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
㈠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課程評價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建立促進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周期性地對學校課程執行的情況、課程實施中的問題進行分析評估,調整課程內容、改進教學管理,形成課程不斷革新的機制。
繼續改革和完善考試制度
在已經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地區,實行小學畢業生免試就近升學的辦法。鼓勵各地中小學自行組織畢業考試。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試管理制度,考試內容應加強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部分學科可實行開卷考試。高中畢業會考改革方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繼續實行會考的地方應突出水平考試的性質,減輕學生考試的負擔。
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制度改革,應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相銜接。要按照有助於高等學校選拔人才、有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助於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原則,加強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考查,改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內容,探索提供多次機會、雙向選擇、綜合評價的考試、選拔方式。
考試命題要依據課程標准,杜絕設置偏題、怪題的現象。教師應對每位學生的考試情況做出具體的分析指導,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並按考試成績排列名次。
㈡ 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是哪年提出的
教育部關於印發《基礎教育課程 改革綱要(試行)》的通知
教基〔2001〕1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教育部
二○○一年六月八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取得了輝煌成就,基礎教育課程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我國基礎教育總體水平還不高,原有的基礎教育課程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1999〕9號)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1〕21號),教育部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新的課程體系涵蓋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㈢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教學過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
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大力推進信息技術
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㈣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規定,我國初中階段課程設置主要是()。 A分科課程 B分科課程和綜合
選 B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結合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規定,我國初專中階段設置分科課程屬與綜合課程相結合,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
㈤ 引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注釋怎麼寫
註明引用文獻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幾種!
文中註: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用括弧說明文獻的出處;
腳註:正文中只在引用地方寫一個腳注標號,在當頁最下方以腳注方式按標號順序說明文獻出處;
文末註:正文中在引用的地方標號(一般以出現的先後次序編號,編號以方括弧括起,放在右上角,如[1],[3-5]),然後在全文末單設「參考文獻」一節,按標號順序一一說明文獻出處。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由兩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1-2)自然段。這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的指導思想和基本任務,以及改革覆蓋的范圍。 第二部分:就是全文的九個方面。這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內容、要求、政策。共用了20個條款進行闡述。
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施綱要 (試行)的介紹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教育取得了輝煌成就,基礎教育課程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是,我國基礎教育總體水平還不高,原有的基礎教育課程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發[1999]9號)和《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1]21號),教育部決定,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㈦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及核心理念
一、核心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二、目標
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