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育
㈠ 為什麼那麼多中國孩子要學鋼琴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注意力、協調力與自信力。這三種能力都是孩子健康成長所需要的。學習彈奏鋼琴需要這三種能力,讀書搞研究需要這三種能力,做學生、做教師、做演員、做領導、做科研人員,亦或做工人、農民、想要幹得出類拔萃,也都必須具備這三種能力。
因而,不僅是教師,每位家長也應該了解到這一點,以期在輔導孩子練琴的過程中,抓住重點,收到良好的寓教於樂之效果。
鋼琴學習要求孩子具有這三種能力。不能想像一個注意力不夠集中、腦眼耳手腳協調能力弱、自信心不強的孩子會是鋼琴彈奏水平較高的學生。其二,也正是鋼琴學習對這三種能力的客觀「苛」求,使得每一個參與這一學習活動的孩子都有希望從中獲得其原有基礎與現有基礎上的這三個「力」的改觀和提高。這正是孩子練琴的益處之一。
注意力、協調力與自信力是怎樣隨孩子的鋼琴學習不斷深入而得到發展與提高的?
①眼看單行樂譜,手彈單指旋律——訓練孩子的一般注意力。
②眼看單行樂譜,用右手彈奏兩三個音符組成的旋律——訓練孩子較強的注意力。
③眼看兩行樂譜,用左右手彈奏出各自不同的聲部——訓練孩子高度注意力與協調力。
④眼看兩行樂譜,用腦同時兼顧到雙耳、雙臂、十指、雙腿及雙腳的動作,以彈奏出樂曲——訓練孩子高度精確的注意力、協調力,從而產生自信力。
㈡ 幼兒鋼琴啟蒙教育是什麼
讓幼兒對音樂感興趣,喜歡音樂。能對鋼琴不排斥,學會彈奏簡單的鋼琴旋律,要在開心學習的基礎上提高水平。
㈢ 幼兒鋼琴啟蒙教育重要性
琴以其強大的藝術表現力和較高的彈奏技巧,素有『樂器之王」的美譽。隨著時代的發展,鋼琴的魅力日益顯現,更多的人喜愛鋼琴、關注鋼琴教育。許多父母從小就培養他們的孩子學**鋼琴,但是並非所有的父母都能深層次地體會幼兒鋼琴教育對孩子們真正的要義。因此,對於幼兒鋼琴啟蒙教育這個領域的專業探索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幼兒學琴年齡的確定
鋼琴是一門技藝性、實踐性、獨立性要求非常強的課程,它要求學琴者有嚴謹而踏實的學琴態度,自覺和刻苦的學琴能力。然而,學習鋼琴卻是越早越有利。從鋼琴家的立場看,手的幅度,手指間的伸張力,手指關節的彈性是具有決定因素的。而這些,趁年幼,手的關節和膜膜都還柔軟時,就加以有效的訓練,對於製造一雙鋼琴家的手,是有極大的用處的。許多家長想讓孩子學鋼琴,但是不知道讓孩子幾歲學最好。醫學家發現,音樂家的大腦比普通人要發達得多,特別是大腦左半球容量比普通人多。左右腦之間的纖維也比普通人粗。
而這些腦生理特徵在7歲前就開始學音樂的人腦中表現得更為突出。有人對參加1966年舉行的第三屆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的33位鋼琴家始學鋼琴年齡進行了調查。其中兩歲開始的1位,三歲開始的3位,五歲的6位,六歲的8位,七歲的7位,八、九、十歲的各1位。由此得出:三至七歲年齡段學琴的鋼琴家佔85% ,該年齡段可視為開始學琴的最佳年齡段。
可見,從三歲到七歲都是幼兒學琴的黃金時期。具有關專家調查,人的一生有兩個重要的音樂才能發育期:一是學前的2 -6歲,二是學生期的12一15歲。就學**鋼琴而言4一5歲的兒童已經有了一定的綜合能力和自製力,是開始學**鋼琴及其他樂器的最佳時期。但是幼兒心理學又告訴我們:三四歲幼兒的有意注意只有五至十分鍾,五、六歲也不過最多二十分鍾左右。所以在對兒童的鋼琴教學中,不但要求鋼琴教師掌握正確而嫻熟的鋼琴演奏技能,更要重視兒童的心理、生理特點。使兒童在學鋼琴這門課的過程中產生持久的興趣,從而自發地產生對學鋼琴的要求,並從中得到激勵和鼓舞。我們也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具體的確定孩子的學琴年齡,畢竟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二、培養幼兒興趣的重要性
鋼琴對於初學兒童來說是一個新鮮的事物,是比較容易產生自發興趣的:開始時,也許是兒童對眼前的這個「龐然大物」.—鋼琴的一種好奇心,於是乎便『按」了幾下琴鍵,又對其高低不同的奇異聲響產生最直接的興趣,而這也許只是兒童覺得新奇好玩。可是也可能當他第二次在看到鋼琴時,這種新奇感就沒有了,覺得『不好玩」了,於是也就對鋼琴不感興趣了。孩子的『興趣」和『琴趣」是分不開的,教師只有發展孩子的『興趣」才能提高孩子彈琴的『琴趣」,從兒童對鋼琴本身的興趣發展對演奏鋼琴產生樂趣,這時的興趣就比較專一和穩定,把艱苦的學琴過程視為一種樂事,才能長久。
三、教師的語盲、角色
(一)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由於孩子們的年齡、接受能力均不一樣,所以怎樣形象生動地教授幼兒,使幼兒容易並快樂的學鋼琴是每一位鋼琴教師的責任。我們要想使幼兒更容易接受,更便於記憶,就要用適當的比喻來啟發幼兒的思維。例如:學習音高排列時不要把一個個的音孤立起來變成和音樂毫無關系的符號,而是要賦予它生命,可以畫上樓梯、小山,用爬樓梯、上下山來讓兒童體會旋律的傾向性;在區分高音區,中音區和低音區時可以用動物的聲音作比喻,高音區像小鳥在清脆的歌唱,低音區則像獅子吼叫的聲音等,賦予
幼兒豐富的想像,使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
(二)教師對於學生的學琴過程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學生喜歡哪科的老師哪科就會學的很好。其實這是對的,只有學生喜歡你,他才更在乎你的教學。教幼兒鋼琴也是這樣,孩子第一次上鋼琴課都是帶著既好奇又緊張的情緒。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師,不僅要授予他們知識更重要的是建立師生之間良好的感情。要培養好這種感情,起初教師的表情就很重要。教師的表情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因為你的喜怒哀樂都會寫在臉上。天真無暇的兒童,對教師的表情是很敏感的,縮短教師和幼兒的距離,親切和善的表情是最直接的方法。
作為教師應該全面地了解學生。每個孩子都有著不同的性格,有著不同的喜好、智力條件和身體情況。例如對於一些性格內向接受能力慢的學生,一旦這些學生突破了某些難點,教師應稱贊他們,使他們得到鼓勵、產生自信。千萬不能急躁發火,更不能說一些打擊孩子自尊心的話。這樣只會使孩子過於緊張而不能很好的發揮真實水平。有的學生雖聰明伶俐,但易浮躁和驕傲,一旦他們彈奏的較成功,而沾沾自喜時,教師要能做到喜而不形於色,在表示贊許的同時指出不足之處。總之針對不同的孩子我們要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孩子在健康愉悅的心情下學琴,讓他們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我們是孩子的老師,更要做孩子的朋友。
四、幼兒正確的彈賽姿勢是提高彈奏准確性的基礎
(一)身體與鍵盤
身體要與鍵盤的高度對正,坐得端正而不僵硬,上身略向前傾,前傾的目的是為了彈奏時把全身的力量都能轉移到兩只手的指尖上。但脊椎骨不可彎曲,背部和肩部要松而不懈。
(二)肘部與前臂
雙手放在鍵盤上時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與鍵盤一致。
(三)上肢與下肢
坐的距離以上身略向前傾、雙臂自然下垂、左右肘部自然放鬆並稍向身體外側展開;**則注意大腿根到膝蓋應略呈坡狀傾斜,膝蓋的位置在琴邊下,雙腳略向前伸。
(四)手指與觸鍵
手型應放鬆,手指自然彎曲,用指端肉墊部分觸鍵。掌關節自然拱起,像是虛握著一個圓球,手腕大約與鍵盤平行。大指第一關節僅以指側端觸及琴鍵邊緣的位置,四指和小指要注意端正。
這是正確彈奏鋼琴的基本姿勢,對於初學的幼兒我們要形象生動的啟發他們。教孩子用正確的姿勢彈奏主要是用示範法,讓幼兒模仿,並用一些簡單的比喻來啟發。例如學彈奏前要先學會把手臂、手腕全部放鬆,不要緊張,不能僵硬。就像手裡摸著一支筆,一放它就掉下去了,如果沒有桌子阻隔,它會掉到地上,沒有懸在半空的。那麼手臂放鬆也一樣,就好像東西掉在地上,手臂要自然下垂,切不可拿著勁在半空懸著,如果懸在半空中就不是完全的放鬆了。
從小就用科學的彈奏姿勢彈琴,日後才能漸漸體會到正確地運用身體的重量和力量來觸鍵,能夠提高彈奏的准確性。
五、培養幼兒的藝術靈感
(一)啟蒙幼兒對音樂濃厚的興趣
通過錄音磁帶、文藝晚會以及多媒體智能鋼琴結合教學APP等多種途徑讓幼兒多欣賞、多接觸廣大音樂天地。讓幼兒多聽音樂,多看其他人演奏,通過比較不斷增強他們對音樂美的感受力和表現欲,並且創造機會讓幼兒在各種場合下都能樂意向別人演奏。要多鼓勵和表揚,通過鼓勵和表揚來激發他們的學琴興趣,給予他們肯定。讓他們產生更大的學琴願望,同時也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多作示範演奏,增強直觀感性認識
讓幼兒對樂曲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更直觀明確地體會到彈奏要點,這樣就要求啟蒙老師要適當得多做示範。每次示範,速度要適中,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力度上要求准確得當、對比要鮮明。孩子模仿能力強,對示範的印象會十分深刻,我們示範的目的是把他們往正確的方向引導,並不是讓他們一味的模仿,所以我們要鼓勵幼兒創造性地彈奏,善於表現自己的個性特點,給他們充分的想像空間,以開闊孩子的音樂視野,提高音樂感受能力及學琴的興趣,這也是啟蒙教育藝術性的體現。
小結:集體課的授課學習形式已經在國外被公認為最具有教育意義的教學形式,通過集體課學習各種藝術能夠很快的讓孩子真正的接觸藝術和音樂的本質,從而達到我們讓孩子學習藝術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單純吹拉彈唱,而是愛上音樂愛上藝術從心裡認識到音樂的美妙。
㈣ 淺談如何對幼兒進行鋼琴啟蒙教育
鋼琴是現今社會開發兒童右半腦與智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而兒童鋼琴啟蒙階段則是兒童學習鋼琴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啟蒙階段直接影響著今後的發展。兒童鋼琴啟蒙教學應先從學習正確的彈奏姿勢開始,再分四個階段學習。第一階段學習非連音奏法,第二階段學習連音奏法,第三階段學習跳音奏法,第四階段學習將三種奏法進行綜合練習。兒童鋼琴啟蒙教學還需要教師選用適合的教材和家長的配合與輔導。家長的配合與輔導在兒童鋼琴啟蒙教學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兒童鋼琴啟蒙教學 連音奏法 非連音奏法 跳音奏法 教材選用
家長的配合與輔導
現今社會,鋼琴在全世界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已成為兒童學齡前音樂教育的首選樂器。這一方面上因為鋼琴本身所具有的無可比擬的豐富表現力;另一方面因為鋼琴是所有樂器中唯一能讓兒童以最輕松自、最沒有負擔的姿勢坐著演奏的樂器;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們長期研究表明,學習鋼琴是開發右半腦和兒童智力最有效的途徑。學習鋼琴不僅使兒童的腦、眼、手、腳、耳乃至全身心投入並協調配合,還能使兒童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指揮能力、閱讀能力、記憶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像能力、聽辨能力,以及觀察力、注意力和忍耐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明顯的發展。所以有人說,學鋼琴的孩子會變得更加聰明能幹。
在我國,鋼琴的普及教育是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以兒童為主體的全國性的社會教育園地已經形成,其規模之大在世界音樂史上都是從未有過的。然而,正規的、合格的鋼琴教師人數遠遠趕不上日益壯大的琴童隊伍。於是出現了師資隊伍魚目混珠,參差不齊的情況:有些對鋼琴教學一知半解,有的自己根本沒有正規學過鋼琴的人也掛起了鋼琴教師的牌子,使不少家長上當受騙,苦不堪言。如果廣大的琴童家長都能懂得一點鋼琴啟蒙教學與輔導的常識,情形就會大大不一樣了。
「啟蒙」又稱為「入門」,就是為使初學者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在鋼琴學習階段劃分問題上,有人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啟蒙教學階段歸入初級階段,也有人將啟蒙教學單列為一個階段。後者意在突出強調啟蒙教學的重要性,以期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論調:「程度深的教不了,一點都不會的還不好教嗎?」「先找個老師學了再說,以後再換個好老師。」在這些人看來,啟蒙教學是從零開始,是最無關緊要,是最簡單不過的事了。恰恰相反,鋼琴啟蒙教學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鋼琴教學也是如此),更不是上件無關緊要的事。鋼琴啟蒙教學直接影響學生今後的發展前途。因為鋼琴啟蒙教學猶如蓋建高樓大廈,要先打好地基,如果地基不結實或者打歪了,樓是蓋不高的,即使勉強蓋上去了,遲早也會倒塌。
成功的啟蒙教學首先是使學生熱愛鋼琴藝術,繼而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便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不負責任的啟蒙教學會誤導學生和家長,以至因「先入為主」而養成許多不規范的,甚至是錯誤的習慣和方法。今後即使遇到好老師,也難以糾正過來,往往不得不半途而廢。
兒童鋼琴啟蒙教學的對象多為學齡前兒童,一般以五周歲左右開始學琴為宜。年齡太小,柔軟的手指難以適應鋼琴鍵盤的重量;年齡太大,則會錯過腦神經發育的最佳時期。
兒童鋼琴啟蒙教學第一步應從學習正確的彈奏姿勢開始。正確的彈奏姿勢包括正確的坐姿和正確的手形。演奏者坐的位置要對准鋼琴正中,座位高低以小臂與鍵盤同一水平,座位前後以肘彎略大於直角為宜,雙腳置於踏板前,腳下墊物以膝彎不小於直角為宜。上身要端正自然,微向前傾,肩背放鬆,只坐琴凳的三分之一。演奏者手的姿勢應當自然呈半球形,掌關節撐起,指關節突出,手腕自然放平,肘部放鬆,五指立起來,用手指指尖觸鍵。
㈤ 學鋼琴對孩子成長有什麼好處
學鋼琴的好處,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學琴的質量-琴回收
學鋼琴的好處,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學琴的質量,今天我們迎來了一個安靜乖巧的小姑娘,如她的名字一樣「善美」。爸爸媽媽陪她一起來上課,下課後爸爸遞給我一張記錄密密麻麻的紙,上面詳細描述了寶貝的性格特點,所掌握的文化知識,上課的表現情況以及對老師的建議與期望。
陪練絕非可有可無的環節家長需要參與度
孩子上完課,回到家父母借口忙則讓孩子自個兒練習,又或者客廳里家長在看電視、卧室里孩子在練琴,堂而皇之曰:「我不懂琴、陪他練習打擾他倒不如讓他自個兒安安心心練琴!
難道每一位琴童家長都涉獵過鋼琴?難不成讓孩子學習任何才藝,家長都要學會?陪練並不是非得懂音樂的人才可勝任,陪練的目的更多的是讓家長成為一個參與者,你的一句鼓勵、你的一個笑容都將成為孩子的動力以及提升興致。
陪練不僅可以提升孩子學習的動力而且久而久之還可以讓孩子養成練習的習慣,或許你聽不出孩子哪一段彈錯,可是你可以成為一個稱職的觀眾為孩子加油、你也可以成為孩子的情緒引導師!
人們常常認為學琴的主體是孩子,老師的指導是關鍵,而常常忽略家長的作用。孩子、老師、家長,其實家長在其中不是邊緣角色,而是起著決定性作用。
父母的態度=學琴的質量,這是一個直等式,而非約等!用心教育、成就孩子一生,父母的態度,決定著孩子的態度。鋼琴教育中,雖說孩子、老師、家長缺一不可,可是家長這一關節則是決定鋼琴教育的品質。
郎朗是因為有名師指導才會有如此成就?在多個場合郎朗提及最多的不是他的恩師,而是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在郎朗學琴期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朗朗的父親是郎朗的第一任鋼琴老師,這遠非郎朗恩師格拉夫曼所能比擬的。
㈥ 如何正確啟蒙孩子的鋼琴教育
鋼琴是現今社會開發兒童右半腦與智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而兒童鋼琴啟蒙階段則是兒童學習鋼琴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啟蒙階段直接影響著今後的發展。兒童鋼琴啟蒙教學應先從學習正確的彈奏姿勢開始,再分四個階段學習。第一階段學習非連音奏法,第二階段學習連音奏法,第三階段學習跳音奏法,第四階段學習將三種奏法進行綜合練習。兒童鋼琴啟蒙教學還需要教師選用適合的教材和家長的配合與輔導。家長的配合與輔導在兒童鋼琴啟蒙教學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兒童鋼琴啟蒙教學 連音奏法 非連音奏法 跳音奏法 教材選用
家長的配合與輔導
現今社會,鋼琴在全世界許多經濟發達的國家已成為兒童學齡前音樂教育的首選樂器。這一方面上因為鋼琴本身所具有的無可比擬的豐富表現力;另一方面因為鋼琴是所有樂器中唯一能讓兒童以最輕松自、最沒有負擔的姿勢坐著演奏的樂器;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們長期研究表明,學習鋼琴是開發右半腦和兒童智力最有效的途徑。學習鋼琴不僅使兒童的腦、眼、手、腳、耳乃至全身心投入並協調配合,還能使兒童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指揮能力、閱讀能力、記憶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想像能力、聽辨能力,以及觀察力、注意力和忍耐力等各方面都得到明顯的發展。所以有人說,學鋼琴的孩子會變得更加聰明能幹。
在我國,鋼琴的普及教育是隨著國家的改革開放迅速發展起來的。一個以兒童為主體的全國性的社會教育園地已經形成,其規模之大在世界音樂史上都是從未有過的。然而,正規的、合格的鋼琴教師人數遠遠趕不上日益壯大的琴童隊伍。於是出現了師資隊伍魚目混珠,參差不齊的情況:有些對鋼琴教學一知半解,有的自己根本沒有正規學過鋼琴的人也掛起了鋼琴教師的牌子,使不少家長上當受騙,苦不堪言。如果廣大的琴童家長都能懂得一點鋼琴啟蒙教學與輔導的常識,情形就會大大不一樣了。
「啟蒙」又稱為「入門」,就是為使初學者得到基本的、入門的知識。在鋼琴學習階段劃分問題上,有人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初級階段、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啟蒙教學階段歸入初級階段,也有人將啟蒙教學單列為一個階段。後者意在突出強調啟蒙教學的重要性,以期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論調:「程度深的教不了,一點都不會的還不好教嗎?」「先找個老師學了再說,以後再換個好老師。」在這些人看來,啟蒙教學是從零開始,是最無關緊要,是最簡單不過的事了。恰恰相反,鋼琴啟蒙教學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鋼琴教學也是如此),更不是上件無關緊要的事。鋼琴啟蒙教學直接影響學生今後的發展前途。因為鋼琴啟蒙教學猶如蓋建高樓大廈,要先打好地基,如果地基不結實或者打歪了,樓是蓋不高的,即使勉強蓋上去了,遲早也會倒塌。
成功的啟蒙教學首先是使學生熱愛鋼琴藝術,繼而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便向更高的層次發展。不負責任的啟蒙教學會誤導學生和家長,以至因「先入為主」而養成許多不規范的,甚至是錯誤的習慣和方法。今後即使遇到好老師,也難以糾正過來,往往不得不半途而廢。
兒童鋼琴啟蒙教學的對象多為學齡前兒童,一般以五周歲左右開始學琴為宜。年齡太小,柔軟的手指難以適應鋼琴鍵盤的重量;年齡太大,則會錯過腦神經發育的最佳時期。
兒童鋼琴啟蒙教學第一步應從學習正確的彈奏姿勢開始。正確的彈奏姿勢包括正確的坐姿和正確的手形。演奏者坐的位置要對准鋼琴正中,座位高低以小臂與鍵盤同一水平,座位前後以肘彎略大於直角為宜,雙腳置於踏板前,腳下墊物以膝彎不小於直角為宜。上身要端正自然,微向前傾,肩背放鬆,只坐琴凳的三分之一。演奏者手的姿勢應當自然呈半球形,掌關節撐起,指關節突出,手腕自然放平,肘部放鬆,五指立起來,用手指指尖觸鍵。
㈦ 鋼琴啟蒙教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藝好學的教學方法是把枯燥的鋼琴課程融入到游戲里邊,把孩子帶入到一個場景里邊學習,孩子能體驗到學琴的樂趣,很有興趣。
㈧ 孩子想學鋼琴,買了鋼琴報了培訓班又不學了,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教育
孩子想學鋼琴,買了鋼琴報了培訓班又不學了,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教育?下面我們針對這個問題來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4.不要將孩子單獨交給教師。
我認為大部分教師都值得信賴,但是家長們也要知道,各類培訓機構的教師並沒有經過正式的職業考試,沒有人能保證您孩子遇到的老師是沒有壞心眼的,教師自身與培訓機構的教師之間是一種鬆散的師生關系,家長對教師的情況是做不到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建議家長陪伴孩子身邊,確保兒童安全。
㈨ 孩子學鋼琴的教育方法
大多數琴童在學琴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自覺性差、沒有耐心、坐不住等等,都是學琴路上的攔路虎。家長在琴童學習過程中往往只注重督促孩子練琴以及坐在孩子旁邊陪練,其實孩子能否堅持學琴,更重要的是看家長在練琴之外如何引導
01引導他、鼓勵他
和孩子在彈琴外的時間談談心,交流交流,讓孩子明白這是他人生之中的第一份「工作」,選擇了就得踏踏實實做好,不允許半途而廢。
孩子再小,天性里都有好勝心,家長要做的是把這樣的好勝心理引導到具體彈琴上來釋放。這樣的交流經常要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看法。
02 原則不可打破
每天練琴不要機械地規定練習的遍數,要求孩子應該嚴格嚴謹按譜面有表情地彈奏,高質量完成練習。
在學琴的初期,嚴格要求的情況下,必然出現沖突,甚至於出現孩子聲淚俱下的情形,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可以暫停彈奏,待孩子安靜後重新開始,不要養成哭鬧就可以不練的習慣。
01 制定練琴計劃
家庭內應形成孩子固定時間練習,不要隨意改變練琴時間,為此家長應相應調整自己的時間安排,尤其是雙休日,讓孩子頭腦里形成此時就是彈琴時間的意識。寒暑假應和孩子共同協商制定練琴計劃。
04 自己也需提高
需要的時候,學一下識譜吧!既然孩子都能做到不長的時間內學會五線譜,您也可以輕松做到的。當孩子出現錯誤,家長若能及時糾正,孩子學琴的效率將大幅度提高,學習興趣也將大大提升。家長若有音樂知識,孩子遠比其他孩子學得輕松和快樂。
05 高效比「耗時間」靠譜
不要提前告知孩子在固定的彈琴時間後還有其它他更感興趣的活動,並盡量錯開這樣的安排,以免孩子分心,心無旁騖地半小時比漫不經心的兩小時更有效率。
不要用看電視,買零食,玩游戲作為孩子練琴的額外獎賞,這是每天的"工作",如同他每天必須完成的學校家庭作業。
06 欣賞也必不可少
和鋼琴有關的課外書籍,音樂會,多多益善,不要怕影響了練琴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功。
07 別讓孩子產生心理負擔
不要在孩子面前多提學琴費用,家長如何花費了心血精力之類話題,點到為止。避免孩子出現我是為了父母的付出而學琴,我是因為媽媽爸爸要我學琴我才學琴的負擔心理。
㈩ 中國鋼琴教育現狀
中國鋼琴教育基本上都是屬於業余興趣愛好,有條件的家庭就給自己的子女報一下鋼琴學習班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