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立教育
A. 誰幫我找一下這篇論文的字,這是圖片的,我要的是字 各位大哥大姐幫幫忙
肖寬鋒
(佛山市三水區技工學校廣東佛山528100)
【摘要】隨著生本教育實踐的不斷深入及其理論的不斷完善,生本教育觀正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並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嘗試實施生本教育。
【關鍵詞】生本教育;學生
一、以做促學。實現感悟
在傳統的師本教育的教學活動中,學生根本沒有感悟的時間、空間和氛圍,造成學生缺乏學習感受,在這種狀態下學到的知識也是機械的、感性的,很難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而在生本教育的理念指導下,教師可引導學生先做後學,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去感受、去領悟.這樣學到的知識才能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才能根深蒂固。如在「函數的概念」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按照生本教育對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課前做准備,上課早交流」,首先與學生代表商討確定本次學習的主題是「正確理解函數的概念」,再商討確定具體「做」法:要求第一組和第三組學生每人准備一個紙板,並貼上白紙,第二組學生准備三個紙板,所有學生(特別是第四組)都要查閱、收集「函數的概念」的相關資料,尋找生活中與函數相關事例。課堂上,第一組學生在紙板任意寫上一個數A,第二學生在紙板寫上對應法則f,第三組學生根據對應法則f在紙板上寫出與A對應的數B,如此重復多次。第四組學生根據前三組學生的演示過程進行討論,按照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函數的概念,然後讓全班學生分組討論,對函數的概念從不同角度進行描述和補充,最後由教師對大家的觀點進行分析、歸納而得到科學、完整的函數概念。由於第一組和第三組的學生分別把自己當作一個數並通過第二組學生的對應法則實現對應,使學生深刻體會到函數的本質是一種「對應關系」,實現感悟。
二、從簡做起。循序漸進
生本教育的具體方法是:先做後學,先學後教,以做定學,以學定教,少教多學.進而不教而教。因此.生本教育的一切源自於「做」,不「做」就無法實施生本教育。那麼,讓學生做什麼、怎樣做、做出什麼結果是實施生本教育首先要回答的問題。如「三角函數」這一模塊,筆者先讓學生從比較簡單且熟悉的直角三角形中銳角d的三角函數概念做起,學生很容易想到構造直角三角形而得到任意角d的三角函數的概念,並由此概念得到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式,再讓學生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作出角d與(180。±d),找出角d與(180。±d)終邊之間的關系.然後根據任意角d的三角函數概念而得到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最後利用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數值作出三角函數的圖象並進而得到其相關性質。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由學生「做」起,教師根據「做」的需要處理教材,並將學習內容按「需」整理,讓學生一路「做」下去,在做的過程中輕松學習相關內容,既無「為學而學」之嫌.亦無「崎嶇坎坷」之感。這樣,學生學到的知識不僅能融會貫通,也能構成完整的體系。並容易內化吸收。
三、以學生為中心
1.一切從學生出發
在生本教育觀下。做什麼、怎樣做.學什麼、怎樣學、學多少等都要從學生出發。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如數學科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需要選定不同的學習內容。機械專業類以解三角形、空間幾何體等內容為主.電工電子專業類以三角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向量、復數等內容為主。同時,不同內容的學習難度和深度也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而定。
2.拒絕剛性評價。淡化學生挫折感
在生本教育觀下.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切忌使用是非分明的剛性評價,努力淡化學生的挫折感,不要因教師的剛性評價而「撲滅」學生思想的火花。因此.生本教育的課堂,應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把可比性的評價結果淡化為可研究性的評價結果,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進行合作檢測、互評互議、互勉互勵、解難釋疑。如在「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教學過程中,筆者讓學生化簡算式
,
結果有八位學生在黑板上寫出不同的解題過程.不僅讓筆者大吃一驚,也讓筆者大開眼界。盡管這寫解題過程繁簡優劣有所不同,但筆者沒有評出繁簡,更沒有指出優劣,而是把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去分析、去評價。不僅使學生在分析、評價中有更多感悟,更是把可比性的評價結果淡化為可研究性的評價結果,充分尊重、信任、依靠學生,這正是生本教育「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
的宗旨的體現。
3.少貶多褒.激發熱情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應努力營造平等、自由、和諧的探討、交流的氛圍,鼓勵學生「毫無忌憚」地發表自己的觀點、見解.引導學生的「思想野馬盡情馳騁」,激發學生釋放出各種思想火花。只有這樣才能激發起學生探討、感悟、學習知識的熱情.才能激起一波接一波知識的浪花。要想達到這種狀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少貶多褒,讓學生感到「風光」,利用各種方式、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得課堂出現激揚生命的全新局面。如在「函數的慨念」的教學過程中,筆者讓第四組學生根據前三組學生的演示過程,按照自己的感悟和理解描述函數的概念時,有的學生認為函數就是數,有的認為函數是一個數與另一個數的對應,有的認為函數是一個數與多個數的對應,還有的認為函數是多個數與一個數的對應。學生的描述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亦可謂「魚龍混雜,五花八門」。面對學生各種各樣的(甚至是錯誤的)觀點和說法,筆者沒有馬上對學生存在的問題發表任何評價,而是神情自然、面帶微笑,不停地說:「好!」、「很好!」、「觀點很明確」、「還有不同觀點嗎?」等帶有鼓勵性的話語。待學生能說的、該說的都說完後,教師再將大家的觀點和說法進行匯總、分析,最後引導學生得出科學、完整的結論。因此,在生本課堂上,教師主要做的事情就是:積極地旁觀,謙虛地傾聽、真誠地賞識、恰當地鼓勵,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4.把「舞台」讓給學生
在生本教育觀下,教師的作用是提出學習的主題與需要解決的問題,維持必要的教學秩序,給予學生支持、鼓勵,及時地、恰到好處地引導。因此,教師要把「舞台」讓給學生「表演」,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甚至在爭論中去感悟、去學習。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理解和觀點難免會有不妥甚至錯誤,但教師不要急於判斷學生觀點的好壞對錯或給出所謂的標准答案,更不要以知識的代言人出現而扼殺學生探討問題、學習知識的積極性。讓學生去尋找、發現知識,在感悟中學習知識,這樣獲得的知識是有意義的、是根深蒂固的,同時又具有極強的遷移能力。
四、借鑒他法。融會貫通
生本教育在指導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方面與行為引導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和開放式教學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之處,而很多教師對這些教學方法都比較熟悉。因此.要想盡快地、更好地實施生本教育.我們可以將生本教育與行為引導型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和開放式教學法相互借鑒,融會貫通。如對於問題的探討可以借鑒討論式教學法中的分組討論法:也可以借鑒行為引導型教學法中的大腦風暴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等方法。又如教師可以借鑒開放式教學法,設計開放題.讓學生的思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五、少教多備
雖然在生本教育的課堂上教師直接教的內容少了.但教師在備課方面要下的功夫卻大大增加了。如教師不僅要站在時代發展的高度,
從社會的需要、職業的需要、學生的需要以及培養和開發學生的思維(如發散思維、聚合思維、逆向思維和側向思維等)出發,設計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方式,而且在上課之前,還要根據學習內容與學生商討安排先做、先學的過程,同時還要充分設想學生在課堂上可能提出的各種問題和給出的各種答案.並設法如何根據這些問題和答案因勢利導,使學生能夠進一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並得出較為科學、合理的結論。這也正是生本教育「小立課程,大作功夫」的課程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