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教育
① mba和emba哪個含金量高
讀mba有什麼用?
讀mba有什麼用?你是因為什麼而讀mba,一時的興起,想先了解了解?看見身邊的朋友同事也讀了,就跟風也讀一個mba?
當你參加mba院校的面試時,基本上考官首先要問的就是,你為什麼要讀mba,讀mba有什麼用?所以,如果自己從開始報考mba都是猶猶豫豫的狀態,那麼後面在職mba課程學習,都沒有辦法去投入,兩天打漁三天曬網。
我們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讀mba有什麼用?總結一句話投資自己。缺哪補哪,學歷不夠補學歷,人脈不夠補人脈,管理能力不夠的加強能力。明確了這些目標,知道了最終的方向是好的,那麼就算中途道理曲折,也要努力克服。
讀mba提升學歷這塊,對於很多專科,這部分人很多都有一個名校夢。尤其是自考本科,中專自考大專,高中自考本科的等等,讀mba提升學歷這塊尤其重要,畢業了之後就是直接碩士學歷了,很多用人單位會首先看到這點,那麼就是很好的一個敲門磚了。
讀mba擴展人脈這塊,很多人一直覺得自己在所在的領域是佼佼者了,平時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呆的很舒服,換到了大圈子,才發現比自己優秀的人還有很多。各種行業都接觸,認識一些利益相關的朋友,關鍵時刻能夠幫自己一把。
讀mba加強管理能力這塊尤其是人事管理,會有很多機會進入到大型的管理實踐當中去,團隊中成員任務如何協調,如何管理一群人更好的工作達到最好的效果。
讀mba,他不是一個你事業上的唯一捷徑,更不是你事業唯一的跳板,所以我們專業領域的能力還是要不斷加強的。讀mba只是為你的事業添磚加瓦。
崑山教學點 地址:崑山嶗山路9號人才市場2樓 67138889
② 什麼叫EMBA和MBA啊!!
很多人問MBA與EMBA區別,今天給大家講講。
1.定義不同
MBA的定義:工商管理是經濟學領域下的專業學位專業,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即MBA,是源於歐美國家的一種專門培養中高級職業經理人員的專業碩士學位。到目前為止,國內共計234所院校開設了MBA專業。從這里就可以看出MBA的報考熱度。
EMBA的定義:EMBA全稱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譯為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最早誕生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管理學院,它設立的目的就是為高級管理人員服務的
2.培養目標不同
很多人對於MBA、EMBA存在著誤解,總以為報考EMBA要比MBA要更好,殊不知,這二者培養的目標是不同的。對於MBA而言,該課程培養的是未來的高級管理人員,要求報考者已經在中層管理上待過幾年了,比如部門經理、產品的負責人,或者是部門負責人,報考MBA是想要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有一個質的突破,從而更好地走向高層。所以很多低齡報考者都有這樣的感慨,在管理層待過的人去讀MBA才會更有意義。而EMBA,其培養的是已經成為企業高管而想要更深層次地深造的人員,比如董事長、總經理、董事等對於公司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決策者。因此,對於自己還沒有達到這個管理層級的人員來說,報考EMBA對他們的用處不大,至少在短期內是如此。另外,一般而言,對於很多想要自主創新、主動尋求突破的企業,對於企業高管,都會有推薦學習。該課程旨在重點培養具備在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社會和技術環境下制定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決策、領導企業參與國內外競爭的高級管理人員。
3.課程設置不同
由於MBA、EMBA的招生人群的不同,所以在課程設置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關於MBA課程,大多是針對企業中實際遇到的一些問題而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法,比如在管理、組織、營銷、財務、金融、國際商務方面的問題。而EMBA的課程,則更為宏觀,它不會局限在公司、企業面對的某個具體問題,而是更加強調整合、決策導向,這是站在企業全局的角度來研究管理問題。如果用一句話來簡要概況,那麼可以說,MBA重在通過戰術來實現企業的良性管理,而EMBA則側重於通過戰略來引領企業走向。在EMBA課程中,很可能有幸遇到國內知名企業創始人的精彩授課,實現與大佬零距離的交談,或許這也是很多人即使花巨額也要報考這類課程的原因。
4.招生院校不同
在前文中,我們提到全國開設MBA的院校達234所,不僅說明報考人數眾多,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其辦學門檻較低。而EMBA課程的設置的要求則較為苛刻,在國內,只有一些985、211重點大學才具備EMBA的辦學資格。
5.學費不同
相信看完上面的介紹,大家對於MBA、EMBA的區別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自然也很清楚二者的學費會存在差異。
6.筆試內容一樣
EMBA要求通過國家聯考比MBA要晚很多年,比如華是學院每年培養MBA與EMBA學員占很大比例,EMBA的考生學習難度稍微大點,畢竟他們的年紀稍微偏大點。總的來說,EMBA學費是較為昂貴的,MBA的學費大概在10多萬到40多萬之間。由此可見,這二者的報考人群的差異也是有一定道理,當然,更重要的是培養目標不同。
其實,MBA與EMBA並沒有什麼高下之別,二者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只要大家找到自己的定位,或為中層管理,或為高層決策者,那麼在選擇報考課程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清晰的方向。
③ EMBA教育有什麼報考條件
EMBA教育報讀條件
1、具有國民教育系列本科或本科以上學歷(一般應有學士學位);
2、對於回已經獲得國民教答育系列的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學歷,沒有學士學位的申報者也可報考EMBA。
3、具有八年或八年以上工作經歷,其中包括四年或四年以上管理工作經驗,較大規模企業的現職高層管理人員;
4、國務院學位辦從2004年起,允許高校招收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專學歷的學員,但每年的人數不能超過規定招生數的10%。
註:
*工作年數指截止入學前EMBA考生的累計工作年限,未滿整年的工作時間不計。
*管理工作年數指截止入學前EMBA考生從事管理工作的年數,未滿整年的工作時間不計。
*原則上要求大學專科或以上學歷,具5年以上工作經驗,至少3年管理工作經驗,條件優秀者可不受基礎學歷限制。
*EMBA招生條件各院校都有點不一樣的,而且好像每年都會有些變化;學員可以到你所要報考院校的官網上查看。
④ 攻讀EMBA的報考條件是什麼
EMBA最早誕生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管理學院,它設立的目的就是為高級管理人員服務的。EMBA英文全稱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譯為高級管理人員MBA,或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通常稱為高級工商管理碩士。
讀EMBA的學員一般由公司推薦,利用業余時間集中上課,課程內容廣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其實質是一種具有學位的在職培訓。在中國,讀EMBA業已成為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是拓展建立高端人脈關系的便捷之路。雖然上課時間相對短暫,但EMBA的學習並不是一個輕松的過程。在讀的EMBA學員,他們都是自掏腰包,但均表示沒有把學費作為首要考慮因素,而是更看重商學院的品牌。
國外發展
在美國,讀EMBA學員來自各類公司,如製造部門、金融部門、貿易部門、政府部門,加拿大讀EMBA的學員來自政府部門的較多。他們的平均入學年齡為38歲,96%的人取得大學學士學位,一般具有10年的管理經驗,年收入為78000美元。有60%的EMBA項目開設國際經營、貿易和金融方面的課程。還有10%的項目,學校會組織學生就某一國際問題專門到國外進行為期一周的學術訪問。有些學院設立知名人士系列講座,請成功的企業家、政府官員和社會名流給學員演講並和學員交流。在國外,繼續深造被看成是一項投資,讀EMBA的學員希望兩年幾萬美金的投資,學成之後能夠得到回報應該是不成問題。具有EMBA學習背景,又有很多年工作經驗的人,很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各學校學費標准差別很大,平均每人每年學費為11000美金,著名的學校學費高達25000美元。
中國發展
1993年,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推出香港首個EMBA課程,是亞洲首創EMBA課程的高校。1999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國內大學中第一個創辦了EMBA項目。2002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暨南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32所高等院校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各院校開始陸續招生。中國EMBA教育採用EMBA市場化運作模式,國家賦予培養院校招生、錄取和培養方式上較大的自主權,使EMBA教育基本上與市場的實際需求接軌。經過多年的運作,中國EMBA教育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辦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不斷探索創新,經歷了初創、發展到成熟的過程。伴隨著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EMBA從誕生以來也經歷了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孕育了比較豐富的、先進的管理思想,精闢分析的理念,特別是引領了新的市場價值不斷凸顯。EMBA的同學已經遍布全國,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都發揮著精英骨乾的作用。這是中國EMBA發展的現狀,也是中國EMBA取得的驕人成績,並且中國的EMBA還在以60%的增長率吸收更大的社會中堅力量的加入。EMBA專業學位教育制度的建立,也順應了中國經濟和教育發展的大趨勢。
全國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官網2016年4月1日在顯要位置發布了《教育部關於進一步規范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規范意見》)。
教育部的這一《規范意見》對工商管理碩士的招生紀律、合理定價、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范,新規明確要求從2017年起,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將納入全國統一的碩士研究生入學,由教育部統一劃線、各學校按需調整錄取,從2016年12月1日開始,各院校不得再自行組織EMBA招生考試。
⑤ 在職研究生MBA與EMBA有什麼區別
EMBA和MBA的區別一:學費不同
EMBA是高級工商管理碩士,針對的是企業高管,不需要全國聯考,畢業只有學位(即EMBA學位),學費較貴,上課通常是一個月選擇四天連續上,將某一科目上完。俗稱「模塊化」教學。
MBA是工商管理碩士,報考的人有的是企業中層領導,或基層管理者,也有未當管理者的普通職員。要參加全國MBA聯考(考綜合和英語兩大科),畢業後有學位(MBA學位證書),也有的還有畢業證(研究生畢業證書),學費在7-12萬元之間。一般全職班(需要辭職後脫產學習)和在職班兩種。上課按大學的正常教學安排相一致,通常是9月開學,7月畢業。(有些在職班是1月份畢業。)
EMBA和MBA的區別二:培養目標不同
EMBA教育培養的是目前已擔任高級職務的管理人員,而MBA(工商管理碩士)教育培養的是未來的高級管理人員。
EMBA和MBA的區別三:招收對象不同
EMBA特別適合於那些實際管理經驗豐富但離開應試環境多年的企業和政府高層人士。而MBA適合剛剛走上管理工作崗位兩三年,有志於從事高級管理工作的人士。
EMBA和MBA的區別四:師資及教學模式不同
EMBA課程全部由海內外知名學者、教授任教或答疑。教學上更注重在啟發的基礎上,將課程與學員實際體驗相結合,偏重實際運用和可操作性,更適合正在商場實戰的高層管理者。
MBA課程多為國內本校師資任教,多採用「講授+案例分析+團隊討論」的教學方式,在理論層面探討較多,對培養未來的管理者較為適合。
EMBA和MBA的區別五:入學考試不同
在國外,如要就讀MBA需參加GMAT入學考試。但就讀EMBA只有71%的學校要求GMAT成績,平均過線分數為530分,而海外學生只需要托福550分成績即可。但這並不是說,EMBA入學非常容易,學校更看中的是學員的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專家的推薦信和面試結果。
EMBA和MBA的區別六:就讀人員不同
由於MBA入學考試需要考外語、數學,這就給那些管理經驗豐富但離開應試環境多年的企業高層設置了門檻。目前國內MBA正出現低齡化現象,考分高的往往是那些大學畢業3年左右、應試能力強的年輕人。而EMBA入學筆試、面試均由培養單位自行組織,門檻大為降低。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只要是老闆、老總就可以讀EMBA。清華大學就曾將一名願出25萬美元就讀,但不符條件的老闆拒之門外。國家規定,具有本科以上學歷,8年以上工作經歷(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經歷),較大規模企業的現職高層管理人員才可報名。
EMBA和MBA的區別七:同學的商業價值不同
拋開MBA的學校名聲能夠給你的職業生涯帶來的好處外.MBA和EMBA的學習經歷將為你帶來兩方面的收獲;一是全面的管理知識,這方面我相信MBA和EMBA的差別不大,二是你在就學時結交的那些同學,這些同學資源在你以後人生中將會成為你最重要的資本!由於MBA和EMBA的生員來源不同,因此,MBA和EMBA的這些「資本」也會不同。一般來講,EMBA的同學可能目前就對你有商業價值,而MBA同學的商業價值可能要等若干年後才能體現了。
EMBA和MBA的區別八:專業難度不同
MBA教程強調實戰能力的培養,碩士班的門檻較高,如非經濟專業背景在美國一般會要求先修完「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企業管理基礎」等課程,如在正式的MBA課程里的FINACE MANAGE 就會比財會本科的更深更專,而EMBA只帶有進修性質,同樣的財務管理課程只相當與非財務背景經理課程。任何一種教學方式,即使是活生生的案例都會束縛人的思維,創業需要發散的思維。
EMBA和MBA的區別九:體會不同
MBA的考題比EMBA要難,而一般有長時間工作經驗和在領導崗位上的,由於離校時間長而所學的很多知識都忘了,而且他們只需學一些實際運用的知識拿一個學位就夠了。事實上,那些有真正管理經驗的人攻讀MBA的門檻交較高,相反,那些在事業單位或一些國營單位的人,他們有大量的時間復習考試,考取的幾率大一些。然而,正是這種差別,使得大部分MBA學生只在理論上有一些心得,理論結合實際相對較弱。EMBA的學生大部分是企業的管理者,他們急需是管理知識而不是證書,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科學管理的好處要比MBA的學生深的多。EMBA強調工作的經驗和心得,MBA則是有心進軍管理的基礎。EMBA的學習比較講共同研究和心得,同學互相交換在實戰中的經驗,而學習只是起點睛作用,基本上需要5年以上經驗,不然的話,你只能學到理論。
⑥ EMBA比一般的MBA要好嗎
入學要求
這兩個學位適合職業生涯不同階段的專業人士,因此,EMBA和MBA課程的入學前提條件不同。
EMBA專為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管理人員而設計 ,通常申請人要有8—10年以上的全職工作經歷,其中應有5年或以上管理工作經歷,較大規模企業的現職中高層管理人員。因此EMBA候選人傾向於通過其工作經驗的多樣性和質量來區別於其他申請人。
而讀MBA的更適合剛剛走上管理工作崗位兩三年的企業初中級管理人員,不僅僅缺乏管理實踐,更缺乏理論基礎,需要有一個系統性地學習,並且必須參加全國聯考。
培養目標
EMBA強調「大局觀」和「決策能力」的培養,都重在解決管理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只有通過EMBA學習才能培養具有深刻認知能力從而懂得重新規劃職業生涯,思考如何將企業全面放大,培養學員的企業家角色、企業家境界,使之成為事業家。
MBA則強調通過「廣博全面」的管理知識的學習,以及相關管理能力的培養,未來可以勝任中高級管理職務者。
課程、節奏
雖然MBA和EMBA的授課時間會因學校而異,但主要區別在於EMBA課程都是在職完成。總的來說,EMBA學生全職留在現任職位,其中的一些學習是通過在線進行。同時,EMBA課程在晚上、周末或密集假期組織,有些課程甚至可以在世界各地進行。
就節奏而言,EMBA學生傾向於比MBA學生更短、更強烈的間隔參與課堂作業,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他們在日常工作時間表上的注意力。比喻說EMBA可以被視為一系列沖刺,但MBA可以比作馬拉松。
雖然EMBA和MBA課程涵蓋相同的核心材料,但EMBA課程往往提供較少的選修課,學生需要將大多數課程放在一起。因此,MBA學生在選擇課程時通常會享有更多自由,在MBA的第一年,大部分的核心課程都是在打基本功,所以會有些會計,經濟等基礎概念的課程。
費用和投資回報
MBA項目分在職和脫產兩種上課形式,而EMBA全是在職學習,這對報考人有很大的經濟挑戰。因此EMBA學生可以在學習期間獲得全職工資,並且不會產生與永久性董事會相同的成本。
兩三年前,大部分EMBA的考生他們的學費由企業僱主承擔,因為這種形式的贊助被視為培訓管理人員的一項有價值投資,然後他們可以將新獲得的技能應用到他們的工作中。雖然這種形式的贊助仍有部分企業在繼續,但近年來有更多的學生自掏腰包進行EMBA學習。相比MBA項目來說,很少有學校會提供EMBA項目獎學金。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MBA學生基本上都是自籌資金。因此,學校本身會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獎學金。
MBA和EMBA考生都可以在畢業時獲得加薪,但程度不同。根據今年對美國EMBA項目的調查,EMBA畢業生的平均工資增長率為12%。相比之下,MBA在畢業前的薪酬中有更多的收益,因為他們往往在職業生涯的早期階段獲得更多收益 。根據QS投資回報率報告,北美各學校畢業生的經歷顯示,畢業後薪酬增加了75%美國。
校友網路
任何一個項目的大部分內在獎勵都與學生在學習期間接觸到的生活方式和校友有關。校友關系在EMBA課程中尤為重要,其中強調了較小群體內部以及校友之間的密切互動。另一方面,MBA課程提供更多身臨其境的學生體驗,學員有更多機會參加活動:俱樂部、體育、各種形式會議和社交活動讓學生可以結識一大群同齡人。
一般來說,MBA學院平均年齡能達到28歲,EMBA學生的平均成績為38歲。如果學生希望與他們可能有更多共同點的同齡人交往,他們可能會考慮這個因素。雖然沒有嚴格的規則,但EMBA申請人往往年齡較大,並希望通過有形的、即時的「外賣」來豐富他們現有的知識。
⑦ EMBA是什麼意思
EMBA英文全稱為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譯為高級管理人員MBA,或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通常稱為高級工商管理碩士。
EMBA最早誕生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管理學院,它設立的目的就是為高級管理人員服務的,旨在培養具有高度政治素養、責任心和職業道德的中、高層管理者,有別於MBA,以及其他各類針對企業高級管理者的在職研修班等EDP培訓。
EMBA研究生教育旨在培養具有高度政治素養、責任心和職業道德的高層管理者,使他們通過系統學習,全面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決策方法,深入了解國內外企業的商業模式,具備在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社會和技術環境下制定企業發展戰略、進行企業日常經營管理決策、領導企業參與國內外競爭的能力和知識。
(7)emba教育擴展閱讀
EMBA的課程設置
EMBA課程分為必修課、核心課和選修課。
EMBA課程主要有戰略成本管理、談判與沖突管理、商務模式創新、運作管理、營銷戰略與管理、CEO財務分析、企業競爭戰略、領導力與組織發展、人力資源開發戰略、資本市場與資本運作、公司戰略與變革、市場營銷與管理、管理實戰沙盤、商務英語、管理決策經濟學、宏觀經理理論與實踐、商務溝通等。
1)必修課
包括: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商務英語。
可作為核心課程的主要課程包括:管理經濟學、組織行為學、數據模型與決策、會計學、公司理財、營銷管理、戰略管理、信息管理、國際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領導學等。
2)選修課
主要課程有: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技術創新管理、項目管理、創新與變革管理、知識管理、企業研究方法、管理溝通與談判、商業倫理、領導學、危機管理、財務報表分析與經營決策、項目投資與融資決策、風險管理、電子商務、商法、國際金融、企業政策、公司治理、環境管理、現代科技知識、公共政策等。
⑧ 什麼是EMBA
EMBA最早誕生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管理學院,它設立的目的就是為高級管理人員服務的。EMBA英文全稱為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譯為高級管理人員MBA,或高層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通常稱為高級工商管理碩士。
讀EMBA的學員一般由公司推薦,利用業余時間集中上課,課程內容廣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其實質是一種具有學位的在職培訓。在中國,讀EMBA業已成為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是拓展建立高端人脈關系的便捷之路。雖然上課時間相對短暫,但EMBA的學習並不是一個輕松的過程。在讀的EMBA學員,他們都是自掏腰包,但均表示沒有把學費作為首要考慮因素,而是更看重商學院的品牌。
國外發展
在美國,讀EMBA學員來自各類公司,如製造部門、金融部門、貿易部門、政府部門,加拿大讀EMBA的學員來自政府部門的較多。他們的平均入學年齡為38歲,96%的人取得大學學士學位,一般具有10年的管理經驗,年收入為78000美元。有60%的EMBA項目開設國際經營、貿易和金融方面的課程。還有10%的項目,學校會組織學生就某一國際問題專門到國外進行為期一周的學術訪問。有些學院設立知名人士系列講座,請成功的企業家、政府官員和社會名流給學員演講並和學員交流。在國外,繼續深造被看成是一項投資,讀EMBA的學員希望兩年幾萬美金的投資,學成之後能夠得到回報應該是不成問題。具有EMBA學習背景,又有很多年工作經驗的人,很受用人單位的歡迎。各學校學費標准差別很大,平均每人每年學費為11000美金,著名的學校學費高達25000美元。
中國發展
1993年,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推出香港首個EMBA課程,是亞洲首創EMBA課程的高校。1999年,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在國內大學中第一個創辦了EMBA項目。2002年7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暨南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32所高等院校開展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教育,各院校開始陸續招生。中國EMBA教育採用EMBA市場化運作模式,國家賦予培養院校招生、錄取和培養方式上較大的自主權,使EMBA教育基本上與市場的實際需求接軌。經過多年的運作,中國EMBA教育已具備了一定的規模,辦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也不斷探索創新,經歷了初創、發展到成熟的過程。伴隨著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EMBA從誕生以來也經歷了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孕育了比較豐富的、先進的管理思想,精闢分析的理念,特別是引領了新的市場價值不斷凸顯。EMBA的同學已經遍布全國,在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都發揮著精英骨乾的作用。這是中國EMBA發展的現狀,也是中國EMBA取得的驕人成績,並且中國的EMBA還在以60%的增長率吸收更大的社會中堅力量的加入。EMBA專業學位教育制度的建立,也順應了中國經濟和教育發展的大趨勢。
全國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官網2016年4月1日在顯要位置發布了《教育部關於進一步規范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規范意見》)。
教育部的這一《規范意見》對工商管理碩士的招生紀律、合理定價、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明確規范,新規明確要求從2017年起,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將納入全國統一的碩士研究生入學,由教育部統一劃線、各學校按需調整錄取,從2016年12月1日開始,各院校不得再自行組織EMBA招生考試。
⑨ 終於有人把emba和mba的區別講透了
讀mba有什麼用?
讀mba有什麼用?你是因為什麼而讀mba,一時的興起,想先了解了解?看見身邊的朋友同事也讀了,就跟風也讀一個mba?
當你參加mba院校的面試時,基本上考官首先要問的就是,你為什麼要讀mba,讀mba有什麼用?所以,如果自己從開始報考mba都是猶猶豫豫的狀態,那麼後面在職mba課程學習,都沒有辦法去投入,兩天打漁三天曬網。
我們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讀mba有什麼用?總結一句話投資自己。缺哪補哪,學歷不夠補學歷,人脈不夠補人脈,管理能力不夠的加強能力。明確了這些目標,知道了最終的方向是好的,那麼就算中途道理曲折,也要努力克服。
讀mba提升學歷這塊,對於很多專科,這部分人很多都有一個名校夢。尤其是自考本科,中專自考大專,高中自考本科的等等,讀mba提升學歷這塊尤其重要,畢業了之後就是直接碩士學歷了,很多用人單位會首先看到這點,那麼就是很好的一個敲門磚了。
讀mba擴展人脈這塊,很多人一直覺得自己在所在的領域是佼佼者了,平時在自己的小圈子裡呆的很舒服,換到了大圈子,才發現比自己優秀的人還有很多。各種行業都接觸,認識一些利益相關的朋友,關鍵時刻能夠幫自己一把。
讀mba加強管理能力這塊尤其是人事管理,會有很多機會進入到大型的管理實踐當中去,團隊中成員任務如何協調,如何管理一群人更好的工作達到最好的效果。
讀mba,他不是一個你事業上的唯一捷徑,更不是你事業唯一的跳板,所以我們專業領域的能力還是要不斷加強的。讀mba只是為你的事業添磚加瓦。
崑山教學點 地址:崑山嶗山路9號人才市場2樓 67138889
⑩ MBA與EMBA分別指什麼有什麼區別請專業人士指點
EMBA和MBA的區別。EMBA是MBA專業學位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二者的差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入學考試的不同在國外,如要就讀MBA需參加GMAT入學考試,但就讀EMBA只有71%的學校要求GMAT成績,平均過線分數為530分,而海外學生只需要托福成績550分即可。但這並不是說,EMBA入學非常容易,學校更看中的是學員的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專家的建議信和面試結果。就讀人員不同由於MBA入學考試需要考外語、數學,這就給那些管理經驗豐富但離開應試環境多年的企業高層設置了門檻。目前國內MBA正出現低齡化現象,考分高的往往是那些大學畢業3年左右、應試能力強的年輕人。而EMBA入學筆試、面試均由培養單位自行組織,門檻大為降低。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只要是老闆、老總就可以讀EMBA,清華大學就曾將一名願出25萬美元就讀,但不符條件的老闆拒之門外。國家規定,具有本科以上學歷,8年以上工作經歷(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經歷),較大規模企業的現職高層管理人員才可報名。教學模式不同在教學模式上二者也有很大不同,MBA多採用「講授+案例分析+團隊討論」的方式,EMBA則更注重在啟發的基礎上,將課程與學員實際體驗結合,因此更適合正在商場實戰的高層管理者。南京大學此次將招收的EMBA學員限定為100人,聘請的外籍教師將在50%左右,且基本是來自美國哈佛、南加州大學的教授,而在這些聘請的外籍教授中,80%是華裔,以期讓學員和教師之間能做到更多的「互動」。EDP與MBA、EMBA的區別。EDP與MBA、EMBA相比,它的針對性、靈活性更強。MBA、EMBA都是學歷教育,提供給學員的是打包式的全套培訓。比如:你是企業的財務總管,在EMBA打包式的教育中你需要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生產運作管理等不相關的課程。而在EDP中,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培訓模塊,學員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塊。EDP強調終身學習,它的靈活性、針對性是MBA、EMBA不能比的。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需要終身學習和發展。如果已經讀了EMBA,不可能再讀一個EMBA。而EDP就不一樣,從3到4天的短期培訓到長達一年的長期培訓,EDP雖然不提供學位、學歷,照樣可以吸引眾多老闆多次「搬著板凳當學生」。EDP更像是「後EMBA」。一個經過完善學習的老闆學習的順序很可能是MBA、EMBA、EDP。MBA注重潛力的培養,EMBA更強調決策能力的培養,課程更注重整體性、國際性和實用性。EDP的任務是根據個體和組織的知識需要,為其提供相應的補充性和前瞻性知識。如果將職業經理人的培訓體系比作金字塔,MBA處於較基礎的底層,是多數職業經理人的「職業准入資格」,EMBA作為管理者補課性的學習,居於中層,而處在塔尖的是EDP,是高層管理者終身充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