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教學
① 毽球的幾種觸球方法
觸球方法有:腿觸球、腹觸球、胸觸球、肩觸球和頭觸球五種:
(1) 腿觸球
動作要領:左腳支撐身體,右腿屈膝大腿帶動小腿上擺,當球下落到略低於髖部時,用大腿的前半部分(靠膝蓋部位)向前上提拉觸球。適用於正對膝部來球。
教學重點:以髖關節軸心,大腿長度為半徑的弧形上提發力
教學難點:小腿充分放鬆,以大腿帶動小腿
(2)腹觸球
動作要領:對准來球屈膝略向後蹲,稍含胸收腹,當腹部觸球的一剎那稍挺腹,如來球過猛,也可不挺腹,使球自動輕彈出。適用於近體迎面中下部來球。
教學重點:放鬆位移對准來球
教學難點:被動擊球,主動低點起球
(3)胸觸球
動作要領:兩腳自然開立稍下蹲,當球傳到胸前約10厘米處時,兩臂自然微屈,兩肩稍向後拉挺胸,同時兩腳蹬地,身體挺起(也可不挺起)用胸部觸球。適用於近體中上部快速來球。
教學重點:身體放鬆、積極移動對准來球
教學難點:被動擊球、主動低點起球
(4)肩觸球
動作要領:兩腳自然開立對准來球,當球傳到肩前約10厘米處時,肩稍後拉前擺,用肩部擊球。適用於近體上部中速來球。
教學重點:身體放鬆、積極移動對准來球
教學難點:被動擊球、主動低點起球
(5) 頭觸球
動作要領:兩腳自然開立,當球傳到頭前約10厘米處時,兩腳蹬地,同時頸部稍緊張向前擺頭,用前額觸球。適用於近體頂部中速來球。
教學難點:移動用額頭部位對准擊球
教學重點:緩沖擺動擊球
易犯錯誤:
①腿、肩、頭觸球時迎球意識不夠
②腹、胸觸球時主動上挺迎球,從而導致只能觸,不能踢,更不能跑動拼搶救球。
糾正辦法:
①放鬆肌肉、主動擊球
②因來球太快,不一定堵擊到來球,要有踢和跑的應變意識。
觸球的練習方法有:
(1) 單人自拋自觸練習;
(2) 雙人互拋觸球練習;
(3) 多球一拋二觸(輪流進行)練習;
(4) 結合踢球進行上述練習;
(5) 雙人踢球,觸球練習。
② 毽子的毽球教學
准備姿勢,是運動員在場上未接球時身體的一種等待狀態,保持良好的姿勢,是使身體能隨時在瞬間由靜變動,由被動的狀態變主動狀態的關鍵。准備姿勢一般分兩種:
左右開位站勢。這種站勢使運動員能從靜止狀態快速轉向左右的移動的狀態,尤其用在比賽的防守過程的站勢當中。
前後開位站勢。這種站勢使運動員能從靜止狀態快速轉向前後的移動狀態,較多應用在比賽過程中的接發球和防守當中。注意後腳跟離地,身體重心要向前移,隨時保持靜中帶動的狀態。 腳內側踢球 膝關節向外張,大腿向外轉動,稍有上擺,不要過大,髖和膝關節放鬆,小腿向上擺,踢毽時踝關節發力,腳放平,用內足弓部位踢球。在運用上主要多用在傳接球方面,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球員,無論是一傳手、二傳手或是攻球手,都必須熟練,穩定地掌握好腳內側球。
腳外側踢球 要稍側身,向體側甩踢小腿,勾腳尖,用腳外側踢球。注意要想獲得較底的托球點,必須要使支撐腳做適當的彎曲。還要注意身體重心應放在支撐腳上。
腳背踢球 用腳背踢球,一般用正腳背,要注意綳腳尖和抖動腳腕發力擊球。此踢球的技術是相對其他基本技術中難度較大的一種,主要動作要求不但要快,還要求有一定的準度,一旦抖動腳腕發力擊球的節奏過快或過慢都會影響完成踢球的質量。
觸球在身體膝關節以上部位的踢球都叫觸球。但又可以分為大腿觸踢球,腹部觸踢球,胸部觸踢球,頭部觸踢球。大腿觸踢球時,要注意抬大腿迎球,放鬆小腿,用大腿正面前段擊球。腹部觸踢球,胸部觸踢球,頭部觸踢球,都要注意觸球時將腹部、胸部或頭部要稍微向前去主動迎接球,並控制球落在自己的前方,然後用腳將球踢出。 有人很奇怪會問:為什麼「柔韌性」也算是踢毽球的基本功?其實有踢過毽球的人都知道,沒有一定的柔韌素質是不可能完成各種高難度的動作的。因此,毽球不同與其他球類運動,踢毽球缺少柔韌素質就好比身高1.6米的籃球運動員,不是不能踢,而是踢不好。但柔韌素質又不同與其他技術,不是說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平時刻苦訓練就能練好的,要想把它練好,必須遵循一定的客觀規律。
毽球是一種對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的體育項目。由於網上激烈地爭奪及「兩米線」對頭部的限制,使得腳部進攻成為極其重要的手段。所以對身體柔韌性素質要求特別高。因此在日常教學與訓練中要特別注意柔韌性素質的練習。 柔韌素質是運動員完成大幅度動作的能力,也是肌肉、肌腱、韌帶的彈性和伸展性。柔韌性好,有利於運動員正確掌握技術動作,大幅度完成進攻技術動作,並可防止運動員損傷。
怎樣有效地進行柔韌素質練習:
藉助外界力量發展柔韌素質 關節的活動幅度由人體解剖結構所決定。越接近解剖極限,柔韌性越好。要想到到止目的,必須藉助外界力量來實現。 藉助外力的訓練方法主要有肩部的壓、拉,腰部的甩、壓,腿部的壓、板等。但在進行被動的靜力拉伸後,一般都要再進行主動的動力拉伸練習。其方法主要有踢、擺、蹦、環繞等。
通過體操發展柔韌素質毽球運動員所要求的柔韌性不是軟而無力的柔輕,而是要求在做大幅度動作時,肌肉仍能快速有力地收縮。要達到此目的,在日常練習中就要把靜力性拉伸與動力性拉伸結合起來進行。而體操(徒手操、輕器械體操)就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體操按照人體解剖結構特點,分為頭部、肩部、胸部、腰部、髖部、上下肢等部位的運動;不但可以改變關節軟骨、關節囊、韌帶的彈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而且可提高對抗肌之間的協調性。體操的形式活潑,融運動、韻律與一體,簡單易行,學生樂於接受,所以效果比較好。
柔韌素質練習應注意的問題:
柔韌素質通過訓練可獲得很好的發展,但在停止練習後消退得也比較快。所以柔韌素質訓練應保持經常性。
年齡與柔韌素質有很大的關系,兒童時期最好,女生又優於男生。所以在日常練習中應掌握自然規律,切忌盲目。
在練習中要將靜力性訓練與動力性訓練、柔韌素質與力量素質結合起來,這樣肌肉才會柔而不軟、韌而不僵。
要注意與相連關節結合,並採用與專項動作相似的伸展練習。一般的動作不僅是一個關節,而是幾個相聯的關節和部位共同作用產生的。所以在進行專項柔韌素質練習時要注意做與專項動作相似的動作,動作幅度應比技術動作大,這樣才能加大動作幅度,並能保持動作的結構。
要注意訓練的安排。柔韌練習應放在早操與訓練課的准備部分進行。在練習之前要做一般性准備活動,使身體發熱;練習時動作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身體疲勞時不宜做柔韌練習,以免受傷。
③ 球踢毽子的教學光碟
你個變態,還用雞雞踢毽子,變態,怪獸,JJ粗又大!
④ 急求一份毽球教學設計。。。
操場實踐課課時計劃
第6周 第 1次課 第 1 頁
教
學
內
容
基本內容
重點與難點
1、 總復習
重點:
難點:
教
學
目
標
1、學生基本掌握毽球的基本技術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其技術動作的規范,提高質量,並能合理運用到實戰比賽中。
2、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
3、培養良好的毽球意識。
使用器材
毽球:3個
教學地點
操場
部分
(時間)
教 學 內 容
練習分量
組 織 教 法
次數
時間
開
始
部
分
3′
一、集合整隊;
二、師生問好,點名;
三、宣布本次課內容及要求;
四、安排見習生;
1′
2′
一.組織教法
1、隊形
++++++++
++++++++
++++++++
#*
2、要求:精神集中,背風背光。
3、要求:隨隊聽課,幫助師生作簡單事情。
准
備
部
分
12′
一、慢跑操場一圈;
二、准備活動。(定位徒手操)
1、頭部運動
2、上肢運動
3、肩部運動
4、體轉運動
5、正壓腿
6、側壓腿
7、腰部
8、膝關節
9、手腳腕關節
10、足球專項練習
三、踢腿練習:
4*8拍
2′
4′
6′
1、由教師帶領統一口令
(4*8拍)
隊形如圖:
++++++++
++++++++
++++++++
#
教師講示動作
統一口令練習
動作幅度大
每節八拍
第 6周 第1次課 第 2 頁
部分
(時間)
教 學 內 容
練習分量
組 織 教 法
次數
時間
基
本
部
分
100′
一、復習踢球技術:
1、腳內側踢球:
2、腳外側踢球 :3、腳背踢球:
二、復習發球技術:
(1)腳內側發球
(2)正腳背發球
(3)腳外側發球
三、起球技術:
(1)腳內側起球
(2)正腳背發球
(3)腳外側發球
3′
10′
7′
5′
20
′
5′
20′
一、踢球技術組織教法:
聽教師邊講解邊示範
1、隊形如圖:
++++++++++++++++
*
++++++++++++++++
2、兩人一組,對踢練習(三種踢法)
3、6人一組,圍圈踢球練習。
4、教師作巡迴指導糾正。
5、教師找出相對比較典型的錯誤動作
二、發球技術組織教法:
1、聽教師邊講解邊示範
隊形如圖:
++++++++++++++++
*
++++++++++++++++
3、分組練習:將學生分為兩組,在場地兩側做發球練習。
(1)腳內側發球
(2)正腳背發球
(3)腳外側發球
3、教師巡迴指導
4、要求:對落點有特定要求。
三、起球技術組織教法:
聽教師邊講解邊示範
1、隊形如圖:
++++++++++++++++
*
++++++++++++++++
2、分組練習:將學生分為兩組,在場地兩側做發球練習。
(1)腳內側起球
(2)正腳背起球
(3)腳外側起球
3、腳內側、腳背和腳內側交替起球練習
4、教師作巡迴指導糾正。
第6 周 第1次課 第4頁
部分(時間)
教 學 內 容
練習分量
組 織 教 法
次數
時間
基
本
部
分
100′
四、復習攻球技術:
五、復習封網技術:
5′
5′
10′
3′
7′
一、攻球技術組織教法:
1、聽教師邊講解邊示範
2、隊形如圖:
++++++++++++++++
*
++++++++++++++++
3、網前教師拋球學生做攻球練習。
4一人起球,一人做攻球練習。
5、教師巡迴指導。
6、教師找出相對比較典型的錯誤動作。
五、封網技術組織教法:
1、聽教師邊講解邊示範
2、教師攻球學生做封網練習。
3、教師找出相對比較典型的錯誤動作。
結
束
部
分
5′
一、集合、集體放鬆;
二、講評本次課;
三、布置作業及課下練習注意事項;
四、下課,退還器材。
3′
1′
1′
一、組織教法:
1、隊形如圖:
++++++++
++++++++
++++++++
#
2、體操隊形,做各種放鬆練習
3、要求:認真聽講,下課積極復習。
課後作業與下次課內 容
1、課後作業:復習課上所學技術。
2、下次課內容:毽球競賽裁判法。
課
後
小
結
操場實踐課課時計劃
第9周 第1次課 第 1 頁
教
學
內
容
基本內容
重點與難點
教學比賽及裁判實習。
重點:各種裁判執法手勢
難點:裁判尺度的掌握。
教
學
目
標
1、讓學生運用課上所學技術,充分發揮;
2、利用理論課所學知識進行裁判工作;
3、培養學生團結協作、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
4、培養良好的毽球意識。
使用器材
毽球:30
教學地點
操場
部分
(時間)
教 學 內 容
練習分量
組 織 教 法
次數
時間
開
始
部
分
3′
一、集合整隊;
二、師生問好,點名;
三、宣布本次課內容及要求;
四、安排見習生;
五、簡單隊列練習(原地向左向右看);
1′
2′
一.組織教法
1、隊形
++++++++
++++++++
++++++++
#*
2、要求:精神集中,背風背光。
3、要求:隨隊聽課,幫助師生作簡單事情。
准
備
部
分
12′
一、慢跑操場一圈;
二、准備活動。(定位徒手操)
1、頭部運動
2、上肢運動
3、肩部運動
4、體轉運動
5、正壓腿
6、側壓腿
7、腰部
8、膝關節
9、手腳腕關節
10、足球專項練習
三、踢腿練習:
4*8拍
2′
4′
6′
1、由教師帶領統一口令
(4*8拍)
隊形如圖:
++++++++
++++++++
++++++++
#
教師講示動作
統一口令練習
動作幅度大
每節八拍
第 9 周 第1次課 第 2 頁
部分
(時間)
教 學 內 容
練習分量
組 織 教 法
次數
時間
基
本
部
分
100′
一、教學比賽及裁判實習:
5′
10′
85′
一、組織教法
1、聽教師邊講比賽注意事項
2、隊形如圖:
++++++++++++++++
*
++++++++++++++++
3、由教師先進行10分臨場裁判演示,並講解裁判員手勢。
4、教學比賽及裁判實習
5、裁判實習每10分輪換一次。
6、隨時叫停,糾正錯誤。
第9周 第 1次課 第 3頁
部分(時間)
教 學 內 容
練習分量
組 織 教 法
次數
時間
結
束
部
分
5′
一、集合、集體放鬆;
二、講評本次課;
三、布置作業及課下練習注意事項;
四、下課,退還器材。
3′
1′
1′
一、組織教法:
1、隊形如圖:
++++++++
++++++++
++++++++
#
2、體操隊形,做各種放鬆練習;
3、要求:認真聽講,下課積極復習。
課後作業與下次課內 容
1、課後作業:復習考試內容 。
2、下次課內容:教學比賽和裁判實習。
課
後
小
結
⑤ 踢毽子教程
我沒教學視頻,告訴你技巧吧!!一、 踢毽子的技巧:
「膝若軸,腰如綿,縱身猿,著地燕。」
解釋:踢毽子時全身的肌肉都要放鬆,身體自然擺動;跳躍時,要像山猿般靈巧;落地時要像燕子般輕盈,才能把毽子踢好。
二、踢毽子動作的指導要點:
1、選擇平坦的場地,避免風的干擾,空氣要流通,使肺部能吸收大量的新鮮空氣。
2.每個動作,先練習空踢,目的是培養學生動作的熟練度及身體的平衡感。
3.先從單腳踢開始,學完單腳踢的基本動作後,再練習連貫動作,要左右腳交互練習,以促進身體均衡發展。
4、踢毽子時兩眼要注視毽子,不要單看腳的動作正確與否,而忽略了掌握毽子落下的時間點。
5、當毽子失去控制時,盡可能用腳掌拍接,真正不得已才用手掌接住,不使其落地,可以此訓練對毽子的接續性及流暢性,並訓練學生的耐力及步法的靈活。
6、身體躍起在半空中踢毽子時,注意當落下時,以前腳掌先著地,以保持腳步輕快,並可避免腳踝受傷。
7、除花招動作特殊變換外,任何踢法務求毽子要直上直落。
⑥ 毽子類型有多少種,有沒有能下載的毽子教學視頻
毽子 中國民間體育游戲。毽子有雞毛毽、皮毛毽、紙條毽 、絨線毽等。起源於漢代,由古代蹴鞠發展而來。 20世紀,北京、上海、廣東、福建、山東等許多省市都舉行過規模較大的踢毽子比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全國各地踢毽子活動開展得更為廣泛,不僅在青少年中開展,而且成為中老年喜愛的健身項目。各地還經常舉行各種規模、各種形式的比賽。踢毽子比賽有的比踢的次數,有的比踢毽子的花樣和難度 。比賽的方式有單人踢和兩人對踢 ,也有集體踢或傳踢(即傳到某人處,毽落地者算輸)。踢毽子的基本動作有盤、磕、拐、蹦4種。盤,主要指用兩腳內側交替踢 。磕,主要指用膝蓋將毽子彈起。拐,主要指用腳外側反踢。蹦,主要指用腳尖踢。踢毽子的花樣繁多,如旋轉踢、腳尖和膝蓋交替踢、毽穿圓環(即從兩手圍成的圓圈中穿過)、遠吊、近吊、高吊、前踢和後勾,還可用頭、肩、背、胸、腹代足接毽或毽繞身不墮等。 毽子古稱「拋足戲具」,是一種用雞毛插在圓形的底座上做成的游戲器具。踢毽子是中國古代較為盛行的一種游戲。 [編輯本段] 毽球的歷史 毽球俗稱「毽子」,古代文人也稱為「燕子」,並有詩句「踢碎香風拋玉燕」的描述。中國的毽球運動歷史久源。相傳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人們就有一種邊跳邊踢的舞蹈,這可能就是踢毽子的雛形。1913年山東濟寧喻北屯城南張村一個東漢墓中出土了23塊石畫,上繪八人在表演踢毽子,他們動作和諧舒展、瀟灑自然。
⑦ 求踢毽子技巧或教學視頻(要詳細)
用足內側互換踢毽,膝關節向外張,大腿向外轉動,稍有上擺,不要過大,髖和膝關節放鬆,小腿向上擺,踢毽時踝關節發力,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過下頦。
1、練習方法:一般人的左足沒有右足靈活,沒有踢過毽子的人,右足也能踢一兩次,所以,練習時左足先開始為宜,即先用左足踢起一次,要求垂直,用手接住,右足再踢一次用手接住,較熟練後,連續踢。
左右足都可連續踢後,改為左右兩足各踢一次接住、各踢兩次接住、各踢三次、各踢四次......接住,靈活熟練後就不用再接, 踢的次數越多越好。
2、磕踢
用兩腿膝蓋互換將毽子磕起(撞起)的踢法。髖關節、膝關節放鬆,小腿自然下垂,膝關節發力,將毽子磕起,大腿不要外張或里扣,踢起的毽子一般不超過下頦。
練習方法:練習時,用手拋起不超過下頦的毽子,用膝蓋磕起(撞起),然後用手接住,同盤踢的練習方法一樣,形成一磕一接,熟練後不用手拋毽,改用盤踢,形成一磕一盤,協調後兩膝互換,踢的次數越多越好。
3、拐踢
用兩足外側互換踢毽,大腿放鬆,小腿發力向體後斜上方擺動,勾足尖,踢毽時大腿不得擺到體前,小腿向體後斜上方擺動不要過高,毽子和足外側相碰的一剎間,踢毽腳的內側離地面一般不越過三十厘米,踢起的毽子高度隨意。
練習方法:練習時,可象盤踢一樣,採用一踢一接的練習方法。為了避免動作出錯誤,練習時,踢毽腳一側可向牆或樹木等,身體與牆距離約與體寬相同,如果踢毽腳踢時碰到牆或樹木,便是錯誤動作。
4、綳踢
有的地方叫做「綳尖」,是用兩足尖外三趾部分互換踢毽,單足踢毽也可以。綳踢能踢起即將落地的毽子,毽子被踝關節的發力一綳而起,所以叫綳踢。
練習方法:練習時,可採用盤踢的一踢一接的練習方法,但在開始練習時要踢得低一些,一般不超過腰部,再低一些更好,這樣能踢的次數多一些。為了避免動作出錯誤,練習時可面向牆壁或樹木,距離約與體同寬,如練習時踢毽腳碰到了牆或樹木,便是錯誤動作,原因是膝關節沒有放鬆,大腿抬得過高。
(7)踢毽子教學擴展閱讀
1、腳內側踢球。膝關節向外張,大腿向外轉動,稍有上擺,不要過大,髖和膝關節放鬆,小腿向上擺,踢毽時踝關節發力,腳放平,用內足弓部位踢球。在運用上主要多用在傳接球方面,因此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球員,無論是一傳手、二傳手或是攻球手,都必須熟練,穩定地掌握好腳內側球。
2、腳外側踢球。要稍側身,向體側甩踢小腿,勾腳尖,用腳外側踢球。注意要想獲得較底的托球點,必須要使支撐腳做適當的彎曲。還要注意身體重心應放在支撐腳上。
3、腳背踢球。用腳背踢球,用正腳背,要注意綳腳尖和抖動腳腕發力擊球。此踢球的技術是相對其他基本技術中難度較大的一種,主要動作要求不但要快,還要求有一定的準度,一旦抖動腳腕發力擊球的節奏過快或過慢都會影響完成踢球的質量。
4、觸球在身體膝關節以上部位的踢球都叫觸球。但又可以分為大腿觸踢球,腹部觸踢球,胸部觸踢球,頭部觸踢球。大腿觸踢球時,要注意抬大腿迎球,放鬆小腿,用大腿正面前段擊球。腹部觸踢球,胸部觸踢球,頭部觸踢球,都要注意觸球時將腹部、胸部或頭部要稍微向前去主動迎接球,並控制球落在自己的前方,然後用腳將球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