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論網路教育

論網路教育

發布時間: 2025-05-07 19:18:58

『壹』 網路教育的利弊辯論賽

信息時代的到來,一方面使我們今天的教育面臨嚴重挑戰;另一方面也為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在迎接挑戰、發展信息時代的教育中,網路教育以其特有的觀念、思路、手段和方法將會發揮其獨特的作用。時代將社會的方方面面打上網路的烙印,教育亦然。教育網和校園網的建立,為人們檢索文獻、學術交流等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那麼,網路課程究竟會怎樣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呢?會不會在發展的同時帶來一些負面作用?如何在網路教育的建設中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其優勢?淺談個人的一點看法。 一、網路教育潛在的優勢 現代社會要求教育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實現兩大轉變: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學校教育向自我教育、終身教育的轉變。 顯然,傳統的課堂教學難以適應這樣的轉變。傳統課堂教學,表現手法單一,填鴨式灌輸約束了學生的主觀思維活動;對客觀事物的平面表現和單純的語言解釋往往使學生的想像出現偏差。網路教育採用多元化教學形式,通過多媒體手段來傳遞文本、圖形、聲音、動畫及視頻信息,將真實世界與虛擬現實相結合,加速了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手、眼、耳的協調動作,刺激大腦興奮,不斷強化記憶。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網路教育體現出如下一些優勢。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通過網路課程的學習,使得學生與老師分離,學習過程完全通過學生自主活動實現,須自覺地約束個人行為,自我設計學習過程(網路課程藉助交互提出學習建議),直至達到學習目的。學習的過程是在思維活躍、興趣濃厚、激發靈感的狀態下進行的。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學生在無形中培養了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的能力。 2、發展學生的個性。遠程學習可以靈活地支配時間,並且不受任何限制,只要具備基本上網條件即可實現。學習過程是個體行為(初學階段)到群體行為(討論階段)再到個體行為(自測)。與傳統學習過程——群體行為(教師授課階段)到個體行為(作業考試)比較,突出了個體作用。這一過程不是簡單的形式變化,而是為個性化素質教育創造條件。突出個性意味著個人創新,由此形成的思維靈活性及思維表達新穎性是傳統授課方式達不到的。傳統授課方式使中學生的思維活動被約束在教師對知識建構之上,實現的是思維求同。網路課程中學生面對有機聯系的結構,實現的是思維求異。這無疑是符合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的。 3、學生協作精神的提高。網路課程的各種交互作用使學生可以突破地域和時間上的限制,完全以平等的方式參與學生與學生、學生於教師的交流,避免了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羞於張口的現象,增強了協作學習的彈性。交流區域的擴大使學生在更大的范圍內,汲取他人之所長。交互方式的多變性激發了參與的興趣,使學習過程始終在一種興奮的情緒下進行。 4、利於學生終身學習。隨著科技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知識量的膨脹和交叉學科的涌現,每一個人都面臨著需要滿足社會人才的要求,每一個人都面臨著需要不斷補充和更新知識的時代,不論個人的意願如何,終身學習是需要。網路教育以其跨地域、跨文化、跨時空的優勢,最大限度到底滿足人們隨時學習知識的要求,這是任何一種教育形式無法比擬的。 二、網路教育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網路教育處於起步階段,還存在一些尚待解決的問題。 1、網路課程缺乏情感交流。傳統的授課方式,當教師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時,存在著潛在的情感交流。教師可以以自身獨特的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領悟到書本以外的許多東西。特別是一些優秀的教師詼諧幽默的授課形式不僅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得學生因此加深記憶,以至終身難忘。當使用網路課程進行學習使,學生面對的是一個冷冰冰不動聲色的、毫無感情的物體,如何賦予這些客觀物質以豐富的情感交流能力,這對網路課程建設提出了較高的技術要求。 2、網路課程帶來的自閉性。網路課程的學習環境是一個相對自閉的環境。純粹的網路學習是通過一套網路設備完成相互交流,無形中減少了與人群的直接接觸。雖然網路可以將整個世界展現在其中,但畢竟是一個世界,應該承認能完全代替現實。因此應當有機地將網路課程與其他學習方式相結合,充分發揮各種方式的優勢,才不至於在利用網路自主學習的同時隔離了個體與群體的聯系。 3、網路課程帶來的其他副作用。首先,網路課程的學習易產生疲勞。面對一個固定的機器,眼睛長時間盯視屏幕會帶來視疲勞;使用終端時,身體的固定、姿勢加上有時枯燥的學習內容不僅影響學習效果,而且往往是人們放棄網路學習的主要原因。這就是要求網路設備的設計者要從多方面考慮,網路課程的設計者也應該特別注意實現設計的多樣性。其次人們已經習慣了傳統的上課聽講,下課思考的,這種習慣會對網路課程學習產生抵觸情緒。盡管多媒體課件具有豐富的表現手段,人們也需要一個適應和接受的過程。 三、網路課程的建設 目前我國的網路課程雖然存在很多問題,但已表現出很強的生命力。建設者們充分利用各種將網路課程有機融合,盡最大可能使之完善。在以下幾方面是需要進一步完善: 1、多媒體課件的建設。開發網路課程,其核心環節是多媒體課件的開發,主要包括內容的取捨、知識點的編排、人機界面的處理等等。如何是界面更賞心悅目又不會喧賓奪主;什麼樣的色彩搭配可以充分滿足使用者的注意力集中,又可以幫助思考記憶;這些問題都需要開發者從生理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多加思考。 2、網上交互能力的開發。 網上交互是賦予機器情感的一種手段。因此交互性設計應盡可能的擬人化。目前各種智能化設計如:智能答疑係統、智能測試系統、智能學習系統等使學習者感到其面對的是一個具有廣博知識的專家。 3、網路課程中教師素質的培養。網路課程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網路課程的開發應以優秀教師為主,將其獨特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融與網路之中,這便要求這些教師具有一定的網路開發能力,掌握必要的開發工具。進行網路課程時,不應完全放棄傳統方式,根據實現需要適時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網路課程具有實時更新功能,教師應不斷追蹤學科最新發展動向,及時對網路課程修改補充,加強其教學能力。

熱點內容
老師穿黑 發布:2025-05-08 09:09:30 瀏覽:441
2016考研英語二答案 發布:2025-05-08 08:27:59 瀏覽:661
幼兒教育設備 發布:2025-05-08 08:07:52 瀏覽:431
電化教學論文 發布:2025-05-08 05:06:58 瀏覽:117
家庭教育立法 發布:2025-05-08 04:32:55 瀏覽:447
學前教育的前景 發布:2025-05-08 03:17:02 瀏覽:391
動畫師教學 發布:2025-05-08 02:34:48 瀏覽:403
獅山教育信息網 發布:2025-05-08 02:25:42 瀏覽:219
國際教育管理 發布:2025-05-08 02:07:21 瀏覽:53
對教學設計的評價 發布:2025-05-08 01:56:28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