快、更美妙
家長還能帶著小朋友一起乘坐環島電瓶車
蜈支洲島沿岸驚濤拍浪,怪石林立
每一處景點都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故事
孩子在欣賞風景的同時
能開闊視野,得到知識的提升
在海邊和孩子一起玩海
追逐浪花,堆沙灘城堡、撿貝殼
這些都能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
解放孩子熱愛自然的天性
當然,也可以帶著孩子去島上的情人谷
參觀熱帶雨林
不僅清涼舒適
還能教孩子多認識一些植物
島上還有動物樂園
不僅有孔雀、鴨子等小動物
還有非常萌的羊駝
都是孩子非常喜歡的好朋友
無論家庭條件如何
孩子的成長是第一位的
我們都應該像小豬佩奇的爸爸媽媽學習
拿出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一次愉快的家庭旅行
會給孩子更大的成長空間
讓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一部動畫片的教育意義原來這么大!
請允許小洲躺在海浪里冷靜一會!
『陸』 朋友要外出祝他一路平安的句子
「萬水千山遠,請君多珍重。。」
「平安不是掛在嘴上,處處注意保護好自己!!!」
希望能夠幫到你。
『柒』 請問有沒有蘇軾寫的浣溪沙教案,急需!!! (就是那個簌簌衣巾落棗花那首詞)
教學目標:
1、 初步掌握賞析詩詞的三個基本方法。
2、體會蘇軾心繫民生的感情、樂觀豁達,胸懷寬廣的人格魅力。
教學重點:
學會勤誦讀、多聯想、抓意象的賞析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蘇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懷大愛的寬廣情懷。
一、導入:
周傑倫的《東風破》這首歌怎麼來的?是詞作者方文山根據蘇軾的詞《東風破》改編而成,東風破是詞牌名。我們剛學過蘇軾的詞《江城子.密州出獵》,詩《贈劉景文》,唐詩宋詞,詩詞是中國文學中很重要的二種體裁,那麼詩詞有些什麼區別呢?詞有詞牌名,詩只有題目,詞可有題目也可沒有題目,詞的句式長短不一,詩則字數一致。詞牌即詞的格式有一千多種,而詩只有幾種,故詞自由得多。
二、對於詩詞,我們該怎樣去欣賞呢?請同學們先說一說。
今天我們就以蘇軾的《浣溪沙》為例,來學習詩詞賞析的一些基本方法。
1、 古人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勤誦讀是一個鑒賞的好方法。
先請一個學生讀一讀,要求准確流利,字正腔圓。請學生評價。老師指正:上下片要停頓長些。再請學生讀。
詩詞都是講韻律的,所以古人吟誦詩詞時,常會手舞足蹈。先請大家手舞一舞,找出蓋停頓的地方,擊掌一次。▲▲/▲▲/▲▲▲/
足蹈也叫踏歌,請學生腳踏節奏讀。然後手舞足蹈配合讀。
古人作詩詞講究平仄,平聲應讀得舒緩,仄聲應讀得短促。學生試讀平仄。
再手舞足蹈並讀出平仄。老師手勢指揮齊誦讀。
2、人們品讀詩詞時,常說詩中有畫,是因為文字給了人以豐富的想像。所以賞析的另一個好方法就是多想像。
請學生再品讀《浣溪沙》,邊讀邊想像。說說讀著讀著,你彷彿看見了什麼?
小結:有了聯想,平面的文字就變得立體起來,有了生命力,所以賞析詩詞,一定不能失去想像。
3、賞析詩詞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抓意象。意象是用來寄託作者情感的客觀物象,一般是自然景物。
請學生在詞中找出認為是意象的事物:棗花、古柳、繅車、牛衣、黃瓜、日、野人家。
這些意象營造了怎樣的農村氛圍?發展生產,安居樂業。
看著這幅農村圖景,想像作者的心情是怎樣的?欣慰,愉快。
可是蘇軾有什麼好高興的呢?簡介背景。因為和朝廷革新派王安石政見不合,蘇軾自請外調到了杭州,不多久,被遷調到偏遠的密州(今山東諸城),四年後又被調遷至徐州(今江蘇,靠近山東),到了徐州,又適逢大旱。碰上這么多不順心,假如是你,會感覺怎樣?(沮喪,失望、憂郁等)。
蘇軾仕途失意,在詞中有無怨艾?沒有。非但沒有,還帶領民眾長途跋涉去石潭求雨,老天倒幫忙,下了幾場透雨,於是蘇軾又帶領大家去石潭謝雨,回來途中,蘇軾走進了這村子。看到村民們安居樂業,蘇軾欣慰地笑了。這可以看出蘇軾是個怎樣的人?
不以個人得失為意,心中裝的是國家興盛,百姓安居樂業的大志。樂觀豁達,愛民如子,親民,胸懷寬廣。
下片中有一個詞很能體現蘇軾親民的特點,是哪個?「試問」。
怎樣才算「試問」?客客氣氣,不想打擾。杜甫《石壕吏》中「有吏夜捉人,老婦前致詞,吏乎一何怒」,和蘇軾的「試問」形成何等鮮明的對比。所以離開徐州時,百姓都依依不捨,所以蘇軾到今天仍被後人景仰,決不僅僅因為他傑出的文學才華,還因為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心懷大愛的人格魅力。
5、總結賞析詩詞的三個基本方法:勤誦讀、多想像、抓意象。
三、作業:運用學到的方法,賞析張志和的《漁歌子》。
『捌』 小班美術教案 小螞蟻去旅行
小班美術活動:螞蟻搬豆
龍海市華僑幼兒園
金曉雲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天真無邪,他們會和娃娃自言自語,會對花草說悄悄話,在他們眼裡萬物都是有生命的,他們喜歡用動作與語言和它們交流,而動物更是深受孩子們的喜歡。這幾天發現孩子們上廁所或洗手完喜歡聚在台階下看螞蟻,
對螞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且天天「看望」螞蟻,還會在一起討論螞蟻。這一發現說明孩子們對螞蟻產生了興趣,有了探究螞蟻世界的慾望。有了這個良好的動機,我開始收集資料,組織孩子們更清楚地了解螞蟻的外形特徵,
使孩子們學會簡單勾畫螞蟻的形象。從而進一步發展幼兒觀察、繪畫能力,培養幼兒關心身邊事、物,關心動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認識螞蟻的基本外形特徵,並學會畫出簡單動態。
2、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培養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視頻材料、操作教具、油畫棒、示範用大白紙;
白紙、勾線筆人手一份
事先在黑板上畫上一粒大蠶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一天,天氣晴朗,小螞蟻丁丁准備出去玩。剛出洞口,突然丁丁發現在洞口不遠的地方有一粒香噴噴的豆豆。丁丁高興地想:這粒豆豆肯定很好吃,要是能把它帶回洞里大家一起吃,那該多好啊!丁丁使勁地左推推右挪挪,可是小螞蟻丁丁的個頭實在太小了,它怎麼也搬不動這粒大豆豆。「這可怎麼辦?要是搬不回洞里,那真是可惜啦!」「有啦!」突然,丁丁開心地跳起來,他想出了個好辦法,趕緊跑回洞里叫上幾個好朋友,大家一起使勁,「一、二、三!」終於,好朋友們把大豆豆抬回了洞里,大家一起開心地美餐一頓。
(二)觀看視頻(兩遍)
1、帶問題欣賞:老師把這個故事播放出來,大家想看嗎?小朋友要注意看看小螞蟻長什麼樣的?
2、觀看第二遍時把畫面定格,觀察小螞蟻:小螞蟻長什麼樣?它由哪幾部分組成?(幼兒回答)
師幼共同小結:小螞蟻由頭、胸、腹組成,頭上長著一對觸角,一雙眼睛和嘴巴,身體上長著六條腿。
(三)示範畫法
1、出示操作教具,演示動態
2、示範畫法
(邊操作邊直接將教具貼在黑板上,並同時在大白紙上示範。)
(四)幼兒作畫
1、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2、鼓勵 幼兒添畫喜歡的景物,使畫面更加豐富。
(五)延伸活動:歌表演《螞蟻搬豆》
課後反思:
本班幼兒自從學習歌曲《螞蟻搬豆》後對螞蟻的興趣陡然加大,一有機會就圍在台階、牆角觀察、議論著螞蟻。《綱要》中指出:「幼兒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活動中主動地學習和發展的」。教師除了要為幼兒提供活動及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也要善於發現幼兒在生活與活動中的興趣點,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保障,從幼兒的興趣著手,我選擇了這一活動內容。幼兒園教育雖然有語言、社會、藝術、健康、科學五大領域之分,但是教育教學中它又是一個整合的關系,每個領域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在本次活動剛開始時,我讓幼兒欣賞視頻《螞蟻搬豆》,全班幼兒邊唱邊欣賞,生動的畫面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快樂的情緒,興趣十足。由於小班幼兒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傳統的灌輸法、訓練法枯燥無味,孩子們不感興趣,效率差。我製作了皮影「螞蟻」,通過操作各種動態,再次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課堂氣氛活躍。整個教學過程是在幼兒一邊欣賞,教師一邊示範中渡過的,孩子們在積極又輕松愉快的狀態下獲得了交流,學到了本領,體驗了成功。由於考慮到小班幼兒集中活動時間不宜過長,因此在觀察畫面語言交流和操作皮影各種動態的環節上略顯倉促,如果再多請些幼兒來參與的話,相信孩子的觀察會更全面,理解會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