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正手教學
㈠ 網球正手揮拍動作圖解
正手訓練Day1——揮拍
1、開放式站位揮拍
首先要練習的是開放式站位的揮拍動作。
練習時應注意充分的轉體,保持手臂放鬆,重心從右腳轉移到左腳,隨揮結束時持拍手肩膀高於另一側,並且將拍柄指向對面球場。
在單純做揮拍動作時,一定要將動作幅度做的大一些,充分感受正確的揮拍動作,形成肌肉記憶。
2、半開放式站位揮拍
練習完開放式站位揮拍後,再來練習半開放式(中間式)站位揮拍。
要點基本一樣,同時半開放式站位要更加註意重心的轉移。
3、前場拋擊球
在充分固定了動作之後,開始帶球訓練。
首先是前場自己拋球後擊球,保持較慢的揮拍動作,不要發太多力。
此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找到正確揮拍動作下的擊球感覺。
4、中場拋擊球
此時應該稍微增加擊球力度,但也不要超過全力的50%。
5、底線拋擊球
底線喂球更接近實際的擊球體驗,所以此時應該更加用力,但也不應超過全力的75%。
6、小場對拉
進入實戰訓練後,首先從小場開始練習。
在保證動作完整、隨揮完整的情況下,控制擊球的力度和落點。
很多人打不慣小場,就是因為沒法在大幅度揮拍的情況下,把揮拍速度降下來。
7、底線對拉
這是練習揮拍動作的最終訓練,也是完全和常規擊球情況相同的訓練。
應該在保證動作正確性的情況下,適當增加力度,但還是要加以控制。
如果感覺動作僵硬或者不規范,可以先做幾組慢速揮拍找一下感覺。
揮拍是網球中最最基礎,卻也是最重要的技術環節,正手又是網球中最常用的技術,所以練好正手揮拍動作是至關重要的!
㈡ 怎樣打好網球的正手
首先是
「准備」
是擊球的基礎
然後是
「引拍」
要盡量簡潔
不要僵硬
第三是
「擊球」
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第四是
「隨揮」
不要可以去做多麼帥的隨揮
要靠慣性自然完成
最後還要加一個
「還原」
它是你下一次進攻的前奏
准備姿勢:降低重心,半屈膝,將重心放在前腳掌上,便於判斷啟動。判斷是正手方向來球後,准備轉體拉拍。
轉體拉拍:利用轉體,轉肩並把球拍往後拉出,這個動作完成的標志,可以以你越過左肩去看來球為好。
擊球:擊球點是球拍接觸球的空間位置(不是指球拍上的甜點)。正手擊球點在身體右前方,高度在腰部左右為理想。
揮拍和隨揮:當球拍接觸球後,讓揮拍的慣性帶著球拍繼續運動,向擊球方向送出至不能再伸展,放鬆右手隨慣性繞回球拍至左肩上方。
先確定好你的吸汗帶是否需要更換.
然後建議半西方式握拍.
然後就是加強力量
擊球時意識要明確
告訴自己手腕要挺住.
網球這項運動
力量是基礎
只有先有力量
才能將對方的回球
變線
進攻.
所以
單獨的力量訓練也很重要.
盡量不要用手腕和小臂發力,把肘關節靠近腰部,用轉身的力量打球。
參考尼克教學片上的方法,用一根粗點的橡皮筋,一頭綁在手臂上,一頭綁在拍面下端中心點,讓手腕自然向後打開。
用這個方法可以糾正一些不正確的手腕發力動作。
距離牆面5米以內,用正手拍擊落地球,節奏從慢至快,逐步感覺上身和肩部帶動手臂擺動,而不是手腕動。
㈢ 網球正手拉球動作要領
後擺引拍(以關閉時步法為例)
當判斷來球需要正手擊球時,轉動雙腳,左腳跟抬起並向右側前方上步,右腳右轉90度與底線平行,同時轉肩,轉髖帶動右手向後擺動引拍,引拍時肘部彎曲,自然下垂,拍頭低於膝蓋,左手伸向前方,保持身體平衡,後擺引拍時身體重心放在右腳,左肩膀正對球網,手腕固定,
揮拍擊球
球拍從後擺向前揮拍時,緊握球拍,手腕後伸,手背與胳膊成90度,固定手腕後,右腳用力蹬地,向左轉動身體,揮拍,正手擊球的位置---腰部高度和右前方不超過腹部。擊球的一瞬間揮拍速度達到最快,球擊打在拍面的中心。
㈣ 如何進行對網球正反手的教學
反手:1。左拉,為右肩騰出空間;2. 擊球前剎車,不主動左轉。反手削球第一步:准備行動。在此之前,重要的是要准備好擊球。步驟2:搖擺。當打到較高的來球時,他可以砍得更多,但也有把球向前送的軌跡。球拍面基本上垂直於地面。當然要把球打得相對較低,應降低重心,把球切到下面。第三步:擊球後保持平衡
㈤ 網球初學者在學習網球時,正手揮拍如何固定手腕
學習網球時,教練強調手腕的固定,因為擊球瞬間手腕的晃動和轉動會導致擊球不穩。但當水平達到高級水平時,手腕的固定鎖定會導致擊球不可控,成功率低,揮桿動作不容易流暢,沒有頭部速度。讓我們一起分析解決這個問題。【技術】正手擊球手腕鎖定問題
㈥ 網球中,正手擊球和反手擊球的步驟
一、正手擊球
1.准備姿勢。這時球員面對球網,兩腳分開、略寬於肩,雙膝自然微曲,上身稍向前傾,下頰微向上抬,雙眼注視來球,左手拿著球拍中點,右手握拍柄,拍頭翹起,拍面與地面垂直或成約45°角.
5.當球被擊中之後,跟進動作不應該停止,這時右手應繼續揮拍跟進到達左肩的高度,以增強擊球的力量。
6.跟進動作結束後,右手持拍回到身體前方。左腳退回,重新還原到准備姿勢,以待迎擊下一個來球。
二、反手擊球
1.准備姿勢
面對球網,雙腳向前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微屈,腰部略向前,用非握拍手輕托拍頸,拍頭與下巴齊平,雙肘彎曲,將球拍舒適伸在前面,身體前傾,重心落在雙腳上。當判斷對方來球朝你的反拍方向飛來時,輕握拍頸的左手應該迅速幫助右手握拍變換為反拍握拍法。正拍若使用東方式的正拍握法或西方式握法,在打發票時應變化為相應的反拍握拍法,不然反拍是打不好的。雙手握拍的人,大多也需要變化握法。
2.後擺引球
向左肩轉髖帶動右手向左後方擺動,左腳向左轉90度與底線平行,同時右腳向左前方上步,左肩對著球網,手腕綳緊、後伸,雙肩夾緊,右手拇指靠近左腿的上部。後擺時肘關節自然彎曲,下垂,重心移向後方的腳上。反拍的後擺動作應比正拍後擺更早地完成。單手反拍時,左手可輕托拍頸,伴隨著向左轉的協調動作;若是雙手反拍揮臂,需要更充分的轉體動作,右肩轉向左側的網柱。
3.前揮擊球
從後擺進入向前揮動時應緊握球拍,手腕固定,右腳與網成45度角,轉動雙肩、軀乾和臀部,揮拍向球,反拍的擊球點應在身體的左側前方,擊球時球拍於右腳應在一條直線上。擊球瞬間,揮拍頭的揮動最快,對准來球把球打正,肘部應伸直,球拍與手齊平,雙眼盯住球。隨著身體重心從後腳移向前腳。反拍上旋球的擊球動作其拍頭軌跡是自上而下的。
4.隨揮動作(跟進)
球擊出後,拍面平行於網的時間盡量長些,揮拍沿著球飛行的方向前送,球拍隨球向前的距離小於60厘米,重心前移,落在右腳,身體也隨著轉向球網,揮拍在右肩上方結束,拍頭指向上方(削擊球則不同),完成好隨揮動作有助於控制球的落點和方向。隨揮動作要比後擺動作大而充分,從而保證擊球動作的完整和穩定。隨揮跟進動作結束,身體轉向球網,迅速恢復原來的准備姿勢,准備下一次擊球。
㈦ 【網球】正手的正確揮拍動作要領
1 大陸式握拍
這種握拍法還被稱為「榔頭」式握拍法,因為採用這種握拍時,食指根部壓在與拍面水平的那個平面上,拍面的角度幾乎與地面垂直,所以你彷彿在用拍框的側面釘釘子一樣。大陸式握拍法適合用來擊打任何類型的球,但在發球、打截擊球、過頂球、削球以及防守球時採用這種握拍效果更好。
優勢:運用大陸式握拍法可以使你在發球或打過頂球時手臂自然下壓,這樣不但攻擊的效果最好,而且給手臂的壓力也最小。由於在打正手和反手球時不需要調整握拍法,因此大陸式握拍法也是打網前截擊球的最佳選擇,因為採用這種握拍法可以使攻防轉換十分迅速。同時,它還適合於在防守時擊打已到達身體側面、擊球點較晚的球。
劣勢:用大陸式握拍法很難打出帶上旋的擊球或削球。這就意味著你的擊球點必須要比球網高,由於球在這一點停留的時間非常短暫,所以給你留下的擊球時間就很短。另外,這種握拍不容易處理高速的落地球。
2 東方式正手握拍
這里介紹一個正確採用東方式握拍的小竅門:將手平放在拍弦上,然後下滑到拍柄根部抓握;或者把球拍平放在桌面上,閉上眼,將球拍拿起。從技術的角度講,東方式正手握拍就是先以大陸式握拍法持拍,然後逆時針方向旋轉球拍(左手握拍的選手需順時針方向轉動),直到食指的根部壓到下一個接觸的斜面為止。
優勢:東方式正手握拍可以被稱為「萬能握拍法」。採用這種握拍,拍面可以通過摩擦球的後部擊出上旋球,還可以打出有很大力量和穿透性的平擊球。同時,東方式握拍很容易轉換到其他握拍方式,因此,對那些喜歡上網的選手,東方式握拍也是不錯的選擇。
劣勢:與大陸式握拍相比,盡管東方式握拍的擊球點在身體前部要更高更遠一些,但它仍不適用於打高球。雖然東方式握拍擊出的球比較有力量和穿透性,但更多的是平擊球,這就導致穩定性會差一些,因此很難適應多回合的打法。因此東方式握拍不適用那些希望打出更多上旋球的選手。
3 半西方式正手握拍
以東方式握拍,然後逆時針方向(左手握拍則順時針方向旋轉)旋轉球拍,使食指根部壓在下一條拍棱上。在職業網球巡迴賽中,底線力量型選手多採用這種握拍。
優勢:相對於東方式握拍,這種握拍可以讓選手給球打出更多上旋,使球更容易過網,也更好控制線路,因此,它很適合打上旋高球和小角度的擊球。而且這種握拍還可以打出更深遠的平擊球。它還適合大幅度地引拍,而且強烈的上旋有助於把更多的球打在場內。這種握拍在身體前部的擊球點比東方式握拍更高、更遠,因此更有利於控制高球。
劣勢:半西方式握拍不適合回擊低球。因為採用這種握拍時,拍面自然地呈關閉狀態,這樣迫使選手必須打球的下部然後向上挑,於是容易給對手留下進攻機會。另外,如果從這種握拍轉換到大陸式握拍法需要做很大的調整,因此多數底線力量型打法的選手在上網時就很不舒服。
4 西方式正手握拍
在半西方式握拍的基礎上,逆時針轉動拍面(左手握拍順時針轉動),使食指根部接觸到下一個平面,這種握拍就是完全的西方式握拍法。喜歡打強烈上旋的土場選手多採用這種握拍法。
優勢:這是一種很「極端」的握拍,手腕的位置迫使拍面強烈地擊打球的後部,從而產生更多的上旋。你可以讓擊出的球恰好過網,但過網後它就會立刻下墜,而球在落地後還會高高地彈起,這就會迫使你的對手退至底線後回球。這種握拍比其他任何一種正手握拍法的擊球點都要更高更遠。正是因為西方式握拍法對高球的良好控制,因此許多土場選手和青少年都很青睞這種握拍法。
劣勢:回擊低球是此種握拍法的致命點。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採用這種握拍的職業選手在球速較快、球的反彈較低的硬地或草地場上比賽時表現得不盡人意的原因。同時,你需要以更快的揮拍動作來給球加上必要的旋轉,否則,擊出的球就會既沒有速度也沒有深度。對於一部分選手來說,採用這種握拍也很難打出線路較平的球。
5 東方式反手握拍
以大陸式握拍開始,順時針旋轉球拍(左手持拍為逆時針),使食指根部壓在上一個斜面,便形成東方式反手握拍。
優勢:同東方式正手握拍一樣,它可以給手腕提供良好的穩定性。你打出的球可以略帶旋轉,或直接打出很有穿透力的球。而且,採用這種握拍只要做非常小的調整就回到大陸式握拍,這樣選手在削球或在網前截擊時都會比較輕松。
劣勢:盡管這種握拍法能很好地處理低球,但它不適合打高於肩部的上旋迴球,因為這種握拍法很難控制這樣的回球,所以在多數情況下,選手只能採用防守式的削球將球打回對手場內。
6 超東方式反手握拍
這是西方式正手握拍選手多採用的反手握拍,因此也有人將其稱為半西方反手握拍。可以採用大陸式握拍,並逆時針將球拍轉至下一個平面。你的食指根部仍處於拍柄的上端,但其他三個手指根部幾乎與食指處於一條與拍柄平行的直線上。這樣的握拍就像在拍柄上握拳一樣。
優勢:同西方式正手握拍一樣,這種握拍也是很多土場選手採用的握拍法。採用這種握拍法時,拍面比普通東方式反手握拍關閉得更多一些,而且擊球點也在身體前更高更遠的位置,這樣有利於處理高球,而且也容易打出帶上旋的回球。許多能打出極具殺傷力的反手球的選手都是採用這種握拍法。
劣勢:它與西方式正手握拍有著相似的局限性,即不適合處理低球。因為它也是一種極端的握拍法,因此也不能很快地轉換握拍法來打網前球。採用這種握拍的選手通常喜歡打底線或進行單打比賽。
7 雙手反手握拍
使拍面處於大陸式和東方式反手握拍的中間位置,然後用另一隻手以東方式正手握拍法放在持拍手的前方。
優勢:適用於單手力量不足、或雙手具有良好協調性的選手。比起單手反手擊球,雙手反手藉助肩部的轉動和小幅度的揮拍來發力。因此採用雙手反拍來接發球的成功率比較高。這個握拍法還適合處理低球,而且在回球時力量很足。
劣勢:因為是雙手握拍,這就限制了跑動。因此在進行大幅度移動擊球時都很困難,而且不容易轉身揮拍。同時,雙手反拍選手過分依賴於上旋球。而要想有效地擊出削球,雙臂揮出的同時,還要保持前肩的穩定性。對於習慣扭臀轉肩的雙手反手選手來說,這可並非易事。另外,網截擊對許多雙手反手選手來說也是一件很頭疼的事,因此他們在上網時會感到很不舒服。
希望你滿意!
㈧ 網球正手怎樣才能提高
揮拍動作
在這里,我是默認你的握拍姿勢正確的。不累述。反手揮拍存在雙手握拍和單手握拍兩種。初學者的話還是雙手好了。雙手反拍存在轉拍,這個你多打打會領悟的。當然,你要能像我一樣沒有反手,全是正手也行。不不不,我不是通過腳步調整來使得擊球點都在正手,我是左右手都能打,周伯通和越前龍馬的合體呢。
㈨ 網球正手擊球手臂用力如何用力
一、正手擊球的發力要素
左臂引拍,充分轉體
屈膝降重心,擊球時蹬地起重心
擊球點靠前
擊球瞬間充分爆發
重心作用在球上
二、 常見錯誤(糾正)
1、擊球點靠後,擊球別扭。(早准備,側身。腳步移動)
2、擊球無力(動作協調,甜點擊球,隨揮充分,擊球點靠前,重心前移)
3、後擺過大(不超過身體)
4、轉體不充分,依靠手臂擊球。(髖腰大臂小臂依次帶動球拍)
三、揮拍路線(反「c」形)
從你拉動扳機到球拍開始從你的右後方直線通過一條很短的狹縫,這就讓拍頭有了加速的時間和空間。如果你觀察擊球時的右手,你就會注意到拍頭向球加速的同時,右軸的移動路線是一條體側到體前的斜線。
一、引拍是直線還是弧線
採用弧線引拍,球拍可以自然加速。因為弧線引拍的距離長可以為球拍延長加速的時間,最後在擊球時達到最大的拍頭速度。
二、網球擊球中的線性力和慣性力
線性力就是直線向前的力,慣性力是身體旋轉的力。為了獲得球速就要增加這兩個力的合力,所以在正手擊球過程中運動員為將手臂加緊身體就像滑冰運動員一樣在加速旋轉時會收緊手臂,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更大的慣性力。
三、採用開放式擊球,半開放擊球還是關閉式擊球
關閉式可以用更大的線性力,所以擊球的速度,力量准確度都較高的,易於處理半場的淺秋球。 開放式就是瞬間打完立刻向兩邊橫向移動,真正打比賽都是用開放式,因為封閉式不方便,開放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打完了身體由於轉體不大可以立刻上網,同時獲得更多的慣性力。半開放式積聚了關閉式和開放式的優點,因此在職業網球運動員中大多數採用半開放式站位。
四、如何處理高球
刷球而不是壓球
五、正手擊球易於忽略的問題
手腕固定與甩腕
2、 放鬆與加速爆發
3、 眼睛盯球
六、不同握拍的優劣
1東方式握拍:東方式握拍是很靈活的握拍,被稱為「萬能握拍法」。它能夠提供很大力量的平擊但是旋轉較少。在擊球區的任何地方都能夠很好地處理球。由於用它打出的平擊球力量大具有很強的穿透性這必將導致穩定性差,很難適合多回合的打法。
2半西方式握拍:在職業球員中這種握拍很普遍。它不但能夠產生很大的力量同時也比較容易產生更多的額外的上旋,使球更容易過網,也容易控制線路,適合打上旋高球和小角度擊球,也能打出具有深度的平擊球。它能夠在擊球的任何地方很好的產生力量和旋轉。
3西方式握拍:對於小個子選手來說比較適合,它適合在擊球區域處理高球,並且它能夠產生很重的上旋。但是在擊球區處理低球時卻比較困難。
4大陸式握拍:它被稱為「榔頭」式握拍。這種握拍適合用來擊打任何類型的來球,在發球,打截擊球,過頂球,削球,以及防守球時採用這種握拍效果最好但是很難打出帶上旋的球,也不容易處理高速的落地球。
七、非持拍手作用
注意左手的作用,擊球時左手臂的橫掃動作加長了手臂的杠桿作用,為你擊球時產生額外的力量。(人們很少去關注非持拍臂的益處)
八、隨揮的重要性
完成好的隨揮動作有助於更好地控制球的方向和落點,隨揮動作也應大而充分從而提高擊球的穩定性和連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