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教育 » 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

發布時間: 2020-11-18 19:35:17

A. 愛國主義教育名言名句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

勵志·周恩來·學習·熱愛祖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

愛國·奉獻·廉潔·熱愛祖國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

孔子·勵志·立志·論語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愛國·熱愛祖國·生命·廉潔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東漢·曹操

志向·教育·生命·熱愛生命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司馬遷

熱愛祖國·奉獻·生命·責任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顧憲成

熱愛祖國·責任·教育·勵志

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並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孟德斯鳩

熱愛祖國·道德·教育·道德修養

—— 我是有底線的 ——

B. 如何理解愛國主義教育 簡答題

廣大青少年是新世紀的主角,是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藍圖的繪制者和締造者,他們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可以說,青少年愛國感情的強弱,直接影響到未來公民的愛國之心、立國之志和報國之舉,關繫到國家、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所以,愛國主義教育必須從青少年抓起,並把它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基礎工程。這對於培養青少年具有愛國的情感、志向和報效祖國的思想,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不可避免地出現,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現象,而有的人的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都不成熟,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一部分人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淡薄。讓我們回想一下吧,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文天祥的「留取丹青照汗青」,這些都反映了古代仁人志士的救國救民的思想,所以人的本性不是自私的。

弘揚和培育愛國主義精神要與時俱進。愛國主義精神的內涵需要隨時代而不斷豐富、發展。「要在21世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一定要豐富和發展偉大的民族精神。」

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本質上是統一的。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鞏固和發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果,為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證與光明的前景,集中體現著國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多年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已經使我國改變了民生凋敝、滿目瘡痍的面貌,成為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國家。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今天,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都越來越自覺地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正在為祖國的統一和強盛作出貢獻,而且我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社會主義的朋友。為了促進國家統一大業,我們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方針。我們並不要求所有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都贊同大陸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只要他們贊同「一國兩制」,我們就要同他們加強團結。

當代中國,愛國主義與人民民主即社會主義民主,本質上也是統一的。世界上只有具體的、相對的民主,沒有抽象的、絕對的民主。民主屬於上層建築,實行什麼樣的民主,取決於國家和社會制度的性質,社會主義民主同資本主義民主有著根本區別。民主建設是一個過程,它的發展程度又同一定的經濟文化狀況相關聯。我們的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為爭取人民民主而斗爭。現在,我們仍然在為逐步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進行不懈的努力。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當家做主,建設和管理自己的國家,這是社會主義民主的核心內容。維護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是愛國主義的重要體現。

在當代,國內外敵對勢力企圖通過和平演變以顛覆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剝奪我國人民主宰自己國家命運的權利,使中國變成西方大國的附庸。如果失去了國家主權、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也就失去了人民民主,並且從根本上失去了人權。所以我們要樹立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精神,要勇於同破壞國家統一、損害民族團結、危害社會主義事業的行為進行堅決的斗爭,要自覺地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同呼吸、共命運,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學習、辛勤工作,促進安定團結,促進建設和改革,將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體現在實際行動中。

另外,我們所提倡的愛國主義,絕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一葉障目而不見真理。愛國外衣下的狂熱,不比那些地震或者海難更可怕?拒絕日本人入內是愛國嗎?不吃麥當勞是愛國嗎?當愛國以如此敏感和狹隘的方式進入我們的視野中,我們究竟應該慶幸還是悲哀?居心叵測的推斷、無聊的口舌之爭,又讓我們在多大意義上接近愛國的精神內涵?那些過激的言論和行為因為打著「愛國」的旗號而分外冠冕堂皇,似乎只有從這些「不愛國」的名人們的身上踐踏而過,才能證實自己更加愛國。愛國本來無錯,但是當人們把愛國當做一場時髦的運動,隨便找個靶子吐口水的時候,嚴肅的熱情就異化為滑稽的狂熱,愛國就在無聊的炒作中病變了。

愛國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而不是口號和空談。中小學生應該從自身做起、從細節做起,也許是愛國主義的最好體現。愛國需要萬眾一心的凝聚力,需要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起白煙」,正在走向復興的中華民族,其前途和命運已經史無前例地融入了世界的格局。面對百年以來的沉重的歷史負荷和千年際遇,冷靜、團結、開放和自尊成為我們愛國必需有的心態。

培養愛國主義精神中小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未來的建設者,理應把愛國主義的培養放在重要的位置,這也是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必然要求。那麼,學生如何培養自己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培養應從實踐出發、從生活出發、從時效出發。

一、從實踐出發課堂教育是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場所。作為學生,必須在課堂學習實踐中,充分發掘分散在課文里的祖國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中深厚的愛國因素,喚醒學生愛國思想和濃烈的愛國情愫,形成民族的優越感、憂患感和使命感。

1?培養對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卓越的古代文明的自豪感,諸如被馬克思高度評價為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的四大發明,為世界文化界所推崇為人類文化源頭和思想源泉之一的老莊哲學、孔孟儒學等,可以從中強烈感受到中華民族的精神和物質文明史上所表現出來的智慧和創造美,油然而生自豪、自尊和自信的民族優越感。

2?培養憂患意識。諸如「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式的仰天長嘆,「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的熱烈呼號,這兩句都表達了先賢諸哲對罹難祖國及其命運刻骨銘心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這種蒼涼的憂患意識,貫穿於整個中國文化傳統之中。

C. 愛國主義教育總體要求的五個堅持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主義精神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心中,維系著中華大地上各個民族的團結統一,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自強不息、不懈奮斗。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實踐,寫下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輝煌篇章。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固本培元、凝心鑄魂,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取得顯著成效。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於關鍵時期。新時代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於振奮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始終高揚愛國主義旗幟,著力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使愛國主義成為全體中國人民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

2.堅持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鮮明主題。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偉大精神鑄就偉大夢想。要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作為不懈追求,著力扎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紐帶,厚植家國情懷,培育精神家園,引導人們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3.堅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新中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祖國的命運與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密不可分。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要區分層次、區別對象,引導人們深刻認識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徵和最大制度優勢,堅持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國家富強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以堅定的信念、真摯的情感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以貫之進行下去。

4.堅持以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為著力點。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要始終不渝堅持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引導全國各族人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民族團結,維護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政治局面,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旗幟鮮明反對分裂國家圖謀、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築牢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銅牆鐵壁。

5.堅持以立為本、重在建設。愛國主義是中華兒女最自然、最樸素的情感。要堅持從娃娃抓起,著眼固本培元、凝心鑄魂,突出思想內涵,強化思想引領,做到潤物無聲,把基本要求和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把全面覆蓋和突出重點結合起來,遵循規律、創新發展,注重落細落小落實、日常經常平常,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推動愛國主義教育融入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6.堅持立足中國又面向世界。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開放兼容,才能富強興盛。要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起來,尊重各國歷史特點、文化傳統,尊重各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善於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二、基本內容

7.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要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不斷增強幹部群眾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要緊密結合人們生產生活實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路,真正使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要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上下功夫,引導幹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展現新氣象、激發新作為,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愛國報國的實際行動。

8.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體現著國家、民族、人民根本利益。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用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說話,用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說話,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說話,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說話,在歷史與現實、國際與國內的對比中,引導人們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裡來的、新中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倍加珍惜我們黨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深入開展中國夢教育,引導人們深刻認識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深刻認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要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追夢人。

9.深入開展國情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要深入開展國情教育,幫助人們了解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引導人們深刻認識到,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始終准確把握基本國情,既不落後於時代,也不脫離實際、超越階段。要深入開展形勢政策教育,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了解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引導人們清醒認識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變化,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要發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引導人們充分認識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敢於直面風險挑戰,以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在進行偉大斗爭中更好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10.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要聚焦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要唱響人民贊歌、展現人民風貌,大力弘揚中國人民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生動展示人民群眾在新時代的新實踐、新業績、新作為。

11.廣泛開展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教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要結合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引導人們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深刻認識我們國家和民族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要繼承革命傳統,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結合新的時代特點賦予新的內涵,使之轉化為激勵人民群眾進行偉大斗爭的強大動力。要加強改革開放教育,引導人們深刻認識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凝聚起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強大力量。

12.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要引導人們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和智慧,自覺延續文化基因,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不忘本來、辯證取捨,深入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要堅守正道、弘揚大道,反對文化虛無主義,引導人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尊嚴感、榮譽感。

13.強化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實現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不懈追求。要加強祖國統一教育,深刻揭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增進廣大同胞心靈契合、互信認同,與分裂祖國的言行開展堅決斗爭,引導全體中華兒女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斗。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不斷增強「五個認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光榮傳統代代相傳。

14.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和國防教育。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要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深入學習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全黨全國人民國家安全意識,自覺維護政治安全、國土安全、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網路安全和外部安全。要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觀念,使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保衛國防成為全社會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要深入開展增強憂患意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宣傳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強化風險意識,科學辨識風險、有效應對風險,做到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三、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面向全體人民、聚焦青少年

15.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培養社會

D. 關於愛國主義教育的名言

1、人民來不能沒有麵包而生活,人源民也不能沒有祖國而生活。——雨果

2、愛國的主要方法,就是要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謝覺哉

3、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麼他也就不屬於人類。——別林斯基

4、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5、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6、愛國如飢渴。——班固

E.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哪些

北 京 :天安門廣場 ; 中國歷史博物館 ;中國革命博物館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 故宮博物院 ; 圓明園遺址公園 ;八達嶺長城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 。

天 津 :盤山烈士陵園 。

河 北 :樂亭李大釗紀念館 ; 涉縣129師司令部舊址 ; 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 清苑冉庄地道戰遺址 ; 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 ;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園。

山 西 :陽泉「百團大戰」紀念館(碑) ; 武鄉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八路軍總部舊址) ; 文水劉胡蘭紀念館 。

內蒙古 :呼和浩特烏蘭夫同志紀念館 。

遼 寧 :沈陽「九.一八」事變博物館 ;大連旅順萬忠墓紀念館 ;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 ;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 撫順雷鋒紀念館 。

吉 林: 通化楊靖宇烈士陵園 。


黑龍江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 哈爾濱東北烈士紀念館 ;大慶鐵人王進喜同志紀念館 ;黑河璦琿歷史陳列館 。

上 海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 宋慶齡陵園 ; 龍華烈士陵園 ; 上海博物館 。

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1995年3月,民政部確定了第一批(100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F. 如何對小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一、堅定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落弘揚革命前輩復興中華民族的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祖國的偉大成就,激發愛國愛家鄉的熱情,根據學部工作安排,十月份為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月。十月國慶。

二、活動內容

以愛國主義教育為紅線,以「五愛」(愛自己、愛他人、愛家、愛校、愛國家)教育為基本內容,規范養成教育、道德品質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及民主法制、國防教育、文明禮儀教育有機結合形成整體德育框架,以愛國主義教育為核心,以發展新中國和發揚優秀革命傳統教育為重點。通過各種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建立新中國的奮斗中所表現的革命精神,增強學生對國家與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導學生樹立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努力學習、為祖國的繁榮昌盛作貢獻的思想。其具體內容為:

1、召開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


2、組織學生讀一本愛國英雄人物故事書,並講「英雄故事」。


3、組織學部師生登高活動,增強體魄,感受祖國河山壯麗多嬌。


4、組織出一期「愛國主義」教育主題黑板報專欄。


5、繼續加強安全紀律教育,防範安全事故發生。

三、相關活動安排


(一):做好愛國教育宣傳發動工作


(1)大隊部發出愛國教育活動倡議;


(2)利用年段例會、文化長廊、年段展台等進行國情知識學習介紹。


(二):開展好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隊會。


組織學生學習《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以及各類規章制度,開展各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如:講英雄故事比賽,愛國詩歌朗誦比賽、登山比賽等),使學生從中滲透愛國,體驗愛國,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舉辦「愛國主義教育」主題手抄報、繪畫比賽。要求:

1、各班主任負責組織,美術老師做具體指導;

2、以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內容充實,書寫工整,版面設計具有藝術性;


3、手抄報、繪畫採用8K紙張,手抄報文字須手寫,否則取消評獎資格;每份手抄報的編辦者不超過3人;


4、具體評獎方案由美術組負責。

(四):利用每周升旗儀式上的國旗下講話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鼓動全校師生人人參與愛國主義活動中來。


(五):刊出一期「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黑板報。發揮班級黑板報的宣傳作用,將愛國主義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落實到實處,創造學生親手製作愛國的機會。


(六):利用班會和課外活動時間,每班要認真組織學生觀看有關愛國教育影片,更直觀、更形象地認識愛國,感悟愛國,得到更深刻的教育。

四、活動要求:


1、各年段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以上活動內容、要求,制定出適合本年段的活動方案,並於10月5日前將電子文檔上傳政教處和班主任。


2、各班主任要認真學習政教處及年段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方案,並貫徹實施。


3、活動期間,各班主任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五愛」(愛自己、愛他人、愛家、愛校、愛國家)教育為基本內容,按要求定好每周班會主題,寫好班會教案,開展好每周一次的主題班會活動。


4、各年段在本月底上交活動小結。

熱點內容
物理過程模擬 發布:2025-05-16 19:11:36 瀏覽:878
賞識教育作文 發布:2025-05-16 18:49:59 瀏覽:234
集英語 發布:2025-05-16 17:04:47 瀏覽:492
老師被虐漫畫 發布:2025-05-16 14:44:27 瀏覽:702
生物中規律 發布:2025-05-16 10:58:44 瀏覽:154
班主任種子 發布:2025-05-16 09:59:57 瀏覽:333
財富地理博客 發布:2025-05-16 08:15:18 瀏覽:567
語文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冊 發布:2025-05-16 05:07:12 瀏覽:666
英語代詞表格 發布:2025-05-16 04:23:00 瀏覽:442
生物之最 發布:2025-05-16 01:24:17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