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生磁教學設計
㈠ 電生磁教案
電生磁是奧斯特發現的。原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
電生磁
如果一條直的金屬導線通過電流,那麼在導線周圍的空間將產生圓形磁場。導線中流過的電流越大,產生的磁場越強。磁場成圓形,圍繞導線周圍。磁場的方向可以根據「右手定則」(見圖1)來確定:將右手拇指伸出,其餘四指並攏彎向掌心。這時,拇指的方向為電流方向,而其餘四指的方向是磁場的方向。實際上,這種直導線產生的磁場類似於在導線周圍放置了一圈NS極首尾相接的小磁鐵的效果。
如果將一條長長的金屬導線在一個空心筒上沿一個方向纏繞起來,形成的物體我們稱為螺線管。如果使這個螺線管通電,那麼會怎樣?通電以後,螺線管的每一匝都會產生磁場,磁場的方向如圖2中的圓形箭頭所示。那麼,在相鄰的兩匝之間的位置,由於磁場方向相反,總的磁場相抵消;而在螺線管內部和外部,每一匝線圈產生的磁場互相疊加起來,最終形成了如圖2所示的磁場形狀。也可以看出,在螺線管外部的磁場形狀和一塊磁鐵產生的磁場形狀是相同的。而螺線管內部的磁場剛好與外部的磁場組成閉合的磁力線。在圖2中,螺線管表示成了上下兩排圓,好象是把螺線管從中間切開來。上面的一排中有叉,表示電流從熒光屏裡面流出;下面的一排中有一個黑點,表示電流從外面向熒光屏內部流進。
電生磁的一個應用實例是實驗室常用的電磁鐵。為了進行某些科學實驗,經常用到較強的恆定磁場,但只有普通的螺線管是不夠的。為此,除了盡可能多地繞制線圈以外,還採用兩個相對的螺線管靠近放置,使得它們的N、S極相對,這樣兩個線包直接就產生了一個較強的磁場。另外,還在線包中間放置純鐵(稱為磁軛),以聚集磁力線,增強線包中間的磁場,
對於一個很長的螺線管,其內部的磁場大小用下面的公式計算:H=nI
在這個公式中,I是流過螺線管的電流,n是單位長度內的螺線管圈數。
如果有兩條通電的直導線相互靠近,會發生什麼現象?我們首先假設兩條導線的通電電流方向相反,圖5(a)所示。那麼,根據上面的說明,兩條導線周圍都產生圓形磁場,而且磁場的走向相反。在兩條導線之間的位置會是說明情況呢?不難想像,在兩條導線之間,磁場方向相同。這就好象在兩條導線中間放置了兩塊磁鐵,它們的N極和N極相對,S極和S極相對。由於同性相斥,這兩條導線會產生排斥的力量。類似地,如果兩條導線通過的電流方向相同,它們會互相吸引。
如果一條通電導線處於一個磁場中,由於導線也產生磁場,那麼導線產生的磁場和原有磁場就會發生相互作用,使得導線受力。這就是電動機和喇叭的基本原理。
㈡ 初中關於磁的所有實驗的圖!!
磁感線的圖:
http://www.eku.cc/xzy/sctx/106104.htm (磁感線3)
電磁感應圖片:
http://www.estock.cn/Article/czjy/8nj/200711/19885.html (八年級物理電磁感應章節知識總結)
電磁鐵圖片: http://211.86.64.70/tajy/jcjy/jcjy/u/250/archives/2007/820.html ("電生磁"教學設計--石敢當的blog)
電流的磁效應:
http://www.qbe.com/ynjx/2007/1014/article_12.html (關於電磁的三個實驗分析-疑難解析-...)
電磁繼電器:
http://www.8ttt8.com/d/w2581.htm (電磁繼電器原理圖_電磁式電流繼電...)
這個圖有點像是應用。
電動機實驗原理圖:
http://lxy.czu.cn/wlsys/news/75/200611915819.htm (磁鐵和電動機-)
大致就這些了,其他的一些和主要實驗原理圖原理一樣。
㈢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計劃
小學六年級科學實驗教學計劃
(2010學年上學期)
實驗目的:
新的課程標准強調要以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素養為宗旨,以實踐為核心,努力擺脫以理論知識為中心的舊模式,讓學生在自然實踐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學的思維方式、科學態度與價值觀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本學期在勞動實踐教學中力求體現新課標的特點,始終圍繞"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進行教學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為了迎合學生的心理需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他們的探索精神和科學素養。通過實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培養學動手操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實驗,使學生能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成功的喜悅;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及創新精神,使學生從小學科學、愛科學,為將來發展我國的科技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本學期在實驗教學方面有如下打算:
具體要求:
六年級:科學六年級從使用工具開始,提出研究問題,然後研究最簡單的機械—杠桿,由此開始認識杠桿類機械,再研究非杠桿類機械,最後以自行車為載體,以齒輪研究為主要內容對前面的研究作一次總結與提升,讓學生對機械的作用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接著探究不同形狀結構所包含的力學道理,包括條形材料抗彎能力與形狀的關系、拱形承受力的特點,拓展到圓頂形、球形、各種弧形,從人造物體擴展到生物體,在此基礎上探究框架結構的特點,加固框架結構的方法和物體穩定性問題,並展開設計製作活動,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設計科學合理的形狀結構;從最熟悉的電出發,探究電生磁,製作電磁鐵,探究電磁鐵磁力大小,玩具電動機原理,然後以電能為中心認識能量及相互轉化,再擴展到宏觀的太陽能的轉化與儲存;知道生物的種類多種多樣、同種生物不同的個體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體不同的形態結構是與它們的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知道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要保護它們賴以生活的環境。能用實驗、調查、查閱資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尋找問題的答案。並能利用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調查資料。能夠關注周圍生物所生活的環境,具有環境保護的意識。認同人類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員,願意並能夠與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員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