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小學隊列隊形教學反思

小學隊列隊形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 2022-04-22 21:01:00

❶ 隊列比賽分為哪幾部份一般進行幾分鍾

廣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隊形隊列比賽規程
動作順序
(一)四路縱隊跑步走進場,立定。向左轉,成四列橫隊,整隊,報數。指揮員跑步上前向裁判長報告:「報告裁判長,××區,參加隊形隊列操比賽,原有××人,實到××人,報告完畢,請指示。」裁判長:「××比賽開始!」指揮員:「是!」跑步歸隊。
(二)稍息→立正→解散→集合→向右看齊→向前看→報數→向右轉→向左轉→向後轉→隊形變換:停止間四列橫隊變八列橫隊→還原→向右轉成縱隊,四路縱隊變八路縱隊→還原→向左轉→原地踏步走→立定→橫隊齊步走→立定→向後轉→正步走→立定→向後轉→正步走→立定→向後轉→跑步走→立定→向左轉→齊步走→向左轉—走→向後轉—走→向右轉—走→立定→向右轉。
以上動作除向右轉,向左轉,向後轉重復一次外,其餘動作均只做一次。
(三)指揮員跑步上前向裁判長報告:「報告裁判長,隊形隊列操練完畢,請指示。」裁判長:「歸隊!」指揮員:「是!」跑步歸隊。
1、原地隊列動作:
(1)立正。
立正是基本姿勢,是隊列動作的基礎。
口令:立正。
要領: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後張;兩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並攏自然微曲,拇指尖貼於食指第二節,中指貼於褲縫;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下顎微收,兩眼向前平視。
(2)解散。
口令:解散。
要領:隊列人員迅速離開原列隊位置。
(3)集合
要領:集合時,指揮員應當先發出預告或者信號,如「全班注意」然後,站在預定隊形的中央前,面向預定隊形成立正姿勢,下達「成四列橫隊——集合」的口令。所屬人員聽到口令預告或者信號,原地面向指揮員成立正姿勢;聽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揮員集合(在指揮員後側的人員,應當從指揮員右側繞過),自行對正,看齊,成立正姿勢。
口令:成四列橫隊——集合。
要領:基準學生迅速到指揮員左前方適當位置,成立正姿勢;其他學生以基準學生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齊。
(4)整齊。
口令:向右看——齊,向前——看。
要領:基準學生不動,其餘學生向右轉頭,眼睛看右鄰同學腮部,前四名能通視基準學生,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視到本人,以右第三人為度,後列人員,先向前對正,向右看齊。聽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將頭轉正,恢復立正姿勢。
(5)報數。
口令:報數。
要領:橫隊從右到左(縱隊由前向後)依次以短促洪亮的聲音轉頭(縱隊向左轉頭)報數,最後一名不轉頭。數列橫隊時,後列最後一名報「滿伍」或者「缺×名」。
(6)稍息。
口令:稍息。
要領: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全腳的約三分之一,兩腳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於右腳。稍息過久,可以自行換腳。
2、停止間轉法:
口令:向右(左)——轉。
要領:以右(左)腳跟為軸,右(左)腳跟和左(右)腳掌前部同時用力,使身體協調一致向右(左)轉90度,體重落在右(左)腳,左(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右(左)腳,成立正姿勢。轉動和靠腳時,兩腿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
口令:向後——轉。
要領:按照向右轉的要領向後轉180度。
3、隊形變換:
(1)原地四列橫隊變八列橫隊。
口令:成八列橫隊——走。
要領:變換前,先報數,聽到口令,雙數學生左腳後退一步,右腳(不靠攏左腳)向右跨一步,左腳向右腳靠攏,站到單數學生之後,自行對正,看齊。
(2)原地八列橫隊變四列橫隊。
口令:間隔一步,向左離開。
成四列橫隊——走
要領:聽到「間隔一步,向左離開」的口令,取好間隔;聽到「成四列橫隊——走」的口令,雙數學生左腳左跨一步,右腳(不靠攏左腳)向前一步,左腳向右腳靠攏,站到單數學生左側,自行看齊。
(3)原地四路縱隊變八路縱隊。
口令:成八路縱隊——走。
要領:變換前,先報數,聽到口令,雙數學生右腳右跨一步,左腳(不靠攏右腳)向前一步,右腳向左腳靠攏,站到單數學生右側,自行對正,看齊。
重做一次時,加口令:間隔一步,向右離開,取好間隔。
(4)原地八路縱隊變四路縱隊。
口令:距離二步,向後離開。
成四路縱隊——走。
要領:聽到「距離二步,向後離開」的口令,取好距離;聽到「成四路縱隊—走」的口令,雙數學生右腳後退一步,左腳(不靠攏右腳)站到單數學生之後,自行對正。
4、各種步法和立定:
口令:踏步——走。
要領:兩腳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時,腳尖自然下垂,離地面約15厘米;落下時,前腳掌先著地),上體保持正直,兩臂按照齊步的要領擺動。
口令:齊步——走。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50—70厘米,按照先腳跟後腳掌的順序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內稍向下,拇指根部對正衣扣線,並與最下方衣扣同高(著夏季作訓服時,與第四衣扣同高;著冬季作訓服時與第五節衣扣同高)離身體約25厘米;向後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6—122步。
口令:正步——走。
要領:左腳踢出(腳掌離地面約20厘米並與地面平行,腿要綳直)約至75厘米處,適當用力著地,同時將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行進。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同齊步)。擺臂時,向前擺肘部彎曲,前臂略平,手腕擺到第三、四衣扣之間,離身體約15厘米,手心向內稍向下,臂後擺到不能自然擺動為止,行進速度每分鍾約116步。
口令:跑步——走。
要領:聽到預令,兩手迅速握拳(四指倦握,拇指貼於食指第一關節和中指第二節)提到腰際約與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里合。聽到動令,上體稍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55—75厘米,前腳掌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兩拳內側各距衣扣線約5厘米;向後擺臂肘,拳貼於腰際。行進速度每170—180步。
口令:立——定。
要領:齊步和正步時,聽到口令,左腳再向前大半步著地(腳尖向外約30度),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跑步時,聽到口令,再跑兩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於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踏步時,聽到口令,左腳踏一步,右腳靠攏左腳,原地成立正姿勢。(跑步的踏步,聽到口令,繼續踏二步,再按照上述要領進行)。
口令:向右(左)轉——走。
要領:聽到口令後(動令落在右(左)腳上),左(右)腳向前走半步,腳尖稍向右(左),身體向右(左)轉90度,同時出右(左)腳,向新方向行進。
口令:向後轉——走。
要領:聽到口令(動令落在右腳上),左腳向前半步,腳尖稍向右,以兩腳掌為軸,從右向後轉180度,出左腳向新方向行進。轉時,兩臂自然擺動,不得外張。

廣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學設計評比規程
一、基本原則
(一)准確反映體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精神,較好地體現體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理念,真實反映本校體育(體育與健康)課程實驗的先進經驗,並經過教學實踐的檢驗,有利於學習推廣。
(二)較好地體現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反映學習方式、組織形式、學習評價的改革和實踐,反映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為主體的教與學過程。
(三)較好地體現單元教學計劃的連續性及課時教案之間的銜接。
(四)單元計劃和課時教案格式不限,設計思路要清晰、有新意,教學目標明確,體現健康第一的思想,較好地達成五個領域目標,教學過程層次分明,富有特色。
二、主要內容
(一)單元(模塊)教學計劃內容。
上課年級、單元(高中為模塊)教學目標、單元(模塊)教學內容、單元(模塊)教學重難點、單元(模塊)教學時數、單元(模塊)學習評價、單元(模塊)教學反思等,以及每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組織形式、學習方式、教學重難點等,也可以自己創新格式內容(5號楷體字,A4紙)。
(二)課時教案內容。
1.教案設計。包括指導思想、教學過程的設計思路、組織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思考等(5號楷體字,A4紙,1頁)。
2.教案。格式不限,一般包括學校名稱、任課教師、上課年級、學生人數、課次、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組織形式、學習方式、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資源、運動負荷、課後反思等,也可以自己創新格式內容(5號楷體字,A4紙)。
3.插圖。
教案中插圖一律不使用照片,線條圖應清晰,動作圖應規范、符合製版要求。
4.文字表述。
文字要准確、規范,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標點符號、計量單位使用正確。
5.教案要有課後反思,主要反映本節課教案實施的情況,如學生的參與、學習活動、突出個案及存在問題或改進建議等(5號楷體字,A4紙)。
三、評選及獎勵辦法
各校報送的單元計劃和教案由市中小學體育教研會組織專家進行評審並發證書,評選出優秀單元教學計劃和課時教案一、二、三等獎若干名。

❷ 小學體育課隊列隊形教學方法

變換形式,創設情境

❸ 誰給我份小學體育教案

備課時間: 2010.9.3 第 2 周 第 3 教時 課時總編號: 207
授課人: 水平目標:水平一
教學內容 1、跳躍:立定跳遠 2、游戲:穿過小樹林
教學目標 1、知道立定跳遠的要求;懂得游戲「穿過小樹林」的方法和規則。
2、體驗兩臂擺動和膝關節彈性屈伸的協調動作,做到同時用力;掌握變向跑的動作技能。
3、能相互協作,刻苦鍛煉,在練習中獲得體驗和滿足。
教學重點 上下肢協調配合,向前上方躍起
教學難點 雙腳同時起跳、同時落地
結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形式與要求



























一、常規

二、隊列隊形:
原地轉法
三、游戲:
大魚網

一、跳躍:
立定跳遠

二、游戲:
穿過小樹林

一、整理放鬆:
1、放鬆節奏操

2、放鬆小游戲
二、總結交流 1、觀察學生集合情況,聽體育委員匯報。
2、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提出具體要求。
3、組織隊列隊形練習。
4、簡介游戲的規則、要求,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游戲練習。
1、 組織學生原地做兩臂擺動和膝關節彈性屈伸練習及兩臂擺動向前上方躍起的練習。
2、 分組做立定跳遠練習,要求學生從外圈跳,返回再跳。重點提示學生注意上、下肢協調配合,向前上方躍起動作。
1、 講解游戲的方法和規則,重點提示「穿過小樹林」游戲中的變向快速跑的動作。
2、 組織學生分散練習游戲中變向跑的動作。
3、 分組進行游戲,定時進行輪換。
4、 服從指導,遵守游戲規則,注意游戲安全。
1、帶領、指導學生進行放鬆練習。

2、總結全課情況,引導學生參與互動交流。 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匯報出勤情況。
2、師生問好,明確本課任務和要求。

3、在老師帶領下,進行隊列隊形練習。

4、在老師指導下,分組進行游戲練習。

1、 體會兩臂擺動與膝關節彈性屈伸配合協調。
2、 通過模仿青蛙跳,進一步體驗協調用力動作。
3、分組先練習立定跳遠,然後進行比賽,同學之間互為裁判,看哪一組跳入內圈的人數多。
1、通過教師的講解示範,知道游戲的方法和規則,了解游戲的重點。

2、分散嘗試游戲中快速變向跑的動作練習,掌握其方法要領。
3、分組游戲時,不做違反規則的動作,相互合作,體驗游戲的樂趣。
1、在老師帶領、指導下,認真進行放鬆練習,搞好生理恢復。
2、聽總結,積極參與交流討論。 全體同學面向老師排成四列橫隊:
××××××××
××××××××
××××××××
××××××××

要求:集合要做到快、靜、齊,隊列練習動作規范、整齊,游戲時跑動、躲閃積極。

組織形式:
集中模仿體驗,分組練習、比賽。

要求:體驗協調用力動作,上、下肢協調配合,向前上方躍起,做到雙腳同時起跳,同時落地。要注意安全,避免發生碰撞。

組織形式:分組練習

要求:注意合作配合,必須在起跑線後起跑,交接時要互相擊掌,跑進時不能碰標志桿。

認真放鬆,積極思考,努力查找不足,參與交流討論。

場地器材 教學反思
標志桿若干

❹ 怎樣上好小學一年級體育課教學反思

一年級學生,是從兒童走向少年時期的初級階段,對體育課的認識深淺不一,基礎不一,身體素質也有差距.為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自覺鍛煉身體、形成團結活潑的班風,結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大力抓好素質教育的同時,想方設法把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溶入課堂之中.我認 為上好一年級的體育課,主要從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做起:\x0d一、嚴格要求,打好基礎\x0d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每節體育課的開始都幾乎經歷了:學生跑步到操場、報告人數、師生問好、宣布上課內容、集中注意力等這一教學常規,過程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鍾,在部分學生眼裡只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但時間一長,有的學生就容易疲了下來,因此每節課雖然形式相同,但教師具體要求卻不能一樣.\x0d首先教師在對待這一常規過程中,要求以身作則,不搞特殊化.上課鍾聲一響,就應著裝整齊地站在上課的位置上,以目光去迎接學生隊伍的到來,嚴肅接受學生的每一次報告,並進行整理隊伍、提出要求、集中注意力等.認真做好這一簡短的過程,我認為有三點好處:⑴預先站在位置上迎接上課隊伍跑步到場,提示了教師准備工作的充分及師生間的互相尊重,如果教師不預早站位,學生隊伍就不知跑到什麼地點、站什麼方向為好,導致不知所措而造成混亂.⑵在上課的位置上以目光迎接隊伍,可以第一時間觀察到隊伍的紀律狀況、常規遵守情況.如發現學生有違紀違規現象,上課後,教師可即時採取指導或教育措施.⑶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注意周圍的環境,不要把隊伍調到迎向太陽的地方,也不要把隊伍調到面向大范圍看到動感的地方.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很多,如:通過整隊、整理服裝、提問等.如果是通過整隊的方法去集中注意力,教師必須仔細觀察學生的表現,特別是口令發出後是否真正做到注意力已經集中.這樣,上課一開始主動權就掌握在教師手中,長此下去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堂紀律,為今後的體育課打下基礎.\x0d二、方法生動,措施靈活\x0d上體育課時教師的著裝要得體,不宜穿著前胸印有卡通圖案的外衣或過短的服裝上課,並要求注意檢查服裝有否損破.上技巧課時衣服是否束好,上田徑課時,鞋帶是否已系緊.特別是上球類課時,教師不但要做到自己不帶鎖匙、硬物,還要督促學生身上不準帶筆或其它硬物.總之,教師儀表應該大方,行為要灑脫,講話要精,調動隊伍時,口令要准確、聲音要宏亮.上課時,要有體育教師威嚴的目光;輔導學生時,又要有人民教師慈祥的面孔;解決問題時,更要有體育教師敏銳的觸覺與幽默的方法相結合.在一年級,確有部分學生由於受這一年齡特點的影響,缺乏自我抑制能力,存在多動症,課堂中難免出現違反紀律、影響其他同學的現象,為此,需要教師既要以精闢幽默的說理教育,又要培養學生令行禁止的作風.如隊列練習齊步走時,個別學生由於精神分散,動作錯誤,還影響了其他同學,此時,教師不可能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進行耐心教育,也不能粗暴批評一頓了事,應採用有針對性的、簡單幽默風趣的提示:如此走路,能不撞上人嗎?使有此現象的學生在一笑之餘,領悟到集中精神的必要.又如在處理學生課堂吵架問題時,教師也應注意教育的方法.籃球、足球的教學比賽,搶球時身體接觸有些碰撞是難免的,個別學生可能會因此而引起吵架甚至打架,此時,教師處理問題一定要簡明、果斷.制止吵架後,先不要詳細去了解他們誰先罵人、誰先動手等細節,而是各問一句:打架對嗎?回答是肯定的,既然是錯誤的,就不用分先後,孤掌難鳴的道理,教師一講,學生是會領悟過來的.\x0d三、精闢講解,准確示範\x0d隨著體育運動的不斷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一年級的小朋友已經在電影、電視熒屏中,觀賞到現代世界體育一流高手們的精湛表演.在他們眼裡,老師的動作示範也應該是同樣成功、優美、准確的,這樣一來,對體育教師的動作示範挑戰性就大了,要求也高了,特別是示範的成功與否,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很大.我盡量做到不讓學生失望!一年級這一年齡的可塑性、模仿性都很強,學生們都渴望能觀摩到老師精彩的動作示範.成功的示範,會深深吸引學生的練習欲,刺激其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加快掌握動作技術,可以從中樹立教師的形象,提高教師威信,調動練習的積極性.\x0d對一年級的學生,講解動作過程要領要易記,最好口訣化.每次精闢動作要領的過程,也是體育教師一次熟悉掌握業務、鑽研教材的好機會,精講多練,增強練習者的自信心,從而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x0d一年級是小學生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常言講:學習第一步,基礎要打牢.因此,在進行一年級的體育教學時,我認為應加強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預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誘地幫助學生統一認識,打好基礎,使體育素質較差的學生樹立信心,使較好的同學樹立拼搏目標,以上是個人在日常教學過程的一些體會.

如何上好一年級新生的隊列隊形、體操課(夏月明)

上小學體育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小學體育課中的隊列隊形和體操教學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也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內容,尤其是給一年級的新生上課,開學的隊列隊形和接下來廣播體操的訓練很麻煩。 學生方面主要表現為三種現象:現象一,教師苦口婆心地講要遵守課堂紀律,不準隨便動,要站穩,要記住自己的位置不要講話等等,而學生總是熙熙攘攘,彷彿充耳不聞;現象二,教師好不容易讓前邊的學生站好了,可後邊的又亂了,左邊的站好了右邊的又亂了,排隊時又嘰嘰喳喳地吵,給人的感覺非常混亂;現象三,星期一排好的隊伍到星期二上課時就忘記了,不知道自己站在哪個位置,教師只好讓他們重新排隊,在隊列隊形教學上花費很多時間。 面對這樣的現實,教師在教學中就出現兩種現象:一種是借口根據新課程精神要開放式的教學或者說是根據學生的興趣出發,結果教師不很好的進行組織訓練,這樣下去必然導致學生紀律鬆散,課堂自由,這給以後教師的組織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不利於課堂教學的組織與教學目標的完成。第二種就是教師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排隊,一節課用大半的時間去組織訓練站隊,有的教師半學期了還沒把隊形整頓好。在廣播體操的教學中教師一絲不苟的教,可始終有部分學生打混,有的學生甚至不喜歡做,不聽教師講解,自己在隊列里玩,影響課堂紀律,使教師教的不愉快,學生學的不高興,不利於師生的身心健康,在這些情況下還容易造成一些變相的體罰學生的情況。 然而,隊列隊形訓練和體操教學是一年級體育教學的重點,我們必須有效地進行訓練,因為只有完成隊列隊形的教學任務,才能更好地組織教學,為今後的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此,我在教學中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嘗試,總結出一些經驗。一、剖析我們的教學對象的身心特點、認知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教學。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他們對小學學習生活是陌生的,幼兒園的教學多在教室內進行,對體育課不甚了解,再加上好動愛玩,興趣廣泛,注意力又不容易集中,好奇心強,常常以直接興趣為動力;善於、喜歡模仿,形象思維占優勢,觀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體,比較籠統,不夠精確,對精細動作做不到位,思維主要憑借具體形象的材料進行;有意注意的時間持續不長,且注意力多與興趣、情感有關;小學低年級學生機械性記憶偏重,這些就要求體育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特點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嚴密的組織教學,採取適當的教學手段,寓教於玩,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加工作,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鍛煉學生身體、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指導思想。二、以學生為主體,制定正確的教學水平目標,採取正確的組織形式與教學手段,上好一年級新生的隊列隊形、體操課,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根據學生以上的特點,結合新課標精神,我們可以看出一般的現象都是教師對教學目標(水平目標)的制定要求偏高,認為站隊是很簡單的事,造成了教學手段,教學措施不得當,不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沒有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結合新課標精神以學生為主體,正確的制定教學目標,採取正確的教學手段和組織措施,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 (一)巧妙地利用室內組織教學,由室內到操場,由易到難,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 1、四分鍾的訓練,喚起學生的注意力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一節課的開始,學生的興奮點往往還停留在上節課的內容或課間所從事的活動中。能否盡快把學生的注意里集中起來,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一堂課的成敗。為了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學活動之中,使學生的思維盡快達到最佳水平,我在課前幾分鍾開展一些訓練讓學生的注意力盡快的集中起來如:(1)一分鍾的坐的訓練,要求學生「坐如鍾」,這本身就是一年級的教學內容,比賽看哪個組的小朋友坐的最好;(2)一分鍾的爬在課桌上的休息,休息的時候臉一律向教室的陽台方向,不要向著教室的走道,以免走道過往的人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並要求閉上眼睛,想想我應該怎樣上好這節課或者上節課我們上了那些內容,要注意那些問題;(3)一分鍾的站,要求學生「站如松」,兩眼看老師,兩耳聽老師說話;(4)一分鍾的小游戲,比如用手指自己的五官,或者簡單的一些手的動作,如舉左手、舉右手,左右手反舉……開發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引導學生將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來。 2、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室的三個走道來訓練學生站隊,讓學生記住自己的位置,初步學會排隊。(1)站隊時以小組為單位,一個小組就是一路縱隊,教師要先一個組一個組地指導學生站位,讓第一大組的學生在第一個走道站好,然後讓第三大組的學生在第三走道站隊,站好後讓學生看看自己的前後是哪個同學並記住,然後用同樣的方法給第二組與第四組的學生排隊。這一過程中第一任務就是記住站的位置,要求學生排隊時間不講話保持室內安靜。(2)通過比賽的方式,每次只能2個組比賽,先一組與三組比賽,二組與四組比賽,比賽時的要求是一比哪個組的人能記住自己的位置,二比哪個小組最安靜,三比哪個組的動作快,用計時的辦法,把每個小組站隊用的秒數寫在黑板上,這樣一來學生就能看見別組用了多少秒,爭取超過上一個組,讓學生通過時間來自己評價自己,評價自己的小組是好還是不好,自己對自己提出要求或者說是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都會對上一組的站隊情況進行評價,其他學生在教師的講評中又能吸取經驗,所以後面的組一般都能超過上一個小組的成績,如果不是很差的情況下,教師一般都要讓後面的學生用的時間比前一個組用的時間少一點(技術性處理時間),這樣一來教師再利用表揚,鼓勵,讓學生感受成功,體驗勝利的快樂,所以學生的興趣是很濃的,積極性很高,氣氛很熱烈,這種情況下將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事半功倍。(3)將在教室的走道上站隊改在教室外的走道上排隊,先是一個組出去,然後第二個組出去,第三個出去,第四個組出去,也把每個組出去站隊的時間,寫在黑板上。回教室教師講評後再採取一二組先出去排隊,再三四組出去排隊;最後四個組一起出去排隊,連續這樣的站隊訓練比賽後學生基本上能找准自己的位置.(4)在學生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的時候立刻帶領學生到操場進行強化訓練,剛開始在操場排隊時每次集合地點、學生站隊的方向都盡可能的固定,不要隨便變化,否則,將可能造成你集合的失敗學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一團糟。到操場後,運用好「快快集合」的游戲,教師一定要繼續運用比賽、評比、表揚、鼓勵的方法。可先讓一三組解散、集合,二四組不動,然後吹哨集合講評後再讓二四組解散、集合,這樣可避免學生忘記位置,他可以參照其他的學生迅速的找到自己的位置。(5)四個小組一起解散、集合,比賽哪個組能做到快、靜、穩、齊,尤其要強調靜、穩、快,對齊可適當的放寬要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提高齊的要求。(6)在學生熟練集合的情況下才採取變換集合地點、集合方向的訓練。實踐證明採用上述方式訓練一年級新生的隊列隊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根據小學生善於模仿、喜歡模仿,形象思維占優勢, 機械性記憶偏重的特點,採取視覺與信號的集合充分調動學生主體的作用,提高練習的興趣。 在訓練學生向左、右轉的時候由於兒童剛入學,加之年齡比較小,還不能分清左右方向。如果這時如果不注意教學方法手段,勢必會使學生分辨不清,不能達到預計的教學效果。教學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分辨左、右的訓練。方法如下:(1)教師提示,請學生舉起左或右手,向左或右看,進行方向感的訓練。(2)學生閉上眼睛在教師的口令下舉左、右手,向左、右轉頭。通過幾次的訓練,讓同學初步識別左、右方向。(3)在進行向左、右轉教學時,要善於將口令與手勢集合起來教學,教師喊口令的同時,用手提示方向,在口令左或右的時候教師要有意識的把口令喊的長一點,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在學生轉的時候要求學生喊口令一二,提示一「轉」二「靠」。(4)在口令「向 ------轉」但教師不喊出左或右,而是用手指示方向,由學生喊口令左或右,教師的口令轉字可用哨音代替,這樣即短促又洪亮,學生喊口令還可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練習效果。(5)是師生同時喊口令練習,教師用手勢提示方向。(6)教師直接用哨音口令「嘟--嘟—嘟,同時用手指向要求轉的方向,學生看見手勢經過自己的思考後跟著練習,多用口哨教師也有可效的保護了自己的嗓子,達到師生共同健康的目的。(6)正常的「向左、右 ------- 轉」練習,教師不用指方向,用正常的口令指揮。(7)分小組由組長帶領或者讓學生自己主動出來喊口令練習向左、右轉,教師巡視指導。(8)向後轉教學,在學生完全掌握了左、右轉的時候,教師提問,我們向後轉應該是從左邊轉還是從右邊轉,讓學生回答,教師評價後說出正確的轉向——從右向後轉,並再次提示學生那邊是右邊,接著進行向後轉的練習,這樣學生很快就掌握向後轉的正確方向。4、根據小學生觀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體,不注意局部,比較籠統, 對細小的動作,對精細和復雜的動作做不到位的特點,充分的採取分解動作,結合無意注意佔優勢的特點,讓學生在無意中學習動作,把無意注意轉化為有意注意進行體操的基本動作的訓練。 在一年級的體操教學中,我不提我們要學什麼什麼體操動作,也不進行完整的體操動作的教學,我是把一節體操動作分解成無數個簡單的動作,簡單的讓學生可以很自然的就能跟著老師做出來,這些最簡單的動作在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的口令中開始了教學,隨後教師用特別的哨音指揮學生跟你比動作,哨音一般是短促洪亮,根據個別動作的難度可以改變哨音的節奏,以得到提示學生的作用,教師一般情況下不用講解,因為動作太簡單了,也很少糾正,這樣將整套廣播體操的動作分解成許多動作,把這些當中組合起來就是完整的廣播體操,為今後廣播體操的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到一定的時間教師播放廣播體操的音樂,學生跟著教師的示範就基本上會做了,對難度大的動作結合分解、完整的示範與糾正,進一步提高廣播體操的質量,整個廣播體操的教學輕松自然,這將節約很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其他內容的學習或自主的進行鍛煉,使學生在無意中就學會了,沒有一點枯燥的感覺,課堂在融和的氣氛中進行,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與教師的身心健康。三、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水平目標,創造設計設出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樂於學習的情境、條件,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非常重要。它能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模仿等活動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它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好體育知識、技能的樂趣和自信心,有利於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❻ 一年級隊列隊形寫話一篇50字

小學一年級隊列隊形教學反思
一年級的體育課我還是第一年教,學期開始是最累的。隊列隊形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內容比較枯燥,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老師若要活躍課堂氣氛,刺激學生潛在的天分用來提高練習效果,達到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的目的,有一定的難度。
比如,在小學一年級進行原地踏步、立定的教學中。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不是練習次數過多,還是學生煩了。就是方法不適合學生,總覺的教學效果不理想。最近,學生能初步分辨左右方向的狀況,引導學生從左右腳的交替時開始數數。引起學生較大的興趣。使學生很快就學會了踏步走、立定的動作。
通過以上實踐,我覺得: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體育教學中,必須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出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樂學的「情境」非常重要。創設一個讓學生喜歡的情境非常重要,這可以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習效果自然就好。關鍵是學生還學得很快樂。它能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動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它能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好體育知識、技能的樂趣和自信心。
在隊列隊形教學中我除了關注學生練習以外,更關注學生展示,向那些平時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提前布置「任務」,例如:體育教師教隊列前,提前布置「任務」,教授後要指定的某些學生展示隊列動作。在這種「善意」的壓力下,全體學生會全神貫注地跟教師「學練」;根據學生能力,激發學生興趣進行教學。例如:在進行原地踏步、立定的教學中,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不是練習次數多了,學生厭煩。就是方法不適合學生,總感覺教學效果不理想。最近,我針對學生能分辨左右方向的狀況,引導學生從左右腳的交替時開始數數。此方法引起學生較大的興趣。使學生很快就學會了踏步走、立定的動作方法。巧用評價和幽默,評價是調動學生學練的有力「魔力棒」,教師要學會打破常規的束縛,巧用幽默、巧用鼓勵,學生的勁頭會倍增!例如:教向左(右)轉的教學中,我制訂的標準是轉對一個方向得1分,10次練習後看誰的得分高,全體學生的興趣高漲,因為其他老師只會讓他們體驗百分評價所帶的快樂,而我讓他們可以向10分靠近,所以,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轉錯方向的很少,隊列練習變成一種有趣的「智力游戲」。再例如:在報數教學中,我提出記得擺頭還原的學生是「將軍」,否則是「小士兵」,並用幽默動作模仿出「將軍」和「小士兵」,學生在歡笑中明白應該怎樣練習,課堂氣氛和教學效果前所未有的好. 育老師要關注體育教學中存在的點滴「小細節」,不放過「小細節」,完善「小細節」,挑戰「小細節」,並在「小細節」中不斷成熟!
通過以上實踐,我覺得: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體育教學中,必須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出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樂學的「情境」非常重要。創設一個讓學生喜歡的情境非常重要,這可以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習效果自然就好。關鍵是學生還學得很快樂。它能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動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它能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好體育知識、技能的樂趣和自信心。

❼ 如何上好小學低年級隊列隊形課

摘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隊列教材內容佔小學低年級體育課教學內容的三分之一,隊列隊形訓練也始終貫穿於低年級的體育教學中。隊形隊列訓練,是指學生按照一定的隊形,做協調一致的動作,使隊伍形成一個整體。它能夠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正確的站立和行走等身體姿勢,鍛煉學生的意志,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性,對培養良好的校風和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具有重要作用。

❽ 誰能幫提供小學二年級文體活動課的教案啊``

第 1課時
教學內容1:引導課,體育常識,游戲是兒童的良師益友。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鍛煉身體的好處,認真上好體育課。
2、培養學生身體的正確姿勢和基本活動的能力。
3、培養學生各種優良品質,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等能力。
重點:對游戲好處的理解和認識。
開始部分
一、唱歌:
二、師生問好:
三、宣布本次課的內容和任務:
四、點名;
1、教師語言要清晰。
2、講解課堂要求任務。
基本部分
一、講解本學期體育課的要求和任務內容。
1、教室講解語言要清晰。
2、要求:
①、學生認真遵守紀律。
②、養成良好的坐立行的正確姿態。
③、能夠自覺做到無故曠課,遲到,有事要請假。
學生坐在教室里按自己的座位坐好。
二、游戲:(抓手指)
規則:
1、手放平。
2、食指尖必須頂著手掌心。
3、聽到教師口令後才能抓手指。
結束部分
一、總結本次課的情況。
二、下課
教學反思:
體育引導課一般是指每學期開始的第一節室內講授課.它的目的和任務是通過有關情況介紹和說理,去動員與組織學生認真上好體育課。教學實踐證明,認真上好每學期的引導課,對提高教學質量有兩點好處: 1、有利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2、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假期休息後,思想容易分散,注意力一下子未能轉移到學習上來。如果上好新生對體育課和課外活動的認識,調動他們上好體育課、積極參加課外活動的熱情,使課堂教學迅速進入正常化。
有利於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隊列隊形的方法與技巧。
2、培養學生遵守課堂紀律,聽從指揮的習慣,明確個人和集體的關系。

3、培養學生變向跑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精神。
教學內容:隊列隊形; 2、游戲:穿過小樹林;
重點:動作自然,協凋准確。
難點:重心前後穩定,節奏一致。
准備部分
一、課堂常規:
1、體委整隊、師生問好、報告人數、檢查服裝。
2、宣布課的內容和任務。
二、准備活動:
1、小游戲;「抓人」
2、小型徒手操。
3、專項准備活動。
組織:×××××
×××××
×××××
×××××
1、學生站成四列橫隊。
2、學生和教師一同做游戲。
3、學生認真聽講看示範。
4、學生精神飽滿。
基本部分
一、隊列隊形:
1、集中注意力聯系;
2、快快集合;
3、稍息、立正、向右看齊;
5、變換隊形;
6、 教師講動作方法和要領。
7、 教師做正確的示範。
8、 教師個別指導。
9、 找好學生做表演。
10、學生認真聽動作方法和要領。
11、學生練習。
12、分組練習。
二、游戲:
穿過小樹林;
規則:
1、 必須站在起跑線後,拍手後才能起跑。
2、 不得碰到下樹,如碰到扶起後才能其跑。
結束部分
一、放鬆;
二、小結;
三、下課。
教學反思:

小學低年級隊列隊形一直是讓體育教師頗感頭痛的教學任務,可又不得不完成,因為只有完成隊列隊形的教學任務,才能更好地組織教學。
隊列隊形教學內容比較枯燥,不好調動學生的興趣。所以,老師若要活躍課堂氣氛,刺激學生潛在的天分用來提高練習效果,達到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的目的。有一定的難度。
例如,進行原地踏步、立定的教學中。我嘗試過很多方法,不是練習次數多了,學生厭煩。就是方法不適合學生,總感覺教學效果不理想。最近,我針對學生能初步分辨左右方向的狀況,引導學生從左右腳的交替時開始數數。此方法引起學生較大的興趣。使學生很快就學會了踏步走、立定的動作方法。
通過以上實踐,我體會到: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的體育教學中,必須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出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樂學的「情境」非常重要。它能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模仿、交流等活動獲得基礎知識和技能,它能進一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好體育知識、技能的樂趣和自信心。
第 3課時

學習目標:基本掌握該操前兩節動作並能觀察評價其他同學動作
學習內容:七彩陽光
學習步驟:
一、自主活動、活躍情緒
教師活動:教師講解強調該學期課堂常規,組織固定隊列隊型;講解游戲的方法規則。
學生活動:學生自由組合4----6人一組,在田徑場規定的范圍內自由進行游戲活動。
組 織:4---6人一組,自由分布在田徑場老師固定的區域內。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點:七彩陽光前兩節的動作方法和要求。
難 點:手腳間的協調配合,動作優美到位。
教師活動:講解示範該操的動作,強調注意力集中,能夠記住動作的方法和路線,並且手臂有配合協調,帶領學生共同練習
學生活動:學生認真觀察老師的講解示範,按老師的口令認真反復練習。
教師活動:
1、按學生的現在隊型,把學生分成幾個組,要求每組同學密切配合合作,爭當優秀組。
2、再次組織學生隨老師練習,在學生能夠基本掌握的情況下,讓各小組自由練習,互幫互助,提高自己組做操的水平,老師巡迴觀察指導。
3、組織學生進行動作展示,對表現最好的組給予鼓勵,並針對學生練習時出現的問題,集體講評,共同練習。
學生活動:
1、各組學生鼓足勇氣,積極投入,反復練習。
2、在小組自由練習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與小組的同學齊心奮斗,充分展現自己小主人翁的態度。
3、積極活躍進行評比練習,並對自己所在組的表現感到滿意
組 織:四列橫隊(左右間隔兩臂,前後一臂距離)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三、創新延伸、展示技能
教師活動:以各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用評比的方式參與仰卧起坐活動。
學生活動:在集體利益的前提下,積極活躍進行仰卧起坐活動,為自己組的勝利而努力奮斗。
組 織:四路縱隊
場地器材:墊子四個,田徑場一片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
教學後記:
雖然天氣比較炎熱,但學生能夠積極進行練習,練習時態度較認真,學習效果也比較好,但有個別學生,偶爾會走神。經過老師的提示和鼓勵,也能夠很快認識到自己的不對。

❾ 怎樣教小學隊列隊形不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

1、教師的示範動作要正確
教師的動作要做到正確,熟練、優美、大方,使學生一開始學習就會受到老師的感染,在欣賞示範時也是一種力的鼓舞,美的熏陶。同時示範的位置教師也應該考慮應該選擇一個全體學生都能看的見的位置進行示範,在教師的正確示範動作下,使學生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氣氛,這樣才能達到示範的目的和應有的效果。2、教師要經常更換場地
教師要經常更換場地,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愛新鮮的心理特徵,激發他們的訓練熱情。例如:練習齊步走、四面轉法、正步走立正、稍息、踏步等我們可以利用室內多媒體出示閱兵場面讓學生感受練好隊列隊形的重要性,以此激發他們內心涌動的激情。使學生受到感官的刺激,采生躍躍欲試的心理。
3、教師的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
體育課堂教學組織和教學方法上,也應採用多變的形式,因為隊列,隊形教學不是一兩節課就能學會和掌握,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從教學形式上考慮,使學生有新鮮感,這樣,才能克服隊列、隊形練習的乏味,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以達到練習最佳效果。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一些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因此設計一些競賽性的游戲也是隊列隊形訓練的有效載體。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訓練中,教師可以把全班分成幾個小隊,圍成幾個簡單的圖形。在解散狀態下,聽到集合哨聲時,比一比哪個小隊集合的速度快、隊列整齊;看一看哪一隊的隊員精神飽滿;聽一聽哪隊隊員報數的聲音響亮有力,並予以表揚。(隊列的游戲還有:一切行動聽指揮;挑戰應戰;穿城門;春種秋收等體育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切合實際因材施教
體育教學首先應是教育。因此,體育教學必須突出它的教育性、人文性,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同時也注意鍛煉學生的身體,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因為體育教學中的隊列隊形練習的內容和要求都是參照軍事訓練的相關要求制定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這種軍事化的要求對小學生來說是不切合實際的。我們不要一味地以高標准去要求他們,否則只會使他們的生理、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壓力。例如:在教學原地踏步和齊步走的練習中,教材中對於擺臂的角度與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對部分小學生來說是較難達到的。而且對動作刻意的強調,會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然而會影響整個動作的准確性,容易產生排斥抵觸的情緒。在教學中,面對這些難點,我是這樣做的,降低動作難度,使學生易於做到。如練習擺臂,只要學生能夠做到雙臂自然擺動、動作協調、姿態優美,就可以視作達到要求。學生在訓練中有了興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後的教學得以順利進行。5、能夠運用幽默激勵的語言
教師幽默的教學語言是緩解學生身心疲勞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學生產生愉悅的情緒,有助於放鬆練習帶來的緊張感,能讓學生更快地自我調整,投入到下一個環節的訓練中。教師可以抓住一個人、一件事或一句話與學生開些善意的玩笑,打一個比方,作一個對比,或者多用你真行,你能行,給學生一些掌聲鼓勵。也可以應景說一句歇後語或反正話,課堂氣氛會在學生的笑聲中活躍起來,學生的注意力與興奮性隨之提高,學習的效率也就顯現出來了。

熱點內容
雲南白葯膏多少錢 發布:2025-05-11 12:53:15 瀏覽:566
師德師風演講稿標題 發布:2025-05-11 11:22:34 瀏覽:520
小小的船優秀教學設計 發布:2025-05-11 11:06:30 瀏覽:240
老師的眼作文 發布:2025-05-11 10:38:52 瀏覽:803
擴大英語 發布:2025-05-11 09:48:26 瀏覽:473
在線教育美國 發布:2025-05-11 08:07:13 瀏覽:899
教育培訓廣告設計 發布:2025-05-11 08:07:13 瀏覽:894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論文 發布:2025-05-11 06:32:22 瀏覽:221
佔有女老師 發布:2025-05-11 06:11:24 瀏覽:979
小學師德自查材料 發布:2025-05-11 05:04:18 瀏覽: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