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教育網
❶ 「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真的那麼好嗎
南通整體而言教育水平比較高,南通對基礎教育抓得比較嚴。
❷ 南通的教育怎麼樣
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
❸ 南通教育哪個好
我們是南通學澤教育,請問你要學什麼課程呢,可以網路搜索我的公網或者來訪哦,中南城20棟509
❹ 誰有知道南通大教室教育網的有誰知道告訴我!
我知道的,直接搜就可以了,上面有一些關於培訓的東西。
❺ 南通金融素養教育網路課程平台
還是一個不錯的網路平台的,因為有很多的人對這個還是有相關的驗證以及各方面考核的。
❻ 南通市教育局局長
繆建新
南通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
[1]繆建新,男,1957年2月生,1982年畢業於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現任南通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主要榮譽稱號有南通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南通市名校長,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第十屆人大代表。主要社會兼職有南通市教育學會會長,南通市美學會會長,省教育學會高中管理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代表性論文有《「難忘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10期);《理解「難忘教育」》(《人民教育》2005年第20期);《試論新課程視角下的校園文化》(《教育發展研究》2006年第5期)等,多篇論文獲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代表性著作有:專著《課改背景下的德育新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該書獲南通市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主編《人格教育課程論稿》,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該書獲江蘇省基礎教育優秀科研成果獎);主編《輝煌人生從這里起步》(共四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該書獲南通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代表性科研項目有:主持的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人格教育課程研究」,該課題曾被列為省「六大人才高峰」資助項目,於2007年4月結題;主持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 「難忘教育研究」,該課題研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成果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中央媒體報道推廣,學校被中宣部評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典型」,其德育範式被評為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案例一等獎,經中央媒體報道向全國推廣。
[編輯本段]南通特級教師--繆建新
繆建新同志, 現任江蘇省南通中學校長、黨委書記。1982年畢業於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中學高級教師,南通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南通市名校長, 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南通市第九屆黨代會代表、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第十屆人大代表 。 繆建新同志從事中學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已二十多年,是我市目前現職校長中經驗豐富、實績顯著、資歷最長的 「名校長」。走上校長工作崗位二十二年來,刻苦鑽研,發奮工作,不斷開拓創新,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在2004年被南通市教育局評為「名校長」,2005年獲得「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繆建新同志在治學方面頗有建樹,近五年來就有幾十篇教育管理論文在國家級、省市級刊物發表或獲獎,特別是在學校德育的理論構建與實踐驗證上成果斐然。近年來,結合自己大量的德育實踐經驗,提出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為主線,以塑魂為主旨」的建構新的德育課程結構的新理念和新觀點,出版的《德育新論》專著,得到專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評;同時根據這一新理論的設計,在學校德育實踐中大膽進行改革和創新,取得了明顯成效,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以繆建新同志的德育課程新理念為指導的通中德育創新實踐引起高層關注,在全國產生巨大反響: 2005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同志親臨我校視察,對繆建新同志近年來辦學業績和德育創新給予了高度贊揚,把南通中學譽為「中華名校」;中宣部副部長胡振民、雒樹剛、國家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省委書記李源潮、省長梁保華等高層領導和中央教科所所長朱小蔓、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陶西平等著名教育專家對我校辦學改革實踐作了充分肯定;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將我校確定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典型向全國推廣《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中央省市三十餘家媒體對我校「難忘教育」予以宣傳報道。繆建新同志本人在2005年被評為江蘇省第九批德育特級教師。 繆建新同志在治校方面才幹突出,特別是在學校辦學的改革創新和發展建設上業績卓著:先後在普教、職教、一般學校與重點中學等學校擔任黨政「一把手」,以他的魄力膽識、韜略智慧、敬業奉獻和人格魅力,銳意進取,苦幹拼搏,對學校的改革發展、質量提高、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特別是德育創新、課程改革等在省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在全省同行中享有較高聲譽。 繆建新同志近年來出版和主編的論著、文集 論著、文集 何年何月何出版社出版
出版論著:《課改背景下的德育新論》(16萬字) 2004年6月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主編論著:《學習與學習品質研究》 (20萬字) 2001年10月 河海大學出版社出版
主編論著:《德育科學與藝術的探索》 (42萬字) 2002年8月 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編論著:《人格教育課程論稿》 (26萬字) 2004年01月 中國文獻出版社出版
主編論著:《反思與建構—基於新課程的中學德育》(30萬字) 2004年4月 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主編論著:《文化書寫與人格詮釋--通中教學特色》(30萬字) 2004年04月 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
主編文集:《青春風鈴----全國名校作文選 江蘇省南通中學卷》(26萬字) 2002年10月 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繆建新同志近年來發表論文目錄 論文題目 何年何月在何刊物發表
《關於「人格教育的課程實施與開發」的理論思考》 2001年第12期《江蘇教育研究》
《基於人格教育的校本課程探索》 2001年第23期《江蘇教育》
《論人格教育的德育課程結構》 2002年第2期《蘇東學刊》
《人格教育: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核》 2002年第3期《東南大學學報》
《經驗課程:中學德育的主導課程》 2002年第8期《江蘇教育研究》
《結構重組:人格取向的德育課程的必然選擇》 2002年7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德育科學與藝術的探索》
《堅持與時俱進,開創名校未來》 2002年8月17日《南通日報》 「理論專版」
《試論中學德育的主導課程》 2002年8月南京師大出版社《走進新世紀中學教育改革》叢書
《實踐教育創新重要思想 實現名校跨躍式發展》 2003年第1 期《江蘇教育》
《新課程視角下的校園文化》 2003年第12 期《江蘇教育》
《校本培訓:名校跨越發展之路》 《教師教育--新課改導刊》 2003年第6期
《開發德育隱性課程的思考與實踐》 《江海晚報》2004年1月16日 「校長論壇」
《解讀素質教育的本質內核:人格教育》 2004年第01 期《中國教育研究》
《系統開發德育隱性課程的思考》 2004年第02期《中國創新教育》
《德育課程結構重組的價值取向論析》 2004年第03期《中國當代教育研究》
《與時俱進 增設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德育課程》 2004年第03期《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
《教育思想引導學校特色發展》 2004年第02期《教育發展研究》
《學校建築的文化文化自覺》 2004年第02期《南通教育研究》
《 探尋新課改背景下的德育新路》 2004年第7、8期《教育發展研究》
《站高起點 出新思路 開創學校 德育工作新局面》 2005年第01期《江蘇教育研究》
《課程理念:引領德育改革》 2005年第04期《班主任》
《理解「難忘教育」》 2005年第20期《人民教育》
《「難忘教育」的理論與實踐》 2005年第10期《上海教育科研》
❼ 南通市教育局在什麼地方
南通市青年西路22號
南通市高校招生辦公室
十字街做12路就到了
南通市教育局在世紀大道6號行政中心9樓
從十字街坐22路就可以了
❽ 江蘇南通市通州教育局網站
夏偉山 主持全面工作,分管人事、計財、辦公室工作,聯系秦灶街辦。
褚勇華 分管黨建工作,負責黨總支日常工作、工會、婦女、計生、關工委工作,聯系唐閘街辦。
馮志宏 分管中學教育教學工作,負責後勤裝備管理、勤工儉學、綜合治理(安全)工作,聯系港閘經濟開發區。
劉華俊 分管紀檢、監察、信訪工作,聯系陳橋鄉。
嚴漢志 分管小學、幼兒園、成人、職業教育教學工作,負責師資培訓、民辦教育、學校體育、藝術工作,聯系幸福鄉。
地 址:南通市城港路58號 郵 編:226005
局長室 85609850
教育督導室 85609891
辦公室 85609818
計財裝備科 85609820
教育科 85609851
體育科
教研、教科室 85609822
教育科(掛體育科牌子) 85609851
❾ 南通市教育局在什麼地方
南通市青年西路22號
南通市高校招生辦公室
十字街做12路就到了
南通市教育局在世紀大道6號行政中心9樓
從十字街坐22路就可以了
❿ 為什麼說"全國教育看江蘇,江蘇教育看南通"
因為江蘇的教育事業是極其發達的,江蘇高考試卷也是全國最難的。
江蘇南通雖然是一個地級市,但是卻擁有五個實力很強的中學:海安高級中學、海門高級中學、如皋中學、如東高級中學、南通中學。
可以說,南通為江蘇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江蘇為全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拓展資料:
南通,江蘇省地級市,位於江蘇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簡稱「通」,別稱靜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稱通州。南通是上海大都市圈北翼門戶城市、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之一,長三角北翼經濟中心、現代化港口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東抵黃海,南望長江,與上海、蘇州燈火相邀,西、北與泰州、鹽城接壤,「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被譽為「北上海」 。南通集「黃金海岸」與「黃金水道」優勢於一身,擁有長江岸線226公里,是江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漲沙沖積成洲,南通成陸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自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南通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辛亥革命後,改通州為南通縣。1983年,撤銷南通地區,設立南通市。南通市下轄3區、1縣,代管4個縣級市,面積8544平方千米。
在中國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南通創辦第一所師范學校、第一座民間博物苑、第一所紡織學校、第一所刺綉學校、第一所戲劇學校、第一所中國人辦的盲啞學校和第一所氣象站等「七個第一」,被稱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作為中國老齡化最高的城市,南通人口平均壽命達80.71歲,百歲壽星多達1031位,2014年5月,南通被國際自然醫學會、世界長壽鄉認證委員會授予全球首個「世界長壽之都」。
2014年8月,南通成為江蘇省第6個,全國第37個獲批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中,南通市位列第2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