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學紀錄片
⑴ 求片名:英國的一部紀錄片,講的是讓中國老師給英國學生教學,而且要全部用中國式的方法講課,結果很多英
英國廣播公司(BBC)拍的吧??名字就叫《中國式教育》
⑵ bbc中國式教學紀錄片第2集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http://video.sina.com.cn/p/news/live/gtx/v/2015-08-12/144765052913.html ,急需懸賞,謝謝!備:前兩分鍾跟第一集是一樣的,別誤導。
⑶ bcc第二頻道播出的紀錄片《中國式教學》又名《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之前在b站上有看,現在沒有了
http://www.guancha.cn/Ecation/2015_08_12_330350_1.shtml 這里可以看. 求採納謝謝
⑷ bbc中國式教學紀錄片網易公開課怎麼看不了了
在愛奇藝上用會員可以看
⑸ bbc紀錄片 中國式教學可以在哪兒看
你可以在微博里搜索關鍵詞,如果你家有IPTV的話,你還可以在紀實 最紀實 人文的第五頁左右看到中國教室團的標簽,你就可以觀看了,我在這里插條廣告,歡迎來名叫廣電貼的貼吧,在這里,你可以暢言對廣電所有不滿的話
⑹ 在哪裡能看到完整的「五個中國教師去英國,用中式教育進行教學跟英式教育進行pk的記錄片」
網易公開課里有。是BBC紀錄片。
⑺ 求一篇關於BBC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的觀影報告並就此談談中國式教學與外國教學的區別與聯
2015年8月5日晚,英國BBC2播出中國式教學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式學校》第一集,在中國國內引發熱議,中國老師和英國中學生之間的「較量」似乎火葯味兒十足,的確讓這部紀錄片奪人眼球。 談教育不能離開國情。看過這集記錄片的英國網友評論說,中國老師的教育方式適合中國這樣資源有限、機會有限,但卻擁有龐大人口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老師出口英國高中,為何會產生如此激烈的「水土不服」反應?「中國式教育」遭遇英國「熊孩子」,真的如此不堪?對於這些問題,浙江新通留學英港資深規劃顧問張震老師將帶領我們一起了解中英教育的差異,探尋紀錄片背後的秘密…… 另外,除了英國,中美教育又有何差異呢?讓我們聽聽在美讀書的華人學生怎麼說。 在高一下學期離開北京,到紐約讀高中的曲漪藍現在已經是紐約大學石溪分校大三的學生。她說:「國內讀高中是老師拿鞭子趕著學,有時都不知道在為誰學習。在美國是放羊,不學習、不交作業也沒人管。學校不會為你組織高考復習,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曲漪藍認為,中國式教育有利於約束自覺性差的孩子,美國教育有利於培養精英。「很難說哪一種教育更好,要看個人吧。」 范思捷與曲漪藍感覺相似。她來自南京外國語學校,在美國讀了三年高中。她認為,國內更重視基礎教育,每個學生在初、高中都會接受系統、全面的基礎教育,文、理各科基礎功扎實。「美國教育更注重發揮學生個人特長,因材施教,給了學生更多適合個人的學習機會。」 美國大學入學標准多樣化。大學錄取學生有較高自主權,不僅看學習成績,還看參加社會實踐等多方面情況。高中平時成績幾乎與大學入學標准考試(SAT)一樣重要。 曲漪藍說,從9年級(相當於初中三年級)開始,升學成績就是多項指標加權,包含考勤(10%)、平時作業(30%)和各種考試成績(60%)等等。老師對每一節課、每一次作業和每一次考試都有詳細記錄。 為在大學入學標准考試(SAT)中拿高分,她暑假上了3個月的輔導班。「學校輔導員會給我們推薦很多參考書,自己做各種練習,」她說。此外,她還在課余時間參加了數學小隊、打鼓隊,到養老院和幼兒園做義工等。 曾就讀於曼哈頓上東區公立高中、現在是哥倫比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碩士的凱迪則認為,美國高中生看起來很輕松,不像中國學生那麼多考試壓力,但實則不然。 「這真的取決於各人,想要進名校的學生也很累。除了保持學習成績排名年級前列、大學入學標准考試(SAT)拿高分,還得參加各種樂器、體育和藝術活動,在各種社團中擔任領導職位,平時還要積極參加義工活動,如果能在各種競賽上獲得好名次,或者有聯合國或高盛(投資銀行)這種國際機構的實習經歷,才能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 來自紐約一所公立學校的老師米歇爾·施奈德認為,堆積如山的作業會讓美國孩子們感覺壓抑和沮喪,甚至厭學。高中是美國學生面臨最艱巨挑戰的時期,孩子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學習以應付即將到來的大學入學考試和入學申請。 「我想美國學生如果直接進入中國學校上課可能會受不了,也許成績也跟不上。」 以上,就是在美讀書的華人學生對美國學習生活的親身體驗。 最後我們再回到文章的主題——bbc中國式教學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引發的中英教育方式爭議。作為杭州新通留學的小編想說,對於中英兩國的教育,我們無法定論孰是孰非,但我們可以鼓勵孩子去嘗試更多的學習體驗,感受英國的教育風格。
⑻ BBC拍的中國式教學,是紀錄片還是真人秀
是紀錄片。真人秀是以表演為目的,而bbc想展示真實的中國式教學,所以應該用紀錄片的形式展示,所以應是紀錄片