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於漪教學實錄

於漪教學實錄

發布時間: 2024-04-20 16:53:30

① 語言風格

語言風格,是作家通過作品表現出來的創作語言特有的格調。
比如古代的:李白-雄奇飄逸,杜甫-沉鬱頓錯,白居易-清淺通俗,李賀-幽峭冷艷,李商隱-穠麗朦朧。
現代作家的:魯迅—冷峻,孫犁—朴實,趙樹理—通俗,朱自清—高雅

② 一路修行做教師

一路修行做教師
於漪老師說:「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
時光輾轉,歲月不居,不覺又要添新歲。看過的,經過的,喜歡的,錯過的,思考過的,歷經28年的吸納沉澱,伴隨著新年悠揚的鍾聲,彌漫出歲月的余香。我情不自禁地打開電腦,整理我的教育職業行囊。
一、職業生涯第一站:模仿做教師
小時候家裡窮,父母為了讓我擁有一份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他們為我選擇做教師。1992年18歲中師畢業站在了講台上。農村缺少音樂教師,我擔任起了全校音樂課。能有一份正式工作不容易,當時有句很流行的澳柯瑪電器的廣告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做最好的教師。為了教好音樂課,我自考了河南大學音樂二系的音樂專科,學習美聲唱法和鋼琴伴奏。
1995年學校一名八年級數學師生病,因為音樂課不參加中考,校長讓我改行教數學,從此我又成了一名數學教師。根本不懂教育之道的我,上學的時候老師怎樣給我上課,我也就模仿著給學生上課。我曾經走了一段灰色的應試教育之路,只知道:「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老師的法寶。」時間纏,題海戰,早結束功課,多復習兩遍。」我將此視為教育教學的准則和方向,起早貪黑的陪讀,口若懸河的灌輸,苦口嘔心的勸戒,整天把學生逼進題海,只是為了學生能考個好分數。在每次的統考中我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我被評為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我在校會上總結經驗是:一是跟得上。跟緊班級,跟緊學生;二是拼得上。拼時間,拼經歷;三是捨得上。捨得力氣,捨得付出。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那些單靠熱情和勤奮掙來的分數,讓很多學生厭倦學習,我也在分數的壓力下產生了很嚴重的職業倦怠。
午夜夢回中,我常常響起我上學的一段經歷。一次忘記了做作業,被老師揪著衣領推動門後面罰站。我恨那個老師,很長時間沒有原諒他。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是不是也為了分數採用了很多不恰當的教學方法,讓很多的學生一直恨我,不能原諒我?我經常追問自己,我是不是活成了學生最討厭的模樣。
二 、職業生涯第二站:學習做教師
2008年我從農村調入城區高中,擔任高中地理課兼班主任。那是我人生的至暗時刻,一個沒有上過高中,卻去教高中的課,對我是一個硬性的挑戰。我教的中還有兩個班是藝術班,選擇藝術班的學生文化課的底子比較弱,紀律比較渙散,我在初中的那一套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不再適用。當時的學生學習程度非常的差,差則思變?怎樣樣能把他們的學習激情調動起來?我把他們當成了我教學改革的試驗田。我在網路上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模式;楊思中學的「先學後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方法;」台灣地區「學思達」以共享和對話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都是我不斷研究的對象。通過學習和研究,我進入了學習和經驗積累時期,我努力的提升自己,為自己的課堂建立了坐標。開始試用導學案的方法先學後教,把讓學生學會預習,讓不同的學生在每節課上都有不同的收獲當做每節課的核心,在班級管理上使用小組積分制模式,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了提升,三年下來我教的幾個班居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2011年學校改製成立初中,我又回歸我的數學教學。有了前面的教學改革作為鋪墊,我大膽在初中的教學中繼續我的新教改方法,教學成績和班級管理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16年學校把年級倒數第一的班級交到了我的手中,這個班學生紀律亂,成績差。家長不講道理,愛去教育局上訪。我有很大的抵觸情緒,校長和我談話,一個能把差班教好的老師才是一個好老師。這激起了我挑戰的慾望,我通過細心的了解發現這個班的學習成績差,上課紀律亂,不是學生笨,而是孩子們太有個性,家長和教師的矛盾在於溝通不暢。我們學校是住宿制學校,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交到學校就完成任務了,在家校合作上做的不到位。我採用開放式班級管理,制定了「你為我守一天,我為你護一月」的家校共育模式,讓家長自由排班參與教室和寢室管理,家長深入班級走進課堂,把學生的上課和教師授課情況了解非常到位。矛盾產生的很多原因是溝通不暢,大家沒有的互相了解,走進就是溝通。通過一個月的家校共育,家長和老師成為親密的戰友,學生也發生了迅速的變化。
我還經常運用班會更新家長的家庭教育理念。例如班上王濤的成績從全校200多名進入班級的前30名,家長的表揚方式是給孩子買了一部手機,結果孩子的成績一落千丈。我迅速和家長溝通,並且馬上給家長開家長,告訴家長,愛孩子,不是給他買一個手機。
一年的潛心耕耘碩果累累,很多學生都成長迅速。於是我的班級又迎來更多的「難教兒童。」我經常把這些孩子的轉變說給我們校長聽,校長說你有這么多好的方法為什麼不寫下來?他給我推薦一個微信公眾號,鎮西茶館成為有一個學習的平台。
三、職業生涯第三站:研究做教師
2018年的夏風是醉人的,《鎮西茶館》里的招生簡章吸引了我。新網師尋找並歡迎所有與新教育「尺碼相同」 的人。我們的「尺碼」是:真正熱愛學習、真正熱愛教育、真正熱愛生命……我成為了新教育網路師范學院的一名學生,從此我開始迅速成長。
(一)、探究理想課堂
一名教師必須得會上好課,教學多年來,我常常追問自己:究竟什麼是一堂好課?為此我查詢了很多資料,但這種追問幾乎是一種徒勞,因為 「一堂好課」所蘊含的因素太過復雜,甚至不可言說。
2019年5月31日我帶著這個疑問參加新教育網路師范學院在山西舉辦的「構建理想課堂」。這次學習讓我對課堂的理解豁然開朗,理想課堂的「六個維度」與「三重境界」為我指明了方向。特別是理想課堂的第三重境界,知識不再是一個死的體系,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存在,並在激發起師生的強烈反響後,內化為師生的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它與我的 「數學教學生活化」「證明題的口頭作文化」相契合。正如雅思貝爾斯所說的那樣:「教育就是引導『回頭』,即頓悟的藝術。」
我以此為依託並結合數學的學科特點,對所教的數學課堂確立了新的坐標:三有六讓。「三有」即有情、有趣、有理。「六讓」即目標--讓學生清楚,疑問--讓學生討論,過程--讓學生經歷,方法--讓學生掌握,結論--讓學生總結,練習--讓學生自選。
縣市教研室檢查學校工作組聽推門課,我講的是《二次函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我以導游的身份引領著孩子們,激趣於有著「北國小西湖」的百泉湖中心的拱形橋;探究於隋朝李春的《趙州橋》;拓展於「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江南園林小巧玲瓏的石拱橋。一堂數學課在優美詩歌的意境里,讓孩子領略祖國大好河山和悠久的歷史文化里,感嘆我國古代建築設計師的智慧和創新。教研室的人問我准備這節課用了多長時間?我笑著回答說課前10分鍾。他們竟然不相信我是第一次上這節課。講過那節課後,地市教研室又來聽我的課,當我用一道類比探究題幾何題,引領學生把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用口頭作文的形式把一個個問題抽絲剝繭一樣從容解答,大家都驚呆了。調研領導竟然問我,你教的學生是不是「優秀班的學生」。我告訴他,我們這里是平行分班。
2019年12月25日,我為王敬屯中心校的數學老師做了《圓的計算》示範課,聽過課後,杜雪琴老師微信這樣留言:謝謝您劉老師,聽課回來晚上有自習,我趕緊把帶回來的學案給我的學生印發了下去,盡管一些學生做不完,但是學生自學的狀態很令我吃驚,我終於放了一回手。我早就在數學群里了,真恨自己咋沒早認識你呢?過去我對「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句話有質疑,今天我改變了自己多年來的想法,原來真的是我不會教。我校的教師也都很敬業,擠時間,抓過關,可累了,但是效果跟你沒法比。我告訴她:「要多讀教學類書籍,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她說:「我們也清楚,教師的專業素質很重要,我們就是不善於學習,只會死教知識。今天回來到現在我一個學生都沒有批評,我非常地自責,感到對不起自己的學生,整天對比著別人批評學生,你看人家誰誰。今天我想,假如孩子去你班上課,回來質問我,你看人家劉老師,我也會啞口無言。」我回復道:「你已經進步了。你現在反思就說明你已經在前進的路上了,一個不捨得放手的母親培養不出獨立自主的孩子,教師也一樣,要懂得放手!也要懂得引領,更要懂得如何讓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獨立行走 ……」她回復:「劉老師,謝謝你一次次給我們提供學習的機會,我堅信有了你的影響,我們輝縣的教育會更加精彩!」我對她進行了鼓勵:「看看,現在你的文筆多好,還說你不會寫嗎?所以你也很棒的,快點開始起步吧。」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為師應該做到有智慧的教學,應該嚴謹而不缺少風趣,莊重而不失詼諧,讓人如浴春風,如飲甘露,讓人感到「語言之妙,妙不可言。」感謝新教育理想課堂為我的課堂錦上添花。
(二)探求精進「三專」
加入新教育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教師成長的「三專模式」。2019年新教育的「三專」打破了舊我,重塑了新我。
1.專業閱讀
(1)數學課堂教學方面,我拜讀了華應龍《我就是數學》《我這樣教數學》。在他的課堂實錄和教學隨筆中學到了很多數學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案例,雖然他教的是小學,但是教育理念是相通的。他的「容錯」 尊重孩子的不同;「融錯」是一種資源;「榮」錯是一種貢獻。先進的教學理念深深影響了我,我內化後靈活應用與課堂之中。
(2)班主任管理經驗,我主要研究以下幾位名家的書籍: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萬瑋老師的《班主任兵法》。魏書生管理經驗的關鍵詞是「自我管理」與「制度管理」,魏書生本人稱之為「民主」和「科學」。李鎮西的關鍵詞是「愛心」。萬瑋的關鍵詞是「計謀」,以「兵家」為主也許是不錯的辦法,《孫子兵法》、《三國演義》流行幾百年而不斷受人景仰和關注,說明「兵家」是有魅力的。
李鎮西老師的管理精神顯示為「儒家為主」或者叫做「以愛心為主」,並以「思想」者的魅力輔之。儒家講「愛」,所謂「仁者愛人」。這正是李鎮西的管理閃光之處,李鎮西老師的班主任策略雖然比《班主任兵法》更有境界,但也因此而更難模仿。所以我建議:如果要學習班主任的經驗,解決緊急的問題可以學「萬瑋」,解決根本問題應該學「李鎮西」。 與萬瑋和李鎮西兩人不一樣,魏書生的管理精神大體顯示為以「法家」為主,兼及「道家」。法家講究的是「制度」,道家講究的是「自治」。
(3)心理學方面:閱讀了陶新華老師的《積極教育心理學》阿德勒的《兒童人格教育》等書籍。在專業書籍的引領下開展有計劃的心理學研究,《談心本》案例的解決就是以此為依託。
(4)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新教育,我還閱讀了以互聯網為依託《翻轉課堂的可汗學院》《思維導圖在數學課中的應用》《跟蘇霍姆林斯基學做班主任》《跟蘇霍姆林斯基學做教師》等等書籍。
書籍不僅改變了我的教學風格,也改變了我為人處世的態度,它讓我變得溫潤而和善,現在學校有任務我都會搶著干,把每次活動當成鍛煉自己的機會。
2.專業寫作
如果說2018年我的寫作是啟蒙階段,那麼2019年我的寫作已經基本開始起步。我會因為學生的一句話而引發教育思考《孩子我聽到你的憂傷在說話》,與學生的一次談話為教育契機書寫教育敘事案例跟蹤《教育沒有保質期》,或者是一節課後自然而然的教學反思寫作《把秦始皇陵一號戰車請進數學課堂》。初學寫文章就像往外面擠牙膏一樣冥思苦想而不得主題,現在的寫作線索和思維像涓涓溪流一樣有活水源頭。2020年我的寫作
寫作水平的提高直接受益於我的網師作業。我選修的《教育與寫作》獲得優秀的好成績,下學期選修的《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四次成績分別是92分、95分、98分、100分,每次作業我都用心完成,也因此我很榮幸的被評為2019年的榜樣學員,2020年被評為全國百名榜樣教師。
我每天打三個卡《榜樣教師進網師》、《積極教育心理學》和班裡的《班級管理》,需要寫的東西有時候很多,好的作品便想和周圍的朋友分享,所以我創建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余香心教室」和微信「花開余香」。這也是激勵我寫作向更好更專業方向發展的一個平台。
3.專業交流
加入新網師使我遇到了我生命中的貴人,郝曉東老師的專業和專注是我學習的榜樣。從山西的理想課堂解讀,到洛陽共讀時他的領讀,以及山東武城的讀書和寫作的引領。我在他面前感到深深的自卑,以至於在洛陽共讀的一個星期,都不敢和他在一張桌子上吃飯,恐怕他對我提問。阿德勒說:正是有自卑情結,才會想著去超越。杜威的《民主與教育》我還不能夠讀懂,因為我讀的書還不夠多,我想等我讀的書夠多的時候,我才能夠讀懂。我一直用郝老師說的一句話鼓勵自己:經典,只有你配得上的時候,你才能夠讀懂。啃讀經典我一直都在路上。
我的成長離不開徐明旭老師的幫助,他博學善思,對哲學理解的很透徹,讓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細心的為我挑選哲學入門書籍《蘇菲的世界》、周國平的《人與永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的每一個成長背後都有他的關注。
馬增信老師總是那樣的謙和和善解人意,不時提醒和關愛著我的成長,他是我學習的榜樣。他的一篇《把背包扔過牆》和制定的閱讀計劃表格一直成為激勵我學習的動力。
楊百靈校長帶領全校的老師詩意行走在閱讀和寫作的路上,一個博學多才的校長,帶動的是一群勤奮善思的教育團隊。真羨慕他們學校的老師、學生和家長有這么幸福的機會。
王輝霞、陳娥、周娟、郭麗麗、丁秀華、龔保全、劉文生、郭良鎖、王振強、殷得靜、郭小琴、丁秀華、王曉娟……這一群網師人,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學習的路上有你們相伴真好。有了你們一路同行,我會走的更遠,謝謝你們,我親愛的家人們。
(三)研發課程
一個教師一定要課程意識,課程及跑道,它是我們教學的過程的創新經歷。
(1)談心本課程
2019年我研發《談心本》課程,它以「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和《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為依託、針對青春期中學生而研發的課程,它聚焦於人自身具有的正向的、積極的能量,強調對於問題的解決不能只關注問題自身,不必過分挖掘問題背後的原因,而應該注重個體沒有問題時的狀態,引導個體去感悟自己的良好狀態,從而遷移到其他方面。這樣的做法強調了「以人為本」「心理治療」的理念,用關愛引導和感化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創性,使得學生的上進心、責任感、榮譽感從內心迸發出來,促進了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
「談心本」課程是一個師生溝通的私密平台,是班主任及時了解班級情況、讀懂學生內心、引領學生學會自我約束並健康成長的平台,同時是為學生解答青春期迷茫、焦慮症、抑鬱症、早戀、網癮等問題的一個窗口。
運用《談心本》班本課程我成功治癒了,因為疫情長期在家上網課而迷失自我,抑鬱的小瑩(化名)同學;父母離婚後無人照顧割腕自殺的晶晶(化名)同學。
小瑩同學因為父母在2020年疫情期間都上班沒有了約束和陪伴,自我管理能力又不強,每天釘釘群報道後就上網玩游戲了,等到開學後,她不願意上學,也不願意與人交流,躲在自己的房間里,只要一說上學就謊稱發燒。
晶晶同學因為父母離婚後,都各自組建家庭,又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她成了一個每個周末都無人問津的孩子。
仔細分析她們的「症狀」是源於「自卑情結」,她們是潛意識里想要「逃避」了。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中說:「人的自卑感是人對個體在社會關系中的弱勢處境的認識和感受。自卑情結是一種過度的,過分的自卑感,它促使人們尋求可以輕易獲得的補償,以及表面上的滿足感。同時這種自卑情結放大了困難,使人們知難而退,從而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它有兩方面的特徵:一是誇大困難,喪失對抗困難的勇氣;二是用錯誤的方式獲得心理補償。那些失去勇氣的兒童,由於不相信憑借自身的能力可以成功地獲得優越感,因而會採用諸多方式保護自己,兒童之所以這樣做事因為怯懦,目的是喚醒教育者的同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能正確面對,迎難而上,而是退回到自己的舒適區,回到「溫暖的港灣」,比如,這次小瑩同學的「裝病」,晶晶同學的自殺,准確地說,也不是裝,而是潛意識里想要逃避的情緒給身體帶來了巨大的暗示,所以「真的」病了,「真的」自殺。因為病了、傷害自己就會得到家人和老師的關心,而家人和老師也會因為他們的異常而對他們同情,進而降低要求。這些都使得他們能輕易獲得心理補償及表面的滿足感。也使他們能夠心安理得地自我放棄。「我不是不努力,我只是病了,我只是沒有人要」。這是一種不正當追求優越的方式。
這時,我需要做的是不停地通過書寫《談心本》和孩子們進行心靈的對話。書寫的方式便於更近一步的指導,發現他們心理問題的真正原因,鼓勵他們克服畏難情緒,疏導她們具有成長型思維,遇到困難有攀爬高山的准備。同時,幫助他們制定學習計劃,我也制定了對他們的輔導計劃,來排解他們心中的憂傷,克服畏難情緒,學習興趣也會隨之而來。
(2)說話接力本課程
2020年我研發《說話接力本》課程,它是以斯坦福大學行為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經過40年研究得出的「成長型思維」為依託,針對初中低齡兒童上課不會傾聽而研發的課程。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其實就是在於有沒有教會學生自我成長的本領。在教室里,傾聽的能力培養起來之後,課堂的言語表現才會變得豐富起來。為了讓孩子們上課養成不說閑話、亂說話的好習慣。
例如:同樣的一件事情,兩個同學的反思完全不同。我把兩個同學的反思作為對比展示如下。一篇是班長李若戩的,她寫到:上數學課時老師去開會了,班裡都很安靜的在預習。但何博卻臉朝後和我說話,我本來應該提醒他讓他臉朝前做自己的事,可我卻沒有,我沒有控制住自己,也和她說起話來,沒有起到帶頭作用,等我意識到的時候,本已經傳到何博那裡了。老師也提醒我很多次,我每次都會後悔但遲遲沒有改正。此次,我想了想,因為我一次次的失誤,班級里的同學都對我產生「不服」的現象,所以我會時刻注意,只要我的注意力時刻在課堂上和課堂的內容,就不會出現說話現象。同時我也提醒何博,不再需要別人的提醒,我也嚴謹認真起來,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監督,我做好班級的帶頭作用。
何博的文章和她寫的截然不同,他寫道:今天是2020年12月2日,這天我被記到一個很小但作用很大的本子上,所以我要寫一篇300字的作文。我想說的是,老師,我不知道我怎麼就說話了,我就在拿書包文具盒裡的筆,就讓別人記了我,說我臉朝後和李若戩說話了。但此時有人在說話卻沒有記,可能是記名字的人不會寫別人的名字。我敢這樣寫,是因為我沒有說話,我知道上課說話不好,上課說話影響老師講課還影響同學們學習,是自私的行為,所以我沒有說話……老師,你等著,你會看到不一樣的何博!
我給大家讀完,讓大家體會兩個人寫的內容,大家一聽何博寫的反思就笑了起來,何博也滿臉通紅的坐在那裡,我說:「說話本寫上你的名字,大家可以申訴,但是申訴的內容一定要真實。一個會反思的人才能夠走向成功,因為大家指出你的毛病,你改正過來了,你會越來越優秀。」孩子們雖然小,但是對是非的判斷能力卻一點也不含糊。
當然為了引領孩子們正確思維,讓孩子們在民主的氛圍里管理好班級,讓他們擁有正確的認識新事物的能力,我周日布置一篇談心內容《說話接力本的利與弊》讓孩子們通過書寫,思辨這一新事物在班級應用時存在的優點和缺點,我可以透過孩子們的視角去不斷地改進工作方法。
孩子們寫道:我認為弊大於利,接到本後為了把本子傳下去,我一節課都不能認真聽講,我的一直關注別人在干什麼…….
我認為利大於弊,一個小小的「說話接力本」,就讓嘈雜的班級變得很安靜。
我覺得利大於弊,昨天就接到了說話接力本後,我極盼望能有一位同學小聲說一句話,可是沒人說,大家全都靜悄悄地忙著學習。離放學時間越來越近,我也越來越著急,觀察得越來越細致,可是我失望了,同學們都在全神貫注地做作業、思考、讀書,教室里似乎越來越靜。一直到放學也沒找到接班人,只好按班規班法寫了500字的說明書。
給大家展示一篇我班高鑒的完整文章。
說話本的好與壞
諸葛亮的誡子書里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做一個有修養的人,寧靜是第一條件。
為了讓我們做一個寧靜的人,一個有修養的人,劉老師為我們准備了一個談話本。這個本使用方法是:在談話本傳到你的時候,如果你看到在上課時有人說話便可以在本上記下時間和他的名字再把本傳給他,他看到有人在上課時說話便可以在本上記下那個人在什麼時候說話,如此傳遞下去,如果到一天結束最後得到本子的人還沒能傳出去,他便需要寫500字的反思,其餘被記的人都寫300字的反思。但是,這個談話本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當然有很多,這個談話本可以讓我們約束自己的行為,成為一個寧靜的人,一個會管理自己的人,一個有修養的人,也可以培養我們管理他人的能力,勸誡我們不要做一個多嘴多舌的人。
可這個談話本也有壞處,有的人明明沒有看到那個人說話,卻還是把他的名字記在本上了。有的人在反思里謊話連篇,說自己只是看了一下表,並沒有說話,可事情查出後她還是說話了。所以說這個談話本的壞處是造成人不誠實,謊話連篇,如果說慌的人不被矯正那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
只要身心正,哪裡會有人記你。所以我們要做一個身心正的人,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一個寧靜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修養的人!
孩子們書寫的過程也是一個養成自我教育的過程,教會大家學習問題分析問題,並且為班級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心這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的《談心本》課程在2019年3月22日疫情期間在新網師頂頂群,為家人們做了分享,為新入職和班主任工作經驗缺少的教師提供了學習的範本。我是幸運的,有幸被評為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新鄉市教科研先進個人,新鄉市名師。我主持的省課題《運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論構建初中班級家校共管模式研究》順利結題。2020年我又率領全校語文教師進行《中學語文多文本讀寫研究》。教育只有不斷提升專業素養、教育才情和得行智慧,才能更好的以德立基以德立人。
四、職業生涯第四站:榜樣做教師
新網師的引領讓我在年富力強的年紀享受到了「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要讓更多的教師師像我一樣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成了一名「新網師」在輝縣市的代言人,網師的「三專」模式,李鎮西老師的「四個不停加一片愛心」工作方法,都是我給農村教師打開的教育的另一扇窗。
在市委市政府教師節座談會上,我作了《初心似水 花開如火》的匯報演講:胸懷大愛,愛生如子、立德樹人是楷模;鍾情教育,勇挑重擔、敬業奉獻是榜樣;潛心教研,讀書寫作、終身學習是典範;匯報受到了領導的高度評價。市長給予我很高的評價:一個好教師不是教了幾個清華和北大,而是讓學生享受了幸福的教育。細細回想,如果沒有加入新網師,沒有了專業團隊的引領我不會聽到生命成長拔節的聲音。
2019-2020兩年來我做公益講座14場,總聽眾達上萬人。每一次講座我都認真加入教室裡面新的案例,做到常講常新,每接到一個學校的邀請我都會認真詢問學校希望我講座的內容,我從《好教育好溝通》《教師專業成長》《讓更多的人遇到最美的自己》《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等不同方面為大家作報告。
郝曉東老師老師一篇文章《別錯把平台當本事》,我看到這篇文章的後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是為我量身定製的文章,今年市裡面推舉給了我很多榮譽,我有點飄飄然了。郝老師在文章中提煉出經典思維:別把運氣當才華,別把平台當本事。真正值錢的應該是自己,而不是所處的平台;真正應該不斷增值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借著平台的風光去炫耀。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這么多厚重的愛給予我,我該怎樣做才不會讓大家樹起來的典型名副其實,不讓大家失望。
看清自己,不偏不倚,不驕傲,不自卑,保持清醒的頭腦,努力提升自己是我應該做到的事情。
若我把平台當本事,離開平台後,我將註定一無所獲。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說:「人的知識就好比一個圓圈,圓圈裡面是已知的,圓圈外面是未知的。知道得越多,圓圈也就越大,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人總會被一時的成績迷惑,從而忘了問自己:離開現在的位置,我究竟是誰?位置是別人給的,地位是被捧起來的,一旦坍塌,自己還有什麼樣的核心競爭力?
我常用郝老師的話警示自己:「珍惜所處的平台,善於學習,不斷修煉,將平台的資源和優勢轉化成自身的價值和能力,在成就他人和貢獻社會的同時成就自己,為日後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智慧。」
《論語》中的「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為我做教師指明方向。我將以道為方向,以德為立足點,以仁為根本,以六藝為化境,去涵養、教育學生全面發展,一路修行做教師。

③ 如何培養初中學生語文閱讀中的質疑精神

如何培養初中學生語文閱讀中的質疑精神
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是新課標的要求,《初中語文課程標准》分階段目標(7-9年級)閱讀一項明確指出:「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也指出:「……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可見具有質疑能力是學生應該達到的一項學習目標。新教學理念呼喚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強調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發現問題的敏感性」,「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意地表達」,發展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努力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由此,我們提倡,讓學生的質疑行為走進課堂。筆者認為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中,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首先必須著力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因為好奇心與質疑能力有著密切的聯系。通常,當人們尋求真理的好奇心受到傳統觀念的擠壓時,好奇心就會轉化為質疑精神。而建立在觀察與思考基礎上的質疑精神是對好奇心的進一步推進。須知,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的產生疑問並解除疑問的過程。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宋代學者朱熹認為:「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愛因斯坦也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那麼,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中為什麼大部分學生沒有質疑的習慣和能力呢?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中,我們又如何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呢?筆者做了如下的探索和嘗試。
閱讀教學中學生無問題產生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三點:
(一)習慣已成自然
好奇心、求知慾本是人的天性,可當孩子們跨入學校大門後,問題便逐漸減少以至無問題產生了。這是為什麼呢?就閱讀教學而言,學生總是處於「被組織」的狀態,主動權始終掌握在教師手裡,提問成了教師的專利,學生只有回答的義務。教師按自己事先精心加工設計的問題,步步為營,環環相扣,追問不舍,學生則在教師的設疑布陣、發問襲擊中忙於應付。至於哪些問題,為什麼這樣問,學生不知其所以然。在這種不斷強化的閱讀教學環境中,使學生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養成了一種不良習慣,即教師不問便不知道怎樣學,更無問題產生,課堂教學完全依附於教師的「牽引」,學生缺乏閱讀的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只能循教師而動,哪有問題產生?當前,盡管「問題教學」成為新課標下的閱讀教學研究和實踐的一個熱點,可是,從教學期刊上發表的有關論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錄來看,幾乎都側重於怎樣研究或實施教師通過設計問題來引導學生閱讀的,少有言及怎樣培養學生閱讀的問題意識的文章。由此可見,教師仍沒有把學生視為真正意義上的主體,教學中師生觀的轉變還任重而道遠。

(二)崇尚教師和教材
學生無問題意識還來自於教師權威和教材權威。長期以來,我們進行的是「聽話教學」,這種教育反映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就是要恭敬地聽老師的分析講授,視教師所講為唯一正確的觀點,甚至記錄下來幫助自己理解和掌握。就教材而言,編輯者在單元提示、課文提示與課後練習中或明示或暗含課文的思想意義和形式技法,這便成了學生閱讀時的「憑借」,即學生不是靠自己的閱讀來發現和提出問題,展示自己的真實閱讀情況,而是從提示和練習當中去尋找對課文理解的問題和答案,使學生養成了一種依賴性和惰性。重慶渝西學院蔣獨見教授做過調查,在其數年來帶師范生教育實習時做過問卷統計,截取528名初中學生,此類情況佔了73%。總之,教師權威和教材權威對學生產生了強大的認同感,形成了一種「集體無意識」,鉗制著學生的思想、思維,消解了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質疑。
(三)文體知識的束縛
閱讀教學的知識主要表現在以有限的文體知識來駕馭閱讀教學活動。比如,小說教學就是對人物塑造、情節發展和環境描寫的解剖;議論文教學就是憑借論點、論據和論證的知識來理解,或者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面進行機械的知性分析,如此等等。以上這些知識方法雖然具有同類文體的一般特點,但它必然要遺漏文章寫法的豐富性。因此,不能簡單地用抽象的術語來取代閱讀的具體分析,只有使學生觸摸到每一篇技法的個性,才會有疑問出現。
由於視簡單的文體知識為閱讀教學的「法典」,它帶來的直接弊端還表現為:常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於「是什麼」,而不關注於「為什麼」,往往注重同類文體的共性,忽略同類文體中不同文本的個性,這種簡單的程序化教學致使學生缺少新鮮感和好奇心,不易產生問題,學生繽紛的聯想和想像很難喚起,自然會喪失閱讀中覺察、發現和探索的樂趣。
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質疑能力呢?
一、相信學生,寬容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揚民主作風,努力營造和諧、寬松、開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打消顧慮,大膽質疑,在健康寬松的集體心理氛圍中愉快的學習。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為了有效的組織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師首先要充分的信任學生,始終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都具有發展的潛能;其次,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喚醒學生的自信心、上進心,同時還應學會蹲下來看學生,寬容學生在質疑時所犯的錯誤。例如,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我發現一位在課堂上從未舉手發言的性格內向同學,在活動中顯得十分的害羞靦腆。為此,我常常主動接近他,和他聊天,得知他是一位酷愛讀書的學生,腦子里有著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就不斷的鼓勵他多提問題。記得在學習《誇父逐日》時,他提出了「誇父是否聰明」的問題,引起全班學生的爭議。對此,我抓住他這一較好的表現進行表揚,使自卑的他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從此樹立了學習語文的信心。又如,在學習《旅鼠之謎》時,當講到旅鼠的繁殖速度驚人的時候,一學生突然站起提出一個課文中關於旅鼠繁殖的計算性的數學問題,我當時並未放過這一「不是語文」的問題,恰恰相反,讓學生拿起筆來計算,極大的保護了這一學生的好奇心。再如,當我讀詞語「愛憎分明」時,有一學生突然站起,告訴我「憎」應讀第四聲,不應讀第一聲,對此我沒有批評,而是微笑著點頭,然後讓他當時查一查字典。正是在這種信任、寬容的心理氛圍之中,學生才敢於質疑,才能夠不斷的主動學習、超越自我。
二、提供信息,培養懷疑的精神,鼓勵學生挑戰權威。
學生大部分有「惟書是從」「唯教師是從」的迷信權威的思想意識。須知,「學貴有疑」、「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為了破除學生迷信書本和權威的思想,教師可以利用最新的教學雜志或網路給學生提供關於文本的一些新穎的信息,讓學生明白課本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並帶頭「挑刺」,讓學生明白懷疑與學問的內在聯系。例如,在《敬畏自然》的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了作者嚴春友的信息和「人與自然」的相關文章,讓學生通過比較閱讀來體會作者的觀點和語言,並帶頭挑刺,談自己的讀後感受。接著,我就鼓勵學生挑戰嚴春友。於是,同學們深入細讀文本,紛紛從語言修辭、措辭表達和邏輯思想等不同角度,有理有據的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看法。有的同學提出了「作者否定了人類歷史上取得的成績」的看法,有的同學提出「文中比喻不夠恰當貼切」的觀點……多種看法和觀點,在語文課堂上交流碰撞。通過這一堂課的學習,同學們的懷疑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育,治學的態度和習慣得到了較好的培養,徹底破除了迷信書本迷信權威的思想。
宋代學者程頤說過:「學者先要會疑。」長期的接受性的教學使我們的學生失去了個性,增加了依賴性,他們往往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或者根本不知道從何發問質疑。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通過示範啟發,向學生展示發現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方法,並且注重質疑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質疑、善於質疑。

三、探究文章局部,指導學生質疑
教師在學生整體感知文本的基礎上,可以從標題、開頭、結尾和過渡語段等文章的局部出發,指導學生質疑。例如,在《偉大的悲劇》的教學中,我要求學生針對標題來質疑。同學們提出了問題:「文章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悲劇?為什麼說悲劇是偉大的?」這兩個問題的提出促使同學們繼續深入的學習文本、進行自主探究。又如,在《喂——出來》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品味小說的結尾,讓學生質疑:城市確實會變得越來越美嗎?城市美的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樣的隱患呢?同學們通過對此問題的自主探究,不但體會了文章結尾的文學意味,更加深刻的把握了文章的主題思想。又如在上《孔乙己》這篇小說時的情景:當大家在討論「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接近尾聲時,一學生突然提出「孔乙己是怎麼死的?」教師愣了一下,但他馬上轉過神來,並趁此引導學生討論「孔乙己之死」,在讀書思考、默想之後,有的設想出他餓死的慘景,有的構想出他凍死的情景,有的說他是疼死的,有的談他又凍又餓而死的目不忍睹,而一名女同學則說他是笑死的,並描繪出催人淚下的一幕場景: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已被傷病痛和飢餓折磨的奄奄一息的他,蜷縮在屋角冰冷的破床上。恍惚間,他眼前一亮,霞光中現出了輝煌壯麗的金鑾殿,花甲之年的他終於高中皇榜,他峨冠博帶,滿臉紅光,在肅穆的氣氛中,在悠揚的宮廷音樂里,邁著不熟悉的步子,審視著身旁的漢白玉廊柱和腳下的紅氈地毯,一時忘了身處何地,昂首捧腹,得意地大笑起來……在笑聲中,他一頭栽倒在石柱上……這笑聲僵止在他那乾裂如松樹皮般的臉上……他告別了人世。
這是一次意外的收獲,對教師來說,盡管這個不經意的提問打斷了他的教學流程,但是其效果卻又是遠非僵死的預設所能企及的。
於漪老師在教學《木蘭詩》時,結尾處有學生提出異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這根本不可能,不說別的,木蘭一洗腳就露餡,小腳怎麼藏得住?」此時,老師給予提問的學生充分的肯定,並在課後師生共同查閱資料,使學生獲得了滿意的答案。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求知慾,使課堂探求氣氛極濃;又讓學生學到了教師尊重知識、嚴謹治學的科學態度
四、通過聯想比較,指導學生質疑
聯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現象。而比較則是一種很好的認識問題的方法。正所謂,有比較才有鑒別。教師可以通過聯想,引導學生將具有可比意義的文章、材料組合在一起進行分析比較,從中挖掘文本中更為深刻的疑點加以質疑。例如,在《孤獨之旅》的教學中,我將《丑小鴨》拿來與之比較,同學們發現杜小康經歷暴風雨而學會堅強的過程,正是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的過程,很自然的得出了「孤獨是人生的一筆財富」的觀點。由此我讓學生列舉了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孤獨,可其中有一同學卻提出了「皇帝的孤獨能否算是孤獨」的問題,引起同學們的爭議。為此,課後我引導學生比較「杜小康的孤獨」和「古代皇帝的孤獨」,將學生對孤獨的體認引向深入,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小說所蘊含的人生哲學意味。
五、通過平等對話,進行思想碰撞,在激烈辯論中訓練思維
《語文新課程標准》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它包括: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和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的質疑行為,實際上就是一種與文本的對話行為。而師生間和生生間的平等對話,則是一種建立在師生關系平等和諧基礎之上的,強調通過對話式的交流或感悟,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自由發展的教學方式。鑒於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平等對話,使學生在質疑中成長,在質疑中收益。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實踐的。
蕭伯納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互相交換各自得到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各自得到兩種思想。」因此,語文教師應當珍視學生在質疑中閃現的思維火花,積極組織學生間的交流辯論,使不同的思想進行碰撞,讓學生在激烈的辯論中訓練思維。有一位教師在講授《山坡羊 潼關懷古》時,為了深化學生對「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的理解,他引用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詩句,並解釋道:「大戶人家的酒肉多得發臭,而路上卻有貧窮人被凍死的屍骨……」話未說完,便有學生對此提出了異議,他覺得老師的解釋不合理:因為從詩句中可以判斷是冬天,既然能把人凍死,那麼肉就不會發臭,怎麼能聞到臭味呢?更何況酒是不會發臭的。聽了他的發言,教師很意外,但轉瞬便鎮定下來了。在略微思考並肯定該學生的勇氣和質疑精神後,教師讓學生們就這句詩及剛才同學的發言進行探討。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問題出在「臭」字上。在查找了相關工具書後,結論便出來了:盡管《新華詞典》上的條目與教師的解釋相同,但「臭」還有另外一個讀音,音同「嗅」,解釋為「用鼻子辨別氣味」,顯然後者更符合常規及文本意思。
此舉在無形中將師生存在的疑慮化為虛無,從接受美學及心理學角度來說,它不啻為一種潛在的思維。在教學中只要善於捕捉學生質疑中閃現的思想火花,抓住契機以展開學生間的辯論和交流,就能夠訓練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在質疑中收益。
六、進行贊賞評價,讓學生在成果展示中體驗成功
人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贊賞和肯定,渴望得到成功的體驗。因此,教師在與學生的對話過程中要進行贊賞性的評價,要對學生自主學習時質疑的成果適時進行展示,讓學生體驗到成功所帶來的樂趣,使學生在不斷的質疑中增強自信心,持續而恆久的養成勤學好問的良好習慣。例如,在《我的第一本書》的教學中,一位同學通過二黃毛和「我」的兩種人生命運的比較,大膽的發揮想像,提出了疑問:「假如不讀書的二黃毛生活在今天,是我們的同學,他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命運呢?」對該同學的質疑,我除了進行贊賞評價外,還抓住契機,連續用了兩課時,與學生一起展開了「讀書有用與否」的辯論,並要求學生結合課文發揮想像寫一篇記人記事作文《我的同學二黃毛》,最後選出佳作進行展評。這一由學生的質疑而生成的語文對話教學,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更大程度上肯定了提問同學的價值,使同學們體驗到了成功。又如,在《天上的街市》的詩歌教學中,一位語文成績並不理想的同學在研讀詩句「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一句時,從「燈籠」和「流星」的速度上,提出「把流星比喻成燈籠是否恰當」的疑問。對此,我大加贊賞,誇贊他愛動腦筋肯思考,促使他語文學習上有了濃厚的興趣。當學生踴躍地發表獨立的見解,教師與同學們一起投去贊許的目光;當學生大膽地對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師表達自己的意見時,教師與同學們報以熱烈的掌聲;當學生提出一些有質量的問題時,教師不僅組織討論,而且張貼示範。經驗告訴我們:對學生期望越高,學生成功的機率就越大,教師的信任可以化作學生進步的動力。相反,冷嘲熱諷、不恰當措辭則會扼殺學生的上進心。對學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問題,教師不能橫加指責,一定要持寬容態度,要允許學生出錯、允許改正、允許保留,歡迎質疑。惟有如此,學生才願意質疑,敢於質疑。
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認為:最精彩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准則就是讓學生提問。語文名師李鎮西也說過:「如果真正把學生的心靈需要作為教學的起點,那就應該從學生提問開始真正的教學。」學生的提問就是學生的質疑。綜上所述,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對話氛圍,注重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的質疑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敢於質疑、善於質疑、益於質疑,逐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總之,如何培養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質疑釋疑能力,需要我們研究探索,尋求規律,掌握方法。為閱讀教學增添魅力,為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而充分發揮它的作用。

④ 青年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總結

青年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總結(精選5篇)

不知不覺中一個精彩的活動結束了,我們從中吸收了不少新的知識,寫一份活動總結,記錄收獲與付出吧。你所見過的活動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青年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總結(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年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總結1

20XX年4月13日,學校教務處在百忙之中組織了推行以「自學互幫導學法」為核心理念的課堂改革的課堂教學競賽,並以學科組為單位組織了教學研討會,為全校年青教師提供了一個成長的平台,也為我們教師搭建了一個交流的平台。下面我對初中語文組這次活動做如下總結評述:

一、此次活動的成功之處

每位教師做了精心准備,充分發揮出了自己的水平,都在踐行「自學互幫導學法」的課改理念,課堂教學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1、都有深厚的教學功底,對這堂課都做了精心准備,備課都十分充分。

2、注重基礎,狠抓落實。能熟練的駕馭教材。

3、重點准確、突出,能抓住關鍵正確處理難點。

4、突出學法指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臵問題科學,使學生有充分的思考時間。

5、都突出了學習方法的指導,這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充分體現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的新課改精神。

6、都注意讓學生多動口、動手,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體地位。

7、都能面帶微笑,與學生打成一片,形成了非常融洽的師生關系。

二、老師們有著各自不同的風格特點

李良國老師屬於豪放型的,講課有飽滿的激情,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極強的煽動性,善於誘導學生。

陳以康老師導入一環作得好,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教態和藹自然,點撥精準,容量也很大,課堂語言干凈簡練,娓娓道來,韻味無窮。

袁莉華老師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富有親和力,教態自然,點評問題准確到位。

楊遠銳老師作為一名老教師,駕馭教材靈活自如,與學生共同協商教學目標,教學中互幫時特別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活動。

陳林老師作為一名老教師,突出了學習方法的指導,這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充分體現了「方法比知識更重要」的新課改精神。

三、此次活動的不足之處

1、有的老師問題設臵不太具體,沒有給學生明確的思維指向性,學生找不到思維的方向,不太容易回答。

2、有的老師的教學目標沒有與學生共同協商,甚至沒有出示教學目標。

3、有的老師沒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有效地整合,致使教學重難點不突出,在課堂上「散打」。

4、有的老師讓學生自學時沒有給夠時間,讓學生討論時沒有明確的要求和有效地點撥引導。

5、有的老師「兵教兵」作得不夠好,既沒有效發揮優生的作用,又冷落了學困生。

6、有的老師對「自學互幫導學法」的認識還有偏差,如「課堂上教師要少講」,指教師要少講知識,並不是教師不說話,不點撥、不引導,不評價。

7、幾堂課在檢測評價這一方面都做得不夠好,都有待加強。

四、參加此次活動的感悟

1、語文教師要承擔德育教育的任務。語文具有思想性、情感性,做為老師要有豐富的情感,課堂上要充滿激情。

2、我們語文組教師要率先走出「高耗低效」的路子。在當前的情況下,語文陣地好像少了,但這不怪別人,怪我們語文老師沒有利用好。

3、我們語文教師應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大語文」教學是針對傳統的「小課堂」語文教學而言的。多年以來,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我們的語文教學都是單一、封閉的小課堂教學,語文教學蹣跚於「三中心」和「三惟一」的羊腸小道上,導致收獲少,教學「少、慢、差、費」,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

「大語文」教學要求改革課堂結構,變「注入式」為自學互幫,因此,教學內容要盡量貼近生活,引進時代活水,教學形式應力求生動活潑,引導學生參與其中,使他們變被動為主動,從而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大語文」教學要求教師知識面越來越豐富,琴、棋、書、畫最好都會一點,數、理、化、生最好能懂一點,只有知識豐富了,才能舉一反三,才能形象生動,要言不煩,讓學生愉快地學習知識,從而揭示生活的真諦和自然界的奧秘。

4、多讀書,讀與語文專業有關的書,讀教育教學書,甚至讀哲學、歷史等各個領域的書,修煉內功,增強文化底蘊,不是使自己裝有一桶水,而是使自己成為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只有這樣,你的語文課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餘。

5、用心准備每一堂課,因為認真只能把事做對,用心才能把事做好。課前自備、集備,課後反思琢磨。准備十分鍾能上課,准備三個小時也能上課,但含金量是截然不同的。

6、每一位語文教師平常就要深入每個年級去聽課。平時就要多交流,多思考,多創新。應加大語文教學改革的力度。

7、閱讀和寫作課搞得不夠好,特別是閱讀課,上得還比較凌亂。這兩大塊所佔比例很大,應引起高度重視。

總之,初中語文組這次教學競賽及研討會搞得很成功,每位教師做了精心准備,充分發揮出了自己的水平,並做了精彩的點評,指出了語文學科現存的問題,為語文學科今後推行以「自學互幫導學法」為核心理念的課堂改革指明了方向。

青年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總結2

20xx年x月x日,本人參加了由東莞市教育局教研室舉辦的小學音樂教學視察(常平)活動。活動內容有由嘉華學校胡貝老師講授的優秀課例《嘎達梅林》、市教育局田素梅老師的講座《如何有效落實歌唱教學》和常平鎮公民辦音樂教師對此進行了交流研討。 首先,我們觀摩了胡貝老師講授五年級第二課的《嘎達梅林》。《嘎達梅林》屬於一首欣賞歌曲。在音樂課堂上,對於我們這些經驗不足的老師來說,上欣賞課是一個難題,是件令人頭痛的事。但是聽完這一節課,我感受到了欣賞課的魅力所在。原來欣賞課也是可以上得這么靈活。在音樂欣賞課堂上,我們可以從教師范唱、學生參與、師生對歌曲理解的情感交流、音準的教學(帶唱)、咬字、音程關系等等方面引導學生如何去欣賞一首作品。

現在的音樂課上的次數越來越多,但是為什麼學生還是唱不好歌?這是值得我們大家思考的一個問題。原因有以下幾點:

1、教師和學生缺乏應有的重視;

2、歌唱學習缺乏方法指導;

3、歌唱學習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

4、歌唱學習展示與實踐的平台;

5、歌唱學習缺乏評價與檢驗的途徑。

在研討會上,田老師針對音樂課堂《如何有效落實歌唱教學》進

行分析和總結:

歌唱有三要素:唱會歌——唱好歌——會唱歌。

在三要素中我們通常都是只做到了第一步,唱會歌。而音樂教學中我們應該著重的是教會學生唱好歌。教師在指導學生「唱好歌」的時候,應該要有具體的有效的方法,指導學生如何做到。因為「唱好歌」在「唱會歌」中體現,不能等到技術成熟了,歌曲學會了在進行藝術處理。「會唱歌」在「唱好歌」中生成技能技巧應在藝術實踐中學習和掌握。

歌唱的基本模式是:整體——部分——整體,即:綜合——分解——綜合的原則。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好的歌唱平台,從平常的課堂上訓練,讓他們認識系統的呼吸方法,自信有表情地表演。我們還要讓學生學會正確評價。

總之,音樂教學中我們應該要以學生最喜歡、最快捷、最靈活的.方式學會歌曲;我們不能過於注重課題的教學形式,從而忽略了教學內容與課程類型;我們應該將音樂基礎知識、音樂的基本技能的培養與音樂審美聯合起來,對於情感、態度、價值觀課程的目標實現,應該更具體化;我們要將唱歌教學的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唱好歌曲,用更藝術的形式去表現歌曲。

青年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總結3

一學月即將過去,回顧一個月的教研活動,我們高廟小學數學教研組,在校領導的正確組織下,在各位老師的大力合作下,進行了有序的教研活動。我們從內心體會到課堂教學要體現「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必須從導入教學開始。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說:「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新課的環節。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高超的教學導入藝術,是經過教師精心設計的通向優良教學情境的開門鑰匙,它可以起到先聲奪人、引人入勝的效果,為整堂課的進行做好鋪墊。因此在教研過程中我們通過實踐總結出多種創設有效情境導入新課的方法,我們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積極實施新課程教育,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通過扎實的教研活動,圓滿地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教研工作。下面我們回顧一下我們的活動過程和總結一下我們的研究成果。

一、 抓常規工作的落實,每位教師心中有教研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一學期我們認真學習精神,制定符合我校實際情況的教研計劃,通過雙周工作計劃通知到每個辦公室,做到人人了解工作計劃,個個知道自己常規工作。

課堂是老師的立身之地,是教學的主戰場,是切實提高教學效果的最有效的途徑。踏實有效地做好「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學常規工作,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份內之事,我們要求每一位老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扎實做好「教學五環節」,尤其注重備課、上課、反思三環節。

1、以本為本,深入鑽研教材。

每一節課要精心備課,確定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重、難、疑點,精心地構思教學的五個環節。把培養學生的能力作為主要目的,選擇有效情境導入新課,讓孩子上課伊始就走進數學,做到「一石激起千層浪」。

2、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能力

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重在充實調動學生積極性,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學習應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在實際情境下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利用原有知識和經驗同化當前要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新知識,不但便於保持,而且容易進入遷移創新的情境中去。提倡老師在教學中運用綠色語言,讓學生在溫和、寧靜的情感中學習,使學生喜歡上數學。

3、課後反思 ,受益無窮

每一節課後或者每一次聽課之後,要有一個交流反思的時間。這有時比上一堂課帶給教師的感受更多,每一次活動之後,在校領導的帶領下各位教師各抒己見,有爭執,有交流並能及時反思,寫好聽課反思,爭取做到「一課二上,三討論」。我們更為關注課堂導入的方法是否恰到好處,是否抓住學生的心,這樣可以更好提高自己。

4、共同合作,集思廣益

新課標的備課量很大,所以集體的力量更重要,我們組以備課組為單位定時定期進行集體備課,討論教學中的一些導入問題,統一教學進度、教育目標、討論最佳教學設計方案,反思教學得失。盡可能多地從網路上、書本上擴充信息,不斷充實、完善各課資料,力爭向每一個四十分鍾的前五分要更高的質量。集體備課常規化,做到有中心議題,中心發言人,並記錄匯總。

二、認真落實教研活動,確保教研圓滿成功

1、理論學習是推動教師成長的有效手段

這一學期,我們進行《數學新課標》理論的再學習,重新領悟新課程標準的精髓;我們還一起學習《小學數學新課程標准》等,我們專題研討,通過做讀書筆記、心得的方式,讓老師明確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的策略,提升老師的理論水平,理論的提升,促進大家理念的更新,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2、扎實開展公開課教學,為教研提供了最好的

每個學期我們在學校的公開課活動中,認真聽骨幹教師的課,大家以誠相待,就公開課中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研討,力圖通過研討、示範,解決大家工作中的困惑,讓課教的踏實、朴實,讓學生學的扎實,真正學有所獲,從而達到全面提升老師的業務素養的作用。

青年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總結4

圍繞「寫話」這一教研主題,我們學科組的老師一同解讀新課程習作教學目標,進行習作教學理論學習和學生習作案例評析。我們觀摩優質習作錄象課,研析名師習作課堂教學實錄,採取「教學,反思,再教學,再反思」的方式進行深入研究。

通過觀課看錄像,我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讓學生「輕輕鬆鬆落筆,快快樂樂作文」為追求,努力構建真、實、活的習作教學課堂。

教學形式開始變得活了:分別引入了情境創設、游戲活動、說寫結合、佳篇引路、表演激趣等多種多樣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激勵學生真情表達。課型也活了活:作文教學摒棄了以往的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改,學生看的呆板作文教學模式,變單一課型為多元課型相結合。

在教學中我摸索出了五種作文課型:

1.作文活動課。教師精心設計和安排活動,以提高學生寫作興趣,使學生獲得豐富、新鮮素材的課型。教師把活動帶入課堂,也把學生帶出課堂開展活動。包括觀察課,材料積累課,自由活動課和創設情境作文課。

2.技法傳授課。根據大綱和教材要求,結合閱讀教訓練項目進行寫作指導,有計劃的向學生傳授作文常見的寫作技巧和方法的課型。主要目的是降低作文教學坡度,使學生的表達多樣化,情趣化。

3.批改指導課。是以傳授批改作文方法為主的課型。這種課型,教師首先教給學生評改一篇作文的方法。根據不同年級、不同類型、不同的習作要求的作文提出批改的側重點和要求,使學生在互批互改中潛移默化地提高習作水平。

4.佳作欣賞課。就是對教材中,讀物中,學生習作中的有助於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文章,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結構的剖析,詞句的欣賞,情感的體味,在欣賞閱讀中滲透習作指導。

這次的教研活動是我在教學有著深深地感悟實,從而認識到低年級作文,要提早訓練,而最關鍵的是要體現從說到寫的原則。寫話教學必須從聽說起步,先說後寫正是引導學生順利走向規范書寫書面表達的橋梁。還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親身經歷過的,最想說的內容,激發起學生內在的慾望,使學生樂學、樂說、樂寫,讓習作成為學生發自內心的傾吐,讓習作成為一種樂趣。只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就會提高作文教學。

青年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總結5

時光流逝,一個緊張、充實、有序、奮進的學期即將結束。一學期來,我們數學教研組的全體教師遵照學校工作計劃和學校教導處教學教研計劃,立足課堂、以實施課程改革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提高教學實效,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為著力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切實加強教學管理,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並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我們加強教研力度。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切入點,以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已順利完成了一系列工作,現就以下幾方面總結如下: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建學習型、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1、組織教師認真學習了《新課程標准》,進一步領會新課標的精神,以基礎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為指導,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

2、創設教師間互相關愛、互相幫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學習型校園文化。本學期,數學組全體老師能認真完成學校教科研室布置的任務,每月按時上傳教科研論文、教學心得、聽評課反思等到學校的網站上,進行交流共享,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3、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力度,鼓勵青年教師自覺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科研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知識。

4、加強教師網路技術培訓,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加強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進一步提高教師的信息意識和現代化技術的應用水平。

二、加強常規管理,優化課堂教學

本學期,教研組加強了課堂教學常規管理,並配合教導處繼續強化教學六認真的督查評估,使備課、上課、質量檢測、作業批改、輔導學生、組織課外活動的各個環節都符合規范化的教學要求。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各教師從素質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課上足、上好。

2、文化知識考核:平時組內單元把關、每次檢測各年級都能認真做好質量分析。

3、一學期來教研組共檢查了備課本2次,教師們都能按要求備足、備好課,青年教師大都能寫好詳案,並能及時寫好教後反思。

4、一學期中全組教師每人聽課15節以上,並及時寫好聽課記錄。

5、一學期來教研組共檢查了學生作業2次,教師們對學生作業的布置、批改及對學生的作業要求都很認真、規范。各年級段針對作業設計,作業量等問題進行討論,在平時布置了科學的、有價值的作業。

三、大力推進教研活動的開展,繼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本學期,數學教研組加強了備課組活動,保證每周至少有一次集體備課。數學組全體老師每人都上了一至兩堂高質量的公開課,我們認真組織了本組老師間的聽課、評課活動,便於互相取長補短,共享教學資源。本學期,數學組老師共上校級公開課8節,每次上完課後都及時組織老師們認真評課及交流。真正達到以課堂教學為切入點,認真反思,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每次聽都能認真做好聽課筆記,並寫好聽課評議。通過這樣的聽課活動,取長補短,不斷反思,不斷進步。

;

⑤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精華】教師學習心得體會範文匯總6篇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學習心得體會7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1

於漪老師,她一直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學習楷模,多年來她的為人正直、關愛學生的崇高師德;為教育事業的嘔心嚦學、愛崗敬業的精神一直是大家贊頌和學習的。這次在觀看了於漪老師先進事跡的報告後,再次為這位尊敬的教育工作者的所思所做,深深地折服了。

於漪老師在報告中講述了自己生活中的悲歡和酸甜,一個個難忘而感人的故事,讓我們這些從事教學工作的黨員教師,從中看到當代教育大師如何不懈學習、深入思考、勇於實踐、誨人不倦,「一片愛心在玉壺」的風采。

我想,我們比起於漪老師,現在無論在生活的環境和教育條件都比她要優越得多,自己怎樣在平凡的教育教學崗位中,做到忠誠敬業呢?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人,首先就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定要抵制社會上不良風氣的誘惑,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呵護一方凈土,在教育學生的同時首先教育自己,教育自己成為一個堂堂正正、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人,成為一個能和學生知心交心的人。

於漪老師把教育作為一種事業,對學生充滿了熱愛。愛學生要象愛自己孩子。因為教師的愛一旦進入學生的心靈,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不僅會使他們的心靈萌發出善良的崇高的情感,而且能點燃起他們的智慧的火花。因此,愛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源泉,愛是拉近學生和教師間距離的橋梁,我要善於發現「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要拒他們於千里之外,要和他們縮短距離,給予他們濃濃的愛意,要尊重他們的人格。

古人雲:學海無涯,永無止境。所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多把於漪老師的「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的名言牢記在心。只要自己每天去努力、去學習多請教和反思,相信自己一定能成為一名學生喜愛的老師!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2

聽了幾位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我大受啟發。老師們的民主教育手段方法,對學生的不懈付出,舍小家顧大家的風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幾位優秀教師的事跡深深將我感動。同樣是平凡的人,他們於平凡中見偉大!這正是我畢生的心願,在平凡的崗位上,象他們一樣,將愛的陽光灑向所有因我們而幸福的人!

通過學習體會如下:

1、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發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2、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教師的母愛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驗都證明了母愛力量的神奇作用。

3、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作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教育者,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幅教書育人的重擔。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在今後工作中首先應該以優秀教師為榜樣,學習他們獻身教育,甘為人梯的崇高境界。學習他們以德立教、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真正熱愛教育事業,以教育為快樂,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扎扎實實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全部的愛獻給教育事業,獻給我們學校的學生們。

其次,要熱愛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會以優秀教師為榜樣,滿腔熱情地投入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去,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愛不應該是掛在嘴上,也不應該是膚淺的凡事包辦,而應該深入到思想落實在行動上。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我們有責任把學生教育好、保護好、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的愛護下和教育下健康的成長。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和嶄新的精神風貌,向優秀教師那樣努力工作,不求索取,以奉獻為榮。積極進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探索,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對他人寬容一些,多與人為善,與己為善。做到正人先正己,做事先做人,做一個坦坦盪盪的人。腳踏實地、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趨,立足自己的崗位,努力工作和學習,以實際行動為我們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3

5月8日,看似平凡的一天,卻因一個人的壯舉而讓人銘記。張xx,一個普通的名字,一位普通的教師,在一夜之間響遍祖國各地,她用行動向人民詮釋了人世間的大愛與大美——以自己瘦弱的臂膀挽救了四位學生的生命,卻也從此失去了自己的雙腿。

當看到這個視頻時,我確實很震撼,也有很多感觸。在失控客車撞向學生的剎那,張xx老師不顧自身安全沖向前去推開他們,自己卻倒在車輪底下。這一推,久久定格在我的腦海中,她是用生命在推。捫心自問,如果是我遇到這樣的情況,在那麼短的一瞬間,作為人的本能,第一反應肯定是自保。可這位最美教師不同,盡管在那麼危險的時刻,她首先想到的還是學生的安危,這便足以證明她一直以來都是以學生為先的。前蘇聯作家尼。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我想,在張xx老師的心中,生命無疑是寶貴的,只是她將學生的生命放在了首位。當她倒在血泊中還保持著一絲清醒時,她關心的也還是學生的安危,「同學們怎麼樣了,有沒有受傷?」她忘了疼痛,忘了自己,只記得學生。這簡單的一句話足以讓我們感動。

同時,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張xx老師的一顆感恩之心。張xx老師捨生忘死,被她推開的學生安然無恙,只有點輕微擦傷。而張xx老師由於搶救學生,導致腰椎骨折、骨盆骨折、雙下肢軟挫傷、雙下肢毀滅傷,並伴有視覺性休克,她的生命危在旦夕。讓人驚訝的是,張xx老師在與病魔抗爭了八天,醒來後說的第一句話竟然是「謝謝」。我想,她不問自己的病情,並不是因為不擔心自己,而是她更感激自己還能醒來,還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如果一個人時刻記得感恩,就說明她熱愛生活。熱愛生活的人就會踏踏實實地過好每一天。

事實證明張xx老師確實是這樣的一個人。她熱愛教師這一職業,教師對她來說不僅僅是一種職業,還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在出車禍前,身為老師的她十分敬業,時刻想著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不管有多忙都會抽空去聽老教師的課來彌補自身的不足,她愛生如子,在學習、生活上都十分關心學生們。當她得知自己失去雙腿不能行走時,她默默地流下了兩行眼淚,緊接著就說:「我以後還能上講台嗎?」在接下來劇痛的治療過程中,她也經常重復這個問題。對她來說,教書是生活的重心,如果不能繼續教師生涯,這將比失去雙腿還要痛苦。她對教師這一職業愛的深沉。張xx的事跡也給了我們現行的教育評價機制一個啟示。衡量一個教師是否優秀,除了要看教師的教學能力、學生成績這些條件外,還應該地關注教師是否有愛心和責任心。愛心和責任心是作為一名教師所必備的,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與張xx老師相比,現在很多教師只是把教書當做謀生的一種手段,甚至還有副業,並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他們應該以張xx老師為榜樣,向她學習。

但是在看到張xx的英雄壯舉經媒體報道後,在全社會產生強烈反響,尤其是張xx老師也因此獲得了她一直期盼的黨員稱號,我的心情有點復雜。即為媒體迅速的反應和從上到下廣泛的認可贊揚而高興,為她實現了多年來的願望而高興;同時也有些悲哀,因為在佳木斯乃至全國,有很多這樣敬業愛生、好學上進的好老師,他們很平凡也很偉大,為什麼非得付出血的代價,才能得到關注和認可呢?

「最美教師」張xx事跡,對我來說是一次精神的洗滌。張xx的英勇行為體現了一名人民教師慈母般的大愛情懷,展現了無私的大美形象,是黑龍江的驕傲,教師的楷模,更是人民的表率。我是師范專業的學生,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是我的願望,我要向張xx學習,學習她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崇高品格,學習她無私奉獻、愛生如子的高尚情懷。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4

小學數學教師觀摩課優質課學習心得體會

我有幸參加了市優質課,15節課中包含了統計、空間與圖形、概念、解決問題等課型的教學。可以說,在新課程標准下如何上好數學課,幾位老師給我們做了示範,加上深入細致地剖析、點評,我收獲很大,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充分的備課

在這之前,我參加了全縣數學提高班培訓,本來我不是組長,但自己的表現讓大家記住了我,我和幾名優秀的學員和李老師一起參加了北京市新鴻儒教材教法培訓,回來參加了縣優質課評選,又有幸參加了縣暑假提高班培訓,通過市優質課初賽,我有幸得到了去市裡講課的機會,這些機會都得經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和爭取,也謝謝李老師和鄭老師的賞識。一步一步扎扎實實的走過來,讓我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老師,成長為一名獲得縣市優質課老師。

二、准確的數學語言和充分的教材分析靈活使用

參加數學教學工作才兩三年,我感覺對於教材教法的學習還不是很深入到位。這讓我在講優質課前的摩課中可吃透了苦頭。

看到《統計》課題後,首先是教材和學情分析,我翻遍了教研室所有的資料,查遍了網上優秀的課例和教學反思,覺得自己經准備的很充分了,我就把教學設計發給李老師看,但李老師說「再看看吧!」這一話讓我感到我下的功夫還不夠!

周一我又把我的教學設計拿給我們學校的領導看,袁校長說「得要詳案!」回到家後我又把課堂實錄寫了一遍,又拿給袁校長和秦主任看,他們告訴我「數學語言要規范!數學語言要簡煉!!每一句話都要去琢磨去推敲!」

一句句話真得很重要!不僅體現上下內容的銜接,而且每一句話都代表一種思想!比如開始上課的第一句就是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六單元統計,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了使統計表中的數據更直觀形象我們可以製成統計圖」說的是數據的作用還可以製成統計圖,「除了用統計表之外,還可以用什麼方式形象直觀的表示這些信息呢?」體現根據已知數據可以用兩種方式表現出來!

三、注重學生的合作學習

「智慧的火花是在思維碰撞中產生的」,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通過討論,交流各自的想法,逐步修正自己的想法,這時學生得到的知識是深刻的。他會有種成功感,愉悅感。學生小組成員間討論,通過學生的對話進一步加深了對這幾種幾何形體的認識。

結合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我深深感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一定要加倍努力,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5

首先,培訓使我對教師進修學校的教育有了新的了解。

在培訓的第一天,韓校長就對我們說「既來之,則安之」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

第二,培訓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應該具備的道德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各位名師詳細的講解,讓我學到了很多作為教師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素養。良好的師德是教師對社會的要求;良好的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師德還會產生職業幸福感。正如陶行知所說的「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才能達到心靈的深處」。

我想,作為新教師,要向那些在教學崗位上辛勤工作的優秀教師學習,學習他們那種不怕苦不怕累、樂於奉獻的精神。教師是榜樣,因為學生受教育的過程就是人格不斷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不可估量的,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應有愛心,就像父母對待孩子百般呵護,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培養每個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第三,讓我明白了要隨時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以適應自己的工作。

在這三天的培訓中,讓我感到最有趣的就是李彩霞老師所做的講座。她帶領我們了解了人的心理現象、教師如何關愛學生、教師心態調整的作用、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師愛等。

作為新教師,一定要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愛。這不僅要有愛的情感,而且要有愛的藝術。比如要做到了解學生,成為學生心靈不設防的朋友,還要理解學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李老師給我們舉了泰迪的例子。一定要讓學生感覺到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是無微不至的。

第四,使我知道了如何做個合格、快樂的班主任。

王秀清老師給我們做了如何當好班主任這個課題的培訓。他們都以自己為例,講解了他們作為班主任的經歷和體會。班主任工作在學校教育和管理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堂生動有趣而實際的課,首先她為我們指出怎樣做好一個班主任,其次通過她的學生的實例給我們展示了要做好一名班主任老師,應該奉獻自己的關愛,要全面地關心班中每個學生的各方面發展。同時也使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做好一個班主任所能體會到的快樂之處。這對於新教師而言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通過班級團隊的建設,才能形成班級團隊的凝聚力。

第五,讓我對「教師」職業的解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通過培訓,我認識到新教師要適應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系環境;認識到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做一名能時刻反思自我的教師,做一名關愛、了解學生的教師;認識到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取在教學中獲得更大的發展。認識到教師的專業發展要靠自己「多讀書、勤實踐、善積累」。因此,我們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對待工作,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精心准備好每一堂課,用心上好每一節課。用真心關愛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每一位學生,以微笑面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終身學習,博覽群書,不斷進取,善於總結反思。

第六,提升課堂教學技能,成就教師專業成長。

裴樹立老師給我們講了新教師如何快速成長。作為教師,本職工作就是教學,通過培訓,我了解了只有在課堂中能激發學生興趣、拓展教學樂趣的老師,才是一名好老師。所以,首先我就得要求自己獲得就業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其次,教學內容應盡量新穎豐富,讓學生有所得。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可引起學生的新鮮和好奇,兩者都可以使學生獲得精神的滿足而產生學習的興趣,特別是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最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另外,集體氛圍對其在成員的學習動機、個性有重要的影響。個人的行為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集體的要求和期望,個人的學習動機由於想得到所在集體的重視而受到激發,學習效率也可以由此而提高。所以,努力形成一個相互競爭又相互理解和支持的集體氛圍,對培養和激發良好的學習動機有著積極的作用。

第七,聽了幾位老師的示範課,真讓我學得了很多上課技巧,講課方法,如何靈活運用方法機智教學,如何吸引小朋友集中注意力聽課。

在這三天的培訓中,我得到了很多在學校裡面學不到的東西,這些來自教育教學一線的專家和老師們給了我很多啟發,我不要做一名教書匠,我要努力成為專家型的教師,向我的學生們傳授知識、啟迪智慧。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具備特殊技能知識,沒有理由不學習,不提高自身素質。因為我們是「新」教師,要志存高遠!

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6

十天的遠程研修不知不覺在愉快學習中結束了,我們相聚一起,共同學習,雖是炎炎夏日,雖是時間短暫,但我們收獲頗豐,豐富的學習內容和生動的教學實況為我們今後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參考學習的依據。我將以此為契機,加強學習,讓音樂課堂更精彩!

一、不斷地全面學習音樂專業技能

只有精通音樂理論知識,能熟練掌握演唱、演奏、舞蹈等技能技巧的教師,才可能培養出較高音樂素養的學生。音樂教育是審美教育,音樂教師應具有把自己或他人的美感通過精湛的技術使之再現的能力,這才能吸引住學生,打動學生的心靈。

也就是說,教師的專業技能技巧都直接制約著音樂教學目標的完成。因此,聲情並茂的演唱、演奏、表演、舞蹈技能在教學活動中的展現,都能給學生身臨其境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滿足他們的審美要求。要跟上新課標的節奏,上好每一堂音樂課,就需要我們音樂教師不斷加強學習專業知識,加強專業訓練,才能在課堂中得心應手,底氣十足。

二、要在學識、文化上打功底

音樂課中的感受與鑒賞是中學音樂的重要內容,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對於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要想擺脫學識和文化的制約,授課時津津有味,有條有理,就必須廣泛地學習,以知識的清泉滋養自己,不斷地積累詞彙,豐富語言,讓自己的語言規范、生動、嫻熟,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這樣的鑒賞課堂才會精彩,才會引起學生的共鳴,達到教學目標。

三、要具有音樂教學科研的能力

很多初中音樂教師普遍存在重教學實踐、輕教學研究的思想,認為教學研究是專家、學者的事,教師只要把書教好就行了。

因此,在第一線工作的教師們更加關注的是教學,把科研看作是額外的負擔。久而久之,教學與科研就分了家:搞教學研究的,缺乏實踐經驗;從事教學實踐的,不注重教學水平的提高。致使許多教師提起筆來只能寫寫個人經驗總結。

跳不出自己熟悉的小圈子,不能站在更高的理論層面上分析、研究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這不僅造成初中音樂教師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難以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也使教師們的自身素質發展受阻,後勁不足,因此,出色的初中音樂教師除了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外,還必須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

四、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

在音樂課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斷豐富了音樂教學媒體的資源,使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和課堂結構增添了許多新鮮的教學元素,使抽象的音樂教學變得更加感性、活潑生動,開闊了學習者的音樂視野,從而促進音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音樂課堂中,隨著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普及,課件已成為常見的教學手段,因此,課件製作已經成為現代教師必須掌握的信息技術之一。

在學習課件製作時,要熟悉一些常用的課件製作的工具,了解一些課件製作的基本理論,並學會收集或製作素材,根據教學設計的要求及思路製作音樂課件。應該說:課件製作能力是教師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力。

這些現代文明的發展在音樂教育上所刻下的印記,給我們音樂教育教育工作者帶來這樣一個啟示: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音樂教師,掌握音樂教育必備的計算機信息教學技術、課件製作以及多媒體技術的理論和技能知識,是對傳統音樂教育的突破,更是適應現代音樂教育的基本要求。

作為新世紀的音樂教師,我們正處在音樂教育改革的轉型時期,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標、教育內容要求我們:既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科學知識和結構;既要掌握素質教育的理論和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又能開展科研工作,並且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道德素質。

努力做到教學情感飽滿,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善於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語言生動簡明,范唱以聲帶情;板書清晰,設計合理,體現為教學服務。

所以,面對「新標准」和「新課程」,音樂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地充實、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全能教師」,投身於音樂教學的改革,為提高全體學生的音樂素質、改進音樂教學做出貢獻。

⑥ 閱讀教學,甚至整個語文教學 出自 哪一文獻

《語文教學情境論》有關文獻
說明:《語文教學情境論》,韋志成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2001年1月第4次印刷。
1、關於語文的工具性:「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是由語言的本質作用決定的。」(第8頁)
2、關於語文的教學目標:「語文教學目標牽涉到認知、技能行動和情感三個領域是由文章的基本要素決定的。」(第17頁)「認知領域:識記、理解、應用、評析。技能行動領域:學習、模仿、遷移、創造。情感領域:感受、領悟、個性傾向。」(第17頁)
3、關於課堂教學藝術的四大效應:「教學方法藝術化,貫穿在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如果從課堂教學來看,主要抓好四大效應:1.開講激趣,磁力效應。上課伊始,教師開講要抓得住學生,如同磁力吸鐵一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如同說書人的起講那樣,開講叫得開:叫得開課堂的門戶,叫得開課文心臟的門戶,叫得開學生心靈的門戶。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2.美讀體察,語感效應。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移情動容,深入體會,得到豐富的語感,增進對課文的理解。3.提問啟發,開竅效應。在需要提問的地方,恰當運用提問啟發學生。提倡學生駁問,爆發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火花。4.精要板書,點睛效應。運用板書給學生學習引路導航,提要鉤玄,歸納小結,讓學生掌握學習內容。板書力求合理布局整體美,簡明清晰朴實美,直觀醒目形象美。」(第20頁)
4、關於情境教學:「情境教學,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製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提高教學效率。」(第25頁)
5、杜威論情境教學:「我們主張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王承緒、趙祥麟編譯:《杜威教育論著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180頁。)
6、泰勒關於文化的定義:「英國著名的人類學家泰勒被稱為『人類學之父』。早在1871年,他在《原始文化》一書里,給『文化』下了一個著名的經典性的定義:『所謂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性的意義來說,是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及任何人作為社會成員而獲得的所有能力和習慣的復合的總體。』」(轉引自第40-41頁)
7、克羅伯和克拉克關洪於文化的定義:「美國人類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於1952年出版了《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判性回顧》一書。他們在詳細佔有資料的同時,研究了歐美文獻中關於文化的160餘種定義,將『文化』綜合定義為:文化是包括各種外顯或內隱的行為模式;它通過符號的運用使人們習得及傳授,並構成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包括體現於人工製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歷史衍生及選擇的傳統觀念,尤其是價值觀念;文化體系雖可被認為是人類活動的產物,但也可被視為限制人類作進一步活動的因素。克拉克洪還認為,『文化』一詞意味著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的總體和個人從集團所得到的社會性遺產。」(第41頁)
8、梁啟超關於文化的定義:「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積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易言之,凡人類心能所開創,歷代積累起來,有助於正德、利用、厚生之物質的和精神的一切共同的業績,都叫做文化。」(梁啟超《飲冰室合集》第14分冊)
9、關於文化:「從文化的作用來看,就是以文教化。」(第42頁)
10、 魏書生教學《梁生寶買稻種》案例片斷: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從「他打著飽嗝兒」到「付了湯面錢」這段文字中,找出動詞。
生:打,取下,掏出,打開,取出,拿出,付。
師;這段文字的內容用三個字——「付了錢」就可以概括,但作者卻寫了這么多,光動詞就用了7個。我們再讀一遍,細細體會一下,這對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有什麼作用?
生(讀書,體會。)
師:我們可以演示一下這一連串動作。誰有紅手帕?好。這是書上說的「紅布」(教師把錢包在帶字的紙里,又包上「紅布」,揣在兜里,又向學生要了枚別針)。大家看,梁生寶當時的動作是這樣的(教師邊說邊演示,取下別針,掏出紅布包,打開紅布包,打開字紙,取出人民幣,拿出5分票)。這一系列的動作表現了梁生寶什麼思想品質呢?
生:仔細認真,穩重老練,謹慎朴實……
師:對了,如果不這樣寫,只有「付了錢」三個字行不行?
生;那樣寫,就不能表現出仔細認真的思想品質。
師;對了,細節描寫的作用就是生動形象地刻畫人物性格,以便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
(轉引自馬鵬舉著:《教育改革家魏書生風採集》,有改動,長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第56-57頁)——[這一片斷中,魏書生運用了較好的提問技能和情境創設技能,加深了學生對細節描寫作用的認識。劉向軍評]
11、 關於情知對稱性:「認知與情感的對稱,且統一在教學過程中,稱為『情知對稱性』。」(第53頁)
12、 布魯姆論認知與情感:教學中,學生交替地攀登兩個梯子,「一個梯子代表認知行為和認知目標,另一個梯子代表情感行為和情感目標。這兩個梯子的構造,使一個梯子的每一級正好在另一個梯子每一級的中間。通過交替地攀登這兩個梯子——從這個梯子上的一級踏到另一個梯子夠得上的一級——就有可能達到某些復雜的目的」。(第53頁,轉引自布魯姆《教育目標分類學·情感領域》)
13、 關於情境教學:「情境教學合理地解決了教學內部的關系,即認知與情境的關系,使學生在教學中同時攀登認知行為、認知目標和情感行為、情感目標這兩個梯子,實現教學的最優化。」(第53頁)
14、 於漪教學《茶花賦》創設情境教學的案例: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教《茶花賦》最後一部分時,在學生面前出示一幅鮮艷的《童子麵茶花》圖。學生眼前突然一亮,全班學生頓時情緒高漲,活躍起來。
師;這是一幅什麼圖景?請同學們從課文中選一句話來說。
生;(齊聲)童子麵茶花開了!
師:為什麼說是「童子麵茶花」?
生:(響亮地)因為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
師:寫這有什麼作用?
生:象徵朝氣蓬勃的社會主義祖國……
(第57頁,據徐金海、金正揚《中學語文教學探索》改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9頁。)
15、 關於語言與思維:「語言影響著人們思維的抽象程度。如果語言本身抽象的成分多一些,人們思維的抽象程度就強;反之抽象程度就弱。例如,希臘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容易形成抽象性較高的詞彙,因而希臘人的思維活動有較強的思辨性。中國的語言文字屬象性表意文字系統,具有豐富、具體的形態,有助於形象思維的發展,但抽象概括就嫌不足。」(第71頁)
16、 錢夢龍的教育激勵案例:
上海特級教師錢夢龍有次到某地借班上課,臨時召來的40來個學生,身材高的160厘米以上,矮的才130厘米左右,從小學5年級到初中3年級都有,竟是一支跨了5個年級的「雜牌軍」。他把學生按年級編為小學組、初一組、初二組、初三組,針對不同學生作一次課前談話。
師:(對小學、初一組)今天要學習的是初二的課文,你們是超前學習,肯定有不少困難。不過,我敢肯定,智力高的同學一定學得好。你們是不是願意趁學習這篇課文的機會,測試一下自己的智力,是高是低?
師:(對初三組)我知道你們已經學過這篇課文,你們在這堂課上是知識最多、能力最強的老大哥。我現在交給你們一個任務:協助老師指導其他幾個年級的同學學習,他們講錯的,由你們糾正;他們遺漏的,由你們補充;他們講對的,由你們認可。你們願意協助老師嗎?
師:(對初二組)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就是你們這個年級的,你們肯定能成為課堂的主力軍!
(第84頁,據錢夢龍《我當了一次「雜牌軍司令」》改寫,原文見《語文學習》1991年第7期。)
17、 關於語文課堂與其他課堂的不同:「語文課堂教學與其他學科課堂教學區別的標志,就是書聲琅琅、琅琅書聲,如果沒有讀書聲,幾乎就不是語文課堂教學。所以,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第一教學法,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技能,第一基本功。」(第94頁)
18、 葉聖陶論「美讀」:「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這無非如孟子所說的『以意逆志』,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宛處還他個委宛,諸如此類。」(《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頁。)
19、 於漪教學《七根火柴》的情感引導案例
於漪老師教讀《七根火柴》的結尾有一段實錄:
師:盧進勇接受了無名戰士的囑托,很快追上了後衛部隊,把火柴交到了指導員的手裡。大家看,文章的最後一節,在寫法上與前面哪一節是相似的?
生:第16自然段:那同志「口裡小聲數著1、2、3、4……」
師:對。前面第16自然段寫了無名戰士非常鄭重地一根根數著火柴,把它交給了盧進勇。現在呢,盧進勇像那位無名戰士把七根火柴囑托給他時一樣,也極其鄭重地用顫抖的手指打開黨證,用異樣的聲調數著火柴,把火柴交給了指導員。「顫抖的手指」、「異樣的聲調」,這些片語寫出了盧進勇此時此地復雜的思想感情。這種復雜的思想感情,凝聚在哪一個詞上呢?
生:(齊聲)數。
師:(邊講邊板書「數」,並在其下加上著重號)他為什麼含著那麼復雜的感情,極其鄭重地一根根地「數」呢?因為這幾根火柴,在長征的部隊里,就是極其寶貴的火種,它能給含辛茹苦的戰士們帶來光,帶來熱,帶來歡樂。請同學們找一找,把文章里描寫火的語句找出來。
生:(學生從文章中尋找並發言。共找到了四處。)
師:大家看,文章前後有四個地方具體寫到了火,對火的描寫貫穿了全文。在冷風暴雨、冰雹無常的惡劣環境里,火真是我們部隊最需要的東西,無名戰士用生命保護了它,盧進勇想到了戰友的深情囑托,所以他以一種異樣的聲調在數著。
這個「數」,飽含著對戰友犧牲的無限哀思,對戰友偉大品格的無比敬仰,還飽含著這幾根火柴的不平常意義和價值……
盧進勇帶著異樣的聲調的「數」,還可以引申一下,他還想到了自己——他想著自己的什麼呢?
生:想到自己完成了任務,實現了烈士的遺囑。
師;還有補充嗎?
生:還想著要踏著先烈的足跡前進。
生:想著自己革命到底的決心。
師:對。他想著自己要像無名戰士一樣,忠誠於黨的事業,革命到底。……這篇文章以數著「1、2、3、4……」來結尾,言雖盡,而意無窮!大家要好好體會啊!現在請一位同學把全文朗讀一遍,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生:(有表情地朗讀課文。)
師:讀得很好!特別是兩個「數」,能夠分別讀出既相似又不同的感情。無名英雄的「數」,——庄嚴、微弱、低沉;盧進勇的「數」,——激動、深沉,包含著堅強的決心。……
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一個「數」字,於老師千方百計地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體味「數」的含義。……通過朗讀兩個「數」字的不同表達方式體味不同的感情色彩,真是用心良苦,如此教學,學生的理解能力焉能不高?
(第110-112頁)
20、 高潤華教學《背影》案例片斷:
年近60歲的上海特級教師高潤華教讀朱自清的《背影》第二課時,有段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背影》(她打開課本,響亮地),現在先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請大家邊聽邊劃出父親動作的詞。
師:(學生朗讀完後)好,誰來回答?
生:「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段話中用了「攀」、「縮」、「傾」這三個動詞。
師:(激動地)你們看,朱自清先生這三個動詞用得多好啊!父親對兒子的愛,都凝聚在這三個動詞中,多感人啊!這樣普普通通的三個動詞,就能把人物的精神細致地刻畫出來,沒有一句人物的對話,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稍停)大家都理解這三個詞的意思嗎?這三個詞的用法清楚嗎?
生:「攀」是手的動作,「縮」是腿的運用,「傾」是形體的動作。
師:對!這三個動詞連著用又說明了什麼?(這時,只見高老師慢慢地轉過身來,雙手攀著活動黑板的上沿,一條腿慢慢地向上縮著,她那胖胖的身子向左傾斜,顯出十分努力的樣子……)
這時,每一個學生都屏住了呼吸。頓時,他們彷彿看到了文章中那戴著黑布小帽的慈父,在鐵柵欄上艱難地攀著,彷彿覺得眼前這高老師的背影就是那高大的背影……(一個學生寫道:「這一瞬間,父親的背影消失了。但高老師的背影卻永遠也無法從我的腦海中消失。此時此刻,我們已經完全理解了這三個動詞的深刻含義——高老師已用她的行動證明:這就是愛。」)
(第138-139頁,據初三學生喬軼美《她做了一個「攀」的動作》改編,原文見《語文學習》1991年第4期。)
21、 關於提問的原則:「課堂提問要遵循的操作原則主要有:①實現教學目標的原則,即圍繞教學目標發問,不要盲目隨意地瞎問,搞「滿篇問」、「滿堂問」。②適應學生知能水平的原則,提問不能過寬過泛,過深過難,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問到點子上,使學生猶如摘桃子一樣「跳一跳,夠得著」。③啟發學生自省的原則,啟發學生自覺學習,自覓答案,自己解決問題,因而提問就要有一定的思維價值。④體現教學程序的原則,教師通過提問,引導學生一環套一環地學習,循序漸進,由淺入深。⑤表現教師功力的原則,提問的設計是教學藝術的體現,提問的恰當與否表現出教師教學能力、水平的高低。」(第142-143頁)
22、 關於創造想像和再造想像:「創造想像,從無到有地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的特點是新穎、獨創、奇特。」「再造想像,根據語言的描述或圖樣、圖解、符號記錄等在頭腦中產生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第167頁)
23、 葉聖陶論教師的教:「語文老師不是只給學生講書的。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一篇文章,學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奧些的地方,隱藏在字面背後的意義,他們就未必能夠領會。老師必須在這些場合給學生指點一下,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嚕里嚕嗦,能使他們開竅就行。老師經常這樣做,學生看書讀書的能力自然會提高。」(著重號是作者親自加上的——引者注。選自葉聖陶:《談教學的著重點》,《人民教育》1981年第1期。)
24、 課堂教學中的精彩問題
1) 《林黛玉進賈府》中黛玉回答賈母和寶玉關於念書的問題,為什麼會不同?賈母問黛玉念何書時,黛玉回答:「只剛念了《四書》。」寶玉問黛玉:「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些須認得幾個字。」
2) 《祝福》寫祥林嫂被搶,一個是衛老婆子,一個不認識。對此,魯四老爺說:「可惡!然而……」午飯後衛老婆子來賠罪道歉,魯四老爺說:「可惡!」當衛老婆子說「定薦一個好的來折罪」,魯四老爺又說:「然而……」請問,這兩個「可惡」、兩個「然而」背後的含義是什麼?(第176-177頁)

熱點內容
平高球教學 發布:2024-05-11 16:09:19 瀏覽:918
電視劇和電影哪個審核時間長 發布:2024-05-11 16:01:55 瀏覽:505
酷客網址打不開 發布:2024-05-11 15:56:48 瀏覽:153
金寨一中班主任名單 發布:2024-05-11 15:50:06 瀏覽:431
韓國午夜激情愛情電影 發布:2024-05-11 15:15:35 瀏覽:625
看無刪減電影的網站哪個最好 發布:2024-05-11 15:14:43 瀏覽:660
盲井在那幾分鍾 發布:2024-05-11 14:59:36 瀏覽:137
有個電影女的穿絲襪快遞賣的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5-11 14:56:14 瀏覽:57
歐美片B站好看的電影下載 發布:2024-05-11 14:47:19 瀏覽:572
韓國電影女主叫池熙 發布:2024-05-11 14:32:37 瀏覽: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