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0-11-19 06:36:39

A. 怎樣評價幼兒音樂欣賞活動反思

音樂是一門藝術,它以有組織的樂音為形式,以豐富的思想感情為內容,把人們帶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聯想,發人深思,給人以精神力量,引導人們熱愛生活、嚮往美好的未來,激勵人、鼓舞人駛進高尚的境界。《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總的培養目標,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潑的成長,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而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內容豐富,包括:唱歌、音樂欣賞、音樂活動(音樂游戲、舞蹈、律動),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有意識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較差,具有好動不好靜,注意力易轉移,抽象思維還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維和無意注意佔優勢的特點。所以,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做游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他們想學、愛學、肯學。
一、童化自己,拉進與孩子的距離
教師與幼兒之間配合得是否默契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那麼孩子和老師之間就必須架起相互溝通的橋梁。要保證橋梁的正常溝通,讓幼兒能積極地、主動地接受教師接受教師的內容,教師首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離,「以童心喚童趣」。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來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覺得老師親切的象孩子們的好朋友對老師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二、創設唱歌的情境,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
唱歌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在音樂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現情意的好工具,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創設這個情境呢?
1、講述故事,引發興趣
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能力,此時若採用傳統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於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把歌詞變化為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作為教授新歌的導語,或者以故事情節貫穿整堂課,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或者將歌曲融入故事情節當中。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隨之高漲。

B. 如何上好《幼兒園音樂課》教學反思

音樂是一門藝術,它以有組織的樂音為形式,以豐富的思想感情為內容,把人們帶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聯想,發人深思,給人以精神力量,引導人們熱愛生活、嚮往美好的未來,激勵人、鼓舞人駛進高尚的境界。《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總的培養目標,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潑的成長,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而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內容豐富,包括:唱歌、音樂欣賞、音樂活動(音樂游戲、舞蹈、律動),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有意識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較差,具有好動不好靜,注意力易轉移,抽象思維還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維和無意注意佔優勢的特點。所以,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做游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他們想學、愛學、肯學。 一、童化自己,拉進與孩子的距離 教師與幼兒之間配合得是否默契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那麼孩子和老師之間就必須架起相互溝通的橋梁。要保證橋梁的正常溝通,讓幼兒能積極地、主動地接受教師接受教師的授課內容,教師首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離,「以童心喚童趣」。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來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覺得老師親切的象孩子們的好朋友對老師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二、創設唱歌的情境,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 唱歌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在音樂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現情意的好工具,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創設這個情境呢? 1、講述故事,引發興趣 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能力,此時若採用傳統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於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把歌詞變化為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作為教授新歌的導語,或者以故事情節貫穿整堂課,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或者將歌曲融入故事情節當中。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隨之高漲。

C.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學反思《拍手踏腳》

學校一開學就三令五申,一再強調校規校紀,提醒學生不要違反校規,可我卻沒有把學校和老師的話放在心上,沒有重視老師說的話,沒有重視學校頒布的重要事項,當成了耳旁風,這些都是不應該的。也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應該把老師說的話緊記在心,把學校頒布的校規校紀緊急在心。 事後,我冷靜的想了很久,我這次犯的錯誤不僅給自己帶來了麻煩,耽誤自己的學習。而且我這種行為給學校也造成了及其壞的影響,破壞了學校的管理制度.在同學們中間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由於我一個人的犯錯誤,有可能造成別的同學的效仿,影響班級紀律性,年級紀律性,對學校的紀律也是一種破壞,而且給對自己抱有很大期望的老師,家長也是一種傷害,也是對別的同學的父母的一種不負責任。每一個學校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做到品學兼優,全面發展,樹立良好形象,也使我們的學校有一個良好形象。每一個同學也都希望學校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來學習,生活。包括我自己也希望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靠的是大家來共同維護來建立起來的,而我自己這次卻犯了錯誤,去破壞了學校的良好環境,是很不應該的,若每一個同學都這樣犯錯,那麼是不會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對違反校規的學生給予懲罰也是應該的,我在家也待了半個月了,自己想了很多,也意識到自己犯了很嚴重錯誤,我知道,造成如此大的損失,我應該為自己的犯的錯誤付出代價,我也願意要承擔盡管是承擔不起的責任,尤其是作在重點高校接受教育的人,在此錯誤中應負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我真誠地接受批評,並願意接受學校給予的處理。 對不起,老師!我犯的是一個嚴重的原則性的問題。我知道,老師對於我的犯校規也非常的生氣。我也知道,對於學生,不觸犯校規,不違反紀律,做好自己的事是一項最基本的責任,也是最基本的義務。但是我卻連最基本的都沒有做到。如今,犯了大錯,我深深懊悔不已。我會以這次違紀事件作為一面鏡子時時檢點自己,批評和教育自己,自覺接受監督。我要知羞而警醒,知羞而奮進,亡羊補牢、化羞恥為動力,努力學習。我也要通過這次事件,提高我的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措施。

D. 幼兒園大班音樂課《鬧花燈》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以開門見山的方式,播放一些課前收集的有關元宵、花燈的圖片、錄像等,從欣賞角度直入課題,學生通過看看、想想、說說等活動,引導學生進入製作花燈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們各抒己見陶醉在「元宵」之中。然後我出示一個花燈成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分析花燈的基本構造特點。.最後是評析作業、交流經驗和拓展環節。將學生的作品懸掛展示,學生積極地談了製作過程中的感受、體會和對作品的評價後,鼓勵學生課後想辦法讓自己的花燈亮起來。 本課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每個環節都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精神。本課學習活動是要求學生根據物體特徵進行創造有趣的花燈形象,因此,我多讓學生根據某一種形狀來創作花燈,談一談自己看法和認識,並講一講自己會如何處理,怎樣來做。在作業過程中,可引導學生對形象獨特有趣的作品進行評議肯定,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上完這節課,讓我感覺到:這樣設計的學習過程,學生興趣很濃厚。整節課學生的身心處於一種積極愉快、興致勃勃的狀態之中。 不足的是:感覺時間緊,鞏固練習還不夠。時間設計不夠合理,如有機會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把學生實踐和互評的時間稍微安排長一些。

E. 如何上好《幼兒園音樂課》教學反思

音樂是一門藝術,它以有組織的樂音為形式,以豐富的思想感情為內容,把人們帶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催人聯想,發人深思,給人以精神力量,引導人們熱愛生活、嚮往美好的未來,激勵人、鼓舞人駛進高尚的境界。《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根據我國的教育方針和總的培養目標,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園的教育任務應是向幼兒進行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潑的成長,為入小學打好基礎,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礎。而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內容豐富,包括:唱歌、音樂欣賞、音樂活動(音樂游戲、舞蹈、律動),是顯露孩子個性、愛好、能力的最好途徑。幼兒園大班的孩子,有意識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較差,具有好動不好靜,注意力易轉移,抽象思維還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維和無意注意佔優勢的特點。所以,我在音樂教學中運用講故事、做游戲、即興表演等各種「動」的形式來充分調動幼兒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從而使他們想學、愛學、肯學。 一、童化自己,拉進與孩子的距離 教師與幼兒之間配合得是否默契是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前提條件,那麼孩子和老師之間就必須架起相互溝通的橋梁。要保證橋梁的正常溝通,讓幼兒能積極地、主動地接受教師接受教師的授課內容,教師首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離,「以童心喚童趣」。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那些抽象、平板的講述是很難產生興趣的,所以,在教學中就用生動、形象的體態語言來進行交流和溝通。通過靈活的眼神、活潑的語氣、誇張的動作來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孩子們覺得老師親切的象孩子們的好朋友對老師產生一種親切感和信賴感,願意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二、創設唱歌的情境,提高幼兒唱歌的興趣 唱歌是幼兒園音樂教育的主要內容,在音樂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現情意的好工具,那麼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創設這個情境呢? 1、講述故事,引發興趣 歌詞,是音樂的一種文學形式,雖詞語不多、篇幅短小,但卻是幼兒與歌曲接觸的第一步,歌詞中所描繪的人物、情節、語言、動作對幼兒有著直接的影響。但幼兒園的孩子還不具備獨立朗讀和理解詞義的能力,此時若採用傳統的條文式的灌輸,對他們來講則會由於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學中把歌詞變化為孩子們愛聽的小故事,作為教授新歌的導語,或者以故事情節貫穿整堂課,用生動的語言向他們講解,或者將歌曲融入故事情節當中。孩子們在聽故事的同時,情不自禁地對歌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隨之高漲。 2、教師范唱,感染幼兒的激情 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達的不同內容和情感,他們或高亢、或低沉、或歡快、或抒情,如何讓幼兒感知這一切呢?這時就需要教師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風格特點進行有感情的范唱。范唱可一次,夜課兩次,第一次范唱是清唱並藉助於動作,讓幼兒感知歌曲的美妙、歡快活潑及有趣;第二次范唱是邊彈邊唱,讓幼兒根據歌曲演唱的內容展開豐富的想像,在腦海中描繪出歌曲中的有趣畫面;也可以通過豐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讓孩子們體會抒情敘事歌曲的溫馨情境-這樣,使孩子們對歌曲有了一個較完整的藝術形象,從而激發了幼兒學唱歌曲、急於表演的慾望。 3、教師教唱,提高幼兒歌唱能力技巧 唱,是一項重要的音樂實踐活動,是一首歌曲最重要的表達方式,通過唱可以使幼兒在音準、吐字、唱詞、節奏等方面得到訓練和提高。由於幼兒園的孩子尚未具備一定的視唱的能力,不能獨立處理關於音準的高低、節奏的快慢等方面的問題,所以他們只能採用模仿演唱的方法來學唱歌曲。在教學中,多採用錄音帶。在幼兒初步了解歌曲的基礎上,通過三個步驟來幫助幼兒進行模唱:第一步,要求幼兒耳聽錄音,感受歌曲的意境;第二步,要求幼兒隨錄音進行輕聲哼唱;第三步,要求幼兒跟隨錄音,反復進行歌唱練習,直至幼兒能夠基本跟上錄音的速度為止。 4、藉助律動,抒發幼兒的情感 律動,是一種根據歌曲的內容創設動作,隨著旋律的發展進行表演的一種藝術形式。由於孩子們好動,尤其喜歡隨著音樂的節拍動,而律動正好符合他們這一年齡特點,因此也就成為他們唱好每一首歌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 三、通過欣賞,提高鑒賞能力 音樂欣賞是人根據樂曲旋律的發展,進行形象思維的一種心理過程,是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大班幼兒尚不具備獨立欣賞的能力,他們必須有賴於歌詞的引導和教師講述的啟迪,才能完成整個欣賞過程。在教學中,我一般這樣引導幼兒: 1、通過講解、了解音樂。幼兒對事物的首次印象一般是比較深刻的,給幼兒欣賞音樂作品時,一定應盡量使幼兒對音樂產生一種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這個過程應能引起幼兒的興趣,使幼兒想像活躍,情感上也有所觸動。要求幼兒閉目聆聽音樂,並跟隨教師有感情的配樂講解,在腦中展現出美麗畫面,使幼兒情不自禁地與音樂融為一體,更深地感受樂曲的旋律美及意境美。 2、通過動作,表現音樂。要抓住時機,鼓勵幼兒隨著樂曲中情節的變換,發揮想像,大膽地自編動作,使幼兒在邊聽邊想邊做的過程中感知音樂,表現音樂。 3、通過圖畫,展現音樂。孩子們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鼓勵幼兒運用畫筆、大膽想像,在紙上把關於樂曲描繪的種種美妙景物展現出來,從而完成這一抽象到具體的過程。 總之,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講,教師只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思維發展規律,利用多種形式,突出一個「活」字來進行音樂教學,才能激發他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實踐表明:孩子們通過科學的音樂教育,不僅學到了一些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像力和表現力,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質,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其智力的開發。

F. 如何做好幼兒園音樂活動課教學反思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一: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教案及反思:洗澡歌 設計意圖:小班孩子年齡小,但都對歌表演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對於自己創編動作就顯的相對較弱,所以為了讓孩子加強這一方面的能力,特准備了此次活動。 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2〉難點;初步嘗試學習創編貼近孩子生活活動的舞蹈動作。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積級參加音樂舞蹈,在舞蹈中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 2,鼓勵幼兒大膽的嘗試創編,體驗創編的樂趣。 活動准備:錄音機,磁帶,鋼琴,空沐浴露瓶,毛巾,臉盆。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 二,練聲,復習歌曲 三,教師以啞劇表演的行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准備了一段表演,大家猜猜看,老師在干什麼,你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2〉教師表演,突出洗澡的動作。 3〉請幼兒回答問題:你們是怎麼洗澡的,並讓個別幼兒用肢體語言進行表現。 四,教師請幼兒認真傾聽歌曲激發幼兒表演的慾望。 1〉小朋友們知道這是什麼歌嗎?好聽嗎? 五,教師請幼兒創編動作,並引導幼兒美化動作。 1,師:小朋友都覺的這一首歌這么好聽,那誰來想一想可以加上些什麼好看的動作 六教師完整的表演舞蹈。並加上之前幼兒創編的動作。 1〉師:小朋友今天都這么乖,那麼老師也想到一些好看的動作,小朋友們想不想看啊? 2〉教師表演「洗澡歌」 3〉師「好看嗎,你們想不想也來跳,那今天我們就來跳這段舞蹈吧 七,教師喊節奏放慢速度教幼兒基本動作。 1.師:小朋友們大家找一個舒服的位置站好來,認真的和老師學動作,老師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棒。 八,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完整的做舞蹈動作。 1.師:小朋友學的真棒,我們現在就聽這音樂一起跳起來吧 九,復習歌曲「螞蟻」 十,律動出場。 師:小朋友們,你們今天真能幹,這么快就把動作學會了,現在我們最後在來一遍好嗎? 活動反思: 由於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將幼兒的情敘帶動了起來,因此使整節課幼兒激積性很大,都有強烈的對歌曲的創編的慾望,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能主動,激積的配合老師,回答相應的問題,這次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幼兒的自主思維及肢體語言表答能力。但創編動作對於這些從沒有接觸此活動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沒辦法讓全體幼兒充份的得到發揮,教師需要進一步培養和引導幼兒去發揮他們自身淺在的創編能力。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二:幼兒園音樂活動教學反思:《好娃娃》(834字) 一.師生一起隨音樂律動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音樂:大鍾小鍾) 二.歌曲學習 1.談話法:讓生談談自己家裡的成員,描繪一下爺爺奶奶的樣子、在家怎樣幫助他們等,引出歌詞並展示出來。 2.師生一起有節奏的念歌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詞,並用動作來體現其內容。 3.觀看屏幕上的孩子是怎樣做一個好娃娃的。(熟悉歌詞並開始接觸歌曲旋律) 4.聽唱法學習歌曲。(聽歌2次,小聲哼唱1次,為了解決歌曲中的難點:「尊敬老人有禮貌呀」那一句或學生不會唱的其他地方,可以先叫同學自己說,然後請會唱的同學起來教唱。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5.有感情的唱歌。 三.表演拓展 1.引導生可以自由發揮,除了歌詞中的人物爺爺奶奶以外,還可以是爸爸媽媽,除了送水,讓座以外,還可以是掃地,切水果等,從而引導學生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進行歌詞的創編,如:「爸爸工作忙呀,工呀工作忙,我幫爸爸切水果呀,切呀切水果」。。。。。。 2.生生互評,師總評。 3.學生自己找小夥伴分角色表演,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突出「家」的氛圍。關鍵在於能隨音樂完整的完成彝族表演活動,有角色,有內容,有道具等。 感悟及建議: 思考一:脈絡清晰,談話式導入建立了良好師生關系,本堂課脈絡清晰。以親切的談話式開場,我認為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並一下子把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學生帶入了主題:在家要做好娃娃,怎樣做好娃娃。同時,抓住了低年級孩子模仿能力強的特點,讓學生說完就模仿屏幕上的孩子,在模仿時學生已經能隨節奏念歌詞了,這樣即起到了引導作用,有為歌曲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思考二: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心理咨詢師成績查詢學習並拓展在表演的時候,引導學生除了歌詞內容外,還加入了自己的內容,這樣擺脫了讓聲被動接受的學習習慣,使之邊為了自主式,探究式,創造式學習,這樣,學生的想像空間更大了。 當學生把歌詞創編成:「爺爺年紀大呀,總是愛睡覺,我給爺爺被子蓋呀,爺爺笑哈哈,姑姑愛跳舞呀,總是愛跳舞,我給姑姑端水喝呀,姑姑笑哈哈。。。。。。」我感受到了新教材以及新觀念帶來的快樂。 幼兒園音樂活動反思三:幼兒園整合理念下音樂教學活動實踐反思(2161字) 整合具有兩方面的涵義:它既是一種形式上的整合,更是一種理念上的整合。在形式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將音樂教育活動與其他學科領域活動之間的交叉、聯系和聯合;在理念的層面上,音樂教育活動的整合是指用一種整體的眼光看待音樂教育活動的性質,使音樂教育活動超越於學科本身的視野,賦予幼兒更為豐富的眼光,使其能從藝術的、科學的和人文的眼光來感受、理解和表現音樂作品。 一、根據幼兒的興趣選擇音樂主題活動主線 音樂本身對幼兒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兒情感體驗與游戲經驗對幼兒的學習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在實施音樂主題教育活動前,教師應充分擔當起觀察者的角色,了解幼兒的需要和興趣,了解幼兒的現有經驗,包括幼兒獲得經驗的方式,這樣才能尋找到音樂素材的「生長點」,並據此確定相應的音樂主題活動,從而讓科學的、啟蒙的活動內容與自然事物現象密切聯系起來。如我發現平日里孩子們對操場上的哈哈鏡非常感興趣,他們樂此不疲地照著、笑著、逗樂著……幼兒照哈哈鏡的游戲經驗賦予了他們敏銳的觀察力。歌曲《哈哈鏡》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節奏感強的說唱歌曲,它體現的是人的豐富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我選擇它作為音樂主題開展的音樂主線。 二、有機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為音樂主線服務 整合的理念,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它提示我們教育內容要全面,即同一個內容的學習可以實現多種價值,既要關注認識的價值,又要關注情感的需要,避免過於單調的知識傳授,從而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提示我們整合的教育內容要適宜,即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整合的必要性,有機整合各領域的內容,看它們是否符合幼兒的現有需要;是否對音樂主線有輔助教育意義;是否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哈哈鏡》歌曲教學後,根據活動需要與幼兒的興趣,汲取各領域相適合的內容,我們整合了語言活動「獅子照哈哈鏡」、科學活動「勺子里的哈哈鏡」和親子活動「有趣的哈哈鏡」等領域的內容,進一步創編並生成了「哈哈鏡」的主題活動。 三、採用整合的教育教學方式讓音樂「說話」 要體現整合教育的觀念,教師就應該克服單一化的思維方式,開展多樣化的學習活動,鼓勵幼兒從多方面來認識和表現。 (一)讓音樂材料「說話」 音樂活動可以利用其特有的藝術性,將音樂的

G. 小班音樂活動hello,大家好的教案及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1. 小班的孩子禮貌用語的運用不成熟,而且會說的禮貌用語太少
2. 有些幼兒性格比較內向,很少跟人溝通,通過禮貌用語的學習逐漸改變內向幼兒的性格。
3. 使幼兒從小樹立良好的禮貌習慣,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活動目標
1. 欣賞故事《你好》,知道你好是表達禮貌的一種方式。
2. 嘗試用「你好」來表達對他人的禮貌。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幼兒懂得你好的含義,並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會運用它
2.調動幼兒興趣,使其在課堂中充滿積極性。
活動准備
1. 幼兒故事磁帶《你好》.
2. 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 通過提問引入故事
詢問幼兒見到朋友和老師,長輩的時候要怎麼來打招呼。
1、小朋友們來到幼兒園見到其它的小朋友時應該怎麼說呀?
2、肯定及表揚幼兒給出的答案然後說:老師先給你們講一個故事,聽聽故事中的小動物們都是怎麼做的好不好?
二、 欣賞理解故事《你好》
1、 先放磁帶,然後教師講述故事《你好》同時配以相應的動作。
2、 提問:故事當中得小動物見到新的朋友時說的是什麼?
三、 找朋友
1、播放磁帶音樂《找朋友》
2、在音樂中小朋友自由找夥伴並用「你好」來打招呼。
3、請小朋友們放學回家後對自己的家人用「你好」來打招呼。
教學反思
1、 引入部分有些欠缺,詢問幼兒見到小朋友時應該怎麼說,這時幼兒很有可能說出稀奇古怪的方式,以至於教師很難反悔本堂課的主題。
2、 本堂課有利於幼兒語言、認知、情感等方面。
3、 以游戲讀結束本堂課,不會讓幼兒覺得突然與無聊。
4、 如果重上本堂課,我會吧引入故事緩解稍作調整。
5、 除了引入緩解少有些出乎意料之外,本堂課的其它環節都非常自然、流暢、師幼配合極好,幼兒興趣勃勃,總體來說效果還算良好。

H. 幼兒園音樂《小猴子》公開課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這個環節通過節奏朗誦、拍手跺腳等形式,使孩子不僅興致勃勃地參與音樂活動,而且計數能力也得到發展。由於孩子的有意記憶時間較短,容易受其他物體的干擾,所以唱歌數數時顯得比較凌亂,有的孩子數三隻猴子,有的猴子數四隻猴子,還有的數五隻猴子……。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用肢體語言都感知了猴子的數量。 孩子的學習特點是活潑好動的,如果讓他們坐好學唱歌,他們會感到枯燥無味的。老師讓孩子們邊作動作邊唱歌,孩子們會覺得很有趣,會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

熱點內容
小學語文拍手歌 發布:2025-05-14 02:17:21 瀏覽:531
魔獸有哪些 發布:2025-05-14 01:45:05 瀏覽:911
微生物標本採集原則 發布:2025-05-14 01:41:26 瀏覽:769
泰益欣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13 23:45:47 瀏覽:206
好未來語文 發布:2025-05-13 23:30:47 瀏覽:798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